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实验压强篇
初中物理教案趣味实验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初中物理教案趣味实验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趣味实验与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些实验与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几个具体的例子,探讨如何通过趣味实验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一、水的压强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
首先,准备两个相同高度的容器,其中一个装满水,另一个是空的。
然后,在水上方放置一个小圆球,观察其是否能够浮在水面上。
接下来,逐渐向水中加入重物,观察小球的变化。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可以发现随着水中重物的增加,小球能够浮在水面上的高度越来越低。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压强与水深有关,并通过计算与实验验证这一关系。
二、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一个趣味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实验可以采用一块玻璃板和一根笔,将玻璃板倾斜放置在桌上,然后将笔直插入玻璃板中。
当光线通过玻璃板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导致笔在玻璃板中的位置发生偏移。
通过观察和测量偏移角度,学生可以体会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规律,进而理解光的折射原理。
三、电路实验电路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设计一些趣味的电路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控制灯泡亮灭的电路,要求学生在给定的材料和限制条件下,搭建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到电流、电阻、电势等概念,进一步理解电路中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四、运动实践活动物理学与运动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有趣的力学实践活动,如设计和制作小型车辆,通过调整车辆的结构和重心,探究不同因素对车辆运动的影响。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学和力学等物理概念。
通过趣味实验与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趣味物理实验

会吸水的瓶子
实验原理: 先把热水倒入杯子里,晃几下倒出,瓶
子内的气体温度逐渐降低,气体遇冷收缩, 气压降低,在杯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杯 子里的水位会逐渐上升。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大气受到重力作用
2、大气有流动性
会跳远的乒乓球
比赛规则: 两个高脚杯必须放在桌面上,距离自己
掌握,两个选手轮流将乒乓球吹进另一位 选手的高脚杯里,在三分钟内将乒乓球从 一个高脚杯吹进另一个高脚杯的个数最多 的组获胜。
不倒的象棋子
比赛规则: 看谁能将一摞棋子的最下面的棋子打掉
而上面的棋子不掉落,看谁剩余不倒的棋 子个数最多,在三分钟内取其中最好的一 次的成绩。
惯性
摩擦力
难舍难分
书页的叠加致使两本书之间的压力增大,压 力增大导致两书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这时 候压力的增加不是单纯的两书重力的相加, 而是每页之间压力的增加。
趣 味 生活
覆杯实验
实验原理: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
外大气压的作用,垫板就不会掉下来。而 如果杯内还有空气的话,内外气压是相平 的,内外没有气压差,水便会由于重力而 被到了出来。若里面水是满的,用纸片盖 住,里面没有了空气,或者里面空气很少, 这样内外便会有一个气压差,这个气压差 很大,足以将这部分水托住。
科学是一门探索身边未知事物学到科学道理的学科
,更是一门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善于观察、勤于动手、
乐于思考的学科。
• 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习态 度。这可以简单的分解成为三部分:一是 探究科学且运用科学,二是明白科学道理 ,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也正是科学实验课的 重要性所在。
创意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利用大气压强实现瓶内液柱上升实验目的:1. 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作用。
2. 探究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器材:1. 玻璃瓶(无盖)2. 橡皮塞3. 水槽4. 红墨水5. 计时器6. 纸条7. 针实验原理: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分子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当外界大气压强大于容器内液体的压强时,液体可以被大气压强推动,从而实现瓶内液柱上升。
实验步骤:1. 将玻璃瓶洗净,并在瓶内加入适量的红墨水。
2. 用橡皮塞堵住瓶口,确保瓶内液面与瓶口齐平。
3. 将瓶口朝下,轻轻地将橡皮塞按入瓶内,确保密封良好。
4. 将瓶子浸入水槽中,使瓶口在水下。
5. 用针在橡皮塞上扎一个小孔,使空气可以进入瓶内。
6. 观察瓶内液柱的变化,记录液柱上升的高度和时间。
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进入瓶内,瓶内液柱开始上升,最终达到一定高度后停止。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数据:- 液柱上升高度:10cm- 液柱上升时间:30秒数据分析:1.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并且能够推动液体上升。
2.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本实验中,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正比,与液体密度成反比。
3. 实验过程中,液柱上升速度逐渐减慢,说明液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
实验结论:1. 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并且能够推动液体上升。
2. 液柱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强和瓶内液体的密度有关。
3. 本实验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作用,并揭示了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创新之处:1. 本实验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实验过程更加直观。
