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简介

合集下载

西安第三,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西安第三,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一、毕业实习安排 (3)二、毕业实习要求 (3)三、毕业实习正文 (3)3.1、西安第三污水处理厂概况 (3)3.2、第三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4)3.3主要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参数 (4)3.3.1 粗格栅 (4)3.3.2 鼓风机房与细格栅 (4)3.3.3 曝气沉砂池 (4)3.3.4 生物反应区 (5)3.3.5终沉池 (7)3.3.6重力浓缩池 (8)3.3.7污泥平衡池 (8)3.3.8污泥浓缩脱水车间 (9)3.3.9中水处理系统 (9)3.3.10厂区平面图效果图 (9)4.1第四污水处理厂概况 (10)4.2进水水质指标 (10)4.3出水水质指标 (11)4.4第四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11)4.5除臭工艺技术路线确定 (12)4.6主要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参数 (13)4.6.1 进水控制井 (13)4.6.2 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 (13)4.6.3 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 (13)4.6.4 初次沉淀池 (14)4.6.5 生物反应池 (14)4.6.6 终沉池 (14)4.6.7 接触消毒池 (14)4.6.8 鼓风机房 (14)4.6.9 加氯间及投药间 (15)4.6.10 初沉池污泥泵房 (15)4.6.11 剩余及回流污泥泵房 (15)4.6.12 污泥浓缩池 (15)4.6.13 储泥曝气池 (15)4.6.14污泥脱水车间 (15)4.6.15污泥外运 (16)5.1第五污水处理厂概况 (16)5.2进水水质指标 (16)5.3出水水质指标 (16)5.4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17)5.5主要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参数 (17)5.5.1 进水控制井 (17)5.5.2 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 (17)5.5.3 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 (18)5.5.4 初次沉淀池 (18)5.5.5 生物反应池 (18)5.5.6 终沉池 (19)5.5.7 接触消毒池 (19)5.5.8 鼓风机房 (19)5.5.9 五厂小结 (19)六、毕业实习总结 (20)前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前去西安,在西安第三、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毕业实习。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李兴飞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李兴飞

实习报告实习性质:认识实习实习单位:西郊热电厂处理厂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环工1103姓名:李兴飞学号:110330314指导教师:杨永哲韩芸2013 年6月6 日1.西郊热电厂专家讲座主讲人:金虎讲座时间:2013年6月6日讲座地点:环工楼716讲座目的:认识了解西安污水处理现状及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工艺方法,努力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了解西安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的情况,为实践大好理论基础,让我们更容易吸收水厂工作人员的讲解。

1.1西安市污水处理现状西安市现状排水服务面积约152.2km2,排水管道除老城区及东北郊部分为合流管外,其余以分流制为主。

排水管网总长约835.4km。

其中污水管道490km(包括现状合流管),普及率67%,雨水管渠345.4km,普及率45%,管渠密度约5.5km/km2。

目前污水管网接纳城市污水量约80万m3/d,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两座,总处理能力27万m3/d,污水处理率34%,其中北石桥污水处理厂15万m3/d,邓家村污水处理厂12万m3/d。

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之际,为了使排水设施适应城市的发展,提高管网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尽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西安市政府把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改造作为"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重视城市管网改造,以改善西安市的水环境质量。

1.2西安市城市供水现状西安市城市供水设施历经近5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过去单一的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发展到现在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供水系统。

现有水厂7座,在建水厂1座,其中地表水供水能力72万m3/d(曲江水厂60万m3/d,浐河二水厂12万m3/d),地下水供水能力42万m3/d,供水总能力达114万m3/d,供水面积162km2,供水服务人口227万00人。

1.3西安市城市水资源及用水量西安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1.78亿m3,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简介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简介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简介一、简介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位于灞河西岸,占地面积400.66亩,其中一期用地230亩,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主要接纳和处理西安市东南郊、东郊、东北郊浐河以西太华路、北二环至北三环区域,以及东二环至经九路、南二环至华清路区域范围内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总服务面积约4568公顷。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规模40万m3/d,深度处理工程10万m3/d;其中一期污水处理规模20万m3/d。

