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概论期末考试
动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动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哺乳动物的特征?A. 体表被毛覆盖B. 有翅膀C. 体温恒定D. 哺乳喂养幼崽2. 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其他动物不同,其特点是:A. 单呼吸循环B. 双呼吸循环C. 无肺呼吸D. 仅通过皮肤呼吸3.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以下哪种物质构成的?A. 钙质B. 硅酸盐C. 纤维素D. 蛋白质4. 鱼类的鳃是用来:A. 呼吸B. 游泳C. 感觉水流D. 储存食物5.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两栖动物?A. 蛇B. 青蛙C. 蝴蝶D. 乌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脊椎动物的心脏通常有______个心房和______个心室。
2.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3. 鸟类的羽毛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4. 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______和成虫四个阶段。
5. 鱼类的______系统是其主要的感觉器官。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描述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 解释为什么说鸟类是飞行的专家,并列举其适应飞行的特征。
四、论述题(共30分)请论述动物的进化过程,并举例说明不同进化阶段的代表性动物。
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 B2. B3. A4. A5. B二、填空题1. 两,四2. 胎生3. 正羽,绒羽4. 蛹5. 侧线三、简答题1. 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通常包括受精、胚胎发育、妊娠和分娩。
受精发生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获取营养,直至成熟后通过分娩出生。
2. 鸟类是飞行的专家,它们拥有流线型的身体,羽毛覆盖,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强大的飞行肌肉,以及轻质的骨骼,这些特征使它们能够在空中长时间飞行。
四、论述题动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复杂的脊椎动物。
例如,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是早期多细胞动物的代表;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是爬行动物的代表;现代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则是脊椎动物进化的高级阶段。
动物学期末考试试卷

动物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蜥蜴B. 蝙蝠C. 鳄鱼D. 蜻蜓2. 鸟类的呼吸系统包括哪些部分?A. 肺和气囊B. 肺和气管C. 肺和支气管D. 肺和肺泡3. 鱼类的鳃是用来做什么的?A. 呼吸B. 消化C. 排泄D. 运动4. 以下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A. 青蛙B. 蛇C. 乌龟D. 蜈蚣5. 昆虫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A. 两个C. 四个D. 五个6.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A. 章鱼B. 蜗牛C. 螃蟹D. 蜘蛛7.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A. 有无骨骼B. 有无脊椎C. 有无心脏D. 有无血液8.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节肢动物?A. 蜈蚣B. 蚯蚓C. 蜗牛D. 章鱼9. 鸟类的羽毛有什么作用?A. 保暖B. 飞行C. 保护D. 所有以上10.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爬行动物?A. 蜥蜴B. 青蛙D. 章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动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_________。
2.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_________、体温恒定等。
3. 鸟类的喙是用来_________的器官。
4. 鱼类的鳍是用来_________的器官。
5.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呼吸。
6.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_________三部分。
7.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通常具有_________。
8.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为许多_________,并且具有外骨骼。
9. 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_________五部分。
10. 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胎生。
()2.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3. 鱼类的鳃只能在水中呼吸。
()4. 青蛙是两栖动物,其成体和幼体都生活在水中。
()5. 昆虫的触角是感觉器官。
()6. 软体动物的身体外都有贝壳。
