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术后肺栓塞浅谈

合集下载

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肺栓塞原因分析及预防

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肺栓塞原因分析及预防

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肺栓塞原因分析及预防目的分析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原因及相关高危因素,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围术期管理措施。

方法对孕期、大样本剖宫产术后病例分析及因肺栓塞死亡的3例孕产妇资料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孕妇存在高危因素与孕期及剖宫产术后发生肺栓塞有关。

结论应加强孕产期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管理工作,落实高危妊娠转会诊制度,保障危重症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畅通,切实降低孕产期及围术期高危孕产妇死亡率。

标签:孕期;剖宫产;肺栓塞;预防肺栓塞(本文指肺血栓栓塞)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目前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对本市2004~2012年妇幼保健所孕期及剖宫产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以探索降低孕期及围术期发生肺栓塞的有效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普兰店市妇幼保健所收集整理的2004~2012年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其中,孕期监测8 250例,剖宫产监测3 400例,以及在此期间发生的3例因肺栓塞死亡孕产妇。

1.2 方法(1)对本所2004~2012年建立孕产妇保建册系统管理的8 250例孕妇进行监测,其中包括部分正常孕产妇、本市大部分高危孕产妇及所有危重症孕产妇。

(2)对在本市中心医院剖宫产终止妊娠的3 400例产妇进行追踪管理。

(3)对本市发生的3例因肺栓塞死亡的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并组织大连市围产保健专家组成员进行死亡评审,每例死亡孕产妇均通过反复查对、核实,尽量做到资料准确完整。

2 结果2.1 疾病因素孕期定期孕检,未发现高危因素死亡2例,剖宫产存在高危因素但医务人员未引起足够重视死亡1例。

在孕期死亡的2例孕产妇孕周分别是25周、31周,这2例孕妇在发病前数天至数周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胸闷、自觉气短,未予以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另外1例因妊娠年龄大于40岁、孕2产1、体重偏胖、妊娠足月、羊水过少而行剖宫产手术,术后第3天自行离院,步行到医院门口准备上车时突然晕倒,出现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口吐白沫、下颌呼吸,立即给予面罩正压给氧、气囊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纠正呼吸、循环功能等抢救措施,但因发病急、病情重,抢救无效死亡。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1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1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临床分析,总结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处理及预防。

方法:对发生于我院的1例术后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因病情较重死亡。

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肺栓塞,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活率的关键。

关键词:肺栓塞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95-02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所属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孕产妇肺栓塞较同龄非孕妇女发病率高5倍。

术后肺栓塞主要是因骨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的,本病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可达20%-30%,正确及时诊治后病死率可降至2%-8%。

主要急救手段为对症治疗、抗凝、溶栓,必要时手术治疗。

现将我院1例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病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典型病例:患者23岁,因“妊娠38周,双下肢浮肿半月”入院,初产妇,半月前双下肢出现浮肿,入院时血压150/100mmhg,心肺肝脾肾体检正常,全身浮肿(++),b超提示正常,心电图正常。

入院查尿蛋白质(3+),诊断为子痫前期(重度),给予解痉降压治疗。

于第二日九点行剖宫产术。

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第一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诉特殊不适,术后48小时病人突然呼吸困难伴面色青紫,口唇紫绀,测血压70/40mmhg,呼吸10次/min心率50次/min,血氧饱和度50%,给予面罩吸氧,立即强心升压,30分钟后心率渐上升至70次/分,血压上升至90/60mmhg。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低电压,查d-二聚体高达6.11mg/l,床旁胸片示两肺门影浓,右肺内带可见絮片状阴影,多科会诊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90分钟后给予尿激酶溶栓,20小时后因病情重转至综合医院icu进一步治疗,2天后终因二次肺栓塞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2讨论肺栓塞相对于剖宫产其他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宫腹壁切口感染、羊水栓塞、dic等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有20%-30%发生猝死,若早期发现确诊,经过充分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2%-8%,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减少肺栓塞的发生,加强早期临床症状的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恢复心肺功能,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临床病例讨论-肺栓塞

