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
一年级数学故事大全

一年级数学故事大全小明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课,因为老师总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讲解数学知识。
今天,让我们跟随小明一起来听听一些有趣的一年级数学故事吧!故事一,《小猫和小狗的比较》。
从前,有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它们都很喜欢吃饼干。
有一天,它们一起拿到了一样多的饼干,小猫吃了3块,小狗吃了2块,然后它们又拿到了一样多的饼干,这次小猫吃了5块,小狗吃了4块。
你知道它们一共吃了多少块饼干吗?故事二,《小兔子的胡萝卜》。
小兔子种了一些胡萝卜,第一天它摘了3个胡萝卜,第二天又摘了5个,第三天又摘了2个。
请问,小兔子一共摘了多少个胡萝卜呢?故事三,《小鸟的蛋》。
小鸟妈妈生了3个蛋,第一天孵出了1只小鸟,第二天又孵出了2只小鸟。
请问,小鸟妈妈一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鸟呢?故事四,《小鱼的朋友》。
小鱼有3个朋友,它们一起游泳,第一天有2只小鱼来找它玩,第二天又有4只小鱼来找它玩。
请问,小鱼一共有多少个朋友呢?故事五,《小蜜蜂采花蜜》。
小蜜蜂飞到花丛中采蜜,第一天它采了2朵花的蜜,第二天又采了3朵花的蜜。
请问,小蜜蜂一共采了多少朵花的蜜呢?故事六,《小猴子的香蕉》。
小猴子有一串香蕉,第一天吃了4根,第二天又吃了3根,第三天又吃了5根。
请问,小猴子一共吃了多少根香蕉呢?故事七,《小熊的玩具》。
小熊有一堆玩具,第一天买了3个玩具,第二天又买了2个玩具,第三天又买了4个玩具。
请问,小熊一共买了多少个玩具呢?故事八,《小鸭子的蛋》。
小鸭子妈妈生了4个蛋,第一天孵出了2只小鸭子,第二天又孵出了3只小鸭子。
请问,小鸭子妈妈一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鸭子呢?故事九,《小狐狸的果子》。
小狐狸摘了一些果子,第一天摘了5个,第二天又摘了3个,第三天又摘了4个。
请问,小狐狸一共摘了多少个果子呢?故事十,《小青蛙的跳跃》。
小青蛙一共跳了6次,第一次跳了2米,第二次跳了1米,第三次跳了3米,第四次跳了2米,第五次跳了1米,第六次跳了3米。
请问,小青蛙一共跳了多少米呢?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小明不仅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还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故事一年级3篇

数学故事一年级第一篇故事:小兔子算数题小兔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很喜欢学习算数。
有一天,他在家做作业,遇到了一道算数题。
这道题是这样的:如果小兔子有5个胡萝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小兔子想了一下,用手指头数了一遍,得出答案是3。
但是他不放心,觉得要再算一遍,于是又用手指头数了一遍,还是得出答案是3。
小兔子非常高兴,他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向她展示题目和答案。
妈妈看了一眼,笑了笑,夸奖小兔子做得非常正确,还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算数。
从那时起,小兔子更加热爱学习算数,他开始自己编写算数题,考验自己的智慧。
他知道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数学高手。
第二篇故事:小猴子的糖果小猴子非常喜欢糖果,他经常收到爷爷和妈妈送给他的糖果。
一天,小猴子收到了5颗糖果。
他吃掉了3颗,还剩几颗糖果?小猴子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个算数题很简单,他用手指头数了一遍,得出答案是2颗糖果。
但是他不放心,觉得要再算一遍,于是又用手指头数了一遍,还是得出答案是2颗糖果。
小猴子非常高兴,他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向她展示题目和答案。
妈妈看了一眼,笑了笑,夸奖小猴子做得非常正确,还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算数。
从那时起,小猴子更加热爱学习算数,他开始用糖果来编写算数题,考验自己的智慧。
他知道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数学高手。
第三篇故事:小鸭子的加减法小鸭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很喜欢学习算数。
有一天,他在学校上课,老师出了一道加减法的练习题。
这道题是这样的:如果小鸭子有8条鱼,他卖了3条鱼给朋友,又从朋友那里得到了2条鱼,他现在有几条鱼?小鸭子想了一下,手脚并用,很快得出了答案是7条鱼。
他兴奋地跑到老师面前,向她展示题目和答案。
老师看了一眼,高兴地夸奖小鸭子做得非常正确,还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算数。
从那时起,小鸭子更加热爱学习算数,他开始自己编写加减法,考验自己的智慧。
他知道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数学高手。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小故事趣味阅读(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小故事趣味阅读森林里的数学故事森林公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高大的树木,也有矮小花草,还有长长的青藤,一簇一簇的灌木。
森林公园里住着一群小朋友。
山上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小猴子在树枝间蹦来跳去,小松鼠拖着一条蓬松的大尾巴在树上玩游戏……主要人物:智慧树爷爷:年龄已经一千多岁了,见多识广,受到大家的尊敬。
熊猫博士: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担任森林学校老师。
狮王:森林之王。
花狐狸、大灰狼:狡猾、贪婪。
灰熊琪琪和黑熊贝贝:森林保护神,聪明好学。
猫警长卡卡:代表公正法制。
熊妈妈:慈祥,和蔼。
小猪胖胖:爱学习。
小狗汪汪:爱动脑。
小猴慧慧:聪明伶俐。
1.“>”“<”“﹦”的本领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从前,数学王国很混乱。
王国中有十个兄弟,他们分别是0、1、2、3、4、5、6、7、8、9,他们之间总是炫耀自己的本领大,谁也不服谁。
美丽的数学天使看见这种情况后非常生气,于是就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要求他们一定要让数学王国变得秩序井然。
三个小天使刚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看不起他们。
“1”厉声问道:“你们三个是干什么的?长得真难看!我们数学王国不欢迎你们!”随后其它几个兄弟也都纷纷嘲笑三个小天使。
“﹦”天使见此情形,不但没有生气,还微笑着对十个兄弟说:“我们是数学天使派到你们王国的法官,帮助你们治理国家。
虽然我们长相难看,但是我们能让你们的王国变得井然有序。
我是‘等号’,在我两边的数字总是相等的,这两位分别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后“﹦”的介绍都惭愧地低下头,个个都说愿意听从“>”“<”和“﹦”的命令。
