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千张秘方
少林寺练功秘方

少林寺练功秘方(1)少林练功洗手方功能:畅血顺气,舒筋灵骨,壮胆柔节。
宜练手功,利于掌劲。
方药:象皮(切片)、鲮鱼甲(酒炒)、制半夏、制川乌、制草乌、全当回、瓦松、皮硝、川椒、侧柏叶、透骨草、紫花地丁、海盐、木瓜、红花各50克,鹰爪一对。
制法:上述16味药共进盆内,加陈醋3.5公斤,清泉水4公斤,浸泡一周,加上等白酒200克,密闭,每练功前取出药汁250克,加沸水1公斤烫泡,和匀后擦洗双手和双臂。
(2)少林运气妙丹功能:沟通气血,调和阴阳,统摄三气,气随意行。
方药:广木香5克、海缩砂5克、全瓜萎一枚、赤降香5克、灵芝草10克、人参5克、参三七5克、箭芪5克、大熟地5克、全当回25克、小茴香5克、红花10克、益智仁10克、柏籽仁1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
制法:上述17味药共研细粉,用老陈醋和匀,制成绿豆大丸,凉干密闭置于干燥处备用。
服法:每次运气前取20丸用黄酒一两送服。
(3)练功保筋通脉方桑寄生、川断、补骨脂、嵩峰蛇、全蝎、虎胫骨、菟丝子、金毛狗脊、龙骨各5克。
共研细末为粉,以淡盐开水泛丸如豌豆大,用百草霜挂衣凉干,每次练功前吞服10粒,再喝黄酒两口,片刻练功处感百节灵活,柔而似钢,脉顺气从,浑身轻灵,强壮有力。
(4)练功畅通气血方方药:生地10克,熟地10克、白术10克、山药25克、黄芪16克、陈皮5克、木香5克、小茴香2.5、蒌仁5克、生甘草5克、败沉香1克,以上味药共研细末,装进瓶内密闭,每练功前服10~15克,用老白酒半两送服,可舒气血,横顺左釉冬上下畅通。
(5)练功舒筋丹主治:初练武功所致的腰酸腿疼,筋伤气滞,四肢拘挛,全身不适等。
方药:当回150克、红花150克、赤芍150克、木香50克、防风100克、舒筋草150克、木瓜150克、川牛膝150克、小茴香25克、白芷100克、陈皮50克、制马前子10克。
制法:以上11味药共研成细粉,黄米粉打糊制丸,如梧桐子大,凉干。
成人每服6克,用黄酒送下。
少林练功药方

少林练功药方1.少林练功洗手法功能:活血顺气,舒筋灵骨,壮胆柔节。
适练手功,用于练掌。
处方:象皮(切片)、鲛鱼甲(酒炒)、制半夏、制川乌、制草乌、全当归、瓦松、皮硝、川椒、侧柏叶、透骨草、紫花地盯海盐、木瓜、红花各3O克,鹰爪一双。
用法:上十六味药共入盆内,加陈醋七斤,清泉水八斤,浸泡一周,加上等白酒2OO克密封,每练功前取出药汁250克,加沸水1OOO克,和匀后烫泡、擦洗双手和双臂。
2.少林运气妙丹功能:沟通气血,调和阴阳,统摄三气,气随意行。
处方:广木香3O克、海缩砂30克、全瓜蒌一枚、赤降香3克、灵芝草6克、人参3克、参373克、箭芪3克、大熟地3克、全当归15克、小茴香3克、红花6克、益智仁6克、柏籽仁6克、陈皮6克、甘草3克。
用法:上十六味药共研细粉用老陈醋和匀,制成绿豆大丸,晾干密闭置干燥处备用。
服法:每次运气前取20克丸用黄酒一两送服。
3.少林练功保筋通脉法桑寄生、川断、补骨脂、嵩蜂蛇、全蝎、虎胫骨、菟丝子、金毛狗、龙骨各三克共研细末为粉,以淡盐开水泛丸如豌豆大,用百草霜挂衣晾干,每次练功前吞服十粒,再喝黄酒两口。
练功时自感百节灵活,柔而似钢,脉顺气从,浑身轻灵,强壮有力。
4.少林练功畅通气血方当归3克、生地6克、熟地6克、白术6克、山药15克、黄芪6克、陈皮3克、木香3克、小茴香1.5克、萎仁3克、生甘草3克、败沉香0.6克,以上十二味药共研细末,装入瓶内密闭,每练功前服二至三钱,用老白酒半两送服,可舒气血,横顺左右,上下畅通。
