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合集下载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022必修一政治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022必修一政治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023必修一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023必修一政治教学预备教学目标(1)熟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2)精确理解两条基本原理: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并能结合具体材料背景加以分析说明。

教学重难点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2、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区分3、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缘由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流程一:自主学习疑难探究老师指出同学在课前导学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分。

老师引导同学作出区分,同时把握联系。

1公有制和国有范围不同。

公有制的范围更广。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的表现不同。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把握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进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把握力上,而不是简洁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把握国民经济的进展方向、运行态势等。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强调比例,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能有差别,不能简洁地理解为分布上的优势。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强调对经济进展方向和性质的作用,强调把握力。

4、要增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需要增加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指明两者的联系。

流程二:走进教材合作探究老师带领同学共同走进教材,指导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解决教材中消逝的五对简洁混淆且必需区分的学问点,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适时作出点拨。

1、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2、公有制经济与混合全部制经济3、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4、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流程三:走进生活体验感悟1、让同学观看一组画面,对各种经济成分作出区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电子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电子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内容1.2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背景认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2.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内涵掌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2.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1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与实践4.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要素和组成部分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式4.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五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5.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原因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5.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路径和举措第六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6.1 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理解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内涵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基本特征6.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体现第七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企业经营7.1 企业经营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理解企业经营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企业经营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相互影响7.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企业经营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掌握企业经营在基本经济制度下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第八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8.1 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基本经济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掌握社会发展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和反馈8.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实践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九章:国际比较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9.1 国际基本经济制度的比较理解不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差异掌握国际基本经济制度比较的意义和价值9.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了解全球化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和挑战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策略和方向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回顾总结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反思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0.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未来发展展望展望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探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路径和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内容需要重点关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内涵,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导读:规章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篇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学习指导知识网络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范围;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理解我国为什么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能举例说明我国存在的主要经济成分。

学法指导调查法。

可以对自己父母所在的单位性质进行调查、分类,这样有助于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并且发现这些貌似深奥的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

比较分析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

本框涉及的概念较多,如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要准确把握这些概念,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点、不同点。

例证法。

能够用实例说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点拨对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经济制度下进行的,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我们认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大有裨益。

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表现是本课的重点。

要把握这一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对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明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模式;另一方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要坚持公有制的基础地位。

二、要全面认识、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教案标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2. 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和运行机制;3. 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特点;2.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3.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教学难点:1. 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和运行机制;2. 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视频或案例分析资料;3. 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吗?”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教学PPT,讲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特点,包括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按劳分配原则、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发展等内容。

然后,讲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包括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价格形成机制等。

Step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教学视频或案例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或者国有企业改革的案例等。

Step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并总结归纳出结论。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进行全班讨论,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Step 5:拓展延伸(5分钟)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资源,如相关书籍、文章或网站链接,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文,包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以及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背景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背景。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第二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

引导学生理解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含义和作用。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运行机制。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含义和作用。

采用模拟实验法,让学生模拟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其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第四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成就和挑战。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和运行机制。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提供几个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教案主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对象:高中经济学课程学生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3.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话题:“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特点。

二、核心内容讲解(40分钟)1.什么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15分钟)教师详细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社会主义性质、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等内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15分钟)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教师提供两到三个经济发展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和现实问题进行讨论。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评价,从中汲取教训。

教学资源:1.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2.相关案例材料。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参与和问题回答情况,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篇作业或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实践问题。

注:此为一份简要教案,实际教学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范围;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理解我国为什么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能举例说明我国存在的主要经济成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出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理解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从而加深学生爱党爱国,拥护党制定的基本路线。

三、教学重点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原因四、学情分析本框题内容理论性较强,和学生的认识有一定的距离。

尤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股份制,非公有制作用等知识,比较难以理解掌握,应加以强化学习。

五、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阅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范围;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2.教师的教学准备:收集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关时政材料、新闻图片,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制作教学课件。

课前预习本框导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电子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电子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认识各种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描述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

解释各种经济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2.1 计划经济体制介绍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实施和变革过程。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2.3 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解释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概念和分类。

探讨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实践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3.1 公有制经济阐述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分析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重要性和作用。

3.2 私有制经济介绍私有制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讨论私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和贡献。

3.3 混合所有制经济解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特点。

探讨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实践和意义。

第四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4.1 改革的原因和目标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背景。

阐述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4.2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讲解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介绍改革取得的成果和影响。

4.3 改革的挑战和前景讨论改革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展望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五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5.1 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解释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分析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5.2 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益阐述基本经济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探讨基本经济制度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5.3 保障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介绍基本经济制度对社会公平的意义。

分析基本经济制度对民生改善的作用。

第六章: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实践6.1 国有企业改革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高一新教材《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中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中的第二框,主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我国现阶段的所有者结构。

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基础,知识的理论性较强。

本节主要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目,基本的线索是明确我国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经济的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2、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以及增强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3、使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水平目标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辨别不同经济实体所有制性质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提升学生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自觉性,坚定其无比优越性的信念,树立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析、讨论比较、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69.3
92.1
90.6
72
83.1
64.4
84.5
102030405060708090100(%)化工石油电力汽车铁路冶金船舶与航空航天
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所占的比重
名次
地区 企业名称 纳税(万元) 1 黑龙江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3146569 2 北京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 1753151 3 北京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459126 4
山东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
1371656
学生讨论、知
六、教学媒体和资源:多媒体、教材和新闻资源。

七、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设计灵活、具体的问题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自主探索、领会相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实行分析比较和辩证思维,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