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概论10

合集下载

动物保护概论

动物保护概论
1使用动物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必须人道地对待他们。
2心理学家对于动物的获得、照看、使用和处置都必须符合联邦、州、地方的法律与法规以及职业道德。
3接受过研究方法的训练并且在照顾实验室动物方面有经验的心理学家要监督及动物的所有研究程序,并且要确保动物在舒适、健康和人道对待等方面都获得了恰当的考虑。
4心理学家
5
6
7
8
9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很容易碰到伦理道德问题
动物们生活在什么地方最幸福?
荒郊野岭?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选择.鹰翱天空,虎啸山涧,这些是大自然为它们准备的场所.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动物们应该喜欢它们本来的家园.
有天堂就有地狱,动物的天堂是人类造出来的,地狱也一样。窃以为医科院校的实验室就是动物们的地狱。
地狱里的动物们出生在实验动物中心,它们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自然,在笼子里养到符合规格,就被送到实验室里任人宰割。这就是它们的一生。人类牺牲了异类的生命来换取医学的进步,为自己尽可能延长寿命。每一种新药,每一种新的医疗手段的背后都牺牲了无数动物们的生命。这样说或许残忍,但这就是事实。
“尊重历史,还我自然”,这话字面上好理解,但要做到却非常非常的难。长江是一部历史,原始森林是一部历史,洞庭湖是一部历史,大熊猫是一部历史,我们尊重这个历史吗?看来我们并不尊重这个历史。“还我自然”是借用岳飞的一句话:“还我河山!”其实大自然被破坏了,就很难还,很多是不可逆转的。长江被破坏了,你能还一条长江吗?原始森林被砍了,你能还一片原始森林吗?洞庭湖消失了,你能还一个洞庭湖吗?大熊猫灭绝了,你能再生产一只大熊猫吗?你连一根毛也生产不出来。也许有人说:“我可以克隆一只大熊猫。”即使你能克隆,那也只是复制一个个体,绝不能挽救一个物种。正如动物园的大熊猫也是大熊猫,但不能代替野外的大熊猫一样。我说“还我自然”的意思,只是告诫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我们要谦虚一些,谨慎一些,郑重一些,节制一些;不能惟我独尊,目空一切,飞扬跋扈,为所欲为。

《动物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动物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动物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动物保护概论英文名称:Animal Protection Inrtoduction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动物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70%先修课程:动物学二、课程简介动物保护概论是动物学、生态学、动物科学、动物行为学、动物医学、以及公共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还涉及法学、伦理学及社会学等领域,是一门新兴学科。

保护生态平衡,与动物和谐相处,是现代人类的共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动物保护的内容及意义2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动物保护的概念2.理解动物保护的意义3.了解动物保护的手段(二)教学内容一动物保护的概念及范畴1动物保护的概念及其范畴2动物保护的对象3人类对动物益与害的认识二动物保护的意义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三影响动物保护的因素1传统观念2宗教3文化习俗4心理因素四动物保护的手段1加强动物保护的宣传和立法2建立动物保护区及收养中心3人工繁殖五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动物1积极开发利用2寻求替代品3控制动物疫病4谨慎引入新种(三)课后练习1什么是动物保护的主要内涵?与你理解的有何差异?2举例说明动物保护的意义。

