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试论猕猴桃的气象病害防治及栽培技术要点

试论猕猴桃的气象病害防治及栽培技术要点

试论猕猴桃的气象病害防治及栽培技术要点猕猴桃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但它也容易受到气象病害的影响。

其中,气候变化、寒害、旱害、热害等都会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为了保证猕猴桃的生长和产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气象病害防治措施,并注意栽培技术要点。

一、气候变化对猕猴桃的影响1、低温害:猕猴桃的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如果气温过低,会导致猕猴桃树枝叶脱落、花芽枯萎、果实减产等现象。

此时,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如覆盖保护材料,及时浇水等。

2、高温害:高温会导致猕猴桃花芽发育不良、落花、草叶凋谢,产量下降。

此时,可以采取遮荫、增加灌溉量等措施,以保证猕猴桃的生长与发育。

3、干旱害:由于猕猴桃是亚热带果树,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当土壤干旱时,会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导致果实萎缩、枯萎等。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灌溉、深翻土壤等措施来防治。

4、洪涝害:猕猴桃根部容易受到涝害,特别是在雨季或台风等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

此时,我们可以采取加速排水、修整梯田等措施,以避免猕猴桃根部受到水浸泡而导致死亡。

二、猕猴桃的寒害防治寒害主要在猕猴桃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低温季节,尤其是在气温骤降时。

这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猕猴桃。

1、覆盖保护材料:可以在猕猴桃的树冠上覆盖木板、棉被、黄土等材料,以防止寒风和冷气进入猕猴桃树林,避免低温伤害。

2、加强清洁:清洗猕猴桃枝叶、遮荫网、塑料薄膜等,以减少积雪或霜冻损害。

3、加强猕猴桃抗寒性:可施用有机肥料、优质肥料、磷酸氢钙等,增加猕猴桃树的抗寒性。

干旱天气对猕猴桃的影响较大,如果治疗不当,将会导致猕猴桃枯死。

因此,在猕猴桃的生产中,要加强对旱害的防治。

1、加强水分管理:猕猴桃生产在旱季时,每天要浇足水分,防止干旱引起猕猴桃萎缩、失水等现象。

2、种植优质品种:在猕猴桃的生产中,要选择耐旱性较好的品种。

例如,采用果实大、质地细腻、含糖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

3、灌溉技术:科学灌溉,如滴灌、喷灌等,可以节约水资源,减轻猕猴桃树的干旱压力。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猕猴桃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其种植要求气象条件合适。

本文将对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
象条件进行综述,总结其适宜的气候特点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我国猕猴桃在气候条件上有一定的要求。

猕猴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在年均
温在12~18℃之间,夏季平均温度在20℃左右,冬季平均温度在-5~0℃左右的地区。


猴桃也对日照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猕猴桃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气温是影响猕猴桃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的温度有利于猕猴桃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适宜的温
度能够抑制猕猴桃根系的生长和蓬勃发展,促进植株的均衡生长。

降雨量也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适量的降水可以为猕猴桃提供充足的水分,满足其生长所需。

过多的降水容易引起猕猴桃根系积水和缺氧,导致植株的生长发育不良。

降雨过多也容易导致根系病害的发生,对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除了温度和降雨量,日照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阳光照射可
以促进猕猴桃树冠的生长和营养吸收,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阳光还能促进猕猴桃果实
中的维生素C和类黄酮的合成,提高猕猴桃的营养价值。

我国猕猴桃的种植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适宜的气候特点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和果实
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在种植猕猴桃时,需要根据其特定的气象条件要求进行合理
的栽培管理,以保证猕猴桃的正常生长和良好产量。

猕猴桃适宜种植条件

猕猴桃适宜种植条件

猕猴桃适宜种植条件猕猴桃(学名:Actinidia)是一种果树,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钾、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深受人们喜爱。

猕猴桃适宜种植于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下面将就猕猴桃的适宜种植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一、气候条件:猕猴桃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在65-85%之间。

