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者行为态度

合集下载

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本文将从旅游需求、旅游决策、旅游消费行为、旅游体验、旅游态度与行为、旅游流、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和旅游市场策略等方面,深入探讨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1. 旅游需求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放松、享受美景、体验文化、探索新事物等。

他们的动机主要包括休闲娱乐、逃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拓宽视野等。

然而,旅游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和期望也有很多,例如更加便捷的旅游行程、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等。

2. 旅游决策旅游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旅游费用、旅游时间、旅游同伴等。

同时,他们也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旅游促销活动、朋友和家人的建议等。

3. 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体验感受,他们在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时,更加注重品质和口碑。

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参与感和互动性,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风俗。

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主要包括追求快乐、满足求知欲、体验异地生活等。

4. 旅游体验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期望和感受各不相同,但普遍注重舒适度、安全感和文化体验。

他们希望能够与当地人深入交流,了解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同时希望旅游行程能够更加便捷和舒适。

5. 旅游态度与行为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和服务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他们往往会对当地的美食、文化、自然景观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其中。

同时,他们也会对服务的质量和态度提出高要求,认为优质的服务是保证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

此外,旅游消费者还对社交媒体和评论非常敏感,他们会通过查看别人的评论和评分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也会通过社交媒体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感受。

因此,重视口碑营销和社交媒体策略是吸引旅游消费者的有效手段。

6. 旅游流动性旅游消费者的流动特征和趋势与旅游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

在旅游旺季,旅游消费者数量增加,而到了淡季则反之。

第6章-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讲义)

第6章-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讲义)

第六章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主要内容:一、态度概述二、态度形成与改变三、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学习目的:牢记态度的基本概念;了解态度的特点和态度的功能;深刻理解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基本理论。

一.态度概述(一)定义: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是学习而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的事物,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

(从消费行为的角度讲)任何一种态度都具有完成某一种行为的趋向,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态度是行为一致性的重要基础,人们对于同类事物以相同的方式对待。

态度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习得。

态度可以指导并引导出直接行为。

(二)态度的构成根据态度的三因素模型,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构成根据态度的三因素模型,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构成1)认知成份:一个个体对个人环境中某个对象(另一个人、事件、想法、情境、经验等等)的看法和评价。

2)情感成份:某个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情绪及情感体验,亦既对某个对象所作的情绪判断。

3)意向成份:对个人环境中的某个对象的行为反应倾向,它是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

在消费者研究中,行为倾向也被称为购买倾向,并设计出购买倾向量表评测消费行为的可能性。

旅游倾向量表示例以下哪句话最准确地表达了你在今后一年内去中国旅游的倾向?一一我肯定要去一一我可能会去一-我目前还说不准是否会去一一我大概不会去――我目前还说不准是否去-一我肯定不去你有多大的可能在今后一年内去中国旅游?一一很有可能一一可能一一没什么可能一一根本不可能态度的一致性就同一种态度而言人在一般情况下三种成份会是协调一致的。

但人的主观性是很强的,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协调一致并不是绝对的。

(三)态度的特点1、态度的对象性态度是针对某一对象而产生的,因此,具有主体和客体的相对关系。

态度对象既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很概括。

态度对象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消费",生活方式等也可以是一个有形的物品,如一辆汽车还可以是一种行动,如外出旅游。

旅游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模式解析

旅游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模式解析

旅游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模式解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成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和经营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和解析,为旅游行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点1. 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旅游消费者通常对新奇的景点、文化和体验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希望通过旅行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满足自己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

2. 对美好体验的追求:旅游消费者希望通过旅行获得美好的体验,享受轻松、愉快的时刻。

他们可能是为了放松身心,逃离繁忙的生活,或者是为了与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时光。

3. 自我实现的需要:旅游消费者往往希望通过旅行来实现自我认同和价值,满足自己对于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他们可能寻求挑战和冒险,或者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

4. 社交的需求:旅游消费者往往希望通过旅行来扩展社交圈子,结识新的朋友,分享旅游经历。

他们可能是为了寻找同伴一起旅行,或者是希望通过旅行增进与亲友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1. 目的地选择:旅游消费者在选择目的地时,通常会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丰富度、文化底蕴、安全性、价格、交通便利等。

他们可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咨询朋友或旅行社等途径获取信息,从而作出最合适的决策。

