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体例规范(简化版)
中国社会科学体例

中国社会科学体例
中国社会科学体例是指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写规范,一般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 封面。
- 前言/后记。
凡属交代出版意图、出版背景、编写过程的出版说明、序言、前言排在目录前;属正文内容一部分的序言、前言排在目录后,可与正文连排。
翻译著作原作的出版说明、序言、前言原则上排在目录后。
中国社会科学体例的规范要求,旨在提高学术著作的质量和可读性,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承。
遵守这些规范,有助于提升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增强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国社会科学注释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
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
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非连续出版物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
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2.析出文献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去文集责任者。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
注释序号用①,②……标识,每页单独排序。
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1.非连续出版物(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 年,第 43 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 175 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第 3 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25 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
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 46页。
(2)析出文献标注顺序: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教材编写体例(社科类)

一般教材编写体例和格式
(社科类教材)
一、教材体例
前言
目录
第一章×××××(一级标题,居中)
知识目标
●了解(或理解、熟悉、掌握)…………
能力目标
●能(或会、掌握、具备……技能)…………
第一节×××××(二级标题,居中)
一、×××××(三级标题,居左,标题前空两格)
(一) ×××××(四级标题,居左,标题前空两格)
1.×××××(五级标题,居左,标题前空两格)
2.×××××(同上)
(1)…………(正文序号,接排)
(2)…………(同上)
本章练习(居中)
●思考题
●综合训练(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提出)(居中)
△要点提示:
二、教材格式
1.每页标准字数1444(38行×38列)。
2.章标题(即一级标题):用小二号字,黑体。
节标题(即二级标题):用三号字,宋体,加粗。
小标题(即三、四、五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四号字,黑体;四、五级标题用五号字,黑体。
正文:用五号字,宋体。
3.以上层次格式设计了五级标题,可根据书稿内容决定层次的多少,以不超过五级标题为好;若层次少,标题五、标题四可不要。
三、按工作任务或项目教学编写教材的体例可不受上述教材结构要求的限制。
1。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上海各路商界总联合会致外交部电》,《民国日报》(上海)1925 年 8 月 14 日,第 4 版。
《西南中委反对在宁召开五全会》,《民国日报》(广州)1933 年 8 月 11 日,第 1 张第 4 版。
(三)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 示例: 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系 , 2000 年,第 67 页。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 天津,2000 年 6 月,第 9 页。 2.手稿、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标题/文献形成时间/卷宗号或其他编号/藏所。 示例: 《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 年 9 月 15 日,北洋档案 1011-596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藏。 《党外人士座谈会记录》,1950 年 7 月,李劼人档案,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档案室藏。
(四)转引文献 无法直接引用的文献,转引自他人著作时,须标明。标注顺序:责任者/原文献题名/ 原文献版本信息/原页码(或卷期)/转引文献责任者/转引文献题名/版本信息/页码。 示例: 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1925 年 10 月,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 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823 页。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试行)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 期刊注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 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
一、 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规范

毛祥麟:《墨余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5页。
(3)影印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影印)页码。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影印本”。为便于读者查找,缩印的古籍,引用页码还可标明上、中、下栏(选项)。
示例:
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5,沈阳:辽沈书社,1991年影印本,上册,第461页下栏。
(五)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包括以数码方式记录的所有文献(含以胶片、磁带等介质记录的电影、录影、录音等音像文献)。
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示例: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1998年8月16日,/pub/wml.txt/980810-2.html,1998年10月4日。
董一沙:《回忆父亲董希文》,《传记文学》(北京)2001年第3期。
李济:《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传记文学》(台北)第28卷第1期,1976年1月。
黄义豪:《评黄龟年四劾秦桧》,《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年第3期。
苏振芳:《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学思考》,《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6年第3期。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5)档案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引文注释规范

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1925年10月,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23页.
(五)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包括以数码方式记录的所有文献(含以胶片,磁带等介质记录的电影,录影,录音等音像文献).
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示例: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1998年8月16日, /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年10月4日.