临床病例讨论-肺栓塞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6.60 10^9/L,红细胞计数 4.85 10^12/L,血红 蛋白141.0 g/L,血小板计数 102 10^9/L。D-二聚体10.33mg/L异 常增高。
第7页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诊疗经过
18:45立即组织相关科室主任多学科会诊(ICU、呼吸内科、心内 科、血管外科、神经内科)讨论意见:患者产前有保胎卧床病史, 术后第一天活动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休克,进行性氧饱和度降 低,D-二聚体异常增高,根据目前患者病情高度可疑急性肺血栓栓 塞,肺血栓栓塞确诊较困难,该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心跳骤停的危 险,难以耐受完善检查,为挽救生命应尽早溶栓治疗,但患者剖宫 产术后第一天,溶栓有导致子宫大出血、腹腔出血以及其他脏器出 血、DIC、死亡的风险,告知患者家属目前病情及全院多学科会诊 讨论意见,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溶栓治疗,在特殊治疗知情同 意书上签字。
8.1.1:41
9:00 14:54
8.2.1:58
9:02
第14页
N
9.19
23.33
26.29 21
18.81 13.85
7.89 10.84 10.49
11.2 11.04
9.85
10.31 10.51 11.49 11.09
12.1 11.17 14.32
16.63 18.08
RBC
69.2
12.9
7.2
12.5
36.9
12.2
18.8
11.9
22.5
14 未测出
13.8
17.1
12.6
25.2
D-二聚体
4.08
2.49
10.33
1.33
1.53

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

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

78生垦塞用匡型!Q!Q生!Q旦筮i!鲞筮!竺翅Q些璺矍』螋翼熊堕堕笪壁型丛盟i!塾塑Q!!:垫!Q:!堕:!!:塑!:!里病患者可呈假阴性反应№】,免疫系统受干扰,如急性传染病、发热、机体应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或免疫功能低下,如重症结核病、无反应结核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肿瘤、结节病、艾滋病、结缔组织疾病、高龄等结核患者可能阴性,不能排除结核。

3.2.4C T检查:胸部C T为横断面扫描,无其他组织阴影遮盖,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是否分叶、有无卫星灶、支气管是否通畅、淋巴引流情况、C T值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应给予胸部C T 检查。

3.2.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胸片不典型的肺下叶基底段结核和阻塞性肺炎征象、肺不张或近肺门的孤立性块状影,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视支气管管腔的情况,又可经支气管肺活检、刷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得有价值的标本,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3.2.6肺穿刺活检:对诊断困难贴近胸膜或与胸膜粘连的肺下叶基底段病变,可在B超、x线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3.2.7诊断性抗痨治疗:临床上高度怀疑肺下叶基底段结核病,可给予诊断性抗痨治疗。

一般的肺结核在S(或E) H R Z等强有力抗痨治疗下,其症状及病变在2—4周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若在抗痨过程中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是否为非结核或结核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以呀确诊断。

参考文献[I]刘剑君.中国结核病疫情吲空制对策[N].健康报,2004,(4):7—19.[2】李敬.临床拟诊结核患者痰检820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44-145.[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9.[4]张思潮,邱志红,杨俊超.四种方法诊断涂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57-358.[5]李丹,杜德兵,何健,等.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 P D检测对肺结核快速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6):377-378.[6]马王与,朱莉贞,潘毓萱.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l83.(收稿只期:2010—06—20)(本文编辑:杨帆)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王彦英【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 V T)的原因、高危因素、诊治及预防措施。