污水处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后排入灞河,然后进入渭河,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类标准;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中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运行后,可大大的减少灞河、浐河的污染物排放量,可有效保护灞河、浐河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A/A/O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中温一级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除臭处理工艺采用:离子除臭及生物除臭两种处理工艺。

设计进水水质:COD 480mg/L BOD 240 mg/LSS 300 mg/L NH4+-N 45 mg/LTP 6 mg/L TN 65 mg/LPH = 8 水温≥14℃出水水质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COD ≤60 mg/L BOD ≤20 mg/LSS ≤20 mg/L TN ≤20mg/LNH4+-N ≤8 mg/L TP ≤1.0mg/LPH = 6-9.0 粪大肠菌群≤10000个/L三、污水处理工艺描述1污水处理系统综述厂外污水经D=2600mm污水干管进入粗格栅间,粗格栅间内设置6条进水渠道(含远期工程3条进水渠道),每条进水渠道内设一台高度H=4.00m,间隙b=25mm的格栅栅条,用于拦截进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悬浮物。

西安市第五水厂地下水净水工艺设计介绍

西安市第五水厂地下水净水工艺设计介绍

西安市第五水厂地下水净水工艺设计介绍张钢;王峰慧;范玉柱【摘要】西安市第五水厂水源为地下水,部分地下水井铁、锰指标超标,浊度、氨氮、细菌总数、CODMn、亚硝酸盐等指标存在季节性超标现象.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保证供水安全迁建西安市第五水厂,建设规模为15万m3/d,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联合高校进行了几年中试试验研究,确定水厂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曝气接触氧化池+砂滤池+生物活性炭滤池+氯消毒的净水处理工艺,本文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和原水水质分析情况等确定了各工艺单体的设计参数,可为国内微污染地下水源水厂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净水技术》【年(卷),期】2016(000)0z1【总页数】6页(P50-55)【关键词】给水厂;地下水;除铁除锰;两级滤池;污泥处理;西安市【作者】张钢;王峰慧;范玉柱【作者单位】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2;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9西安市第五水厂的水源取自西北郊地下水源,水源地位于西北郊的沣河入渭处,水源以渭河、太平河侧渗和雨水补给为主。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源地周边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渭河、太平河污染日趋严重,使得地下水原水水质呈现一定的恶化趋势[1]。

部分地下水水源井铁、锰指标超标,部分潜水井浊度、氨氮、细菌总数、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等指标存在季节性超标现象,地下水水厂的处理工艺不完善,使地下水厂出厂水中铁锰未得到有效去除[1]。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并保证供水水质达标,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拟新建规模为15万m3/d的西安市第五水厂,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106项要求,其中出厂水浊度≤0.5 NTU。

第五水厂对西北郊水源地66口井近四年进行了逐月水质检测记录,检测时间自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共计52个月。

敬双怡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敬双怡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图书馆CNKI期刊网
7、《排水工程》,中国建工版
8、崔玉川主编《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9、城市污水处理常用生物反应化学计量参数和动力学参数
10、给排水标准图集
八、答辩之前学生应作的准备工作提要
学生应完成所有毕业设计相关设计计算、绘图工作,撰写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并打印装订好。答辩前做好准备,在规定时间内清楚陈述自己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并回答设计内容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提问。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题目来源丁实际工程项n科研课题教学模拟题n其它题目类型丁工程设计型科学研究型调研综述型其它类型一毕业设计任务包括对工程图纸的具体要求及设计参数检测值ss270mgl水温12?20ccod290?460mgl磷酸盐mglbod160?310mglnh38mgl3水文地质资料
同组的学生每人一题,内容不同,水量不同,与其余题目学生无直接联系。
四、指导方式和工作进度要求
指导方式:以去设计教室辅导为主,兼用电话、E-mail等解答同学们遇到的问题。
进度要求:了解任务,查阅相关文献:1周(第4周)
城市污水一级处理设计计算:2周(第5、6周)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设计计算:2周(第7、8周)
12~20℃
COD
290~460mg/L
磷酸盐
4~7mg/L
BOD5
160~310mg/L
NH3—N
38mg/L
3、水文地质资料: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西安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年极端最高气温35至41.8℃;极端最低-16至-20℃。全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26.3℃,月平均最高气温32℃左右;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3~-1.3℃,年温度差达26至27℃。降水年际变化很大,多雨年和少雨年雨量差别很大,两者最大差值可达590 mm。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极不均匀,有78%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其中7-9月的雨量即占全年雨量的47%,且时有暴雨出现。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年平均风速1.8 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罐体及其相关空间城市设计竞赛任务书【模板】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罐体及其相关空间城市设计竞赛任务书【模板】

