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读后感500字

合集下载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一)情人,若只是一种欲望交流意义上的情人,会简单也肤浅的多。

若已经关乎灵魂上的东西,就变得复杂和不好收拾了。

欲望本身不是真正的痛苦,是欲望被人赋予道德意义上的评判,道德一旦否定某些事,就痛苦甚至令人绝望。

早熟的杜拉斯在15岁那年,站在湄公河一条渡船上,船的旁边有一辆黑色的轿车,这位比她大12岁的华裔男子主动送她去学校,于是故事开始。

他们在一座单间公寓私会,她奉献她的童贞,之后常在此幽会。

男人疯狂的爱着她。

第一次,她对他说:我另可让你不要爱我。

即便是爱我,我也希望你像和那些女人习惯做的那样做起来。

对她而言,她需要的是他的钱,而已。

这个安然的女人生活在如此怪异扭曲的家庭背景下,一个绝望病态的母亲,一个嗜赌如命可怖的大哥哥,一个“什么都不理解而什么都怕”的小哥哥。

母亲如此羞耻与她女儿的不堪行为,却满足于女儿这种方式下的金钱供应。

人生不只是如初见,过程只是为结局做铺垫。

中国男人最后与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作为情人的她也是结了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

当她已经老了,这个男人对她说: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我享受绝望的东西,它有无力之感,变得凄美,它不再落入世俗的冷眼旁观之中,好像绝望的事情本身已经为此付出代价,甚至超乎那种代价了。

语言很破碎、随意,就像破碎、随意的灵。

但是这一切又不是失控的,似乎增添了很多维度。

不用投以同情或绝望的目光对情人,情人将人之性欲释放出来,把羞耻刺穿剥落交给爱情。

罪恶是可以被善所包容。

人回归到原本可以获得的欢乐之中。

“吻在身上,催人泪下。

流泪哭泣竟是对过去、对未来都是一种安慰。

”“他呼吸着她的面容。

他呼吸着眼前的一个孩子,他两眼闭着呼吸着她的呼吸,吸取她身上发出的热气。

”“他怎么说,就让他照他所说的去做,去寻求,去找,去拿,去取,很好,都好,没有多余的渣滓,一切渣滓都经过重新包装,一切都随着急水湍流裹而去,一切都在欲望的威力下被冲决。

”矛盾只是矛盾,似乎不会溶解不会顺应规律循环。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我不知为何杜拉斯直到七十岁才提笔铭刻下一段普蓝色的回忆,并像穿膛的利剑般真切。

而她曾说过: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疏一饭,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怠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渴求写到这里,像喷雪的江河,满眼绝望却不乏激昂。

在这样一往无前的追求里,没有真正的交谈,只有相互相应的哭泣,像凝重而自由的湄公河,携尸首在深不可测的漩涡中,奔向远处。

所以说生活是热烈的,又是无奈的。

生于连绵的山丘之中,对于这种情感的见识是像骨肉一样真实的。

我能轻易攀上一峰之顶,却不见危楼高百尺的庄严,消逝在视野深处的旷野,更没有钢风铁水的挣扎,多的是其行不远的轻薄的无奈。

我能清晰地看见玫瑰红和粗钢蓝交织的天空中,平静和喧嚣一样在涌动翻腾,走动逼近。

而就在视线之中,我可以毫不费力地辨出回家的方向。

有时不禁感叹,安逸未免也是可怕的。

她所选择的方向正是世界旋转的方向,迷人辽远的东方。

读到这句话时,总觉得霎是感动,原来世界也在奔流。

河水从洞里萨,柬埔寨森林顺流而下,卷走生命的足迹,却留下了冗长的回忆。

我相信回忆的力量,也从不怀疑其深度。

在时光的游丝中停住,回望生活,我们可以毫不动摇地着手信仰。

但真正的悲剧,是从属一个家族的。

杜拉斯的母亲在临走之前,让四五头绵羊围在她的周围。

湄公河没有结冰期,但河流似乎冻结在了一起,让思想在河底回流。

这时候,她必定会想起那些破灭的希望,冰冷的祈愿,像挽歌一样被轻轻唱起,终凋萎落地。

同样,在驶向法国的轮船上,杜拉斯还是出于悲伤,在肖邦的圆舞曲中哭泣起来,因为金钱而爱上那个中国男人的自欺之言在情感的逆流中不攻自破。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也许在奔流和停泊之中,我们才更能体味生命之中的快乐及烟火燃尽的苦涩罢。

