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概论汇总
动物保护概论

2心理学家对于动物的获得、照看、使用和处置都必须符合联邦、州、地方的法律与法规以及职业道德。
3接受过研究方法的训练并且在照顾实验室动物方面有经验的心理学家要监督及动物的所有研究程序,并且要确保动物在舒适、健康和人道对待等方面都获得了恰当的考虑。
4心理学家
5
6
7
8
9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很容易碰到伦理道德问题
动物们生活在什么地方最幸福?
荒郊野岭?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选择.鹰翱天空,虎啸山涧,这些是大自然为它们准备的场所.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动物们应该喜欢它们本来的家园.
有天堂就有地狱,动物的天堂是人类造出来的,地狱也一样。窃以为医科院校的实验室就是动物们的地狱。
地狱里的动物们出生在实验动物中心,它们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自然,在笼子里养到符合规格,就被送到实验室里任人宰割。这就是它们的一生。人类牺牲了异类的生命来换取医学的进步,为自己尽可能延长寿命。每一种新药,每一种新的医疗手段的背后都牺牲了无数动物们的生命。这样说或许残忍,但这就是事实。
“尊重历史,还我自然”,这话字面上好理解,但要做到却非常非常的难。长江是一部历史,原始森林是一部历史,洞庭湖是一部历史,大熊猫是一部历史,我们尊重这个历史吗?看来我们并不尊重这个历史。“还我自然”是借用岳飞的一句话:“还我河山!”其实大自然被破坏了,就很难还,很多是不可逆转的。长江被破坏了,你能还一条长江吗?原始森林被砍了,你能还一片原始森林吗?洞庭湖消失了,你能还一个洞庭湖吗?大熊猫灭绝了,你能再生产一只大熊猫吗?你连一根毛也生产不出来。也许有人说:“我可以克隆一只大熊猫。”即使你能克隆,那也只是复制一个个体,绝不能挽救一个物种。正如动物园的大熊猫也是大熊猫,但不能代替野外的大熊猫一样。我说“还我自然”的意思,只是告诫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我们要谦虚一些,谨慎一些,郑重一些,节制一些;不能惟我独尊,目空一切,飞扬跋扈,为所欲为。
动物保护概论5

传染病的预防与检疫是控制传染病的主 要措施。 要措施。 各国均有负责预防与检疫的专门领导机 构和专门网络, 构和专门网络,有相应的兽医防疫法和 系统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系统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动物保健的机构与法规
重要动物疾病的监测, 重要动物疾病的监测,由专门的动物疾病监测机构 完成。 完成。 国际兽疫局(OIE)、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 国际兽疫局( )、联合国粮农组织( ) 动物健康局( )、及亚洲 动物健康局(Animal Health Service)、及亚洲 )、 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动物生产和保健委员会 )、非洲动物资源局 )、泛美口 (APHCA)、非洲动物资源局(IBAR)、泛美口 )、非洲动物资源局( )、 蹄疫中心和泛美人畜共患病中心( 蹄疫中心和泛美人畜共患病中心(PAFMDC/PAZC) ) 等。
第5章 动物的保健 章 讲 课 内 容
5.1动物保健的概念 动物保健的概念 5.2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 5.3动物的防疫与检疫 动物的防疫与检疫 5.4 动物传染病的检疫 5.5 动物保健的一般措施
动物保健是动物保护的重要内容。 动物保健是动物保护的重要内容。 动物只有健康才能生存与繁衍, 动物只有健康才能生存与繁衍,才能感 受愉快和安逸,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受愉快和安逸,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也才能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 也才能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
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 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衣原 体等和寄生虫都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共 患病;通过吸血昆虫也能传播疾病。 患病;通过吸血昆虫也能传播疾病。 人类食用含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水生植 导致人与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物,也可以 导致人与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常见的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
动物保护概论8

