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优化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优化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第一个涉及多个探究因素的探究活动。
问题设计:1、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呢?(学生可能会考虑各种因素: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肥料等)那究竟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以排除的不必要的条件?(小组讨论,要求选用适当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1:种子是从土壤中萌发长出来的,在土壤内是没有阳光的。
证明种子萌发是不需要阳光的。
学生2:无土栽培技术是把植物放在营养液里生长和生活的,充分证明没有土壤,种子照样可以萌发。
学生3:前面学过种子的胚乳或子叶中储存有营养可满足萌发时种子对于营养的需要,所以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肥料。
2、通过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计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1)你最想探究哪一个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你认为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你准备怎么操作?(提醒:实验中要注意的原则)(3)你认为对照组的种子需要具备哪些外界条件?(4)举例说明你如何控制变量?(温度、水或空气)(5)除了教材中用淹没种子的水量达到使种子缺少空气的目的,控制变量的做法你还有其他做法吗?(6)什么时候观察实验现象?需要观察哪些实验现象?以什么形式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7)你还有什么新问题?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中亲身所见所闻举例证明对“光”和“土壤”的排除,对“肥料”的排除则是用所学的知识来举证的。
排除了阳光、土壤和肥料这些不必要的条件,而水、温度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大家比较认同的。
要求学生用适当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暗示学生假设需要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原理,让学生意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创设相对开放的有序的问题链,使学生感觉亲切,有话可说,并促成从最初的想法发展到较为完善的实验思路,明确这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序引导推理,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激发,并意识到学习活动的意义指向,使学习目标成为一种有力的探究动机。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了解哪些环境因素对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
通过实验,希望能够获得有关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宝贵知识,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原理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种子萌发受到许多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类型等。
这些环境条件对种子的萌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这些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子(如豌豆、玉米、小麦等),同时准备培养皿、滤纸、光照设备、温度计、湿度计等实验器材。
2.设计实验方案:分别设定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类型条件,以探究这些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种子放置在培养皿中,并覆盖上滤纸以保持湿度。
3.实验操作:将培养皿放置在预设的光照条件下,并定期测量温度和湿度。
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包括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时间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对比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析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
5.实验结论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有关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o实验数据:在20℃、25℃、30℃、35℃、40℃的温度下,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5%、90%、95%、80%、70%;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70%、80%、90%、85%、75%。
o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豌豆和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25℃-30℃范围内,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高。
这说明适宜的温度范围对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
2.湿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o实验数据:在40%、50%、60%、70%、80%的湿度下,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60%、75%、85%、90%、80%;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55%、70%、80%、85%、80%。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实验报告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实验报告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标验目标1.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2. 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 器材3个杯子,6个棉签棒,9颗黄豆,照相机照相机三 过程1. 实验方案验方案1. 将三个杯子标上号,甲,乙,丙,都倒上水. 2. 将9颗黄豆也分为A,B,C 三类种子每类种子3颗. 3. 将A,B,C 三颗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杯子里. 4. B 种子用两根棉签棒做一个像摇篮似的”床”卡在杯子中卡在杯子中5. A 种子用两根棉签棒撑在杯子上种子用两根棉签棒撑在杯子上6. 将甲放到常温(25℃)下的客厅里,乙放到4℃的冰箱里, 丙放到30℃的阳光下再加90℃的热水里. 7. 一天观察两次,看在甲乙丙三组环境中那一组哪一类萌发最快. 2.实验记录实验记录 A 种子种子 B 种子种子 C 种子种子水分水分 空气空气 温度温度 水分水分 空气空气 温度温度 水分水分 空气空气 温度温度 甲组甲组 没有没有 有 25℃ 有 有 25℃ 有 没有没有 25℃ 乙组乙组 没有没有 有 4℃ 有 有 4℃ 有 没有没有 4℃ 丙组丙组 没有没有 有 60℃ 有 有 60℃ 有 没有没有 60℃在丙组的环境中(60℃左右) 萌发啦!中间那个种子中间那个种子在甲组环境中(25℃左右) 在乙组环境(4℃左右) 四.实验结论在这次实验中,只有甲组中的B种子萌发了,甲组中的A种子因为没有充足的水分,种皮都干裂了,甲组中的C种子因为一直在水中,没有空气,所以也没有萌发.另外乙组和丙组,因为温度太低或太高,所以也没有萌发. 通过这次实验,说明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1 .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2 .作出假设:假设,种子萌发的过程要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发芽。
