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 引言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细则,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监控设备选择在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控设备。

这些设备应具备以下特点:- 具备高清晰度图像采集功能,以便实时观察隧道内的运行情况。

- 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 具备烟雾、火灾等灾害监测功能,能及时发现并报警。

- 具备车辆行驶状态监测功能,如车速、车流量等。

- 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根据监测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3. 监控布局设计在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监控布局。

以下是一些建议:- 根据隧道长度和形状,确定安装监控设备的位置。

- 针对关键区域,如车辆进入和离开隧道口、隧道内的交叉口等,增加监控设备数量,以便全面监测。

- 注意隧道内的盲区,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以消除盲点。

- 考虑到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和角度,确保能够全面观察隧道内的各个区域。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控设备的作用不仅仅是实时观察隧道内的情况,还可以采集和分析数据,从而提供更多的管理决策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要点:- 对于环境参数的采集,如温度、湿度等,应进行长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寻找隧道内的变化趋势。

- 对于车辆行驶状态的监测,应及时记录并分析车速、车流量等数据,以评估隧道的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

- 对于灾害监测的数据,如烟雾、火灾等,应设置相应的报警阈值,并及时发出警报。

5. 报警与处置监控量测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及时发现并处理隧道内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关于报警与处置的建议:- 设置合适的报警阈值,确保只有在真正有异常情况发生时才会触发报警。

- 确定报警信号的接收方,如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 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应急电话等信息,以便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应对。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审核:审批:二零一二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第三章监控量测技术方案制定依据 (1)第四章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目的 (2)第五章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及作业程序 (2)一、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 (3)三、保证措施 (5)四、作业程序 (5)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配置 (5)第七章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6)一、监控量测项目 (6)二、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 (8)三、监控量测手段及频率 (16)四、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18)五、监控量测的方法 (18)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 (21)七、二次衬砌施做作时机 (25)第八章工程安全性评价 (26)一、工程安全分级及应对措施 (26)二、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 (27)第九章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反馈与工程对策 (27)一、数据采集、上传 (27)二、信息反馈 (28)三、工程对策 (32)第十章量测现场实施要点 (33)第十一章监控量测数据提交方式 (34)第十二章监控量测验收资料 (34)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为规范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把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并在施工中严格实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特制定本细则。

2、本细则适用于修建的新建XX铁路XX标段隧道监控量测。

第二章工程概况新建XX铁路站前工程XX标起止里程为:本标段共有隧道:双线19115延长米/10座,占线路长50.68%;其中L>4km的隧道有4.615/1公里/座,2km<L≤3km隧道有4.72/2公里/座,1km<L≤2km隧道有1.767/1公里/座,L<1km隧道有3.02/6公里/座。

第三章监控量测技术方案制定依据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 218-2015);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J947-2009);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5、铁总《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4﹞75号);6、铁总《关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4﹞92号);7、铁总《关于开展铁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通知》(工管办函﹝2014﹞98号);8、《江黑铁路EPC总承包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办法》(江黑建设安函﹝2018﹞63号);9、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和环境、地质条件;第四章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目的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重要内容之一,应达到下列目的: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及时掌握支护施工后的变形,对围岩位移速度提供准确的预报,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同时指导下一步的开挖工序;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积累量测数据,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完善设计方案及支护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提供依据。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

版公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细则一、工程概况这条隧道,它穿越山岭,横跨两地,全长5.2公里,堪称版公路的重要枢纽。

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岩层多变,地下水流丰富,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都相当高。

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制定了这套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二、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实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如围岩稳定性、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从而确保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控量测内容1.围岩稳定性监测:通过在隧道内布设位移计、收敛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判断其稳定性。

2.地表沉降监测:在隧道上方地表布设水准点,定期进行水准测量,掌握地表沉降情况。

3.地下水位监测:在隧道周边布设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预防涌水事故。

4.支撑结构监测:对隧道内的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撑结构进行应力、位移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受力合理、稳定可靠。

5.环境监测: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环境达标。

四、监控量测方法1.仪器监测: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水准仪、位移计等,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人工监测:在仪器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人工巡查,对隧道内外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力学等分析方法,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五、监控量测流程1.施工前准备:布设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施工过程中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预警。

3.数据反馈: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施工方,指导施工调整。

4.应急处置:对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应急处置,确保施工安全。

六、监控量测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专业人才:对监控量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隧道监控量测,把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并在施工中严格实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特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隧道监控量测。

