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PLC电子教案

(完整版)PLC电子教案

电子工业出版社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 第9章 实训指导
9.1 PLC实训教学的要求 • 9.1.1 实训的任务和要求 • 9.1.2 课题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 9.1.3 实训课题的确定 • 9.2.电子产品自动控制课题 • 9.2.1自动洗衣机控制 • 9.2.2自动售货机控制 • 9.2.3 抢答器控制 • 9.3 生产线自动控制课题
电子工业出版社
目录
• 第8章 实验指导 8.1 可编程控制器认识实验 8.2 基本逻辑指令实验 8.3 栈指令、主控指令和脉冲指令实验 8.4 定时器和计数器实验 8.5 跳转和比较指令实验 8.6 步进顺控指令实验 8.7 移位指令和编码、解码指令实验 8.8 加1、减1和交替输出指令实验 8.9 功能指令应用实验 8.10 简单控制程序应用实验
电子工业出版社
目录
• 第3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 3.1 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方法 • 3.2 常用基本单元电路的编程举例 • 3.2.1 定时器和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 3.2.2 启动、停止及自保控制作用的编程方法 • 3.2.3 互锁及连锁控制的编程方法 • 3.2.4手动及自动控制的编程方法 • 3.2.5 顺序控制的编程方法 • 3.2.6 逻辑指令编程举例 • 3.3步进指令及编程方法 • 3.3.1 功能图的绘制 • 3.3.2 步进指令的应用 • 3.4 控制程序的设计举例 • 3.4.1 顺序运动的控制程序设计 • 3.4.2 化工生产的液体混合控制 • 习题3
目录
• 2.2.7 电路块并联连接指令 • 2.2.8 电路块串联连接指令 • 2.2.9 栈指令 • 2.2.10 主控指令 • 2.2.11 逻辑取反指令 • 2.2.12 置位和复位指令 • 2.2.13 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 • 2.2.14 脉冲指令 • 2.2.15 空操作指令 • 2.2.16 程序结束指令 • 2.3 FX系列PLC编程的基本原则 • 2.3.1 梯形图的规则 • 2.3.2 PLC执行用户程序的过程分析 • 习题2

PLC教学教学教案(总

PLC教学教学教案(总

PLC教学教案(总)一、教学目标1. 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PLC的基本概念PLC的定义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 PLC的结构与功能PLC的硬件结构PLC的软件系统PLC的功能模块及其应用3. PLC编程方法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编程软件的使用4. PLC的应用案例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设备控制民用设备控制5. PLC的实际操作PLC的硬件连接编程软件的操作程序的与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PLC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PLC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课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

3. 设备:配备PLC实验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

4. 编程软件:安装PLC编程软件,方便学生编程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PLC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PLC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

2. PLC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的组成。

3. 常用的PLC编程指令及其应用。

4.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教学难点:1. PLC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其指令执行过程。

2. 复杂控制逻辑的编程与调试。

3. PLC与上位机及其他设备的通信技术。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2. 教学计划:章节一:PLC的基本概念与结构(4课时)章节二:PLC的软件系统与编程基础(4课时)章节三:PLC的指令系统与编程实例(4课时)章节四: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4课时)章节五:PLC的应用案例分析(4课时)章节六:PLC的实际操作与调试(4课时)章节七:PLC通信技术及应用(4课时)八、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通过PPT课件,结合实例,详细讲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编程方法及其应用。