2023年动物保护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动物保护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类对动物的研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必须以保护动物为前提B. 所有代价都可以为科学利益所接受C. 必须尊重动物本性D. 需要事先做出利害分析答案:B2. 我国现有的野生动物进出口管理制度是()。
A. 同时实行许可和备案制度B. 实行许可制度C. 实行备案制度D. 不设制度答案:B3. 以下恢复生态需求的描述,不准确并存在错误的是()。
A. 投入足够资金,进行生态修复B. 种植植物,提升植被覆盖率C. 加强治理,减少污水排放量D. 森林采伐不限制,拓展社会经济答案:D二、填空题1. 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答案:野生动物保护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 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是()。
答案:三江源、神农架、张家界3. 野生动物功能区设置的标准包括区域面积不得小于()、( )个月。
答案:1000平方公里, 6个月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请简述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普及保护知识、加强监管力度、建设监测站和监测系统、制定对野生动物繁殖、饲养和救助的管理办法等。
四、论述题请你谈谈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及相应的反制措施。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包括: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野生物种濒危严重,我的国家制定了保护框架并加强执法力度,以及广泛宣传保护意识等。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了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监督力度,并加强了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设网络,停止非法交易、滥捕滥猎等违法行为。
动物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动物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真核生物?A. 细菌B. 腐生菌C. 酵母菌D. 真菌答案:D2. 动物细胞中哪个细胞器是能够合成ATP的?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恒温动物?A. 鱼类B. 爬行动物C. 鸟类D. 两栖动物答案:C4. 动物通过哪个系统进行呼吸?A. 消化系统B. 呼吸系统C. 循环系统D. 泌尿系统答案:B5. 动物利用哪个系统感知外界环境?A. 呼吸系统B. 感觉系统C. 运动系统D. 循环系统答案:B二、判断题1. 外生寄生虫指的是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的各个阶段。
答案:错误2. 动物的内环境和外界环境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答案:正确3. 动物细胞中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答案:正确4. 鱼类是冷血动物,能够自我调节体温。
答案:错误5. 动物没有呼吸系统,靠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动物细胞的特点。
答: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其特点包括:- 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功能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 线粒体: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ATP。
- 内质网:合成蛋白质和脂质的地方。
- 高尔基体:细胞膜和细胞外物质的合成、包装和运输。
- 溶酶体:消化细胞内外的废物和损伤组织。
- 细胞骨架:提供细胞的形状和结构支持,并参与细胞的运动。
2. 什么是动物的适应性特征?答:动物的适应性特征是指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具备的特殊形态、生理特点或行为适应能力。
例如,鸟类的翅膀适应了飞行的需求,高度灵活的视觉系统适应了捕食和逃避天敌的能力,蜜蜂的社会性适应了集体活动和分工合作等。
3. 请列举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动物呼吸器官。
答:不同类型的动物呼吸器官包括:- 鱼类的鳃:通过鳃弓上覆盖的鳃丝进行气体交换。
- 昆虫的气管系统:由气管管道组成,直接将气体输送到细胞内。
- 哺乳动物的肺:通过吸入空气进入气管,进而进入肺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动物保护概论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动物保护、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
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当外界条件无法满足动物的康乐时,就标志着动物福利的恶化。
因此,动物福利反映了动物生活环境的客观条件,福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康乐。
动物健康、①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动物能正常发挥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地生长和繁殖,行为表现无异常。
②心理健康,通过行为学的观察,判断动物是否精神愉快及正常地嬉戏玩耍。