***件1:**市第五污水处理厂罐体及其相关空间城市设计竞赛任务书一、项目概况**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对于改善城市水环境、保护流域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推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位于浐灞西路以西,**市奥体中心对岸(图1)。

厂区内有3座卵形污泥消化罐,为双曲线、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结构,罐体为混凝土材质,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表面材料为银色铝塑板。

其总高为53m,地下部分深为5m,最大内径为43m,单池容量12000m³(图2、3)。

图1 污水处理厂与奥体中心图2 污水处理厂罐体现状图图3 污水处理厂卫星图二、设计要求(一)方案设计以罐体本身的美化为主,但不限于罐体本身,可在不影响污水处理厂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利用现状及周边环境条件,创造出宜人的空间环境。

(二)方案需注重艺术性、实操性、经济性相结合。

(三)方案要求多视点表达,视点包括灞河、奥体中心、东三环、及绕城高速等,注意城市地形高差变化。

(四)方案设计主题突出,风格明显,能够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文化特征。

三、提交成果要求(一)比例不限,提交作品为A2规格图幅,至多以四张为限。

(二)内容包括:设计说明(含问题提出、创意策划、设计思路和方案亮点等)、投资估算、多视点的表现图及其他表达设计意图的相关图示等。

(三)不拘于表现形式,但应意图明确、表达清晰,可增加文字、图纸(可手绘)及模型等表达设计意图。

四、评分标准(一)方案构思是否具有创意,特色鲜明。

(35分)(二)方案设计是否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25分)(三)方案整体与局部是否协调统一又富有变化,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

(20分)(四)方案功能与外观是否有机结合,比例尺度是否恰当。

(10分)(五)图面效果:是否具有较好的表现力,表达是否清楚美观。

(10分)2020年3月9日。

污水处理厂工艺论述——以西安市为例

污水处理厂工艺论述——以西安市为例

87海外文摘业务探讨 BUSINESS DISCUSSION1 分类、成分及其影响1.1 污水的概念及分类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病原菌,水量的时间和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

工业废水污染物行业特征变化明显,水量与产量相关。

在各种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

工业废水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降水除初期降雨外,污染物浓度低,含泥砂等无机污染物,短时间流量大,需迅速排除。

1.2 水体污染产生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工艺论述——以西安市为例李姝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55)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叙述了当前污水的处理工艺和行业发展情况,笔者有幸实地进入西安市第五污水厂和北石桥污水处理厂近距离观察工艺流程和处理情况,故选取西安市为例同时根据从水处理工艺报告中学习到的内容辅以后期文献资料研究,得出了较为完全的处理流程。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海绵城市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4-0087-03作者简介:李姝凝(1998—),女,陕西西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工程给排水。

图1 工艺流程图表1水质要求. All Rights Reserved.88海外文摘(1)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物造成有益的水生生物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迁栖他处,或者死亡。

(2)部分有毒元素或重金属元素,既难溶于水又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产生致癌作用或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3)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

西安污水处理厂调研报告

西安污水处理厂调研报告

西安污水处理厂调研报告目前西安市已经投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共有22家,城区内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共有5家,是西安第一到第五污水处理厂。

本次主要是对这五家污水处理厂、相关管理部门和污泥处置公司进行调研,具体调研内容如下:西安第一污水处理厂:西安第一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56年,1998年进行工艺技术改造。

