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难溶盐的溶度积的测定

合集下载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溶度积常数是描述溶解度的物理量,它反映了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的溶解度。

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对于了解溶解度规律、溶解平衡以及溶解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铅(II)碘化物的溶度积常数,探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准备:- 烧杯:用于装载试剂和溶液。

- 热水浴:用于控制溶液温度。

-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试剂。

- 离心机:用于加速溶质溶解。

- 滴定管:用于加入溶液。

- 恒温槽:用于控制溶液温度。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溶液浓度。

2. 实验步骤:a) 将烧杯称重,并记录质量。

b)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铅(II)碘化物固体。

c)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铅(II)碘化物固体。

d) 使用滴定管将溶液搅拌均匀。

e) 将烧杯放入热水浴中,保持一定温度。

f) 离心溶液,以去除悬浮固体。

g) 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h) 根据吸光度和标准曲线,计算溶液中铅(II)离子的浓度。

i) 根据溶液体积和铅(II)离子的浓度,计算溶度积常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铅(II)碘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并绘制了溶度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溶度积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与热力学理论中的溶解平衡原理相符合,即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过程中吸热与放热的平衡关系。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铅(II)离子的浓度。

通过构建标准曲线,我们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溶液中铅(II)离子的浓度,从而得出溶度积常数。

这种测定方法具有高精度和可重复性的优点,能够有效地评估溶解度的变化。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铅(II)碘化物的溶度积常数,探究了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溶度积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通过测定溶液中铅(II)离子的浓度,我们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溶度积常数。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了解溶解度规律、溶解平衡以及溶解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测定方法引言溶解度和溶解度积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溶液中溶质溶解的程度和反应的进行程度。

准确测定溶解度和溶解度积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概念,以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质量的最大量,即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常见的有饱和溶解度法和电导率法。

1.饱和溶解度法饱和溶解度法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逐渐加入溶质到溶剂中,直到无法溶解为止,称之为饱和溶解度。

常用的饱和溶解度测试设备有烧瓶和磁力搅拌器,通过控制加入溶质的量和搅拌速度,可以得到溶剂中的溶质质量。

2.电导率法电导率法利用了溶解物质在水溶液中带电粒子的特性,测定溶解度。

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可以预测溶质的溶解度。

电导率法通常需要使用电导率测量仪器和电极进行测定。

二、溶解度积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溶解度积是指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达到动态平衡时,溶质溶解产生的离子浓度之乘积。

溶解度积常用来描述难溶盐的溶解度。

溶解度积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溶度积法和沉淀法。

1.溶解度积法溶解度积法是指测量溶质在溶解过程中产生的离子浓度,并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得到溶解度积。

通过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或者配位反应测定产生的离子浓度,可以得到溶质的溶解度积。

2.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在溶液中逐渐添加反应物,并观察是否生成沉淀来测定溶解度积。

当反应物添加到溶液中的量超过溶解度积时,会生成沉淀。

通过比色法或者称重法可以测定溶解度积。

结论溶解度和溶解度积是描述溶液中溶质溶解程度的重要概念。

准确测定溶解度和溶解度积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至关重要。

饱和溶解度法和电导率法是常用的测定溶解度的方法,而溶度积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测定溶解度积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式。

(完整版)实验电导法测难溶盐的溶度积

(完整版)实验电导法测难溶盐的溶度积

实验 电导法测难溶盐的溶度积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导测定的原理和电导仪的使用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电解质溶液电导与浓度的关系。

3. 掌握电导法测定BaSO 4的溶度积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导体导电能力的大小常以电阻的倒数去表示,即有 R G 1= 式中G 称为电导,单位是西门子S 。

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截面积成反比即:Al R ρ= ρ是比例常数,称为电阻率或比电阻。

根据电导与电阻的关系则有:)(l A G κ= κ称为电导率或比电导ρκ1=对于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同则其电导亦不同。

如取1mol 电解质溶液来量度,即可在给定条件下就不同电解质溶液来进行比较。

1mol 电解质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1m 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溶液的电导称之为摩尔电导,以λ表示之。

