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吆喝)拓展阅读(4篇)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吆喝)拓展阅读(4篇)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吆喝)拓展阅读(4篇)枣核萧乾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但是用途却特别蹊跷。

从费城动身前,我们就通了电话。

一下车,他差不多在站上等了。

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

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漂亮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

倘假设在中国,那个地方一定会有枫城之称。

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

”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现在都成家立业了。

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

现在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

姑娘在哈佛教书。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但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也许是没出息,如何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我想厂甸,想隆福寺。

那个地方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因此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选择,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那个地方,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曲水亭街是现在仍保留着老济南风貌的一条长街,南连珍珠泉等众多名泉,北接,然后进入大明湖。

泉水汇成了小河,伴着街巷潺.潺流淌,一边是青砖碎瓦的古朴老屋,一边是飘摇的澄.澈清泉,两岸杨柳摇曳.生姿,仿佛还原了《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吹来和煦的春风,时,手捧一杯济南府的咖啡,在曲水亭街,享受古城的宁静和沉稳,如此惬意美好。

(1) 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潺.潺(cán)澄.澈(chéng)摇曳.(yiè)余晖.(huī)B.潺.潺(chán)澄.澈(dèng)摇曳.(yè)余晖.(hūi)C.潺.潺(chán)澄.澈(chéng)摇曳.(yè)余晖.(huī)D.潺.潺(cán)澄.澈(dèng)摇曳.(yiè)余晖.(hūi)(2) 上面语段中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百花州水澡闲暇慢步B.百花洲水藻闲暇漫步C.百花州水澡闲瑕漫步D.百花洲水藻闲瑕慢步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喜欢同他聊天。

B.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C.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

D. 山东省科技馆新馆正式开馆,市民们慕名而至....地到来。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河南电视台节目《2023清明奇妙游》融古代诗歌、绘画和典故为一体,遭到了观众好评。

B. 济南市十所高校联手打造了“大国风范”思政课,成为大学生选修的热门课程。

C. 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将开展听见泉水叮咚,闻见满城书香,看见非遗文化。

萧乾《老北京的小胡同》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乾《老北京的小胡同》阅读练习及答案

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①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

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

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时,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

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②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

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

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

当然,样子全变了。

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③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

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

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④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

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

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

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

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

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

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⑤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

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

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

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①盆锔碗”的。

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⑥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

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黏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⑦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

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

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⑧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解题思路现代文阅读一直都是语文中考的难点,是师生都感到棘手的地方。

现就根据近两年广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点,结合近两年各市地中考语文试题,谈谈考点分析和解题思路。

一、【考点】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一般情况下,现代文阅读中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指代义。

②修辞义。

③近义词的差别。

④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

【典型例题】1、(北京市2005年中考试题《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结合上下文,品味第(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2、(河南省2005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宝石项圈》)第11段中“期待和自豪的泡沫”应怎样理解?(1)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2)为自己有这么多子孙而自豪;(3)这些子孙并没有把老人放在心上;(4)老人非常孤独、失望;(5)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

3、(福建省福州市2004年中考试题《榕树,生命进行曲》刘再复)“(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一句中“碧叶”的意思是榕树的精神品格(点拨:“生命里积淀着”可知“碧叶”不是外形特征,而是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某种本质特点)【解题思路】①联系具体的语境;②联系立意和主题;③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④联系词语的色彩;⑤联系描写和修辞的角度。

二、【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理解不同于字面解释,常表现为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的分析。

重要句子通常有以下几种特点:①总起句、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②统摄全篇的句子,即“文眼”;③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典型例题】1、(辽宁省沈阳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试题《月光饼》琦君)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

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2、(黑龙江省2005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如何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画波浪线句:我对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分赏悦,生活总是立即赐下万道流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6)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6)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田字格中或括号里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分,(2)~(5)每小题2分。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汉代繁重的兵役制度让许多征战将士失去家园。

在《十五从军征》中,作者以两句诗将举目无亲,孤独无助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愤欲绝的茫然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山河表里潼关路。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朱雀山脚下的吉林化石博物馆里,一亿多年前的小潜龙化石,已经不能用我们的生命进程来感叹。

山我只爬行了一半,始于“寻梦”石刻,止于“峰回路转”石刻。

松花江边观看夜景,教堂和楼房被墙体彩灯勾lè①(____)出夜色中的建筑模.②(____)样,江对岸的楼群墙面彩灯变幻闪耀,江上的喷泉配合音乐,把江景之美推向艺术之境。

有谁正走入梦境,有谁愿意返还人间。

市区西南的松花湖水浩大如海,,船尾螺旋桨腾起两行白浪花,如翻滚的蛟龙。

远山深黛色__③__愈远山色愈青黛,层叠至远至淡,和天色混合__④__船上看日落,晕日,日照晃在水面,一线碎光或像一钩残月。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1分)(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惊涛拍岸皎洁B.碧波微澜朦胧(3)在语段③④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分号句号B.逗号叹号C.逗号句号D.句号句号(4)语段中“峰回路转”一词出自的文章是( )(2分)A.《岳阳楼记》B.《醉翁亭记》C.《三峡》D.《湖心亭看雪》(5)下列词语的结构类型与“一钩残月”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包罗万象B.体察民情C.春华秋实D.精心布置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