危险的物种。这些物种的贸易必须加以特别严格的管理, 危险的物种。这些物种的贸易必须加以特别严格的管理, 以防止进一步危害其生存, 以防止进一步危害其生存,并且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 能允许进行贸易。 能允许进行贸易。
♦ 附录二应包括所有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 附录二应包括所有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 应包括所有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
♦ 到2005年2月2日,青海湖的鸟岛、湖南洞庭 年 月 日 青海湖的鸟岛、
湖、香港米埔、黑龙江省兴凯湖等30处湿地 香港米埔、黑龙江省兴凯湖等 处湿地 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8.2.4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 于1973年3月6日在美国华盛顿制定并签署,于 日在美国华盛顿制定并签署, 年 月 日在美国华盛顿制定并签署
1975年7月1日开始生效。简称《CITES公约》。 年 月 日开始生效 简称《 日开始生效。 公约》。 公约
♦ 该公约的宗旨是促使各国加强国际间合作,控 促使各国加强国际间合作,
制国际贸易,有效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制国际贸易,
♦ 该公约分三个附录等级。 该公约分三个附录等级。 三个附录等级 ♦ 附录一应包括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的影响而有灭绝 附录一应包括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的影响而有灭绝
♦ 我国于 我国于1980年12月25日加入,1981年4月8日对我国 年 月 日加入, 年 月 日
正式生效。 管理机构为 正式生效。指定的公约管理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科学机构为中华 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科学机构为 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分别设在国家 分别设在国家 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动物保护概论10

实验树鼩
长期以来,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发, 长期以来,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发,是一个 世界性的难题, 世界性的难题,关键没有一个好的实验动 物来评价它。 物来评价它。“全世界现公认最好的实验 模型是大猩猩, 模型是大猩猩,但大猩猩现属于受保护的 濒危动物。 濒危动物。” 。 国内此前研制出的丙型肝炎疫苗,用小鼠、 国内此前研制出的丙型肝炎疫苗,用小鼠、 豚鼠、 狗做实验, 豚鼠、兔、猴、狗做实验,但这些动物对 丙型肝炎并不敏感。 丙型肝炎并不敏感。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中国树鼩的血清蛋白和人类相 对很多人类的疾病都比较敏感, 似,对很多人类的疾病都比较敏感,包括 乙型肝炎、轮状病毒等。 乙型肝炎、轮状病毒等。从科研人员前期 的工作来看,树鼩对丙型肝炎同样敏感。 的工作来看,树鼩对丙型肝炎同样敏感。
• 清洁(clean)动物:又称最低限度 清洁( )动物: 疾病( 疾病(minimal disease)动物,来源 )动物, 于SPF动物或无菌动物,饲养在半屏 动物或无菌动物, 动物或无菌动物 障系统下, 障系统下,不含质量标准规定的微 生物或寄生虫病原。 生物或寄生虫病原。
•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简称SPF(specific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简称 ( pathogen-free)动物。此类动物饲养在 )动物。 屏障系统中,动物不是绝对无菌, 屏障系统中,动物不是绝对无菌,而是 没有寄生虫和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没有寄生虫和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通气措施: 通气措施:通气可排除污浊和有害的气 体,补充氧气,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补充氧气,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通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 风措施。 风措施。
采光条件: 采光条件:光照可影响动物的生理反应 和行为。 和行为。光照长短对多种动物繁殖起关 键性的调节作用, 键性的调节作用,还能影响动物的体重 增长和采食量。 增长和采食量。 噪声问题:注意避免和控制噪声。 噪声问题:注意避免和控制噪声。
动物保护总结

动物保护总结动物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面临生存和保护的挑战。
本文将总结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当前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动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动物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首先,保护动物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每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它们之间相互依赖。
如果某一物种灭绝,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存活。
其次,保护动物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地球上有大量不同物种的动物,它们的存在各具特色,展示了自然界的奇迹。
如果我们不加以保护,很多珍稀的物种将会消失,生物多样性将无法得到维护。
最后,动物对人类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科学价值。
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都来自研究动物的实验。
如果我们失去了某些动物物种,也将失去宝贵的科学研究资源。
2. 当前的问题然而,动物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当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栖息地破坏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人类的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导致了自然栖息地的减少和破坏,迫使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其次,非法猎捕和走私是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威胁。
一些珍稀的动物,如大象、犀牛和虎等,因为它们的象牙、角和毛皮等具有商业价值而成为非法猎捕的目标。
此外,家养动物的滥养和虐待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些人不负责任地购买宠物,然后不能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照顾,导致宠物的不幸和遗弃。
3. 解决方案要解决动物保护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需要加强法律保护和执法。
各国应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明确动物福利的权益和保护标准,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
其次,应该提倡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
通过教育宣传,让公众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倡爱护动物、人道对待的观念。
另外,需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动物保护概论

