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雨刷实验报告
汽车雨刮器设计报告

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1)第一章汽车雨刮器设计的价值及意义 (3)第二章汽车雨刮器机构的原理 (4)2.1雨刮器的运作原理 (4)2.2工作原理图 (5)2.3性能与技术要求 (7)第三章设计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分析设计及计算. (11)4.1电机的参数 (11)4.2连杆机构分析 (11)第五章雨刮器的使用方法 (15)第六章本次设计心得体会 (17)6.1设计总结 (17)6.2设计展望 (17)参考文献 (19)摘要汽车雨刮器是用来清扫汽车风窗玻璃上的雨雪和尘埃的装置,是汽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
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将雨刮器列为汽车的安全部件,并将雨刮器的一些功能特性(如刮刷频率)列为安全特性,其目的是要求雨刮器在工作时既能及时刮清汽车风窗玻璃上雨雪杂物,又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除此以外,汽车雨刮器在停止状态还有一个关键功能要求自动复位功能,即雨刮器在停止工作时,雨刮器的刮刷子系统(由刮杆和刮片组成)自动停止在汽车风窗玻璃下沿的规定区域,其目的也是为了不阻挡驾驶员的视线。
关键词:雨刮器;功能;自动复位;安全性一.汽车雨刮器设计的价值及意义最早的雨刮器是由一个摇臂与夹有橡皮刮片的臂组成,由司机手工操作。
后来为了看位的需要,在左右两侧都装上了刮水臂,用连杆连接,成为手动双刮水片,也就是今天汽车雨刮器的原始型。
后来的雨刮器用气压差来代替人力,称为真空雨刮器。
用一根管子接到发动机,利用发动机的真空度来驱动雨刮器里面的活塞,推动摇臂转动,雨刮器就可以动作了。
40年代初期,汽车上陆续安装了电动雨刮器取代真空雨刮器。
基于51单片机的雨刮控制实验报告(word文档良心出品)

汽车雨刮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实习时间:一、实验目的1、掌握汽车雨刮电机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protus软件和keilμVsion软件的使用方法。
3、学习使用protus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并进行仿真。
二、实验设备安装有protus软件和keilμVsion软件的PC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1、汽车雨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雨刮器是重要的安全件,它必须能有效地清除雨水、雪和污垢;能在高温(摄氏零上80度)和低温下(摄氏零下30度)工作;能抗酸、碱、盐等有害物质腐蚀;使用寿命达到15万次刮刷循环(乘用车)。
汽车雨刮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雨刮电机总成,四连杆机构,雨刷总成。
当司机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的转速经过蜗轮蜗杆的减速增扭作用驱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围板上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由转轴带动雨刮片刮扫挡风玻璃。
一般情况下在汽车组合开关手柄上有雨刮器控制旋扭,设有低速、高速、间歇3个档位。
手柄顶端是洗涤器按键开关,按下开关有洗涤水喷出,配合雨刮器洗涤档风玻璃。
雨刮器的动力源来自电动机,它是整个雨刮器系统的核心。
雨刮器电动机的质量要求是相当高的。
它采用直流永磁电动机,安装在前档风玻璃上的雨刮器电动机一般与蜗轮蜗杆机械部分做成一体。
蜗轮蜗杆机构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输出轴带动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
司机关闭雨刮器时,雨刮臂往往不停在适当的位置,阻碍司机的视线。
为解决这一问题,雨刮器设有一个回位开关,它控制雨刮器电机,当雨刮臂停在档风玻璃下的适当位置时,电机才会停止运转。
现今的雨刮器已经普遍采用快档、慢档和间歇控制档。
其中间歇控制档一般是利用电机的回位开关触点与电阻电容的充放电功能使雨刮器按照一定周期刮扫,即每动作一次停止2-12秒时间,对司机的干扰更少。
有些雨刮臂还附带胶水管,水管接至洗涤器上,按一下开关会有水注喷向前档风玻璃。
汽车雨刮故障分析报告参考材料

汽车雨刮故障分析报告参考材料雨刮器是重要的安全件,它必须能有效的清除雨水、雪和污垢,能在高温摄氏80度和低温零下摄氏30度工作。
