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精编版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我院2014年9月正式开始临床路径工作已半年,选出我院临床路径完成例数较多的7个病种与实施临床路径前比较,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的变化进行效果分析评价。
一、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威宁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病案室,选择白内障、腹股沟疝、阑尾炎、2型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七个病种,将按临床路径管理的七个病种出院统计资料作为临床路径组,从病案管理系统中筛选出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之前的相同条件的七个病种的统计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历史对照组研究方法,对这两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住院日比较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医疗费用比较选出的7个病种临床路径中平均住院日指标下降幅度达到11%—44%,平均住院费用除白内障无变化外,其他6个病种指标下降幅度达到4.8%—35.5%,说明衽临床路径管理后,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通过临床路径实时监控,又能维护和提高医疗质量,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讨论我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半年来,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费用,表明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模式,是值得我们去实践和推行的。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次数,可以有效利用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效率。
实施临床路径,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有效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无效住院日,使患者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及护理服务。
对有变异的患者,认真记录,寻找原因,不断完善各病种临床路径流程,并持续改进,以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二0一五年三月一日。
针灸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

0
死亡率(%)
0
医院感染发生人数
0
医院感染发生率(%)
0
健康教育知晓情况(%)
100%
患者满意度(%)
100%
该病种住院患者总人数
55人
进入路径的病人总人数
15人
完成路径人数
8人
出现变异人数
7人
入径率(%)
27.27%
完成率(%)
53.33%
平均住院日(天)
14.5天
治愈人数
15人
治愈率(%)
该病种住院患者总人数
110
进入路径的病人总人数
6人
完成路径人数
3人
出现变异人数
3人
入径率(%)
5.00%
完成率(%)
50.00%
平均住院日(天)
9.9天
治愈人数
6
治愈率(%)
100%
好转人数
0
好转率(%)
0
死亡人数
0
死亡率(%)
0
医院感染发生人数
0
医院感染发生率(%)
0
健康教育知晓情况(%)
100%
患者满意度(%)
100%
该病种住院患者总人数
138人
进入路径的病人总人数
18人
完成路径人数
8人
出现变异人数
10人
入径率(%)
13.11%
完成率(%)
44.44%
平均住院日(天)
12.5天
治愈人数
16人
治愈率(%)
91.30%
好转人数
2
好转率(%)
90.05%
死亡人数
0
死亡率(%)
某三甲医院骨科两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

it oeai dps prt e dc drw ieetF r dt nadipe ettno ii ah a ss m t r et e opa edt nr p rtea ot eav iao es a df rn.omta o lm nao cnc p tw ys t a c o c, si ne a vn o i me l r s i n m i fl a l ia y e i p j t h t h l o
fa tr , n ee i n rbe nciia ah yi lme tt na dma esg e t n o rv me t. eho sWa s di ec mp rt e rcue f dt xs gpo lmsi l c l twa i h i t n p mpe nai k u g si sfri o e nsM t dsTt t s u e t o aai o n o mp e nh v
r fr i n a e n d l p i s p ya d me h im g t ft r l t n a d i l me tt n o l ia t w y e o m ma g me t s t mo e , h l o h n c a s i l h f mu a i o n n i o he o o n mp e n ai fci c pah a . o n l
Ab tac :Obet eT nl etee et fm lmet o f l ia ptw y odsae:eeeot atrio ek e n moa nc sr t jci oaay h f c pe na no i c a asnt i sssvr s or is fh nea df r ek v z oi i t cn l h iw e e h t t e l
临床路径管理与治疗效果评估