此后,数学王国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强大,王国内有着十分严格的秩序,任何人不会违反。
智慧树爷爷告诉你: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
开口在前是大于,尖角在前是小于。
站在两个数字间,谁大冲谁开口笑。
小学一年级数学故事(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故事(五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故事篇一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 +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故事篇二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
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
”“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
”“1”信心十足地说。
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6篇)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一年级数学小故事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更好的了解数学,增添对数学的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和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小故事(通用16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1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谁最小。
数字娃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数字娃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
这时,数字娃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
”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2传说古希腊的国王,想制一顶与泰尔的王冠一模一样的纯金王冠,便召见一位高明的首饰匠,向他说明了旨意,并如数让他称走了黄金。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首饰匠如期将王冠交来,外表金碧辉煌,确实与泰尔的王冠完全相同,重量也恰如取走的黄金。
国王按照自己原先的许诺,给了首饰匠重重的奖励。
但是那个首饰匠的举止行动像个骗子,被取去的黄金会不会偷换下来而掺进了别的金属?面对这个金色的王冠,国王的心一下子冷了!但是不把王冠熔化,又怎能判定黄金中是否掺了假?这么美丽辉煌的王冠,又怎么舍得再熔化?国王被这个难解的疑团日夜缠绕,寝食不安,终于卧病不起。
最后,他召见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是当时最著名的智者。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他:必须检验王冠是不是纯金制造,却又不准损坏王冠的一丝一毫。
阿基米德苦思冥想,把所有想到的办法,都作了尝试,然而仍不能揭开王冠的秘密。
他忘记了饮食、睡眠,忘记了洗澡、治病,痴痴迷迷,连梦中都叨念着:王冠国王首饰匠银子金子几个星期以后,阿基米德蓬头垢面,妻子把他赶进了浴室里。
当阿基米德浸入水中之后,突然感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只要轻轻用力,身体就能浮起此时,他满脑袋的仍是王冠国王首饰匠金子银子。
身体一会儿沉下,一会儿浮上,浴盆的水位也一会儿升,一会儿降阿基米德忽翻身跳起,大声高呼:有办法了,有办法了!连衣服也没穿,光着身子直向王宫奔去,路上留下一条湿漉漉的足迹你知道,阿基米德从水的浮力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吗?解:阿基米德根据身体在浴缸中沉浮引起了水位升降的道理,取了一只盛满水的容器,将王冠放进水中,容器里的水必然溢出。
小学一年级数学故事(五篇)

两排小动物们摊开手掌一看,可不是,黑熊老师猜得完全正确。
小动物们惊奇极了,忍不住纷纷问道: “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
黑熊老师于是分析道: “
奇数 ×2=偶数
奇数 ×3=奇数
偶数 ×2=偶数
偶数 ×3=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左手是奇数时,奇数 ×3 是奇数,奇数+偶数(右手中的偶数 ×2),结果是奇数。而如右 手是奇数时,奇数 ×2 成偶数,偶数+偶数(左手中的偶数 ×3),结果是偶数。
“你……”“ 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 “不管怎么说,你 ‘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 ”“不0”慌不忙地说, “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 0 度,难道是没有温 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 ‘1呢’? ”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 1037、 1307,永远不能领头。 ”“信1”心十足地 说。听了这话, “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 “这可说不定了,如 0。 1,没有我这个 ‘0来’占位, 你可怎么办? ”
胖子 “0”不服气了: “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 组成 100 呢? ”
“哟! ”“不1”甘示弱, “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 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
‘1+0还’不等于我本身,
“去! ‘1×结0’果也还不是我,你 ‘1不’也同样没用! ”“针0”锋相对。
小学一年级数学故事篇三
加减号 “+”、 “-”—五百年前德国人最先使用的。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
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
以表示减少的 “-”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年9 ,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 “+”、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精选22个3篇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精选22个
故事一:小兔子数兔子
小兔子去河边玩,看到了几只兔子在吃草。
他很快数出了一只、两只、三只……一直数到了十只兔子。
突然,一个大灰狼跑来了,小兔子吓得赶紧跑回家,一边跑一边数:“一只兔子、两只兔子、三只兔子……九只兔子,哎呀,差点儿被灰狼吃掉了!”