如溶液的摩尔浓度以c 表示。

则摩尔电导可表示为c 1000κλ=式中λ的单位是S.m 2.mol -1,c 的单位是mol.L -1。

λ的数值常通过溶液的电导率k 式计算得到。

G A l =κ 或 RA l 1⋅=κ 对于确定的电导池来说l/A 是常数,称为电导池常数。

电导池常数可通过测定已知电导率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或电阻)来确定。

在测定电导率时,一般使用电导率仪。

使用电导电极置于被测体系中,体系的电导值通过电子线路处理后,通过表头或数字显示。

每支电极的电导池常数一般出厂时已经标出,如果时间太长,对于精密的测量,也需进行电导池常数校正。

仪器输出的值为电导率,有的电导仪有信号输出,一般为0~10mV 的电压信号。

在测定难溶盐BaSO 4的溶度积时,其电离过程为BaSO 4 → Ba 2+ + SO 42-根据摩尔电导率Λm 与电导率κ的关系:)()()(444BaSO c BaSO BaSO m κ=Λ 电离程度极小,认为溶液是无限稀释,则可Λm 用Λm ∞代替。

)()(242-∞+∞∞+=Λ≈ΛSO Ba m m m m λλ)(),(242-∞+∞SO Ba m m λλ可通过查表获得。

难溶盐溶度积的测定

难溶盐溶度积的测定

电导法测定PbSO 4的溶度积张玉 吴玲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导法测定难溶盐溶解度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注意有毒物质的排放。

二、基本原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会建立一种特殊的动态平衡。

尽管难溶电解质无法溶解, 但仍有一部分阴阳离子进入溶液, 当这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时,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就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的平衡状态叫沉淀溶解平衡, 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

在一定温度下, 一种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形成一种多相离子平衡, 可表示为:AmBn( s) ↔ nAm+ ( aq) + mBn- ( aq) K sp= αn (Am+ ) αm ( Bn- )K sp 称为溶度积常数, 简称溶度积。

若能测出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相应离子浓度, 就可计算出溶度积。

难溶盐的饱和溶液浓度很低,可以把浓度当做活度处理,即c ≈α,所以:K sp= cn (Am+ ) cm ( Bn- )难溶盐PbSO 4在其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PbSO 4(s )↔Pb 2+(aq )+ SO 42-(aq )其溶度积为:K sp= c (Pb 2+ ) c (SO 42-)=c (PbSO 4)本实验采用电导法测定PbSO 4的溶度积,惠斯顿电桥G K G ALL A G cell ⨯=⨯=⇒⨯=κκ 由电导率仪测出:O H pbso pbso 244κκκ-=溶液由离子独立移动定律,查表计算:)]21()21([2)(24244-∞+∞∞+=≈so pb pbso m m m pbso λλλλ44)(3pbso pbsom m ol C λκ=⋅- 或 441000)(3pbso pbso dm mol C λκ⋅=⋅-所以:K sp=c 2(mol.m -3)因温度对溶液的电导有影响,本实验在恒温下测定。

电导测定不仅可以用来测定硫酸铅、硫酸钡、氯化银、碘酸银等难溶盐的溶解度,还可以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盐的水解度等。

