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课程总结答案
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答案

Φ心理学:人的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和心理现象Φ维持平衡:小脑、前庭、半规管Φ心理学分为:认识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
Φ关节是:人体杠杆的重要链接方式和链接结构。
Φ感觉:是人了解自身状态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Φ感觉特征:感觉适应、感觉疲劳、感觉对比、感觉补偿。
Φ206块骨头(60%)……639块肌肉(40%)Φ知觉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Φ知觉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Φ思维基本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Φ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Φ具体思维的本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Φ私密性四种基本状态:独居、亲密、匿名、保留Φ1942年达芬奇人体比例图……1857年标准男性测量图Φ影响测量人体差异的因素:种族、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环境Φ测量基准面: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儿平面Φ现代椅子的种类:动态坐椅、前倾式坐椅、膝靠式坐椅Φ热环境的影响要素:空度、湿度、空气流速、热辐射Φ材料:塑料、钢板、五金、弯板、竹子、真皮、皮革、布料、木材、藤条、玻璃钢(以舒适、手感、透气性为主)Φ设计要点:1人—椅界面、2眼—视频界面、3手—键盘界面、4脚—地板界面Ω视觉的产生:外界事物在光线的作用下(从)角膜、瞳孔(穿过)晶状体(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分析整理)产生具体视觉Ω体循环:左心室(含有大量氧气的血液)经过主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分支流1到全身的毛细血管中(1.氧气和养料供给各个组织2.回收废物和二氧化碳)经小、中、大经脉(返回)右心房和右心室。
Ω肺循环:右心室(充满二氧化碳的血液)经肺动脉在肺毛细血管(1.释放二氧化碳2.吸收新鲜空气)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左心室。
Ω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在关节的内外还有一些韧带帮助维持稳定性和防止关节的异常活动。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讲解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讲解(总2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着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第一章名词解释1.构造尺寸:也叫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被测者处于静止的站姿或坐姿的状态下测量的到的数据。
2.功能尺寸:也叫动态的人体尺寸,是被测者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简答论述1.人体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人适应机器。
主要集中在从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使人能更好的适应机器。
2)第二阶段:机器适应人。
机器为人服务,机器适应人的要求。
3)第三阶段:人—机—环境相互协调。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2)实测法——借助辅助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3)实验法4)分析法——对人机系统已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一种方法。
3.人体工程学研究要遵循的原则:1)物理的原则,如重心原理等。
在处理时,以人为主来进行,而在效率上又要遵从物理原则。
2)生理和心理兼顾的原则。
3)考虑环境的原则。
人——机——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对不能离开环境。
4.人体测量的内容有哪些:1)形态测量:数据分为人体构造的功能尺寸和人体功能上的动态尺寸。
2)运动测量:如动作范围,动作过程等。
3)生理测量:人的生理主要指标,如疲劳测定,触觉测定等。
5.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工作系统中的人,包括人体尺寸,直觉和感觉的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的习惯与差异等。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包括显示器,操纵器和机具。
3)环境与人的使用。
环境包括普通环境和特殊环境,普通环境是室内的照明,温湿度等。
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辐射和污染等环境。
6.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从环境意识的角度看,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使一切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进而使人和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人体工程学的重心完全放在人的上面,而后根据人体结构,心理等综合因素,充分应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使人的活动场所更具人性化。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第一章名词解释1.构造尺寸:也叫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被测者处于静止的站姿或坐姿的状态下测量的到的数据。
2.功能尺寸:也叫动态的人体尺寸,是被测者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简答论述1.人体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人适应机器。
主要集中在从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使人能更好的适应机器。
2)第二阶段:机器适应人。
机器为人服务,机器适应人的要求。
