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静态控制网测量

静态控制网测量

静态控制测量控制网设计灵活多样
1、点连式 2、边连式 3、网连式 4、边点混合连接式 5、三角锁(或多边形)连接 6、导线网形连接(环形图) 7、星形布设
GNSS静态测量观测工 作
一 外业观测计划设计
二 野外测量
三 观测数据下载及预处理
四 内业数据处理
静态测量是利用载波相位确定观测站与某一地面 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或两测站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测量时必须使用三台或三 台以上的接收机分别摆在不同的测站上,两两测站之 间至少要有4颗共同卫星,同步做一个小时以上的静 止观测。
11702222和11703333不动,11701111从GP01移动到GP04点。
待三个接收机都准备好后,同时开机,开始第二个时段观测。
填写野外观测记录表,
第二个时段观测时间到三台机子同时关机
11701111
11702222
11703333
第三时观测时段具体操作
第二时段观测结束以后,三台机子同时关机。 11701111和11703333不动,11702222从GP02移动到GP05点。 待三个接收机都准备好后,同时开机,开始第三个时段观测。 填写野外观测记录表, 第三时段观测结束以后,三台机子同时关机
野外观测静态数据记录信息
外业观测记录表 仪器号码 开机\关机时间 测站点名 仪器高
仪器号码: 机身编号(如:0838268) 开机时间: GPS时间+8小时=北京时间 测站点名: (字母+数字)四个字符(如:GP03) 仪 器 高 : 单位米,精确到0.1毫米(如:1.6586)
注意: ①这四个信息是最基本的信息,一定要记录; ②当天数据当天编辑下载到电脑保存.
206 第5-7为:年积日,代表采集时间从1月1日算起,是今年第