动物园、动物园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并供群众观赏游览的场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出现频率与多样性,即指地球表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不同基因组的变异性。
即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总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的变化和频率。
即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变化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一复杂系统。
动物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运动方式,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甚至连动物发出的声音,静立不动,改变体色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
反应性行为、动物在日常活动中对外界剌激或对其他动物所做出的反应,包括动物的姿势、姿态、反射及呼唤等社会行为、是群居动物常见的行为现象,其作用在于有效地辨认同种个体、家庭成员、信息传递以及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
行为需要、是动物为了生存或适应环境所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
行为缺失、是指动物在现代管理条件下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行为。
(完整word版)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的物种、生态系统、基因多样性的总和。
到目前为止,地球上物种数量有500万~3000万种。
已经记载的为140万~150万种。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目前世界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哈佛大学生物学家E.O.Wilson估计,每天有140种,每年有5万种无脊椎动物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而灭绝;由于毁林每年至少有一种鸟和哺育动物或植物被灭绝(Ryan,1992);许多事例说明,生物多样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人口的增加对生物资源的索取、环境污染愈演愈烈。
如果不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毁灭人类的将是我们自己。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制定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法规——制定并实施保护公约。
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明确保护对象和目的。
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建立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基因库、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5、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生物——一切具有生命,能表现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等生命现象的都是生物.6、分类等级(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有时为了更精确地表示,常在阶元前加“总”,或在阶元后加“亚”。
7、物种的概念物种——简称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物种是客观存在的,同物种在形态和生理上非常相似的,有共同的祖先,异性可自然结合繁殖后代。
亚种——是种由于地理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形态上有一定差别的个体。
品种——是人干予的产物,是种内人工选择的个体。
8、动物的命名命名是为了避免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
国际上规定每一种动物必须有一个通用的科学名称—-学名。
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起来表示物种的学名。
属名在前,为单数主格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9、系统——功能上有密切联系的不同器官,相互协同以完成机体某一方面生理机能.动物的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 .如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胃、肠和消化腺有机地结合形成.10、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a、单细胞动物身体由单细胞构成,由细胞器或类器官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的特征?A. 有毛发B. 有脊椎C. 胎生D. 有三室心脏2. 鸟类的呼吸系统中,气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储存空气B. 调节体温C. 辅助呼吸D. 减轻体重3. 以下哪个不是昆虫的主要特征?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 有外骨骼C. 有六条腿D. 有脊椎4. 鱼类的鳃是用来做什么的?A. 呼吸B. 游泳C. 感觉水流D. 储存食物5. 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是:A. 胎生C. 无性繁殖D. 寄生生殖6.