故事二:小熊跳数字
小熊正在草地上边跑边跳,他看到地上画了好多数字,于是他决定玩一个游戏。
他要跳到编号为偶数的数字上,跳五次就可以得到一枚金币。
小熊跳啊跳,一、三、五、七……跳得越来越快,终于跳到了第十一次,他满头大汗地说:“好累,我跳了十次啦,赶快去换金币吧!”
故事三:小蚂蚁搬数字
小蚂蚁要搬数字,他决定把数字搬到从小到大排列好的地方。
他首先搬了一、四、五、九四个数字,当他要搬第五个数字时,却不小心把七和八都搬了上来。
他发现数字不对了,立马把七和八搬回了原来的地方,然后继续搬数字。
小蚂蚁辛苦地搬了一上午,终于把数字都搬到了正确的位置。
他很高兴地说:“我太棒了,现在我可以顺手搬数字了!”。
讲给一年级小学生的经典数学故事3篇

讲给一年级小学生的经典数学故事1. 小手指和小拇指的故事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则经典的数学故事——《小手指和小拇指》。
从前,小手指和小拇指是好朋友。
有一天,小手指对小拇指说:“我比你长,你比我短,我们的身高该怎么比较呢?”小拇指思考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我们的身高分成10段,一段一段的比较。
于是,小手指和小拇指一起站在墙边,用小手指的长度为单位,把墙分成了10段,然后他们一起测量了自己的身高,发现小手指占了6段,而小拇指只有4段。
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就可以比较出谁的身高更高了。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比较身高、长度等物理量的大小。
我们可以用标准单位来测量,或者把它们分成相等的段来比较。
比如,我们可以用千克来比较物品的质量,或者把一块长木板分成10段,用其中一段的长度来比较其他物品的长度。
我相信,这个小故事会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也会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2. 小猴子和香蕉的故事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则有趣的数学故事——《小猴子和香蕉》。
从前,有一只小猴子,它看到了一堆香蕉,但是它够不着。
这时,它找到了一个箱子,但是它太矮了,无法够到箱子上面。
于是,它找到了一些石头,一块块地往上堆,最终建成了一座高高的塔,爬上去够到了香蕉。
但是等它爬下来的时候,它发现自己留下了太多的石头。
于是,它又决定把石头一块块地往下扔,直到底下剩下两块石头为止。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里涉及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吗?首先,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小猴子建塔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石头的数量看成一个数列,然后求出这个数列的前缀和,就可以得到小猴子每次堆石头的总数。
这样做不仅简单,而且不容易出错。
其次,小猴子在扔石头的时候,每次扔掉的石头数量可能不一样。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循环来解决:每次扔掉的石头数量等于上次剩下的石头数量减去2,直到剩下的石头数量小于2为止。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发现,数学不仅存在于课本中,而且随处可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
奶奶周末早上到菜场买菜,一到家我就帮着拎菜。
奶奶说;“买鸡蛋了,你数数多少个”。
我数了一下共有10个。
奶奶说:“这些鸡蛋是我们2人吃的,你学了10的分减,现在我来考你,分一分”。
我说:“好的,我数学学得还不错呢。
”奶奶说:“我们都一样多”。
我想了一下说:“5和5”,我把鸡蛋分成5个和5个两份。
奶奶说:“对,那你比我多4个”。
我于是把奶奶那份拿出2个,说“7和3”。
奶奶说:“又对了,我比你多2个”。
我从我那里拿出3个,我有点得意,说“4和6”。
奶奶点点头说:“看来你学得不错嘛,我们再来”。
于是我们又继续分下去,最后我说:“薛老师教我口诀1、9,2、8,3、7,4、6,5、5,我都记得很熟了”。
奶奶说:“难怪你都分对了,不过我们以后在生活中还能遇到10的分减呢,到时可还要让你帮我算哦”。
我想原来生活能用上数学,我热爱我的老师,热爱我的数学!
下午, 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 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 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元3角.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 犹豫了.突然, 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元3角,多了3角钱,所以决定买散装的. 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爱动脑.
晚上爸爸回来了给我安排了明天的作息时间
首先,7:30起床,然后7:45---8:00洗脸,8:00---8:15吃早饭,8:15---9:15做作业,9:15---10:30看电视,10:30---11:00吃中饭,11:00---15:00睡午觉,15:00---16:00玩,16:00---17:30看动画片,17:30---18:00吃晚饭,18:00---20:00看电视.20:00---21:00洗澡睡觉.看了爸爸的安排我很开心!其实生活和数字息息相关,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用到数字.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基础。
一《三》班何俊熙
2019 . 05 . 21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