3你认为什么样的动物应于保护?4动物保护能否要求世界各国观点和做法一致?5你认为动物保护最更要的措施是什么?6为什么说生态入侵在现代化社会对动物保护产生严重后果?7动物保护与发展对经济有何矛盾?如何解决?(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老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辅助、板书,课堂穿插提问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课后作业,专题是“你对动物保护的观点和做法”第二章动物的痛苦2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家养动物的痛苦行为2 了解动物痛苦生理(二)主要内容与知识点一动物的主观感受二疾病与痛苦三非自然生活与痛苦1先天行为与福利2驯化动物的行为变化3不能自然表达行为是否痛苦四痛苦的生理:1应激的测试2应激与痛苦五行为与痛苦1行为与生理应激2不伴随生理应激现象的行为3异常行为与痛苦六动物的嗜好测试:1嗜好选择及痛苦2嗜好测试七结论一动物的主观感受二疾病与痛苦三非自然生活与痛苦1先天行为与福利2驯化动物的行为变化3不能自然表达行为是否痛苦四痛苦的生理1应激的测试2应激与痛苦五行为与痛苦1行为与生理应激2不伴随生理应激现象的行为3异常行为与痛苦六动物的嗜好测试1嗜好选择及痛苦2嗜好测试七结论(三)课后练习1、你认为动物是否能感受痛苦?2、有哪些现象能表明动物的痛苦?3、应激为什么不能单独用作评价痛苦的指标?4、后天经验对动物的主观感受有何影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老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辅助、板书,课堂穿插提问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动物保护概论-我与动物保护

动物保护概论-我与动物保护

我与动物保护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护动物的观念和意识正日益深入人心。

保持生态,与动物和谐相处,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的共识。

众所周知,生物圈中的每一种动物都维持着各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但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范围的不断扩大,这种平衡与稳定常常被打破,一些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乃至濒临灭绝,进而造成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的急剧锐减。

这就不断促使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的结论只有一个,这就是人类必须保护动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鸟类、动物、保护区在人类的文明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也不断发展,但人类始终都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从最初的原始社会,人类捕捉一些小型野兽,而且也在预防其他大型猛兽的袭击;一步步,人类开始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逐步地慢慢远离原始的捕猎,采取一种以种植、饲养、采集为主的一种生产,但也渐渐形成一种一种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如中国古人云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等古朴思想。

到当今社会,人类已经步入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人的意识也已经认识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建立了许多的动物保护区,动物保护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许多普通人都都具有一种怜悯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但很多认为因为动物很可爱,所以我们不应该伤害他们,而应该保护他们。

但很多人不知道保护动物有着他更巨大的生态学寓意。

因此,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动物地存在对我们所具有的巨大意义。

通过对动物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价值,所以我们更有理由去爱护、保护好这个地球上的动物,我们也就更容易明白当前我们所作的一切关于保护动物的事情是多么的有意义。

当我们明确了对于动物的保护的目的,不能仅仅就怀着一颗对动物的爱怜之心去为他们着急。

我们需要采取实际的行动去保护好他们。

对于动物保护的手段,现在主要体现在这几种。

①加强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全国的野生动物做一个详细的普查,摸清我们现有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而明确哪些动物是处于濒临灭绝的、哪些是数量正在减少的、哪些是有特殊科考价值的等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从而将不同的野生动物列为不同等级的保护。

动物保护概论期末考试

动物保护概论期末考试

1、动物保护: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2、应激;一些列可测定的生理变化,如心跳,体温与一些血液指标的变化。

3、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与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4、行为缺失: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与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5、反应性行为:是指动物在日常活动中对外界刺激或对其他动物所做出的反应。

6、动物福利:是畜牧生产中的动物保护,动物福利不同于动物权益,不反对动物生产与开发,不反对利用动物资源,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动物康乐,又保证动物生产7、限位养殖:包括栓系和畜栏限位,通过增加饲养密度来提高畜舍利用率较低生产成本8、动物保健:指人类为确保动物健康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机构设施,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动物保健有关的日常事务9、检疫:是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以兽医卫生行政法律规范为依据,应用法定的检验技术标准,对饲养。

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中的畜禽与畜禽产品进行检查10、风险评估:是对某种致病因子某国或某地、并存在或传播的可能性与其产生的生物学与经济学后果进行评估的过程,是预防疫病引入、爆发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11、动物试验:是把动物为载体,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特定的处理,以得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的过程12、生态旅游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高层次旅游,在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尽可能避免给自然与动物带来负面影想13、经济动物:是指在人工环境下饲养,繁殖和生产利用的野生动物家畜和家禽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已经产生了与祖先完全不同的遗传变异。

