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传奇是“小说的自觉”]唐传奇小说

合集下载

唐传奇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

其次有讽刺批评社会的一些现象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批判精神。

还有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传》、《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

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

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

唐传奇小说的文学魅力与社会道德观照

唐传奇小说的文学魅力与社会道德观照

唐传奇小说的文学魅力与社会道德观照唐传奇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这些作品不仅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文学魅力唐传奇小说通过独特、奇巧、多变又具有流畅连贯性的故事结构能够吸引读者。

在唐代,人们对于神秘、奇幻、离奇和活泼形象产生了浓厚兴趣。

因此,在传承了唐义理小说(或称正史小说)基础上,唐传奇小说开创性地运用了大量想像故事来满足读者对新颖刺激的需求。

此外,唐传奇小说对于语言文字细腻处理,文字流畅优美,并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各种悬念设置、情节推进都适度而具有吸引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社会道德观照唐传奇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这些作品通过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思考并探究了种种伦理问题。

在《牡丹亭》中,写了梁山伯和祝英台因愿托仙造成的爱情悲剧。

故事呈现出婚姻结合与宗族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人命运与社会束缚之间的矛盾。

在《锺馗捉妖》中,《锺馗捉妖》写了一个勇斗妖魔的正直仁义者事迹.通过锺馗忠勇为民、侠肝义胆、无私无畏地对抗邪恶势力,展示出作者推崇的社会价值观。

通过展示这些道德问题和伦理矛盾, 唐传奇小说促使读者思考并审视自己,借此来表达对当时社会弊病以及人性困境等方面所存在滞后, 无关宏旨、古井不波的批判。

综上所述,唐传奇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对当时社会道德观照的反思,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和深入的人性描写,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示了古代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引导我们对自身价值观和社会关系进行思考。

唐传奇代表作

唐传奇代表作

唐传奇代表作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中,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部被认为是唐传奇代表作的作品。

1. 《柳毅传》《柳毅传》是唐代传奇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不详。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叫柳毅的年轻人在荒山野外遇到了美丽的女子玉英,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爱情、奇遇和仙侠的故事。

这部作品描写了柳毅品行高尚、机智勇敢的形象,以及他和玉英之间唯美的爱情,被誉为是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作。

该作品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喜欢。

它不仅描绘出了古代社会风貌,还融合了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可以说,《柳毅传》不仅是唐代流传最广的传奇小说,也是后世传奇小说的重要源头之一。

2. 《玉娇梨》《玉娇梨》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又一佳作,作者刘兰芳。

故事讲述了女主角玉娇梨因被丈夫抛弃而走上贞烈之路的传奇故事。

玉娇梨出场时是一个美丽、聪明的琴童,可是由于丈夫的背叛,她最终选择了殉情,将自己的痛苦境遇宣扬给世人。

《玉娇梨》以其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备受赞誉。

它通过讲述玉娇梨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遇的不幸和无奈,暗示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不公。

这部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唐代传奇中具有艺术和思想精深度的代表之作。

3. 《金铃记》《金铃记》是唐代传奇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南朝梁代的刘戡。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策士王维才智过人、机智过人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王维通过智谋和计略,化险为夷,最终战胜了敌人,保卫了国家。

《金铃记》以其精细描写的细节和巧妙安排的情节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这部作品展示了作者深刻的人物描写和精彩的情节设计能力,并在其中融入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典故,更加丰富了故事的内涵。

4. 《夜行船》《夜行船》是唐代传奇小说中较早的一部作品,作者不详。

故事发生在晋阳城内的胡家大宅中,胡家是一个贵族世家,屋内奢华的装饰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赞叹。

唐传奇[总结]

唐传奇[总结]

唐传奇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

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

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

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

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唐传奇看“唐人是有意为小说”

从唐传奇看“唐人是有意为小说”

从唐传奇看“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摘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论断,一直为学界奉为圭臬。

由于由鲁迅先生语焉不详,近世学者多有争议。

本文将从具体的唐传奇文本入手,从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表现技巧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关键词:唐传奇;创作观念;有意为小说The origins of Chinese legend novelsAbstract: The monograph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written by Lu Xun argued that it was in the Tang dynasty that legend novels had been structured purposefully. This concept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authoritative one by scholars ever since. Although the view is widely accepted, its supporting details, which are not given by the author, are as yet undetermined. Therefore the doubts and arguments over it are still existing. In this paper, we aim at analyzing the materials associated with this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Tang legend novel in the light of its paragraph structure, ideological contents and writing methods. Thus, examining the view that it was in the Tang dynasty that legend novels had been structured purposefully.Key words: Tang legends ;composing concept ;work on novels with mentality鲁迅先生在研治中国古代小说的过程中,以精严的考据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原生状态。