5.练功舒筋丹主治:初练功所致的腰疼腿痛,筋伤气滞,四肢拘挛,全身不舒等。
处方:当归90克、红花90克、木香30克、防风60克、舒筋草90克、木瓜90克、川牛膝90克、小茴香15克、白芷60克、陈皮30克、制马前子6克。
制法:上十一味药共轧研成细粉,用黄米粉打糊制丸,如梧桐子大,晾干,成人每服一钱半,用黄酒送下,孕妇忌用。
6.练手功洗手"如意汤"方象皮(切片)、鲛鱼甲(酒炒)、半夏、川乌、草乌(姜汁制)、全当归、瓦松、皮硝、川椒、侧柏叶、透骨草、紫花地盯食盐各90克,加鹰爪一对,共入盆内,陈醋七斤,河水八斤浸泡,用时取出冲滚汤洗,洗后甩干练功。
【中医】少林骨伤医学秘方大全

【中医】少林骨伤医学秘方大全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少林医学秘方1.武林外伤秘方【处方】雄土鳖12克、胆南星15克、血竭15克、没药24克、马前子九个微炒。
龙骨9克、当归9克、南红花15克、川恙活9克、螃蟹骨9克、净乳香30克、口防风15克、金丝毛24克、三七3克、白芷5克、七叶一枝花15克、菖蒲9克、川芎12克、升麻15克、冰片3克。
【用法】此方各味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以超级大国酒调敷患处,用唾味调敷更好,止血后用丸士林调成软骨用变可。
敷药后五分钟可止血止痛而愈。
未破者肿消痛止而愈,伤在手筋和脚趾,青紫未破者,脱去黑皮而愈。
此方在外伤上变算是神方也。
不管伤势多端片亥可行动如初。
2.十八罗汉丹【处方】乳香12克、草乌9克、琥珀7克、红花12克、没药12克、甘草10克、丹皮12克、杜仲10克、花粉10克、牛七10克、当归10克、骨碎补9克、血竭10克、肉桂10克、土别10克、三七4克、广木香12克、川恙活10克。
【用法】此方是武者必备之品,用松节油或米酒放入瓶内浸泡备用。
【主治】在练武中扭伤手脚及其他部位,用药棉沾药酒擦处,如跌打严重者,可外擦内服。
内服有两法。
一是此方十领先味药材共研细末每次九克精米酒引下。
一是十八味酒水各半煎汤服。
另加使其效惊人。
3.外伤膏【处方】芙蓉叶90克、血竭50克、花粉30克、栀子3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冰片20克。
【主治】董芳宏临床经验奇难伤科4.跌打驳骨散【处方】乳香60克、末药60克、然同60克、泽兰60克、碎补60克雲连60克、降香75克、红花60克、黄柏60克、象皮60克珍珠层粉60克、白珀30克、熊胆30克、【制法】珍诛和白珀加甘草和绿豆水煲过后配药粉备用。
【用法】加适量面粉、加酒水各半调成糊状炒热敷断骨之位即可。
【功效】速性消肿定痛、散瘀舒筋。
但成本极贵、此方少用。
【中医】少林寺秘方-----医学考试之家

【中医】少林寺秘方-----医学考试之家来源:医学考试之家当归15克、川芎9克、红花9克、陈皮6克、木香1.5克、枳壳6克、桃仁9克、木通6克,乳香1 .5克、没药3克、甘草6考试交流群:325051813虻虫5只、丹皮30克、红花15克、鲜赤芍15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12克、甘草6克、枳壳6克、木香4.5克、刘寄奴9克、郁金9红花30克、桃仁21克、乳香(醋制)15克、没药(醋制)15克、血竭15克、苏木15克、儿茶30克、当归尾30克、赤芍60克、元胡30克、麝香30克、梅片60克、朱砂30克、白芷30克、制南星2.1克、生甘草27克、大头三七9克。