在生长季节中,温度的变化不应太大,夏季不要高于30,冬季不要低于-15。

此外,猕猴桃还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至少需要6-8小时的阳光。

二、土壤条件:猕猴桃生长适宜的土壤为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为6.0-7.0的土壤。

土壤应松软疏松,富含腐叶土或腐熟有机肥料。

同时,猕猴桃也对酸性土壤较为适应,在pH值为5.5-7.5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但是,土壤湿润过多或排水不良都会对猕猴桃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水分条件:猕猴桃对水分需求较大,但是也要注意水分的控制,不能过多或过少。

在猕猴桃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分淹水是比较合适的。

夏季干旱时,需要适度浇水及时补充水分,冬季可以适度减少浇水量。

四、肥料条件:猕猴桃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需要定期施肥。

一般来说,猕猴桃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要施肥物质,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每次约30-40kg/667平方米。

此外,在猕猴桃的生长期还可以适当施用氮、磷、钾等化肥,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积累。

五、病虫害防治:猕猴桃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猕猴桃根腐病、猕猴桃轮斑病、猕猴桃花叶螨等。

因此,在栽种猕猴桃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适当进行药物喷洒、病虫害防治等操作措施,以保证猕猴桃的生长和产量。

总结起来,猕猴桃适宜种植于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中,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猕猴桃的生长和果实的质量。

而在土壤方面,猕猴桃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为6.0-7.0的土壤中。

同时,适度的水分供给和肥料施用都是猕猴桃栽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猕猴桃,又名“奇异果”、“猕猴果”,是我国优良的水果之一,具有高含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多酚类物质等营养成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其相互影响的规律,有助于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进而促进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1.气候条件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猕猴桃是一种喜凉、喜湿的水果,其生长发育受到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的不利影响。

猕猴桃的生长适温范围为15℃~20℃,在此温度范围内,猕猴桃的生长速度最快,果实品质最佳。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猕猴桃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甚至无法正常结果,特别是在猕猴桃的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要求温度和湿度适宜,否则易造成花粉不育、花、果减产、果实开裂等问题。

猕猴桃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水分过少或过多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在花、果期,要求供水量充足,保持土壤湿润,否则易造成果实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

但是,猕猴桃对水分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季节变化等都会影响其对水分的需求量,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水是保证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关键。

光照是猕猴桃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来源,对其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十分显著。

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猕猴桃的叶片光合作用强,生长速度快,果实甜度高、色泽好;而在过度阴雨天气的情况下,猕猴桃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其生长缓慢,果实口感不佳、颜色偏黄。

因此,猕猴桃的种植区域应当选择日照充足、阳光充足的地区,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阳台照度,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总之,气象条件是影响猕猴桃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应该对气象条件对猕猴桃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合理调控,以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分析适宜猕猴桃生长的环境条件

分析适宜猕猴桃生长的环境条件

190 2017, V ol.37, No.12农业与技术※林业科学分析适宜猕猴桃生长的环境条件肖刚(蒲江县农业和林业局,四川成都 611630)摘 要:猕猴桃是现在市场上受欢迎度较高的水果,猕猴桃的口感较好,营养较为丰富而且价格亲民,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群众的喜爱。

目前,我国在猕猴桃种植方面的研究正在不断的深化,对于猕猴桃种植环境条件更是做了全面的探讨,目的就是要提升猕猴桃的生产数量和质量,最大可能的满足老百姓的实用需求。

就目前的猕猴桃分析来看,强化猕猴桃种植主要是因为其在生态和经济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

所以为了使猕猴桃种植价值有更大的体现,本文就猕猴桃种植的意义和环境条件做出系统研究,旨在为猕猴桃种植的扩大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猕猴桃;种植价值;环境条件中图分类号:S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63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

猕猴桃作为一种既具生态价值又具经济价值的果木树种,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受到了比较大的重视。

从目前猕猴桃的研究来看,要想促进其规模化发展,种植的环境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样,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才能充分的显现出来,否则猕猴桃的种植会辜负生态林业发展的期望,造成资源的浪费。

