常规育种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育种方法专题(填空)通用

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育种方法专题(填空)通用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育种方法专题一、知识整理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

根据“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原理进行育种1、杂交育种(1)原理:(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直到后代不发生形状分离为止。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2、诱变育种(1)原理:(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中子、激光、电离辐射)化学因素(如各种化学药剂)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具有盲目性;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3、多倍体育种(1)原理:(2)方法:。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2)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5、细胞工程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1)原理:(2)方法:。

(3)优点:。

(4)缺点:技术复杂,难度大;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5)举例:白菜--甘蓝6、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1)原理:(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3)优点:。

小麦常规育种的主要环节

小麦常规育种的主要环节

小麦常规育种的主要环节小麦常规育种方法程序主要包括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三大基本环节。

一、育种目标育种目标是硬性纲领,在特定历史阶段是不变的,而对于小麦组合配制和后代选择技术却有不同流派,不同育种单位根据自己经验和知识形成了适合自己并有特色的育种方法。

二、关于亲本选配及组合数量在现阶段育种目标要求下,配制组合数量取决于对亲本熟悉的数量。

在充分掌握亲本特性前提下尽量多配组合,没有熟悉或者没有合适亲本宁愿不配组合。

亲本是育种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引进和创造亲本材料,育种才能是有水之源,而实现育种目标的设计要靠对亲本性状的熟悉掌握。

亲本来源除了当地主推品种和外引品种外,还有自己创造的中间材料。

一些优良性状只有被转至综合性状好的背景中才能被生产所利用,因此不断创造综合性状好的中间材料作亲本并不断提高的过程,其实就是育种的过程。

为了提高育种效率,根据育种单位现有的土地、人力和物力,必须考虑杂种各世代的种植和选育规模。

首先是配置和保留杂交组合多少的问题,尽管育种家都很慎重地选配亲本和配置组合,但组合成功率依然很小。

尤其象小麦这样已经高度改良的作物,其组合成功率大约在1/200—1/300。

对杂交组合的数目不同育种家有不同的见解,一种是以多取胜,一种则强调精选和少配组合。

在实际工作中杂交组合的多少应根据育种目标难度,所掌握亲本的多少和对其了解的深度,以及各育种单位的经济条件而定。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麦育种单位每年配置的组合在200—300左右。

三、亲本组合方式在一定育种目标内能用单交实现的就不用复交,因为复交后代基因型更复杂,更难以选择,纯合也更慢。

但在2个亲本无法完成育种目标时,就必须采用3个或3个以上亲本来完成。

采用复交时,一是要注意当地丰产品种的使用频率,二是要注意F3代亲本的利用。

举个例子:比如育种目标是高产的优质小麦品种,而有一个丰产和适应性都很好的当地高产亲本,但不优质。

首先要选择一个优质小麦做为优质性状的目标亲本,但这个优质亲本杆子特别高,且高产亲本的茎秆也不是很矮时,不得不启用一个矮秆的第三亲本来解决这个组合中的矮秆问题。

常规水稻育种的主要方法

常规水稻育种的主要方法

2.日本:
生产粳稻, 品种矮秆多穗, 强调品质优良, 抗倒伏,抗病虫,适于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示 彩色粳稻图片)
3.南亚和东南亚:
种植籼稻, 世界上90%以上的雨水稻田集中 在这个地区,产量低而不稳, 自然灾害频繁. 其 育种方向为:①致力于选育高产稳产适于不同类 型雨水田生态环境的品种, 强调品种的耐旱及耐 淹性;②选育灌溉田的高产品种,注意于进一步 改善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抗主 要病虫,耐盐碱和逆性土壤环境。(示世界各类 稻田的比例饼图)
第一节 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
一、我国水稻育种简史
1. 20世纪的2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水稻育种。但 1949年前水稻生产和育种发展缓慢。请看: 1933-1937, 5年平均, 2.9亿亩,491亿kg,单产169kg。 1950-1988, 39年平均, 4.7亿亩, 1132亿kg, 单产241kg。 其中1988年4.79亿亩, 1712亿kg, 单产358kg(5.4t/ha) 1989-2005, 17年平均, 4.7亿亩, 1900亿kg, 单产404kg (6.1t/ha) 单产增加1倍多,育种研究有1半贡献。 育种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
6. 90年初: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水稻功能 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出现了另一种高技术的 育种手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MAS)。
特点:对改良单一性状极为有效。
7. 进入本世纪:
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被克隆,通过基因 枪、农杆菌介导等方法将分离得到的外源基因导 入到水稻中,开始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相结 合的新技术育种——转基因育种。
3.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区:
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云南稻 作主要分布于海拔1900米以下,最高可达2700米 ;贵州稻作主要在1400米以下;稻作垂直分布明 显,近距离之间的气候生态差异大。山高水冷, 或湿热雾重,病虫猖獗。云南南部有双季稻,一 年可三熟,其余以一季稻二熟制为主,籼粳稻并 存,品种类型复杂,是我国陆稻分布较多的地区 。