将麝香、朱砂、冰片三味取出单研,其余诸药共碾碎,用细罗过后,将前三味药粉加入掺匀,取黄米粉75克,打糊制丸,如豌豆大,晾干装瓶备用。
成人每服3~5粒,黄酒送下,每日服两次;小孩酌情减之。
在用于治疗拳、棍、锤、棒等一切武伤所致的红肿、疼痛,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闪腰岔气,当归60克、川芎60克、红花75克、桃仁45克、自然铜(煅透,醋淬7次)60克、地鳖虫60克、制马前子30克、血竭60克、姜黄30克、白芷90克、木香30克、陈皮30克、沉香15克、小茴香 15克、三七参60克、乳香90克、没药90克、赤芍90克、香附90克、儿茶90克、鸡血藤120克、川乌(制)30克、凤仙花60克、麻黄60克、朱砂9克、冰片3克、麝香30克。
先将24味药研细过罗,后将朱砂、冰片、麝香分别置乳钵体内,研细兑入掺匀。
再用泉水烧沸、用生甘草水泛丸,如梧桐籽大,晾干备用。
成人每服3~4.5克,用柴胡12克、广木香3克、炒枳壳1.5克、陈皮6克、青皮6克、檀香1.5克、当归6克、赤芍9克、香附1.5克、川楝子9克、元胡4.5克,共研成细末,每遇拳械击伤所致的气滞、气逆、气厥、嗳气时,立服4.5~9当归60克、川芎24克、红花30克、苏木24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白芷5克、桂枝9克、黄芪30克、木瓜24克、川断15克、桑寄生31克、补骨脂15克、桑枝24克、熟地30克、川郁金9 克、桃仁30克、赤芍30克、透骨草30克、鹿角24克、白术30克、太子参15克、木香9克。
少林医术秘方全集

少林医术秘方全集(精彩不容错过)●解酒方少林武僧饮酒,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封,偶有过量致醉或中毒不省人事、长久昏迷不醒者,用葛花30克,辽五味子9克,煎汤一碗,加灰菜水半杯为引,灌服,片刻即可苏醒。
●落马气厥治方麝香0.03克、牛黄1.5克、广木香15克、苏合香15克、冰片0.3克、樟脑0.3克、朱砂3克。
共研极细末,装瓶密闭备用。
每服1.5克,用黄酒冲服。
功能为开窍,复苏,醒神。
●小肚疼痛治方当归15克、元胡9克、川芎9克、木香4.5克、赤芍9克、桃仁6克、丹参30克、五灵脂6克、生蒲黄4.5克,水煎服。
●大便下血治方生地榆30克、大生地30克、川黄连9克、葛根30克、连翘一把、甘草6克、槐花炭15克,水煎服。
●右胁疼痛治方乳香4.5克、没药4.5克、当归15克、自然铜(醋淬7次)1.5克、红花9克、木香4.5克、郁金6克、赤芍9克、甘草4.5克、血竭1.5克、苏木9克。
取泉水2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服下。
●外伤散麝香0.9克、龙脑1.2克、樟脑0.6克、轻粉15克共研成细末,撒于猪脂上,敷于疼处。
●少林当归饮当归24克、泽兰24克、红花9克、桃仁9克、丹皮9克、苏木9克。
取酒、水各一碗,煎至2/5份。
运用时头伤者加蒿本,手伤者加桂枝,腰伤者加杜仲、白芥子、牛膝。
●少林大力丸蒺藜(盐水泡、炒)、鱼胶(蛤粉炒)、全当归(酒炒)、生地(酒泡、蒸三遍)各500克。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籽大。
每服9克,龙眼肉煎汤送下。
●活血散瘀散赤芍9克、桃仁9克、乳香(醋制)9克、没药(醋制)9克、苏木9克、泽兰9克、元胡9克、白芷9克、失笑散4.5克、生甘草6克,每服6~9克,用黄酒冲服;每日二次。
用於治疗皮肤已破或未破、红肿疼痛者。