物理化学实验-电导法测难溶盐的溶解度

物理化学实验-电导法测难溶盐的溶解度
G=1/R,G称为电导,单位:S。 又R=ρ(l/A) 根据电导与电阻的关系G=(1/ρ)(A/l)=κ(A/L),
κ称为电导率。单位:Sm-1。κ物理意义:相当于长为 1米,截面积为1米2导体的电导。 摩尔电导率:在含1mol电解质的溶液中电极相距1米时溶 液的电导。 m=κ/c (c: molm-3,: Sm2 mol-1)
至109.1,至此仪器校正结束。
实验步骤
(二)测定CaCO3溶液电导率 1.CaCO3饱和溶液的制备:利用石灰水和纯碱制备 CaCO3饱和溶液,将上层清液去除,加入蒸馏水,沉 淀,除去上层清液,再加入蒸馏水,重复3次。 2.CaCO3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将上层溶液倒入一干 燥的锥形瓶中,把电导电极放入锥形瓶中,扳“量程 选择开关旋纽”至“I”档,如果显示器无读数,则可 扳至下一档,恒温测其电导,然后换溶液两次,求平 均值。
仪器药品
电导率仪; 电导池; 电导电极; 移液管;烧杯, 锥形瓶。
Ca(OH)2, Na2CO3
实验步骤
(一)、校正仪器 1.打开电源开关 2.扳“量程选择开关旋纽”至“检查”档,同时
调节“温度调节旋纽”至25oC。 3. 调节“常数补偿旋纽”至100μs/cm。 4.如果电极常数为1.091,则调节“校正调节旋纽”
物理化学实验
电导法测难溶盐的溶解度
实验目的
1、了解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等基 本概念。
2、测定难溶盐CaCO3的电导率,计算CaCO3 的溶度积Ksp。
3、掌握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1、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导 体 导 电 能 力 的 大 小 , 常 以 电 阻 的 倒 数 1/R 表 示 , 即
实验步骤
(三)测定蒸馏水的电导率 取约100ml蒸馏水放入一干燥的锥形瓶内,10min后,

实验二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盐的溶度积

实验二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盐的溶度积

作图求得

二、实验原理
5.电导法测定溶度积
(PbSO4 ) (溶液) (水) 3 3 c(饱和) 10 10 m (PbSO4 ) m (PbSO4 )
1 2 1 (PbSO4 ) m ( Pb ) m ( SO 2 4 ) 2 2 2
二、实验原理
4. 解离平衡常数
HAc 起始时: c 平衡时: c(1-α) H+ + Ac0 0 cα cα
c 2 Λm $ K$ c Λm ( Λm Λm )
c Λm $ 1 1 c $ 2 Λm K ( Λm ) Λm
1 $ cΛ 作图求得 。 K 对c对 对c 作图求得 和 m Λm
二、实验原理
2.摩尔电导率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 距为1m的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电导。以Λm表示:
10 Λm c
3
Λm的单位是Sm2 mol-1,c的单位为moll-1。
二、实验原理
3. 电离度
Hale Waihona Puke Λm ΛmΛm可由实验测得的 求出。
Λm (H + ) λm (Ac ) HAc λm Λm (HCl) Λm (NaAc) Λm (NaCl)
注意单位,数据处理时要转成S m-1
4.
四、实验数据处理
1 对c Λ m 作图求得 K $(HAc)。 1. Λm
2. 计算硫酸铅溶度积 K sp 。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G是其电阻R的倒数,其大小与两 电极间的距离(l)成反比,与电极的面积(A)成正比。 A l 表示为:G 或 G K cell G A l Kcell称为电导池常数,

基础会计实验 溶度积

基础会计实验 溶度积

基础会计实验溶度积
溶度积是一个基础的化学概念,用于描述在特定温度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溶度积通常用符号Ksp表示,是指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达到饱和时,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离子生成物的乘积。

通过测量溶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溶度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溶解过程中的平衡状态,并进一步探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确定溶度积的值。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然后将它们混合均匀。

接着,我们可以逐渐加入溶质,直到观察到溶液中有一部分溶质不再溶解,开始析出固体。

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可以通过测量析出固体的质量来确定溶度积的值。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探讨溶度积与温度、压力、离子浓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溶度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为温度上升会使溶解过程变得更加热力学有利。

而对于气体溶解的情况,溶度积还受到压力的影响,压力越大气体溶解度也就越大。

溶度积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行为。

有些物质的溶度积非常小,溶质只会在极少量的情况下溶解,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溶质的溶解度很低。

而有些物质的溶度积非常大,溶质几乎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强电解质溶液。

总的来说,溶度积是一个很重要的化学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溶
解过程中的平衡状态和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测量溶度积的值,可以进一步探讨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行为,为化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溶度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一领域的知识。

