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合集下载

外国法制史第一章楔形文字法

外国法制史第一章楔形文字法
令人遗憾的是,“空中花园”和巴比伦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 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 发掘。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 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此后,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 充满着强暴、仇恨和嫉妒,只有诺亚是个义人。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 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 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
印度法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的概述 划分的等级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等级深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法的财产法
所有权 债权法
土地国有 私人的财产受到保护
印度法的财产法
所有权 债权法
契约关系简单 契约的法律效果 对高种姓的债权给予保护
印度法的婚姻家庭法
婚姻被认为是合于神意的行为 严格维护种姓内通婚 夫妻制度,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
印度法的渊源
吠陀 法经 法典
婆罗门祭司编成的教法典籍,它所包含的纯粹法 律规范比法经多。全部法典陆续出现于公元前3世 纪至公元6世纪,其中 法经 法典 佛教经典
经藏
论藏 律藏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门徒宣扬的 佛教教义
印度法的渊源
吠陀 法经 法典 佛教经典
外国法制史
古代东方奴隶制法
第一节 楔形文字法
一、楔形文字法的概念
楔形文字法是指古代西亚两河 流域地区各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 镌刻而成的法律的总称。又称为两 河流域法。
楔形文字:《辞海》解释为 “钉头文字或箭头文字。”
楔形文字
书写工具
文字变化 字母对照表
二、楔形文字法的历史
乌尔纳姆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

1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解析

1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解析

• (一)法典制定的背景 • (二)法典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 • ★ (三)法典的特点
(一)法典制定的背景
• 1.实现法的统一的需要。因为巴比伦 统一两河流域前,各城邦国家的习惯 法和成文法,存在很大差异。
• 2.调整新的经济关系的需要。汉穆拉 比统治时期,巴比伦社会的农业、牧 业、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奴隶制私有关 系都得到迅速发展,动产已经变为私

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 最早居民苏美尔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以后这种文字逐渐演变成为用芦秆等 刻在泥板上,因字型上粗下细,形如木 头楔子而得名。此后,这种文字成为 古代两河流域各国通用的文字,这就 是楔形文字。用这些文字书写和记载 的各个奴隶制国家的法律,由于有着 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所以统 称为楔形文字法。
• 3.第三阶段(成熟):《汉穆拉比法 典》。公元前十八世纪,巴比伦第六代 王汉穆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并 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 《汉穆拉比法典》的出现标志着楔形文 字法乃至整个古东方法发展到完备的阶 段。也为我们研究楔形文字法提供了最 可靠的史料。
二、《汉穆拉比法典》
• 《汉穆拉比法典》是公元前十 八世纪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时 期制定的法典,原文刻在一个 玄武岩石柱上,故又被称为石 柱法。 • 1901年为法国考古队在伊朗 古城苏萨遗址发现。石柱现存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 1、 第一阶段(起源):《乌尔纳姆法 典》——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 一部成文法典。 • 2、第二阶段(发展):《苏美尔法典》 等。 • 3.第三阶段(成熟):《汉穆拉比法 典》——楔形文字法的典型代表。
• 1、 第一阶段(起源):《乌尔纳姆 法典》。公元前21世纪初,乌尔纳姆创 建了乌尔第三王朝,统一了两河流域 南部,并颁布了《乌尔纳姆法典》。 • 《乌尔纳姆法典》是迄今为止所 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标志 着古东方法进入了成文化阶段,它对 其后两河流域的成文立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一、楔形文字法的含义楔形文字法又称为两河流域法。

是对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各个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一系列法律的总称。

时间约为公元前3000年以前至公元前6世纪。

二、楔形文字法的产生与发展1、前21 世纪末《乌尔纳姆法典》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2、前20 世纪城邦国家的法典《苏美尔法典》《李必特·伊丝达法》等3、前18 世纪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保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4、赫梯法、亚述法承继了楔形文字法赫梯的两种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第二节楔形文字法的代表——汉穆拉比法典一、释义: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又称石柱法。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穆拉比统治时期制定,它充分体现了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法律的特点,是古代东方法的典型代表。

四、法典序言及结语中的法律观(一)法的公正性1、立法的目的——公正我,汉穆拉比虔诚敬神的君主,为使正义在国中出现,消灭邪恶,使强不凌弱,使我象太阳一样升起在民众之上,给国家带来光明。

······2、君主与公正的关系(二)君权神授法自君出国王汉穆拉比站立在太阳神沙马什旁边,从神手中接过代表着权力的手杖,表示法律的权威来自神的赐予。

(三)法的神圣性与永恒性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

(四)理解与认识1、体现了古东方西亚朴素的法律观2、很好地处理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五、法典主要内容与特点一)维护私有制经济土地私有与土地国有(国君私有第三章古希腊法一、何谓古希腊法泛指存在于古代希腊世界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古希腊法的特征一)古希腊法是城邦法,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

