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007观察叶片的结构分组

合集下载

《观察叶片结构》教学设计

《观察叶片结构》教学设计

《观察叶片结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和计划:因为制作切片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将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第一课时通过观察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器官的构成。

第二课时专门进行实验,这样为实验操作留出完整的课时时间,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能真正的达到教学目标。

在本实验中,实验的材料选取校园里的绿化植物绿萝,因其叶片薄厚适宜且取材方便。

切片采用比较安全和新颖的“刀片+光盘”法。

实验为两人小组合作完成。

二、实验教学分析本节内容是要通过实验证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实验操作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在有效的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体的内部结构总结概括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时实验操作是对学生良好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学的重点是进行临时切片的制作和观察。

对于初中生来说第一次接触切片实验,有一定难度,如果用徒手切片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掌握操作要领,切不出尽可能薄的细丝,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改用简易的“刀片+光盘”法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完成实验,避免可能的危险。

光盘也很容易找到,教学中或生活中不用的一些废旧光盘收集起来即可。

对于课本中使用天竺葵为材料,鉴于我们学校没有天竺葵但有绿萝,而且其叶片薄厚比较适宜。

在实验中效果也不错,所以因地取材。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徒手切片的制作和叶片结构的观察;难点:徒手切片的制作。

四、实验目标:由叶片到组成叶片的组织和构成组织的细胞的逐步观察,得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结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和叶片结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体验实验操作的完整过程,形成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和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实验准备:(一)实验材料:新鲜的绿萝叶片(二)实验用具:单面刀片、刀片、光盘、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清水、毛笔、吸水纸、滴管、胡萝卜块根、显微镜、迎春叶永久切片。

初中生物叶片的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叶片的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叶片的结构教案
课题:叶片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叶片的结构组成;
2. 掌握叶片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 能够描述叶片的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
1. 叶片的结构组成;
2. 叶片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描述叶片的结构组成;
2. 分析叶片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植物标本;
3. 实验器材:显微镜、刀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片植物叶片,让学生观察其外观特征,并提出问题:叶片的结构是怎样的?叶片有什么功能?
二、讲授:
1. 通过PPT讲解叶片的结构组成,包括叶翼、叶脉、叶肉等部分;
2. 分析叶片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叶片中的具体过程。

三、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叶片的切片实验,利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让学生亲自体验叶片的微
观结构。

四、讨论:
学生讨论叶片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利用叶片的结构进行光合作用等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五、总结:
总结叶片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把握重点。

六、作业:
布置作业:整理叶片的结构,列出叶片的主要功能,并写出叶片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听取学生发言,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叶片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并能够描述叶片与光合作
用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加深
学生对叶片结构的理解。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

《5.1光合作用——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学会科学观察生物结构的方法,获得植物体叶片的结构层次,深入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叶片的结构知识,解析日常生产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叶片的现象;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目标:
1.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能够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说明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在观察叶片结构和讨论叶片各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的联系过程中,培养实证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识别叶片的结构。

2.通过分析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普遍适应性。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能举一反三,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普遍适应性。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叶片的结构
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照
表皮
气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通道
栅栏组织
叶片叶肉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叶脉
筛管:运输有机物。

《观察叶片结构》教学设计

《观察叶片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观察叶片结构一、教材分析本实验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叶片是植物的主体,是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认识叶片的结构对于学习后面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也体现了生物学科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本实验要求指导学生制作叶的徒手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认识叶片的结构。

领悟叶片与植物蒸腾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本节内容涵盖了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许多内容:1、徒手切片的制作;2、显微镜的使用;因此本实验的教学在整册实验教学中更具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学生分析本次实验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和“蒸腾作用”的概念后进行的。

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对身边的生物现象和规律充满了好奇,但对于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理解不深刻。

做实验的时候,总有一小部分同学不知做什么?该怎么做?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应让小组组长一对一的辅助!三、教学目标实验目标:知识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3、学会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4、观察植物气孔。

能力目标: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的结构,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并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实验重难点: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3、学会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4、观察植物气孔。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课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基础,结合PPT课件、FLANSH动画,适当插入音视频等。

使用这些技术的教学环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用PPT课件展示教学活动的各个教学环节和主要的教学内容;FLANSH动画用以展示保卫细胞怎样控制气孔的;通过音视频进行展示实验的过程;通过虚拟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过程。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案(优秀范文5篇)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案(优秀范文5篇)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案《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

2、能熟练掌握制作临时切片的方法。

3、辨认被子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4、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的准备:新鲜的菠菜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教学过程:1、教师演示徒手切片。

2、学生练习徒手切片。

3、指导学生分组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4、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

5、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参照课本P115图23,在显微镜下分清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6、演示制作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7、小组合作制作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8、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下表皮的临时切片。

9、画图:画出叶片下表皮的保卫细胞及其周围的表皮细胞。

实验结果和结论:1、学生能归纳出叶片的基本结构。

2、讨论交流:气孔在叶片上表皮还是下表皮分布的比较多。

3、布置课外实验: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第二篇: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报告单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日期一、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的结构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二、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小叶黄杨),显微镜,双面刀片(两个,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横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块木板。

三、方法步骤: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1,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3,刀片的夹缝中春游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每且一次,刀片要咱蘸一下税)。

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初中叶片的结构教案

初中叶片的结构教案

初中叶片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叶片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物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叶片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叶片模型、图片、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注意到叶片的结构了吗?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叶片结构,教师总结叶片的结构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展示叶片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叶片的结构。

2. 讲解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等。

3. 介绍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三、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教材,了解叶片结构的详细信息。

2. 学生互相讨论,解答自学过程中的疑问。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和解答。

2. 详细讲解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关系。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利用叶片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收获,总结叶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绘制叶片的结构图,加深对叶片结构的理解。

2. 学生撰写叶片结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叶片的结构,掌握了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叶片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实验器材
- 新鲜叶片样本
- 显微镜
- 显微镜玻璃片
- 盐水或石蜡
实验步骤
1. 将新鲜叶片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玻璃片上。

2.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整体形态和细胞结构。

3. 如果叶片过厚,可以将其切片后再观察。

4. 用盐水或石蜡处理叶片样本,以便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结构。

5. 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细胞的形态、色素以及细胞间的连接等特征。

结果分析
学生应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叶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

他们还应能够识别细胞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色素成分。

讨论与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叶片结构的理解,并了解到不同类型叶片的特点。

他们可以研究到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并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拓展实验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拓展实验:
1. 观察不同种类植物的叶片结构差异。

2. 比较阳光和阴影下植物叶片的结构差异。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安全操作和器材的正确使用。

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

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学设计

制作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理解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制作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观察叶片的结构,和叶各部分的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

难点:徒手切片的制作。

二、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总结与反思:
1学生对实验有强烈的新鲜感,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完成教学。

2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动手和科学的思维习惯。

给予学生展示机会,提高了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随时指导,纠错,同时贯穿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提高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房中学生物科实验教案
课题:观察叶片的结构时间:年级:七教师:岳进周次:9 地点:生物试验室
实验准备鲜嫩的植物叶片、双面刀、毛笔、镊子、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实验步骤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 、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块木板上。

2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

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

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1 、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 、参照课文中的图、有关的叙述和彩图六,分清表皮、叶肉和叶脉,注意识别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

特别要仔细观察叶肉中接近上表皮的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在形状、排列和细胞内叶绿体颗粒的多少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如蚕豆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看一看叶片下表皮的细胞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保卫细胞。

四、画图
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其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画详细,周围的细胞
只需勾出轮廓。

实验
结论能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器材
清晰
情况
清晰完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