临床路径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有助于 加强学科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诊疗水平。
3
提升医生专业能力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医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疾病的 治疗方案,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专业 能力。
控制医疗成本
降低诊疗费用
01
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使
用,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
优化资源利用
02
合理安排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机,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医疗浪费
03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避免重复检查和过度治疗,减少医疗资源
的浪费。
提升患者满意度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和多学科协作,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 的满意度。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重复检查次数,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
通过建立临床路径数据库和医疗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医疗资源的共 享和优化配置。
临床路径管理面临的挑战与解
05
决方案
医护人员观念转变
总结词
医护人员观念转变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关键,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医护 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认识和认同。
详细描述
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医护人员需要改变传统的医疗思维和 工作方式,接受并适应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培训、讲座、案例分享等方式,让医 护人员了解临床路径管理的理念、方法和优势,提高其参与度和执行力。
路径执行
医护人员按照临床路径要求,规范 执行诊疗活动,确保诊疗过程符合 路径要求。
变异记录
对于偏离临床路径的情况,医护人 员应及时记录变异原因、处理措施 及效果,为监督与评估提供依据。
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

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与应用效果评价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以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是医院为使服务对象能减少费用,同时有效保证医疗服务质量而实施的一种科学的服务和管理方法。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运用到单病种管理上,一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二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医疗费用。
”一、我院开展情况介绍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09〕99号)”文件及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秦海松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陈卫高副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及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组长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现开展科室3个、开展病种9个。
二、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一)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1. 内科、外科、妇产科选定3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核。
选定病种遵照以下原则:(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结合医院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2.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需要的时间,包括总时间和主要诊疗阶段的时间范围。
3. 制作符合临床路径的文本根据院实际情况,参考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表单进行制定。
临床路径文本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三)临床路径实施流程1.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2.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评估与分析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评估与分析我院是一所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自今年4月以来,我院结合传染病专科特点和卫生部公布的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病种,拟定6个专业35个病种。
从出院病例统计看,1~10月实际进入路径管理的有22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数683例,完成临床路径的患者数624例,出现变异的患者数59例;1—10月以来我院接诊的门诊病人136520人次,同期相比增长了16252人次,增长率为11.9%;出院病人4429人次,同期相比增加了472人次,增长率为10.7%。
现将有关情况评估与分析如下:一、基本作法1、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
作为一种好的诊疗模式,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与推进需要一个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医院领导要重视,医护人员要有主动参与的热情。
院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后通过不同形式的会议反复宣讲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使全体医护人员认识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是医院由注重规模扩张、硬件建设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向注重内涵建设、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的精细化管理转变的必由之路;是规范服务,提高效率,控制成本,降低不合理费用,适应医改需要的有效手段,增强了全员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加强临床路径实施领导工作,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临床实施小组个案管理者,由业务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履行对临床路径文本的开发,实施技术指导,制订临床路径评价指标及评价程序,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改进。
各临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各科室路径病种的选择、路径文本的制订。
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中设立由主治医师担任个案管理员,负责汇总分析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变异分析。
3、合理选择病种,科学制订文本。
在卫生部公布的112个病种中,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的疾病为原则,选择适合传染病医院开展的35个病种,在卫生部公布的文本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组织相关专家讨论,进一步明确诊疗时间、诊疗内容,根据本院基本用药目录明确治疗药物,以达到临床路径“本土化”。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水平。
在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同一疾病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甚至不同医生之间的治疗方案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而临床路径的实施,通过对疾病治疗过程进行细化和标准化,确保了患者在不同的医疗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得到最适宜的治疗。
临床路径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对医疗资源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同时,临床路径的实施也使得医疗服务过程更加流畅,降低了医疗差错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在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病历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临床路径的实施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差错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然而,临床路径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医生、护士、患者等各方面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
临床路径的实施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对路径进行更新和优化,以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和患者需求的变化。
总的来说,临床路径的实施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到临床我相信,随着临床路径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水平。
回顾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同一疾病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甚至不同医生之间的治疗方案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而临床路径的实施,通过对疾病治疗过程进行细化和标准化,确保了患者在不同的医疗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得到最适宜的治疗。
每当看到患者在标准化的治疗下康复,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效果评价