1猕猴桃种植的积极作用1.1 生态作用森林是地球上最复杂、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建设的加快,不断的过量砍伐林木和毁林开荒,导致森林生态功能减弱,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蒲江县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林产业等林业生产建设使得林业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种搭配趋于合理,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森林的防护效能显著增强。

1.2 经济作用长期以来,蒲江县农业经济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林业收入较少。

兴文县红心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兴文县红心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摘要为科学推广兴文县红心猕猴桃种植,合理布局其种植区域,本文对兴文县僰王山种植园区的猕猴桃物候期和兴文县气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兴文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对猕猴桃生产的影响;并利用兴文县区域内15个观测站资料,以海拔、年平均气温、年降雨总量、8月昼夜温差等气候因素作为区划因子,采用GIS 软件对兴文县猕猴桃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

结果表明,在兴文县,影响红心猕猴桃种植的关键气象因子有气温、降水和温差,红心猕猴桃适宜种植区域包括大坝苗族乡、石海镇、九丝城镇、僰王山镇、毓秀苗族乡部分地方、麒麟苗族乡等乡镇或交界山区。

关键词红心猕猴桃;气象因子;适宜性区划;四川兴文中图分类号S663.4;S162.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5-0071-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兴文县红心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唐轶刘素英张伟(宜宾市气象局,四川宜宾644000)红心猕猴桃(A ctinidia chinensis )果实呈圆柱形或倒卵形,果顶、果基凹陷,果皮薄且无毛,果肉呈浅黄至浅绿色,中轴呈白色,果心鲜红色;营养丰富,富含钙、磷、锌等矿物质,香气浓郁,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被誉为“果中之王”“维C 之王”,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的竞争力;且其具有子代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产量高、耐贮藏等优点,常温下可贮藏15~20d ,低温下可贮藏4~5个月[1]。

兴文县僰王山种植基地海拔680m ,2014年引种红心猕猴桃(红阳品种),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生产的猕猴桃品质优良,2015年获得了优级气候品质认证标志,年平均产量达到900t 。

叶丽君等[2]研究红阳猕猴桃种植气候区划指标时,仅考虑了≥0℃年活动积温和年平均气温2个指标。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兴文县僰王山红心猕猴桃各生育期的气候特征,利用ArcGIS 制作出红心猕猴桃适宜区划,以期为兴文县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气象资料来源于兴文县气象局,全部通过质量控制,包括古宋镇、僰王山镇、共乐镇、莲花镇、太平镇、石海镇、九丝城镇、周家镇、玉屏镇、五星镇、大河苗族乡、大坝苗族乡、毓秀苗族乡、麒麟苗族乡、仙峰苗族乡等15个乡镇2014—2018年自动观测气象站的气象数据。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1. 引言1.1 猕猴桃种植现状猕猴桃,又名奇异果,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国猕猴桃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水果作物之一。

目前,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猕猴桃产量和品质逐渐提高。

种植者通过科学施肥、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了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了市场需求。

猕猴桃的种植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种植业带动了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与此猕猴桃种植也为农业供给了新的增长点,丰富了农产品种类,提升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猕猴桃种植现状良好,不断进步。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气象条件的优化,可以预见我国猕猴桃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1.2 气象条件对猕猴桃种植的影响气候是影响猕猴桃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包括温度、降水、光照、湿度和风力等。

这些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

温度是猕猴桃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猕猴桃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影响其花芽分化、花粉萌发和果实发育,从而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

降水和湿度对猕猴桃的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猕猴桃生长期需求充足的水分,但过多的降水会导致根系窒息、病虫害滋生等问题。

过高的湿度也容易引发病害,影响果实的品质。

光照是猕猴桃生长的能量来源,充足的阳光能促进其光合作用,提高果实的糖分含量和口感。

阳光充足还有助于果实的颜色艳丽、外观诱人。

风力也是气象条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度的风力有助于猕猴桃的通气换气,促进果实膨大。