动物保护与人类摘要:生命是由一个细胞发展而来,人类是由动物发展而来。
如果没有了动物,何来现在我们的生命。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动物的生活也离不开人类现在。
因此,保护动物也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我们人类要认清动物的强大作用,不能因为一时利益,而杀害捕捉动物,而是要尽自己的努力去保护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所以,每个人都要树立动物保护,人人有责的思想。
关键词:形势现状破坏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与物种多样性如果我们凝视动物的双眼,便能看见自身人性的倒影。
当地球上动物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黯然失色,我们的灵魂将承受无边的痛苦。
————(摘自盖瑞•科瓦斯奇的《我的灵魂遇见动物》)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各种动物的认识日益加深。
但是,人类却并没有把这种认识加之于动物保护上,从而使得动物的生存日益困难,受到极大的威胁。
生态环境在加速恶化着,且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也在加速减少着,这时候,动物保护是一个值得人类特别注重的问题。
看过一些资料,动物保护涉及两个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为了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提供的各种有效保护措施,如各国颁布的各种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对具有特色的畜禽地方品种实施保护计划,以丰富可利用的遗传资源。
第二层含义是,保护动物免伤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间接伤害。
动物的现实生存状况:今年我们国家有一起很轰动的事件,就是“活熊取胆”事件。
不止是这样,我们可以看看官方的统计数据。
据美国国务院的一项报告,野生动物买卖是世界上第三大非法贸易活动,仅排在毒品和军火之后,每年的交易金额估计达到100亿美元。
其中野生鸟的非法倒卖占据绝大多数,每年大约有200万到500万的野生鸟类在国际黑市上交易,种类应有尽有。
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20世纪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 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现在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植物消失,每一天就有一种动物灭绝……食猿雕,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雕类之一体形强健相貌凶猛。
动物保护学汇总

动物保护学复习提要第一部分提要1、动物福利是畜牧生产中的动物保护,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动物福利,又保证动物生产.2、动物日常保健包括:饲养管理和有效的防病致病。
3、现在野生动物受危的原因是:狩猎、生境的人为破坏4、中国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法律,二行政法规是,三是地方性法规。
5、动物福利的原则是保证动物康乐。
6、动物检疫依检疫对象可分为活畜禽检疫与畜产品检疫。
7、动物实验替代理论中的“3R”原则是指减少、替代和优化。
8、国际比较知名的动物保护组织有国际自然功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
9、动物需求分3个方面:维持生命需要、维持健康需要、维持舒适需要。
10、当代野生动物的灭绝特点有:规模大、涉及面广、时间短。
11、动物检测依检疫方法可分为临床检疫和实验室检疫。
12、现代畜牧生产的特点是技术的现代化、生产的高效率。
13、动物保健的核心是疾病预防与控制。
14、现代商品蛋鸡生产中的福利问题是笼养、高密度饲养。
15、水产动物的保健应强调生态养殖、预防为主。
16、经济动物主要是药用动物和毛皮动物。
17、奶牛饲养中疾病预防控制重点是乳腺炎和繁殖性疾病。
18、动物试验的替代方法有:组织培养、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等。
19、鸡的异常行为有:P4220、生存在斑块生境中的4种野生动物的特点:P20621、《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动物受危等级分为6个级别,即野生绝迹、国内绝迹、濒危 \易危、稀有和未定。
22、江苏省有三个国家级保护区,即盐城自然保护区、大丰自然保护区和洪泽湖自然保护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是福利型。
23、哺乳动物行为大概分为两类:即维持行为及繁殖行为。
24、影响动物保护的因素内容主要有传统观念、宗教、文化习俗和心理因素。
25、国际兽医局简称OIE,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简称CWCA,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简称WWF,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简称IFA W,26、通过细胞融合建立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技术称为单克隆抗体技术。
动物保护概论

