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点与数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点与数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于确定位置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发现点与数对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3.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交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节 确定位置(一)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节 确定位置(一)

斑马场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狮虎山 确定一个物体的
60
西
东 位置,需要方向
喷泉广场
和距离两个条件。
斑马场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大象馆 西
。 60
喷泉广场
狮虎山 东
参观斑马场后,同学 们想去猴山,说一说 他们的行走路线。
接下来确定每一段 路的方向和距离。
斑马场

猴山
大象馆 西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斑马场 南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大象馆 西
。 60
喷泉广场
狮虎山 东
大象馆和长颈鹿馆 都在喷泉广场的北 偏西60°的方向上, 如何区分它们的位 置呢?
斑马场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 60
狮虎山
西

喷泉广场
它们离喷泉广场的 距离不一样。
斑马场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 60
狮虎山
西

喷泉广场
大长象颈馆鹿在馆喷在泉喷广泉场广 北场偏北西偏6西0°60的°方的向方 上向,上距,离距喷离喷泉广泉场广 1场00500mm处处。。
斑马场
喷泉广场:
方向:东偏北30°;
。 60
喷泉广场
狮虎山 距离:800 m。
东 喷泉广场 猴山:
方向:东偏南45°;
30°
距离:1500 m。
斑马场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大象馆 西
。 60
喷泉广场
狮虎山 东
30°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教学反思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一)》教学反思丹东市实验小学于坤《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方向和角度两个方面去确定位置。

教材设置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动物园中的一些场馆的位置。

为了使本课的学习更贴近生活,我结合了家乡著名景区如:锦江山、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及月亮岛等丹东景观导入本课。

在本课新授部分,我选取了锦江山这一著名景点和学生边游览边确定不同景点的位置。

在备课过程中,我误把锦江山的导游图的正方向弄错,在后期备课时才发现了问题并及时做出了调整,险些弄巧成拙。

这也提醒了我,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一定要保证所举例子恰到好处且准确无误。

上课过程中,学生们按部就班从复习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到学习新知“东偏北”“南偏西”等偏方向,再到认识距离是确定位置的又一重要条件,最后学会描述实物的准确位置。

整堂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内容全面,且看似畅通无阻,毫无波澜,实则埋下了潜在的隐患。

经过领导的点评和自己在课堂的真实体验,我对于本课的教学反思有三。

一是数学与生活联系过于紧密,使数学课情景感过强而冲淡了数学味,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具体来谈,我在幻灯片中出示了大量的景点照片,用许多繁饰的语言介绍景点,整堂课的氛围像极了一节语文写作课,无法带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学习本课知识。

二是重难点不突出,具体体现在两点上,第一是时间分配不均。

在复习导入环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本课新授知识方面,所用时间太少。

第二是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东偏北”“南偏西”等偏方向知识的学习上没有规范的语言引导和层层加深印象的练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不能准确表述,且熟练程度不够,究其根本是本堂课我的概念界定过多,使学生感到有困难,有压力而不敢举手发言。

三是缺乏趣味性,整堂课老师备课充分,但始终没有做到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说话。

在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思考空间,始终是一问一答的单调形式,且问题不具有挑战性,不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课堂知识巩固方面,形式太过于单一,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考一考,画一画,使学生手耳口脑共同参与活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一)》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和对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的概念,学会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以及通过坐标来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坐标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坐标概念的引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学生能够从生活的实例中抽象出坐标的概念,理解坐标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坐标来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的概念,学会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并能够通过坐标来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的概念,学会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并能够通过坐标来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生活的实例中抽象出坐标的概念,理解坐标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坐标来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坐标的概念。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在地图上查找某个地点的位置,引出坐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如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坐标的意义和运用坐标解决问题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学校数学《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教案及反思【课例背景】导学课堂以“导、学、练”为核心要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以老师为主导、以同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课堂形式是以嬉戏、生活情境导出问题、导入新课,达到激趣煽情、明确主题的目的;以问题或活动组织自学,并用自学提示赐予方法、方向引导,给足同学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和老师的引导点拨方式绽开探究,解开怀疑;以紧扣教学目标的练习检测学习效果、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学问、以具有拓展性、延长性的问题或练习将探究学习引向延长。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将导学课堂用于数学课堂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以老师为主导、以同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数学课堂成为活动的课堂、思维的课堂,现以《确定位置》为例呈现我们的争论与思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班级上册第80页。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学问,也熟悉了简洁的路线,具备了初步的观看、操作等活动阅历,建立了肯定的空间观念。

此课的学习支配在第二学段,既是熟悉图形学问的连续,又是今后学习坐标、一次函数等学问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

