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引流袋课件
更换引流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更换引流袋一、课程目标:1. 了解引流袋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 掌握更换引流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引流袋的作用和分类;2. 更换引流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 引流袋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4. 引流袋的维护和保养。
三、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医疗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更换引流袋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患者,通过合作完成更换引流袋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更换引流袋,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引流袋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引流袋的作用和分类,以及更换引流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情境模拟(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患者角色,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模拟更换引流袋的过程。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点评。
4.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更换引流袋。
教师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观察力和操作技能。
5. 故障排除(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常见的引流袋故障,让学生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6. 维护与保养(10分钟):教师讲解引流袋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延长引流袋的使用寿命。
7. 总结与评估(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方式进行评估。
五、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情境模拟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观察力和操作技能。
更换引流袋的健康教育指导

更换引流袋的健康教育指导
《更换引流袋的健康教育指导》
引流袋是一种用来收集人体排泄物的医疗器械,常用于术后病人或者长期卧床的病患。
更换引流袋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正确的更换引流袋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关于更换引流袋的健康教育指导:
1. 保持手部清洁:更换引流袋之前,先彻底洗净双手,使用洗手液和温水进行洗手,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这能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准备清洁工具:为更换引流袋准备好所需的清洁工具,如手套、湿纸巾、洗涤剂、新的引流袋等。
确保这些工具都是干净的,以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3. 注意感染预防:更换引流袋时,要小心地处理引流管和周围的肌肤,以免污染引流管口。
更换引流袋后,要用湿纸巾或医用酒精棉球清洁周围的肌肤,防止感染产生。
4. 定期更换引流袋: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定期更换引流袋。
通常每3-7天更换一次引流袋,但如果引流袋出现泄漏或损坏,也需要及时更换。
5. 观察引流液:更换引流袋的时候,要留意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
如果引流液的颜色变化明显或者出现异常气味,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通过正确的更换引流袋,可以有效地保护病患的健康,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更换引流袋,或者有其他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向医护人员咨询。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4
操作流程
• 口述:“x床xx,现已为您更换好引流袋,请您在床 上翻身、下床活动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 将引流管折叠、脱出,如果您有什么不适,请您及 时告诉我,我是今天 值班护士xxx,我也会经常 巡视病房,如巡视不到请按身边 的呼叫器,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 吗?”“请您好好休息” →推车回 治疗室,将引流液倒入量杯,观 察颜色、性质,用注射器抽取测 量精确到ml并记录。→洗手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普外一科
PPT学习交流
1
操作目的
1、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量 2、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回流,预防感染
PPT学习交流
2
物品准备
• 治疗盘、止血钳1 把、标贴2个、抗反流 引流袋2个(一次性引 流袋)、污物桶、洗 手液、别针、量杯、 注射器
PPT学习交流
3
操作流程
卫生大垫[计时开始]→用手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检查
引流袋的日期→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固定好,防止止血钳下滑,牵
拉引流管→旋转接头分离旧引流袋,上举使管内引流液流入袋中,弃
于污物桶内→洗手→打开无菌纱布(双层),垫于引流管下→两根安
尔碘棉签消毒引流管接头上至3-4cm→将双层纱布打开(引流管消
•
报告:我是XX科护士XX,我操作项目是更换引流袋,现物品准
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洗手戴口罩(六部洗手法)→检查引流
袋有效期→推车入病房→查看床头卡,“您好,您是XX吗,我现在
要为您更换XX一次性引流袋,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回流,预防感染,
请您配合一下”→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根据置管部位或平卧位),铺
PPT学习交流
7
T管引流观察要点?
更换引流袋流程

操作流程
要点说明
引流袋更换

引流管更换目的: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质、量,防止患者发生管道逆行感染。
评估:1.患者一般情况,有无发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留置T管的患者,查看全身皮肤巩膜情况,询问饮食情况2、核对标识,观察患者引流管刻度、固定情况3、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受压或牵拽,引流是否有效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5.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渗液,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6、患者和家属对管道知识的知晓度和合作程度准备:护士: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患者:仰卧位环境:清洁,温度适宜用物:卷尺、血管钳、弯盘、引流袋、无菌纱布、治疗巾、碘伏棉签、量杯、手消液告知引流目的、更换引流袋的目的、必要的护理配合及自我观察技巧维护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操作1.备齐用物到床边。
2.核对患者,解释目的,拉隔帘。
3.洗手。
4.铺治疗巾,打开新的引流袋,检查其完好性,放在治疗巾上。
5.取弯盘放在治疗巾旁。
6.血管钳夹闭引流管。
7.用无菌纱布捏住引流管连接处,脱开接口。
8.消毒引流管连接处,由接口为中心,螺旋形由上向下消毒引流管两遍,接上新的引流袋,保证连接紧密。
9.松开血管钳,挤压引流管(由近端向远端),确保引流通畅。
10.固定引流管道,保证足够的活动长度。
11.洗手,书写更换日期。
12.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撤隔帘。
13.向病人进行管道知识宣教,防止管道滑脱。
14.终末处理。
注意事项1、操作中注意保护病人隐私2、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管道引流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引流袋需每周六统一更换。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引流管高度低于引流切口,防止逆行感染。
并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每日评估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PPT课件

