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OLAB制浆造纸厂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原则:设计应符合安全、经济、合理和可行的原则。

保证给水系统的供水可靠,排水系统的排水顺畅。

二、设计参数:包括建筑物的用水量、用水类型、水压要求等。

根据这些参数确定给水管道的直径、材质和布置方式,以及排水系统中排水管道的坡度和材质。

三、给水设计要求:包括给水管道的直径、材质和施工方法等。

给水管道应设置防止倒流和倒吸的装置,确保用水卫生安全。

同时,还应设置防止冻裂的措施,保证供水正常。

四、排水设计要求:包括排水管的直径、坡度、布置和通风等。

排水管道应能够迅速排除建筑物内的污水和雨水,防止堵塞和倒灌。

排水管道应有足够的通风装置,确保排水顺畅。

五、给水排水设备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在给水系统中选择适当的水泵、阀门、水箱等设备。

在排水系统中选择适当的地漏、下水道、化粪池等设备。

六、施工及验收规范:包括给水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各种施工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验收时应检查各项设备、管道和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对于建筑物的水利设施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保证供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给水排水设计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SICOLAB化学工业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规范

SICOLAB化学工业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规范

SICOLAB化学工业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规范一般规定一、给水管道系统的划分应根据装置(单元)对水质、水压及水温的要求确定。

二、排水管道系统的划分应按水质分类,遵循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的原则,根据排水的水质、水量、水压及去向确定。

不同化工装置排出不同性质的污水,应按便于输送和处理的原则,设单独或合并污水管道系统。

下列污水宜设单独污水管道系统:1 与其他污水混合易发生沉淀、聚合或生成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污水;2 含有较高浓度难生物降解和生物毒性物质,需进行针对性处理的污水;3 含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污水。

三、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上严禁接出非消防用水管道。

四、消防给水系统不应与循环冷却水系统合并设置。

五、循环冷却水管道不宜与其他生产给水管道连接。

六、回用水系统应采用独立的供水管道。

七、工厂生活排水宜采用独立的排水管道系统。

八、生产装置、罐区等污染区域的事故消防排水管道可与生产污水管道、雨水管(渠)结合设置或独立设置,但不应穿过防爆区;当不能避免穿越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九、装置(单元)给水排水管道的进、出口的数量和管道方位,应根据装置(单元)内的管道布置和全厂给水排水管道的布置确定。

十、含可燃液体的污水管道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有关规定。

十一、消防给水管道及其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十二、重力流排水管道的出水口受水体洪水或潮水水位顶托时,应设置防倒灌设施。

十三、厂区排水管道系统应设置防止事故消防废水流入厂外环境的应急设施。

十四、压力输送管道宜进行水锤分析计算,当产生的水锤危及管道安全时,应采取削减水锤的措施。

管道系统一、厂区给水总管与城市给水管道或工业园区给水管道相连时,应设置切断阀、流量计等设施。

生活给水有可能造成回流污染时,在管道连接处应设置防倒流设施。

二、给水管道系统阀门的设置应满足安全生产和检修要求,下列情况应设置阀门:1 由干管接至装置(单元)的管道上。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 引言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城市和工业设施中,合理设计和规划给水和排水系统的准则和标准。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给水和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同时注重节能和环境保护。

2. 给水设计规范2.1. 给水系统基本原则•给水系统应满足建筑物内不同功能区域的用水需求。

•给水系统应考虑将来的扩展和改造需求。

•给水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供水能力。

•给水系统应采用节水措施,推广使用水效设备。

2.2. 给水系统的结构设计•给水系统应由给水源、进水管道、水箱、水泵及配件等组成。

•给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户数、用水量等因素来确定水泵的数量和功率。

•给水系统应设置检修孔和放水孔,方便检修和排除水中杂质。

2.3. 给水管道设计规范•给水管道应选择耐压、耐腐蚀和无毒的材料。

•给水管道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给水管道应根据用水的类型和需求来确定管径和施工方式。

3. 排水设计规范3.1. 排水系统基本原则•排水系统应满足建筑物内不同功能区域的排污需求。

•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防止管道积水和堵塞。

•排水系统应采用节水和节能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3.2. 排水系统的结构设计•排水系统应由排水管道、检查井、污水处理设备等组成。

•排水系统中的管道应具备足够的坡度,以保证污水能顺利流动至下水道。

•排水系统应合理设置检查井,方便检修和疏通。

3.3. 排水管道设计规范•排水管道应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

•排水管道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排水管道应根据不同排污物和排污量来确定管径和施工方式。

