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发芽实验(一)

合集下载

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种子发芽实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5.团队合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解决方法:通过观察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种子发芽需要水分、温度和光照等条件,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2.难点: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解决方法:提供实验模板,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设计,同时讲解实验设计原则,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方法。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种子发芽实验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种子发芽实验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如水分、温度和光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种子发芽实验,直观地感受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加深对种子发芽过程的理解。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种子发芽实验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种子发芽实验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种子发芽实验学习状态。
3.实验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记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4.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性,让他们从实际操作中学习。
5.记录法:提供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记录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记录习惯和准确性。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反思(3篇)

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反思(1)在完成了《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的教学后,我深感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学生主动探索的价值。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对比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引导学生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于教材内容的处理,我尝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讨论种子发芽可能需要的条件。

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他们对即将进行的实验有了初步的预期。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种子发芽条件的猜测和讨论,我成功地保留了他们的不同观点,为后续的实验验证创造了条件。

在探索环节的设计上,我着重让学生体验设计对比实验的过程。

通过以“土壤”条件为例的集体讨论,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设置实验条件、预测实验结果以及确保实验的公平性。

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们分组讨论其他可能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计划。

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虽然我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计划时强调了对比实验的公平性,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未能完全理解并应用这一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比实验方法的讲解和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其次,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部分学生在完成实验计划后未能及时开展实验。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调整教学进度,为学生留出更多的实验时间。

总的来说,这次《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魅力以及学生主动探索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反思(2)本次我执教的《种子发芽实验》一课,主要围绕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对比实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

种子发芽实验(一)

种子发芽实验(一)

图一
2.往杯子底部放入一张折好的纸巾, 纸巾撕碎后效果更好(如图二)
图二
实验方法:
1.把a杯的上部穿过两 根细铁丝,再拿一透明塑
料杯b杯,在杯里装上合 适的水分,把a杯放在b杯 里,b杯的水分高度不能 超过a杯的底部,并在a杯 里放入几颗大豆种子
(如图三)
图三
2.为避免细铁丝 的两端扎到人, 我把它的两端 压弯下去 (如图四)
(图四)
根据毛细现象原理,底部杯中的水 分会源源不断的沿着棉线上升至纸 巾处,使纸巾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湿 润,纸巾上的种子就可以随时吸收 到水分了
3.为了让实验效 果有对比性,我 又做了两个实验 杯与之比较 (如图五)
这三个杯子我们都不再继续加 水或换水,看谁能够发芽成功
图五
中间的2精灯加热,看见
酒精通过棉线做的灯芯一直源源不断的向上提 供酒精,灯芯就可以一直燃烧,我一时豁然开 朗,一种简易自动供水装置在脑海中逐渐形成
主要材料 透明塑料杯,棉线,纸巾,缝衣针,细铁丝等
制作方法
1.先在透明塑料杯(a杯)
的底部用针扎出若干个小 孔,接着把棉线穿过这些 小孔,孔的两端都要留出 一定长度的棉线,接着把 两端的棉线轻轻打结,这 样做的目的是以免棉线的 任何一端脱落(如图一)
(图7)
6.豆芽长势良好, 可以移栽到花 盆里了(如图8)
(图8)
反思及拓展: 这个装置我们可以用在家里的盆栽中,特别是夏天,
家里的盆栽每天都要浇水,如果我们有事情需要外出,家 里没人的话的盆栽就会枯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装置,让 盆栽源源不断的获得水分,这样就免了我们天天浇水的麻 烦。而且这样把水分吸上来的好处是对更有利于植物根部 对水分的吸收,同时也不至于在楼上浇花的时候把水分滴 到楼下去,另外,还可以在水里加入一些营养液,比如淘 米水等等,慢慢吸入根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种子快速发芽实验报告(3篇)

种子快速发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

2. 优化种子发芽条件,提高发芽率。

3. 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种子:选择生长周期较短、发芽率较高的植物种子,如黄瓜、豆角、辣椒等。

- 实验器具:培养皿、滤纸、水、温度计、定时器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种子分为5组,每组50粒,分别进行以下处理:A组:正常发芽组,将种子放入培养皿中,用滤纸吸湿,保持湿润,置于室温下发芽。

B组:温水浸泡组,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C组:低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冰箱中冷藏24小时,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D组:高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0℃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E组:化学处理组,将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2)发芽观察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时间从实验结果来看,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时间为5天,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时间为3天,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4天,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7天,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6天。

可见,温水浸泡法和低温处理法可以显著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

2. 发芽率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率为80%,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率为90%,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5%,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75%,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0%。

可见,温水浸泡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 发芽势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势为75%,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势为85%,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80%,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0%,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5%。

种子的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的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的发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原理,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水、玻璃瓶、湿纸巾、温度计。

实验步骤:1. 准备玻璃瓶和湿纸巾,将湿纸巾放入玻璃瓶中,确保湿度适宜。

2. 在湿纸巾上均匀摆放玉米种子,然后再放入一层湿纸巾,保持湿度。

3. 将玻璃瓶放置在室内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 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在观察的同时,注意保持玻璃瓶内的湿度,确保种子的生长环境。