全国通用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记叙文阅读之作用题练习题(含答案)

全国通用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记叙文阅读之作用题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讲作用题课后作业一、《我爱北京的小胡同》①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②六十多年前,我到北京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

白天忙于到沙滩北大三院去应试。

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

③但是,我们这一帮穷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

黄昏,总要到西单一带去逛街。

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

如闻仙乐。

此时鼻管里会蓦地涌一股幽香,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

回到公寓,又能听到小胡同中的叫卖声:“驴肉!驴肉!”“王致和的臭豆腐!”其声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凄清之意。

这声音把我送入梦中,送到与臭虫搏斗的战场上。

④将近五十年前。

我在欧洲呆了十年多以后,又回到了故都。

这一次是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后门在翠花胡同,前门则在东厂胡同,据说就是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所在地,是折磨、囚禁、拷打、杀害所谓“犯人”的地方,冤死之人极多。

他们的鬼魂据说常出来显灵。

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曲,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

⑤然则。

这样的复杂的内容,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

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

这是北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

⑥据说当年黎元洪大总统在这里住过。

我住在这里时,北大校长胡适住在黎住过的房子中。

我住的地方仅仅是这个大院子中的一个旮旯。

但是这个旮旯也并不小,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我第一次体会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院子里摆满了汉代砖棺,黄昏时分,总会让人感觉到鬼影憧憧。

毛骨悚然。

所以很少有人敢在晚上来拜访我。

我“与鬼为邻”,倒也过得很安静。

⑦第二进院子里有很多树木。

有一个夏日的晚上,刚下过一阵雨。

我走在树下,忽然闻到一股幽香。

原来这些是马缨弦.树,树上正开着繁花,幽香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⑧这一下子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西单的栀子花和茉莉花的香气。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情景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两个典故,写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4)明月清辉夜,诗人往往借月传情。

“_________,_________”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借月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露从今夜白,_________”在《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借月抒发深沉的思念之情;“____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借月传达无法抑止的思乡愁绪。

二、名著阅读 2.阅读名著《水浒传》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神惊⋯⋯”②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

罢罢,我饶了你这斯性命!”放将起来。

(1)第①段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 _____,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生辰纲,还体现在 _____、智取文安县等。

(2)上面第①段文字出自《水浒传》中的哪一个情节? (3)《水浒传》中,“李逵打死殷天锡”这一情节表现了李逵怎样的性格?三、基础知识综合 3.学校征集各班的随手拍作品,下面是某班级的推荐作品,请阅读推荐词,完成下列任务。

文丞相祠 西总布胡同 中关村大街 (1)文丞相祠位于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是为纪念南宋抗元英雄 _____而建造的。

【2019最新】老北京的小胡同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2019最新】老北京的小胡同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老北京的小胡同阅读试题及答案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1)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

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

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

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2)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

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

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

当然,样子全变了。

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3)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

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

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4)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

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

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

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

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

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

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5)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

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

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

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①盆锔碗”的。

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6)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

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阅读答案
《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阅读答案
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乾
(1)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

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

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

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2)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

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

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

当然,样子全变了。

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3)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

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

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4)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

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

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

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

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

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

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5)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

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

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

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①盆锔碗”的。

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6)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

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7)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

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

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8)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

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

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

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

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

阔孩子放沙雁②,穷孩子也能用秫秸③糊个屁股帘儿。

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

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10)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

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

它叫起来可优雅啦。

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

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11)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

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

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12)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

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

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

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

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

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

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

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

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13)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①[锔(jū)]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

②[沙雁]做工精细的风筝。

下文中的”屁股帘儿”是一种自制的简易风筝。

③[秫秸(shújie)]去掉穗的高粱秆。

13、品味第(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4分)
14、作者回忆了北京小胡同的哪些事情?(6分)
15、作者写到北京的死胡同时,也写了其他地方的胡同,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6分)
16、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
15、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4分)
16、(1)胡同里是一阙动人的交响乐,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春夏秋冬,各有特性;夜晚则徐缓,拖长,而且当中必然有间歇——有的还挺长。

(2)儿时买小风车,刻泥饽饽,放风筝。

(3)捉蛤蟆,逮蛐蛐。

(6分)
17、(1)作者通过北京死胡同与上海弄堂对比,写出了北京胡同里的平方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2)与伦敦、慕尼黑等地的胡同相比,突出了北京小胡同的独特魅力。

(3)这样对比写更突出了作者对小胡同的怀念与留恋。

(6分)
18、“感触”(6分)
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割舍的深切情感。

示例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留它的文化传统。

示例三:对城市建设中不适当拆除胡同的做法表示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