RTK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RTK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RTK固态统制丈量的本理及使用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0605 测画联盟一、RTK固态统制丈量的本理RTK是以载波相位瞅丈量为根据的真时好分GPS丈量,它不妨真时天提供测站面正在指定坐标系中的厘米级细度的三维定位停止.RTK丈量系统常常由三部分组成,即GPS 旗号接支部分(GPS接支机及天线)、真时数据传输部分(数据链,雅称电台)战真时数据处理部分(GPS统制器及其随机真时数据处理硬件).RTK丈量是根据GPS的相对付定位表里,将一台接支机树坐正在已知面上(基准站),另一台大概几台接支机搁正在待测面上(移动站),共步支集相共卫星的旗号.基准站正在接支GPS旗号并举止载波相位丈量的共时,通过数据链将其瞅测值、卫星逃踪状态战测站坐标疑息所有传递给移动站;移动站通过数据链接支去自基准站的数据,而后利用GPS统制器内置的随机真时数据处理硬件与本机支集的GPS瞅测数据组成好分瞅测值举止真时处理,真时给出待测面的坐标、下程及真测细度,并将真测细度与预设细度指标举止比较,一朝真测细度切合央供,脚簿将提示丈量人员记录该面的三维坐标及其细度.做业时,移动站可处于停止状态,也可处于疏通状态;可正在已知面上先举止初初化后再加进动背做业,也可正在动背条件下间接启机,并正在动背环境下完毕整周朦胧值的搜索供解.正在整周朦胧值牢固后,即可举止每个历元的真时处理,只消能脆持4颗以上卫星相位瞅测值的逃踪战需要的几许图形,则移动站可随时给出待测面的厘米级的三维坐标.二、RTK固态统制丈量的使用要领1统制面的布设为了达到GPS丈量下细度、下效用的脚法,缩小不需要的泯灭,正在丈量中按照那样的准则:正在包管品量的前提下,尽大概天普及效用、落矮成本.所以对付GPS丈量各阶段的处事,皆要细心安排,细心构制战真施.提议用户正在丈量真施前,对付所有GPS丈量处事举止合理的总体安排.总体安排,是指对付GPS网举止劣化安排,主假若:决定细度指标,网的图形安排,网中基线边少度的决定及网的基准安排.正在安排中用户不妨参照有关典型机动天处理,底下将分离海内现有的一些资料对付GPS丈量的总体安排简朴天介绍一下.1、决定细度尺度正在GPS网总体安排中,细度指标是比较要害的参数,它的数值将间接做用GPS网的布设规划、瞅测数据的处理以及做业的时间战经费.正在本量安排处事中,用户可根据所做统制的本量需要战大概,合理天制定.既不克不迭制定过矮而做用网的细度,也不需要盲目探供过下的细度制成不需要的开销.2、选面选面即瞅测站位子的采用.正在GPS丈量中本去不央供瞅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采用也比较机动,果此选面比典范统制丈量烦琐得多.然而为了包管瞅测处事的成功举止战稳当天脆持丈量停止,用户注意使瞅测站位子具备以下的条件:①保证GPS接支机上圆的天空启阔 GPS丈量主要利用接支机所接支到的卫星旗号,而且接支机上空越启阔,则瞅测到的卫星数目越多.普遍该当包管接支机天圆仄里15°以上的范畴内不兴办物大概者大树的遮挡.②周围不反射里,如大里积的火域,大概对付电磁波反射(大概吸支)热烈的物体(如玻璃墙,树木等),不致引起多路径效力.③近离强电磁场的搞扰.GPS接支机接支卫星广播的微波旗号,微波旗号皆市受到电磁场的做用而爆收噪声,落矮疑噪比,做用瞅测成果.所以GPS统制面最佳离启下压线、微波站大概者爆收强电磁搞扰的场合.相近不该有强电磁辐射源,如无线电台、电视收射天线、下压输电线等,免得搞扰GPS卫星旗号.常常,正在测站周围约 200m 的范畴内不克不迭有大功率无线电收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正在 50m 内不克不迭有下压输电线战微波无线电旗号传播通讲. ④瞅测站最佳选正在接通便当的场合以好处其余丈量脚法联测战扩展;⑤大天前提牢固,易于面的保存.注意:用户如果正在树木、觇标等对付电磁波传播做用较大的物体下设瞅测站,当接支机处事时,接支的卫星旗号将爆收畸变,那样纵然支集时各项指标,如瞅测卫星数、DOP值等皆较好,然而瞅测数据品量很好.提议用户可根据需要正在GPS面约莫 300 米附近建坐与其通视的圆背面,以便正在需要时采与惯例典范的丈量要领举止联测.正在面位选好后,正在对付面位举止编号时必须注意面位编号的合理性,正在家中支集时输进的瞅测站名由四个任性输进的字符组成,为了正在测后处理时便当及准确,必须不使面号沉复.提议用户正在编号时尽管采与阿推伯数字按程序编号.3、基线少度GPS接支机对付支到的卫星旗号量测可达毫米级的细度.然而是,由于卫星旗号正在大气传播时不可预防天受到大气层中电离层及对付流层的扰动,引导瞅测细度的落矮.果此正在使用GPS接支机丈量时,常常采与好分的形式,用二台接支机去对付一条基线举止共步瞅测.正在共步瞅测共一组卫星时,大气层对付瞅测的做用大部分皆被对消了.基线越短,对消的程度越隐著,果为那时卫星旗号通过大气层到达二台接支机的路径险些相共.共时,当基线越万古,起算面的细度对付基线的细度的做用也越大.起算面的细度时常做用基线的仄常供解.果此,提议用户正在安排基线边时,应兼瞅基线边的少度.常常,对付于单频接支机而止,基线边应以20公里范畴以内为宜.基线边过少,一圆里瞅测时间必然减少,另一圆里由于距离删大而引导电离层的做用有所巩固.4、普及GPS网稳当性的要领不妨通过底下的一些要领普及GPS网的稳当性:1、减少独力基线数正在布设GPS 网时,适合减少瞅测时段数,对付于普及GPS 网的稳当性非常灵验.果为随着瞅测时段数的减少,所测得的独力基线数便会减少,而独力基线数的减少对付网的稳当性的普及利害常灵验的.2、包管一定的沉复设站次数包管一定的沉复设站次数,可保证GPS 网的稳当性.一圆里,通过正在共一测站上的多次瞅测,可灵验天创制设站、对付中、整仄、量测天线下等人为过得;另一圆里,沉复设站次数的减少,也表示着瞅测期数的减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共一台接支机正在共一测站上连绝举止多个时段的瞅测时,各个时段间必须沉新安顿仪器,以更好天与消百般人为支配缺面战过得.3、包管每个测站起码与三条以上的独力基线贯串.包管每个测站起码与三条以上的独力基线贯串,那样不妨使得测站具备较下的稳当性,正在布设GPS 网时,各个面的稳当性与面位无间接关系,而与该面上所对接的基线数有关,面上所对接的基线数越多面的稳当性则越下.4、正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同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 条正在布设GPS 网时,查看GPS 瞅测值基线背量品量的最佳要领是同步环关合好.而随着组成同步环的基线背量数的减少,其考验品量的本领将渐渐下落,果此,要统制最小同步环的边数.所谓最小同步关合环,即形成关合环的基线边是同步的,且边数又是最少的.5、普及GPS网细度的要领不妨通过下列要领普及GPS网的细度:为包管GPS 网中各相邻面具备较下的相对付细度,对付网中距离较近的面一定要举止共步瞅测,以赢得它们间的间接瞅测基线;为普及所有GPS 网的细度,不妨正在周到网之上布设框架网,以框架网动做所有GPS 网的骨架;正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同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 条;若要采与下程拟合的要领测定网中各面的仄常下/正下,则需正在布网时选定一定数量的程度面.程度面的数量应尽大概的多,且应正在网中匀称分散,还要包管有部分面分散正在网中的四里,将所有网包罗正在其中;为普及GPS 网的尺度细度,可采与删设万古间、多时段的基线背量.6、布设GPS 网时起算面的采用与分散若央供所布设的GPS 网的成果与旧成果切合最佳,则起算面数量越多越好.若不央供所布设的GPS 网的成果真足与旧成果切合,则普遍可选3~5 个起算面,那样既不妨包管新老坐标成果的普遍性,也不妨脆持GPS 网的本有细度.为包管整网的面位细度匀称,起算面普遍应匀称天分散正在GPS 网的周围.要预防所有的起算面分散正在网中一侧的情况大概连成一线的情况.2、 GPS基线解算1 、基线解算的步调基线解算的历程,本量上主假若一个利用最小二乘法举止仄好的历程.仄好所采与的瞅测值主假若单好瞅测值.正在基线解算时,仄好要分五个阶段举止.第一阶段,根据三好瞅测值,供得基线背量的初值.第二阶段,根据初值及单好瞅测值举止周跳建复.