扬之水:《两宋茶诗与茶事》,《文学遗产通讯》(网络版试刊)2006年第1期, /Article.asp ID=199,2007年9月13日.
《四川会议厅暂行章程》,《广益丛报》第8年第19期,1910年9月3日,"新章",第1—2页.
《上海各路商界总联合会致外交部电》,《民国日报》(上海)1925年8月14日,第4版.
《西南中委反对在宁召开五全会》,《民国日报》(广州)1933年8月11日,第1张第4版.
(三)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 ——中文版自序》,《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3)责任者层次关系复杂时,可以通过叙述表明对序言的引证.为了表述紧凑和语气连贯,责任者与文献题名之间的冒号可省去,出版信息可括注起来.
示例:
见戴逸为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编,王灿炽纂《北京安徽会馆志稿》(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所作的序,第2页.
(2)译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译者/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体例要求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体例要求规范
一、著作的封面布局要求
学术著作的封面应包含以下要素:
1.著作的名称:字体应清晰、醒目,使用较大的字号,居中排列。
2.著作的副标题(有的情况下):字体和标题要一致,但字号稍小。
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标志:位于右上角或右下角,颜色要与整个封面相协调。
二、著作的目录要求
学术著作的目录应具备以下要素:
1.目录的标题:使用较大且粗黑的字体,位于页面的中间或靠近页面顶部。
三、著作的正文格式要求
学术著作的正文格式应遵循以下规范:
1.字体要求:使用宋体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标题或特殊文字部分可以适当调整字号。
2.行距要求:正文部分的行距一般为1.5倍行距,标题等特殊部分可以适当调整行距。
3.段落格式要求:正文的段落间应采用两倍间距,段落首行要缩进两个字符的空格。
4.标题格式要求:章节标题一般要求居中排列,使用加粗字体,字号较大,通常选择小二号或三号。
1.字体格式:引文一般使用斜体,并使用较小的字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体例规范(简化版)(一)著作正文的篇章设置1.著作正文的篇章设置须逻辑紧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标题序码一律用中文标示。
示例:第一章××××(第一级)第一节××××(第二级)一××××(第三级)(一)××××(第四级)1. ××××(第五级)(1)××××(第六级)2.篇章起始页以暗码标,正文页码放在书眉旁边。
(二)标点符号中文标点符号使用全角,英文标点使用半角。
1.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注意:(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不可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可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可出现在一行之首。
(2)一般文字的省略用省略号(……)标示;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12个小圆点(…………)标示;数学矩阵或行列式中的行省略用“…”标示,矩阵中行内的省略用横排的“…”标示,列内的省略用竖排的“”标示。
示例:(3)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4)外国人名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或半字线(-)标示。
(5)各级标题一般可以不用句末点号。
但是,如果句末点号与语义的表达息息相关,就要加上句末点号。
(6)引文后注释号的位置,应根据引文的性质及上下文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引用完整的一段话,点号在引号内,注释号(阳圆)在引号外;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即不完整的、夹引夹议和转述类的引文,那么,句末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和注释号之后。
示例:文章认为:“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
”①那情景,“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①点号在引号内,注释号(阳圆)在引号外。
袅袅,不绝如缕”②。
2.外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外国人名的缩写字母与中文翻译并用时,缩写字母与中文之间用下脚点(.)标示;中文与外文之间用间隔号(·)标示。
中外文混排时,如果只是在中文中夹用一些外文单词、短语,整个句子仍为中文,那么,要使用中文标点;如果是整句、整段地引用外文,引用部分要按所引文种的规定使用标点符号。
(尤其注意英文连字符、英文破折号的格式与中文的一字线区分。
)示例:A.罗伯特〃李;埃德蒙〃S.卡彭特虽然大家都开始淡忘DOS烦琐的指令,然而它曾经是Windows通行之前常用的Disc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相关观点,可参见Kevin Kennedy, Competition Law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Limits of Multilateralism, London: Sweet & Maxwell Ltd.,2001.(三)数字用法数字使用应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特别提示: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
2.时、分、秒使用阿拉伯数字。
3.年份不能简写。
4.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使用汉字;星期几使用汉字。
5.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使用汉字,并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6.专著若不属于专业性科技出版物,按照国家标准,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分节;五位以上的数字尾数为零的,可以“万”、“亿”作单位。
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
示例: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817万5288人;199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万2501人。
7.用数词命名的历史事件,应在数词外加引号,数词间加间隔号。
例如:“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
如果事件比较有名,不加引号或间隔号不会妨碍理解,也可以不加引号和间隔号。
例如: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五四运动。
用地名简称事件的不加引号。
例如:遵义会议、卢沟桥事变。
8.整数年代的表述可沿用汉语习惯表述,如“20世纪50年代”。
(四)引文1.重要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著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央文件等)均须校核,并以人民出版社的最新版本为准。