客户往往抱怨X8雨刮片功能失效、发抖、胶条与玻璃接触不良、胶条老化、胶条异常磨损、胶条变形等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雨刮片刮不干净、抖动及异响,给车主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X8雨刮系统的构成如上图,雨刮器构成由三大块组成:电机:电机和曲柄连动机构:连杆、摆杆、副刮支承座、摇杆、摆臂、主刮支承座雨刷:副刮臂和副刮片、主刮臂和主刮片车身支撑点有:主刮支承座处、副刮支承座处、雨刮电机处。
雨刮片生产过程图从雨刮系统的关键性能特性及整车到用户手上的各环节可以看出,影响雨刮刮不干净、抖动及异响的主要因素为:刮杆扭转角、压紧力、刮片的质量、使用环境、使用方法有关。
扭转角:无论刮杆压力如何变化,整车在静止状态下雨刮片刮净度只与扭转角有关,经调整试验得出扭转角在0±1°之间为最佳状态,但考虑到雨刮终检调整角度后会存在应力变形,因此供应商将扭转角范围变更为-3±1°。
另扭转角与玻璃的曲率关系也很大,曲率越小,玻璃弧度就越凹凸,易受力不均匀,造成抖动、异响、刮不净。
设计时也要考虑要雨刮系统与玻璃的配合问题。
A)欧洲地区一般按的理论系数计算,因地区路况好,车速高,怕车辆出现发飘。
B)亚太地区一般按的理论系数计算。
胶条老化变形分析故障件发现天然橡胶偏硬、龟裂、有老化痕迹。
国外生产车辆雨刮片多采用法国EPDM胶条,通过性能对比试验评估表示EPDM胶条优于天然胶条。
现胜华波推荐一款日本富国胶条,其质量远远优于现控股采用的量产胶,但成本较高,奔腾B50/B70都切换了富国胶条。
EPDM胶条的回弹性及耐磨性没有天然橡胶好,回弹性不好,即抖动现象仍可能存在;天然橡胶的一个关键性能指标即抗臭氧性,国内好多企业的胶条都过不了抗臭氧性。
钢条的好坏,关系到雨刮片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是否均匀,会不会漏水造成刮后仍有水痕至于怎么分辨,难度较高。
照明系统和雨刷器系统实验

照明系统和雨刷器系统图形电路构建一、实验目的1、正确使用工具仪器设备;2、了解轿车前照灯控制线路与工作过程,按照工作特性以及之间联系用导线连接起一个整体;3、了解轿车雨刮器控制线路与工作过程,按照工作特性以及之间联系用导线连接起一个整体;4、实验过程规范、整洁、有序,并确保安全;二、实验设备1、汽车前照灯 1对;2、万用表 1个;3、雨刮器 1个;4、方向盘组合开关 1个;5、导线若干;6、继电器 2个;7、保险丝若干;8、蓄电池 1个;三、实验内容1、汽车照明系统和雨刷器系统电路构建;2、分析远近光灯、小灯和雨刮器的电路走向;四、实验步骤(一)汽车照明系统的电路实验1、画出前照灯工作电路图如下2、使用万用表寻找方向盘前照灯组合开关的连接头对应开关;3、使用万用表分辨出继电器各触点,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4、检查电路图;5、接通电源,根据要求检查远近光灯和小灯有无正常工作,否则找出原因排查;(二)汽车雨刷器系统的电路实验1、画出雨刷器工作电路图如下2、使用万用表寻找方向盘雨刷器组合开关的连接头对应开关;3、使用万用表分辨出继电器各触点,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4、检查电路图;5、接通电源,根据要求检查雨刷器快慢档有无正常工作,否则找出原因排查;五、实验分析(一)汽车照明系统的电路分析1、小灯直接由小灯开关控制;2、远近光灯由大灯开关和换光开关共同控制;3、远光灯有一个提醒开关;(二)汽车雨刷器系统的电路实验1、雨刮器电机有两个两种线圈,分别控制快慢档;2、雨刮器有一个回位器,使雨刮都能回位到合适位置;六、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注意不能将导线短接,并且必须连接保险丝;七、实验结论通过照明系统和雨刷器系统的电路连接实验,了解照明系统和雨刷器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其工作原理。
汽车雨刮器设计报告

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1)第一章汽车雨刮器设计的价值及意义 (3)第二章汽车雨刮器机构的原理 (4)2.1雨刮器的运作原理 (4)2.2工作原理图 (5)2.3性能与技术要求 (7)第三章设计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分析设计及计算. (11)4.1电机的参数 (11)4.2连杆机构分析 (11)第五章雨刮器的使用方法 (15)第六章本次设计心得体会 (17)6.1设计总结 (17)6.2设计展望 (17)参考文献 (19)摘要汽车雨刮器是用来清扫汽车风窗玻璃上的雨雪和尘埃的装置,是汽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
