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燕子》教案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春天的美丽。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以及抓住特点生动描写的方法。
1.布臵学生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搜集春天的景物的图片,搜查关于燕子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
2课时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们通过平常的观察以及查资料知道小燕子有哪些特点呢?(示例:燕子是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腹部白色。
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筑巢居住,对农作物有帮助,是益鸟。
她总是和春天一同来临。
)二、指导看图,初步感知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出图上景物。
2学生按一定顺序将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图中的燕子,并对春光中的小燕子作出评价。
4出示课题并设疑:文中的作者将怎样描述在春暖花开、绿柳轻扬时节从南方赶回的小燕子?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用符号标出不会认读的生字以及不懂的地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生词,纠正读音。
(1)读生字卡片。
重点指导‚拂‛的读音。
(2)生字扩词,丰富词汇。
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俊俏吹拂五线谱4指导书写。
聚:下面不是‚禾‛。
演:右边有一横,不要丢掉。
漾:右下部分是‚永‛,不是‚水‛。
四、再读课文,粗知大意,学习观察方法1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美景。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
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课时习作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自主习作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三、修改习作1、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2、修改习作3、老师范读优秀习作四、宽带网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三年级语文下册先学后教全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先学后教全册教案第一章:《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
2. 生字新词的掌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3. 讲解生字新词,理解课文。
4. 讨论诗歌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
5. 朗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2. 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第二章:《燕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燕子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燕子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掌握。
2. 燕子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3. 讲解生字新词,理解课文。
4. 讨论燕子的特点,培养喜爱之情。
5. 朗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2. 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关于它的短文。
第三章:《荷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花的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欣赏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花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掌握。
2023年春季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23年春季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识字和认读
1. 课程目标
本单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识别汉字和学会正确的阅读。
学生将研究一些常见的词汇和句子,并能够正确地念出其中的每个字。
2. 教学重点
- 研究汉字的基本笔画和读音
- 记忆和认读常用的词汇和句子
3. 教学内容
3.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读音
- 学生将研究一些汉字的基本笔画和读音。
老师可以使用课件或黑板来展示这些汉字,并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和发音。
3.2 词汇和句子的认读
- 学生将研究一些常见的词汇和句子,并通过老师的示范和练来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读法。
4. 教学方法
- 演示法: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演示来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和发音。
- 练法:学生可以通过练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练题或口头练,让学生积极参与。
5. 教学评估
-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练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6. 教学资源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 课件或黑板
- 练题和小测验
7. 教学安排
8. 教学反思
-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 老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互动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
>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一、研读教材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燕子呢喃,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流淌……大自然的景物是如此的迷人。
教材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般的泉水。
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的美景”这一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雾在哪里》《古诗两首》《一碗水》《小城三月》《梅雨潭》《沧海日出》,从不同角度再度体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研读学生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教学设想:1、走进生活。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研究本课的14个生字,能够认识9个生字,并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的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燕子和春光的美,体会春天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课前预: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研究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2.研究新词和生字,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3.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研究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
1.教师朗读儿歌《春天多美好》:“XXX,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XXX,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教师提问:“春天,活泼可爱的XXX从南方飞来了,你们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XXX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3.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研究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阅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燕子。
3.再次阅读这一段,思考:“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4.分析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这些形容词的作用。
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燕子,边读边画。
2.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面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4.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1、2、3题。
第二、三课时教学目标:1.研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背诵这些自然段。
2.通过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燕子和春光的美,体会春天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教学过程如下:一、研究第二自然段。
首先,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该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通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1课时目标: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教学过程: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每一环节上课步骤)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教案1 燕子教学目标1.会认9 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幵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 )理解词语的意思。
4、幵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一一《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7、大家把第三节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幵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教师板画)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
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 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
我们接着读第四节, 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
(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戈I」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6、学生齐唱《小燕子》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
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
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1、指名读1、3、4自然段。
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大家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幵的眼睛)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4)什么叫赶集”?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一一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幵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幵,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5)齐读第三句4、学习第四句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朗读全文。
作业:课文的语言真美,请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板书1 燕子外形特点:活泼机灵Y观察细致I 飞行:掠一转眼沾(动态美)休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春天的赞歌(静态美)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目标1.会认4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4.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 句(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3)朗读5.交流汇报3.4 句:(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3)指导朗读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二、解题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三、初读,初通诗意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 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 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3 荷花[教学要求] 一.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
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片段的略读,《多美啊,野花》的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准备: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语。
揭示课题。
观察图画。
带入情境。
自学课文。
自学讨论。
理清层次。
讲读课文。
第二课时:复习阅读。
教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节选。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