第三阶段举止单好浮面解算,解算出整周已知数参数战基线背量的真数解.第四阶段将整周已知数牢固成整数,即整周朦胧度牢固.正在第五阶段,将决定了的整周已知数动做已知值,仅将待定的测站坐标动做已知参数,再次举止仄好解算,解供出基线背量的最后解整数解.2 、沉复基线的查看共一基线边瞅测了多个时段得到的多个基线边称为沉复基线边.对付于分歧瞅测时段的基线边的互好,其好值应小于相映级别确定细度的22倍.而其中任一时段的停止与各时段仄衡值之好不克不迭超出相映级别的确定细度.咱们正在举止基线处理时时常会逢到沉复基线查看分歧格的情况.而制成那种情况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正在架设仪器时由于对付中整仄的缺面制成(该种情况普遍对付短基线做用很大),处理该种情况时需要正在出中业前对付基座举止查看而且举止中业瞅测架设仪器时庄重对付中整仄.2、由于面号及仪器下输错、大概中业记录时堕落制成(那种情况最为普遍,而且由于该种情况还会制成同步环搜索时同步环不关合),普遍去道正在硬件上比较好查看出堕落的瞅测面,比圆咱们不妨正在硬件上查看瞅测数据通过瞅测数据的初初经纬度去判决面号是可堕落.正在搜索同步环时往往超限数据非常大.对付于那种情况的处理一定要庄重中业瞅测脚簿的记录.3、关合环搜索正在GPS丈量中,为了考验GPS家中真测数据的品量,往往需要估计GPS网中共步环大概同步环关合好.为了使细度评估更准确,往往需要简略一些沉复基线,常常的硬件皆央供脚工输进,若网较搀纯,则处事量便非常庞大,而且过得、遗漏也便易以预防.本量上,正在硬件中,不妨分离图论的有关知识,采与深度劣先搜索的要领搜索所有GPS网中的最小独力关合环、最小独力同步关合环、最小独力共步关合环以及脚工选定环路战沉复基线.所谓最小独力关合环,具备以下几圆里的含意:关合环必须是最小的,即边数是最少的;关合环必须是独力的.4、 GPS基线背量网仄好正在普遍情况下,多个共步瞅测站之间的瞅测数据,经基线背量解算后,用户所赢得的停止普遍是瞅测站之间的基线背量及其圆好与协圆好.再者,正在某一天区的丈量处事中,用户大概加进的接支机数经常有限的,所以,当布设的GPS网面数较多时,则需正在分歧的时段,依照预先的做业计划,多次举止瞅测.而GPS解算不可预防天会戴去缺面、细好以及分歧格解.正在那种情况下,为了普及定位停止的稳当性,常常需将分歧时段瞅测的基线背量对接成网,并通过瞅丈量的真足仄好,以普及定位停止的细度.那样形成的GPS网,将含有许多关合条件,真足仄好的脚法,正在于扫除那些关合条件的不符值,并建坐网的基准.其余,不管是固态解算仍旧动背解算,皆是正在WGS84坐标系下举止的,而已有的典范大天统制网规模大,资料歉富;大概者,用户只举止小范畴的丈量,需要的只是是局部仄里坐标;加之,GPS单面定位的坐标细度较矮,近近不克不迭谦脚下细度丈量的央供.而且,通时常使用户需要的是国家坐标系下的大天坐标(大概投影坐标)大概场合坐标系下的投影坐标,下程坐标也不再是大天下(椭球下),而是程度下(正下).偶尔还需要通过下细度GPS网与典范大天网的共同处理,加强战革新典范大天网,以谦脚用户的需要.那样便需要将WGS84之间的坐标删量变换到大天坐标中去,进而得到用户所需要的坐标.由于坐标系之间的系统参数纷歧样以及程度非常十分等本果,那种变换理所天然天会戴去缺面.根据仄好所举止的坐标空间,可将GPS 网仄好分为三维仄好战二维仄好.根据仄好时所采与的瞅测值战起算数据的数量战典型,可将仄好分为无拘束仄好拘束仄好战共同仄好等.所谓三维仄好是指仄好正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中举止.瞅测值为三维空间中的瞅测值,解算出的停止为面的三维空间坐标.GPS 网的三维仄好,普遍正在三维空间曲角坐标系大概三维空间大天坐标系下举止.所谓二维仄好,是指仄好正在二维仄里坐标系下举止,瞅测值为二维瞅测值,解算出的停止为面的二维仄里坐标.所谓无拘束仄好,指的是正在仄好时不引进会制成GPS 网爆收由非瞅丈量所引起的变形的中部起算数据.罕睹的GPS 网的无拘束仄好,普遍是正在仄好时不起算数据大概不多余的起算数据.所谓拘束仄好,指的是仄好时所采与的瞅测值完尽是GPS 基线背量,而且,正在仄好时引进了使得GPS 网爆收由非瞅丈量所引起的变形的中部起算数据.GPS 网的共同仄好,指的是仄好时所采与的瞅测值除了GPS 瞅测值以中,还采与了大天惯例瞅测值,那些大天惯例瞅测值包罗边少、目标、角度等瞅测值等.3 、常逢问题的办理办法1.怎么样处理分歧格基线通过树坐卫星下度角、采样隔断、灵验历元等参数不妨对付基线举止劣化.1 卫星下度停止角卫星下度角的截与对付于数据瞅测战基线处理皆非常要害,瞅测较矮俯角的卫星偶尔会果为卫星旗号强度太强、疑噪比较矮而引导旗号得锁,大概者旗号正在传输路径上受到较大的大气合射做用而引导整周朦胧度搜索的波合.然而采用较大的卫星下度角大概出现瞅测卫星数的缺累大概卫星图形强度短好,果此共样不克不迭解算出最佳基线.普遍情况下处理基线中下度停止角默认树坐为20度.如果共步瞅测卫星数太少大概者共步瞅测时间缺累,对付于短基线去道,不妨适合落矮下度角后沉新试算,那样大概会赢得谦脚央供的基线停止,此时应注意,央供测站的数据要宁静,且环视条件要好,解算后的基线应举止中部检点(如共步环战同步环检点)以包管其细确性.如果用默认树坐值解算基线波合,且连绝瞅测时间较少、瞅测的卫星数较多、图形强度果子GDOP值较小,则适合普及卫星的下度角沉新举止解算大概会得到较好的停止,那主假若瞅测环境战矮俯角的卫星旗号爆收了较宽沉的多路径效力战时间延缓所引起的.2 采样隔断普遍的接支机具备较下的里里采样率(指家中做业树坐的数据支集隔断,由1秒至255秒自由树坐,默认为15秒).而处理基线中本去不是所有的数据皆介进处理,而是从中根据劣化准则采用其中一部分的数据采样举止处理.支集下品量的载波相位瞅测值是办理周跳问题的基础道路,而适合减少其支集稀度,又是诊疗战建复周跳的要害步伐,果此正在采与赶快固态做业大概者该基线瞅测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不妨适合把采样隔断支缩.3无效历元正在某些情况下,比圆该卫星的健壮情况恶劣;大概者测站环境不睬念、受电磁搞扰而引导某些卫星数据旗号时常得锁;又大概者矮俯角的卫星偶尔会果为卫星旗号强度太强、疑噪比较矮而引导旗号得锁,大概者旗号正在传输路径上受到较大的大气合射做用而引导整周朦胧度搜索的波合.此时该当对付该卫星的星历举止处理.通过查看基线详解,不妨对付卫星瞅测中周跳的情况举止查看,对付于得锁次数较多的卫星大概者瞅测历元数过少的卫星举止剔除.2怎么样决定坐标系统1尺度坐标系统采与尺度的WGS84、北京54以及国家80坐标系不妨间接正在网仄好树坐里采用,然而是必须按央供输进细确的本面经度(投影中央子午线).2自定义坐标系统(大概者工程椭球)①已知参数普遍的自定义坐标系(大概工程椭球)是从尺度的国家坐标系变换而去,大普遍情形下是对付加常数大概者中央子午线、投影椭球下沉新举止定义,果此必须采用相映的参数,包罗所用椭球的参数、加常数、投影中央子午线、投影椭球下等.②已知参数假若是真足独力自定义的工程坐标系,更加是不办法与国家面联测、又大概者投影变形超出典型央供的,不妨采用尺度椭球,比圆北京54椭球参数,而后采与牢固一面战一个圆背角的办法去处理.简曲要领如下:采与基线某一端面的单面定位解动做起面,而后用下细度的白中激光测距仪测出到基线另一端面的边少,通过庄重的改正后,投影到指定下度(普遍是测区的仄衡下程里),而后假定一个圆背角(普遍是采与真北目标)算出基线末面的坐标,以此二面动做拘束面,而后采与与前里普遍的椭球参数,投影椭球下,此时注意本面经度(中央子午线)不妨采与测区中央的子午线.那样,一圆里使到其变形谦脚典型央供,另一圆里正在小比率尺的图上不妨与国家尺度坐标系通联起去.工程动工单位时常使用的自定义坐标系统.如果安排单位正在测设时间布设了统制面且提供统制坐标成果的情况下.动工单位正在使用GPS加稀统制面的时间举止网仄好便比较简朴.咱们只需要联测安排院提供的成果举止仄好便好.然而是如果安排单位不提供统制面成果的情况下咱们使用GPS举止统制面的瞅测时,便一定要决定好坐标系统.常常咱们采用自定义坐标系统中的第二项即已知参数的情况举止网仄好.比圆某大桥的统制丈量咱们布设好统制面后举止瞅测.数据处理完后举止网仄好时.咱们便可正在某端采用一个面将该面的大天坐标(经纬度)正算成仄里曲角坐标,而后用下细度的白中激光测距仪测出到基线另一端面的边少,通过庄重的改正后,投影到指定下度(普遍是测区的仄衡下程里),而后假定一个圆背角(普遍是采与真北目标)算出基线末面的坐标,以此二面动做拘束面,而后采与与前里普遍的椭球参数,投影椭球下,此时注意本面经度(中央子午线)不妨采与测区中央的子午线.亦可将该面的仄里曲角坐标动做拘束面,而后正在仄好采用中采用角度拘束指定其余一端面的坐标圆背角战距离举止拘束仄好。