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将雨刮器列为汽车的安全部件,并将雨刮器的一些功能特性(如刮刷频率)列为安全特性,其目的是要求雨刮器在工作时既能及时刮清汽车风窗玻璃上雨雪杂物,又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除此以外,汽车雨刮器在停止状态还有一个关键功能要求自动复位功能,即雨刮器在停止工作时,雨刮器的刮刷子系统(由刮杆和刮片组成)自动停止在汽车风窗玻璃下沿的规定区域,其目的也是为了不阻挡驾驶员的视线。
关键词:雨刮器;功能;自动复位;安全性一.汽车雨刮器设计的价值及意义最早的雨刮器是由一个摇臂与夹有橡皮刮片的臂组成,由司机手工操作。
后来为了看位的需要,在左右两侧都装上了刮水臂,用连杆连接,成为手动双刮水片,也就是今天汽车雨刮器的原始型。
后来的雨刮器用气压差来代替人力,称为真空雨刮器。
用一根管子接到发动机,利用发动机的真空度来驱动雨刮器里面的活塞,推动摇臂转动,雨刮器就可以动作了。
40年代初期,汽车上陆续安装了电动雨刮器取代真空雨刮器。
(完整版)汽车雨刷实验报告

实习项目4 雨刷系统一、实习目的1、认识卡罗拉雨刷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作用;2、了解卡罗拉雨刷系统的特点,性能,电路原理;3、了解卡罗拉雨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4、熟悉雨刷的维修保养。
二、实验内容1、雨刷结构:卡扣、主杆、副杆、卯钉、钢片、胶条2、雨刷的特点1)雨刷与弧形的玻璃贴合紧密,受力均匀,刮片涂付碳膜确保刮得更安静、更流畅、更干净。
2)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刮片不会被气流抬升,确保刮拭更清晰。
3)优化的雨刷结构设计,中间条扁宽,具有遮阳防老化的作用.4)橡胶条及覆盖弹簧片,均采用耐臭氧和抗紫外线能力强的橡胶,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3、雨刷系统的工作原理雨刮器总成含有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
当司机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的转速经过蜗轮蜗杆的减速增扭作用驱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围板上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由转轴带动雨刮片刮扫挡风玻璃,通过选拔高速低速档,可以使电机的电流发生大小变化,从而控制电机转速,从而控制雨刮器的工作快慢。
4、雨刷器的整体结构1)调速系统控制杆:主要是对于调速系统输出以及执行过程的各个步骤的显示功能,起到调节的目的。
2)直流电动机:主要是控制它的正转运动,从而实现雨刷器的从左向右移动的目的。
3)雨刷器的速度控制:主要是根据下雨的大小来控制雨刷器的运动速度.如:慢,中快,快。
4)汽车雨刷器:当电动机和速度控制发出信号时,雨刷器就开始工作,当速度控制发出不同的速度时,雨刷器就以不同的速度来进行工作。
5)位置检测:是检测雨刷器的移动准确性,也是一个封闭的反馈系统。
5、雨刷片的保养1)运转前保证玻璃表面充水,不能干刷。
2)恶劣环境下运转前清除杂质,提一提雨刷片、吹吹、扫扫杂灰杂物。
3)停车后立起雨刷片(避免挡风玻璃上高温及发动机的热气使雨刷胶条老化;防止冬天玻璃与雨刷胶条老化;防止冬天玻璃与雨刷胶条结冰冻住;以免运转时被拉断)6、造成雨刷片损坏老化的原因1)雨水中的酸和盐;2)空气中的沙、泥和灰等杂物;3)车蜡和废气中的油等化学物质;4)冬天的冰和雪、化雪剂和盐;5)红外线、紫外线和臭氧;6)太阳照射到挡风玻璃产生的热量;7)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上升;7、检验雨刷片的方法1)看:胶片破裂、有附着物;支架生锈、变形、变色有附着物等;2)听:发出跳动、抖动等异响、支架、铆钉及支架的接触点磨损;3)摸:橡胶老化、金属零件松动;4)擦:运转时玻璃上有条痕、跳跃痕、有斑点水痕、有片状水痕.8、雨刷使用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检修方法1)玻璃有细小水条纹、雾或线状残留;原因:三角尖刃上有异物沙粒、灰尘附着,尖刃部位受损也会造成这现象。
汽车淋雨试验报告

汽车淋雨试验报告汽车淋雨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汽车淋雨试验是为了检测汽车在雨天行驶时的性能和安全性,包括车身密封性、雨刷器效果、制动性能等方面。
二、试验方法1.试验设备:淋雨装置、制动力测试仪、速度计等。
2.试验条件:在室外进行,温度为20℃~30℃,降雨强度为50mm/h,测试时间为30分钟。
3.试验步骤:(1)将汽车停放在淋雨装置下方,调整淋雨装置高度和角度,使得汽车整个车身都能受到充分的淋雨。
(2)开始测试后,启动汽车,在不同速度下行驶10分钟后停车。
(3)进行制动力测试,在不同速度下进行制动测试,并记录制动距离和时间。
(4)检查雨刷器效果和车身密封性,并记录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1. 车身密封性:经过淋雨试验后,发现汽车整体密封性良好。