●少林九虎丹乳香(醋炙)90克、没药(醋制)90克、当归150克、防风90克、生甘草60克、胆南星90克、川芎90克、白芷90克。
共碾成细粉,过罗,用黄米粉适量打糊制丸,如同豌豆大,放阴凉通风处晾干。
精选整理少林医学秘方全传

少林医学秘方全传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拳、棍伤筋治方蜗牛两具,鳖头一具。
共捣成浆,加入鸡蛋清和之,敷於患处,3日即愈。
●拳伤面肿治方取肥猪肉半斤,黄花菜一大把,捣烂和之。
敷于患处立效。
●少林七厘散地鳖虫(去头、足)24克、硼砂24克、蓬莪术(醋炒)15克、五加皮(酒炒)15克,菟丝子、木香各15克、五灵脂(醋炒)15克、广陈皮15克、生大黄15克、蝼蛄18克、朱砂12克、猴骨12克、巴豆霜6克、三棱9克、青皮9克、赤芍(醋炒)6克、乌药6克、炒枳壳6克、当归(炒)15克,蒲黄、生地、熟地各6克、麝香1.5克。
共为细末。
轻伤者每服0.21克,重伤者每服0.42克,最重者每服0.6克,陈酒冲服。
凡瘀血攻心者,服之即醒。
●棍伤腰部治方当归30克、红花15克、川芎9克、自然铜(醋煅)6克、川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苏木9克、大黄9克。
水煎服。
●棍伤颈部方杏仁5个、桃仁10个,用黄连15克、血竭1.5克、花椒0.9克,共捣为泥,敷之即止痛。
●鞭伤肩部肿疼治方当归15克、川芎9克、生蒲黄3克、川椒0.6克、泽兰9克、红花9克、桃仁9克。
水煎,黄酒30克送服。
●击伤,全身肿疼方白芍15克、黄柏9克、丹参30克、刘寄奴9克、秦艽9克,鸡血藤15克、松节9克、木瓜9克、木通6克、茯苓9克、红花9克、川断9克、川牛膝15克、生黄芪15克、甘草6克,取水、酒各半,将上药煎至一碗。
日服2次,约3日可愈。
●跌伤散血竭3克、儿茶3克、红花9克、当归15克、赤芍6克、龙脑3克、朱砂1.5克、桂心1.5克、附子1.5克。
共为细末,用白酒30克冲服。
●少林药捻紫花地丁根、黄花菜根各30克,金银花24克,乳香、没药各9克,儿茶12克、红粉15克、轻粉18克、血竭24克、梅片4克、麝香0.3克。
先将前3味药碾成细粉,再将后8味药分别研细,与前药粉掺匀,取优质棉纸,掷成如绿豆粗细的5分、7分、2寸三种长短不齐药捻,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
少林寺千张秘方大全

郑州晚报2004-08-06 16:17
简介
自唐朝建国后,少林寺僧兵逐日壮大,盛时达两千余人。为了及时治疗练武时的损伤和寺僧们的疾病,便产生了僧医,并在外科、伤科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本册从少林寺历代手抄秘本《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中,择选部分疗效可靠、药源丰富、取材方便、适合今用的方剂,供武术爱好者在实践中试用、验证。
1.5xx。?
肠左一点疼者加小茴香、赤芍各3克,葱白3段。?
咳嗽带血者加蒲xx、茅花各3xx。?
口中出粪者加丁香、草果、制南星、法半夏各3克,缩沙7粒,赤小豆百粒。?
舌上生苔者加薄荷6xx,生姜3xx。?
舌短语不清者加人参、黄连、生石膏各3克;舌长寸许者加生僵蚕、伏龙肝各3克,磁石12克。?耳浮起者加豆鼓3克。?
●十三味药主方(通治伤外科疾病)?
玄胡索3克、木香3克、青皮3克、乌药3克、桃仁3克、蓬术3克、骨碎补
4.5xx、赤药
4.5克、苏木3克、当归尾3克、三棱15克、大黄12克、缩砂9克。?
