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新版生物实验教案
七年级生物的教案5篇

七年级生物的教案5篇七年级生物的教案(篇1)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制作临时装片和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了解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了解制片的过程,熟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通过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并在显微镜下找到人口腔上皮细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镊子。
提前准备几片做好的装片,摆放一台示范镜。
制作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Ⅰ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啊?(1、取镜安放 2、对光 3、观察)那使用完显微镜要记得把显微镜进行复位。
Ⅱ 引入那大家学会使用显微镜之后,想不想看看自己的细胞长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基本结构呢?由于人的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认识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Ⅲ 讲授知识一、实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一)目的要求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二)材料用具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稀碘液、消毒牙签(钝端)、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是用来托载标本的,盖玻片是用来覆盖标本的。
)(三)方法步骤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板书:(一)临时装片制作步骤)(1)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强调擦拭动作要轻)。
(2)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与细胞在人体内的环境相近,所以它的作用是用来保持细胞的活性,不使细胞因为环境改变而变形。
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

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生物实验教案1教材分析^p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
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才能。
学情分析^p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重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根底,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拟抽象。
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才能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所以本节知识要用详细的,形象的实验进展教学。
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p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鼓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化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
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开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展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
为确保实验平安、顺利地进展,我在课前几天开场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考前须知,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着组员提早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精选5篇)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生物学教案(篇1)本周学习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的内容,在知识与技能目上,我认为该把握好一下几点:(1)认同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能够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3)了解人的活动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尝试收集、处理资料的方法的技巧。
并树立了解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本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的知识,所以在技能上要锻炼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篇2)单细胞生物体本节通过讲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察和探究。
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第二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
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平时对草履虫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设计理念本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题,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生物实验课教案(精选4篇)

生物实验课教案(精选4篇)生物实验课篇1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的地位与作用本实验出自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的一个观察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通过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能够描述出植物种子的主要结构。
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操作能力,又为学好种子的萌发过程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的实验材料仅仅只有一种大豆种子,大豆种子只能代表双子叶植物种子这一类种子的结构。
书本对玉米、小麦、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未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其实对学生了解种子的种类以及结构是不利的。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将实验材料换成了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学生可通过观察绿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的异同。
四、实验器材浸泡过的'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碘酒、刀片、放大镜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淀粉遇碘变蓝六、实验过程1、分别取三粒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放置在吸水纸上2、将一粒绿豆种子的种皮剥开;另外一粒绿豆种子剥去,并用手掰开的两片子叶;3、将一粒玉米种子的果皮剥开;另外一粒玉米种子用刀片进行纵切,并在剖面滴加碘液。
4、先用肉眼对种子的外形进行观察,然后用放大镜对种子的结构进行对比观察。
七、实验效果1、通过观察发现玉米种子一层皮即果皮剥去后,里面还有层皮,就是种皮,使学生亲眼看到我们平时所说的玉米种子其实是果实。
而绿豆只有一层皮即种皮,所以绿豆是种子。
2、通过对比观察两种种子的结构,了解到像玉米这种单子叶的植物和绿豆这种双子叶植物的结构的异同。
八、自我评价通过实验创新改进,我认为是成功有效的,主要体现如下:1、学生通过亲眼观察了解到我们食用的许多农产品有些是果实有些是种子。
2、通过增加对玉米种子的观察,更加形象生动的补充了学生对种子的种类及结构差异性的漏缺。
3、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操作能力和学生处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生物实验课教案篇2目的要求: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案课题:[具体章节名称]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具体生物概念或知识点]。