没有发现漏水或进水的情况。
这说明该款汽车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车门和车窗处,需要注意检查密封条是否老化和破损。
2. 雨刷器效果:在试验中,发现雨刷器的效果良好。
能够清除视线上的水滴,确保驾驶员的视线清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雨刷器使用时间较长后,需要及时更换雨刷片。
3. 制动性能:在不同速度下进行制动测试后,发现该款汽车的制动性能良好。
制动距离短,制动时间快。
这说明该款汽车具有较好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
4. 其他问题:在试验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高速行驶时,雨水会溅到侧面镜上影响视线;在行驶过程中,车身下部会出现积水等情况。
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四、结论通过本次淋雨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款汽车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
2. 该款汽车的雨刷器效果良好,但需要及时更换雨刷片。
3. 该款汽车具有较好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
4. 需要注意解决一些细节问题,如侧面镜上的雨水和车身下部积水等问题。
五、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厂家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汽车的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
同时,也应该注意更换雨刷片和检查密封条的状况。
汽车感应雨刷技术可行性报告解读

汽车感应雨刷技术可行性报告解读首先,报告提到了汽车感应雨刷技术的背景和目标。
该技术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传感器感知雨水,并根据雨量的大小和频率调整雨刷的速度和频率,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和可视性。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目标,因为在下雨天气驾驶时,可视性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接下来,报告详细讨论了感应雨刷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各个部分的功能。
感应雨刷技术主要依赖于车载传感器来感知雨水,并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算法来调整雨刷的工作模式。
报告提到了使用光电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来探测雨滴的存在,并进一步分析传感器输出信号来确定雨量的大小和频率。
同时,报告还提到了使用控制算法来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调整雨刷的速度和频率。
这些部分的功能都被详细解释,说明了技术的可行性。
接着,报告对汽车感应雨刷技术的优点进行了评估。
首先,该技术能够根据实时的雨情来调整雨刷的工作模式,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雨刷清洁效果。
其次,由于无需人工干预,该技术可以大大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此外,该技术还能够延长雨刷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的频率。
这些优点在报告中得到了充分阐述,并提供了实例和数据支撑。
然后,报告还讨论了汽车感应雨刷技术的实施难点和问题。
首先,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雨刷工作的效果。
此外,车载传感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以确保在雨天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感应雨刷技术还需要与车辆的电控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电子信号的传输和协调控制。