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两栖动物?A. 青蛙B. 蛇C. 蜥蜴D. 鳄鱼7. 哺乳动物的牙齿通常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8. 鸟类的羽毛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保护身体B. 飞行C. 保暖D. 吸引配偶9.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A. 蜗牛B. 蜘蛛C. 蜈蚣D. 蜥蜴10. 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方式是:A. 变温B. 恒温D. 冷血11. 鱼类的鳞片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保护身体B. 感觉水流C. 储存空气D. 辅助呼吸12.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节肢动物?A. 蚯蚓B. 蜈蚣C. 蜗牛D. 蜥蜴13. 爬行动物的心脏通常有几个室?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14. 两栖动物的生命周期中,哪个阶段是在水中进行的?A. 幼体B. 成体C. 卵D. 蛹15. 昆虫的复眼是如何工作的?A. 像人类的眼睛一样集中视线B. 由许多小眼组成,提供宽广的视野C. 只能看到黑白D. 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16.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腔肠动物?A. 海星B. 海葵C. 海马D. 海螺17. 鱼类的鳍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呼吸B. 游泳C. 感觉水流D. 储存食物18. 鸟类的喙是用来做什么的?A. 飞行B. 抓握C. 啄食D. 保暖19.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甲壳动物?A. 螃蟹B. 龙虾C. 蜗牛D. 蜥蜴20. 哺乳动物的乳腺主要用来做什么?A. 储存食物B. 保暖C. 产奶喂养幼崽D. 保护身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
〈动物保护概论〉复习题

1、动物保护灭绝,2、动物康乐的状态,受状态,异常,等。
3、动物福利4、动物保健康,的一切活动,法规、5、行为需要6、行为缺失行为。
7、生态入侵8、PVA:种手段。
9、MVP100010、内,11、蓝鲸单位额的指标。
2.5数额。
12、三浴:浴。
13、家庭动物活、14、野生动物动物,和两栖类。
15、异常行为的行为成分,16、生态旅游17、痛苦:18、3R:数量,伤的程度,类进行试验。
19、等,20、动物试验和手段。
21、应激:理变化,22、检疫:养、生产、1)环境极度单调和动物过度无2)行走与觅食活动关系较大。
、有哪些现象能表明动物的痛英国的布兰贝尔委员会的报告把恐疼痛、挫折及疲劳都列入痛苦、应激为什么不能单独用作评价1)极端的应激症状肯定会致使而有些轻度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在的初期。
因为这时的应激反应并不是受苦的迹2)有关的测定应激的生理测试如激素和垂体腺重只能给出有限的证据,但不是整个精神状态的“全息”图片。
有时还会抵消所以,只依赖于激素、异常行为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异常行为产生的机制有以下几第一,明显偏离一个物种和第二,不能满足第三,导、何谓行为剥夺、有几种表现形动物如果不能表现在自然条件则会感到痛苦,这常见的剥夺行社会协调及其他活动性行为成分,如探求、、如何理解动物福利与动物康动物康乐是指动物的健康、快动物的福利是指动物尽可能适目前,虽然康乐人们还是较多倾向使康乐和福利都是指动物的状态,虽没有本质的差别,康乐偏重强调动物的范围较广,而福利则偏、如何理解动物福利与动物生产动物福利与动物生产是相互对前者主张畜禽在为不应遭受不反对后者主张追求最至于对动物处理的改善环境条件只是为了提高生产力。
两者又是不可分的,问题会最终无利可图;如果只福利条件过高,势、未来畜牧生产的发展趋势有哪从发展趋势上看,大体表现在提高管理水平、限制影、何谓“福利型”生产?欧洲部分国家在尝试“散放式”free range)养猪生产,即给动并设最大限度地是一种“福、简述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动物与人类休戚相关,许多传可地方病也为人畜共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动物保护: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2、应激;一些列可测定的生理变化,如心跳,体温及一些血液指标的变化。
3、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4、行为缺失: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5、反应性行为:是指动物在日常活动中对外界刺激或对其他动物所做出的反应。
6、动物福利:是畜牧生产中的动物保护,动物福利不同于动物权益,不反对动物生产及开发,不反对利用动物资源,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动物康乐,又保证动物生产7、限位养殖:包括栓系和畜栏限位,通过增加饲养密度来提高畜舍利用率较低生产成本8、动物保健:指人类为确保动物健康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机构设施,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动物保健有关的日常事务9、检疫:是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以兽医卫生行政法律规范为依据,应用法定的检验技术标准,对饲养。