留置引流管患者卧位及活动时注意事项?
• 半坐卧位或留置有引流管一侧卧位,有利 于引流液引出。变换体位的时候要注意保 护引流管,防止牵拉、打折,避免脱出, 平卧的时候引流管要低于床栏,站立的时 候要注意低于腹部切口平面,活动的时候 把引流袋固定于衣服上,以防引流液逆流。
T管引流观察要点?
• 正常胆汁颜色呈深黄色透明液体,如有异 常及时与医生联系;T管引流时间12-14天, 拔管前应先根据医嘱夹毕T管1-2天,夹管 期间观察有无腹痛、发热、黄疸;注意观 察及保护T管周围皮肤,如有胆汁侵蚀可用 氧化锌软膏保护;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及腹 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发热、腹痛,提示有 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因及时报告医生。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普外一科
操作目的
1、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量 2、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回流,预防感染
物品准备
• 治疗盘、止血钳1 把、标贴2个、抗反流 引流袋2个(一次性引 流袋)、污物桶、洗 手液、别针、量杯、 注射器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标准

6.长期留置尿管每周更换一次,观察记录尿的量,色,质.引流液颜色加深,甚至有大量鲜红色液,则表示有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训练膀胱功能,夹闭尿管,每2-4小时开放一次。
2.告知患者若脱管或局部不适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5
5
相关
知识
1.正常成人胆汁为金黄色,清亮,500-80/日。
2.腹腔引流液正常色泽为淡红色,后期为黄色、清亮液,每日0--100ml。
3.尿液为淡黄色,芳香味,24小时量为1000-1500ml.
4.如胆管结石术后留置的T管: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300~500ml,色清亮,呈黄或黄绿色,以后逐渐减少至200ml/d左右。若量多,示有胆道梗阻或损伤可能.草绿色:细菌作用或胃酸氧化。白色:胆囊黏膜所分泌的物质代替。红色:胆道出血。脓性或泥沙样浑浊:胆道内感染或残余结石。拔管: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常,引流量少于200ml/日,无其他物,T管造影示胆道通畅,夹管无不适。一般2-3周。
10.妥善放置引流袋。
1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12.妥善固定引流管,取舒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的感受。整理床单位。
13.整理用物,脱手套,洗手,记录。
2
5
5
3
2
2
3
2
38
5
3
10
5
5
10
3
3
8
4
●注意遮挡及保暖。
●挤压方法为:双手由上而下交替挤压,以保持引流通畅。
●严格无菌操作
2.作为检测、治疗途径。
操作
程序80%
1.携用物至床边,核对患者。
更换引流袋

更换引流袋
一、操作目的:1.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2.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回流,预防感染。
二、护士准备:衣物整洁、洗手,戴口罩。
三、物品准备:治疗盘、止血钳、方垫、记号笔、引流袋、手套、黄色垃圾桶、手消、别针、量杯、无菌纱布、注射器。
四、评估解释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引流情况。
2.向患者解释更换引流袋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四、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2.关门窗,遮挡患者,(依据患者引流管采取合适体位)宫腔引流个协助患者取舒适低半卧位或平卧位。
3.护士站于患者右侧,拆同侧床尾,脱左裤腿盖于右腿上,被子斜盖于左腿上,两腿分开屈曲。
洗手。
4.垫方垫,弯盘置方垫上。
检查并打开新的引流袋,放置方垫上。
5.戴手套,挤压引流管,查看引流管是否通畅,检查引流袋日期。
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尾端上3-6CM处。
6.分离旧引流袋,上举使管内引流夜流入袋中,置于黄色垃圾桶。
7.更换手套,螺旋式消毒引流管接头,无菌纱布裹住。
连接新的引流袋。
8.撤纱布、止血钳,再次挤压引流管,查看是否通畅,脱手套。
用别针固定引流袋于床沿,于引流袋上书写更换日期。
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洗手,健康宣教。
9.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垃圾分离处理。
将引流量倒入量杯,查看引流液颜色及量。
可使用注射器精确记录。
10.洗手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消毒引流管切口(分别消毒管内4-5cm,管腔、管口横
截面)并取无菌纱布包裹。
操作步骤
11)更换引流袋用剪刀包装袋,扭紧引流袋地步活塞,取下 接口处盖帽,将引流袋接头插入引流管内。妥善固定更换引 流袋。 12)松开止血钳,从上至下抗日压引流管,检查通常情况。 13)撤走治疗巾,脱手套。
14)协助患者取卧位,整理床单位,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
块、引流袋、剪刀、医用垃圾、记录单。
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核对一次性引流袋装置的有效期,检查有无破损、漏
气。 5)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 6)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
操作步骤
7)将治疗巾垫于引流管接口处下方的床单上,用血管钳夹 住距接口上方5cm处。 8)戴手套。 9)取无菌纱布包裹引流管与引流袋的接口处,分离引流管 。将引流袋接口竖直提高,使引流液全部流入引流袋内。将 换下的引流袋放入医用垃圾内。
操作目的
1、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2、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为医生诊疗提供依据 。 3、防止逆行感染。
评估患者
1、术区敷料干燥,管道通畅。
2、向患者解释更换引流袋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
实施要点
1、仪表: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治疗盘内盛:手套一双、治疗巾一块、血管一把、无菌棉签、碘伏、无菌纱布两
、量,询问患者需要。 15)处理用物。洗手、取下口罩、记录。
指导患者
1、嘱患者不要随意拔除引流管。
2、保持引流管在腰部以下水平。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蓖操作原则,以防感染。 2、动作轻柔,勿用力牵拉引流管。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中,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 扭曲、脱出。 4、及时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