(二)古希腊法是成文法,但没有出现完整严密的法典。

(三)法庭在案件处理上具有灵活性,一直没有形成具有专业性质的法官群体。

1 导论、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1 导论、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第二节
汉穆拉比法典
四、楔形文字法的特点 1.三段式体例 2.内容广泛: 法律源于神 严格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公开规定自由民之间的不平等 刑法严酷 3.法典缺乏抽象原则
第二节
汉穆拉比法典
五、历史评价 1、对本国:促进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飞越发 展 2、对别国:对后来出现在西亚的波斯帝国以 及以色列-犹太的成文法都具有直接法律 渊源的作用
三、法律史学的研究体系、方法
1、体系: 总论:基本理论
分论:断代法史学(古代、中
世纪、近现代、当代)
国别法史学(英、美、法、德)
部门法史学(外国宪法、刑法、
民法、经济法)
专题 (司法制度)
2、法律史学的研究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要求我们学会用客观的、历史的方法去 观察、思考问题) (2)实事求是(资料散失时,只能推论) (3)比较的方法 (4)想象=钥匙 (古今、中外)
/专任的大法官
2、B.C. 3000年——古巴比伦(西亚)
(1)B.C. 3000 《乌尔纳姆法典》 《苏美尔法典》
(2)B.C. 18世纪 《汉穆拉比法典》
(一)古代奴隶制法
3、B.C. 7C ——古印度(南亚)
(1)B.C. 7C (2)B.C. 4C 《吠陀》、《法经》 《摩奴法典》
4、希伯来(中亚)
第二节
汉穆拉比法典
二、法典的结构和内容 (二)内容 2、财产、商业及债(T6-126) (5)债 △ 在债权关系中广泛适用书面契约 △ 确立债的一些基本原则 △ 债务要有担保 △ 法典对债务利率也有规定
第二节
汉穆拉比法典
二、法典的结构和内容 (二)内容 3、婚姻、家庭和继承(T127-193) (1)法典确认婚姻关系是一种契约 (2)在婚姻关系中男性享有支配权 (3)离婚 (4)继承方面实行家内继承原则

1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1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 • • • • • • • •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主要内容
• 一、楔形文字法概述 • 二、汉穆拉比法典 • 三、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点和 历史地位

2、第二阶段(发展):《苏 美尔法典》等。
载 有 苏 字美 的尔 泥法 板典 部 分 文
• 《苏美尔法典》部分条文: (1)引诱自由之民女离家外出,而女 之父母不知者,应告知此女之父母…… 而此女之父母以女嫁之。 (2)倘牛伤害栏中之牛,则应以牛还 牛。
• 《苏美尔亲属法》部分条文: (1)垂之未来,行之久远。 (法典的 前言) • (2)倘妻恨其夫而告之云 :“尔非 吾夫”,则应投之于河。 (3) 倘夫告其妻云:“尔非吾妻”, 则彼应给银半明那。
当时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的私人所有制与 土地国有制并存。 其次,法典对其他动产都规定为私有并 予以严格保护,尤其是神庙和王室财产、 奴隶主阶级的财产以及国家常备军士兵的 财产受到特别保护。 最后,对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法律关 系作详细规定。这表明汉穆拉比统治时期 巴比伦社会商品经济已相当发达,有关条 款约占法典条文总数的10%。

序言部分,汉穆拉比列举和颂扬 了自己的丰功伟绩,并自称受命于天 神安努和苏美尔最高神恩利勒,是 “众王之神”、“巴比伦的太阳”, 宣扬了“君权神授”、“君权至上” 的思想,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使 “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 福”。