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的畜禽及畜禽产品进行检查10、风险评估:是对某种致病因子某国或某地、并存在或传播的可能性及其产生的生物学与经济学后果进行评估的过程,是预防疫病引入、爆发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11、动物试验:是把动物为载体,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特定的处理,以得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的过程12、生态旅游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高层次旅游,在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尽可能避免给自然及动物带来负面影想13、经济动物:是指在人工环境下饲养,繁殖和生产利用的野生动物家畜和家禽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已经产生了与祖先完全不同的遗传变异。
而经济动物由于驯养时间短,尚为产生根本的遗传变异。
14、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15就地保护:是指通过立法,以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形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天然栖息地保护起来,限制人类活动的影响,确保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及其物种的演化和繁衍,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16、行走规癖:是动物园里食肉动物表现的最为普遍的异常行为,如虎,狼,豺等行走规癖是来回走∞字,且维持一定时间,有时达数小时,一旦行成,难以矫正问答/论述1.动物保护的对象。
包括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以保种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括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下降的家畜家禽地方品种等。
主要是野生动物。
以动物康乐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括那些受人们日常控制的动物,如家畜、家庭动物、实验动物、关养的野生动物及其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动物。
2.影响动物保护的因素。
①传统观念:观念差异是影响动物保护的重要因素。
经济基础以及生活习俗往往决定了人们对动物保护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动物保护观念也在悄悄地变化。
②宗教: 宗教信仰对动物保护的影响不可低估。
佛教反对杀生,许多佛教的庙宇庵堂设有放生池,把捕捉的动物“放生”。
③、文化习俗: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态度。
同样的动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④. 心理因素:动物保护与人的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某人偏爱某种动物,憎恨某种动物或害怕某种动物,在生活中并不罕见。
3.应激为什么不能单独用作评价痛苦的指标?(1)极端的应激症状肯定会致使动物痛苦,而有些轻度的应激反应或许会给动物带来好处,特别是在GAS的初期。
因为这时的应激反应恰恰说明机体在正常地发挥适应外界环境的功能,并不是受苦的迹象。
(2)有关的测定应激的生理测试指标尚未建立,如激素和垂体腺重量等,只能给出有限的证据,但不是整个精神状态的“全息”图片。
激素和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会加强激素的影响,有时还会抵消激素的作用。
所以,只依赖于激素指标的变化会得出错误的结论4.动物保护的意义和含义(动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含义:“保护”实质`是“保存”或“保育”的意思,还包括对动物个体生命的保护之意。
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
意义:①对家畜的保护可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②动物保护的社会效益一般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爱护动物蔚然成风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对动物具有爱心的人,也具有社会责任感。
有助于行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有助于建立文明的法治社会应该使爱护动物的人及其所从事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赞许捕杀偷猎国家野生动物的人应绳之以法。
③生态效益,基因多样性。
5.园养野生动物的异常行为有哪些?行走规癖:是动物园里食肉动物表现的最为普遍的异常行为,如虎,狼,豺等行走规癖是来回走∞字,且维持一定时间,有时达数小时,一旦行成,难以矫正性行为异常及母性行为异常:囚禁导致繁殖障碍,即使通过人工授精解决后会因为母性差,幼崽实施人工哺育,导致幼崽长大丧失母性。
自残求生本能北极狐最为典型。
食仔多与人类干扰有关。
笼养鸟的异常行为,啄羽6.猪的异常行为。
嗜血症:咬尾巴,咬耳朵,咬外阴及关节等部位。
咬栏:繁殖母猪在限位饲养条件下最常见的无食咀嚼:多发生在单圈关养的母猪7.鸡的异常行为。
啄羽:鸡的啄羽没有特殊部位的选择,颈,胸,被,尾及翅膀均有可能,被啄鸡会因为裸秃而影响商业价值最主要会引起鸡群骚动不安,产蛋率降低嗜血症,啄趾,食蛋笼养条件下特别普遍的现象8.动物福利的目的。
不反对开发利用动物资源包括动物生产,因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福利,但反对在利用动物过程中虐待动物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为的导致动物的痛苦9.动物福利的原则。
保证动物康乐是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动物康乐的标准是对动物需要的满足有3个方面,维持生命的需要、维持健康的需要、维持舒适的需要10.现代畜牧业对动物福利的影响。
现代畜牧生产的特点:集约化生产和工厂化生产,目的是追求单位畜舍的最大产出量、最大生产效益及最低的产品价格但(一)集约化生产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会影响动物的健康1,饲养密度越高生产成本越低但不利于动物健康,表现为抵抗力降低,发病增多,日增重下降、死亡率升高。