PLC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绪论

PLC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绪论

PLC技术应用电子教案绪论第一章:PLC技术概述1.1 PLC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介绍PLC的概念讲解PLC的发展历程1.2 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介绍PLC的硬件组成讲解PLC的工作原理1.3 PLC的技术特点与应用领域讲解PLC的技术特点介绍PLC的应用领域第二章:PLC编程软件的使用2.1 编程软件的安装与界面介绍讲解编程软件的安装步骤介绍编程软件的界面及功能2.2 创建与编辑工程讲解如何创建新工程介绍编辑工程的基本操作2.3 编写与调试PLC程序讲解PLC程序的编写方法介绍PLC程序的调试技巧第三章:PLC编程基础3.1 指令系统概述介绍PLC的指令系统讲解指令的分类与作用3.2 常用指令及其应用讲解常用输入/输出指令介绍定时器、计数器指令及其应用3.3 功能指令及其应用讲解数据处理指令介绍逻辑运算指令及其应用第四章:PLC程序设计方法4.1 顺序控制程序设计讲解顺序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介绍顺序控制程序的应用实例4.2 功能模块化程序设计讲解功能模块化程序的设计方法介绍功能模块化程序的应用实例4.3 程序的优化与调试讲解PLC程序的优化方法介绍PLC程序的调试技巧第五章:PLC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5.1 自动化生产线概述介绍自动化生产线的概念讲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趋势5.2 PLC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介绍PLC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典型应用分析应用案例中的PLC程序设计方法5.3 PLC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优势与挑战讲解PLC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优势分析PLC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第六章:PLC的通信技术6.1 PLC通信概述讲解PLC通信的基本概念介绍PLC通信的分类和标准6.2 PLC网络结构与协议讲解PLC网络的基本结构介绍常见的PLC网络协议及其特点6.3 PLC通信应用案例分析PLC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讲解通信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方法第七章: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7.1 工业控制系统概述介绍工业控制系统的概念和分类讲解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7.2 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典型应用案例讲解应用案例中的PLC程序设计方法7.3 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优势与挑战讲解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优势分析PLC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第八章:PLC技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8.1 变频调速系统概述介绍变频调速系统的概念和原理讲解变频调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8.2 PLC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PLC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典型应用案例讲解应用案例中的PLC程序设计方法8.3 PLC技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优势与挑战讲解PLC技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优势分析PLC技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第九章:PLC技术在中的应用9.1 概述介绍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讲解的分类和应用领域9.2 PLC在中的应用案例分析PLC在中典型应用案例讲解应用案例中的PLC程序设计方法9.3 PLC技术在中的优势与挑战讲解PLC技术在中的优势分析PLC技术在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第十章:PLC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PLC技术发展趋势讲解PLC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影响PLC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10.2 新型PLC技术的应用介绍新型PLC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分析新型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优势10.3 PLC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讲解PLC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关键作用分析PLC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案例及前景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PLC技术的基础知识、编程软件的使用、编程基础、程序设计方法、通信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控制系统、变频调速系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PLC电子教案[1]

PLC电子教案[1]

前言
• 本书的特色:
• 1.根据教学内容编写了相应的实验内容以及大量的实训 项目。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特选择 了一些实际应用的内容。并注意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 内容和选做的内容,为读者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实际 应用,同时为教师做好各项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
• 2. 较系统的介绍了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使用方法以及 PID控制指令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本书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各专业的需要适当进行 内容的删减,有些内容可放在课程设计和毕业实践中进 行。
电子工业出版社
PLC电子教案[1]
前言
• 本书的教学以安排60~70课时为宜(不含实训内容)。建 议课时安排:第1章6课时;第2章8课时;第3章8课时;第 4章10课时;第5章6课时;第6章8课时;第7章4课时;第8 章(实验)20课时;第9章(实训周)。
4.10 功能指令汇总表 • 习题4
电子工业出版社
PLC电子教案[1]
目录
• 第5章 FX2N系列PLC的特殊扩展模块 • 5.1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模块 • 5.1.1 FX2N-8AV-BD 模拟量调节器 • 5.1.2 FX2N-2AD-BD模拟量输入模块 • 5.1.3 FX2N-4DA-BD模拟量输出模块 • 5.1.4 FX2N—2LC温度调节模块 • 5.2 其它特殊功能模块 • 5.2.1 高速计数模块FX2N—1HC
具有各种数字、模拟量的I/O接口,能将生产现场的多种规格 的直流、交流信号直接接入可编程控制器。
5.功能完善
具有模拟和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逻辑运算和定时、计数、
数据处理、通信、人机对话、自检、记录和显示等功能。
电子工业出版社
PLC电子教案[1]

PLC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绪论

PLC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绪论

绪论——认识PLC【课题名称】绪论一一认识PLC【课时安排】4课时(18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PLC的产生、定义与分类、特点与应用及发展历程2.掌握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3.理解PLC控制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的区别4.掌握PLC的编程语言【教学重点】1.PLC的定义2.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3.PLC控制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的区别4.常用的PLC编程语言【教学难点】1.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2.PLC控制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的区别【关键点】1.PLC的定义2.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学习【教具资源】PLC示教板、电力拖动控制示教板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教师使用PLC示教板和电力拖动控制示教板演示由一种控制功能改变为另一种控制功能时,PLC控制只需改变程序,而电力拖动控制示教板则需要改变硬接线,从而引出PLC 产生的背景和PLC取代继电器控制的意义。

