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校正规范样本

合集下载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检验步骤1.重点:完成平行于准直轴(角度I)的圆形水准仪、十字线、水平线和水平管的检查2.步骤:圆水准器检校――十字丝横丝检校――水准管平行于视准轴(i角)检校二、检验及校正1.圆水准器的检验圆形水平仪的气泡居中后,将望远镜旋转180°并校正气泡(居中或不居中)⑴转动脚螺旋使气泡退回偏离值的一半。

(2)松开圆形水平仪背面中心的紧固螺钉,用校正针移动两个相邻的校正螺钉,然后移动另一个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

(3)以这种方式重复校准,直到气泡在任何方向居中,校准即可完成。

最后,拧紧中央紧固螺钉。

2.交叉线和交叉线检查在墙上找一点,使其恰好位于水准仪望远镜十字丝左端的横丝上,旋转水平微动螺旋,用望眼镜右端对准该点(是否仍位于十字丝右端的横丝上)纠正⑴松开十字丝分划板座的固定螺丝,转动整个目镜座,使十字丝横丝与m点轨迹一致,再将固定螺丝拧紧。

(2)当m点与水平线的偏差不明显时,通常不进行校正,可在操作中使用水平线中心部分的读数。

3.I.角度检查什么是水准仪的i角?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准轴的投影夹角。

水准仪的i角和角是不同的,角(交叉误差)是指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夹角。

水准仪i角的消除方法是在观测时尽量将一起安置在测区范围的中间,而角在普通测量时影响较小,一般不予考虑,而在精密水准测量时必须要注意,其消除方法是在观测时按奇偶数站将仪器的一条固定的架腿分别安置在路线的左右两侧。

.检查步骤:⑴选择一平坦地面,相距80m左右各打一木桩a、b,将仪器置于中点c,并使ac=bc,⑵将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处,在a、b两点竖立水准尺。

用两次仪高法两次测定a至b点的高差。

当两次高差的较差不大于3mm时,取两次高差的平均值hab作为两点高差的正确值。

⑶将仪器安置于c′处即距b点2~3m处,精平仪器后,读出b点尺上的读数b2。

由于i角较小,仪器离b点近,引起读数b2的误差可忽略不计,可视为水平视线的读数。

角度尺校验规程

角度尺校验规程

角度尺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角度尺校验的操作,确保角度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角度尺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3.1三次元3.2磁铁块。

3.3工业酒精。

3.4棉花棒。

3.5棉纱手套、碎布。

4.0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3±3)℃相对湿度:≤70%RH。

5.0校验方法5.1准备工作:5.1.1将待校角度尺,用酒精擦洗干净。

5.1.2用棉花棒沾上工业酒精将三次元云石台面、磁铁块擦拭干净。

5.1.3清洁完毕后,将磁铁块、角度尺置于校正环境1.5小时,以保证其于与校正环境同温。

5.2角度尺校正:5.2.1外观检查:5.2.1.1校正前应先戴上棉纱手套,以碎布擦拭角度尺,目视检查角度尺外表面有无损坏、变形、生锈等现象。

5.2.2精度校正:5.2.2.1将角度尺用磁铁块固定在三次元云石台上,调整角度游标:50°、70°、90°、110°、130°;用三次元分别进行精度测量读数。

5.2.3直角尺校正:5.2.3.1将直角尺用磁铁块固定在三次元云石台上,用三次元测量内外直角,读数。

5.3允许标准规格允收标准50°±0.04ˊ70°±0.04ˊ90°±0.04ˊ110°±0.04ˊ130°±0.04ˊ校准结果在合格范围内为合格,贴上合格标贴并填写校准报告,否则为不合格,不合格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维修和报废处理,维修后须再做校准。

5.4校准记录校正的结果应填写于【检测仪器校正报告书】,交使用单位以利使用者加以补正其误差。

6.0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凡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修理或示值调整的均需重新校准。

7.0参考文件JJG33-2002 万能角度尺检定规程JJG705-2002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8.0记录表格内校合格证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校合格证内校合格证仪器编号校准日期复效日期校准人校验记录表报告编号:仪器编号仪器名称厂内编号校验日期下次校验校验周期管理单校验环境条件温度:25℃湿度:60%标准值标准件编号标准件名称制造商型号日期测定值仪器编号标示值标准值量测值器差判定备。