2. 通过观察液柱上升的现象,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3.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瓶内液体的密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物理创新小实验——压强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物理创新小实验——压强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西安市户县西安惠安中学魏余船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既是课标“内容标准”下“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下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中明确规定的知识点,又是课标“内容标准”下“科学探究”的好素材。
学生是在已经对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有了了解,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伯努利原理有关的现象还不清楚,但又感兴趣想知道为什么的背景下来学习的。
教材正是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学到方法、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本节主要从一系列趣味小实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并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物理规律,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准确理解压强的概念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②能用压强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相关实验的原理。
③能用压强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认识压强及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②通过设计创新实验,进一步体验压强及流体压强跟流速关系的相关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领略压强及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感受物理学的魅力,获得对物理现象的亲近感,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身边现象关注的习惯和对科学的热爱。
②透过各种实验中对本节知识的运用,让学生看到科学原理的的价值,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③培养学生交流讨论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创新实验体会理解压强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压强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物理实验并设计创新实验。
教学用具:水杯,纱网,塑料袋,铅笔,吹风机,乒乓球,塑料软管,轻质小球,饮料瓶等。
教学过程:创新实验一:用纱网做覆水实验实验方案:水杯装满水,用一张纱网盖在杯口,一只手拿住杯子,另一只手按住纱网,然后迅速翻转,慢慢松开按住纱网的手,杯内的水不会流出来。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基础)

5大气压强漫画释义【例1】 查漏补缺之气体压强篇1.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 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实验.2. 1标准大气压= mm 汞柱= Pa, 在粗略计算中, 标准大气压还可以取作 Pa.3.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是利用 抽水的.【例2】 (2012海淀二模) 如图所示事例中, 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 知识互联网夯实基础模块一:大气压强的存在【例3】小华感冒咳嗽, 给她买了“双黄连口服液”. 的小华将口服液盒内特制吸管弄丢了, 拿来一根饮料吸管插入瓶中, 结果她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药液“吸”上来, 后来她发现这两种吸管的形状不一样: 饮料吸管外壁光滑, 口服液吸管外壁有棱, 两种吸管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 请你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两种吸管“吸”药的效果不同.放大后的饮料吸管截面图放大后的药物吸管截面图能力提升【例4】小明在假期中要外出旅游半个月, 他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 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 瓶口刚刚被水浸没, 如图. 他这样做为什么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请用家里的器具按照这种方法试试看.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这种方法?实验专区【例5】在做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时, 小凯同学将酒精棉点燃放入瓶中, 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如图所示. 发现瓶子把鸡蛋“吞”了进去. 因此, 小凯认为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了瓶中. 小哲不同意这个观点, 他认为瓶中空气受热后,有部分空气跑到瓶外, 瓶中空气稀薄, 对鸡蛋的托力变小, 鸡蛋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的. 请你用小凯的实验器材, 做实验证明, 小凯的观点是正确的.【例6】(2010年北京中考) 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 他将纸杯装满水, 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 一只手按住塑料片, 另一只手抓住杯底, 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 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 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 如图所示. 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 与大气压无关.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例7】(2012朝阳一模) 小王同学用大号注射器、钩码和绳子做实验. 如图所示, 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 把管内空气排出, 用橡皮帽把它的小孔堵住, 然后在活塞下端悬挂钩码, 发现钩码并没有把活塞拉下来, 小王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钩码没有把注射器的活塞拉下来是是由于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的摩擦力, 与大气压无关.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解释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例8】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 若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低于76cm, 可能的原因是 ( )A. 