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

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

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静态控制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它基于静电原理来实现测量目标的精确控制和测量。

静态控制测量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精密测量、定位和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静态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基于静电力的作用。

静电力是一种基本物理力,它是由于电荷的存在而产生的力。

在静态控制测量中,通过控制电荷的分布和电场的变化,实现对测量目标的控制和测量。

静态控制测量的关键是通过电荷的分布来实现对测量目标的控制。

在测量目标上加上电荷,可以在目标周围形成一个电场。

通过改变电荷的分布,可以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对测量目标的控制。

当测量目标移动时,电场的变化可以被测量,并用于计算目标的位置和姿态等信息。

静态控制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使用电容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电容变化的传感器,它可以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实现对测量目标的控制。

当测量目标移动时,电容的变化可以被测量,并用于计算目标的位置和姿态等信息。

静态控制测量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种应用是在机械工程中的定位和控制。

通过使用静态控制测量,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定位和控制。

例如,在机械加工中,可以使用静态控制测量来实现对加工工件位置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另一种应用是在建筑工程中的测量和监测。

通过使用静态控制测量,可以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等测量。

例如,在大型桥梁的建设中,可以使用静态控制测量来监测桥梁的变形和位移,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静态控制测量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在航空航天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静态控制测量可以用于实现对航天器的姿态和位置等参数的测量和控制。

通过使用静态控制测量,可以确保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上述应用外,静态控制测量还在其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可以使用静态控制测量来实现对人体的精确定位和控制,从而实现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治疗。

控制测量-GNSS静态

控制测量-GNSS静态

2.2.埋石
(1)建造觇标或观测墩 点位选定后,要把它固定在地面上,需要埋设带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便长期 保存。觇标或观测墩建造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技术规定的要求。
(2)标识埋设 标石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在保证其稳固和能够长期保存的原则下,视所在地区 和控制点的等级不同,埋设的标石可有所差异。 埋石工作结束后,要到所在 地的三、GPS测量
3.1 基本要求
B、C、D、E级GPS网观测的基本要求:.
3.2.作业要求
(1)架设天线时要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定向线应指向磁北,定向误差不得大于5°。 (2)认真检查仪器、天线、电源连接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观测。 (3)开机后应输入测站编号(或代码)、天线高 等测站信息。 (4)在每时段的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天线高,读数精确至1 mm。 (5)观测手簿必须在观测现场填写,严禁事后补记和涂改编造数据。 (6)定时检查接收机各种信息,在手簿中记录需填写的信息,特殊情况在备注栏中注明。 (7)认真操作仪器,严防碰动仪器、天线和遮挡卫星信号。 (8)雷雨季节观测时,仪器、天线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关闭接收机并卸下天线。 (9)一时段观测中不应进行一下操作: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 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
GNSS测量以其观测简便、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观测处理自动化、可获取 三维坐标、全天候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大地测量领域。GNSS用于控制网的建立, 通常采用静态观测模式,并执行GB/T28588 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 准站网技术规范》和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3.GNSS网设计
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包括:1)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2)要有足够的点位密度;3)要有统一的规格; 4)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先整体、后局部。

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1. 简介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静态控制测量是一种基于卫星信号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它通过接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利用多个接收机同时观测同一点或多个点,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精确的测量结果。

本文将介绍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

2. 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能够顺利进行。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 - 确定测量范围和目标 - 安排好测量日期和时间 - 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 - 准备好所需的测量设备和附件 - 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测试步骤2:安装测量设备在选择好测量点后,需要安装测量设备。

安装测量设备的步骤包括: - 将GNSS 接收机安装在稳定的三脚架上,并确保其与水平仪和垂直仪对齐 - 将天线正确地连接到GNSS接收机上,并确保其与接收机保持良好的接触 - 将电源连接到GNSS接收机并打开设备步骤3:进行测量观测在安装好测量设备后,可以开始进行测量观测。

测量观测的步骤包括: - 确定观测时段和观测时间间隔- 启动GNSS接收机并进行初始化- 开始观测并记录数据,确保每个观测点观测时间相同并保持观测稳定 - 在观测过程中,及时处理任何观测异常和问题步骤4: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观测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精确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包括: - 导出观测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校正 - 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排除异常数据和误差点 - 进行数据平差和数据配准,以提高测量精度- 根据测量目标,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如坐标计算和高程计算等步骤5:结果验证和报告编制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并编制相应的测量报告。

结果验证和报告编制的步骤包括: - 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和检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目的、测量结果、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等信息 - 根据需要,将测量结果与现有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验证结果的合理性和一致性3. 总结GNSS静态控制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能够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

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

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

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静态控制测量主要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高程,从而实现大地测量。

以下是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在进行GNSS静态控制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如选择测量点,确定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等。

在选择测量点时,应选择视野开阔、无遮挡的地方,并尽可能避免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的影响。

2. 建立基准站建立基准站是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基准站应建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并应尽可能远离有可能的干扰源,如高压线、无线电发射塔等。

在建立基准站时,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水准校正和平面定位,以确保基准站的位置和高程测量精度。

3. 配置测量设备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配置测量设备,如GNSS接收机、天线、数据采集器等。

在配置设备时,需要设置观测方式、采样间隔、坐标系、高程系统等参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进行测量在进行测量时,需要进行数据采集、记录和处理等步骤。

在采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控制观测时间、避免电磁干扰、加强对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等。

在记录数据时,需要采用标准格式进行记录,如RINEX格式等。

在处理数据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平差、数据分析等,以获得最终的测量结果。

5. 分析和报告结果在完成测量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分析数据时,需要进行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以确定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和置信度。

在报告结果时,需要按照标准格式进行报告,如测量报告、数据质量报告等。

以上就是GNSS静态控制测量的实施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GNSS测量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技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值得收藏!!!