唐传奇在中国古代小说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唐传奇在中国古代小说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唐传奇在中国古代小说上有什么重要意义?唐传奇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开创了独立的叙事形式:唐传奇是最早具备完整独立叙事结构的小说形式之一。

传奇一词来自于唐代的音乐剧,之后逐渐演变为文学形式。

唐传奇采用了双重叙事的方式,即在故事中嵌入故事,以促进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

这种独立的叙事形式为后来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丰富了文学题材和题材多样化:唐传奇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基础,同时融合了历史、神话、传说等元素,涉及了宫廷、侠义、仙魔、爱情等多种题材。

它们通过描写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伦理的观念和道德的选择,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题材,并为后来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唐传奇作品在其中体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如儒家伦理观念、佛教的教化思想、道家的仙侠思想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贯穿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观念。

唐传奇作品的创作和流传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彰显了个性创作和作家意识的重要性:唐传奇是由多个作家创作的集体作品,每个作家在传奇创作中都追求个性表达和创造力的体现。

这使得唐传奇不仅仅是叙事的集合,更是体现了作家个体的创造能力和思想观念。

这种强调作家的个性创作和作家意识对后来小说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唐传奇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开创了独立的叙事形式,丰富了古代小说的题材,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彰显了个性创作和作家意识的重要性。

唐传奇的创作和流传为后来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第一篇: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中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几乎与诗歌同步。

然而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发展相对于诗歌而言,却是十分的缓慢。

从先秦、两汉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到六朝时期的志人志怪,经过了漫长的演变,直到唐代,传奇的出现,“唐人始有意为传说”,小说才正式开始。

唐以前的作者把小说作为记录奇文异事的野史一类来看待,粗陈梗概,不讲究语言的藻饰。

《文心雕龙》详述各种文体,下及谐辞隐语,於小说一类却只字不提。

说明在当时区分文笔,注意藻绘的风气中,志人志怪的小说,因缺乏文采而不为论者所重视。

唐传奇情况则大不相同。

鲁迅先生曾说过:“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中国小说史略》)唐传奇作者在吸收前人的传作经验之后,有意识进行文学创作,在艺术形式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不仅“叙述婉转,文辞华艳”而且“篇幅漫长”意想丰富。

唐传奇中出现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面。

从帝王到后妃、文武大臣到文人商贾、侠客商道、乐工伎艺、姬妾丫环各色人等。

其中不少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如豪爽鲁莽、疾恶如愁的钱塘君,敢爱敢怒的霍小玉,以身殉情的步飞烟,有胆有略、果断机智的红拂女,见义勇为、不图报酬的柳毅,虚伪负心、见异思迁的张生等,都写得栩栩如生。

一些人物的性格还有所发展,如崔莺莺初遇张生时便一见钟情,但深受封建礼教舒服的她,面对爱情时又犹豫不决,当她下定决心争取自己的爱情时却遭到了张生抛弃。

莺莺被刻画得“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

”(赵令畤《侯鲭录》)作者力图写出人物性格变化发展的环境条件,因而富有真实感。

在唐传奇中塑造的典型人物中,即使是身份与环境相似,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也各具风貌,毫无雷同之感。

论唐传奇的小说特质

论唐传奇的小说特质

智库时代 ·27·财经智库唐传奇作为小说的最重要特质,就是对作者主体意识的阐释。

表现为作者创作宗旨的转变,诗歌的运用以及虚构情节的出现。

一、创作宗旨与主体意识志怪小说虽不像之前杂史杂传一样,依傍历史,而是“杂以虚诞怪妄之说”和“委巷之谈”,但并未与史彻底分离。

因为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冥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无诚妄之别矣。

”[1]22如志怪代表作干宝的《搜神记》,《晋书》本传曾记载,干宝有感于生死之事,所以搜集撰写古今神仙灵异和人物变化之事,名为《搜神记》,刘惔称干宝为“鬼之董狐”。

由此看来干宝的写作对象虽发生改变,但承担的仍是史家的责任——直录精神。

志怪的创作宗旨意在记录,决定了其创作目的是确证其记载是真实存在的。

干宝在《搜神记·序》中明言创作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也”[2]5。

而干宝对神奇灵异事件的记录,反映了时人对鬼怪灵异、因果报应的深信。

故志怪类作品表现的不是个人主体意识,在于表现当时的群体意识。

作者属于执笔者,对当时的社会整体意识进行记录,作者的主体意识并不参与其中。

至唐传奇,创作宗旨发生了改变。

唐传奇不在意图记载的真实,有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如“僧孺之类扬笔妙之余,时露其诡设之迹。