将玻璃管向上提或向下压了B. 玻璃管粗了或细了, 不适中C. 水银槽中水银多了, 应倒些水银走D. 玻璃管放倾斜了一点E. 当地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或实验场所地处高原F. 管内混有了少量空气【例9】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水银气压计, 测量当地大气压强的大小, 他将测量结果汇报给物理老师, 老师告诉他测量结果偏小, 你知道小明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下面哪一条 ( )A. 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B. 玻璃管顶部混入少量空气C. 水银槽内水银的液面太高D. 玻璃管太粗, 管内的水银太重【例10】 如图所示, 在“用吸盘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 能够测出的物理量是 、 , 根据Fp S=就可粗略算出 的值.【例11】 如图所示, 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实验步骤如下:夯实基础实验专区模块二:大气压强的测定(1)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 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这样做的目的是.(2) 如图所示, 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 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 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cm, 活塞的横截面积为cm2.(4) 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5) 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 有的偏大, 有的偏小, 请分析, 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例12】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 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 如图所示, 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 于是, 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方案设计】(1) 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2) 将吸盘四周沾上水, 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3) 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 直到吸盘脱离地面, 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4) 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评估交流】洋洋同学说: 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 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瑞瑞同学说: 在操作过程中, 我发现存在、等问题, 尽管我的操作规范, 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 洋洋认真思考后, 同意了瑞瑞的意见, 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 尽量减少测量误差.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 请你回答, 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 用字母表示); 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要准确测量, 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进行测量.模块三:大气压强的影响夯实基础【例13】关于大气压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压计由山下到山顶, 示数增大B. 晴天变雨天, 气压计示数变大C. 一天中, 在同一地区任何时间所测的大气压的大小相同D. 冬天比夏天气压计的示数增大【例14】在制药时, 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 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 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 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A. 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B. 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C. 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D. 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模块四:大气压强中的平衡计算问题夯实基础【例15】病人输液时, 要让药液均匀滴注入体内, 采用的装置就是( )【例16】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距离, 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 其直径为0.2m, 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 边长为1m, 重125.6N, 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 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Pa.能力提升【例17】小熙同学家中使用的高压锅限压阀质量是0.07kg, 压力锅排气孔的横截面积为是10mm2; 当他使用这个压力锅烧煮食物限压阀排气时, 锅内最高气压能达到多少呢? (测得当时的大气压是100KPa, g 取10N/kg )【例18】如图所示, 是小明家使用的高压锅示意图. 锅盖的直径为24cm, 锅盖上的空心柱为横0.1cm的排气孔, 空心柱上带有限压阀. 当高压锅内气压超过安全值时, 锅内截面积是2的气体会顶起限压阀跑出一部分, 使锅内气压减少, 以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 若此高压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为1.5个标准大气压. 则为保证安全使用高压锅, 应配备一个质量为g的限压阀. (g取10N/kg, 1标准大气压取5)1.010Pa【例19】(2012天津) 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 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 孔上盖有限压阀, 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 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 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 如图所示, 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 侧壁竖直, 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 限压阀质量为m0, 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 t( 已知大气压强p0).