4. 给水排水安全与保护4.1. 给水安全设计•给水系统应具备防火、防漏电、防冻结等安全措施。

•给水系统应设置水质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水质,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4.2. 排水保护设计•排水系统应合理设计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减少雨水径流对排水系统的影响。

•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处理设备,有效处理和净化排污物。

P4实验室给排水、热水、污水系统设计SICOLAB

P4实验室给排水、热水、污水系统设计SICOLAB

P4实验室给排水、热水、污水系统设计SICOLAB实验室就是一座独立建筑,四周环境优美,北邻海湾,南邻人工湖,东侧为高尔夫球场,西侧为盐场,实验室得选址与农场保持了很远得距离。

实验室共有约250 名员工,其中生物技术人员约130 名,后勤管理人员约70 名,工程保障人员约50名。

总建筑面积约6 万m2 ,防护区约3 万m2 ,总建筑高度约22 m ,共5 层。

1 层为污物与污水处理设备层( sewage t reatment ) ,层高5 m (不含局部下沉部分) ;2 层为污水管道层( sewage collection) ,层高3 m ;3 层为试验区(work floor) ,层高3、 4 m ;4 层为空气防护装置层(airdist ribution and t reatment ) ,层高4、 4 m ;5 层为空气处理层(plant room) ,层高约6 m。

防护区内,实验室大多无吊顶,个别实验室有局部吊顶;走廊虽设吊顶,但吊顶两侧与墙壁间有400mm 左右得空间,且吊顶无侧封板。

一更衣室、二更衣室、缓冲间、餐厅、厨房等处设有吊顶。

实验室得建筑形式为“盒子套盒子”(BoxOwithinOaObox) 。

防护区得外轮廓为混凝土,混凝土墙体外再砌筑建筑墙体,两墙之间有宽约0、 6~1 m得通道。

该混凝土得密度就是普通混凝土得3 倍,施工时,到场得每车混凝土均需经过检测。

实验室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曾放置2 年以便充分干燥与涨缩。

1 给水系统在实验室外建有一座储水池,储存了2 周得生活、试验及消防用水,此外还有一座60 m 高得水塔,水塔容积250 m3 ,供给实验室用水。

试验区域内得给水系统有防回流措施。

2、热水系统热水系统见图1 ,全楼共有3 套这样得热水系统。

在参观结束时,必须要经过3 min 得淋浴消毒与更衣才能出试验区域,淋浴时能够即时提供热水。

实验室得工程人员告诉我们,热水系统得改造将于近期开始,准备将3 套系统合并为1 套系统。

SICOLAB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基本规定)

SICOLAB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基本规定)

SICOLAB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基本规定)一、镀件用水清洗时,应选用清洗效率高、用水量少和能回用镀件带出液的清洗工艺。

二、电镀工艺的设计宜采用低浓度镀液,并应采取减少镀液带出量的措施。

镀件单位面积的镀液带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确定。

三、回收槽或第一级清洗槽的清洗水水质应符合电镀工艺要求。

当回收槽内主要金属离子浓度达到回用程度时,宜补入镀槽回用。

当回用液对镀液质量产生影响时,应采用过滤、离子交换等方法净化后再回用。

四、末级清洗槽中主要的金属离子允许浓度宜根据电镀工艺要求确定,亦可采用下列数据:1 中间镀层清洗为 5mg/L~10mg/L 。

2 最终镀层清洗为 20mg/L~50mg/L。

五、当电镀槽镀液蒸发量与清洗用水量相平衡时,宜采用自然封闭循环工艺流程;当蒸发量小于清洗用水量时,可采用强制封闭循环工艺流程。

镀液蒸发量宜通过试验确定。

六、镀件预处理的清洗,宜采用串联清洗工艺流程,其酸洗清洗水可复用于碱洗清洗水。

七、废液不应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八、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有价金属的废水应分质分管排至废水处理站处理。

九、含氰废水严禁与酸性废水混合。

十、废水与投加的化学药剂混合、反应时,应进行搅拌。

搅拌方式可采用机械、水力或空气。

当废水含有氰化物或所投加的药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时,不宜采用空气搅拌。

十一、当废水需要进行过滤时,滤料层的冲洗排水应排入调节池,不得直接排放。

十二、废水中同时含有氰化物和六价铬时,应先处理氰化物,再处理六价铬。

十三、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某一镀种的清洗废水时,不应混入其他镀种或地面散水等废水。