溶度积规则

溶度积规则

10
测 试 题:
选择题: 1. 工作在两个确定温度的热源之间的热机,其效率下列结论中 何者是不恰当的?(c ) (a)可逆热机效率最高 (b)所有可逆热机效率相等
(c)可逆热机效率为100% (d)可逆热机效率与工作物无关
2. 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经不可逆过程△S的数值如何变化?
(a) △S>0 (b) △S<0 (c) △S=0 (d) 无法判断 3. 孤立体系发生了一个过程()。 (a)熵必定增加 (b) 熵不能减少 (c) 熵不变 (d) 熵必定减少 4. 在恒温恒压下不作非体积功的封闭体系内()。
特点:电流通过时,导体本身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导电能力一
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第二类导体: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依靠阴、阳离子的定
向运动导电,称为离子导体。
特点:导电的同时必伴随电极与溶液界面上发生的得失电子反应;
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17
二类导体共同点 :在相同时间内,电路任一截面必然有相
同的电量通过。
为中心的多大范围内出现。 S为标准偏差,n 为测定次数,t 为在选 μ = x ts 定的某一置信度下的概率系数,可根 n
μ 为真实值。 据测定次数从表9.1中查得。
5
补:滴定度(T待测物/滴定剂) 滴定度定义: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待测组分的质量 。 单位:g/mL。 如 TFe/KMnO4=0.005682 g/mL, 表 示 1 mLKMnO4 溶 液 相 当 于 0.005682g的铁。
1
试样含铁含量为:
%Fe TFe KMnO 4 VKMnO 4 G
0.005613 g mL1 26.30mL 100 100 0.2718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难溶盐的溶度积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池电动势及电导法测定难溶盐AgCl 的溶度积。

(2)熟练掌握电位差计及电导率仪的使用,提高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提示
(1)电池电动势法测定难溶盐溶度积的原理:
用电池电动势法测定难溶盐溶度积首先需要设计相应的原电池,使电池反应就是该难溶盐的溶解反应,例如:我们如果要测定AgCl 的溶度积,可设计如下电池:
Ag(s) ︱Ag + (a Ag+)‖Cl -(a Cl -)︱AgCl(s)+Ag(s)
左边负极反应:
Ag(s)→Ag +(a Ag+)+e -
右边正极反应:
AgCl(s)+ e -→Ag(s) + Cl -(a Cl -)
电池总反应:
AgCl(s) →Ag(s) + Cl -(a Cl -)
AgCl 的溶度积:
Ag Cl ln ln()sp zEF K a a RT
+-=+⋅ 根据能斯特方程: Ag Cl ln()2RT E E a a F
θ+-=-⋅ (4-2-1) 将ln 2sp RT E K F
θ=代人(4-2-1)式中,整理的 Ag Cl ln ln()sp zEF K a a RT
+-=+⋅ (4-2-1) 若已知银离子和氯离子的活度(可由所配制溶液的的浓度和γ±值计算得
到),测定了电池的电动势E 值,就能求出氯化银的溶度积。

(2)电导法测定难溶盐溶度积的原理:
难溶盐饱和溶液的浓度极稀,可认为m m ∞Λ≈Λ,m
∞Λ的值可由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相加而得到。

运用摩尔电导率的公式可以求得难溶盐饱和溶液的浓度。

m

Λ (盐)= κ(盐) / c m

Λ可由手册数据求得,κ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电导G 求得,c 便可从上式求得。

电导率κ与电导G 的关系为:
cell G G l K A
κ==
其中,K cell=l/A为电导池常数
必须指出的是:难溶盐本身的电导率很低,这时水的电导率就不能忽略,所以:
κ(盐)=κ(溶液)-κ(水)
因此,测定溶液的κ之后,还需要测定配制溶液所用水的电导率κ(水),才能求得κ(盐)。

三、实验要求
(1) 写出测定某难溶盐的溶度积的基本原理,实验仪器和试剂,拟出实验步骤。

(2) 提交教师审查.
(3) 独立动手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4) 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