盆底重建术后肺栓塞一例及文献复习

盆底重建术后肺栓塞一例及文献复习
为+6 ,C点为+6 , G h为 5 ,P b 为4 , T v l 为9 , Ap 点为一1 ,
长 、出血多 、术后 卧床 时间较 长等原 因 ,是 肺栓 塞 的高危
人群[ ,对于此类患者更 应重 视早期 预 防、早期 诊断及 治
疗 。目前文献对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 血栓栓塞的报道较 多 , 对 于盆底手术术后 的血 栓和栓 塞 问题 的报 道较 少 ,本 文报 道 1例妇科盆底 重建 手 术后 发生 肺栓 塞 病例 并 复 习文献 , 以期对临床有一定参考意义 。
发 生 。
根据美 国胸科 医师 协会制定 的第 8版 《 血 栓预 防和 治 疗指南 》 『 5 ] ,将手术 患者分为 4个组 :低危组 、中危组 、高
反流 ,肺动脉 压增高 ;血气 分析 动脉氧 分压 为 8 5 ;凝 血 功能 D一 二 聚体 ( D— D i me r )3 . 3 5 e r . g / L ,双下肢静脉彩超未 及异常;肺动脉造影 ( C 1 ] P A )示右侧肺少 量叶 间积液 ,双 肺下 叶基底段部分膨胀不全 。心内科及呼吸科会诊提示患者
常。妇科 检查 :外 阴 ( 一 ) ,阴道畅 ,宫 颈光 滑 ,子宫 正 常 大小 ,咳嗽后宫颈及部 分宫体脱 出 阴道 口外 ,宫颈 位于处 女膜下方约 6 c m处 ,阴道前 壁最脱垂部位位于处女膜下 方 6 c m处 ,阴道后 壁 最脱 垂 部 位位 于 处 女膜 下 方 3 c m处, 双侧 附 件 未 及 异 常 。P OP—Q 评 分 :Aa点 为 0 ,B a点
是妇科手术后最严重 的并发 症之一 [ 3 ] ,其 临床特 点是 发病 隐匿 ,误诊率高 ,病死 率高 。妇科 手术 后肺 栓塞 的栓 子可 来 自血栓 、腹腔镜气栓 、恶性肿 瘤 的瘤 栓及 产科 的羊 水栓 塞 ,最常见为血栓栓塞 ,其 中约 7 O 的栓子来 自下肢及 盆 腔的深静脉血栓 。妇科 盆底手 术是肺栓 塞 和深静 脉血 栓发

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2017)

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2017)
2. 手术后2~7 d内进行DVT筛查。 3. DVT筛查首选无创的下肢血管CUS检查。 4. 妇科手术后罹患 DVT 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除外
PE。 5. 妇科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晕厥、心
动过速、胸痛等可疑 PE 症状者,建议进行 PE 相关 检查。 6. PE筛查首选CTPA。
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 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2017)
2023/11/11
专家共识
美国胸科医 师 协 会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CCP)第 9 版指南
我国妇科手术后DVT及 PE的预防共识
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 (ACOG)2007年指南
2023/11/11
2023/11/11
VTE的预防
1.VTE风险分级评估 (1)Caprini评分:是国际上常用的VTE风险
分级评估模型,根据危险因素和赋值计算 总分,其风险分级为低危(0~1 分)、中危 (2分)、高危(3~4分)和极高危(≥5分)
2023/11/11
20国数据的、适合妇科手术后 VTE 风险分级的 G-Caprini (Gynecological Caprini) 模型:
2023/11/11
PE的诊断及筛查
3. 影像学检查: (1)CT 肺血管造影(CTPA) (2)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 (3)磁 共 振 肺 动 脉 造 影(MRPA) (4)肺 动 脉 造 影(PAA) (5)超声心动图
2023/11/11
妇科手术后VTE筛查的推荐意见
1. 具有危险因素(年龄≥50岁、高血压、静脉曲张、 手术时间≥3 h、术后卧床时间≥48 h、开腹手术)的 患者,妇科手术前应该常规进行DVT 筛查,排除 DVT后方可实施手术。

剖宫产后应警惕肺栓塞

剖宫产后应警惕肺栓塞

剖宫产后应警惕肺栓塞
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是一种通过剖开产妇的腹膜与
子宫的方式将胎儿妥善地取出。

虽然剖宫产的成功率较高,但手术过程中,母亲可能存在肺栓塞的风险。

因此,剖宫产后要警惕肺栓塞。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一种严重而危险的疾病,发病主要是由于血栓(blood clot)的形成和流入肺动脉所致。

这种情况常常与剖宫产的手术因素密切相关。

剖宫产术后,母亲需要平躺数小时以便恢复身体元气,但是长时间的卧床会导致血液凝固、积聚形成血栓。

同时,产后女性往往会发生许多生理变化,如血容量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这些因素会导致血栓形成。

肺栓塞症状较为隐蔽,不易察觉,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短促、咳嗽或咳痰、大汗和胸部疼痛等。

如果剖宫产后出现这些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预防肺栓塞的最好方法是预防血栓的形成。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活动:剖宫产后需要适当活动,可以进行简单的体操、舒展肌肉,促进身体循环。

2. 处方药:药物的预防同样是很有效的方法,可以从以
下药物中选择——阿司匹林、肝素(Heparin)和华法林(Warfarin)等。

3. 坐着时要动:当需要坐着时,建议每小时至少起身走动5分钟,可以活动下颈部和双股,这样既可以避免血容量减少导致的血栓,又可以预防肌肉萎缩。

4. 睡觉用枕头:睡觉时头枕收一些,这样体位会比较直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总之,剖宫产后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来避免和解决问题。