2. 旅游产品选择:旅游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通常会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进行筛选。

他们可能会比较不同产品的价格、行程安排、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做出最满意的选择。

3. 旅游消费预算:旅游消费者在进行旅游消费时,通常会有一个预算范围。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意愿来制定预算,并在旅行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他们可能会权衡价格和服务质量,寻找最优的消费体验。

4. 旅游行为习惯: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出行习惯,比如选择自由行或跟团旅游,喜欢探索自然风光或文化遗产,喜欢购物或尝试当地美食等。

旅游消费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行为意向

旅游消费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行为意向

旅游消费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行为意向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与此同时,旅游业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旅游业界的重要议题之一。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开始关注旅游的可持续性,并且对旅游的态度和行为意向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

他们开始认识到旅游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并愿意采取主动的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高达80%的旅游消费者愿意选择具有可持续发展倡议的产品和服务。

这表明,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正在逐渐增强。

旅游业开始重视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并通过推行可持续旅游的原则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意向也逐渐朝着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进行转变。

更多的旅游者开始选择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

在目的地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然景区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同时,他们也更加关注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例如,选择购买当地产品和游览旅游胜地时尽量避免对当地环境和社区造成负面影响,支持当地的工作机会和发展。

此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参加环保倡议活动,主动参与当地社区的保护项目,以帮助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然而,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和行为意向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障碍。

首先,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时仍然更关注价格和舒适度,而忽视了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性。

部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价格较低但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产品或服务。

其次,旅游消费者在可持续行为方面的意识和知识还有待提高。

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在旅游中采取可持续的行为,或者没有足够的信息来了解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和原则。

因此,旅游业应加强消费者教育和意识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可持续旅游原则。

除此之外,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引入了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和认证体系,以鼓励旅游业者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到可持续旅游发展中。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
一年
儿童从一 l 岁 幼儿由于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
肛门期
到三岁
肛门的活动产生满足
儿童四、五岁 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或恋父(女孩)情结,与此同时,它
性器期
左右
们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
潜伏期 儿童 6 岁开始 其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而是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12 岁以后 青春期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2)重视旅游宣传,传播新知识
①要进行全方位的适度重复宣传 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③要逐步提出要求 ④诉诸情感或诉诸理智
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a.客观情况。 b.接受者的态度和智力。 c.宣传的任务。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返回
2.自我状态的表现
表 4-5 儿童、成人及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
语言表现
语调
非语言表现
儿童 自我 状态
孩子的口吻:我想要,我要,我不知道, 我不管,我猜,当我长大时,好得多 ,好 极了
激动,热情,高尖的嗓 门,尖声嚷嚷,欢乐, 愤怒,悲哀,恐惧
喜悦,笑声,咯咯笑,可爱的表情,眼泪, 颤抖的嘴唇 ,噘嘴 ,发脾气 ,眼珠 滴溜溜 地转,垂头 丧气的 眼神,逗 趣,咬 指甲, 扭身子撒娇
成分 认知成分
成分的表现
对事物具体或 整体的信念
情感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情感或感觉
意向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行为意向
图4—4 态度的组成成分及其表现
态度
对态度 标的物 的总体 倾向
返回
4.3.1游客态度
2.态度的构成
态 度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五章 态度)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五章 态度)

(10)阐述了旅游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旅游消费者态度形成
与改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重视旅游宣传, 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等方法来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
核心关键词
态度(attitude) 旅游偏好(Tourism preference) 旅游决ng)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海德认为,态度的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 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若用符号“P”表示认知的 主体,“O”表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表示 态度的某个对象。如图所示,在图6-3(1)、图6-3 (2)、图6-3(3)、图6-3(4)情形下,P、X、O三 者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同样,在图6-3(5)、图6-3 (6)、图6-3(7)、图6-3(8)情形下,平衡状态被 打破。平衡理论运用在旅游消费者态度上,可以发现 消费者身边的人际交往群体对其态度改变形成很大的 作用,消费者对某一旅游产品的态度很有可能与其身 边关系亲密的亲友态度相一致。 注:符号“+”表示正关系,符号“﹣”表示负 的关系。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 根据是: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时,为平衡的结 构;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时,为不平衡的结构。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四、态度的作用 (1)影响人的行为倾向
(2)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价
(3)影响情绪情感体验 (4)影响活动效率
知识拓展
应用于消费者态度测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态度测量法 1、瑟斯顿等距量表 2、李克特量表法 (二)语意差别量表
第五章 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与行为分析