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演示对比,初步了解PLC的特点,了解PLCPLC产生的背景和PLC取代继电器控制的意义。

教师活动2:教师讲解PLC的定义,强调PLC是专为在工业环境(高温、高湿)二设计的,从定义中指出PLC的功能。

学生活动2:学生学习PLC的定义,初步认识PLC的功能。

教师活动3:对于PLC的分类、特点、应用及发展历程,可由学生通过提前上网查找资料,由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指导。

指出按照点数进行分类、PLC特点与应用的归纳和PLC的发展史,不同的教材可能有所出入,便于学生在以后遇到其他教材与本教材不同时,而不至于迷惑。

学生活动3:学生通过自学,掌握PLC的分类、特点、应用及发展历程,可以与教材不同。

教师活动4:教师使用课件讲解PLC的基本结构,分析I/O接口电路的原理图,讲解PLC的工作原理,重点强调PLC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输入采样与输出刷新是集中完成,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不受影响,以此说明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

PLC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绪论

PLC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绪论

PLC技术应用电子教案绪论第一章:PLC技术概述1.1 PLC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1.1 PLC的定义1.1.2 PLC的发展历程1.2 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2.1 PLC的组成1.2.2 PLC的工作原理1.3 PLC的技术特点与应用领域1.3.1 PLC的技术特点1.3.2 PLC的应用领域第二章:PLC编程软件的使用2.1 编程软件的安装与启动2.1.1 编程软件的安装2.1.2 编程软件的启动2.2 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2.2.1 创建新项目2.2.2 打开与保存项目2.2.3 创建与编辑符号2.2.4 输入与编辑程序2.3 编程软件的功能与特点2.3.1 编程软件的功能2.3.2 编程软件的特点第三章:PLC编程基础3.1 PLC编程语言3.1.1 指令表编程语言3.1.2 功能模块编程语言3.1.3 梯形图编程语言3.2 PLC编程的基本规则3.2.1 指令的输入与修改3.2.2 编程注意事项3.3 PLC程序的调试与运行3.3.1 程序的调试3.3.2 程序的运行第四章: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4.1 PLC控制系统设计流程4.1.1 需求分析4.1.2 I/O地址分配4.1.3 程序设计与调试4.2 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实例4.2.1 PLC在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4.2.2 PLC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4.2.3 PLC在环保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五章:PLC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5.1 PLC技术的发展趋势5.1.1 硬件方面的发展趋势5.1.2 软件方面的发展趋势5.2 PLC技术的展望5.2.1 PLC技术在工业4.0中的作用5.2.2 PLC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前景第六章:PLC编程的高级技巧6.1 函数、函数块和数据块的应用6.1.1 函数和函数块的定义与使用6.1.2 数据块的概念和应用6.2 结构化程序设计6.2.1 程序模块化设计6.2.2 跳转、循环等控制语句的使用6.3 实时控制与数据处理6.3.1 实时控制的概念与实现6.3.2 数据处理技术第七章:PLC网络通信技术7.1 PLC网络通信基础7.1.1 通信协议的分类与特点7.1.2 PLC网络结构与通信方式7.2 常见工业现场总线与网络技术7.2.1 PROFIBUS7.2.2 INDUSTRIALETHERNET7.2.3 CAN总线7.3 PLC网络通信程序设计7.3.1 通信程序的设计步骤7.3.2 通信程序的调试与运行第八章:PLC技术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8.1 PLC在自动化设备中的作用8.1.1 PLC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地位8.1.2 PLC在自动化设备中的优势8.2 PLC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案例8.2.1 PLC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8.2.2 PLC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8.2.3 PLC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第九章:PLC技术在安全控制中的应用9.1 PLC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9.1.1 安全控制系统概述9.1.2 PLC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9.2 PLC安全控制技术9.2.1 紧急停止与故障诊断9.2.2 安全监控与报警处理9.3 PLC在典型安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9.3.1 PLC在煤矿安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9.3.2 PLC在化工企业安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十章:PLC技术综合训练与实践10.1 PLC技术综合训练的目的与意义10.1.1 综合训练的目的10.1.2 综合训练的意义10.2 PLC技术综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0.2.1 训练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0.2.2 训练方法的指导与实践10.3.2 训练过程的反思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PLC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析: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对于掌握PLC技术至关重要。