如在书中《元无有》一条,观其标题命名之旨,已自托于乌有亡是之伦。

”[3]231故意暴露虚构鬼怪异事的痕迹。

作者选择的题材和人物的形象、独特的际遇都是为作者的主观情思服务的。

作者不再是被动的记录者,而是能动的创作者。

通过唐传奇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大环境影响下时人的社会心理,更能看到独异于世人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小说自身的发展之外,更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气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新可能。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科举制的实行更是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晋升之阶。

基于这种社会现实,他们不再像魏晋时期知识分子那样关注清谈、玄学,将精神寄意于死后的另一个世界,而是更多得关注现世的生存,关注自身的功名利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唐传奇是“小说的自觉”]唐传奇小说》摘要:精美构思、曲折情节与完整结构是唐传奇小说情节所突显出的又一美学特征,与志怪小说相比,唐传奇在以文言词句作为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偏向于铺叙和藻饰,“作家广泛从史传、古文、骈文、诗赋及俗语中挹取词汇、句式、章法技巧,语言精致明秀,姿态万千,有很高的造诣摘要:中国传统叙事文学源远流长,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到了唐代发生了质的飞跃。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创作的“自觉”。

本文拟从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语言技巧等方面与唐传奇产生前后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论证,突出唐传奇独特的创作魅力。

唐传奇的兴起与发展,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采的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关键词:叙事文学唐传奇自觉中国传统叙事文学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殷商文化的甲骨文,它的出现为叙事文学意识的形成翻开了第一页。

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叙事文学经历了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而逐渐走向成熟,但中国叙事文学的统治地位长期为历史叙事所占领,由于历史因素过于繁盛,影响了文学叙事的展开。

到了唐代,中国叙事文学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创作“自觉”时代的开始。

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在,然叙述宛转,文字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精确而概括地说明了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史上所起的变革作用,它有意识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叙事文学中六朝志怪小说的艺术风格。

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巾同文学史的高度,对唐传奇的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语言技巧等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为主的文学体裁,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是衡量一部小说艺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

唐传奇小说发展到贞元、元和之间,从叙事艺术来说,已经相当成熟,不仅具备了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而且以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客观生活的真实性。

同六朝志怪小说的粗陈梗概和志人小说的片言丛语相比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演进之迹甚明”。

《史记》虽是历史的“实录”,但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它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他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如《项羽本纪》。

六朝以前的小说创作中很少有细节捕写,大多停留在以人传事的笔记式的体制中,小说作者的形象思维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处于一种粗糙与幼稚的状况,对客体的把握处于较浅层的整体直感反映,对人物的塑造方面存在着轮廓模糊,描绘简单等缺憾。

因此,往往所创作出的人物形象缺乏立体感。

而“有意为小说”是唐传奇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指作者在小说的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将细节思维作为形象思维的基本要素。

刘勰《文心雕龙》中,强调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客体的审美把握与表现,精妙地把对象的内在本质与精神风貌鲜明地表达出来。

唐传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了这一艺术辩证法。

如《飞烟传》中捕写武公业发现自己的妻子飞烟和赵象的爱情秘密后,便“呼飞烟诘之,飞烟色动声颤……云:‘生得相亲,死亦何恨。

’深夜,公业怠而似寐,飞烟呼其所爱女曰:‘与我一杯水。

’水至,饮尽而绝,”这里只用了“色动声颤”,“生得相亲,死亦何恨”,“饮水而绝”等三个细节描写就把规定情境巾人物的心态细腻而形象地刻画出来了。

细节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元素。

人物形象的突显往往围绕着小说中细节描写,这些细节大多都是为突出人物性格而服务的,从而形成了总体的审美功能。

如《霍小玉传》中从霍、李两人相见到生离死别,共借用了八次悲喜变化的场景,这样的描写,使得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

因此,在人物形象的具体描绘上,唐传奇作者克服了之前小说家重叙述、轻描写的缺陷,对人物进行综合、立体的揣写,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情节结构的安排精美构思、曲折情节与完整结构是唐传奇小说情节所突显出的又一美学特征。

研究者在对唐传奇的审思中,发现其篇幅较前朝长些。

“篇幅长不仅仅是文字的规模,而且是情节的衍化和展开,是情节波澜的扩大。

情节作为小说审美因素的重要构件,在唐传奇中有了定型化的表现,也成为中国小说成熟化的标志。

” 如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描写落魄军官淳于棼梦人槐安国,被槐安国王招为驸马而升跌的故事。

该作品安排了七个主要情节:梦人槐安国、招为驸马、亲友沾光、上任南柯郡、荣耀二十年、兵败妻死、遣送回家等,这些情节在创作中呈现阶梯式的发展,使主人公以节节高升的方式达到了荣华富贵的顶峰,最后在顷刻之间跌落下来。

借此来揭露腐朽的封建社会和黑暗的官场内幕,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中那些无才无德、凭借某种关系升官发财的达官贵人。