2.同学状况分析由于同学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确定位置的问题,四班级同学对这一类问题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但是,在表示方式都是依据自己习惯的方式来表达,探寻统一、准确的方法表示位置是同学的心理需求。

如:做操要按挨次排队;看电影时找座位;开家长会时,将自己的座位信息告知家长,便利家长找到座位等都要有准确的表示位置的方法。

因此,教学确定位置这节内容要充分利用同学的学问阅历,引导同学自主探究,为后期学习奠定学问基础和方法储备。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五下《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五下《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五下《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一)》,本课内容不仅是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的拓展,也是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中设计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使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以便于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确定位置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知识方面,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一条直线上点的位置,二年级学习了8个方向,四年级还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操作方面,学生已经知道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所以学生具备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判断并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学生分享,激发兴趣。

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确定位置的探究学习,关于确定位置你都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分享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探究活动,驱动思考。

探究一:能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能准确描述方向。

师: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位置呢?谁来和大家分享?预设:生1::熊猫馆在喷泉广场东北方向上,距离广场900米处。

生2:我觉的她的说法不够准确,东北方向范围太大了。

我认为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北20°方向,距离广场900米。

生3:我认为以北为起点,往东偏了20°,就可以说熊猫馆在喷泉广场北偏东20°方向。

距离广场900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一),65--66页内容。

二、说教材地位:本节课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东西南北等方向的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而设置的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了情境矛盾,让学生理解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缺一不可。

三、说学情: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位置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四、说教法:通过设计有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只有将方向和距离两者结合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谈话,让学生用更准确地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认识平面图上东、西、南、北及起点(观测点)的位置关系并且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确定物体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方向与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中所起的作用。

3、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能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在讨论合作中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突破方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矛盾中,多角度地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理解。

难点:能对任意角度具体位置的准确描述。

突破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由一个观测点到多个观测点不断地进行描述,培养学生对准确位置描述的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件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件

新知讲解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大象馆 西
。 20
喷泉广 场
狮虎山 东
我量了一下,熊猫馆在 喷泉广场的北偏东20°方 向上。
斑马场 南
猴山
新知讲解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 东偏北70°方向上。
大象馆 西
70°
喷泉广 场
狮虎山 东 说说狮虎山的位置。
斑马场 南
猴山
新知讲解
大象馆 西
长颈鹿馆
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具备:观测点、方向、角 度、距离。
位置相对,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相等。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一)
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具备:观测点、方向、 角度、距离。
位置相对,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相等。
作业布置
完成数学书第43页第4、5、7、8题。
谢谢大家
数学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
新知讲解
长颈鹿馆
大象馆 西

30
斑马 场
北 熊猫馆
喷泉广场 40°
狮虎山 东

猴山
从斑马场出发,向东偏北30度 方向走到大约1000米到喷泉广场, 然后再向东偏南40度走1300米就可 到达猴山。
物体的方向具有 相对性。
课堂练习
以广场为观测点,标出超市、学校、书店的位置。

超市
书店
75° 50°
在确定方向时,一般以南、 北为标准。
新知讲解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大象馆和长颈鹿馆在喷泉 广场的什么方向?
大象馆 西
60°
狮虎山
喷泉广场
东 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
广场的北偏西60度方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盐场小学谢小林1、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5—66页。

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经学习了8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本节教学内容是认识两个物体之间任意方向以及距离;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仅靠单一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四年级上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能在平面内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识别简单的线路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拓展知识视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五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基本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能用前后、上下、左右和8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通过在四年级上册的学习,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识别简单的线路图。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为解决确定动物馆的位置方向,可以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方向。

可以通过合作讨论解决测量方向的问题,然后把学生分别获得的信息综合起来,从而完成本节的新的学习任务。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本节课要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用角度来描述方向,对于角度与方向的关系会掌握不准;在描述行走路线的时候,还没有意识结合方向标来判断。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通过具体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并掌握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初步树立学生的坐标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快乐学数学的无限乐趣。

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能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6、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开课之时便结合例题的具体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唤发学习激情,自然引发矛盾,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后面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大象馆与长颈鹿馆位置的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挖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培养数学技能,提高数学能力。

7、媒体资源:PPT课件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孩子们,喜欢参观动物园吗?为了快速地找到要参观的场馆,我们在参观之前一般都先看看什么?2.我们看平面示意图的目的就是要确定各个场馆的位置。

(PPT出示动物园平面示意图)(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一))3.看,这就是动物园的平面示意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指出各个场馆的名称。

2.明确学习内容。

3.能清楚地用学过8个方向介绍。

如:熊猫馆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为本节课学习做准备。

3.利用学生原有的信息?(师板书:观测点)师:如果你是小导游,能用学过的方向的知识清楚地介绍各场馆分别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吗?(PPT出示)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