位于西安市西北郊西北郊邓家村北。

主要接纳西安市环城西路以西、三桥皂河以东、南至大环河多家工业污水和近70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大约75%的污水是工业废水。

处理规模11万m3/d。

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工艺为A2O。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固体废弃物的环节主要有:(1)粗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主要有较大体积的固体废弃物、砂石和质量较轻的油脂等悬浮物,这部分固体废弃物随厂区生活垃圾一同运到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2)辐流式初沉池和辐流式终沉池产生含水率为99.2%的污泥,含水率较高的污泥经常温消化、浓缩至含水率为95-96%的污泥,再经带式压滤对污泥进行机械脱水,最终污泥含水率为80%。

平均产泥量为60m3/d。

目前所产生的污泥全部送往陕西君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生化处理,处理费用及运输费合计约为140-150元/m3。

西安第二污水处理厂:西安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西安市西南郊北石桥村东,主要接纳和处理西安南郊和西南郊地区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和居住区生活污水,其比例为2∶8左右,全区服务面积约为83km2。

处理规模为15万m3/d。

污水处理系统采用DE氧化沟,采用转刷表面曝气。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固体废弃物的环节主要有:(1)粗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主要有较大体积的固体废弃物、砂石和质量较轻的油脂等悬浮物,产生垃圾量约为20t/d,这部分固体废弃物随厂区生活垃圾一同运到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2)氧化沟出水经辐流式终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产生含水率为99.1%的污泥,由于氧化沟泥龄长,污泥较稳定,不需进行消化,直接经污泥浓缩池将污泥浓缩至含水率为96-97%,再经带式压滤对污泥进行机械脱水,最终污泥含水率为78-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一、简介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位于灞河西岸,占地面积亩,其中一期用地230亩,总投资亿元人民币;主要接纳和处理西安市东南郊、东郊、东北郊浐河以西太华路、北二环至北三环区域,以及东二环至经九路、南二环至华清路区域范围内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总服务面积约4568公顷。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总规模40万m3/d,深度处理工程10万m3/d;其中一期污水处理规模20万m3/d。

污水处理采用厌氧/缺氧 /好氧(A2/O)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后排入灞河,然后进入渭河,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类标准;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中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运行后,可大大的减少灞河、浐河的污染物排放量,可有效保护灞河、浐河流域范围内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A/A/O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中温一级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除臭处理工艺采用:离子除臭及生物除臭两种处理工艺。

设计进水水质:COD 480mg/L BOD 240 mg/L SS 300 mg/L NH4+-N 45 mg/LTP 6 mg/L TN 65 mg/LPH = 8 水温≥14℃出水水质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COD ≤60 mg/L BOD ≤20 mg/LSS ≤20 mg/L TN ≤20mg/LNH4+-N ≤8 mg/L TP ≤LPH = 粪大肠菌群≤10000个/L 三、污水处理工艺描述1污水处理系统综述厂外污水经D=2600mm污水干管进入粗格栅间,粗格栅间内设置6条进水渠道(含远期工程3条进水渠道),每条进水渠道内设一台高度H=4.00m,间隙b=25mm的格栅栅条,用于拦截进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悬浮物。

粗格栅间上部设置一台抓爪式格栅除污机,用于清捞粗格栅截留的污染物。

经过粗格栅的污水由进水渠道进入提升泵房集水池,一期工程提升泵房集水池内设置4台潜水污水泵,3用1备,1台变频,单台流量Q=3650m3/h,扬程H=21m,功率P=275KW;将进厂污水提升至泵房出水井后,经一根DN1800管道送至后续处理单元。

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内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溢流管闸门、超越管闸门、近远期工程连通闸门、电动葫芦等。

污水提升至泵房出水井出水进入细格栅间,在此设计4条细格栅渠道,每条渠道内设置一台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格栅间隙b=5mm,宽度W=,功率P=;用以截留污水中较细小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栅渣由无轴螺旋输送机送至栅渣压榨机进行压榨后外运。