仪器校正操作规范

仪器校正操作规范
第10页
4.5:数显糖度计:采用ATAGO数显糖度计
A. 校正周期:每次启动前以及每4小时 B.允许误差:±0.02
第11页
C. 校正方法 a.确保棱镜表面是清洁的,滴入0.1mL的蒸馏水并且使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完全覆盖棱镜表面,然后盖上盖子; b.按“SW1”(ZERO)键,当实际温度达到设定的标准温度(20.00℃) 时,显示屏会显示:“ZERO SET END”,则校零程序已经完成;(注: 在每次开启电源后必须进行校零程序);
覆盖棱镜,然后按下“SW1(ENTER)” 当实际温度达到设定的标准温 度(20.00℃)时显示屏显示读数;使用“SW2(↓)”或“SW3(↑)”键,调 节Brix至12.00% ,然后按下“SW1(ENTER)”,接着按下“SW4 (QUIT)”返回到检测界面,校正完成。 D. 记录:将校准记录填写在“糖度计校正记录”里
三点校准完成后,自动返回测量状态,同时屏幕 上显示校准后的斜率,斜率范围95% ~105% 表 示电极状态优良,90% ~94%表示电极状态良 好,85% ~90%表示电需要清洁
长按Read 键2s可切换 手动判断终 点( )和
自动判断终 点( A)
第5页
4.3:数显分析天平:采用梅特勒—托利 多数显分析天平
第16页
5.校正重复②~⑤步骤 注意: 1)根据温度计使用范围,选取三个以上温度点进行校正,此三点必 须包括测量上下限; 2)在进行温度校正时要按照正反行程的顺序逐点进行
b.每天用标准砝码对天平进行校正。 1接通电源,开启电子天平开关(ON/OFF按钮),预热60分钟; 2长按“Cal”,屏幕闪烁显示“2000.00”; 3取出2Kg标准砝码,放在称量盘的中央,(注意:取砝码时要用 洁净的纸巾或者带一次性手套,不要用手直接和砝码接触); 4电子天平将进行自动校正,当“0.00”闪烁出现时,移去砝码; 5屏幕短时间出现“Cal done”,紧接着出现“0.00”,校正结束。 D. 记录 将每天校准记录填写在“天平校准记录表”内

仪器仪表校验管理规程

仪器仪表校验管理规程

仪器仪表校准、校验管理规程1 目的对仪器、仪表进行管理和校正,确保仪器、仪表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其使用要求。

2 范围化验室用于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主要检测的仪器、仪表。

3 职责3.1 质量控制(化验室):按照本规范作业。

3.1.1 对新进设备结构及性能做验收判定。

对仪器、仪表进行管理和校正,确保仪器、仪表精确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其使用要求。

3.1.2 负责仪器、仪表统计和制定校验计划;负责仪器、仪表的外校,并对校正的记录进行保管存档;负责对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后的状况进行检查确认。

3.1.3 负责理化室检测仪器和仪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并对仪器、仪表出现异常时的反馈、处理。

4 内容4.1 仪器、仪表校验。

4.1.1 依据仪器、仪表的使用频率、情况变化等来设定校验周期。

4.1.2 所有化验室用于检测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主要检测仪器、仪表都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并经过校准后方能使用,所有校验记录连同通化(集安)市计量测试所校验合格颁发的合格证书一起归档到记录文件。

4.1.3 每年汇编监控仪器、仪表年度校验清单及校验计划填写“仪器、仪表检定计划表”。

4.1.4 新购进的定量检测仪器、仪表(如温度表、天平等)需经校验合格后方投入使用,经过校验合格的仪器、仪表要求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名称、校准日期、校准单位、负责人、有效值。

4.2 校正实施4.2.1 校验期限临近,需在指定日期前将仪器、仪表送交校正单位。

4.2.2 当仪器、仪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交校正人员校验或处理:1)受到损伤、摔落或破坏时;2)校验标签残缺不清或遗失时;3)对其准确度表示怀疑时。