) 认识结构,为新课学习铺垫。

小结:根据生活经验入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生活。

利用学原有的认识结构,形成知识之间的冲突,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对确定位置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的求知欲望。

探究新知(一)感知角度在确定方向中的作用1.熊猫馆和狮虎山都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吗? 东北方向指的是哪里?谁来指一指?2.那怎样才能区分这两个场馆的准确方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还可以结合角度来描述方向吗?(板书:角度)3.谁能指一指与熊猫馆和狮虎山有关的角?(PPT出示学习任务单)指名读,说一说你对1.学生在交流中明确从东到北、从北到东90度的范围都是东北方向。

2.学生自主思考区分方法,“偏北”“偏东”这样还是不能准确区分熊猫馆和狮虎山的准确方向,我们可以加上角度来区分。

3.学生明确任务后小组活动:在教材65页右上角的示意图中完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交流、明确角度在确定方向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自主求知,合作交流任务单的理解。

4.现在哪个小组能用既简练又准确的语言描述熊猫馆和狮虎山的方向了? (出示PPT)5.这两种描述方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二)感知距离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1.我们继续看平面示意图,你能用刚刚我们探究的方法介绍一下大象馆和长颈鹿馆的准确方向?(PPT出示60度)2.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北偏西60度的方向上,那又如何区分它们的准确位置呢?3.那现在你能用完整的语言准确地介绍大象馆和长颈鹿馆的位置了吗?(PPT出示距离)(板书:距离)成测量,标记,并在小组内交流。

4.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5.小组选派代表,按任务单中问题顺序汇报。

1.学生观察,试用上述的表述方法说明大象馆和长颈鹿馆所在的位置。

2.讨论: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北偏西60度的方向上,那又如何区分它们的准确位置呢?3.长颈鹿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距离喷泉广场500米的位置;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距离喷泉广场1000米的位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交流、明确距离在确定方向中的重要作用。

4.我们现在给熊猫馆和狮虎山加上距离,你现在可以准确无误地说出它们的具体位置吗?(PPT出示距离)5.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准确地描述了熊猫馆、狮虎山、大象馆、长颈鹿馆的具体位置,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的?(三)运用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行走路线。

1.设疑:我现在参观完斑马场,想去猴山,我该怎么走,你有好的建议吗?(出示PPT)2.同学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描述。

(学生小组活动)3.指名代表小组汇报。

置。

4.学生交流后汇报熊猫馆和狮虎山的准确位置。

5.回顾本环节学习,小结怎样一步一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的?(总结板书: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1.学生分组讨论:(1)观测点在哪儿?大致方向?(2)如何走?(3)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如何获取这些必要的数学信息?2.分组活动,自主探索。

3.学生汇报:现在要从斑马场出发,观测点就及时巩固,有助于对新知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小结,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设疑,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确定是斑马场了,要看喷泉广场在斑马场的什么方向?斑马场到喷泉广场的距离有多远?到喷泉广场后,观测点又是喷泉广场了,还要测量猴山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距离是多少?可以在斑马场这儿画一个方向标,测量一下东偏南或南偏东的度数,再测量出以喷泉广场为观测点南偏东或东偏南的度数,再加上距离就可以描述行走路线了。

位置的具体方法,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描述行走路线,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在新知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探索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认识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乐趣,提高自己接受知识的能力,也降低了教师在此过程中的教学难度。

巩固应用1.练一练第1题: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夺宝的游戏,需要找到三把钥匙才能打开宝箱。

你能试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通过巩固应用,引领学生积试独立完成吗? (PPT出示练一练1)2.练一练第2题:下面我们来看看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

在海岛的附近有一个雷达站,以雷达站为中心你能确定三艘船只的位置吗?独立试试。

自已再布署一艘舰船,你打算布署在哪儿?(PPT出示练一练2)3.练一练第3题: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行走路线都藏着确定位置的知识,你能帮我们的同学乐乐讲讲她上学和放学的行走路线吗? (PPT出示练一练3)4.拓展练习,练一练第4题。

(PPT出示) 2. 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小组内完成后,小组交流。

4.先用图形摆一摆两个小朋友的位置,然后再说一说他们各自的位置。

极参加观察、测量、画图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结:注重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画图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是有用的,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同时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强化的训练与培养。

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数学的素养。

课堂总结1.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出示PPT)2.老师有两句有关位置的名句与大家分享。

(出示PPT)1.畅谈收获。

2.分享数学格言。

体会数学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体会数学格言的精美教育意义。

板书设计确定位置(一)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