而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属于流浪者的,他们擅长转移历史片刻的角度,道出选择的意义和真谛。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也许正是如此,我情愿丢弃行囊踏上旅途,迷失在山光水色之中,忘记快乐背后不可言喻的艰辛。

情人读后感,小说情人读后感,情人读书笔记

情人读后感,小说情人读后感,情人读书笔记

情人读后感,小说情人读后感,情人读书笔记).她在他身上感受到了被爱和温情,迷失在两人这种小小的快乐中并曾一度为了这段爱情奋不顾身.可是,由于两人家境背景的悬殊,最终两人还是劳雁纷飞,各奔西东.作者在描写少女对待华裔少爷的感情和态度时,语气平淡乃至淡陌,这种淡陌,我理解成是作者的超然和淡定,在这种超然和淡定的背后,我看到了她对这段无望爱情的深深地无奈和恋恋地不舍.毕竟,他是第一个带给她温暖,体贴和爱情的人,也是后来带给她切肤之痛的人.联想到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情,有希望的,没希望的,轰轰烈烈的,平淡无奇的,只要是赋予真心,认认真真的爱了,无一例外会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情人读后感(三)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仅仅几句话的开端就把我吸引住了,不太喜欢看外国的作品,因为翻译者已经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作者原来的情感改变。

而《情人》的开端被杜拉斯寥寥几语诠释的深厚而浓烈。

自此喜欢情人,喜欢杜拉斯。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浓厚的自传色彩,不同凡响的爱情叙述,使杜拉斯成为当代法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家。

小说《情人》以一个法国少女与中国少爷在越南西贡偶遇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它通篇渲染了一种疯狂而悲绝的爱情,蕴藏了生命最大的激情。

她在引导着读者进入一个生活与艺术交织的空间,领略着异国情调,承受着生命中最沉重、最美好的压抑在充满黑色的情绪流淌中,最为重要的是她突然就唤醒了你的记忆,往昔的一切如花朵在脑海里开放出绚丽的姿容。

这里记录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奇特的经历,特别是在黑夜降临的时候,我们正在沉睡,这种经历就像无声的音乐,覆盖了我们赤裸而美好的肉体,在心灵的底层静静地睡着。

《情人》读后感9篇

《情人》读后感9篇

《情人》读后感9篇《情人》读后感篇1说实话,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并不看好,被冗长繁杂的文字和时间模糊的跨度折磨的丧失信心,我甚至怀疑过这本书的水准。

但是反复的劝慰自己,它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否则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于是我重新整理思绪,再次进入到角色里面。

才发觉,作者之所以长篇累牍的叙述家庭琐事和社会背景,是为了迎合她的内心感受,她想让读者们知道,她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是基于她的生活背景。

如果认识原来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最令人感慨的就是男女主人公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在那样的年代,他们的结合是错误的。

但是,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是无比幸福而快乐的。

然而,故事最终仍旧是个悲剧。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那是怎样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惆怅和折磨呢?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是后半部分,作者的笔锋愈加凝练,一段段色彩凝重的自然风景把故事渲染的美丽而绝望。

而男女主人公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离别的撕心裂肺和伤心欲绝。

爱,不能光明正大的爱;恨,只能压制的心底。

看着揪心,摸着疼,真是无尽沧桑尽在其中啊。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妹,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我常常忆起这个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起而从未向别人谈及的形象。