当离子交换树脂的洗脱回收液回用于镀槽时,不得混入不同镀液配方的废水。

十四、进入离子交换柱的废水,其悬浮物浓度不应超过 15mg/L,当超过时,在进入离子交换柱前应进行预处理。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设计工艺_课程设计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设计工艺_课程设计

成都工业学院环境监测及治理专业环保设备课程设计制浆造纸废水处理设计工艺设计任务书本方案确定设计污水处理站总处理规模10000m3/d,即416.6m3/h。

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实现废水零排放。

经处理后污水达到厂方回用水标准。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质资料,废水水质情况及排放标准见表2-1及2-2:表2-1原水污染物的浓度(单位:mg/L,pH 除外)指标pH COD Cr BOD5SS 进水水质7-8 1200 300 2000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业主要求的排放标准:表2-2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L, PH 除外)指标pH COD Cr BOD5SS 出水水质6-9 300 50 70绪论造纸业是传统的用水大户,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目前,我国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及COD 排放量均居各类工业排放量的首位,造纸工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它不但是我国造纸工业污染防治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工业废水进行达标处理的首要问题。

近年经过多方不懈努力,造纸工业水污染防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纸及纸板产量逐年增加,但排放废水中的COD却逐年降低。

由此看出,造纸工业初步实现了“增产减污”的目标,但是造纸行业约占排放总量50%的废水尚未进行达标处理,废水污染防治任务还很繁重。

来自浆厂的废水中所含化学成分较复杂,除具有一般污水性质外,尚含有油和较高的色度等其他污染物质,且污水具有较高的温度,为此采用物化——生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能确保处理后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由于原污水水温较高,故采用冷却塔对原污水进行冷却处理,以便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的正常进行。

由于纸浆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本方案采用A/O生化处理和生物接触氧化相结合的处理系统。

而对污水中色度的处理采用加药混凝反应进行处理。

以木材为原料的制浆厂在备料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洗涤水以及湿法剥皮机排出水,其中主要含有树皮、泥沙、木屑以及木材中的水溶性物质,包括果胶、多糖、胶质及单宁等[1]。

《制浆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制浆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
GB/T5033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CECS97《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 CECS111《寒冷地区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设计规程》 CECS112《氧化沟设计规程》 CECS250《城镇污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焚烧技术规程》 CJJ6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T54《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HJ/T15《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96《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24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 HJ/T247《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 HJ/T251《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罗茨鼓风机》 HJ/T25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中、微孔曝气器》 HJ/T26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格栅除污机》 HJ/T265《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刮泥机》 HJ/T27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化学法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 HJ/T27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单级高速曝气离心鼓风机》 HJ/T27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推流式潜水搅拌机》 HJ/T28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浅池气浮装置》 HJ/T33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潜水排污泵》 HJ/T35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356《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HJ/T36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HJ/T377《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408《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造纸工业》 JB/T6510《黑液碱回收锅炉 技术条件》 NY/T1220.2《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供气设计》 NY/T122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QB1533《制浆造纸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SICOLAB印染工程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SICOLAB印染工程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SICOLAB印染工程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一般规定一、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的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

二、水源、给水排水方式、设备材料的选择等应做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节约材料,并应进行水的重复利用及废水回用。

三、给水排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用水量、水质和水压一、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全厂用水量宜根据生活用水量、工艺生产用水量、冷冻空调用水量、循环冷却水补充水量、公用设施用水量、绿化用水量、管网漏失量等经综合计算确定;2 工艺用水量应由工艺专业确定,小时变化系数宜为1.4~2.0;3 空调用水宜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按循环水量的1%~2%确定补充水量;4 喷射冷凝器冷却水量应按工艺要求确定;5 厂区生活用水,配套的公用设施、集体宿舍、住宅区生活用水,绿化、汽车冲洗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和《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的有关规定;6 未预见水量宜按用水量的10%计算;7 当设有自备给水净水站时,水站自用水量宜按给水量的5%~10%计算;8 网漏失量宜按5%~10%计算;9 应考虑消防用水量,其供水管网为消防、生产合用时应进行消防时的流量、压力校核。

二、用水水质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印染生产用水水质应根据产品种类、染色工艺、产品质量、设备状况确定,也可按本规范表1的要求执行;表1工艺生产用水水质要求2 喷射冷凝器冷却水宜采用总硬度不大于17.5mg/L的软水。