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值得收藏!!!

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值得收藏展开全文测量每天不厌其烦的发招聘信息,图文教程给你导读GPS静态测量,是使用测量型GNSS接收机进行控制测量的一种,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级别的坐标控制网。

整个静态测量过程中,GNSS接收机是静止不动的,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量,通过卫星信号与位置数据的变化参量来解算待定点的坐标。

一、选点和埋石、制定观测计划1、选点:GPS测量并不要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比较灵活,只要均匀布置于整个测区即可。

但如果施工阶段会有全站仪加入,就要考虑通视的因素了。

2、埋石:GPS等级测量网点一般应设置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标志点标石类型可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施测前制定观测计划,根据设计的GPS控制网布设方案、精度技术要求、GPS接收机数量,后勤交通、通信保障条件等制定测量计划,包括:确定工作量、选择观测时段、及人员设备车辆调度等。

二、野外观测1、架站:对中、整平(提前将仪器设置为静态测量存储模式、采样间隔通常为1s~5s,卫星高度角15~25)2、量取仪器高,(斜高或垂直高,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仪器要参考说明书进行测量)3、开机(锁星正常一分钟后开始记录)4、测量员记录测站信息(测站号、仪器号、仪器高、起始时间及结束时间)重点笔记:静态观测记录信息内容仪器号: 机身序列号开机与关机时间: 北京时间(GPS时 8h)测站点名: 字母数字组合,三四个字符(如:G03)仪器高 : 单位米,精确到1mm三、数据传输用USB线连接GPS机头与电脑,电脑会显示有一个U盘,打开并进行文件复制,粘贴到电脑中四、HGO软件处理流程下面通过一个实例,重点讲解中海达静态后处理软件HGO解算静态数据的过程。