.制定计划:1.材料用具塑料盒、标签、黄豆种子、冰箱、温度计、胶水、餐巾纸。
3 .实验步骤(1)、在4个塑料盒上分别贴上标签1、2、3、4o(2)、分别在4个塑料盒里放2张餐巾纸,撒50粒种子在纸巾上。
往1、3号塑料盒撒适量的水,以浸湿种子但不淹没种子为适量。
4号塑料盒撒较多的水,要淹没黄豆表面。
2号盒不放水。
(3)、把1、2、4号塑料盒放在室内常温下(约20度),3号盒放在冰箱中(4度)。
环境条件1号塑料盒2号塑料盒3号塑料盒4号塑料盒水适量的水无适量的水较多的水温度16-20度16~20度4度16-20度(4)、每24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塑料盒中种子萌发的情况。
4.实施计划:萌发情况1号塑料盒2号塑料盒3号塑料盒4号塑料盒24小时种子发大无变化种子发大种子发大48小时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水变浑浊72小时开始萌发无变化无变化皮开始脱落96小时萌发无变化无变化水越来越浑浊24小时后:48小时后:72小时后:96小时后:5.分析与结论:1、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水分太多种子会被泡死,水分太少种子就会干死;2、温度也要控制好,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种子就会热死,太低就会冷死;3、4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空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一)学校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保障制度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为搞好我镇学校的安全工作,作到点点有人管,事事有人抓,责任明确,目标落实,特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组织保障制度。
L学校校长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各业务副校长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各中层领导负责本口对应业务、功能室等一系列安全事项,村小负责人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当周值班领导负责统筹安排、管理当周校园安全工作,当周值周教师、安全巡查人员为本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教师是该班学生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科任教师为本堂课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班
实验
名称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时间
实验
目的
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形成对照的思想
实验材
大豆种子40粒,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张餐巾纸
实验人
实
验
步
骤
1.准备实验材料:大豆种子30粒,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张餐巾纸,四张标签纸,胶水
2.在四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2.3.4.分别贴在四个罐头瓶上,将这四个罐头瓶都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用小勺在1号瓶中撒7-8粒大豆种子,将瓶盖拧紧。
5.如果只有2号和1号瓶子,那么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
6.如果只有2号和4号瓶子,那么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_
7.通过该实验说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8.假如给你100粒小麦种子,有80粒种子萌发了,那么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列算式计算)20粒种子不萌发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2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3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4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1.分析1号、2号、3号、4号瓶的实验结果,并填在上表中。
2.该表中有_____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
3.2号瓶的作用是_____,
4.如果只有2号和3号瓶子,那么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
实验
结果
编号
水分
温度
其他条件
是否萌发
1
不洒水
20℃
相同
2
适量水
20℃
相同
3
适量水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序言】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起点,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报告中,我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从而深入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1. 实验背景】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开始,种子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种子萌发的具体环境条件,对于植物的种植和生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择了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分别是温度、光照和湿度三个方面的实验条件。
2.1 温度实验将一批玉米种子分别放置在常温(25摄氏度)、低温(10摄氏度)和高温(35摄氏度)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2.2 光照实验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别是光照充足和全黑暗两种条件下进行观察记录。
2.3 湿度实验在相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记录。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结论:3.1 温度在25摄氏度的常温条件下,玉米种子萌发最为顺利;10摄氏度的低温和35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明显受到抑制,其中35摄氏度下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3.2 光照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较好;而全黑暗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3 湿度在潮湿的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要优于干燥的条件下。
【4. 实验总结】综合实验所得结果,温度、光照和湿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进一步探究这些条件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指导实际的植物种植和生长过程。
【5. 个人观点】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意识到了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影响。