但过大的风力会影响花粉传播和果实的发育。

合适的气象条件能够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会带来各种问题。

研究和了解气象条件对猕猴桃种植的影响至关重要。

2. 正文2.1 猕猴桃种植技术猕猴桃种植技术是决定猕猴桃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猕猴桃种植与管理

猕猴桃种植与管理

猕猴桃种植与管理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chinensis)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水果,因其外形与猕猴相似而得名。

猕猴桃的种植与管理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土壤、气候、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猕猴桃种植与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地点选择与土壤准备猕猴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地种植。

在地点选择上,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低洼或易积水的区域。

土壤方面,猕猴桃偏爱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

最适宜种植猕猴桃的土壤pH值为5.5-7.0。

在土壤准备上,可进行翻耕、除草等基本处理,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

二、品种选择与繁殖方式猕猴桃的品种选择非常重要,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耐寒性和产量特点。

当前比较常见的品种有猕猴17号、猕猴753等。

猕猴桃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适用于育苗和繁育新品种,但生长速度较慢,一般不用于商业种植。

而无性繁殖方式包括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是猕猴桃繁殖的主要方式。

三、栽植与管理1. 栽植时间:猕猴桃树木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栽植,避开高温和干旱季节。

2. 株距与行距:一般株距为3-4米,行距为4-5米。

3. 施肥管理:猕猴桃是比较耗肥的果树,要进行定期施肥。

春季开花前和秋季果实成熟后是施肥的关键时期。

一般施用底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方式,根据土壤和植株的需求进行施肥。

4. 浇水管理:猕猴桃对水分需求较高,尤其是在开花、结果等重要阶段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切忌干旱或积水,尽量保持土壤湿润透气。

5. 修剪管理:猕猴桃的修剪主要包括整形修剪和结果修剪。

整形修剪是指对树冠进行疏解、形态修整,帮助通风、透光和保持树势平衡。

结果修剪是指对果穗进行疏果和短截等操作,控制果实负担,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6. 病虫害防治:猕猴桃易受到细菌性病害和虫害的侵袭,如猕猴桃黄龙病、猕猴桃蓝星病、膨大果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作者:宋云刘中新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08期摘要:基于搜集到的近百篇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猕猴桃研究文献和出版书籍,对猕猴桃生长与气象条件进行归类分析,确定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猕猴桃主要物候期气象条件的影响指标、猕猴桃氣象灾害和病虫害气象条件指标。

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1)年平均气温为10~18 ℃,最适宜温度为13~17 ℃,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 -19 ℃,极端最高气温≤42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0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29 ℃,年无霜期在210~290 d 最为适宜,≥10 ℃积温为3 500~6 000 ℃·d,最适宜的≥10 ℃积温为4 500~5 200 ℃·d;(2)年降水量至少为 800 mm,最适宜年降水量为1 000~1 500 mm,相对湿度为60%~80%;(3)年日照时数在1 100以上,年日照百分率40%~45%。

猕猴桃主要物候期气象指标及条件为(1)萌芽期的日平均温度大于10 ℃;春梢生长的下限温度为 10 ℃,适宜温度为 15~20 ℃;(2)从芽膨大起>0 ℃积温达800~840 ℃·d才开始开花。

开花期的下限温度为 12 ℃,平均气温为15~20 ℃最适宜,开花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时数为70 h左右;(3)开花到坐果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5~23 ℃,相对湿度为70%左右,日照时数为70~80 h;坐果到成熟需≥10 ℃积温为2 300~2 800 ℃·d;(4)气温低于10 ℃时开始落叶,温度降低到7 ℃以下开始休眠。

猕猴桃生长期气象灾害主要有冻害、大风、洪涝、日灼等。

主要病害溃疡病、花腐病、根腐病等与气象条件也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发育期;气象条件;气象灾害;病虫害;指标中图分类号: S66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8-0041-06收稿日期:2019-03-14基金项目: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编号:2018J11)。