正文282条,涉及民事、刑事、诉 讼等领域,如财产、婚姻、家庭、土地、 房屋、商业、借贷、租赁等。这部法典 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奴隶制度和自由人 内部的不平等地位;保留土地国有和公 社所有制;有较多关于商品交换和保护 动产私有权的规定;肯定全权自由人之 间的同态复仇原则,等等。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第一节 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演变 第二节 《汉穆拉比法典》 第三节 楔形文字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演变
一、楔形文字法的产生 二、楔形文字法的发展 三、楔形文字法的衰落
返回
第二节 《汉穆拉比法典》
一、制定《汉穆拉比法典》的历史背景 1.两河流域在政治上的统一,要求进一步统一
楔形文字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法 系,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楔形文 字法首先将习惯法成文化,开始了人类成文法的 最初尝试,推动了人类法律的发展与进步。楔形 文字法诸法典,特别是《汉穆拉比法典》,内容 丰富,形式完备,条文缜密,立法技术发达,表 明其已达到奴隶制法发展的最高峰,对后世奴隶 制立法产生重要影响。以《汉穆拉比法典》为典 型代表的楔形文字法,体现了古代东方文明的伟 大成就,不仅在两河流域得到长久的应用,表现 出极强的生命力,而且还通过波斯帝国的法律和 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展使财产私有化日益加剧,需要制
定新法来维护新的经济秩序。 3.高利贷横行,需要靠法律给予限制。
二、《汉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 《汉穆拉比法典》是一部对古巴比伦社会关系、
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作出系统规定的综合性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继承了以前楔形文字法的结
构,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返回
(一)君主专制制度 (二)等级制度 (三)财产所有权制度 (四)契约制度 (五)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 (六)犯罪与刑罚制度 (七)法院组织与诉讼制度
返回
第三节 楔形文字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在经历了漫长的20个世纪的发展之后,以 《汉穆拉比法典》为代表的楔形文字法逐步形成了 以下基本特征:
1.楔形文字法各法典结构比较完整。 2.法典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特别重视对民 事法律关系的调整。 3.楔形文字法各法典大多数是司法判例的堆积。 4.楔形文字法除成文法之外,存在着习惯法体 系。 5.楔形文字法是世俗法。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以汉穆拉比法典为代表的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法律(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发展和一般规律;掌握楔形文字法的主要特征;掌握《汉穆拉比法典》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楔形文字法律的一般概况一、楔形文字法的概念1、楔形文字法律是指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奴隶制法律的总称,包括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依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

2、楔形文字法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和特征。

有的资产阶级学者将这种法律称为楔形文字法系。

二、楔形文字法律的产生与演变1、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最初由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国家所制定。

乌尔第三王朝(前22-21世纪)的创始者所颁布的《乌尔纳姆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楔形文字成文法典。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所制定的《汉穆拉比法典》是楔形文字法律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

3、楔形文字法律后来为亚述、赫梯、依兰等国家沿袭使用,直至波斯帝国时期。

4、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楔形文字法律完全消失。

注:1、什么是《乌尔纳姆法典》?约在公元前22世纪至公元前21世纪,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乌尔纳姆创制了《乌尔纳姆法典》,除序言外,共29个条文,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它的出现为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发展开创了法典化的新时代。

2、列举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典。

三、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征1、在结构、体系上比较完整一般分为三部分:序言、法典正文和结语三段论。

2、法律的内容涉及面较广。

3、楔形文字法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并没有规定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

4、虽被描绘为神的意志的体现,但内容中宗教色彩并不浓厚。

第二节汉穆拉比法典一、法典的制定和结构(一)制定《汉穆拉比法典》是汉穆拉比国王执政的晚年颁布的。

制定的原因主要有:迅速消除境内法律的不统一和地方上各自为政的混乱现象;适应私有关系的发展调整新产生的各种关系;缓和自由民内部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楔形文字法