尽管剖宫产是安全的产程,但对患者而言,注意身体健康和护理仍然是重要的。

产科肺栓塞的识别和处理【30页】

产科肺栓塞的识别和处理【30页】

21
溶栓治疗
• 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 • 逆转右心衰竭,增加肺毛细血管血容量及降低病
死率和复发率。
①链激酶(SK)负荷量25万U/30 min,继l0万U/h,维持 72小时静脉滴注。链激酶分子量高而不通过胎盘,是常用 的溶栓剂。
②或尿激酶(UK)负荷量25万U/10~20min,继20万U/h, 维持24小时静脉滴注。
对症治疗
• 止痛:吗啡5~10 mg皮下注射,或盐酸哌替啶
50~100 mg肌内注射。
• 解痉:阿托品0.5~l 静脉注射或654-2 10~20
mg肌内注射,以减低迷走神经张力,防止肺动脉 和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必要时可l~4小时注射1 次。
• 心衰治疗:西地兰0.2~0.4 mg加入50%葡萄
右心室扩大;右心室收缩、舒张幅度减弱; 室间隔偏移或矛盾运动;左、右心室内径比例减
小; 肺动脉扩张;
13
确诊试验
•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entilation/ qer.fusion,V/Q) 能反映肺栓塞的特征性改变。
①肺通气扫描正常,而灌注扫描呈典型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则 高度怀疑PE。
突发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90%
胸骨前酷似心肌梗塞样疼Βιβλιοθήκη ;不明原因的心肺功能减退;
急性肺栓塞发作 的特征,急救的
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出冷汗、血压关下键降信号、 休克、晕厥
9
• 虽然肺栓塞没有典型的症状,但是14~24%的肺 栓塞是由继发于未诊断或未治疗的深部静脉栓塞。 这类肺栓塞死亡率约15%,2/3患者死于发病的 30分钟之内。
②病变部位既无通气也无血流灌注,可能为肺实质病变,不能诊 断PE(肺梗死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术后肺栓塞浅谈
【摘要】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所属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孕产妇肺栓塞较同龄非孕妇女发病率高5倍。

术后肺栓塞主要是因骨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的,本病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可达20%—30%,正确及时诊治后病死率可降至2%—8%。

主要急救手段为对症治疗、抗凝、溶栓,必要时手术治疗。

妊娠合并肺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医学的发展,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妊娠合并肺栓塞的死亡率则明显上升。

现将我院一例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病例报道如下。

典型病例:患者40岁因“妊娠38+周,羊水过多”入院,经产妇,孕妇自觉胸闷气喘夜眠差,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肝脾肾外阴体检正常,但腹部高度膨隆,全身浮肿(++++),B 超提示羊水液平13厘米,心电图正常。

入院当晚胎膜自破,羊水流出4000ml余,考虑病人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且为高龄产妇,若选阴道试产可能会发生脐带脱垂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遂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新生儿健康,术后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第一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诉特殊不适,术后34小时病人下床活动,突然晕倒呼吸困难伴面色四肢苍白,口唇紫绀,呼之不应,测血压70/30mmhg,呼吸10次/min心率40次/min,律不齐,血氧饱和度50%,立即强心升压、胸外按压、机械通气等治疗,30分钟后心率渐上升至70次/分,血压上升至90/6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低电压,查D—二聚体高达6.51mg/L,床旁胸片示两肺门影浓,右肺内带可见絮片状阴影,多科会诊诊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90分钟后给予尿激酶溶栓,30小时后因病情重转至综合医院ICU进一步治疗,4天后终因二次肺栓塞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讨论
肺栓塞相对于剖宫产其他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宫腹壁切口感染、羊水栓塞、DIC等发病率低,据统计为0.09%—0.70%,但病死率高,有20%—30%发生猝死,若早期发现确诊,
经过充分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2%—8%[1],故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减少肺栓塞的发生,加强早期临床症状的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恢复心肺功能,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1.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瘀滞和血管损伤是经典三联好发因素,另外还有术后卧床增多,活动减少,体形肥胖、高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均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2]。

2.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早期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并没有特异性。