而经济动物由于驯养时间短,尚为产生根本的遗传变异。

14、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15就地保护:是指通过立法,以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形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天然栖息地保护起来,限制人类活动的影响,确保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与其物种的演化和繁衍,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动物保护概论

动物保护概论

动物保护与人类摘要:生命是由一个细胞发展而来,人类是由动物发展而来。

如果没有了动物,何来现在我们的生命。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动物的生活也离不开人类现在。

因此,保护动物也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我们人类要认清动物的强大作用,不能因为一时利益,而杀害捕捉动物,而是要尽自己的努力去保护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所以,每个人都要树立动物保护,人人有责的思想。

关键词:形势现状破坏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与物种多样性如果我们凝视动物的双眼,便能看见自身人性的倒影。

当地球上动物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黯然失色,我们的灵魂将承受无边的痛苦。

————(摘自盖瑞•科瓦斯奇的《我的灵魂遇见动物》)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各种动物的认识日益加深。

但是,人类却并没有把这种认识加之于动物保护上,从而使得动物的生存日益困难,受到极大的威胁。

生态环境在加速恶化着,且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也在加速减少着,这时候,动物保护是一个值得人类特别注重的问题。

看过一些资料,动物保护涉及两个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为了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提供的各种有效保护措施,如各国颁布的各种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对具有特色的畜禽地方品种实施保护计划,以丰富可利用的遗传资源。

第二层含义是,保护动物免伤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间接伤害。

动物的现实生存状况:今年我们国家有一起很轰动的事件,就是“活熊取胆”事件。

不止是这样,我们可以看看官方的统计数据。

据美国国务院的一项报告,野生动物买卖是世界上第三大非法贸易活动,仅排在毒品和军火之后,每年的交易金额估计达到100亿美元。

其中野生鸟的非法倒卖占据绝大多数,每年大约有200万到500万的野生鸟类在国际黑市上交易,种类应有尽有。

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20世纪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 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现在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植物消失,每一天就有一种动物灭绝……食猿雕,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雕类之一体形强健相貌凶猛。

动物保护概论论文

动物保护概论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动物保护与发展学生专业班级物流外包1404 学生姓名(学号)魏猛 20145292指导教师于光辉完成时间 2016.5.172016 年5月10日课程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魏猛指导教师于光辉论文题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1、简介2、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3 、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4 、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在网上与图书馆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目前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网站上搜集资料,以应对目前并不完善的动物保护系统。

发出任务书日期完成论文日期 2016.5.10 教研室意见(签字)院长意见(签字)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

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

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

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

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

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

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

动物保护概论

动物保护概论

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1946年12月2日签署,并于1948年11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Ramsar)诞生,并于1975年12月21日年3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制定并签署,并于1975年7月1日开始生效。

年6月23日在联邦德国波恩签署,并于1983年11月1日开始生效。

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月20日签署,1982年4月7日开始生效,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霍巴特市。

1948年10月。

并确保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处于平衡状态以: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创立于1969年, 是全球最大的动物福利组织之一。

宗旨:是在全球范保护动物栖息地及救助陷于危机和苦难中的动物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总部设于伦敦,由成立于1953年的动物保护联盟(WFPA)与成立于19591981年合并而成。

主要任务:是在全球提高动物的福利标准,致力于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983年12月成立于北京,是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社会团体,常设办填空:意识的要素:感觉、记忆、联想、理解、反应和注意。

感觉和记忆为基本要素。

动物保护最重要的措施是:疫病控制。

生境的三要素:食物水分隐蔽自然保护区三部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影响动物福利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观念、文化习俗、偏差认识和直接和间接因素。

2、动物福利是畜牧生产中的动物保护,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动物福利,又保证动物生产。

3、发展畜牧经济,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次改善养殖环境;再次提高动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动物福利措施对畜牧业经济有三方面的益处:即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局部生产工艺、采用生态养殖模式。

5、动物福利与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合法性、歧视性、隐蔽性、低成本和易操作性、复杂性和争议性。