3)第三阶段:人—机—环境相互协调。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2)实测法——借助辅助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3)实验法4)分析法——对人机系统已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一种方法。
3.人体工程学研究要遵循的原则:1)物理的原则,如重心原理等。
在处理时,以人为主来进行,而在效率上又要遵从物理原则。
2)生理和心理兼顾的原则。
3)考虑环境的原则。
人——机——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对不能离开环境。
4.人体测量的内容有哪些:1)形态测量:数据分为人体构造的功能尺寸和人体功能上的动态尺寸。
2)运动测量:如动作范围,动作过程等。
3)生理测量:人的生理主要指标,如疲劳测定,触觉测定等。
5.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工作系统中的人,包括人体尺寸,直觉和感觉的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的习惯与差异等。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包括显示器,操纵器和机具。
3)环境与人的使用。
环境包括普通环境和特殊环境,普通环境是室内的照明,温湿度等。
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辐射和污染等环境。
6.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从环境意识的角度看,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使一切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进而使人和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人体工程学的重心完全放在人的上面,而后根据人体结构,心理等综合因素,充分应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使人的活动场所更具人性化。
人体工程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1、简述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人体工程学是关于探索人与某一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专业理论、原理、数据及各种方法,优化人和整个系统效能的学科.2、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经验人体工程学、科学人体工程学、现代人体工程学。
3、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人的特性研究,物的特性研究,环境的特性研究,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4、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自然观测法、实测法、调查研究法、计算机仿真系统、系统分析评价法.5、试述人体工程学在家具与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因为家具和室内设计的基本点都是要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和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家具和室内设计必须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各因素.将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家具和室内设计就是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特性,考虑人与家具、人与室内以及人、家具、室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使家具和室内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如果进行家具设计时忽视了对使用者因素的考虑,就不可能让使用者感到舒适和方便;同样,如果室内设计忽视了人的因素,其功能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因此,将人体工程学与家具和室内设计相结合就显得尤为必要。
6、为什么现代设计要考虑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据有关数据统计,人们每天在家具上消磨的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2/3以上,家具在一般起居室、办公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约为室内的35%~40%,而在各种餐厅、影院等公共场所,家具的占地面积更大。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室内面貌取决于家具的风格、色彩和质地。
另外,为了创造出一个实用功能合理、环境氛围适宜的室内活动场所,必须考虑如何进行家具布置。
所以说,在设计中重要充分考虑。
.第二章1、什么是感觉?它有哪些基本特性?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特性:适宜刺激、感觉阈限、适应、相互作用、对比、余觉。
2、什么是知觉?它有哪些基本特性?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人因工程学总结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
掩蔽效应: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即弱声被掩盖了。
这种一个声音被其它声音的干扰而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
被掩蔽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2. 人机界面: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3. 大小编码:以相同形状而不同大小来区别控制器的功能和用途,这种形式的编码应用范围较小,通常在同一系统中只能设计大、中、小三种规格。
4. 局部照明:是指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5. 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
光的强度可用照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克司1.作业空间: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2。
视野: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
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类.3. 局部照明:为满足某些部位(通常限定在很小范围,如工作台面)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照明.4。