(1) 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 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3) 为保证使用安全, 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锅质量. 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 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气囊吸管【例20】 查漏补缺之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篇1. 在流体中, 流速大的位置压强越 ; 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 .2. 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 , 压强较 , 下方的空气流速较 , 压强较 , 这一压强差产生 差, 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例21】 (2012西城一模) 如图所示, 挤压气囊时瓶中香水从小孔喷出. 这是由于挤压气囊使瓶中吸管顶端的气体流速加大, 于是吸管顶端气体压强________瓶中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 从而使香水沿吸管上升并随着高速的气流从小孔喷出.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例22】 (2012朝阳一模) 生活处处有物理, 留心观察皆学问. 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 抽油烟机在工作时, 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 压强 , 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例23】 (2012丰台一模)小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 如图所示, 当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小汽车底部受到的气体压强________小汽车上部受到的气体压强.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例24】 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 用手指托住乒乓球. 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 并将手指移开, 如图所示, 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不会下落, 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 压强变大能力提升夯实基础模块五: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B. 乒乓球不会下落, 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 压强变小C. 乒乓球会下落, 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 压强变大D. 乒乓球会下落, 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 压强变小【例25】 ( 2012黄冈中考)弧线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 图为某人某次拉出的弧线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 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 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C.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例26】 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其中两端开口的U 形管中有适量的水, U 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 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 风速为v 1时, U 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 改变风速为v 2后, U 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如图丙所示. 比较乙、丙两图中U 形管内水面高度差, 可知风速v 1______v 2(填“>”、“<”或“=”)【例27】 (2012顺义一模)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容器与粗细不均匀的水平管相连, 管口装有阀门,A 、B 、C 为底部连通的敞口竖直管. 容器中装有足量的水, 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 三根竖直管中的水柱最低的是 管( 填: “A ”、“B ”或“C ”).实验专区容器 阀门A C B【例28】小明和小刚用薄纸条做了通过如上图所示的实验, 小明说: “气体压强与气体的流动速度有关”. 小刚说: “是因为薄纸条轻造成的”. 小明又找来一枚壹角钱硬币、与壹角钱硬币形状完全相同的轻泡沫片, 他从以上两个器材中选择了器材, 在写字台上给小刚又做了一个实验, 证明: 气体的流动速度改变, 气体压强随着改变. 请你写出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模块六:虹吸现象【例29】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 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 沿河农民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 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 有关这种引水灌溉方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这种取水灌溉方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 使用时B端管口必须低于A处水面C. 使用时先将管道中灌满水D. 高度差H越大, 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农田灌溉的剖面示意图【例30】(第九届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在趣味物理表演会上, 小明展示了如图所示的蓄水和放水装置. 如果原来水箱是空的, 注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高于点时排水口才有水流出;如果原来水箱是满的, 放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降到点时排水口才停止出水; 如果进水口不停地向箱中注水, 但进水流量较小, 使得当出水口有水流出时, 进水流量小于出水流量, 这种情况下排水口的水流的特点是 .【例31】在大气压强076cmp=水银柱的情况下,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有10cmh=长的水银柱. 在下述三种情况下, 若水银柱静止, 则玻璃管内被封闭的空气的压强分别是多大( )(1) 如图a所示, 将玻璃管水平放置.