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与行为分析

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与行为分析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可持续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可持续旅游强调在旅游活动中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尊重社会及文化的可持续性。

这一理念已逐渐受到旅游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与行为存在差异。

本文将分析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行为表现。

首先,旅游消费者在对待可持续旅游问题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的旅游行为对环境和当地社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支持可持续旅游的方式。

一项研究发现,超过80%的旅游消费者认为旅游业应该为可持续性发展而努力。

这意味着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是支持的,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旅游活动为环境和社会作出贡献。

其次,旅游消费者在实际行动中也表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旅游行为。

可持续旅游行为涵盖了多个方面,如选择环保型交通工具、住宿在环保认证的酒店以及支持当地社区的经济等。

有研究发现,超过70%的旅游消费者愿意选择环保性的交通工具,而且约60%的人愿意选择住宿在环保认证的酒店。

此外,一些旅游消费者还愿意购买当地特色产品,以支持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

这些行为反映出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支持,并且积极尝试改变自己的旅游行为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然而,仍然存在一部分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持消极态度或者表现为不关心。

一些旅游消费者可能认为选择可持续旅游方式会增加旅游费用或者限制他们的自由度。

此外,一些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概念缺乏了解,他们可能并不明确什么是可持续旅游以及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这部分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和行为表现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教育。

在解决旅游消费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与行为差异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旅游从业者应加强对可持续旅游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让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了解到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和影响。

其次,政府和旅游从业者应提供更多的可持续旅游选择。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五章-态度)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五章-态度)
.