实验结果:第一天,玉米种子表面无明显变化,湿纸巾保持湿润状态。

第二天,部分玉米种子开始出现微小的裂缝,有些种子开始发芽。

第三天,大部分玉米种子均已经发芽,幼苗开始生长。

第四天,幼苗继续生长,根部逐渐加粗,茎叶开始展开。

第五天,幼苗生长迅速,根部向下延伸,茎叶呈现出翠绿的颜色。

实验分析: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了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

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种子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芽生长。

这说明湿度和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另外,观察发现,种子的发芽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氧气,这也是种子生长的必要条件。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种子发芽生长的影响,比如光照、土壤等因素。

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种子生长的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结语:种子的发芽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也让我们对植物生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激发大家对植物生长的兴趣,也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探索,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第一单元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第一单元    教科版
4.验证“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猜想,我们采用()的方法获取证据。
A.查阅资料B.讨论记录C.对比实验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梳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梳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科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课堂知识重现1.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 我们研究种子的发芽实验,一般采用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化,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3.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对比实验的结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因此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不需要施肥,但生长需要阳光。

5.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等。

6. 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地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7.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8.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9. 企鹅、雪狼为适应寒冷的环境而长有又浓又密的毛,天鹅为适应水中生活而脚上长蹼,大雁的迁徙,青蛙、蛇类的冬眠都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10.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11.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2.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4.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5. 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食物,动物为植物提供养料,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16.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7.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8. 改变生态瓶条件的方法有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部份科学实验参考 (1)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部份科学实验参考 (1)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部份科学实验参考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材料: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结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名称:蚯蚓的选择材料:长方形盒子、吸水纸、干纸巾步骤:1、将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2、桌面上放好吸水纸和干纸巾3、将盒子罩在上面结论:蚯蚓的生存环境阴暗、潮湿。

名称:光和影子材料:手电筒1支,长方体木块3块步骤: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结论:垂直照射影子最短,平射影子最长。

(平行形不变,倾斜形改变。

)实验名称: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变化材料:手电筒、木棒、木板、橡皮泥步骤: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结论:影子的长度短和方向都在变化。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材料: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步骤: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结论: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名称:光的反射能力材料: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结论: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名称:制作潜望镜材料:长方形盒子一个,镜子两块,剪刀、胶布步骤:1、用剪刀将长方形盒子相对的两面各剪一个方孔(一面左端,另一面右端)2、将两面镜子分别从方孔放入盒内,沿45度角斜放,镜面平行朝上,用胶布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个容器里加土,并用勺 子弄平,将种子放土上。 实验的方法 在另一个容器里加纸巾,将 种子放在纸巾上。 在两个容器内洒上等量的水。
我们提出的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阳光吗? 问题 我们的推测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阳光 两个组相同 温度、空气、水、各三粒大小 的条件 相同的种子等 两个组不同 阳光的有无 的条件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吗?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温度、阳光、空气、各三 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水的有无。
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 实验的方法 润,叫实验组。 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 持干燥,叫对照组。
我们提出的 问题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相同 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 的条件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 吗?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 温度、阳光、空气、水、 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土的有无。
在两个不漏水的容器中放入纸 巾,各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 注入等量的水,并分别罩上相 同的不透明杯子。将一个容器 放冰箱上,一个放冰箱中。 (注意:保持纸巾的湿润)
我们提出的 问题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相同 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 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充足的空 气吗?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充足的 空气。 温度、阳光、水、各三粒大小 相同的种子等。 有无空气。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对比实验——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注意:
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想一想:
1、为什么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2、为什么每个盒内至少要两粒种子?
因为一颗种子带有偶然性,科学 实验必须要严谨。
活动记录
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条件设计实验。
我们提出的 问题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相同 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 的条件
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纸巾, 各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注 入等量的水。 将一个容器放密封袋中, 将两个容器放室外
活动记录:
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注意:
1、将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编号,便于 以后的观察、比较和记录。
课后实践及内容提示:
月 日 月 日
提示:
1.实验记录的时间最好以小时为单 位进行观察,比如几小时后发生了什么 变化,大家要及时做记录,记录表上以 天为单位进行记录,每天观察种子的变 化;
2.种子的变化可以从胀大、破皮、 出现根芽、长出叶等几方面观察记录。
课堂练习: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飘飞,它们 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X )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 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 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
发芽吗?
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如果要让一颗完整的绿豆种子发 芽,刚才大家讨论的条件是否都需 要呢? 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 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1.同学们回家后自己完成实验,并做好观 察记录,认真填好实验记录表。 2.下节课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给绿豆发芽过程中 的各个变化进行拍照,当个小小科学家, 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种子发芽和
实验开始时间:
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姓名:
种子的变化 日 期 月 日 月 日 实验组 对照组
1. 在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内分别 实验的方法 垫纸巾,在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 种子,并各滴适量的水。 2.在一个盒子上罩上透明的一次 性杯子,另一个盒子上罩上不透 明一次性杯子。
我们提出的 问题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相同 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 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适宜的温 度吗?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适宜的 温度 阳光、空气、水、各三粒大小 相同的种子等。 温度的不同。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你们以前种植过种子吗? 如何种的?
回顾《凤仙花的一生》
播种后13 天(出土)
=>
出土后一周 (长出真叶)
出土后一个月 (子叶变黄、脱落)
出土后两个月 (开花结果)
猜猜看:图片展示的是哪些种子?
绿豆
白云豆
花生
黑豆
蚕豆
黄豆
你们种植过绿豆吗?
能说说绿豆种子要怎样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