(2) 如图b所示, 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3) 如图c所示, 将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置.【例32】如图所示, 用长h厘米的水银柱将长l厘米的空气封闭在均匀玻璃管内, 若将玻璃管倾斜. 则管内水银柱的长度; 气柱长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模块七:思考题【练1】 (2012东城一模) 小明在飞机上喝了半瓶塑料瓶装的碳酸饮料, 之后他将瓶盖拧紧. 飞机快落地时, 小明发现饮料瓶的瓶壁发生了向里的凹陷, 这说明机舱内的气压 瓶内的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观察到凹陷并不严重, 小明 ( 填小明的操作动作), 瓶壁上的凹陷消失了.【练2】 如图所示是课本中展示的自制实验器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是气压计, 乙是温度计B. 甲是气压计, 乙是气压计C. 甲是温度计, 乙是温度计D. 甲是温度计, 乙是气压计【练3】 (2010东城一模) 小文通过实验粗测大气压强的大小, 他设计的方案是: 将塑料挂钩的吸盘蘸水后, 按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 挤出里面的空气, 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 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 实验时小文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较小, 于是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式, 当他再次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缓慢往上拉, 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 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 已知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24D , 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 . ( 不计绳重、滑轮重及装置的摩擦)【练4】 (2012昌平二模) 西部首列“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于2009年9月正式开始运营, 给成渝市民提供了新的更加快捷与舒适的出行方式. 当动车组列车以速度200km/h 驶过时, 铁路两侧各3m 范围内会产生8级风力, 即使只是在路边, 也可能将人卷到铁轨上, 所以千万不要太靠近高速行驶的列车. 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路边行人之间的 ( )实战演练玻璃板FA. 空气流速小, 压强大B. 空气流速小, 压强小C. 空气流速大, 压强大D. 空气流速大, 压强小【练5】(2011海淀一模) 在科学晚会上, 小亮用一根软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 如图所示, 他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 保持下半部分不动, 另一只手抓住上半部, 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 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 并从上管口“天女散花”般地飞了出来.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软胶管上管口处的压强p1和下管口处的压强p2的大小关系为p1p2.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练6】(2011西城一模) 在跑车的尾部安装有“尾翼”( 即“气流偏导器”, 它的上表面平直, 下表面呈弧形凸起), 如图所示. 当跑车高速行驶时, 流过尾翼上方的气流速度比尾翼下方的气流速度小,于是上方气流对尾翼的压强下方气流对尾翼的压强,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练7】如图所示, 一个粗细均匀一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倒扣在水槽内, 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管上方有一部分空气, 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h, 管内水银面比管的端口处高出H. 忽略玻璃管本身的重力和玻璃管所受水银的浮力. 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 )A. 外界大气压与管内气体对玻璃管底部压力差B. 玻璃管内h高水银柱所受重力的大小C. 上面A、B中所述的两个竖直之和D. 玻璃管内H高的水银柱所受重力的大小附录: 参考答案例5【答案】将酒精棉点燃放入瓶中, 手拿着瓶子使瓶口向下, 再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实验现象: 鸡蛋照样“吞入”瓶中.实验结论: 由于重力方向是向下的, 鸡蛋向上运动, 鸡蛋受的重力对鸡蛋进瓶没有帮助.鸡蛋完全是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瓶中的, 所以小凯同学观点是正确的.例6【答案】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先用铁钉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 用手指堵住杯底的孔, 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将杯口盖严, 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 移开按住塑料片的手, 观察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 然后, 放开堵住孔的手指, 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马上落下来.例7【答案】将橡皮帽从小孔处拿走( 1分), 手堵住小孔, 观察活塞没被拉下来, ( 1分)松开手后活塞被拉下来. ( 1分)例28【答案】实验步骤:(1) 把壹角钱硬币放到干净的写字台上, 小明从侧方用嘴吹硬币, 当小明用较小的吹力吹硬币时, 硬币翻转的距离较近.(2) 当小明用较大的吹力吹硬币时, 硬币翻转的距离较远.(1、用轻泡沫片做实验不得分, 2、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同样得分)。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题

压强实验题三、实验题(94第四届 )四、(6分)利用日常生活中装饮料的塑料空瓶可以做演示液体压强或大气压强存在和性质的物理实验。
请就演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实验各举一个实例。
要求制作方法简单,并只附加少量其他辅助器材,写明制作方法、实验步骤和说明了什么物理内容。
答案:演示液体压强的实验:1.在不同高度处扎小孔;注入水;演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变化。
2.在同一高度处不同方向扎小孔;瓶中装满水,盖紧盖,挤瓶,说明帕斯卡定律。
3.去瓶底,扎上橡皮膜;筒内装水,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演示大气压强的实验:1.在盖上扎小孔;放入水中,挤压瓶后松手,水进入瓶中,说明大气压强存在。
2.去瓶底,配以活塞;放入水中,水随活塞上升而上升,说明大气压强存在。
3.用一硬纸片,做覆杯实验,说明大气压强存在。
(98第八届复)一、(8分)如图1所示,是一种自行车的打气筒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有一处地方结构没有画全,请根据打气的原理和过程,在图上补全结构,并用文字简要说明这种打气筒跟普通气筒不同的打气原理。