4.2.3 对不作为检测功能使用的仪器、仪表,进行免校。

4.2.4 外部检验必须以国家或国际标准体系为依据,且校正单位需提供书面校正报告或说明,由品控部保存。

4.3 不合格管制4.3.1 仪器、仪表检验不合格时,须暂停使用,并拟定校验计划,进行再校验。

最全仪器设备内校作业规程附内校记录表

最全仪器设备内校作业规程附内校记录表

5.4.3 用千分尺量测针规,两端按限点检测,各测四点,测量值与标准值的误差不可超0.002mm,否则视为不合格;5.4.4 校验合格的针规贴上校准合格证标签,并记录校准数据;5.4.5 校验不合格的贴上不合格标识,并报废或改作他用。

5.5卡尺内校作业细则:5.5.1内校工具:外校合格的卡尺专用量块、干凈碎布;5.5.2准备工作:用干凈的布条将使用平台清洁干凈,再将待校件与量块置于平台上;5.5.3清洁完毕的待校件和量块应置放于平台上至少30分钟以上,使其与环境温度同等;5.5.4校正规程:将游标卡尺外测测爪密合,将其朝向光源,视其两外测量爪间不得有光线透过,且内测间不得有微光透出,如图1:图1 图2 图35.5.5将游标卡尺测深度尺垂直与量块密合,视其表针必须归零且表针应垂直向上(带表)如图2:5.5.6将游标卡尺缓慢推动其手轮,感其是否平稳顺畅;5.5.7归零后用标准的量块进行量测,视其测量结果必须与被测量块尺寸一致;5.5.8用游标卡尺的外量爪测一个10mm的量块,若其测量结果为10,则将其固定,平放在工作平台上,用千分尺测量其张开之内测量爪,视其测量结果必须与块规标准结果一致,如图3:5.5.9目测游标卡尺之外测和内测量爪不得有撞伤,且主尺游标刻度和表内刻度必须清楚,不得模糊不清;5.5.10标准块规应定期送国家单位校正合格;5.5.11数据及报告,由校正人员校正完成后填写《校验记录表》;5.5.12校正结果如为降级使用或暂停使用,在被校验件贴上校验状态标签;5.5.13送修完成的游标卡尺应再实施校正,校准合格后可发放使用;5.5.14游标卡尺之外卡,内卡,深度尺标准测定值如下(图4),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01mm:规格mm 测定点示值误差分度值0~150 5.1 41.2 81.5 121.8 / ±0.01 ±0.020.01/0.020~300 5.1 41.2 81.5 121.8 250 ±0.02 ±0.040~500 5.1 41.2 81.5 121.8 250 ±0.02 ±0.045.5.15 电子卡尺测量值与显示的数值应一致,校验流程同游标卡尺。

X射线荧光光谱仪校准操作规程

X射线荧光光谱仪校准操作规程

X射线荧光光谱仪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使用中和修理后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校准。

2 参考文献JJG 810-1993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定规程SN/T2003.1:2005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铅,汞,铬,镉,溴SJ/T11365-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3 概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用于固体、粉末或液体物质的元素分析。

工作的基本原理是X射线管发出的初级X射线激发试样中的原子,测定由此产生的X射线的荧光的能量强度,根据各种元素特征X荧光光谱线的能量强度进行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工厂购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主要用来确定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标,主要依据是欧盟委员会先后颁布的(2002/95/EC)指令和2005/618/EC决议。

其中铅(Pb)、汞(Hg)、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的最大允许含量为0.1%(1000mg/kg),镉(cd)为0.01%(100 mg/kg)该限值是制定产品是否符合RoHS指令的法定依据。

金属材质只需要做重金属检测(铅、汞、镉、六价铬),塑料材质需要做规定的六项(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其它材质只需做重金属测试。

X射线荧光光谱仪主要作用是做有害物质总含量的分析,对产品起到快速筛选的作用。

基体matrix含有或附有被分析物的材料或物质。

背景background叠加在分析线上的连续谱,主要来自试料对入射辐射的散射。

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在一定置信水平下能检出的最低含量。

干扰线interference lines与分析线重叠或部分重叠,从而影响对分析线强度进行准确测量的谱线。

4 计量性能要求4.1外观4.1.1 仪器应有仪器名称、制造厂、出厂日期和编号的标志。

4.1.2 所有部件连接良好、动作正常。

4.1.3 面板上的仪表、指示灯和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正常。

手提式温度计校正规范

手提式温度计校正规范

手提式温度计校正规范1)目的:为了使温度计操作人员正确和熟练掌握校正本仪器,确保提供高温铁水之正确温度数据,以供熔解及浇注作业人员参考。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范适用本公司手提式温度计的机校检。