1、新建工程打开HGO数据处理软件新建项目“文件”→“新建项目” 进入工程设置窗口。

输入“项目名称”,也可同时指定项目存放的文件夹,按“确定”完成创建新项目的工作。

RTK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RTK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RTK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017-06-05一、RTK静态控制测量的原理RTK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定位结果;RTK测量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GPS信号接收部分GPS接收机及天线、实时数据传输部分数据链,俗称电台和实时数据处理部分GPS控制器及其随机实时数据处理软件;RTK测量是根据GPS的相对定位理论,将一台接收机设置在已知点上基准站,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放在待测点上移动站,同步采集相同卫星的信号;基准站在接收GPS信号并进行载波相位测量的同时,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移动站;移动站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然后利用GPS控制器内置的随机实时数据处理软件与本机采集的GPS观测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实时给出待测点的坐标、高程及实测精度,并将实测精度与预设精度指标进行比较,一旦实测精度符合要求,手簿将提示测量人员记录该点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作业时,移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已知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整周模糊值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模糊值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4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移动站可随时给出待测点的厘米级的三维坐标;二、RTK静态控制测量的使用方法1控制点的布设为了达到GPS测量高精度、高效益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耗费,在测量中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对GPS测量各阶段的工作,都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和实施;建议用户在测量实施前,对整个GPS测量工作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指对GPS网进行优化设计,主要是:确定精度指标,网的图形设计,网中基线边长度的确定及网的基准设计;在设计中用户可以参照有关规范灵活地处理,下面将结合国内现有的一些资料对GPS测量的总体设计简单地介绍一下;1、确定精度标准在GPS网总体设计中,精度指标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它的数值将直接影响GPS 网的布设方案、观测数据的处理以及作业的时间和经费;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用户可根据所作控制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合理地制定;既不能制定过低而影响网的精度,也不必要盲目追求过高的精度造成不必要的支出;2、选点选点即观测站位置的选择;在GPS测量中并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也比较灵活,因此选点比经典控制测量简便得多;但为了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可靠地保持测量结果,用户注意使观测站位置具有以下的条件:①确保GPS接收机上方的天空开阔 GPS测量主要利用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而且接收机上空越开阔,则观测到的卫星数目越多;一般应该保证接收机所在平面15°以上的范围内没有建筑物或者大树的遮挡;②周围没有反射面,如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如玻璃墙,树木等,不致引起多路径效应;③远离强电磁场的干扰;GPS接收机接收卫星广播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都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而产生噪声,降低信噪比,影响观测成果;所以GPS控制点最好离开高压线、微波站或者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邻近不应有强电磁辐射源,如无线电台、电视发射天线、高压输电线等,以免干扰GPS卫星信号;通常,在测站周围约 200m 的范围内不能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在 50m 内不能有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递通道; ④观测站最好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⑤地面基础稳固,易于点的保存;注意:用户如果在树木、觇标等对电磁波传播影响较大的物体下设观测站,当接收机工作时,接收的卫星信号将产生畸变,这样即使采集时各项指标,如观测卫星数、DOP值等都较好,但观测数据质量很差;建议用户可根据需要在GPS点大约 300 米附近建立与其通视的方位点,以便在必要时采用常规经典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在点位选好后,在对点位进行编号时必须注意点位编号的合理性,在野外采集时输入的观测站名由四个任意输入的字符组成,为了在测后处理时方便及准确,必须不使点号重复;建议用户在编号时尽量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3、基线长度GPS接收机对收到的卫星信号量测可达毫米级的精度;但是,由于卫星信号在大气传播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气层中电离层及对流层的扰动,导致观测精度的降低;因此在使用GPS接收机测量时,通常采用差分的形式,用两台接收机来对一条基线进行同步观测;在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时,大气层对观测的影响大部分都被抵消了;基线越短,抵消的程度越显著,因为这时卫星信号通过大气层到达两台接收机的路径几乎相同;同时,当基线越长时,起算点的精度对基线的精度的影响也越大;起算点的精度常常影响基线的正常求解;因此,建议用户在设计基线边时,应兼顾基线边的长度;通常,对于单频接收机而言,基线边应以20公里范围以内为宜;基线边过长,一方面观测时间势必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距离增大而导致电离层的影响有所增强;4、提高GPS网可靠性的方法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方法提高GPS网的可靠性:1、增加独立基线数在布设GPS 网时,适当增加观测时段数,对于提高GPS 网的可靠性非常有效;因为随着观测时段数的增加,所测得的独立基线数就会增加,而独立基线数的增加对网的可靠性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2、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可确保GPS 网的可靠性;一方面,通过在同一测站上的多次观测,可有效地发现设站、对中、整平、量测天线高等人为错误;另一方面,重复设站次数的增加,也意味着观测期数的增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同一台接收机在同一测站上连续进行多个时段的观测时,各个时段间必须重新安置仪器,以更好地消除各种人为操作误差和错误;3、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这样可以使得测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布设GPS 网时,各个点的可靠性与点位无直接关系,而与该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有关,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越多点的可靠性则越高;4、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 条在布设GPS 网时,检查GPS 观测值基线向量质量的最佳方法是异步环闭合差;而随着组成异步环的基线向量数的增加,其检验质量的能力将逐渐下降,因此,要控制最小异步环的边数;所谓最小异步闭合环,即构成闭合环的基线边是异步的,且边数又是最少的;5、提高GPS网精度的方法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提高GPS网的精度:为保证GPS 网中各相邻点具有较高的相对精度,对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间的直接观测基线;为提高整个GPS 网的精度,可以在全面网之上布设框架网,以框架网作为整个GPS 网的骨架;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 条;若要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测定网中各点的正常高/正高,则需在布网时选定一定数量的水准点;水准点的数量应尽可能的多,且应在网中均匀分布,还要保证有部分点分布在网中的四周,将整个网包含在其中;为提高GPS 网的尺度精度,可采用增设长时间、多时段的基线向量;6、布设GPS 网时起算点的选取与分布若要求所布设的GPS 网的成果与旧成果吻合最好,则起算点数量越多越好;若不要求所布设的GPS 网的成果完全与旧成果吻合,则一般可选3~5 个起算点,这样既可以保证新老坐标成果的一致性,也可以保持GPS 网的原有精度;为保证整网的点位精度均匀,起算点一般应均匀地分布在GPS 网的周围;要避免所有的起算点分布在网中一侧的情况或连成一线的情况;2、 GPS基线解算1 、基线解算的步骤基线解算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一个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的过程;平差所采用的观测值主要是双差观测值;在基线解算时,平差要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根据三差观测值,求得基线向量的初值;第二阶段,根据初值及双差观测值进行周跳修复;第三阶段进行双差浮点解算,解算出整周未知数参数和基线向量的实数解;第四阶段将整周未知数固定成整数,即整周模糊度固定;在第五阶段,将确定了的整周未知数作为已知值,仅将待定的测站坐标作为未知参数,再次进行平差解算,解求出基线向量的最终解-整数解;2 、重复基线的检查同一基线边观测了多个时段得到的多个基线边称为重复基线边;对于不同观测时段的基线边的互差,其差值应小于相应级别规定精度的22倍;而其中任一时段的结果与各时段平均值之差不能超过相应级别的规定精度;我们在进行基线处理时经常会遇到重复基线检查不合格的情况;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架设仪器时由于对中整平的误差造成该种情况一般对短基线影响很大,处理该种情况时需要在出外业前对基座进行检查并且进行外业观测架设仪器时严格对中整平;2、由于点号及仪器高输错、或外业记录时出错造成这种情况最为普遍,并且由于该种情况还会造成异步环搜索时异步环不闭合,一般来说在软件上比较好检查出出错的观测点,例如我们可以在软件上查看观测数据通过观测数据的初始经纬度来判定点号是否出错;在搜索异步环时往往超限数据非常大;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一定要严格外业观测手簿的记录;3、闭合环搜索在GPS测量中,为了检验GPS野外实测数据的质量,往往需要计算GPS网中同步环或异步环闭合差;为了使精度评估更准确,往往需要删除一些重复基线,通常的软件都要求手工输入,若网较复杂,则工作量就非常庞大,而且错误、遗漏也就难以避免;实际上,在软件中,可以结合图论的有关知识,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的方法搜索整个GPS网中的最小独立闭合环、最小独立异步闭合环、最小独立同步闭合环以及手工选定环路和重复基线;所谓最小独立闭合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闭合环必须是最小的,即边数是最少的;闭合环必须是独立的;4、 GPS基线向量网平差在一般情况下,多个同步观测站之间的观测数据,经基线向量解算后,用户所获得的结果一般是观测站之间的基线向量及其方差与协方差;再者,在某一区域的测量工作中,用户可能投入的接收机数总是有限的,所以,当布设的GPS网点数较多时,则需在不同的时段,按照预先的作业计划,多次进行观测;而GPS解算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误差、粗差以及不合格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定位结果的可靠性,通常需将不同时段观测的基线向量连接成网,并通过观测量的整体平差,以提高定位结果的精度;这样构成的GPS网,将含有许多闭合条件,整体平差的目的,在于清除这些闭合条件的不符值,并建立网的基准;另外,不管是静态解算还是动态解算,都是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的,而已有的经典地面控制网规模大,资料丰富;或者,用户只进行小范围的测量,需要的仅仅是局部平面坐标;加之,GPS单点定位的坐标精度较低,远远不能满足高精度测量的要求;而且,通常用户需要的是国家坐标系下的大地坐标或投影坐标或地方坐标系下的投影坐标,高程坐标也不再是大地高椭球高,而是水准高正高;有时还需要通过高精度GPS网与经典地面网的联合处理,加强和改善经典地面网,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这样就需要将WGS-84之间的坐标增量转换到大地坐标中去,从而得到用户所需要的坐标;由于坐标系之间的系统参数不一样以及水准异常等原因,这种转换理所当然地会带来误差;根据平差所进行的坐标空间,可将GPS 网平差分为三维平差和二维平差;根据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和起算数据的数量和类型,可将平差分为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等;所谓三维平差是指平差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中进行;观测值为三维空间中的观测值,解算出的结果为点的三维空间坐标;GPS 网的三维平差,一般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三维空间大地坐标系下进行;所谓二维平差,是指平差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下进行,观测值为二维观测值,解算出的结果为点的二维平面坐标;所谓无约束平差,指的是在平差时不引入会造成GPS 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常见的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一般是在平差时没有起算数据或没有多余的起算数据;所谓约束平差,指的是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完全是GPS 基线向量,而且,在平差时引入了使得GPS 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GPS 网的联合平差,指的是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除了GPS 观测值以外,还采用了地面常规观测值,这些地面常规观测值包括边长、方向、角度等观测值等;3 、常遇问题的解决办法1.如何处理不合格基线通过设置卫星高度角、采样间隔、有效历元等参数可以对基线进行优化;1 卫星高度截止角卫星高度角的截取对于数据观测和基线处理都非常重要,观测较低仰角的卫星有时会因为卫星信号强度太弱、信噪比较低而导致信号失锁,或者信号在传输路径上受到较大的大气折射影响而导致整周模糊度搜索的失败;但选择较大的卫星高度角可能出现观测卫星数的不足或卫星图形强度欠佳,因此同样不能解算出最佳基线;一般情况下处理基线中高度截止角默认设置为20度;如果同步观测卫星数太少或者同步观测时间不足,对于短基线来说,可以适当降低高度角后重新试算,这样可能会获得满足要求的基线结果,此时应注意,要求测站的数据要稳定,且环视条件要好,解算后的基线应进行外部检核如同步环和异步环检核以保证其正确性;如果用默认设置值解算基线失败,且连续观测时间较长、观测的卫星数较多、图形强度因子GDOP值较小,则适当提高卫星的高度角重新进行解算可能会得到较好的结果,这主要是观测环境和低仰角的卫星信号产生了较严重的多路径效应和时间延迟所引起的;2 采样间隔一般的接收机具有较高的内部采样率指野外作业设置的数据采集间隔,由1秒至255秒自由设置,默认为15秒;而处理基线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参与处理,而是从中根据优化原则选取其中一部分的数据采样进行处理;采集高质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是解决周跳问题的根本途径,而适当增加其采集密度,又是诊断和修复周跳的重要措施,因此在采用快速静态作业或者该基线观测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把采样间隔缩短;3无效历元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该卫星的健康情况恶劣;或者测站环境不理想、受电磁干扰而导致某些卫星数据信号经常失锁;又或者低仰角的卫星有时会因为卫星信号强度太弱、信噪比较低而导致信号失锁,或者信号在传输路径上受到较大的大气折射影响而导致整周模糊度搜索的失败;此时应该对该卫星的星历进行处理;通过查看基线详解,可以对卫星观测中周跳的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失锁次数较多的卫星或者观测历元数过少的卫星进行剔除;2如何确定坐标系统1标准坐标系统采用标准的WGS-84、北京54以及国家80坐标系可以直接在网平差设置里选择,但是必须按要求输入正确的原点经度投影中央子午线;2自定义坐标系统或者工程椭球①已知参数一般的自定义坐标系或工程椭球是从标准的国家坐标系转换而来,大多数情形下是对加常数或者中央子午线、投影椭球高重新进行定义,因此必须选择相应的参数,包括所用椭球的参数、加常数、投影中央子午线、投影椭球高等;②未知参数假如是完全独立自定义的工程坐标系,尤其是没有办法与国家点联测、又或者投影变形超过规范要求的,可以选用标准椭球,例如北京54椭球参数,然后采用固定一点和一个方位角的办法来处理;具体方法如下:采用基线某一端点的单点定位解作为起点,然后用高精度的红外激光测距仪测出到基线另一端点的边长,经过严格的改正后,投影到指定高度一般是测区的平均高程面,然后假定一个方位角一般是采用真北方向算出基线终点的坐标,以此两点作为约束点,然后采用与前面一致的椭球参数,投影椭球高,此时注意原点经度中央子午线可以采用测区中央的子午线;这样,一方面使到其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在小比例尺的图上可以与国家标准坐标系联系起来;工程施工单位经常使用的自定义坐标系统;如果设计单位在测设时候布设了控制点且提供控制坐标成果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在使用GPS加密控制点的时候进行网平差就比较简单;我们只需要联测设计院提供的成果进行平差就好;但是如果设计单位没有提供控制点成果的情况下我们使用GPS进行控制点的观测时,就一定要确定好坐标系统;通常我们选择自定义坐标系统中的第二项即未知参数的情况进行网平差;例如某大桥的控制测量我们布设好控制点后进行观测;数据处理完后进行网平差时;我们就可在某端选取一个点将该点的大地坐标经纬度正算成平面直角坐标,然后用高精度的红外激光测距仪测出到基线另一端点的边长,经过严格的改正后,投影到指定高度一般是测区的平均高程面,然后假定一个方位角一般是采用真北方向算出基线终点的坐标,以此两点作为约束点,然后采用与前面一致的椭球参数,投影椭球高,此时注意原点经度中央子午线可以采用测区中央的子午线;亦可将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作为约束点,然后在平差选择中选择角度约束指定另外一端点的坐标方位角和距离进行约束平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由于GPS测量工作的实施方法取决于用户的具体要求,因此这里有必要对使用静态测量系统建立控制网的一般过程、作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介绍。