6、为了克服现代蛋鸡生产中存在的福利问题,最早在英国开始了替代蛋鸡笼养的生产系统的研究,包括从集约化到散养化生产的各种形式,主要有:自由散养、富集型和装备型鸡笼、厚褥草和半厚褥草养鸡。

动物保护概论.doc

动物保护概论.doc

动物保护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动物保护: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

2、动物康乐:是指动物自身感受的状态,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的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因此,动物福利反映了动物生活环境的客观条件,福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康乐。

3、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当外界条件无法满足动物的康乐时,就标志着动物福利的恶化。

4、动物健康:①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动物能正常发挥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地生长和繁殖,行为表现无异常。

②心理健康,通过行为学的观察,判断动物是否精神愉快及正常地嬉戏玩耍。

5、动物园:是展示、保存、繁育动植物的场所。

既是物种迁地保护的地方,又是对公众进行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教育的基地。

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并供群众观赏游览的场所。

6、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由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7、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出现频率与多样性。

即指地球表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

8、遗传多样性:是指不同基因组的变异性。

即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总和。

9、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圈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整个自然界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稳定。

10、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的变化和频率。

即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变化的多样性。

11、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一复杂的系统,成为生态系统。

12、动物行为: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运动方式,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甚至连动物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13、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树鼩
长期以来,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发, 长期以来,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发,是一个 世界性的难题, 世界性的难题,关键没有一个好的实验动 物来评价它。 物来评价它。“全世界现公认最好的实验 模型是大猩猩, 模型是大猩猩,但大猩猩现属于受保护的 濒危动物。 濒危动物。” 。 国内此前研制出的丙型肝炎疫苗,用小鼠、 国内此前研制出的丙型肝炎疫苗,用小鼠、 豚鼠、 狗做实验, 豚鼠、兔、猴、狗做实验,但这些动物对 丙型肝炎并不敏感。 丙型肝炎并不敏感。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中国树鼩的血清蛋白和人类相 对很多人类的疾病都比较敏感, 似,对很多人类的疾病都比较敏感,包括 乙型肝炎、轮状病毒等。 乙型肝炎、轮状病毒等。从科研人员前期 的工作来看,树鼩对丙型肝炎同样敏感。 的工作来看,树鼩对丙型肝炎同样敏感。
• 清洁(clean)动物:又称最低限度 清洁( )动物: 疾病( 疾病(minimal disease)动物,来源 )动物, 于SPF动物或无菌动物,饲养在半屏 动物或无菌动物, 动物或无菌动物 障系统下, 障系统下,不含质量标准规定的微 生物或寄生虫病原。 生物或寄生虫病原。