学生能够解释[相关生物现象或原理]。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相关情境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重点知识或技能][重点知识或技能]2. 教学难点[难点知识或技能][难点知识或技能]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间安排])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讲述故事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相关问题]吗?”2. 新课讲授([时间安排])知识点 1:[具体知识点名称]讲解[知识点的定义、特点等]。
举例说明[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或相关实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相关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知识点 2:[具体知识点名称][同知识点 1 的讲授方式]知识点 3:[具体知识点名称][同知识点 1 的讲授方式]3. 课堂小结([时间安排])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4. 课堂练习([时间安排])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 布置作业([时间安排])布置书面作业,如课后习题、预习作业等。
布置实践作业,如观察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调查身边的生物现象等。
五、教学反思希望这份教案模板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能提供更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我将为您更详细、更有针对性的教案。
初中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实验材料:豆子、土壤、小盆、水壶、标签、铅笔、尺子
实验步骤:
1. 将豆子浸泡在温水中,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2. 在小盆中放入一定量的土壤,用铅笔在土壤表面留出几个小孔。
3. 将发芽后的豆子分别放入土壤的小孔中,轻轻地将土壤覆盖在豆子上。
4. 在小盆的一侧标示出种植的豆子的品种和日期。
5. 给小盆中的植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每个阶段的变化。
7.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植物的生长过程,总结出规律性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整洁,避免其他杂物影响实验结果。
2. 每天固定时间进行观察记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注意给植物适量的光照和水份,避免植物长势不佳。
4. 在进行实验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实验评价:
1. 实验过程中是否认真观察、记录和分析;
2. 实验结果是否清晰准确,是否能够总结出植物的生长规律性;
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延伸:
1. 可以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生长对比实验;
2. 可以进一步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土壤、光照、水分等。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精选5篇)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生物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生一起欣赏图片中碧蓝的天空、流动的白云、遍地开放的鲜花、绿草如茵的草原、悠闲取食的牛羊和精巧别致的毡房。
教师提出问题:图片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学生观察后,小组内交流展示观察的结果,最后达成共识:花草、树、牛羊是生物,白云、毡房不是生物。
由所有生物的特征是否完全相同引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板书课题: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认识不少的生物,如果你要了解这些生物的主要特征就必然对不同的生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那么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尝试进行归纳和总结。
学生阅读后,归纳、总结,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最后达成共识: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能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如果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热烈的讨论能让你迸发思想的火花。
学习目标二:生物的特征多媒体展示图片:(在尼日尔南部城镇马拉迪的一个治疗性给食中心,一位母亲背着她那因为营养不良而极度瘦弱的孩子。
)问:这2张图片说明了生物的生存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什么?答: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七年级新版生物实验教案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实验教师:赵华琴实验时间:实验名称: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1)实验目的:了解食物中的能量问题的提出:花生(或其他)的种子中含有能量吗?所需仪器用品:花生种子、核桃种子、锥形瓶、酒精灯、试管夹、温度计所需药品:实验步骤:1、自制一个加热装置。
2、注入30ml的水。
3、称量一枚花生或核桃种子并点燃加热水。
4、测水温。
实验结论:不同的食物中能量不一样。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实验教师:刘静实验时间:实验名称: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2)实验目的: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问题的提出: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有没有差别呢?所需仪器用品:蔬菜汁液、苹果汁液、小烧杯、试管、滴管、所需药品:高锰酸钾溶液实验步骤:分别把两种汁液中逐滴滴2ml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褪色为止,记下滴数进行比较。
实验结论:不同汁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实验教师:孟峥嵘实验时间:实验名称:馒头在口腔是的变化(3)实验目的:了解馒头在口腔是的变化问题的提出:馒头在口腔中咀嚼时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吗?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系吗?所需仪器用品:馒头、消毒棉花、试管、唾液、所需药品:碘液实验步骤: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将馒头碎屑或馒头放入试管中,在分别注入清水或唾液,进行搅拌或不搅拌,同时放入370C的温水中,十分钟后加稀碘液,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唾液使淀粉消化,咀嚼有助于消化。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实验教师:赵荣华实验时间:实验名称:观察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4)实验目的:认识小肠内部结构问题的提出:小肠的内表面适应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有哪些?所需仪器用品:小肠、镊子、培养皿、放大镜所需药品:实验步骤:取3-4cm长的小肠于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
实验结论:小肠内襞有皱襞和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实验教师:孙付连实验时间:实验名称: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5)实验目的:通过给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关心长辈的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赵华琴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1)
实验目的:了解食物中的能量
问题的提出:
花生(或其他)的种子中含有能量吗?
所需仪器用品:
花生种子、核桃种子、锥形瓶、酒精灯、试管夹、温度计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1、自制一个加热装置。
2、注入30ml的水。
3、称量一枚花生或核桃种子并点燃加热水。
4、测水温。
实验结论:
不同的食物中能量不一样。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刘静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2)实验目的: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问题的提出:
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有没有差别呢?