作者简介:宋;云(1973—),女,湖北浠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专业气象服务研究。

E-mail:415613485@。

通信作者:刘中新,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研究。

E-mail:mcqxlzx@。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系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区果树,是20世纪人工驯化栽培野生果树最有成就的四大果种之一[1]。

其浆果具有特殊的风味,含多种氨基酸、多种矿物质、维生素C等。

种子可炼油,花可提炼香精,藤蔓可造纸制胶。

藤、根、叶及果均可入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

我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它在我国分布广,资源丰富。

我国野生猕猴桃水平分布,北起小兴安岭东南段,南至海南岛五指山,东抵台湾阿里山,西达喜马拉雅山东段[2]。

我国野生猕猴桃垂直分布最低由海拔100 m以下起,最高可达海拔3 000 m以上。

其分布规律受不同经纬度及不同的气候垂直带制约[3]。

随着现代种植技术的发展,猕猴桃人工规模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品种主要以中华系和美味系为主。

有关猕猴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

池再香等对温度与红阳猕猴桃生长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4];张舒姝等对都江堰气象资料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了猕猴桃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5];贺文丽等以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年降水量作为区划因子开展了陕西猕猴桃种植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6];王景红等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构建了猕猴桃高温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7];彭永宏等对猕猴桃异常落果的原因及防御对策进行了研究[8]。

鉴于相关研究文献多基于特定研究区,笔者对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猕猴桃各主要物候期气象条件的影响指标、猕猴桃气象灾害及病虫害指标进行综合归纳,形成综述文献,使猕猴桃人工栽培气象影响指标更加系统化,以期为猕猴桃产业合理布局、提高猕猴桃防灾减灾能力及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猕猴桃与气象主要研究地域和品种1.1;猕猴桃与气象主要研究地域基于搜集到的我国猕猴桃与气象的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重庆、河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山西、广西、福建等地区,分布区间在103.01°E以东,24.76~36.85°N区域[9-11](图1)。

所研究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海拔高度主要集中在80~2 300 m。

1.2;主要研究品种研究的品种主要集中于美味系和中华系,其中美味系主要研究品种有秦美、徐香、海沃德、贵长、米良等,中华系主要品种有红阳、早鲜、通山5号、庐山香、魁密等。

2;结果与分析2.1;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影响我国区域猕猴桃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按照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气温、无霜期和年降水量,限制性因子是无霜期和最冷月平均气温[12-13],其中,最主要的3项指标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无霜期,而猕猴桃产量与年降水量、无霜期、≥10 ℃积温、年平均气温的关系最密切[13]。

2.1.1;热量条件猕猴桃属喜温怕低温、忌高温,不耐早春晚霜的藤本果树,早春寒冷,晚霜低温,盛夏高温,常常影响猕猴桃生长发育。

已有研究多用最冷月平均气温作为猕猴桃是否能够安全越冬和完成正常休眠的指标,年平均气温反映年总的热量资源状况,≥10 ℃积温和无霜期反映猕猴桃正常成熟所需要的热量条件和生长季长短。

猕猴桃属植物对气温有着广泛的适应性,不同种群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年平均温度、≥10 ℃积温等略有差异。

猕猴桃正常生长要求年均气温为10~18 ℃[6,10-12],适宜年均气温为13~17 ℃[11-14],极端最低气温≥-19 ℃[15-19],极端最高气温≤42 ℃[6,17-18],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0 ℃[9,19],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5~29 ℃[9]。

无霜期要求在210~290 d之间[20-24]。

适宜猕猴桃生长的≥10 ℃的年活动积温为3 500~6 000 ℃·d[12],最适宜的≥10 ℃的年活动积温为4 500~5 200 ℃·d[6,15-16,20,22-29]。

2.1.2;水分条件猕猴桃叶片大而厚,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但根茎木质部的导管较粗大,水分蒸腾量大,需水较多,属耐旱性弱的水果树种。

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反映了维持猕猴桃自身生长和冠层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供应及作为喜湿品种的环境要求。