几种常见的育种方式

几种常见的育种方式

几种常见的育种方式一、杂交育种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通过集中在一起,再经过和,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3、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代,→F1自交或杂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4、优缺点(1)优点: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缺点:育种时间比较长;仅局限于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5、应用: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也可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种。

二、诱变育种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

2、原理:3、优缺点:(1)优点:可以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2)缺点:性大,变异少,须大量处理实验材料4、应用:主要应用于农作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如太空椒的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选育。

思考:太空椒育种的变异性状在实验前可以预测吗?三、多倍体育种1、原理:2、方法:目前最常用而且有效地方法,是用处理或。

3、优缺点:(1)优点:操作简单,能较快获得所需品种。

(2)缺点:所获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4、应用: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的育种,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四、单倍体育种1、原理:2、方法:3、优缺点(1)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技术复杂4、应用: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的育种。

思考:杂交育种能够将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于新品种,那么对于亲缘关系较远的,如抗虫棉的培育?五、基因工程育种1、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操作对象:3、原理:4、基本工具:、、5、基本步骤:、、、。

【练习】1、以下几个品种的获得所依据的变异类型分别是①青霉素高产菌株②杂交水稻③八倍体小黑麦④抗虫棉⑤无籽西瓜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2、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③肿瘤的化疗④花粉离体培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高科技成果中,不是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A、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B、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内,培育出抗虫棉C、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D、通过在试管内完成受精作用培育出试管婴儿4、现在人们已经实现了分子水平上遗传物质的重组,下列实例中,属于分子水平重组的是A、将人的凝血因子基因导入羊的乳腺细胞中表达B、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C、初级性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D、白菜与甘蓝的体细胞杂交5、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6、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的西瓜育种流程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①③过程所用的试剂分别是和。

动物育种学的内容

动物育种学的内容
留动物
Robert Bakewell 为近代动物育种的创始人。 成功育成了夏尔马(Shire )、长角肉牛和 肉用来斯特羊(Leicester )。他的选育技 术和方法同时对后来的动物育种理论和实践 具有深远影响。
Colling兄弟育成了肉用或乳肉兼用的短角牛 品种。
绪论
一、育种和动物育种的概念 二、动物育种的发展过程 三、动物育种工作的作用 四、动物育种的内容 五、传统育种与现代动物育种理论
一、动物育种的概念
育种
对家养、栽培的动植物开展长期连续系统的人工选 育。即应用生物遗传理论,控制和改进动植物的遗 传种性,提高这些动植物有利于人类的生产性状。
动物育种
应用有关遗传理论和选育技术来控制、改造家养动 物的遗传种性,提高这些家养动物生产性能。
驯养、驯化 育种
二、动物育种的发展过程
动物育种开始于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驯养与驯化。
人们首先选留最适合自己需要的动物进行饲养和 繁殖,从中逐渐积累了选择育种的经验,然后凭 经验开展选种、选配,并不断总结,最后达到了 较为完善的程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完整的 动物育种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1、凭经验根据体形外貌选留动物
4、育种可为畜牧生产提供符合规 格的畜禽
❖ 畜禽生产工厂化后对品种的需求 蛋鸡要求有一定的开产日龄、体重等 肉鸡要求在一定时间出栏等 猪要求在一定时间出栏并达多大的活重
等……
5、品种资源的保护
❖ 品种资源危机——静宁鸡、八眉猪、兰州大 尾羊等
❖ 有用基因的消失 ❖ 保种的重要性——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 保种的方法
2、育种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畜群的生产力。 如犏牛……
利用品系选育,为选育和杂交组合提供不 同的素材。

高中生物育种方式一览表

高中生物育种方式一览表

无子西瓜
利用物理因素或 化学因素来处理 生物, 使生物发生 基因突变
提高突变率, 在较 短时间内获得更 多的优良变异类 型
农作物诱变育 种、微生物育 种
基 因 重 组
把一种生物的某 ①(针对诱变育 种基因提取出来, 种) 目的性强, 能 加以修饰改造, 然 定向地改造生物 后放到另一种生 性状; ② (针对杂 物的细胞里, 定向 交育种) 克服远缘 地改造生物的遗 杂交不亲和的障 传性状 碍 ①克服远缘杂交 去壁→诱导细胞 不亲和的障碍; ② 融合→组织培养; 繁育优良动物, 抢 核移植; 胚胎移植 救濒危动物
育种方式一览表
名 称
育 种 原 理
基 因 重 组
步骤
优点
缺点
Hale Waihona Puke 举例是改良作物品 质、提高农作 物单位面积产 量、培育家畜 家禽优良品种 的常规方法
注释
杂 交 育 种
将两个或多个品 种的优良性状通 过交配集中在一 起, 再经过选择和 培育, 获得新品种 杂交→花药离体 培养→人工诱导 染色体加倍 (秋水 仙素处理萌发的 幼苗 )→筛选,育 .. 种终点: 纯合个体
单 倍 体 育 种
染 色 体 变 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 限
技术复杂
培养矮秆抗锈 病小麦新品种
多 倍 体 育 种 诱 变 育 种 基 因 工 程 育 种 细 胞 工 程 育 种
染 色 体 变 异 基 因 突 变
①低温处理; ②秋 水仙素处理萌发 的种子或幼苗
操作简便
①适用于植 物,在动物 方面难以操 作;②结实 率低,发育 迟缓 所需处理材 料多,盲目 性大
把多个品种的优 良性状结合在一 起;操作简便
①时间较 长;②远缘 杂交不亲和