PLC电子教案课件

PLC电子教案课件

•PLC电子教案
•19
•PLC电子教案
•20
2.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读取输入 2.执行用户程序 3.通信处理 4.自诊断测试 5.修改输出 6.中断程序的处理 7.立即I/O处理
•PLC电子教案
•21
2.2.3 输人/输出滞后时间
是指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 化的时刻至它控制的有关外部输出信号发生 变化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几十毫秒。
规则:1)同类型输入或输出点的模块进行顺序编 址。
2)数字量I/0模块的地址以字节(8位)为单位, 未用的位不会分配给I/0链中的后续模块。
3)模拟量扩展模块以2字节递增的方式来分配 地址。
CPU224的I/0地址分配举例。(图2—12)
•PLC电子教案
•26
•PLC电子教案
•27
第3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设计基础
(1)能用于工业现场。
(2)能改变其控制“逻辑”,而不需要变 动组成它的元件和修改内部接线。
(3)出现故障时易于诊断和维修。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 了世界上第一台PLC。
我国1974年研制,77年应用。
•PLC电子教案
•2
1.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特点
一、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 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 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 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 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 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 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 设备,都应按易于使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 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电子教案
•22

PLC(电子)课堂教学教案

PLC(电子)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PLC基础
教师姓名
陈岭
教研室
电气
教学对象
08电子信息2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专题五、移位寄存器指令的使用,8个灯递减
学时数
4
教材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教学目的
掌握用移位寄存器指令进行程序设计;
掌握8个灯递减的设计。
教学内容提要
一、用移位寄存器指令进行程序设计
二、8个灯递减的设计
1、I/O地址分配、接线图
作业
P26,习题14,17
主任意见
教学实施
情况小结
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PLC基础
教师姓名
陈岭
教研室
电气
教学对象
08电子信息2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学时数
4
教材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教学目的
掌握PLC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理解PLC对继电控制系统的仿真;
掌握PLC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提要
一、PLC的基本组成
二、PLC各部分的作用
三、PLC对继电控制器的仿真
四、PLC的工作原理
1、建立I/O映像区
2、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3、输入/输出延迟响应
重点和难点
重点: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难点:PLC概念的引入
更新补充
删节内容
1、PLC的工作过程例题补充
2、输入、输出映像寄存器应用举例
教学组织
与设计
1、采用PLC控制与继电控制的对比教学;
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PLC基础
教师姓名
陈岭
教研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L C电子教案(总1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导入新课】
一、与PLC 的初次会面
PLC 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缩写,是作为传统继电-接触器的替代产品出现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在其颁布的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中给PLC 做了如下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命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 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和现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之一,成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三大支柱(PLC 、CAD/CAM 、机器人)之一。

PPT 演示讲解 巡回指导 练习巩固 讨论交流 讲练穿插
工业控制器
二、从传统电气控制到PLC
电气控制,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电路的通断、电动阀门的开关、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等,都属于电气控制的范畴。

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容易操作、技术难度较小等优点,被长期广泛地使用在工业控制的各种领域中。

下面分别用继电器控制元件和PLC设计了一个卷扬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通过对控制原理的分析,认识什么是PLC?图1-3为卷扬机正反转仿真图。

仿真动作见课件。

图1-3 卷扬机正反转运行控制仿真图
主电路图控制电路图
图1-4 卷扬机正反转继电器控制系统图这种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控制逻辑清晰,采用机电合一的组合方式便于普通机类或电类技术人员维修,但由于使用的电气元件体积大、触点多、故障率大,因此,运行的可靠性较低。

PLC内部程序
主电路图 PLC控制电路图
图1-5 卷扬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图
图1-5是PLC控制原理图。

两种控制原理图中的主电路是一样的,控制电路不相同,PLC控制电路所有按钮和触点输入以及接触器线圈均接到了PLC上,从接线方面来看要简单的多,其控制功能是由PLC内部的程序决定,通过更换程序可以更改相应的控制功能,从这一点上看要比继电器控制电路方便的多。