反应时指从刺激呈现,到人开始作出外部反应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反应潜伏期。
5。
感觉阈值外界刺激都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感受到,这一强度下的刺激量值称为该种感觉的感觉阈值.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2、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
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或“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它由知觉时间(ta)和动作时间(tg)两部分构成,即 T=ta+tg 。
人体工程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人体工程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1.以通常的手臂活动范围,单人桌子的宽度至少有600毫米以上。
()答案:对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答案:对3.私密性更多涉及的是在相应的空间范围内人的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
()答案:对4.空间设计中,设计对象显示的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更容易识别和记忆。
()答案:对5.为保持环境的安静,且互不干扰,坐椅间一般要保持5-20m以上的距离,还可以利用地形、植物、山石等适当分隔空间,创造一些相对独立的小环境,以适应各类人群的需要。
()答案:错6.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答案:对7.室内空间尺度的营造应注意()。
答案:人体的静态尺度。
###人的心理需求尺度。
###人体的动态活动尺度。
8.人体工程学在公共设施设计中,除了考虑人的尺寸和舒适度外,还需要考虑人的行为和环境因素。
()答案:对9.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状态的直接影响,而不涉及人的行为。
()答案:错10.在靠背的设计中,往往考虑能够提供“两个支撑”,分别是()答案:肩胛骨###腰椎11.连续律是指具有良好连惯性和方向性的元素容易形成为一个整体,但线条是独立分段的状态,人们不会将其知觉为连续的。
()答案:错12.室内空间秩序行为是指人们在室内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它与空间设计密切相关。
()答案:对13.行为空间又被称为物理空间,指的是满足人的行为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一般根据人体动态尺寸和行为活动的范围考虑的空间。
()答案:对14.接近律是指人们会将最接近的同类元素组织在一起,识别为一个单元,在认可条件下,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形成为整体。
()答案:错15.形态测量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测量()答案:体表面积###体积###体形###长度尺寸16.下列哪些尺寸满足“容足空间”的的要求?()答案:高80mm,深度50mm###高80mm,深度100mm17.常用百分位()答案:第5百分位###第95百分位###第50百分位18.湿热环境又称微热气候,指的是生产或生活环境里()等因素构成的热物理条件。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总结人体工程学第一章名词解释1.结构尺寸:也称为静态身体尺寸,是当受试者处于静态站立或坐姿时测量的数据。
2.功能尺寸:也叫动态的人体尺寸,是被测者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简答论述1.人体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人适应机器。
主要集中在从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使人能更好的适应机器。
2)第二阶段:机器适应人类。
机器为人服务,机器满足人们的需求。
3)第三阶段:人机环境协调。
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2)实测法――借助辅助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3)实验法4)分析方法——对数据和人机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
3.工效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1)物理的原则,如重心原理等。
在处理时,以人为主来进行,而在效率上又要遵从物理原则。
2)兼顾生理和心理的原则。
3)考虑环境的原则。
人――机――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对不能离开环境。
4.人体测量的内容有哪些:1)形态测量:数据分为人体结构的功能维度和人体功能的动态维度。
2)运动测量:如动作范围、动作过程等。
3)生理测量:人的生理主要指标,如疲劳测定,触觉测定等。
5.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工作系统中的人,包括人的大小、直觉和感官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的习惯和差异等。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包括显示器,操纵器和机具。
3)环境与人的使用。
环境包括普通环境和特殊环境,普通环境是室内的照明,温湿度等。
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辐射和污染等环境。
6.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从环境意识的角度来看,人类工效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正确理解,使所有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完美统一。