高密度饲养的家畜异常行为明显增多,斗争增多,个体间互相伤残现象加剧,如猪的咬尾,咬耳,笼养鸡的啄肛,啄羽。
还会使舍内空气恶化引发呼吸道疾病2,限位饲养如导致母猪行走困难,肢蹄损伤,奶牛的肢蹄病,乳头炎3,笼养,4,漏缝地板5,分群、组群6,早期断奶(二)生产环境对福利的影响:刺激贫瘠、刺激过度11.运输过程中如何保障动物的福利(动物运输与应急反应和抗应激措)?1)运输所导致的动物急性或慢性应激反应,可由多种应激因子引起,主要有与动物处理及混群相关的恐惧与疼痛、旅途中的热应激与运动应激、饥饿干渴与疲劳应激以及可能发生的感染等。
轻度应激反应时,动物可表现为体重下降,、脱水及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严重时可影响动物的产品质量,甚至导致动物在运输土中衰竭死亡。
2)重要措施之一是缩短运输时间,另外减少对动物的不必要刺激也是抗应激反应的主要措施。
由于受交通工具等的限制,往往不能将运输时间控制在较短时间内,因此,只要尽力减少刺激。
装卸动物时要尽量降低动物的损伤。
运输动物的容器要有足够大的空间允许动物舒适站立,躺卧或转身,且能防止动物逃跑。
成群动物的运输应有让其自由活动的空间。
12.现在集约化养殖,未来如何保证动物的福利?改进养殖工艺和养殖模式(1)在产蛋饲养方面常见的有厚垫料舍饲工艺、棚舍式及大型饲养舍管理水平也可适当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如合理调整鸡群的密度以及保持良好的通风(2)采用户外散放饲养模式和圈舍散放饲养模式蛋鸡非笼养系统、猪户外养殖系统、猪有机生产系统、猪半集约生产系统、猪散栏系统、奶牛的散栏生产系统13.动物福利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的畜牧生产的总趋势是向有利于动物的健康,食品安全和可持续生产的方向发展,因此,低成本投入,动物福利,适度规模,安全的畜产品和环境友好型畜牧生产是未来畜牧业的选择。
14.检疫的分类。
①按检疫对象可分为活畜禽检疫与畜禽产品检疫②按检疫方法可分为临床检疫和实验室检疫③按检疫对象的流通情况可分为国内检疫和国境口岸检疫国内检疫可分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运输检疫与净化检疫15.为什么动物健康与人类息息相关,举例说明。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暴发是禽流感,以及我国2005年四川资阳发生的猪链球菌病,均说明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
首先:动物疾病可以直接传播给人类,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等。
动物疾病可以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给人类,如日本脑炎、森林脑炎等。
动物疾病可以通过中间宿主介导传播给人类,如猪绦虫等。
野生动物在疾病传播中也起重要作用,由于人类对动物领域的侵占,动物与人类接触紧密,导致野生动物的疾病传播给人类。
16.动物试验涉及的3R原则是怎样的?减少,代替,改善对必须进行的动物试验要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对计划中的动物试验必须科学安排,使用最少的实验动物,获取最多的数据。
在计划动物试验前,必须占有大量科学根据,确定和证明该试验的意义和必要性。
对于必须进行的动物试验,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有可能用替代方法的话,必须应用替代方法。
已有相似的试验结果可以借鉴,试验则没有必要进行。
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也不允许反复进行相似的动物试验。
在试验中,对动物的伤害愈严重,就愈需要对试验持谨慎的态度。
引致动物严重疼痛的试验方法应予禁止。
应通过改变检测方法或选择其他措施, 避免和减轻动物在试验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害。
如果在试验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动物疼痛、伤害或恐惧, 应采取一切可能的途径或方法予以减轻。
总而言之,所有与动物试验有关的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实验动物的伤害减小到最低范围内。
18、动物试验为什么不能被取消?动物试验是人类生命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
动物试验在揭开生命本质及其元之谜、保证人体健康及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可重要作用。
动物试验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没有动物试验的生命科学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
在今后揭开生命现象本质的漫长征途上,动物试验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将载着我们和向最终目的地迈进。
目前已开始的人类基因组工程浩大的研究,如果没有从动物试验获得和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样,畜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任何一项改进都离不开动物试验。
19、生态旅游涉及哪些领域,有何意义?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狩猎,垂钓,动物纪念品,餐饮业,旅馆,交通等诸多领域意义:能让人们领悟和享受大自然,进而了解个热爱大自然,时代赋予生态旅游转变成一种体育运动和对资源的持续利用。
能创造经济效益,其中狩猎和垂钓也是人类的传统活动20、生态旅游的发展原则。
开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和意义有哪些?原则:保持自然生境的原始性: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尽量减少人工设施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