•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简称SPF(specific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简称 ( pathogen-free)动物。此类动物饲养在 )动物。 屏障系统中,动物不是绝对无菌, 屏障系统中,动物不是绝对无菌,而是 没有寄生虫和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没有寄生虫和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通气措施: 通气措施:通气可排除污浊和有害的气 体,补充氧气,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补充氧气,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通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 风措施。 风措施。
采光条件: 采光条件:光照可影响动物的生理反应 和行为。 和行为。光照长短对多种动物繁殖起关 键性的调节作用, 键性的调节作用,还能影响动物的体重 增长和采食量。 增长和采食量。 噪声问题:注意避免和控制噪声。 噪声问题:注意避免和控制噪声。
10.4 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
应选择感受性高的健康动物作为实验动物。 应选择感受性高的健康动物作为实验动物。 感受性高的健康动物作为实验动物 应尽可能使用纯种动物。 应尽可能使用纯种动物。 纯种动物 应选择体重一致的实验动物。 应选择体重一致的实验动物。 体重一致的实验动物 这样可以避免在试验中因动物个体的差异而影响 这样可以避免在试验中因动物个体的差异而影响 试验的正确性。 试验的正确性。
废料的处理:废料包括常规(如更换的垫料)、 废料的处理:废料包括常规(如更换的垫料)、 常规 生物性(如有感染性的动物尸体) 有害( 生物性(如有感染性的动物尸体)和有害(如 有毒性、致癌性、易变性等化学药品) 有毒性、致癌性、易变性等化学药品)的几方 面的物品。应根据其性质, 面的物品。应根据其性质,定期妥善地清除和 处理。 处理。 动物占用空间的推荐: 动物占用空间的推荐:实验动物需要占有一定 的空间,不同动物占有的空间面积不同。 的空间,不同动物占有的空间面积不同。
10 实验动物的保护
实验动物是一类种类繁多、 实验动物是一类种类繁多、范围广泛的 是一类种类繁多 动物群体。 动物群体。 如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护这类群体, 如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护这类群体, 科技工作者特别关注。 科技工作者特别关注。
10.1 实验动物的定义
广义的实验动物是指用于各种各样目的
的动物,包括科学研究、生物和化学制剂、 的动物,包括科学研究、生物和化学制剂、 产品质量检查、 产品质量检查、环境卫生监测和提高动物 生产性能等试验。 生产性能等试验。
• 小白鼠不耐冷、热、饿,适合生活在新 不耐冷、
鲜、安静、室温23℃、相对湿度50%-60% 安静、室温23℃、相对湿度50%23℃ 50% 的环境中。 的环境中。
家兔:寿命4 家兔 寿命4-9 寿命 年,第一次配种 期为7 个月, 期为7-9个月, 孕期30 30天 孕期30天,哺乳 30-50天 期30-50天,一 年可产3 年可产3-5胎, 每胎1 每胎1-5只。
大环境是指动物房舍及其周围的建筑条件、 大环境是指动物房舍及其周围的建筑条件、建 是指动物房舍及其周围的建筑条件 筑环境和集群环境。 筑环境和集群环境。 大环境还包括动物房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 大环境还包括动物房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 还包括动物房舍内的温度 采光(照明)、噪声等以及与动物的垫料、 )、噪声等以及与动物的垫料 采光(照明)、噪声等以及与动物的垫料、废 弃物处理等有关的卫生设施等。 弃物处理等有关的卫生设施等。 小环境是指动物近身周围的物质环境以及自身 小环境是指动物近身周围的物质环境以及自身 的温度、湿度与空气等生活环境。 的温度、湿度与空气等生活环境。
10.3.4 实验动物的管理
行为管理;主要包括提供给动物的各类设施, 行为管理;主要包括提供给动物的各类设施,如笼 可增强动物运动、健康的各类物件等。 具,可增强动物运动、健康的各类物件等。 群体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对象 的识别和记录。 群体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对象 的识别和记录。可采 编号卡片、颈圈、束带、名牌、耳缺刻、耳标等 用编号卡片、颈圈、束带、名牌、耳缺刻、耳标等 识别方法。记录动物的本身特征、研究内容、 识别方法。记录动物的本身特征、研究内容、研究 人员、研究方案等。 人员、研究方案等。
狭义的实验动物是 狭义的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科学研究的动
物。主要是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 主要是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 犬和猴等所谓的实验室动物。 猫、犬和猴等所谓的实验室动物
10.2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的标准化