例如:要求电机停止30s后自动反向运行。

对于继电器构成的控制回路则需要添加时间继电器,重新设计原理图并接线;而PLC控制回路可以不变接线,只需要修改PLC内部程序即实现新的控制功能。

电动机的传统控制方法和PLC控制方法的比较:
(1) PLC控制系统结构紧凑
(2) PLC内部大部分采用“软”逻辑
(3) PLC控制功能改变极其方便
(4) PLC控制系统制造周期短
此外,由于PLC技术是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它的软硬件设置上有着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无法比拟的优势,工作可靠性极高。

三、追寻PLC的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汽车制造工业竞争异常激烈。

为了适应
课时教案
(1)按结构形式分类
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形式。

整体式PLC:又称单元式或箱体式,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

图1-6 整体式PLC 外观图
模块式PLC:将各部分以单独的模块分开,形成独立单元,使用时可将这些单元模块分别插入机架底板的插座上。

特点是组装灵活,便于扩展,维修方便,可根据要求配置不同模块以构成不同的控制系统。

一般大、中型PLC采用模块式结构,有的小型PLC也采用这种结构。

主基板模块式PLC
图1-7 模块式PLC 外观图
(2)按输入输出点数和内存容量分类
分为微型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超大型机等类型。

I/O点数小于 32为微型PLC;
I/O点数在32~128为微小型PLC;
I/O点数在128~256为小型PLC;
I/O点数在256~1024为中型PLC;
I/O点数大于1024为大型PLC;
I/O点数在4000以上为超大型PLC。

以上划分不包括模拟量I/0点数,且划分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

不同的厂家也有自己的分类方法。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组织教学】 【复 习】
1、PLC 的定义概念是什么?
【导入新课】
一、PLC 的内部结构
PLC 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
数据总线
编程单元
模拟量输入
继电器触点开关或传感器中央处理单元
存储器
输入接口
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行程开关地址总线
照明输入输出数据存储
输出接口
其它执行装置或接触器
电动机电磁装置控制总线
图1-8 PLC 的硬件系统结构
1.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是整个PLC 的核心,是一个控制指挥的中心。

2.存储器(Memory )
PLC 的存储器由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组成。

系统存储器用来存放系统管理程序,用户不能修改。

用户存储器包括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编制的梯形图程序或用户数据,常用高效的锂电池作后备电池。

PLC 产品样本或使用手册中所列存储器的形式及容量是指用户存储
复习 巩固 演示讲解 巡回指导
器。

当PLC提供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不够用,可用扩充存储器卡盒。

3.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a)直流输入的接口电路(b)继电器输出型接口电路
(c)晶体管输出型接口电路(d)晶闸管输出型接口电路
图1-9 常用的PLC接口电路
①输入接口电路
采用光电耦合电路与现场输入信号相连是为了增强抗干扰能力,防止现场的强电干扰信号进入PLC。

光电耦合电路的关键器件是光耦合器,一般是由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

光耦合器的抗干扰性能:由于输入和输出端是靠光信号耦合的,在电气上是完全隔离的,因此输出端的信号不会反馈到输入端,也不会产生地线干扰或其他串扰。

②输出接口电路
抗干扰:采用光电耦合电路。

功率驱动:有继电器、晶体管和晶闸管(可控硅)三种输出方式。

继电器输出型为有触点输出方式,适用于低速、大功率交直流负载,负载电流大于2A,这种方式存在继电器触点的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问题。

晶体管输出型为无触点输出方式,适用于高速、小功率直流负载,负载电流约。

晶闸管输出型为无触点输出方式,适用于高速、大功率交流负载。

负载电流约为1A。

4.电源
PLC配有开关电源,供内部电路使用。

与普通电源相比,PLC电源的
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对电网提供的电源稳定度要求不高,一般允
许电源电压在其额定值±15% 的范围内波动。

许多PLC还向外提供直流
24V稳压电源,用于对外部传感器供电。

5.其它接口电路
通信接口电路扩展接口电路。

二、S7-200PLC外部端子接线
1.输入接线
2.输出接线
三、PLC工作原理
1.PLC的工作方式
PLC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即按照“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
式进行工作。

整个工作过程可分为自诊断、通信服务、输入处理、程序
执行、输出处理五个阶段.
边学
边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