这些问题在报告中也得到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最后,报告总结了汽车感应雨刷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感应雨刷技术作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创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发和测试来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问题。
报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传感器准确性提高和与车辆的协调控制等方面的建议,以实现感应雨刷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商业应用。
综上所述,汽车感应雨刷技术可行性报告详细解释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功能、优点和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项目4 雨刷系统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卡罗拉雨刷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2、了解卡罗拉雨刷系统的特点,性能,电路原理;
3、了解卡罗拉雨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4、熟悉雨刷的维修保养。
二、实验内容
1、雨刷结构:卡扣、主杆、副杆、卯钉、钢片、胶条
2、雨刷的特点
1)雨刷与弧形的玻璃贴合紧密,受力均匀,刮片涂付碳膜确保刮得更安静、
更流畅、更干净。
2)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刮片不会被气流抬升,
确保刮拭更清晰。
3)优化的雨刷结构设计,中间条扁宽,具有遮阳防老化的作用。
4)橡胶条及覆盖弹簧片,均采用耐臭氧和抗紫外线能力强的橡胶,适应不
同的气候条件。
3、雨刷系统的工作原理
雨刮器总成含有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
当司机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的转速经过蜗轮蜗杆的减速增扭作用驱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围板上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由转轴带动雨刮片刮扫挡风玻璃,通过选拔高速低速档,可以使电机的电流发生大小变化,从而控制电机转速,从而控制雨刮器的工作快慢。
4、雨刷器的整体结构
1)调速系统控制杆:主要是对于调速系统输出以及执行过程的各个步骤的
显示功能,起到调节的目的。
2)直流电动机:主要是控制它的正转运动,从而实现雨刷器的从左向右移
动的目的。
3)雨刷器的速度控制:主要是根据下雨的大小来控制雨刷器的运动速度。
如:慢,中快,快。
4)汽车雨刷器:当电动机和速度控制发出信号时,雨刷器就开始工作,当
速度控制发出不同的速度时,雨刷器就以不同的速度来进行工作。
5)位置检测:是检测雨刷器的移动准确性,也是一个封闭的反馈系统。
5、雨刷片的保养
1)运转前保证玻璃表面充水,不能干刷。
2)恶劣环境下运转前清除杂质,提一提雨刷片、吹吹、扫扫杂灰杂物。
3)停车后立起雨刷片(避免挡风玻璃上高温及发动机的热气使雨刷胶条老
化;防止冬天玻璃与雨刷胶条老化;防止冬天玻璃与雨刷胶条结冰冻住;
以免运转时被拉断)
6、造成雨刷片损坏老化的原因
1)雨水中的酸和盐;
2)空气中的沙、泥和灰等杂物;
3)车蜡和废气中的油等化学物质;
4)冬天的冰和雪、化雪剂和盐;
5)红外线、紫外线和臭氧;
6)太阳照射到挡风玻璃产生的热量;
7)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上升;
7、检验雨刷片的方法
1)看:胶片破裂、有附着物;支架生锈、变形、变色有附着物等;
2)听:发出跳动、抖动等异响、支架、铆钉及支架的接触点磨损;
3)摸:橡胶老化、金属零件松动;
4)擦:运转时玻璃上有条痕、跳跃痕、有斑点水痕、有片状水痕。
8、雨刷使用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检修方法
1)玻璃有细小水条纹、雾或线状残留;
原因:三角尖刃上有异物沙粒、灰尘附着,尖刃部位受损也会造成这现象。
对策:清洁尖刃部位或更换雨刷器刮片。
2)雨刷器工作时摆幅不顺或有异常跳动;
原因:雨刷器片尖刀部位发生弯曲或折损,玻璃表面有蜡、油膜等其他相似附着物残留。
对策:将玻璃擦拭干净或更换雨刷器刮片。
3)刮片橡胶与玻璃表面无法紧密贴合,产生擦拭残留物;
原因:由于长时间使用,雨刷器刮片上的橡胶老化而失去弹性或受损。
对策:及时更换雨刷器刮片。
4)经擦拭后玻璃表面呈水膜状态;
原因:因生锈或外力因素导致雨刷器杆变形。
对策:更换雨刷器。
三、实习小结
➢实习的主要难点
➢自己掌握较为熟悉的部分
➢汽车实验室实物对学习具体汽车电子系统的理解
➢实习环节对课程的收获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