第二章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制定依据第二条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制定依据宜万铁路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修建的高标准干线,××隧道又是宜万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它集中了山区铁路艰、险、难,不仅地质条件差、控制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新,而且工程风险大。

为了防范和化解隧道施工期间的高风险,安全、有序、优质、高效完成××隧道的施工任务,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等相关施工规范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隧道的实际情况制订××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第三章监控量测专项机制目的第三条监控量测专项机制目的为配合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对隧道开挖后的初期支护的变形情况及围岩内部应力变化大小进行量测。

量测目的是及时掌握支护施工后的变形,对净空位移速度提供准确的预报,结合规范要求掌握二次衬砌时间,同时指导下一步的开挖施工。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是为了集团公司指挥部、进出口项目部能更好的执行量测计划,完成各项量测任务,明确量测人员及量测职责,并规定量测的数据的总结方法及信息传递方法。

第四章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第四条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1、集团公司指挥部监控量测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主要负责督促、监督项目部监控量测工作落实情况。

2、进口工区监控量测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项目部成立监控量测队,由负责,主要量测进口工区洞内外地表下沉、洞内拱顶下沉、围岩收敛及其它需要监测的地方,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3、出口工区监控量测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项目部成立监控量测队,由负责,主要量测出口工区洞内外地表下沉、洞内拱顶下沉、围岩收敛及其它需要监测的地方,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 .五台山至盂县高速公路五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那么阳五高速公路投资管理XX二〇一一年八月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那么目录1、监控量测的目的32、监控量测的工程3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4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65、量测法及数据处理65.1、水平收敛量测65.2、拱顶下沉量测8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9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响的要求117、监控量测规要求12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138.1.量测仪器138.2.量测作业要点17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179.1、量测的管理179.2、量测人员配备18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响程序图181、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展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及构造运营平安、指导施工过程、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程序。

2、监控量测的工程2.1、必测工程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展的监控量测工程。

它包括:(1)洞外观察(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3)拱顶下沉的量测(4)地表沉降2.2、选测工程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工程,作为必测工程的验证和补充。

它包括:(1)围岩压力量测(2)钢架力量测(3)喷混凝土力量测(4)二次衬砌力量测(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6)锚杆轴力量测(7)隧底隆起(8)围岩部位移(9)爆破振动(10)隙水压力(11)水量(12)纵向位移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3.1、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展开挖前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进展,必要时还要进展地质描述。

对初期支护应进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的状况描述。

3.2、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实施细则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管理实施细则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7标段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二十局集团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管理目标 (1)第三章监控量测管理组织机构 (1)第四章监控量测施工流程 (2)第五章人员的职责与分工 (4)第六章测点埋设示意图 (6)第七章信息化管理成果的应用 (8)第八章考核 (8)第九章附则 (10)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作为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监控量测设专职人员培训后上岗。

本标段共有隧道11座,大多数是弱质围岩,其中瓦斯隧道两座属于高风险级别,隧道监控量测标准依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铁建设(2010)120号》、《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设计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为了更加有效的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变化信息、更好的指导隧道施工,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管理目标第二条通过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有效指导隧道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尤其要杜绝施作初期支护后因监控量测不到位而造成的“关门”事故。

杜绝因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周边影响,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第三章监控量测管理组织机构第三条项目部组建由项目经理、总工、安全总监、生产副经理牵头,项目工程部长、安质部长、隧道工程师、测量队长和各分部经理、总工负责,监控测量组具体实施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各隧道作业班组配合点位的埋设和保护。

量测小组由熟悉监控量测工作的人员组成,人员相对稳定。

1图1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图第四章监控量测施工流程23第五章人员的职责与分工第四条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工作,推进隧道围岩量测信息化管理,关注每天隧道围岩变化情况,随时掌握信息平台上的预警信息及处理措施。

项目总工:指导监控量测实施,推进信息化管理,检查实施情况,每天关注信息化平台数据变化。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勘察地质资料和已经揭露的地质情况,采用仪器设备和地质学方法,对开挖工作面前方围岩软硬变化区域、断层、破碎带、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的位置、产状及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与含水的可能性等做出预测,并为预防突泥、突水、坍塌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时提供信息,据此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1.2隧道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和衬砌受力变形状态的量测;通过对量测结果的分析判断围岩、支护、衬砌的稳定性和应力应变状态,据此校正、修改设计参数,指导施工。

隧道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设计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1.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相结合成为隧道信息化动态设计的依据与基础;信息化动态设计是现代信息化隧道建设技术的重要手段,是确保隧道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目标、提升隧道建设水平的重要工作。