经过细格栅的污水进入曝气沉砂池去除水中的沙砾,本期工程设计2系列曝气沉砂池(2格/系列),单格工艺尺寸L×W×H=24××,有效水深H=;平均流量停留时间T=。

曝气沉砂池设置3台罗茨鼓风机供气,2用1备,单台流量Q=min,风压H=400mbar,功率P=22KW;每系列曝气沉砂池设置一台桥式除砂桁车,采用气提除砂方式;配四台潜水吸砂泵,单台流量Q=42m3/h,扬程H=7m,功率P=。

砂水混合物经排砂槽送至曝气沉砂池西侧的砂水分离间,经2台砂水分离器分离后,沉砂外运处置,砂水分离器单台处理量Q=20-27L/S,功率P=。

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自撑式不锈钢闸门、出水铸铁闸门、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叠梁闸等。

曝气沉砂池出水经一根DN1800管道送至初沉池总进水井,再由初沉池进水渠道均匀分配至10座初沉池,单池工艺尺寸L×W×H=50××,有效水深H=;。

初沉池进水渠道内设有4台潜水搅拌器,电机功率P= KW,以防止污水中的悬浮物在渠道内沉淀淤积。

设计平均流量时初沉池停留时间T =,表面负荷q=1.98m3/m2·h。

每座初沉池内设置一台非金属链条式刮泥机,电机功率。

在初沉池管廊内设有5台凸轮转子泵,单台流量Q=h,扬程H=15m,功率P=,可将初沉池污泥定期抽排至污泥处理区的贮泥池内。

初沉池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手动撇渣装置、出水铸铁闸门、叠梁闸等。

初沉池出水经两根DN1300管道分别进入两系列A/A/O 生物池(2座/系列)进水井,并均匀配送至每座生物池,所有生物池为并联运行方式;每座池分为两组,每组3个廊道,单个廊道工艺尺寸L×W×H=96×15×9m,有效水深H=,每座生物池池容V=69120m3。

每座A/A/O生物池按进水方向,依次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组成,各区之间设置隔墙分隔,以形成独立的运行环境。

污水在流经生物池各区域时完成不同的生化反应,以实现对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

设计生物池系统污泥龄θ=,好氧污泥龄θ=;系统总停留时间T=,其中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设计系统污泥负荷N T=kgSS·d,污泥浓度MLSS=3500mg/L;实际需氧量AOR=d,标准供气量Gs=60203.0m3/h;设计污泥回流比R=50%~100%,混合液内回流比r=100%~300%。

在生物池厌氧区和缺氧区设有潜水搅拌器28台,单台功率P=13KW,以防止污泥沉降。

好氧区设置21500个刚玉曝气器,单盘直径300mm,服务面积个;并在好氧区出口设置内回流泵8台,4台变频,单台流量Q=3200m3/h,扬程H=,功率P=。

生物池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进水闸门、空气管路阀门等。

每系列A/A/O生物池出水经一根DN1800管道分别进入两系列二沉池配水井,并由配水井均匀分配至8座二沉池(4座/系列)。

污水在二沉池内完成泥水分离,上清液排至后续处理建构筑物,沉降污泥排至配水井污泥渠道后,送至每系列生物池北侧的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内。

本工程设计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沉淀池,单池内径D=40.0m,有效水深H1=4.0m,池边总高度H=4.5m。

平均流量时二沉池停留时间T=,表面负荷q=0.83m3/m2·h,固体负荷q'=139.26kg/m2·d。

每座二沉池内设置一台半桥式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电机功率,每座配水井内设二沉池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及排泥套筒阀,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二沉池排渣手动可调堰门等。

每系列二沉池配水井出水各通过一根DN1300管道汇合至一根DN1800紫外线消毒系统进水管道,送至紫外线消毒车间。

紫外线消毒车间内设有两条消毒渠道,每条渠道内设置一套紫外线消毒装置,对二级生化处理后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后污水经巴氏计量槽(一套)计量后,由一根D1800钢筋混泥土管道送至总出水井。

在巴氏计量槽后设有热泵机房供水泵集水井,内设2台离心式潜水污水泵,将部分处理后达标污水泵送至厂区热泵机房,供厂前区建筑物采暖(供冷)使用。

在巴氏计量槽出水井北侧预留一根DN1200管道,以备远期深度处理及回用水工程实施时使用。

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紫外线消毒车间电动葫芦、预留回用水管道蝶阀、热泵机房供水泵管路阀门、叠梁闸及出水管叠梁闸槽等。