它一直在那里,在那昔日的寂静之中,令我赞叹不止。

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惬意,也是我最熟悉、最为之心荡神驰的一个形象。

”《情人》读后感篇2除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记忆中很少读法国作家的作品吧,这两周抽时间读完了杜拉斯的《情人》一书,虽不甚明白,但终究还是稍有体会。

正如译者所言,杜拉斯的作品是深涩难懂的,时间空间人物的转换过快,往往使得读者迷惑而不知其所言何物。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情人》是法国作家杜拉斯的代表作品,通过女主角和年轻中国情人的禁忌爱情,展
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深刻的情感。

小说以简洁的文字和独特的叙述方式,揭
示了人性的脆弱和复杂性。

读完《情人》,我深受其情感的震撼。

小说中描述的爱情充满痛苦和无法逾越的障碍,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强烈、深刻和无法抗拒的力量。

女主角与情人之间的感情,既纯
粹又禁忌,让人不由得为他们的命运感到心痛。

同时,小说还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

小说虽
然简短,却不乏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让人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和反思自己对爱情、忠诚
和生活的理解。

总的来说,杜拉斯的《情人》是一部充满深情和悲伤的小说,通过其细腻的描写和深
刻的内心独白,让人深受感动和思考。

阅读完《情人》,使我对爱情和人生有了更深
刻的认识和体验。

《情人》读后感:异国恋情与人性的挣脱

《情人》读后感:异国恋情与人性的挣脱

《情人》读后感:异国恋情与人性的挣脱在阅读了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之后,我被小说中所描绘的异国恋情和人性的挣脱深深打动。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让我对爱情、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有了新的思考。

第一章:情人的初遇小说的开头,主人公莫奈克与埃利奥特在胡志明市的一个咖啡馆相遇。

莫奈克是一个年轻的法国女子,而埃利奥特则是一个富有的中国商人。

他们之间的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巨大,但他们却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相互吸引。

通过杜拉斯细腻的描写,我感受到了异国之间的吸引力,并开始思考两个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联系。

第二章:爱情的萌芽莫奈克和埃利奥特之间的关系最初是建立在身体的吸引力上的。

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但他们通过身体语言和眼神交流,逐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这种爱情的萌芽让我思考,爱情是否真的需要语言的沟通,还是更多的是一种灵魂的交流和身体的吸引第三章:爱情与自我随着莫奈克和埃利奥特的关系的发展,他们开始逃避现实世界,将彼此的存在当作一个避风港。

他们在胡志明市的一间小房间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渐失去了自我,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这个异国他乡的爱情之中。

小说中的莫奈克为了和埃利奥特在一起,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成为了埃利奥特的情人。

这使我不禁反思,爱情中的自我牺牲是否真的值得,是否有必要将自己完全奉献给另一个人第四章:挣脱与失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莫奈克和埃利奥特的爱情逐渐疲惫。

他们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和文化冲突越来越大,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最终,他们分手了。

当他们回到各自的国家,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他们都感到了一种失望和空虚。

他们曾经的爱情不再存在,他们不再是彼此的依靠,他们开始重新面对自己的生活。

这一过程使我深思:在爱情中,我们是如何挣脱和重新找回自己的第五章:回忆与成长小说的结尾,莫奈克回到了胡志明市,回到了他们曾经居住的小房间。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在阅读完《情人》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故事所触动,感受到了许多情感上的共鸣。

这篇读后感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人物塑造、情感描写以及主题思想。

首先,我对《情人》中的人物塑造印象深刻。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

无名的男主人公经历了追寻自我的旅程,最终在爱情的荒漠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与此同时,他的爱人沉默寡言,却藏着一颗深深的情感之火。

作者巧妙地展示了两位主人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状态下的成长和变化,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纠葛和痛苦。

其次,情感描写是《情人》中的一大亮点。

作者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人物的情感状态直观地展现出来。

无名在孤独中寻找自我,渴望与爱人相守;而爱人则深藏着对无名的爱恋,却又将之深埋在内心深处。

他们的相遇、相拥与分离,都在情感的旋律中交织出一幕幕动人的画面。

通过作者对情感细微之处的刻画,读者更能够深入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且对其所经历的情感起伏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最后,我想谈谈《情人》所传递的主题思想。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爱与自由的故事,强调了追寻真我和实现自由的重要性。