旧时作者的著作或文章结集出版,可依当时的版本。
②句末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和注释号之后。
2.引文为不完整的字句,在正文中需加引号标出;引用相对完整的段落或两段以上的引文,须将引文变换字体,单独缩进排版,不加引号(原文自带的引号保留)。
(五)公式社科类著作常见的公式多为数学公式。
一般与正文间上下加空一行或半行,居中排,字号一般比正文小一级。
公式转行时,首先考虑在“=”及类似符号(≈、≌、≦、≧等)处转行;其次考虑在“+”“-”处转行;再次考虑在“×”“÷”处转行。
转行时,转行处的“=”和“+”“-”“×”“÷”放在转行式子的前面,上下行的“=”对齐,“+”“-”“×”“÷”放在“=”位置后一格。
示例:.(六)注释1.著作的注释(除文内注外)一般采取页下注(脚注)的方式,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或[1][2][3]……标示,每页单排序,注意文中阳圆与脚注序号一致。
文集类图书亦可采用篇后注的形式,注释序号用[1][2][3]标示,注意文中和篇后的注释序号一致。
2.文集类著作中为文章或作者所作的说明性脚注,用星号(﹡)标示,以区别于正文注释。
3.注释的标注格式(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注: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下同,不再标注);同一页所引文献相同且注释顺序相邻时,责任者、书名可省略为“同上书”;同一页所引文献相同、页码相同且注释顺序相邻时,责任者、书名、页码可省略为“同上”;责任者本人的选集、文集等可省略责任者。
〕每条顶格起,未完回行缩格。
示例:余东华:《论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同上书,第37页。
同上。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版,第76页。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陈宗德、吴兆契主编:《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2)译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国别、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其他责任者与责任方式/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示例:[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①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所载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所载文集/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示例:刘民权等:《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的关系分析》,载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139页。
(4)期刊、报纸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所引文章名/所载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示例:袁连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4期。
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所引文章名/所载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及版别。
示例:杨侠:《品牌房企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危”“机”并存》,《参考消息》2009年4月3日第8版。
(5)转引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转引文献责任者与责任方式/转引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示例:费孝通:《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转引自魏宏聚《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参见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6)未刊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
示例:赵可:《市政改革与城市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0年,第21页。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2006年6月,第9页。
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题名/文献形成时间/藏所/卷宗号或编号。
示例:《汉口各街市行道树报告》,1929年,武汉市档案馆藏,资料号:Bb1122/3。
(7)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包括网络资料,如网页、电子邮件、论坛、博客、微博(必须是加V实名认证)等。
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示例:扬之水:《两宋茶诗与茶事》,《文学遗产通讯》(网络版试刊)2006年第1期, /Article.asp?ID=199,2007年9月13日。
(8)外文文献专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书名用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出版地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下同)。
每条顶格起,未完回行缩格。
示例:Seymou Matin Lipset and Cay Maks, It Didn’t Happen Hee: 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0, p.266.期刊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析出文献题名/所载书名或期刊名及卷册/出版时间/页码。
析出文献题名用英文引号标示,不用斜体,期刊名或书名用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
示例:Christophe Roux-Dufort, “Is Crisis Management (Only) a Management of Exceptions?”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Vol.15, No.2, June 2000, p.32.编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书名用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责任者后加ed.或eds.,出版地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示例: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06.Klause Knorr and James N. Rosenau,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 225-227.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