若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6克,小便不通者加车前子9克,胃口不好,不思饮食加川朴、砂仁各6克。?按:
“十三味主方”是少林伤科、外科方面用之有效的经验方,无论是练武损伤,还是练时被对方击伤,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或血积内瘀作痛,已破未溃者,均可用此方。再结合病情随症加减,内服或辅以内治,无不奏效。
齿伤者加xx3xx。?
齿摇动未落者加独活3xx,细辛
2.1克,另用五倍子、干地龙为末,抹牙根上即愈。?
喉咙伤者加青鱼胆、清凉散各等份(适量)冲服。?
左肩伤加青皮
4.5xx。?
右肩伤加升麻
4.5克,另五倍子、干地龙为末(若身上亦有伤者,不可用升麻)。?
手伤者加桂枝、禹余粮各3克,姜汁3匙。?
少林寺练功伤科秘方

0 克 地鳖 虫 9 0 克 参 3 0 克 补什脂 3
:
. 一 .
科诸 证 不 可 多 得 的 参 考 方 剂 其 中常 用 代表 方 剂整 理 如 下
, ,
杨 晓惠老 中 医 将
5
,
功 效 补 气 养 血 1冲 {, }通 经 化 拼 比痛 坚 骨
。
壮筋 克 透骨
,
。
舒筋 活 络 汤 ( 外洗方剂 ) 赤 芍药
30
:
60
.
克 五 加 皮 60 克 骨 碎书 l
二七粉 3 0
,
,
9 0
`
,
己 rl l 卞 长 枝
克
5 兑 克 炙黄 茂 1
.
,
卜虎份 加 克
6。
。
群 打 时 有 伤者 因 此 少 林 寺 内 历 代都 有 僧 医
“ ”
。
0 冤丝 子 6 0 克 川木 瓜 3
,
克 刊寄 奴
克 大党
,
.
世 代相 传 的 少 林伤科 秘 方 至 今 仍为治疗伤骨
5 点穴救 治秘 方 大 川 芍 延 胡 索 木 香 各 1 2 克 草乌 光 桃仁 各 克 青 陈皮各 1
、 、 , 、 ,
:
、
、
加 桑 枝 桂 枝 胁 肋 伤 加 白芥 子 升麻 黄 蔑 ; 小
; 腹 伤 加 急性 子 小茵 香 臀 髓 伤 加 蛇 床 子 炒 槐
、 、
、
,
、
、
,
、
9
克 炙远
、
,
克 羌独 活 各 1 0 克 妙荆芥 2 1 克`泽
.
,
.
关 节 屈 伸不 利、 用法 水 酒 适量 煎 浓 汁 热 洗 患 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寺千张秘方在少林寺千张秘方中,有一些治疗常见病症的方子十分简单易行,现抄录如下:鼻血急救方取鲜小蓟叶数片,揉烂,迅速塞入鼻内止血。
又方:以人头发一撮,烧成灰,将灰投入鼻内即可止血。
少林解酒方少林武僧饮酒,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封,偶有过量致醉或中毒不省人事、长久昏迷者,用葛花30 克,辽五味子9 克,煎汤一碗,加灰菜水半杯为引,灌服,片刻即可苏醒。
简介自唐朝建国后,少林寺僧兵逐日壮大,盛时达两千余人。
为了及时治疗练武时的损伤和寺僧们的疾病,便产生了僧医,并在外科、伤科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本册从少林寺历代手抄秘本《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中,择选部分疗效可靠、药源丰富、取材方便、适合今用的方剂,供武术爱好者在实践中试用、验证。