1.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工作是完整履行合同和— 34 —投标承诺的重要内容,参建各方必须高度重视,严格遵守本细则要求,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第二章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 42/T 900-2013)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程》(DB 42/T 561-2009)项目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北省内其它类似建设项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管理文件第三章组织管理3.1按照《关于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材料供应及工程检测备选库的公告》文件要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单位(以下简称“隧道监控单位”)由施工单位从备选库中优选,优选的— 35 —隧道监控单位需报总监办、公司备案。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改建铁路宁西线西安至南阳段增建二线NXJ-2标标段起讫里程K113+400~K163+196.15(砚川(含)至孝义(含)),线路总长49.796Km,其中新建线路长46.86Km。

标段共有隧道九座,其中新黄沙岭隧道为全线主要控制工期工程。

新黄沙岭隧道位于秦岭中山区,高程740-1240m,沟梁相间,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进口里程为DzK129+344,位于石鸠河左岸,地形较陡;出口里程DzK136+245,位于大赵峪街道村后山坡上,山体坡度较缓;工点区最大相对高差约430m,隧道全长6901m,为单线隧道。

全隧除进口段385.23m位于R-2000m的曲线上面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

隧道纵坡分别为3‰的上坡,5‰、11‰的下坡。

工点范围内涉及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错落堆积粉质黏土中更新统冲积膨胀土、白垩系泥岩夹砾岩、中元古界宽坪群大理岩、片岩夹大理岩及F4断层带物质碎裂岩。

与工程有关的不良地质为膨胀土,与工程有关的断裂构造主要为F4(草坪街)断层和f9断层。

设计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9822.4m3/d,最大涌水量为23918.8m3/d。

隧道区地表水对圬工具硫酸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H1。

全隧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施工,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

(2)主要技术标准a、铁路等级:I级;b、正线数目:双线;c、限制坡度:6‰,双机坡13‰(其中花园至蔡家河下坡为16‰);d、速度目标值与最小曲线半径:120km/h(个别地段限速1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为1200m,困难地段600m;e、牵引种类:电力;f、机车类型:客SS7D、货HXD2B;g、牵引质量: 5000t;h、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双机1080m);i、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标段内共有隧道九座,新陈家涧隧道长372 m、新石涧川一号隧道长136 m、新石涧川二号隧道长1569 m、新两岔河隧道长214m、胭脂岭隧道长789m、新黄沙岭隧道长6901m、新东龙山隧道长572、新夜村隧道长438m、新戴街村隧道长417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至盂县高速公路五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阳五高速公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八月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目录1、监控量测的目的 (3)2、监控量测的项目 (3)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4)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5)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5)5.1、水平收敛量测 (5)5.2、拱顶下沉量测 (7)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8)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9)7、监控量测规范要求............................................................................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118.1.量测仪器..........................................................................................118.2.量测作业要点 .................................................................................14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149.1、量测的管理 (14)9.2、量测人员配备 (14)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15)21、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及结构运营安全、指导施工过程、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程序。

2、监控量测的项目2.1、必测项目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

它包括:(1)洞内外观察(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3)拱顶下沉的量测(4)地表沉降2.2、选测项目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验证和补充。

它包括:(1)围岩压力量测(2)钢架内力量测(3)喷混凝土内力量测(4)二次衬砌内力量测(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6)锚杆轴力量测(7)隧底隆起(8)围岩内部位移(9)爆破振动(10)孔隙水压力(11)水量(12)纵向位移3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3.1、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开挖前方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进行,必要时还要进行地质描述。

对初期支护应进行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的状况描述。

3.2、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

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应在同一断面内进行,并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表2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间距表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表表1表2量测断面间距量测断面间距位移速度量测频率围岩级别(m) 开挖面距离(mm/d) (m)(0~1)B 5 ≥2次/d 5~10 Ⅴ~Ⅵ(1~2)B /d 1~5 1次10~30 Ⅳ(2~5)B1次/2~3d0.5~130~50Ⅲ<0.5 次/7d 1>5B注: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3.3、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是否进行。

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净空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可按表3采用。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表3隧道深度H 量测断面间距(m)020~50 2.5B 2B<H<010~20 2B ≤B<H010HB≤0注:H—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0 43.4、需要进行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时,其测点间距应采取2~5米,在同一量测断面内应取7~11个测点。

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

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B(隧道埋置深度+0隧道最大开挖宽度)处开始,直至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周边位移量测以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为主,水平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