感 谢

阅 读



.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三)影响旅游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1、旅游者本身的因素 (1)需要。 (2)性格。 (3)智力水平。 (4)自尊心。
.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三)影响旅游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2、态度形成特征与态度改变 (1)态度形成的强度。 (2)态度形成因素的复杂程度。 (3)态度形成后所持续的时间。
.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及其构成
•态度一词源于拉丁语的aptus,后者含有“合适”、“适应”的意 思。 •在现代心理学中,态度指人们对于事物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接 近或回避、支持或反对的心理或行为倾向。 •具体到旅游领域,旅游消费者的态度是指旅游消费者在了解、接 触、享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对旅游本身、旅游产品和服务 以及旅游企业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
.
本章小结
(8)旅游偏好是指旅游消费者趋于某一旅游目标的消费心理倾向。。这种倾 向取决于旅游消费者对某一旅游对象所持态度的强度及对旅游对象所拥有的 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 (9)旅游者对突出属性的感知促使旅游偏好的形成,而这些旅游偏好又产生 了直接影响旅游者决策过程的意向。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需要经历一个复杂 的心理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意识到、可行性和初步筛选。 (10)阐述了旅游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旅游消费者态 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重视旅游宣传,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等方法来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
.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构成: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二、态度与旅游偏好
• 所谓旅游偏好,是指旅游消费者趋于某一旅游目标的消费心理倾 向。 • 1、态度的强度 • 2、态度的复杂性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三、态度与旅游决策
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一 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1、意识到 2、可行性 3、初步筛选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四、态度的作用 (1)影响人的行为倾向 (2)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价 (3)影响情绪情感体验 (4)影响活动效率
知识拓展
应用于消费者态度测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态度测量法 1、瑟斯顿等距量表 2、李克特量表法 (二)语意差别量表
第五章 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及其构成
•态度一词源于拉丁语的aptus,后者含有“合适”、“适应”的意 思。 •在现代心理学中,态度指人们对于事物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接 近或回避、支持或反对的心理或行为倾向。 •具体到旅游领域,旅游消费者的态度是指旅游消费者在了解、接 触、享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对旅游本身、旅游产品和服 务以及旅游企业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
本章小结
(8)旅游偏好是指旅游消费者趋于某一旅游目标的消费心理倾向。。这种倾 向取决于旅游消费者对某一旅游对象所持态度的强度及对旅游对象所拥有的 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 (9)旅游者对突出属性的感知促使旅游偏好的形成,而这些旅游偏好又产生 了直接影响旅游者决策过程的意向。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需要经历一个复杂 的心理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意识到、可行性和初步筛选。 (10)阐述了旅游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旅游消费者态 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重视旅游宣传,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等方法来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
核心关键词
态度(attitude) 旅游偏好(Tourism preference) 旅游决策(tourism decision-making) 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equilibrium theory)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旅游消费者态度,其构成成分、特性及功能是什么? 2.在一些旅游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旅游者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情况,请举例 说明其中的原因。 3.态度导致偏好,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4.分析态度与旅游决策之间的关系。 5.旅游消费者的态度是怎么形成的?态度一旦形成后,什么因素影响其改变? 6.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分析下如何改变一个对该目的地评价不高的旅游消 费者的态度。
本章小结
(1)在现代心理学中,态度指人们对于事物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接近或回 避、支持或反对的心理或行为倾向。而旅游消费者态度是指旅游消费者在了 解、接触、享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对旅游本身、旅游产品和服务以 及旅游企业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 (2)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构成。 (3)态度的主要特性:对象性、社会性(习得性)、稳定性、内隐性和价值 性。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二)个
一致性改变
(2)改变态度的两种形式
①一致性改变
非一致性改变
原来的态度 赞成 非常赞成 反对 非常反对 赞成、反对
改变后的态度 非常赞成 赞成 非常反对 反对 反对、赞成
②非一致性改变
表6-3 态度的两种改变形式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二)影响旅游消费者态度形成的因素 (1)个人旅游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 (2)知识经验。 (3)个性特征。 (4)所属群体。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二、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一)态度改变的基础理论 1、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 论”。该理论认为,认知的平衡状态是一种理想的或令人满意的 状态。如果认知上出现了不平衡,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 和不舒适、不愉快。为了从不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需要改 变现有的某个认知或添加一种新的认知。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三)影响旅游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3、外界因素影响与态度改变 (1)信息的作用。 (2)旅游者之间态度的相互影响。 (3)所属群体规范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四)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1、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2、重视旅游宣传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旅游消费者行为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第五章 王雯
1
第五章 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学习目标
• 掌握态度的概念、构成、特性、功能和作用 • 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理解态度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 理解态度与旅游偏好、旅游决策的关系 • 了解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相关理论、影响因素 • 掌握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构成: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二、态度的特性 (1)对象性 (2)社会性(习得性) (3)稳定性 (4)内隐性 (5)价值性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三、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认知功能。 (4)价值表现功能。
注:符号“+”表示正关系,符号“﹣”表示负 的关系。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 据是: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时,为平衡的结构; 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时,为不平衡的结构。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美 费斯庭格)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态 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 或没做想做的事,会产生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这时就引起 了认知失调。
(三)影响旅游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1、旅游者本身的因素 (1)需要。 (2)性格。 (3)智力水平。 (4)自尊心。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三)影响旅游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2、态度形成特征与态度改变 (1)态度形成的强度。 (2)态度形成因素的复杂程度。 (3)态度形成后所持续的时间。
本章小结
(4)态度的基本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认知功能和价值表现功能。 (5)态度的作用:影响人的行为倾向、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价、情绪情感体验 和影响活动效率。 (6)态度与行为之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不一致性。 (7)旅游消费者态度既会影响旅游选择、学习、旅游活动的效果、购买行为, 也会形成对某些对象的偏好。
第五章 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的过程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Kelman)提出了态度形 成有三个阶段: • (1)服从阶段。 • (2)同化阶段。 • (3)内化阶段。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图6-3 海德的P-O-X三角关系模型
海德认为,态度的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 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若用符号“P”表示认知的 主体,“O”表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表示 态度的某个对象。如图所示,在图6-3(1)、图6-3 (2)、图6-3(3)、图6-3(4)情形下,P、X、O三者 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同样,在图6-3(5)、图6-3(6)、 图6-3(7)、图6-3(8)情形下,平衡状态被打破。平 衡理论运用在旅游消费者态度上,可以发现消费者身边 的人际交往群体对其态度改变形成很大的作用,消费者 对某一旅游产品的态度很有可能与其身边关系亲密的亲 友态度相一致。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 (一)旅游消费者态度影响旅游选择 • (二)旅游消费者态度影响学习 • (三)旅游消费者态度影响旅游活动的效果 • (四)旅游消费者态度影响购买行为。 • (五)旅游消费者态度可以形成对某些对象的偏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