作者有意识地对故事情节所进行的精心安排,使其主题思想具有了深刻的内涵。

此种情节结构安排在中国小说史中是首创,为后世许多作家所采用,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好奇”――唐传奇作者的标志,小说作品的情节具有传奇性。

《李娃传》歌颂娼女李娃对落难的荥阳公子的帮助精神,真可谓“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所以白行简为之“握笔濡翰,疏而存之”。

唐传奇作家描写现实中的奇人奇事,或虚构奇人奇事,以飨读者。

作家们借一种“好奇”的审美心理推动了传奇创作的兴起与发展。

明人胡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这表明:唐传奇的作者有意识地创作与前朝不同的小说。

六朝小说的作者在小说与历史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白认笔下所记录的鬼神显灵、死人复活等都是真实的故事;而唐传奇的作者深知自己不是在记录历史事实,而是在从事文学创作。

因此,他们自觉地把“虚构”这一艺术手段运用到小说的创作领域,增强了小说的创作主体意识。

唐传奇的虚构性与佛教在唐代的繁荣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

印传佛教在中国传播时,被中国文化所消化、吸收,并加以改造,在唐代以“变文”的形式广为传播。

“变文”的创作中所运用的想象力弥补了中国人“黜玄想”的思维定式。

“中国人在接受佛教福罪报应生死轮同等观念的同时……幻想的潜能借助佛教无穷生灭恍然变化的故事和教义刺激发挥了出来。

”六朝人的文学作品便变成了唐传奇作者创作的素材,《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小说就是最早受佛教文化影响所产生的。

庸传奇作家凭借“奇”之意,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艺术境界,把人的欲念与情思充分地表达出来。

唐传奇借助虚构的故事和人物,通过自由、活泼,具体的文学样式,反映出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理想与趣味,这足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总之,唐传奇情节结构的安排,不仅为当时作者表现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反映广阔社会生活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而且为后世作家结构情节,发展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语言技巧的运用与志怪小说相比,唐传奇在以文言词句作为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偏向于铺叙和藻饰。

语言运用上讲究表现力和富丽感,在文学语言中,以增加自然、通俗之神韵,特别是在描写性的语言上运用逼真传神的笔墨。

“作家广泛从史传、古文、骈文、诗赋及俗语中挹取词汇、句式、章法技巧,语言精致明秀,姿态万千,有很高的造诣。

”可见,唐传奇的创作具有小说文人化的倾向,其作品的叙述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典雅的文体美。

实际上,这跟唐传奇所面向的读者有关,它是一种面向于贵族、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产品,不完全面向大众,这一点有别于六朝小说。

语言生动、流畅、简洁、富于表现力是唐传奇的特点之一,这主要缘于作者大多是诗文创作高手,讲究语言的修辞、注重挖掘骈文和口语的优势。

如《李娃传》中,在娼女李娃的救助下,金榜题名的荥阳公子郑生表达自己对其的一片挚爱时说:“子若弃我,当自到以就死!”简短的一句话,颇具“内涵”,为以后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对作品主题的道德批判埋下了伏笔。

在语言句式上,唐传奇注重人物语言的长乏短句相间。

在《任氏传》中,任氏的美貌令豪门公子“爱之发狂,乃拥而凌之”。

为了表现人物的个性与人物魅力,作者借用了精彩的人物对白,进行了深入的刻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任氏面对公子韦的非礼,巧用“郑子之可哀”、“岂丈夫哉”、“以有余之心,而夺之不足”这三句话的弦外之音,斥责公子韦的不仁不义之举。

在这强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锋利的谴责之情,充满着不可侵犯的气势。

娟女任氏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之中,凭借自己的语言魅力取得胜利,这不仅显现出任氏敢于斗争的机智性格,又反映出任氏反抗暴力侵凌,捍卫人格尊严的可贵精神。

鲁迅先生在《看书琐记》中说:“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使读者的心目中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

”因此,小说中人物的语肓描写,不仅可以使我们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体味、揣孽出文中人物说话时的举止、神态来,还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综上所述,唐传奇作家的自觉创作,使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传奇这种自觉的创作的开始,首先是由于唐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给传奇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它由单纯的谈神说鬼转向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其次是文学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

虽说“传奇者流,源出于志怪”,但终与志怪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他文学体裁对它的影响。

唐代传奇作家如王度、沈既济、陈鸿都是史官,他们利用《史记》以来传记文学的传统经验,使本来粗陈梗概的小说,体制更为阔大,波澜更加曲折,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第三,唐代古文运动与诗歌的发展也影响传奇的创作。

这不仅表现为一些传奇作家与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作家有过联系;更重要的是新乐府运动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传奇作家面向现实,而且古文运动对文体的解放,又使传奇作家能够充分利用其成功经验,形成了唐代传奇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因此,我们说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