长期以来, 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关注实验动物的饲 养设施的标准化问题。 养设施的标准化问题。 20世纪 年代末,为了降低人为因素造 世纪60年代末 世纪 年代末, 成的实验数据的误差和差异,提出了实 成的实验数据的误差和差异,提出了实 行实验动物饲养设施的标准化问题。 行实验动物饲养设施的标准化问题。
猕猴(Macaca mulaiia)体形较小,毛一般为灰 )体形较小,
棕色,背后颜面部多呈肉色或更红些, 棕色,背后颜面部多呈肉色或更红些,栖息于山 林中,好群居,常成百只生活在一起。 林中,好群居,常成百只生活在一起。由于猴的 生理特点和人接近, 生理特点和人接近,因此是医学及生物学重要的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
裸鼠
• 目前已成为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 实验动物模型。在肿瘤学、免疫学等实验方面, 实验动物模型。在肿瘤学、免疫学等实验方面, 它有着特殊的价值。 它有着特殊的价值。 • 裸鼠:主要表现为无毛以及缺乏正常胸腺。 裸鼠:主要表现为无毛以及缺乏正常胸腺 无毛以及缺乏正常胸腺。 • 小鼠中有若干突变基因,它可产生一种为无毛 小鼠中有若干突变基因, 的表现型( ),如无毛鼠 的表现型(phenotype),如无毛鼠 ), (Hairless)、无鼻毛鼠(Rhinol)。 )、无鼻毛鼠( )。 )、无鼻毛鼠
温度:实验动物大都为恒温动物, 温度:实验动物大都为恒温动物,在一定 恒温动物 的环境温度范围(4.4—29.4℃)内生活, 环境温度范围( ℃ 内生活,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影响动物的健康,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影响动物的健康, 甚至威胁生命。 甚至威胁生命。
湿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的饲养密度、通气措施、 湿度 动物的饲养密度、通气措施、垫料 动物的饲养密度 的性质等都影响环境的相对温度和湿度。 的性质等都影响环境的相对温度和湿度。
• 豚鼠:性情温顺,胆小,行动敏捷。适 性情温顺, 性情温顺 胆小,行动敏捷。
宜在清洁、凉爽、 宜在清洁、凉爽、干燥和安静的环境中 生活。 生活。
• 仓鼠 寿命1-1.5年,2个月性成熟 仓鼠:寿命 寿命 年 个月性成熟 可交配,每胎产仔5-6只 可交配,每胎产仔 只,妊娠期 16-18天,哺乳期 天 哺乳期20-22天。 天
1971年联邦德国提出实验动物饲养标准的建议, 年联邦德国提出实验动物饲养标准的建议, 年联邦德国提出实验动物饲养标准的建议 其宗旨是尽可能地采取实用节省的饲养措施和 建立重复性强、卫生条件好的饲养环境。 建立重复性强、卫生条件好的饲养环境。 1986年《保护用于实验和其他科学目的的脊椎 年 动物的欧洲协议》出台,该协议提出给予猴、 动物的欧洲协议》出台,该协议提出给予猴、 犬、猫等灵长类和家养动物较多的关注,“要 猫等灵长类和家养动物较多的关注, 满足动物在生理学和伦理学方面的需要” 满足动物在生理学和伦理学方面的需要”。
10.3.2 动物房舍的建筑和设施
房舍周围要远离交通主干道,远离厂房或居民区。 房舍周围要远离交通主干道,远离厂房或居民区。 周围要远离交通主干道 应合理地选择和确定适合动物的关养设施和设备, 应合理地选择和确定适合动物的关养设施和设备, 如笼具等。 如笼具等。 要考虑从事动物试验人员的安全。 要考虑从事动物试验人员的安全。 应用有害因子进行动物试验时,应具有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 应用有害因子进行动物试验时,应具有防护措施。 有害因子进行动物试验时
动物保定;为了方便检查、采集样品、施用药物、 动物保定;为了方便检查、采集样品、施用药物、 治疗或实验操作等,必须对动物进行保定。 治疗或实验操作等,必须对动物进行保定。 兽医护理:在动物试验中, 兽医护理:在动物试验中,为了保证实验动物健 康和安全,必须制订兽医护理方案 兽医护理方案。 康和安全,必须制订兽医护理方案。兽医护理还 包括对动物进行必要的外科手术、保定、镇静、 包括对动物进行必要的外科手术、保定、镇静、 镇痛、麻醉、安乐死术等。 镇痛、麻醉、安乐死术等。
10.3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
基本原则是满足动物的需要。 基本原则是满足动物的需要。 满足动物的需要 所有实验动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 环境条件、 求,即环境条件、饲养设施以及研究和 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等 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等。
10.3.1 实验动物饲养的物质环境条件
物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动物房舍空间大小和环境 物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动物房舍空间大小和环境 主要包括 温度、湿度、空气、照明等 温度、湿度、空气、照明等。这是保证动物实验 取得成功的基础。 取得成功的基础。 实验动物的物质环境条件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实验动物的物质环境条件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大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