•十三味药主方(通治伤外科疾病)玄胡索3 克、木香3 克、青皮3 克、乌药3 克、桃仁3 克、蓬术3 克、骨碎补4.5 克、赤药4.5 克、苏木3 克、当归尾3 克、三棱15 克、大黄12 克、缩砂9 克。
若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6 克,小便不通者加车前子9 克,胃口不好,不思饮食加川朴、砂仁各6 克。
按:“十三味主方”是少林伤科、外科方面用之有效的经验方,无论是练武损伤,还是练时被对方击伤,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或血积内瘀作痛,已破未溃者,均可用此方。
再结合病情随症加减,内服或辅以内治,无不奏效。
•发散上部方防风9 克、白芷3 克、红木香3 克、川芎6 克、归尾6 克、赤芍6 克、陈皮6 克、羌活6 克、法半夏6 克、独活4.5 克、骨碎补4.5 克、甘草3 克、生姜3 片,水煎,用酒冲服。
•发散中部方杜仲、川断、贝母、桃仁、刘寄奴、蔓荆子各6 克,当归、赤芍、自然铜(醋淬)各9 克,肉桂2.4 克,茜草3 克,水煎加姜汁服。
•发散下部方牛膝、木瓜、独活各9 克,归尾6 克,川芎6 克,川断、厚朴、威灵仙、赤芍、银花各7.5 克,甘草3 克,水煎加姜汁服。
•发散通身方凡人体上、中、下三部受伤,须用发散药一至二剂。
气急有痰者加制半夏9 克;风痰者加制南星6 克;心惊者加胆南星4.5 克、桂心2.4 克、香附4.5 克。
同煎服。
•少林药案(诸伤加减方)少林药案是治疗诸部受伤的拟定加减方。
凡因跌打损伤和一切外伤,均用“少林十三味药”为主方,再根据受伤部位、症状、病况酌情选用药案拟定的加减方同煎内服。
•诸伤加减方瘀血凝胸者加砂仁3 克血攻心气欲绝者加淡豆鼓3 克。
气攻心者加丁香3 克。
气喘者加杏仁、枳壳各3 克。
狂言者加人参3 克,辰沙1.5 克,金银花3 克。
失音不能言者加木香、菖蒲各3 克。
气塞者加厚朴、胆草各3 克,陈皮1.5 克。
发热者加柴胡、黄芩、白芍、薄荷、防风各3 克,细辛1.8 克。
瘀血者加头发灰6 克。
发笑者加蒲黄灰3 克,川莲6 克。
腰伤者加破故纸、杜仲各3 克,肉桂、小茴香各2.4 克。
大便不通者加大黄、当归各6 克,朴硝3 克。
小便不通者加荆芥、大黄、瞿麦各3 克,杏仁(去皮尖)14 粒。
大便黑血者加川黄连、侧柏叶各3 克。
小便出血者加石榴皮4.5 克,茄子皮6 克。
大小便不通者加大黄、杏仁、肉桂各4.5 克。
大便不禁者加升麻、黄芪、诃子、橘皮各1.5 克。
肠中冷疼者加元胡索、良姜各3 克。
咳嗽者加阿胶6 克,韭根汁1 杯。
肠右一点疼者加草果、连翘、白芷各3 克。
粪门气出不收者加升麻、柴胡、黄芪、白术各3 克,陈皮、甘草各1.5 克肠左一点疼者加小茴香、赤芍各3 克,葱白3 段。
咳嗽带血者加蒲黄、茅花各3 克。
口中出粪者加丁香、草果、制南星、法半夏各3 克,缩沙7 粒,赤小豆百粒。
舌上生苔者加薄荷6 克,生姜3 克。
舌短语不清者加人参、黄连、生石膏各3 克;舌长寸许者加生僵蚕、伏龙肝各3 克,磁石12 克。
耳浮起者加豆鼓3 克。
呃塞者加柴胡、五加皮、木瓜、车前子各3 克。
七窍出血者加木鳖子、柴荆皮各3 克,腰疼不能转侧者加泡浓茶三杯,陈老酒一杯冲服。
遍身疼难转侧者加巴戟、牛膝、桂枝、杜仲各3 克。
发肿者加防风、荆芥、白芷各3 克。
喉干服药即吐者加豆砂粉少量,放在舌上用药汤送下。
服药即吐者加香附、砂仁、丁香各3 克。
言语恍惚者、时时昏沉者加木香、辰砂、硼砂、琥珀各3 克。
血气攻心有缩气不散者,用乌鸡一只煎汤,加陈老酒、黑豆汁各半(适量)冲药内服。
头疼如裂者加肉苁蓉、白芷各3 克。