3)职责:熔注品保负责仪器的保养与校验。

4)校正周期:手提式温度计至少1个月校验一次,周期内如送修或一个月不使用时,必须进行校验后再使用。

5)校正设备:便携式多功能过程校验仪。

6)校正公差:低温度100℃误差值±2℃,高温度1500℃误差值±2℃。

7)校正操作步骤:7.1、校正时须保障仪器有充足的电量,避免校正过程中断电。

7.2、将手提式温度计保养干净,检查螺丝及热电偶感应器与不锈钢棒接触位置是否松动(如有应用手钳拧紧)。

7.3、把温度计放置水平,将便携式多功能过程检验仪红色线连接在热电偶感应器的顶端一节,黑色线连接在热电偶感应器的第二节,红、黑连接线应按颜色对应插在校验仪的插孔上,另外一根白色感应线插在校验仪右侧插孔内(可不使用白色线)将校验仪中间旋钮设置在R型位置。

7.4、开启校验仪电源开关(ROWR),设置低温为100℃,再开启温度计开关,待温度计显示数字稳定后,即应该显示校验仪所设置温度,如有误差即为温度计的实际误差值(±2℃为正常,不须调整)。

7.5、开启电源开关,而温度计不显示校正仪所设置温度值,有三种可能性造成:7.5.1、热电偶感应器连接线接触不良。

7.5.2、热电偶感应器红、黑连接线接反。

7.5.3、温度计显示温度大于校验仪温度(应关掉温度计开关重新开启)。

7.6、调整误差值温度:用螺丝刀将温度计手柄外盖螺丝松开,取下外盖用小螺丝刀调整温度计手柄左侧的红色调整钮螺丝,高温误差调整低的红色螺丝钮,低温调整高的红色螺丝钮(高、低调整错误,则温度计误差值更大)。

7.7、调整螺丝钮应半圈轻微移动,调整后把温度计电源关闭重新开启,还有误差温度超过2℃,应多次调整,不可一下调整几圈,高低温度调整校验方法一样,如仍有误差应尝试更换温度计杆,再进行上述操作步骤调整。

【精品文档】量测仪器校正管理规范

【精品文档】量测仪器校正管理规范

1.目的:為使本廠區所使用之量測設備或儀器量測讀值合乎準確度及精密度,定期依規定進行校正程序,特製定本規範。

2.範圍:本作業規範適用於本廠區環保勞安量測設備。

3.權責:本規範文件由 人權室 制訂,由 部門主管 審查,經 總幹事 核准後實施。

4.定義:無5.作業內容:5.1校正追溯體系圈:↓校正 ↑追溯↓校正 ↑追溯↓ ↓ ↓ ↓ ↓ 風 溫 噪 光 揮發性有速度音 線機物濃度 5.2校正管理流程:5.2.1每年1月由品保部擬定「年度環安量測設備校正計劃表」(附表1),經總幹事審核、管理代表核准後公佈實施。

5.2.2品保部應對本廠區環安量測設備建立「量測設備履歷卡」(附表2)予以登錄管制。

5.3內校及外校管理:5.3.1品保部依「 年度環安量測設備校正計劃表」,依表進行校正作業之管理。

5.3.2外校部分由品保部負責外校機構之選定、聯絡及校正報告判定。

5.4校正標籤及識別: 合格: 不合格: 禁止使用 免校正: 不必校正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範圍合格: 不合格:免校正: 限制使用:5.5校正人員資格限制:持有量測設備外訓受訓合格證書者。

5.6校正環境:在室溫13℃~35℃內之校正工作室,執行校正,凡超出校正環境條件,必須停止校正。

5.7量測設備購置確認及維修由品保部負責,凡新購置之量測設備須請廠商提供校正報告,入廠後必須經品保部予以檢核,判定合格後才可使用,同時登錄於「校正紀錄表」(附表3)、「 年度環安量測設備校正計劃表」、「量測設備履歷卡」。