巴氏计量槽出水由总出水井经一根D2600钢筋混泥土管道排至厂区东侧灞河水体。

设计在总出水井北侧预留一根DN1800远期工程出水管,管端设置一台手动铸铁闸门,供远期工程出水使用。

二沉池沉降污泥进入每系列配水井污泥渠道后,经一根DN1200管道送至各系列生物池北侧中部的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内。

全厂共设2座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每座污泥泵房内设有3台潜水轴流回流污泥泵,2用1备, 单台流量Q=2100m3/h,扬程H=,功率P=53KW;3台离心式潜水污水剩余污泥泵,2用1备, 单台流量Q=54m3/h,扬程H=16m,功率P=。

回流污泥泵将回流污泥提升后,经回流污泥渠道送至每座生物池厌氧区前端,以保证生物池内污泥浓度及生物量,设计污泥回流比R=50%~100%。

剩余污泥泵将剩余污泥提升送至污泥浓缩池,浓缩后进入污泥处理区贮泥池Ⅰ,剩余污泥干重Q=d,含水率P=%,剩余污泥量V=d。

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回流污泥渠道出水手电动铸铁闸门、电动葫芦、剩余污泥管路阀门等。

在A系列A/A/O生物池西北角设有一座水区化学除磷加药间,在必要时可启动水区辅助化学除磷装置,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水区化学除磷加药间由储药池和加药设备间组成,为半地下式钢筋混泥土构筑物。

主要工艺设备包括:除磷加药泵及其附属设备、管路阀门等。

鼓风机房位于初沉池北侧、生物池南侧,主要作用是向生物池充氧供气。

鼓风机房上层为鼓风机设备间,下层为管道间。

鼓风机设备间由电动鼓风机房和沼气驱动鼓风机房组成,中间设有隔墙分隔。

电动鼓风机房内3台鼓风机,电动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单台流量Q=355m3/min,风压,功率P=710KW,在厂区污泥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前,电动鼓风机全部运行,保证生物池充氧供气量。

沼气驱动鼓风机房内设有2台(套)沼气驱动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单台流量Q=355m3/min,风压,功率P=710KW;在厂区污泥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后,可停运2台电动鼓风机(设为备用鼓风机),启动全部沼气驱动鼓风机,向生物池充氧曝气。

此运行方式可充分利用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驱动内燃机-鼓风机系统的能量;同时也可充分回收、利用沼气内燃机产生的热量,加热进入消化池的污泥,使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可大量节省污水处理厂电能消耗,降低运行费用。

鼓风机房其它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沼气驱动鼓风机附属设备(沼气调节系统、热回收装置、冷却系统、冷却水循环泵、润滑油自动补充系统、尾气消音器及排放装置等)、进风口电动调节蝶阀、出风口放空阀及消音器、自动卷绕式空气过滤器、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出风管及供气干管管路阀门等。

沼气增压机房设置于鼓风机房东侧,为厂区防爆建筑物。

增压机房内设置2台(套)沼气增压机。

沼气由污泥处理区经管路接至沼气增压机内,经加压后送至沼气内燃机,做为内燃机燃料驱动鼓风机向生物池充氧供气。

其它主要设备及装置包括:全系统安全装置、阀门、管路及附件等。

2污泥处理系统综述污泥处理工艺采用剩余污泥重力浓缩,设置污泥浓缩池2座,单池直径D=21m,有效水深,停留时间,对剩余污泥进行重力机械浓缩,设置1台中心传动式栅条式污泥浓缩机,电机功率P=。

然后与初沉污泥在贮泥池Ⅰ中混合后,进行一级中温厌氧消化,消化后排入贮泥池Ⅱ,最后采用离心脱水机进行污泥脱水的工艺流程。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沼气发动机(拖动鼓风机)、厂区冬季采暖锅炉及热水锅炉(污泥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