答案:如图1所示,在小筒右侧进气管处应装有活门,空气只能进入小筒,不能从小筒回到右侧大筒。
这种气筒的特点是:打气时能在小筒中储存压缩气体,比较均匀地向车胎里打气。
(99第九届)三、(5分)在趣味物理表演会上,小明展示了如图所示的蓄水和放水装置。
如果原来水箱是空的,注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高于哪点时排水口才有水流出?如果原来水箱是满的,放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降到哪点时排水口才停止出水?如果进水口不停地向箱中注水,但进水流量较小,使得当出水口有水流出时,进水流量小于出水流量,这种情况下排水口的水流有什么特点?答案:注水时水位高于D 点才有水流出,水位降到C 点才停止出水。
排水口会间歇式地放水。
(01第十一届)4.(6分)要学好物理就要多动手实验。
请你列举出用大塑料可乐瓶制成的三种物理实验器具,并简述制作过程及用它所演示的物理现象。
固体趣味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一系列趣味实验,探究固体物质的性质,了解固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物理原理:1. 压强: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计算公式为P=F/A。
2.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 弹性:弹性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物体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
4. 热胀冷缩: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其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实验器材1. 砚台、墨、毛笔、吸墨纸2. 玻璃杯、水、小石子3. 橡皮筋、木块、砝码4. 硬币、塑料尺、橡皮擦5. 热水、冰块、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1)将砚台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毛笔蘸墨在砚台上书写“压强”。
(2)将吸墨纸放在砚台上,用毛笔在吸墨纸上书写“受力面积”。
(3)在吸墨纸上放置不同大小的石子,观察吸墨纸上的墨迹面积。
2. 实验二: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1)将橡皮筋固定在木块上,用砝码分别放在橡皮筋的两端,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2)将塑料尺放在木块上,重复上述实验。
3. 实验三:探究弹性形变与恢复原状的关系(1)将硬币放在橡皮筋上,用力拉伸橡皮筋,观察硬币的形变。
(2)松开橡皮筋,观察硬币是否恢复原状。
4. 实验四:探究热胀冷缩现象(1)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放入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2)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实验发现,石子越大,吸墨纸上的墨迹面积越小,说明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2. 实验二:通过实验发现,塑料尺的摩擦力小于橡皮筋的摩擦力,说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摩擦力。
3. 实验三:通过实验发现,硬币在橡皮筋上发生形变,松开橡皮筋后,硬币恢复原状,说明物体具有弹性。
4. 实验四:通过实验发现,热水使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冰块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等奖3篇

1、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1(新人教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整体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继而用实验来直观地观察液体产生的压强,再对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展开讨论与探究,最后进行整理总结。
这样的安排使知识学习过程过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体的压强,并能自然地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探究中学习的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中的表现。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较少,已有的感性认识少,使得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液体压强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深,并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视本节的教学。
教法建议探究、实验、分析讨论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压强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识,这为学习液体压强打好了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体验到液体压强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会太深,也难以觉察到水的压强的存在,造就了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比较抽象。
教学过程中多用现象比较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学法引导自学与互学总结归纳实验探究。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 PPT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资料下载:
PPT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什么是物理?
What is Physics?
真空衣帽钩: 小小的衣帽钩为什么能 够承受这么大的力?
气压的大小:
想象一下一个杯子中装同样的空气(也就是许 许多多分子),那么压缩瓶子的时候,气压会 怎么变化?。
尝试解决问题!
1、真空衣帽钩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2、杯子里的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 3、登山的时候为什么会耳鸣?
THANK YOU
吸管: 为什么用吸管可以吸起 液体?
气压的实验
小小的真空衣帽钩,能够承受多大的力?
实验器材:衣帽钩,称重计,重物。
气压
实验
倒立瓶子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
实验器材:瓶装水,纸片。
气压 实验
吸管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吸起液体?
实验器材:水,吸管,针。
气压 实验
为什么呢?
气压的形成:
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 这些分子每时每刻都在随意运动。每次碰撞, 都会给物体表面压力,而分子数目非常多,就 表现出大气压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