临床上可以见到的症状:如呼吸费力、急促、烦躁、出汗、胸痛、胸闷、心慌、脉快、低血压、心衰、咳血、晕厥、心电图改变、肺部阴影等等,这些表现是由于栓塞形成以后导致肺血流减少,肺的生理功能受损,各主要脏器尤其是心、脑供氧减少,影响到心脑的功能。

但由于栓子的大小、多少不同而临床表现差异显著。

小范围的肺血管栓塞可能只有暂时的呼吸困难,而大范围的肺栓塞病人可以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突然死亡。

3.肺栓塞的辅助检查
3.1胸片可见肺不张和胸腔积液,肺门有块状或弥散的阴影,但30%的肺栓塞病人胸片正常[3]。

3.2心电图检查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典型的肺栓塞心电图为右心室负荷加重的表现,通常显示心动过速,在大面积的肺栓塞时可显示“S1、Q3、T3”图形,即Ⅰ导联可见宽大的S波,Ⅲ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以及右束支传导阻滞[3]。

3.3 D—二聚体通常其正常值为5mg/L,肺栓塞时D-二聚体异常升高,常>20mg/L,甚至达80 mg/L以上,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目前认为检测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
约为30%,其值<5mg/L者,可基本除外肺栓塞[4]。

3.4动脉血气分析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

由于心肺血管床受阻,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而肺泡死腔增大,出现过度通气,导致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如PaO2>90mmHg,可排除肺栓塞。

3.5螺旋CT增强扫描有条件者可选作螺旋CT增强扫描,肺栓塞时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增强后可见肺动脉段充盈缺损,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影像学新技术,采用特殊技术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栓塞的诊断有决定意义,可清晰显示血栓的部位、形态、与血管壁关系及内腔受损情况。

CT肺动脉造影阳性率高达80%~90%,其最大优点为无创、诊断率高,对急症更有价值,目前已代替常规的肺动脉造影[5]。

3.6肺动脉造影可显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肺动脉截断现象,某一区域血流减少。

此种方法曾被视为肺栓塞诊断的金标准,可以确定肺栓塞诊断的位置和范围,同时测量肺动脉压力。

是一个直观、客观的诊断方法,可检到直径小至0·5cm的血管, 由于该方法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技术,目前已被螺旋CT被替代。

4.肺栓塞的急救
需要多科协作,除吸氧、止痛、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以及舒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措施外,特殊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2]。

4.1抗凝治疗其目的是预防血栓扩展及再栓塞
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开始肝素治疗。

对高度怀疑肺栓塞者在放射诊断报告未出来以前,即应根据经验注入首剂肝素,迟疑将招致严重后果。

也可选用低分子肝素,它是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在治疗及预防血栓形成中已逐渐取代肝素,它既可避免一些肝素引起的并发症,如出血、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等,又不影响出凝血时间。

4.2溶栓治疗首选尿激酶,在给药前半小时先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5 ~5mg,以预防副反应(出血、寒战、发热等)。

治疗结束后可继续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防血栓再形成。

但在溶栓过程中,可诱发产科出血,主要是子宫腔、子宫切口和腹壁切口出血,,注意监测凝血功能和出血量。

4.3手术治疗多选用肺动脉血栓摘除术,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积极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取栓术。

(1)肺动脉栓塞后有明显的循环呼吸功能障碍,血压<90mmHg,尿量<20mL/h,PaO2<60mmHg,经1h左右积极处理无好转者。

(2)溶栓治疗未能早期收效。

(3)有溶栓治疗的禁忌证。

(4)肺动脉管腔阻塞范围>50%。

(5)因肺动脉栓塞突发心脏骤停。

5.预防
肺栓塞病死率高达20%~40%,1/3病例可发生猝死,故重在预防。

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如高凝状态、静脉淤滞、血管损伤、体型肥胖、高龄的孕产妇, 尤其是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推荐早期下床。

如果术后1-2天早期活动下肢,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我们作为医生,“早下床”挂在嘴边容易,如果病人说疼,拒绝呢?可以耐心一点,做到:告诉病人他的风险;了解他为什么不想下床;给与“安慰剂”或最低级别的止疼药(如,芬必得),然后鼓励病人。

对既往有栓塞病史的孕产妇,应在孕早期、中期给予肝素治疗,使体内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5倍,以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所致肺栓塞者,为预防再次脱落引起肺栓塞复发,可经右颈动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血栓滤器,但滤器处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达16%,因此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