拱顶下沉量测断面的位置在每一断面宜布置1~3个点。

若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应同时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测点的安装应能保证在开挖后12小时(最迟不超过24小时)内和在下一循环开挖前测到初次读数。

坑道周边收敛计可选铰弹簧式或重锤式,拱顶下沉量测采用水平仪、水准仪和挂钩钢尺等,有条件时可采用激光隧道断面监测仪进行量测。

变形量测可采用单点或多点式锚头和传力杆,配以机械式百分表或点测位移计。

不同工法测点布设参见示意图。

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5.1、水平收敛量测5.1.1、量测方法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首先要求将预埋件按要求的时间及方法埋设,然后进行仪器的安装(如下图所示)。

5滑管给钢尺施加固定的水平张力利用弹簧秤、钢丝绳、当仪器安装完成后,;因第一次量测的初始读数是关,并在百分表读得初始数值X(弹簧秤拉力90N)0值根据收敛计不同≤0.18mm(R当连续量测3次的误差R键性读数,应反复测读;Xt时刻的时才能继续爆破掘进作业。

用同样方法可读得间隔时间t后的而异)i U即为百分表两次读数差:值,则t时刻的周边收敛值t -X=L-L+XU to0tltt——初读数时所用尺孔刻度值;式中:L0时刻时所用尺孔刻度值;——t L t时刻时经温度修正后的百分表读数值,——tX tl +ε= X X tttl X——初读数时经温度修正后的百分表读数值,to +εX= X t00t0时刻量测时百分表读数值;X——t t——初始时刻百分表读数值;X0——温度修正值,ε-T)L α(Tε=0tα——钢尺线膨胀系数;℃;——鉴定钢尺的标准温度,T=20T00 T——每次测量时的平均气温;——钢尺长度。

L 、数据处理5.1.2每次测量时要做好详细的量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里程编号、并及时根据现场测量数据绘制时态曲线和空间关系曲线。

量测数据等,环境温度、 6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及时进行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以推求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的规律。

目前,常采用的回归函数有:对数函数U=A+Bln(t+1)B?T) U=Aln(B?t0-B/tU=Ae指数函数-BT-Bt) -e U=A(e01122][(())?双曲函数U=A BT1?1?Bt0式中:U—变形值(mm);A、B—回归系数;t—量测时间(d);t—测点初读数时距开挖时的时间(d);0T—量测时距开挖时的时间(d)。

5.2、拱顶下沉量测5.2.1、拱顶下沉量测方法拱顶下沉量测采用水准测量法进行,后视点可设在稳定衬砌上,用水平仪进行观测(如下图所示)。

将拱顶初始相对高差与t时刻相对高差相减变得拱顶下沉量,即:U=(Q+P)-(Q+P)=(Q-Q)+(P-P)。

若U为正值,则表示拱顶下沉;若U t0tt000为负值,则表示拱顶向上位移。

5.2.2、拱顶下沉量测数据的处理7拱顶下沉量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同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

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5.3.1.根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与距开挖工作面的关系图等。

5.3.2.根据量测结果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的规定可根据表4中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

变形管理等级 4表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UⅢ/3 正常施工U〈[1B/2B] U/3《ⅡU《2U/3加强监测[1B/2B][1B/2B] /3Ⅰ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并加强监测U〉2U [1B/2B])2B1B0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注:硬岩取下限,软岩取上限。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侧点间净空水平8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乘以1.2~1.3后采用。

5.3.3、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1)、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围岩处于急刷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

2)、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围岩达到基本稳定。

3)、在浅埋地段以及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应采用其它指标判别。

5.3.4、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22t<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du/d 1)、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22t=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d 2)、当围岩位移速率保持不变时(du22t>(du、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0)/d,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3)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6.1、每次量测后应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关系图,以寻求数据之间的规律,通过数据反馈信息了解隧道变形规律;6.2、对初期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对数据最终位移、变形速率的变化、时态变化等进行预测预报;6.3、数据异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厚喷层、加密或加长锚杆、增加钢架等加固措施。

9CD)法测点布置示意中壁(CRD)法测点布置示意中壁交叉(台阶法测点布置示意全断面法测点布置示意测点布设示意图、监控量测规范要求7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7.1、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或增加量测的项目和内容。

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

洞内观察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7.2、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7.3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的地质描述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锚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7.4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应至少观察一次,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107.5.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7.6.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宜在3~6h内完成,其它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 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7.7、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爆破损坏。

7.8、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在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