头顶心伤者加白芷、厚朴、蒿本、黄芩各3 克。
眼伤者加草决明4.5 克,蔓荆子1.2 克。
鼻伤者加辛荑、鳖甲各3 克。
耳伤者加磁石3 克。
喉咙伤者加青鱼胆、清凉散各等份(适量)冲服。
两颊伤者加独活、细辛各3 克。
唇伤者加升麻、秦艽、牛膝各3 克。
齿伤者加谷精草3 克。
齿摇动未落者加独活3 克,细辛2.1 克,另用五倍子、干地龙为末,抹牙根上即愈。
左肩伤加青皮4.5 克。
右肩伤加升麻4.5 克,另五倍子、干地龙为末(若身上亦有伤者,不可用升麻)。
手伤者加桂枝、禹余粮各3 克,姜汁3 匙。
乳伤者加百合、贝母、漏芦各3 克。
胸伤者加柴胡、枳壳各3 克,韭汁1 杯。
左肋伤者加白芥子、柴胡各3 克。
右肋伤者加地肤子、白芥子各3 克,黄芪15 克,升麻3 克。
肚伤者加大腹皮3 克。
背伤者加砂仁、木香各3 克。
腰肋引疼者加急性子3 克。
腰伤者加杜仲、破故纸各3 克。
小肚伤者加小茴香、急性子各3 克。
左右两胯伤者加蛇床子、槐花各3 克。
外肾受伤缩上小腹者加麝香0.6 克,樟脑0.9 克,莴苣子3 克,三味共研细末,将莴苣叶捣为膏,和药贴敷脐上。
肛门伤者加槟榔、槐花、炒大黄各3 克。
两足跟伤者加茴香、柴荆皮、苏木各3 克。
两足腿伤者加牛膝、木瓜、石斛、五加皮、苏梗各3 克。
诸骨损伤者加苍耳子、骨碎补各3 克。
诸骨节损伤者加茯神、苏木各6 克。
肿疼者加人参、附子各3 克。
瘀血积聚不散,肿疼,服药无效者,取天应穴,用银针刺出血。
肿疼发热饮食不思者加人参、黄芪各15 克,柴胡、白术各6 克。
发热作疼者加陈皮1.5 克,黄芪、白术各3 克,黄连2.4 克。
肿疼不赤者加破故纸、大茴香、巴戟各3 克,菟丝子4.5 克。
如浮肿不甚作疼者加赤芍、熟地、杜仲、苍术各6 克。
青肿发热者加山楂、山药、厚朴、白术各3 克,砂仁7 粒。
青肿不消、面黄寒热者加人参、黄芪各2.1 克,白术、升麻、柴胡各3 克,陈皮2.4 克。
•鼻衄急救方取鲜小蓟叶数片,揉烂,迅速塞入鼻内止血。
又方:以人头发一撮,烧成灰。
将灰投入鼻内即可止血。
•吐血急救方生白芍30 克、三七0.6 克、血余炭9 克、栀子炭15 克、大黄炭9 克、炒白芍9 克、马灯草30 克。
共制成粉末。
内服9 克。
•小肚疼痛尿血方小蓟炭30 克、白茅根30 克、三七0.9 克、瞿麦30 克、冬葵籽15 克、血余炭9 克、生甘草6 克。
加水一小杯煎服。
•伤后血晕方人参30 克、附子9 克。
水煎灌服。
•飞龙夺命丹硼砂24 克、地鳖虫24 克、自然铜(醋淬7 次)24 克、木香18 克、当归15 克、桃仁15 克、蓬莪术1 5 克、五加皮(酒炒)15 克、制猴骨15 克、元胡(醋炒)9 克、三棱(醋炒)12 克、苏木12 克、五灵脂(醋炒)9 克、赤芍9 克、韭菜籽9 克、生蒲黄9 克,生、熟地各9 克、破故纸(盐水炒)9 克、炒广陈皮9 克、川贝9 克、朱砂9 克、炒葛根9 克、桑寄生9 克、肉桂6 克、乌药6 克、羌活6 克、麝香6 克、杜仲(盐水炒)6 克、炒秦艽6 克、炒前胡6 克、蝼蛄6 克、青皮6 克。
共为细末,重伤者每服9 克,轻伤者每服4.5 克,陈酒冲服。
•擒拿致伤方荆芥6 克、防风6 克、透骨草6 克、羌活3 克、独活7.5 克、桔梗6 克、祁艾6 克、州椒6 克、赤芍15 克、蓍草15 克。
浓煎成汤,趁热洗,每日三次,专治被擒被拿或跌打损伤,致皮肤红肿、隐隐作疼者。
皮破流血者禁用此方。
•少林寺夺命丹当归、草乌(制)、乳香(制)、没药(过油炸)、血竭各4.5 克,自然铜(醋淬七次)4.5 克。
研为细末。
每用0.9 克,黄酒送下。