配制人 , 并在低温下保存至输液完毕 。 ⑤若无青霉 素, 使用原液 配制皮试液时 , 剩余 药物先加 入生 理盐水 中 , 低温保存 , 根据皮
试结果再加入所需药物。 皮试期间发生浑浊 、 沉淀、 变色现象禁
【 3 】 李小寒 , 尚少梅. 基 础护理学【 M ]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1 2 : 3 5 7 . ( 收稿 E t 期: 2 0 1 3 — 0 9 — 1 6 )
影 响患者 日常生活 , 危害人们 的健 康 , 给家庭社会 带来 了沉重
显改善 , 差异有统计学意叉( P < 0 1 0 5 ) ; 治 疗后 2组 患者 间症状改
善情况无明显差异( P > O . o 5 ) 。结论 临床路 径的实施对慢性 阻
的经 济负担 。解决我 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的诊治问题 , 降
1 资料与方法
【 关键词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路径
效果
评价
临床路径是 医疗 管理 者设计 的一个 作业 流程 , 指患者 由住 院到出院 , 在此期 间进 行的相关 治疗 流程 , 通过 临床路径 的实 施来控制医疗成本 , 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 。临床路径设立并制订
作者简介 : 高 慧琴 , 女, 本科, 主治医师。
敏症状唧 。
1 . 4 统计学 方法
计数 资料采用 检验 , P < O . 0 5为差 异
表2 2组皮试后皮试液的比较
3 讨 论
用。 ⑥输液时 , 开始 1 0 m i n 一 1 5 mi n速度放慢 , 密切观察 , 后再 调 节。 ⑦在规定时间 3 0 m i n 一 4 0 r a i n内完成滴注 , 整个输液过程 应 控制在 2 h内, 现配现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
我院2014年9月正式开始临床路径工作已半年,选出我院临床路径完成例数较多的7个病种与实施临床路径前比较,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的变化进行效果分析评价。
一、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威宁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病案室,选择白内障、腹股沟疝、阑尾炎、2型糖尿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七个病种,将按临床路径管理的七个病种出院统计资料作为临床路径组,从病案管理系统中筛选出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之前的相同条件的七个病种的统计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历史对照组研究方法,对这两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
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住院日比较
病种
对照组临床路径组
对比结果降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
白内障 2.56天 2.03天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减
少0.53天
20%
腹股沟疝8.86天 5.57天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减
少3.29天
37%
阑尾炎 6.2天 4.43天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减
少1.77天
28.5%
COPD 12天10.65天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减
少1.35天
11%
2型糖尿病12天9天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减
少 3天
25%
细菌性痢疾5天 4.38天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减
少0.62天
12%
流行性腮腺炎9天5天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减
少 4天
44%
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医疗费用比较
病种
对照组临床路径组
对比结果降幅平均医疗费用平均医疗费用
白内障2800元2800元
无变化
腹股沟疝3150元2997元临床路径组平均
医疗费用减少
153元
4.8%
阑尾炎3236元3020元临床路径组平均
医疗费用减少
216元
6.67%
COPD 5361元4533元临床路径组平均
医疗费用减少
828元
15.4%
2型糖尿病4268元4055元临床路径组平均
医疗费用减少
213元
5%
细菌性痢疾2933元1891元临床路径组平均
医疗费用减少
1042元
35.5%
流行性腮腺炎2556元1838元临床路径组平均
医疗费用减少
718元
28.1%
选出的7个病种临床路径中平均住院日指标下降幅度达到11%—44%,平均住院费用除白内障无变化外,其他6个病种指标下降幅度达到4.8%—35.5%,说明衽临床路径管理后,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通过临床路径实时监控,又能维护和提高医疗质量,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讨论
我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半年来,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费用,表明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模式,是值得我们去实践和推行的。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次数,可以有效利用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效率。
实施临床路径,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
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有效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无效住院日,使患者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及护理服务。
对有变异的患者,认真记录,寻找原因,不断完善各病种临床路径流程,并持续改进,以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二0一五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