人类工作者程学的重心完全放在人的上面,而后根据人体结构,心理等综合因素,充分应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使人的活动场所更具人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工程学》课程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简史第1节人体工程学的学术用语1、什么叫人体工程学(人体工效学)?人体工程学又叫人类工学或者人类工程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以人-机-环境关系为研究的对象,以实测、统计、分析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生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2)心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知觉、注意、错觉等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3)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及环境行为的特征及规律;(4)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在设计中的应用规律。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分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科学3、研究人体工程学的目的是什么?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人的工作效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4、“人、机、环境”三大要素(Important)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人适应及其和环境的能力都是人体工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机是指机器,但比一般的技术术语的含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
怎么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特点的机器产品,是人体工程学探讨的重要问题。
环境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噪声、照明、气温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2节人体工程学产生的历史背景5、人体工程学发展的由来人体工程学是由人体测量学发展而来的,6、人体工程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一)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情况: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二)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情况:工作疲劳和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发挥人在战争中的有效作用问题,当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照明等物质环境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三)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发展情况:在充分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解剖学特性的基础上,使设计参数适应人的这些特性•(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发展情况:研究渗入各个领域,人体工程学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应用第3节人体工程学发展的前景第4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7、在室内及家具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主要有哪些作用?(Important)1、为确定空间范围提供依据要使室内空间舒适,就要懂得人的知觉特性及人体活动的各种功能尺寸,及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特点。
2、为家具设计提供依据要使家具设计合理美观,就要了解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熟悉人体基本尺寸3、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要使设计符合人的审美要求,就要懂得人的视觉特征,及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8、室内及家具设计中,人--家具-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视觉与环境:包括空间组合、材质表面质地、造型、色彩、照明、采光等2.听觉与环境:包括隔音、反射、吸声、音响效果等3.嗅觉与环境:包括室内通风、建筑与装饰材料的选择等4.触觉与环境:包括材料表面、材料温冷感(导热性)、温湿度、人体生物力学体压分布等。
第二章人体工程学基础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9、研究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哪些知识?研究人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人体尺度的测量等知识。
第二节人体生理学知识10、研究人体生理学知识,主要研究哪几个生理系统?一、人体感觉系统(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二、血液循环系统三、人体运动系统和人体力学11、大脑的左右半脑的功能偏重左半球偏重于语言功能,右半球则偏重于有关空间概念的功能。
12、进行视觉环境设计的时候,为什么考虑视觉区光环境的均一性?如何利用人的向光性?•在进行视觉环境设计时,要考虑视觉区光环境的均一性,特别是对于视觉作业区要避免过度的明暗差,以减少视觉疲劳,保证作业安全。
向光性是人类的本能和视觉的特性。
有了光就增加了希望,增强了安全感,缩短了人际距离13、肤觉分为哪几种?人体有触觉、温度觉和痛觉三种肤觉。
14、在环境设施的设计中,人体经常接触的物体,应该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还是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为什么?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这样能提高接触时的舒适感15、为了保证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在室内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Important)•家具尺度是否科学,室外内界面材料是否合理,室内气流组织好坏,都有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影响健康。
•人的血液在全身始终沿着一定的管道、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着。
•设计时应注意:(1)使用的家具,尺度要合理(2)室内地面材料的蓄热系数不可太小(3)设置采暖和空调方式,要考虑人体血液循环的特点,以保障人体健康。