猕猴桃多分布于年降水量在600~2 000 mm 的地区[30]。

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年降水量多在800 mm以上[6,11-12,14-15,20,22-24,29-35]。

理想产区要求降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 000~1 500 mm[23,30-31],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最佳[11-12,14,24,29,36-37]。

若降水量过大,易诱发病害,会使根皮变黑腐烂,枝叶凋萎,果实掉落,甚至使根部因缺氧而造成植株死亡[11]。

2.1.3;光照条件猕猴桃喜光耐阴,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幼苗和幼树喜阴,忌阳光直射,成年树则需要充足的阳光。

喜漫射光,对强光直射比较敏感。

因此猕猴桃的分布多集中在半阴半阳的山谷坡地,以背风温暖、阳光散射的林缘和灌木丛中的植株生长最旺盛[24]。

年日照时数反映了猕猴桃喜光耐阴的特性需求。

猕猴桃生长适宜的年日照时数在1 100 h 以上[13-14,19,22,30,34,36],最适宜的年日照时数为1 300~2 600 h[15,18,20,22,24-29,32,38],日照百分率为40%~45%[11-12,16,22,24-25,36],可满足猕猴桃年生长周期的要求。

归纳猕猴桃生长气候适应性指标区间,详见表1。

2.2;猕猴桃主要发育期气象条件猕猴桃产量是各个物候期连续作用累积的结果,因此,在适宜猕猴桃生长的大气候环境下,猕猴桃产量还会受到各物候期气象条件波动的影响。

随着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气象条件差异较大,猕猴桃物候差异也较大,可达10~20 d[39-41]。

2.2.1;春梢生长期春季日平均气温大于10 ℃时[6,11,15,18,22-23,25,30-32,42-43],幼芽开始萌动,接着抽春梢。

春梢生长的下限温度为10 ℃[10,22,34,44],适宜温度为15~20 ℃[10,15,23,27,29,31,33-34,42,44]。

春梢生长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温度起主导作用。

春梢生长量与温度、日照、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关系,以温度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日照;春梢生长量与降水量多数成反相关关系,其影响作用较小,这是因为降水往往伴随低温出现的缘故[18]。

2.2.2;开花期开花期是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和风向有利于猕猴桃开花授粉。

从芽膨大起,需经历60 d以上,>0 ℃积温达800~840 ℃·d才开始开花。

猕猴桃开花的下限日均温度为12 ℃,适宜温度为15~20 ℃。

开花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10,18,34,44],光照时数为70 h左右。

开花期间遇强降温(降温降幅≥8 ℃)和大风(≥10 m/s)天气会抑制开花和授粉,甚至停止开花[15]。

2.2.3;果实生长和成熟期果实生长期间的降水、日照、温度等气象条件都显著影响着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坐果率与温度、湿度、日照等有密切的关系。

开花受精7~10 d后形成幼果适宜的天气条件:平均气温为15~23 ℃,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日照时数为70~80 h。

这一期间忌高温(≥35 ℃)、伏旱、连阴雨(连续降水4 d以上,降水量≥10 mm)和低温寡照天气[15];从开花到成熟需130~165 d[10,15,18,27,44-45],≥10 ℃积温在2 300~3 000 ℃·d之间[15]。

降水量≥670 mm时猕猴桃单果质量最高[4]。

2.2.4;落叶和休眠期落叶是进入休眠期的重要标志。

秋末冬初,日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下时开始落叶。

温度降低到7 ℃以下时,猕猴桃即进入休眠期。

休眠期需持续500~700 h(20~30 d)[30-31],否则次年发芽不整齐、花芽有枯死脱落现象。

当温度小于-12 ℃时[11,22],猕猴桃易受冻害,不利于安全越冬,低温天气持续数天会造成树体死亡。

歸纳猕猴桃各主要发育期气象条件指标,详见表2。

2.3;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对气象条件要求差异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均属于喜凉类型[2-3],但中华猕猴桃对水分、积温条件的要求比美味猕猴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