•喉断急救方割颈断喉,急宜早治,迟则额冷气绝。
乘初割时,轻轻使其仰睡,将头垫起,合拢刀口,将血拭去。
取大雄鸡一只,迅速去其毛,生剥其皮,乘热贴伤口。
内服玉珍散。
愈后鸡皮自落。
•胸腹内伤治方元胡12 克、五灵脂9 克、没药9 克、草果仁6 克、生蒲黄9 克、沉香3 克。
水煎服。
用于在技击时被拳、械击伤所致的一切疼痛。
•伤后晕倒方苏合香0.6 克、薄荷冰0.06 克。
共研为细末,用黄酒冲服。
•棍棒击倒猝死方麝香0.06 克、犀角粉0.6 克。
用黄酒灌服。
•夺命囊麝香0.6 克、冰片0.15 克、生半夏3 克。
共研极细末,装入小竹囊。
偶遇拳击昏倒或跌落马下不省人事者,开囊取出少许,吹入患者鼻中即可苏醒。
•少室复生散麝香0.3 克、地鳖虫7.5 克、巴豆霜3 克、苏合香9 克、自然铜(醋炒)24 克、乳香(醋制)3 克、没药(醋制)3 克、朱砂3 克、木香3 克、血竭3 克。
十味药分别研制成细末粉,装瓶备用。
用于治疗武打而致的昏迷不醒者。
•鼻衄散生栀子90 克、云南三七30 克(另研)。
先以栀子炒成炭,研末,过细罗,再取三七研细,后将两药掺匀,装入瓷瓶内备用。
用于治疗鼻衄不止。
运用时取出适量药粉塞入鼻孔内,然后用干净棉花堵之即可。
•少林行军散(夏天用)薄荷冰0.3 克、柿霜0.9 克、枳壳30 克、胖大海30 克、安息香1.5克、麝香0.9 克、山楂30 克、生甘草15 克、牛黄0.9 克、桔梗30 克、广木香15 克、干姜6 克、制半夏9 克、神曲30 克。
先将草木质类药碾碎过细罗,再将麝香、牛黄、薄荷冰、安息香分别研碎,兑入调匀,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
成人每服0.3~0.45 克,用黄酒或凉开水冲服。
功能为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祛痰醒神。
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口疮,咽喉肿疼,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闷呃逆,眩晕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
据先师贞俊生前讲道:此方是历代僧兵奉旨行军作战和练武中的良方。
据手抄秘本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日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一代,皇上圣旨传到少林寺寺院,当即月空和尚便率部南征。
僧兵原居北方,偶转南方,气候炎热,不服水土,加上行程几千里,所以僧兵病倒多数,时刻威胁着生命。
在此紧要关头,月空和尚首领,摸索试制成功了这个妙方,流传至今。
•解酒方少林武僧饮酒,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封,偶有过量致醉或中毒不省人事、长久昏迷不醒者,用葛花30 克,辽五味子9 克,煎汤一碗,加灰菜水半杯为引,灌服,片刻即可苏醒。
•落马气厥治方麝香0.03 克、牛黄1.5 克、广木香15 克、苏合香15 克、冰片0.3 克、樟脑0.3 克、朱砂3 克。
共研极细末,装瓶密闭备用。
每服1.5 克,用黄酒冲服。
功能为开窍,复苏,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