楔形文字法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第一节 楔形文字法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楔形文字法的概念
• 楔形文字法又称两河流域法,是古代两 楔形文字法又称两河流域法, 河流域各民族以楔形文字镌刻的奴隶制 法的总称。 法的总称。
二、楔形文字法的历史沿 楔形文字法的历史沿 革
– 分散的习惯法时期(公元前30世 分散的习惯法时期(公元前 世 公元前22世纪 纪——公元前 世纪) 公元前 世纪) – 成文法的初步发展时期(公元前 成文法的初步发展时期(公元前22 世纪——公元前 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世纪 公元前 世纪) – 全盛时期(公元前 世纪 全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 世纪——前16 前 世纪) 世纪) – 衰败时期(公元前 世纪 衰败时期(公元前16世纪 世纪——前6世 前 世 纪)
三、楔形文字法的特征 楔形文字法的特征
– 以楔形文字镌刻; 以楔形文字镌刻; – 形式上逐渐向序言、正文、结语三段 形式上逐渐向序言、正文、 式过渡; 式过渡; – 属于非宗教法; 属于非宗教法; – 是典型的东方奴隶制法。 是典型的东方奴隶制法。
汉穆拉比法典》 第二节 《汉穆拉比法典》
一、法典制定的原因: 法典制定的原因: 1、法律不统一; 、法律不统一; 2、新型经济关系的出现; 、新型经济关系的出现; 3、自由民内部的分化。 、自由民内部的分化。
二、法典的结构和体系
• • • 序言:宣言君权神授; 序言:宣言君权神授; 正文:282条; 正文: 条 结语:强调法典的效力。 结语:强调法典的效力。
三、法典的内容和特点
1、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 2、充分保护奴隶主对财产和奴隶的所有权 、 3、公开确认自由民内部的不平等 、 4、包含大量调整手工业和商业的规范 5、维护家长制,确认家长对妻子和子女的特权 、维护家长制, 6、保留若干原始公社制的残余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
近年出题情况:
2009年10月
1.迄今为止世界上保留较完整的早期成文法典是(A)
A.《汉穆拉比法典》
B.《乌尔纳姆法典》
C.《苏美尔法典》
D.《俾拉拉马法典》
2.《汉穆拉比法典》规定诉讼由私人提起,当事人负有完全的举证责任,法典规定可采信的证据不包括(A)
A.证人证言
B.宣誓
C.神明裁判
D.决斗
26.楔形文字法各法典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一般表述方法为(ABD)
A.序言
B.正文
C.附录
D.结语
E.后记
09年1月
1.楔形文字法中第一部于本文后附有结语的法典是(D)
A.乌尔那姆法典
B.苏美尔法典
C.李必特•伊丝达法典
D.汉穆拉比法典
31.楔形文字法(名词解释)
1.《乌尔那姆法典》的结构是(A)
A.序言和正文29条 B.序言和正文23条
C.总则和正文 D.序言、正文和结束语
31.阿维鲁(名词解释)
08年1月
2.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编纂的通行于全境的法典是(D)
A.《苏美尔法典》
B.《汉穆拉比法典》
C.《俾拉拉玛法典》
D.《乌尔纳姆法典》
31.乌尔纳姆法典(名词解释)
07年10月
1.《汉穆拉比法典》的原文刻于(D)
A.泥版上
B.铜表上
C.陶片上
D.石柱上
2.迄今所知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B)
A.摩奴法典
B.乌尔纳姆法典
C.汉穆拉比法典
D.苏美尔法典
31.汉穆拉比法典(名词解释)
07年1月
2.世界第一部保存最完整的早期奴隶制成文法典是(C)
A.乌尔纳姆法典 B.苏美尔亲属法
C.汉穆拉比法典 D.摩奴法典
1.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律是(B)
A.古印度法
B.楔形文字法
C.古希腊法
D.古罗马法
2.20世纪初,《汉穆拉比法典》被法国考古队发现于(D)
A.今伊拉克境内
B.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C.今北非一带
D.伊朗西部
总结:
(1)基本上考单选题和名词解释题。

(2)重点内容是《乌尔那姆法典》和《汉穆拉比法典》。

1、楔形文字法
是指由古代西亚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居民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总称。

(注意名词解释题)
2、《乌尔纳姆法典》
是两河流域的一部楔形文字法典,大约制定于公元前21世纪,由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乌尔纳姆制定。

除序言外,共有29个条文。

它的出现为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开创了法典化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1)结构——序言和29个条文。

(2)地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注意单选)
3、《汉穆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所制定的一部楔形文字法,它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规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等级制度、财产法、契约制度、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犯罪与刑罚制度、法院组织与诉讼制度等内容。

它是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是具有代表性的早期奴隶制法。

(注意名词解释题)(1)又称为“石柱法”。

(2)结构——序言、正文和结语。

(3)基本内容和特点:
①君主专制制度。

君权与神权相结合。

②等级制度。

确立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将全体居民分为自由民和奴隶。

自由民分为两种,一种叫阿维鲁,是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一种叫穆什凯努,是不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

③财产法。

实行土地公有制;对其他动产实行私有;有一系列关于买卖、租赁和盗窃奴隶的规定。

④契约制度。

重要契约须遵循一定规则并采用书面形式;契约种类有买卖、财产租赁、接待、保管、合伙、人参雇用等。

⑤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

实行具有买卖性质的契约婚姻;夫妻关系不平等,妻处于从属地位;子女在家庭中没有独立地位;只有男子才有充分的继承权。

⑥犯罪与刑罚制度。

关于犯罪与刑罚的条文没有作为单独部分集中加以规定,而是分散地附在其他各类条文之后;刑罚十分残酷;对
侵犯财产罪规定最多,处刑最为严厉;在侵犯人身罪的处罚上实行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原则。

⑦法院组织与诉讼制度。

司法权与行政权无严格划分;诉讼完全由私人提起。

4、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征
(1)法典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

(2)法典内容涉及面较广。

(3)重视对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调整。

(4)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没有规定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

(5)是世俗法。

5、楔形文字法的历史地位
(1)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法律体系之一,也是最早将习惯法成文化的先驱。

(2)是奴隶制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法系之一,表现出较发达的立法技术。

(3)是古代西亚法的先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