生物育种

生物育种

生物育种含义:
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 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 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一、常用育种方法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杂交
育种方式,这
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2) B 常用的方法为
花药离体培养

(3) 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
(2)产生 自然:(生殖细胞未受精,直接发育而成) 人工:(单倍体育种) (3)特点: 弱小、高度不育
(4)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和特点: 方法: ——花药离体培养
过程:
组织 花药离体 培养
人工诱导 正常植株 单倍体植株 染色体加倍
(纯合体)
优点:
1、可以缩短育种年限 2、后代不会发生分离
杂交育种 处理 原理 优缺 点 杂交
(2)方法: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原理: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 种子、幼苗 秋水仙素处理 染色体加倍、不分离 如:二倍体 多倍体
秋水仙素
生长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倍体
二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外界环境
内部因素
不能形成 纺锤体
染色体复制加 倍后不分离
多倍体
染色体加倍 的细胞
单倍体 由配子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本 (1)定义: 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发育 配子 单倍体

(5)由G到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 、
和 植物组织培养

(6)K→L→M这种育种方法的优越性表现在 克服远缘杂交 、 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常规育种技术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常规育种技术
4. 居里:是放射性强度的单位,用Ci或C表示。
第一节 辐射诱变
④ 剂量率 剂量率在辐射育种中很重要,往往用同一剂量处理同一个
品种的种子,剂量率不同,辐射效果也不相同。剂量率即单位时 间内射线能量的大小。单位以伦/分或伦/小时来表示。
P=D/T P — 剂量强度 D — 放射剂量 T — 照射时间
自然界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重组; 染色体数量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突变。
人工诱变的方法
人工诱变的思路
➢ 染色体结构变化 ➢ 染色体数量变化 ➢ 基因突变 ➢ 转基因操作
人工诱变的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人工诱变的技术措施
辐射诱变 化学诱变 空间诱变 基因工程
第一节 辐射诱变
S – 根长或苗高; Gt – 第7天的发芽数; Dt – 达到指定发芽数的日数。
第一节 辐射诱变
5、辐射材料的选择
① 选择材料的原则 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 杂合子材料; 易产生不定芽; 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
第一节 辐射诱变
② 影响植物材料敏感性的因素
氧:如果使种子或植物在完全无氧的空气中受照射,则诱变效率可以 提高,而染色体损伤相对减少。如希望产生较多的染色体畸变,最好 在有氧的条件下处理。
辐射诱变: 利用物理辐射能源处理植物材料,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进而从中筛选变异进行品种培育的育种方法。
第一节 辐射诱变
1、 辐射诱变的特点 ①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 ②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育性状,而保持其它优良性状不变; ③变异的方向和性质不确定; ④辐射后代分离少,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⑤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
1. 伦琴:简称伦或用R符号表示,它是最早应用于测量X射线的 剂量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
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
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
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

其原理是基
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
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
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

(主要是
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

)其原理是染色体
变异。

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四、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五、细胞工程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方法:(1)植物:去细胞壁→细胞融合→组织培养
(2)动物克隆:核移植→胚胎移植
优点: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有目的地培育优良品种。

动物体细胞克隆,可用于保存濒危物种、保持优良品种、挽救濒危动物、利用克隆动物相同的基因背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等。

缺点:技术复杂,难度大;它将对生物多样性提出挑战,有性繁殖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而“克隆动物”则会导致生物品系减少,个体生存能力下降。

六、基因工程育种:
物质基础是:所有生物的DNA均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其结构基础是:所有生物的DNA均为双螺旋结构。

一种生物的DNA上的基因之所以能在其他生物体内得以进行相同的表达,是因为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在该育种方法中需两种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质粒),质粒上必须有相应的识别基因,便于基因检测。

如人的胰岛素基因移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后,可在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指导合成人的胰岛素;抗虫棉植株的培育;将固氮菌的固氮酶基因移接到植物DNA分子上去,培育出固氮植物。

固氮基因的表达方式为:
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方法: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优点:不受种属限制,可根据人类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

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