三、给水压力应根据车间布置、生产设备及消防要求通过计算确定。

单层厂房的车间进口工艺给水压力宜为0.2MPa~0.25MPa,当部分设备水压要求较高时,宜采取局部加压措施。

水源与水处理一、供水水源的选择应满足当地的水资源规划要求;应在取得有关水资源资料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地表水宜作为印染厂的工艺用水水源,当一种水源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择一种以上水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COLAB制浆造纸厂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一般规定
一、给水水源、污水排放水体的选择应满足工程水资源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二、应统一规划,对扩建和改建工程,应充分发挥原有设施的效能。

三、给水排水管沟系统和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源情况,城镇和企业的规划,各项用水要求,污水特征、排放标准及原有给水排水等条件确定。

取水
一、用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时,设计枯水流量的年保证率宜采用95%~97%。

二、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宜按100年或50年一遇洪水位确定,设计最枯水位宜采用33年一遇最枯水位。

当水库取水时,应分别采用计划运行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

三、水源泵房的生产能力宜按平均小时计算,直供式的清水泵房应按照最大小时计算,并应同时校核平均小时的运行情况。

四、泵房的水泵及设备应选用节能高效产品,备用泵不宜少于一台。

五、水泵吸水管宜单独布置,吸水管长度不宜超过50m,泵房与和清水池之间宜设置吸水井或吸水母管。

六、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按照生产用水需求设置,不宜小于1.5h~2.0h 平均小时用水量。

生活清水池宜按3h~5h最大小时用水量计。

给水处理
一、车间生产用水量、用水水质、用水水压应满足生产要求,各生产车间进水管应安装计量装置。

二、车间生活用水量应采用25L/(人·班)~35L/(人·班),小时变化系
数宜采用3,淋浴用水量应按照40L/(人·班)~60L/(人·班),淋浴延续时间宜为1h。

三、应按照工艺对水质的要求,确定给水处理工艺,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的有关规定。

四、辅助建筑物应根据水厂处理工艺的要求设置。

消防给水
一、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道宜与生产给水管道合并,采用低压消防制,其他消防给水系统应与生产供水系统分开设置。

二、原料储存场应以室外消火栓系统为主。

当堆场、堆垛储量超过有关消防规范的限定时,应增设固定消防水炮,消防水量宜为100L/s。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湿式造纸联合厂房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区域宜采用自动消防水炮系统,消防水量宜为60L/s。

消防水炮应具有直流及水雾两种喷射方式,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火规范》GB 50338的有关规定。

三、地廊内及地面以上完全封闭的原料皮带输送栈桥,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有栈桥及转运站两端宜设置防止火灾蔓延的水幕系统。

四、消防水泵宜按照消防系统分别设置,采用自灌式吸水。

消防水泵房宜与生产水泵房合建。

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性能参数及泵的数量应满足最大消防水量、水压的需要。

排水工程
一、排水制度应采用分流制。

按排放水的性质应分为生产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及雨水排水系统。

二、厂区排水管(渠)网应按生产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及雨水排水系统分别设置。

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应排入末端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可排入受纳水体;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排入城镇或工业园污水管网;雨水排水系统应排入受纳水体、城镇或工业园雨水管网。

三、生产污水排水系统应根据生产污水的温度、腐蚀等特性选择管(渠)材及排水设施。

含有大量沉积物的污水应在车间内进行预处理后排入排水系统。

四、雨水排水系统的雨水量计算可采用所在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确定或由气象部门提供。

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值应采用1年;处于低洼地区的企业根据危害程度,重现期宜提高至2年~5年。

五、所有排水系统设计参数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的有关规定。

废水处理
一、废水处理应设置调节池、事故池。

二、高浓污水采用生化处理工艺时,宜采用厌氧加好氧工艺。

三、废水处理场内产生的沉淀污泥、活性污泥或化学污泥宜进行先浓缩后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宜采用污泥燃烧、合成有机肥等措施。

四、废水处理沉淀池宜采用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表面负荷宜采用0.7m³/(㎡·h)~1.0m³/(㎡·h);二次沉淀池表面负荷宜采用0.5m ³/(㎡·h)~0.8m³/(㎡·h)。

五、废水处理曝气池容积应按负荷计算,水力停留时间宜为16h~24h。

六、废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竖向设计宜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宜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求。

七、废水处理构筑物宜设排空设施,排出的水应回流处理。

八、废水处理站的给水系统不应与处理装置直接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