16、研究人体的运动系统,有什么必要性?为什么要研究脊柱的姿势、骨关节运动、人体肌肉承压面与家具的关系? (Very Important)•人体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关系到人的姿势、人体的功能尺寸和人体活动的空间尺度,从而影响家具、设备、操作装置和支撑物的设计。
(一)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1、骨骼系统•骨骼是人体的支架。
支撑着人体,决定了身体的基本形。
•作业姿势与脊柱运动的关系直接影响生理负荷和作业效率。
•家具设计与脊柱的姿势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是家具设计测定人体比例、人体尺度的基本依据,骨骼中骨与骨的连接处产生关节,人体通过不同类型和形状的关节进行着屈伸、回旋等各种不同和动作,由这些局部的动作的组合形成人体各种姿态。
•家具要适应人体活动及承托人体动作的姿态,就必须研究人体各种姿态下的骨关节运动与家具的关系。
17、研究肌力,对于室内与家具设计有什么必要性?•在人体保持一种姿态不变的情况下,肌肉则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而极易产生疲劳,因此人们需要经常变换活动的姿态,使各部分的肌肉收缩得以轮换休息;另外肌肉的营养是靠血液循环来维持的,如果血液循环受到压迫而阻断,则肌肉的活动就将产生障碍。
•因此家具设计中,特别是坐卧性家具,要研究家具与人体肌肉承压面的关系。
18、研究与运动有关的局部尺寸,对于室内与家具设计有什么必要性?•人的室内活动和家务劳动引起的人体运动,要耗费大量的体能。
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主要是与运动有关的局部尺寸,如何使其距离、高度有一个适合人体运动需要的合理尺寸,以减少肌力和体能的损耗,也就是减少疲劳,这也是运动中的工效19、身体的动作速度与频率、手的动作方向与反应时间•人体的四肢在不断的运动,动作速度是有限的。
•作业设计应考虑人的这种特性,不可超出人体的极限值。
•肌肉的收缩速度不同,不同的肢体的动作速度及频率也不同。
•反应时间是表示敏捷性的指标之一。
•它是外界刺激通过人体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传至大脑中枢加工处理后,大脑、发出指令再由神经系统传至效果器,使肌肉收缩发出动作所需的时间之总和。
20、影响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研究人体反应时间?• 1.不同的感觉器官反应时间不同。
• 2.反应时间与刺激信号的性质及强度有关• 3.刺激环境影响反应时间• 4.人的动作方向5.人的主体因素也影响反应时间习俗、个体差异、疲劳等个人生理、心理状况。
•在设计时,要研究环境和尺度对人体反应时间的影响,设计出适合人体特性和生活、工作和休闲环境。
第三节人体心理学知识21、何谓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22、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型?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人的认识活动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联想、思维等心理活动;•二、人的情绪活动如:喜、怒、哀、乐、美感、道德感等心理活动;•三、人的意志活动这是在认识活动和情绪活动基础上进行的行为、动作、反应的活动。
23、何谓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第一类是反映外界各种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称为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它们的感觉器官称为外在分析器,这就是前面介绍的眼、耳、鼻、口、皮肤的生理基础。
这与室内设计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二类是反映我们自身各个部分内在现象的感觉,称为内部感觉,如运动感觉、平衡感觉。
它们的感觉器官称为内在分析器,这同室内热环境等设计有关,当室内环境不能满足内在分析器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时,则会出现 "建筑病综合症"。
24、何谓感受性和感受阀?感受性•-------------就是能够反映有关事物的个别特性的能力。
感受性分两种:•一、绝对感受性-----------------就是我们的分析器能够感受有关事物的极微弱的刺激而产生的感觉能力。
•二、差别感受性---------------就是我们的分析器能够分析有关刺激之间的及其微小的差别的能力。
感受阈1)定义:即凡是足以被我们的分析器所感受从而能够引起我们的感觉动因的刺激所必须达到的那种限度。
如小于3g 重的物体就不能引起我们的重量感觉。
2)分类:分两种:•一种是绝对感受阈,即引起我们感觉动因的刺激的最低限度。
如lkm外的光的亮度小于1/1000烛光时就不能引起我们的光感觉。
•另一种是差别感受阈,即能分析出刺激之间的差别的最小限度。
如引起重量感差别的最小重量约为3g。
25、韦伯定理和韦伯-费希纳定律,对于室内设计有什么启示?(Important)所以室内设计要重视视觉环境的光和色彩的设计,亮度反差、色彩差别等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感受差别太大,会引起视觉的冲击过大,难以适应;感觉差别太小,环境给人的感觉会单调,时间长了会产生视觉疲劳。
•刺激强度须增加10倍,才能使感觉强度增加1倍。
这就告诉我们,室内设计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增加环境的刺激强度来增加人的感觉强度。
26、为什么很多品牌专卖店,隔一段时间就会装修或者调整布局?•当同一种刺激物的刺激时间过长时,由于生理原因,感觉适应就要变成感觉疲劳。
•室内装修设计时,就要考虑室内环境变动的灵活性,不断地变化,以唤起人们新的感觉,这对商业建筑装修设计尤为重要。
•感觉疲劳具有周期性。
一种刺激被抑制时,另一种刺激则亢进,交替作用造成对环境的适应。
认识其周期性变化,把握其规律,则可以“超前”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专卖店,隔一段时间,就会装修或者调整布局的原因。
27、什么是感觉补偿?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它来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当某种感觉丧失后,其他感觉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偿。
•如盲人的听觉和触摸觉就比他失明前发达,耳聋人的视觉很敏锐等,这就为残疾人的室内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8、为引起人们的注意,需要加强环境的刺激量,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环境设计时,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应加强环境的刺激量,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一、加强环境刺激的强度。
•二、加强环境刺激的变化性•三、采用新异突出的形象刺激29、增强人对事物的记忆,有哪些策略?尝试举例说一下这些策略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