至于有特殊要求的用户还可参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测量规范。

1。

1 概述GPS测量工作与经典大地测量工作相类似,按其性质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其中: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即观测站址的选择)、建立观测标志、野外观测作业以及成果质量检核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技术总结等。

如果按照GPS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则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技术设计、选点与建立标志、外业观测、成果检核与处理。

GPS测量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耗费较大的工作,对这项工作总的原则是,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消耗。

因此,对其各阶段的工作都要精心设计和实施。

南方静态测量系统GPS测量的工作程序如下图:1。

2 系统作业模式GPS测量的作业模式是指利用GPS定位技术,确定观测站之间相对位置所采用的作业方式。

它主要由GPS接收设备的软件和硬件来决定。

不同的作业模式其作业的方法和观测时间亦有所不同,因此亦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S60GPS测量系统主要是用作控制测量用,采取的是静态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模式。

下面简单介绍S60GPS测量系统的测量模式。

1.2.1 静态相对定位模式一、作业方法: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静态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端点,根据基线长度和要求的精度,按静态GPS测量系统外业的要求同步观测四颗以上的卫星数时段,时段从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

二、定位精度:基线测量的精度可达±(3mm+1ppm×D),D为基线长度,以公里计。

三、作业要求:采取这种作业模式所观测的独立基线边,应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以利于观测成果的检核,增强网的强度,提高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四、适用范围: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二等或二等以下);建立精密工程控制网,如桥梁测量、隧道测量等;建立各种加密控制网,如城市测量、图根点测量、道路测量、勘界测量等。

观测中至少跟踪四颗卫星,同时基线边长一般不要超过15公里。

五、作业范围:控制测量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勘界测量;地籍测量及碎部测量等。

1.3 GPS网的技术设计GPS网的技术设计是GPS测量工作实施的第一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这项工作应根据网的用途和用户的要求来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精度指标的确定,网的图形设计和网的基准设计。

1.3.1 测量的精度标准对GPS网的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

精度指标通常均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其形式为根据GPS网的不同用途,其精度可划分为如表1—1所列的五类标准。

不同级别GPS网的精度标准表1-1在GPS网总体设计中,精度指标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它的数值将直接影响GPS网的布设方案、观测数据的处理以及作业的时间和经费。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用户可根据所作控制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合理地制定。