主人公通过独自一人的旅程,逐渐认识到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约束的排斥。

他用爱情来尝试填补内心的空白,而这段爱情又成为他实现内心自由的关键。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反思我们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是否真正符合内心的渴望,是否勇敢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

综上所述,《情人》是一部令人动容的作品,通过对人物塑造、情感描写和主题思想的刻画,作者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的成长和自我认知的过程。

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思考了生活中的爱与自由,以及追寻真我和实现内心自由的重要性。

我相信,《情人》将继续引领读者在情感和思想上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情人》读后感范文

《情人》读后感范文

《情人》读后感范文
《情人》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读后让我感到很深的触动。

故事以恋人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通过描述两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小说的主人公是李思,一个平凡的女子。

她在大学时遇到了邵光,一名自由职业者。

两个人彼此吸引,开始了一段热烈的爱情。

然而,这段爱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他们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考验。

小说描绘了李思和邵光之间的种种矛盾和矛盾。

李思对邵光的忠诚和付出感到无尽的委屈,而邵光却抱有不同的期望和理想。

他们之间的分歧和争吵让他们陷入了一种无法解开的困境。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情节感受到两个人之间情感的脆弱和脆弱。

小说还通过描绘李思的成长和变化,展现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

她经历了许多痛苦和困难,从一个依赖他人的人到逐渐成熟和独立。

通过这个角色的演变,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女性在恋爱中面临的挑战和困扰。

同时,小说还提醒我们: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理解。

另外,小说中的情节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很多人将爱情视为理想化的东西,而忽视了它的复杂性。

李思和邵光之间的经历是许多情侣都会经历的事情,这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思考自己的感情问题。

总而言之,《情人》是一本扣人心弦的小说,它以真实的情感描绘了爱情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作者还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成熟的态度。

这本小说让我深思自己的感情观和行为方式,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珍惜自己的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人》读后感500字
《情人》读后感
记忆中不是第一次看这本小说,以前潦草的看过一遍,但不够静心。

私以为这本书要有一定的阅读品味才能认真的看完,我尽量克制自己不刷网文了,因为网文刷多了的确会影响阅读品味。

这本书以后应该还会再看。

很喜欢这本书叙事的时间线和结构、时空打乱,回忆、插叙、倒叙混在一起,维系它们的是爱情,而爱情是用电影一样的语言,镜头般的画面感来表现。

写《情人》的时候杜拉斯已经70岁了,都说她生活中的情人与她演绎的爱情故事比她的小说更传奇、更有戏剧性。

而那个时候,她文笔纯熟,想要如何表达任她信手拈来。

很喜欢情人这个词,像是融在黄昏时分,懒洋洋的光线里的一种若隐若现的罗曼蒂克,宝贝,你越是抓不住呀,它越是挠人心尖儿。

杜拉斯不愧是写电影剧本的,我在想,她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在构造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在想象中用电影该如何表现每一帧画面了吧。

情人,这两个字轻声读来,是绵长的缠绵。

其实不同年纪的女人,都有其独特的味道。

而十几岁的少女,带有青春时独有的青草香味,她们是清晨里玫瑰花上剔透的露,是
山谷里悬崖上等待开放的桃花,她们不需要做太多,只是不经意的一颦一笑,对一些人来说便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毒药。

“我已经老了。

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

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个经典的开头我读过无数遍。

有时看她的文,料想,我要是男人,我也会无可救药般爱上她。

毁灭又如何,如果有人,让你愿意爱她,爱得咬牙切齿,融进每一寸彼此触摸过的肌肤,每一声耳旁轻语过的叹息,每一缕夜晚倾诉过的灵魂,幸与不幸又如何,自此老去又如何,不痛快不罢休。

有些小姑娘呀,像枚小妖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