5.8校正不合格之處理:5.8.1採行補正處理,並記錄於「校正紀錄表」。

5.8.2採行送修處理,回廠後必須重新校正合格後,方可使用並記錄於「校正紀錄表」,其送修情形紀錄於「量測設備履歷卡」。

5.8.3報廢處理申請作業由申請單位填具「量測設備報廢申請單」(附表4),經品保部判定,經總幹事審查、呈管理代表核准後始可報廢,並將「量測設備履歷卡」銷毀。

5.9校正週期之訂定及調整5.9.1內校週期初次定為半年一次,若一年內每次校正均於達標準允收標準內代表穩定,可將校正週期延至九個月,反之,若不穩定則將週期縮短為三個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校正规范
1 目的
为有效管理本公司卡尺的使用、保养及维护, 使生产能顺利运行, 并延长其使
用寿命, 保持卡尺的准确度, 以确保产品质量。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卡尺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3 定义
卡尺: 卡尺是利用带有量爪( 或基准面) 的尺框在尺身上相对运动, 经过游标、
指示表或数显形式显示尺身和尺框上两量爪( 或测量面) 之间的平行间
距, 用于测量外尺寸、内尺寸和深度尺寸以及盲孔、阶梯形孔及凹槽等
相关尺寸的计量器具。

4 职责
4.1 校正实验室负责卡尺校正作业细则的制定及卡尺的定期校正;
4.2 检测中心负责卡尺校正规程的审核;
4.3 品质管理处经理负责卡尺校正规程的核准。

5 内容
5.1 计量性能要求
5.1.1 标尺标记的宽度和宽度差
5.1.1.1 游标卡尺的主标尺和游标尺的标记宽度和宽度差应符合
表1的规定。

表1 标尺标记的宽度和宽度差 mm
5.1.1.2 带表卡尺的主标尺标记和圆标尺标记宽度及指针末端宽
度应为( 0.10—0.20mm) , 宽度差应不超过0.05mm。

5.1.2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5.1.3 测量面的平面度
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

表3 测量面的平面度 mm
5.1.4 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偏差和平行度
两量爪合并时, 圆弧内量爪基本尺寸, 首次检定的一般为10mm或20mm
整数, 其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后续检定的基本尺寸允许为0.1mm的整
倍数, 保证使用的情况下可为卡尺分度值的整数倍, 并在证书内页上注明。

圆弧内量爪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应不超过表4的规定。

表4 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偏差和平行度 mm
5.1.5 刀口内量抓的平行度
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应不超过0.01mm。

5.1.6 零值误差
5.1.
6.1 游标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 游标深度卡尺的尺框测量
面和尺身测量面在同一平面) 时, 游标上的”零”标
记和”尾”标
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其重合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重合度 mm
5.1.
6.2 带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时, 圆标尺的指针应位于
12点钟方位, 左右偏位不大于一个标尺分度, 此时毫米读数部位
相对主标尺”零”标记的位置离线不大于标记宽度, 压线不大于标
记宽度的1/2。

5.1.7 示值变动性
带表卡尺不超过分度值的1/2。

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

5.1.8 漂移
数显卡尺的数字漂移在1h内不大于一个分辨力, 带有自动关机功能的数
显卡尺可不检此项。

5.1.9 示值误差和细分误差
游标、带表或数显卡尺外量爪、刀口内量爪的示值误差、
深度卡尺的示值
误差以及数显类卡尺的细分误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带深度测量杆的卡
尺, 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游标、带表或数显卡尺外量爪示值误差在里外端两位置测量时, 其读数之
差不大于相应测量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表6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mm
5.2 通用技术要求
5.2.1 外观
5.2.1.1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 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 无目力可见的断
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

5.2.1.2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 MC标志、分度值和出厂
编号。

5.2.1.3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 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
缺陷。

5.2.2 各部分相互作用
5.2.2.1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 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5.2.2.2 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微动装置的空程, 新制造的应不
超过1/4转,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

5.2.3 各部分相对位置
5.2.3.1 游标尺刻线与主标尺刻线应平行, 无目力可见的倾斜。

5.2.3.2 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
0.30mm。

5.2.3.3 圆标尺的指针尖端应盖住短标记长度的30%~80%。

指针末
端与标尺标记表面之间的间隙应不超过表7的规定。

表7 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表面之间的间隙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