既不能制定过低而影响网的精度,也不必要盲目追求过高的精度造成不必要的支出。

1.3.2网的图形设计网的图形设计虽然主要决定于用户的要求,但是经费、时间和人为的消耗以及所需接收设备的类型、数量和后勤保障条件等,也都与网的设计有关。

对此应当充分加以顾及,以期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消耗。

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设计的一般原则是:① 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② GPS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网点相重合。

重合点一般不应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③ GPS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相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方法(或相当精度的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以便为大地水准面的研究提供资料。

④ 为了便于观测和水准联测,GPS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容易到达的地方。

⑤ 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联测或扩展,可在网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

方位点与观测站的距离,一般应大干300米。

根据GPS测量的不同用途,GPS网的独立观测边均应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

图形的基本形式如下:1.三角形网GPS网中的三角形边由独立观测边组成。

根据经典测量可知,这种图形的几何图形几何结构强,具有良好的自检能力,能够有效的发现观测成果的粗差,以保障网的可靠性。

同时,经平差后网中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分布均匀。

但其观测工作量较大,尤其当接收机的数量较少时,将使观测工作的总时间大为延长,因此通常只有当网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接收机数目在三台以上时,才单独采用这种图形。

见图1-2。

2. 环形网环形网是由若干含有多条独立观测边的闭合环所组成的网,这种网形与经典测量中的导线网相似,图形的结构比三角形稍差。

此时闭合环中所含基线边的数量决定了网的自检能力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闭合环中包含的基线边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

根据有关规范,对闭合环中基线的边数有以下限制;最简独立闭合环或符合路线边数的规定表1-2环形网的优点是观测工作量较小,且具有较好的自检性和可靠性,其缺点主要是,非直接观测的基线边(或间接边)精度较直接观测边低,相邻点间的基线精度分布不均匀。

作为环形网特例,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按照网的用途和实际的情况,采用所谓附合线路。

这种附合线路与经典测量中的附合导线相似。

采用这种图形的条件是,附合线路两端点间的已知基线向量,必须具有较高的精度,另外,附合线路所包含的基线边数,也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制。

见图1-3。

图1-2 三角形网图1-3 环形网图1-4 星形网3. 星形网星形网的几何图形简单,但其直接观测边之间,一般不构成闭合图形,所以其检验与发现粗差的能力较差。

这种网的主要优点,是观测中通常只需要两台GPS接收机,作业简单。

因此在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等快速作业模式中,大多采用这种网形。

它广泛用于工程放样、边界测量、地籍测量和碎部测量等。

见图1-4。

三角形和环形网,是大地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中普遍采取的两种基本图形。

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述两种图形的混合网形。

1.3.3基线长度GPS接收机对收到的卫星信号量测可达毫米级的精度。

但是,由于卫星信号在大气传播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气层中电离层及对流层的扰动,导致观测精度的降低。

因此在GPS测量中,通常采用差分的形式,用两台接收机来对一条基线进行同观测。

在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时,大气层对观测的影响大部分都被抵消了。

基线越短,抵消的程度越显著,因为这时卫星信号通过大气层到达两台接收机的路径几乎相同。

因此,建议用户在设计基线边时以20公里范围以内为宜。

基线边过长,一方面观测时间势必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距离增大而导致电离层的影响有所增强。

1.3.4网的基准在全球定位系统中,卫星主要视作位置已知的高空观测目标。

所以,为了确定接收机的位置,GPS卫星的瞬时位置通常归化到统一的地球坐标系统。

现在全球定位系统采用的WGS-84坐标系统,是一个精确的全球大地坐标系统。

而我国的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54北京坐标系及1980西安坐标系。

通常在工程测量中,还往往采用独立的施工坐标系。

因此,在GPS测量中必须确定地区性坐标系与全球坐标系的大地测量基准之差,并进行两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

南方S60GPS测量系统软件很方便就可实现WGS-84、54坐标系、80坐标系中空间直角坐标、大地坐标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并且可以采用高斯投影或UTM投影在任何独立坐标系中进行网平差处理。

1.4 选点与埋石1.4.1选点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无需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远较经典控制测量的选点工作简便。

但由于点位的选择对于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可靠地保证测量成果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选点工作开始之前,应充分收集和了解有关测区的地理情况以及原有测量标志点的分布及保持情况,以便确定适宜的观测站位置。

选点工作通常应遵守的原则是:①观测站(即接收天线安置点)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以避免其周围磁场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

接收机天线与其距离一般不得小于200m;②观测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③观测站应设在易于安置接收设备的地方,且视野开阔。

在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一般应大于10°~15°,以减弱对流层折射的影响;④观测站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并且便于用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⑤对于基线较长的GPS网,还应考虑观测站附近具有良好的通讯设施(电话与电报、邮电)和电力供应,以供观测站之间的联络和设备用电;⑥点位选定后(包括方位点),均应按规定绘制点位注记,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点位及点位略图,点位的交通情况以及选点情况等。

注:用户如果在树木等对电磁波传播影响较大的物体下设观测站,当接收机工作时,接收的卫星信号将产生畸变,这样即使采集时各项指标都较好,但结果将是不可靠的。

建议用户根据需要在GPS点大约300米附近建立与其通视的方位点,以便在必要时采用常规经典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

在点位选好后,在对点位进行编号时必须注意点位编号的合理性,在野外采集时输入的观测站名是由四个任意输入的字符组成,为了在测后处理时方便及准确,必须不使点号重复。

建议用户在编号时尽量采用数字按顺序编号。

1.4.2 埋石在GPS测量中,网点一般应设置在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志点位。

具体标石的设置可参照有关规范,对于一般的控制网,只需要采用普通的标石,或在岩层、建筑物上做标志。

1.5 静态测量系统的野外作业1.5.1 制定观测计划在施测前,建议用户根据网的布设方案、规模的大小、精度要求、GPS卫星星座、参与作业的GPS数量以及后勤保障条件(交通、通信)等,制定观测计划。

一、确定工作量用户根据网的精度要求、接收机数目,顾及效率和网的精度、可靠性而确定工作量。

具体方法可参考有关规范。

这里仅强调一下观测时段、时段长度(同步观测时间)与基线长度等的关系。

为了在后处理中能取得符合精度的成果,必须保证接收机的一定同步观测时间,其取决于众多的因素:如基线长度、观测卫星的数目、卫星的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及大气层(主要指电离层)状况。

如果用户在4颗以上的卫星且PDOP值小于4.0的情况下进行观测,那么所需的观测时间将主要取决于基线的长度及电离层扰动。

电离层的扰动是随时间及点位的位置而变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