在日常的植物种植和栽培中,合理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将有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和促进植物生长。
这也引发了我对于植物生长环境条件和生理生态的更深入思考和探讨。
【6. 结语】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探讨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步骤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步骤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致的过程,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有助于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质量,进而促进农作物的生产和植物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对种子萌发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选取适用的实验植物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首先需要选取适用的实验植物种子。
一般来说,选取的实验植物种子应该是常见植物、易获得的植物种子。
常用的实验植物种子包括大豆、小麦、玉米、绿豆等。
在实验进行中,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不同的实验植物种子,从而更好地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制备实验条件在进行种子萌发条件实验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条件。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因素。
种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多样的,不同种子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
在实验进行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条件要求,精确控制好实验条件。
三、浸种处理浸种是种子萌发的关键一步,也是种子处理中的重要部分。
在进行种子萌发条件实验前,可以对实验植物种子进行浸种处理。
浸种处理有利于种子吸水、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一般来说,浸种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种子发霉或腐烂。
在浸种处理中,可以使用蒸馏水或其他适宜的溶液,从而更好地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四、温度条件实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同种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在进行温度条件实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观察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种子对温度的适应性,为植物的种子处理和生长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湿度条件实验湿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适当的湿度有利于种子吸水、膨大并促进胚乳的萌发。
在进行湿度条件实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湿度梯度,观察不同湿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率和萌发速度。
实验器材与试剂:1.洋葱种子2.毛刷3.室温水4.室温下的黑暗箱5.温水浴6.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等)实验步骤:1.准备洋葱种子,将种子分成若干组,每组10粒种子。
2.将毛刷蘸水后,轻轻刷洋葱种子表面的宿存物,以促进种子吸水。
3.将湿润的种子分别放置在室温水中,室温下的黑暗箱中和温水浴中。
4.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并记录下萌发率和萌发速度。
5.按照上述步骤重复实验3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得出了以下结论:1.种子在温水浴中的萌发率最高,此时种子表面温度较高,有助于加快种子吸水和激活酶活性,促进种子发芽。
2.种子在室温下的黑暗箱中的萌发率次之,此时种子处于恒定的温湿度环境,萌发条件较为稳定。
3.种子在室温水中的萌发率最低,这是因为在水中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导致种子生长受到抑制。
4.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速度也存在差异,在温水浴中的种子萌发速度最快,而室温下的黑暗箱中最慢。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对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温水浴是最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的条件,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度。
黑暗箱中的室温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萌发率和速度较温水浴较低。
在室温水中的萌发率和速度最低,这是因为水中的微生物对种子生长不利。
因此,在实际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种子的萌发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条件会对种子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实际种植和培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种子选择适宜的培育条件,以提高种子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
同时,为了减少水中的微生物对种子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浇水时避免水溅到种子上,并注意保持培养环境的清洁,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
件实验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1.提出问题:
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2.作出假设:
假设,种子萌发的过程要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发芽。
3.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
塑料盒、标签、黄豆种子、冰箱、温度计、胶水、餐巾纸。
2.实验步骤
(1)、在4个塑料盒上分别贴上标签1、2、3、4。
(2)、分别在4个塑料盒里放2张餐巾纸,撒50粒种子在纸巾上。
往1、3号塑料盒撒适量的水,以浸湿种子但不淹没种子为适量。
4号塑料盒撒较多的水,要淹没黄豆表面。
2号盒不放水。
(3)、把1、2、4号塑料盒放在室内常温下(约20度),3号盒放在冰箱中(4度)。
(4)、每24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塑料盒中种子萌发的情况。
4.实施计划:
24小时后:
48小时后:
72小时后:
96小时后:
5.分析与结论:
1、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水分太多种子会被泡死,水分太少种子就会干死;
2、温度也要控制好,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种子就会热死,太低就会冷死;
3、4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空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