所需仪器用品:
蔬菜汁液、苹果汁液、小烧杯、试管、滴管、
所需药品:
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步骤:
分别把两种汁液中逐滴滴2ml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褪色为止,记下滴数进行比较。
实验结论:
不同汁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孟峥嵘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馒头在口腔是的变化(3)
实验目的:了解馒头在口腔是的变化
问题的提出:
馒头在口腔中咀嚼时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吗?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系吗?
所需仪器用品:
馒头、消毒棉花、试管、唾液、
所需药品:碘液
实验步骤: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将馒头碎屑或馒头放入试管中,在分别注入清水或唾液,进行搅拌或不搅拌,同时放入370C的温水中,十分钟后加稀碘液,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
唾液使淀粉消化,咀嚼有助于消化。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赵荣华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4)
实验目的:认识小肠内部结构
问题的提出:
小肠的内表面适应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有哪些?
所需仪器用品:
小肠、镊子、培养皿、放大镜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取3-4cm长的小肠于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
实验结论:
小肠内襞有皱襞和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孙付连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5)
实验目的:
通过给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关心长辈的饮食。
问题的提出:
怎么样的饮食才算营养合理的饮食?
所需仪器用品:
纸、笔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司桂华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测量胸围差(6)
实验目的:
1、练习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了解自己的胸围差。
问题的提出:
如何测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的变化情况?
所需仪器用品:
软尺、纸、笔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1、软尺在胸前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后因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
2、记下深吸气和深呼气时的胸围。
3、测量3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同学的胸围差不一样。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7)
实验目的:
1、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2、学习抽样计数的方法。
问题的提出:
教室内外空气的尘埃粒子会一样多吗?(或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教室内外空气的尘埃粒子数量相同吗?)所需仪器用品:
凡士林、载玻片、显微镜、缝衣针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1、在载玻片上均匀地涂上薄层凡士林置空气中。
2、在显微镜下计数。
实验结论:
不同的环境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多少不一样。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8)
实验目的:
1、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2、学习抽样计数的方法。
3、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问题的提出:
教室内外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会一样多吗?(或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教室内空气的尘埃粒子数量相同吗?
所需仪器用品:
载玻片、宽为2厘米的透明胶带,剪刀、凡士林、记号笔、培养皿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教室内外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不一样多。
(或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教室内空气的尘埃粒子数量不一样多。
)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9)
实验目的:
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流动情况。
问题的提出:
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小鱼鳍内的血液流动吗?
所需仪器用品:
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包起来,放在培养皿中,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论:
血液在不同的血管中血流速度不一样,毛细血管只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膝跳反射(10)
实验目的:
1、通过做膝跳反射实验,知道什么是反射。
2、学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
问题的提出:
叩击膝盖下方韧带时,小腿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所需仪器用品:
椅子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1、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2、用手掌内侧迅速击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的韧带。
实验结论:
小腿跳起来,这是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测定反应速度(11)
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反应速度,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问题的提出:
男生和女生相比较,是男生的反应速度快还是女生的反应速度快呢?
所需仪器用品:
尺子、纸、笔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探究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2)
实验目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
酸雨对生物真的有不利的影响吗?
在实验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所需仪器用品:清水、培养皿、汤匙、吸水纸、标签、喷壶、浸泡过的种子、pH试纸
所需药品:模拟酸雨(食醋)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13)
实验目的:
探究废电池内的污染物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
废电池会对生物产生危害吗?
所需仪器用品:
废电池、雨水、培养皿、标签、浸泡过的种子、幼苗、小桶
所需药品:
实验步骤:
用废电池浸出液的稀释液来泡种子或浇幼苗。
实验结论:
废电池内的污染物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只要细心,你能做对。
(第1、2小题,每空1分,共63分。
)
一共有()张卡片,从右往左数,14 排第(),13 排在从左往右数的第()。
上面的卡片中,比11大的数有(),大于8小于12的数是()。
2.画一画,填一填。
(9分)
(1)
(
2)
(3
)
3.
画一画。
(9
分)
(1
2个。
(2
多3个。
(3)画你喜欢的水果,数量和左边的同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