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1946年12月2日签署,并于1948年11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Ramsar)诞生,并于1975年12月21日年3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制定并签署,并于1975年7月1日开始生效。
年6月23日在联邦德国波恩签署,并于1983年11月1日开始生效。
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月20日签署,1982年4月7日开始生效,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霍巴特市。
1948年10月。
并确保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处于平衡状态以: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创立于1969年, 是全球最大的动物福利组织之一。
宗旨:是在全球范保护动物栖息地及救助陷于危机和苦难中的动物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总部设于伦敦,由成立于1953年的动物保护联盟(WFPA)与成立于19591981年合并而成。
主要任务:是在全球提高动物的福利标准,致力于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983年12月成立于北京,是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社会团体,常设办填空:意识的要素:感觉、记忆、联想、理解、反应和注意。
感觉和记忆为基本要素。
动物保护最重要的措施是:疫病控制。
生境的三要素:食物水分隐蔽自然保护区三部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影响动物福利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观念、文化习俗、偏差认识和直接和间接因素。
2、动物福利是畜牧生产中的动物保护,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动物福利,又保证动物生产。
3、发展畜牧经济,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次改善养殖环境;再次提高动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动物福利措施对畜牧业经济有三方面的益处:即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局部生产工艺、采用生态养殖模式。
5、动物福利与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合法性、歧视性、隐蔽性、低成本和易操作性、复杂性和争议性。
6、为了克服现代蛋鸡生产中存在的福利问题,最早在英国开始了替代蛋鸡笼养的生产系统的研究,包括从集约化到散养化生产的各种形式,主要有:自由散养、富集型和装备型鸡笼、厚褥草和半厚褥草养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动物保护: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
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当外界条件无法满足动物的康乐时,就标志着动物福利的恶化。
因此,动物福利反映了动物生活环境的客观条件,福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康乐。
动物健康:①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动物能正常发挥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地生长和繁殖,行为表现无异常。
②心理健康,通过行为学的观察,判断动物是否精神愉快及正常地嬉戏玩耍。
动物园:动物园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并供群众观赏游览的场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出现频率与多样性,即指地球表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不同基因组的变异性。
即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总和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使它们之间相互达到高度适合、协调和统一的状态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的变化和频率。
即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变化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一复杂系统。
动物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运动方式,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甚至连动物发出的声音,静立不动,改变体色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
反应性行为:动物在日常活动中对外界剌激或对其他动物所做出的反应,包括动物的姿势、姿态、反射及呼唤等社会行为:是群居动物常见的行为现象,其作用在于有效地辨认同种个体、家庭成员、信息传递以及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
行为需要:是动物为了生存或适应环境所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
行为缺失:是指动物在现代管理条件下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行为。
环境贫瘠:是指环境缺少必要的刺激,或环境无法满足畜禽表现其习性行为。
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与隐性感染的带菌(毒)动物,动物尸体、动物的粪尿及其他分泌物(如唾液、眼泪等)中都含有大量病原体。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经一定方式侵入其他易感动物的方式,一般可分为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
前者是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的横向传播。
后者是从母体传播到后代。
易感动物:指对病原体感受性较大的动物,主要由动物的遗传特征与特异免疫状态等因素决定。
就地保护:是指通过立法,以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形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天然栖息地保护起来,限制人类活动的影响,确保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及其物种的演化和繁衍,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有时又称单位面积载畜率。
密度过高,危害的不仅是动物,而且也直接影响生产效益。
产地检疫:是畜禽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地或生产地之前所进行的检疫,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检疫工作。
产地检疫包括畜禽的定期检疫、引种检疫、畜禽及其产品出售前进行的售前检疫(集市检疫与收购检疫) 、调运前的运前检疫及发生疫情时的确诊检疫等。
屠宰检疫:屠宰检疫是肉用商品畜禽在屠宰加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检疫,包括宰前检疫与宰后检疫。
市场检疫:市场检疫是畜禽及其产品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进行的检疫。
通过对交易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抽检、补检、补防疫注射、重检等,进行市场监督检查,以防止畜禽疫病随市场扩散运输检疫:运输检疫指畜禽及其产品在运出县境过程中所进行的检疫,通过对运输的畜禽及其产品验证、查物、对运载工具的消毒情况进行检查,并按规定实施抽检、补检、重检,以防止畜禽疫病远距离传播。
净化检疫:净化检疫指流行规定检疫的传染病时所进行的检疫。
主要工作包括及时确诊、报告疫情、追查疫源并采取控制措施等,是控制与扑灭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过境检疫:指为防止传染病出入国境,分进出境检疫、旅客携带动物检疫,国际邮包检疫与过境检疫。
CWCA: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IWC:国际捕鲸委员会OIE:国际兽医局IUCN: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WWF: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二、填空题1. 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动物康乐)2. 人与动物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有(炭疽,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土拉热,弯曲菌病等)等。
3. 影响动物保护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传统观念、宗教、文化习俗及心理因素)等。
4、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于(1948年10月5日)建立5. 人的猪带绦虫病是(人吃了生的或半生不熟含囊虫的猪肉)而感染的。
6.《野生动物保护法》是(1989年中国)发布。
7.动物福利的原则是(保证动物康乐)8.《捕鲸公约》于(1948年11月10日)生效。
9.犬的异常行为有(攻击性行为、破坏行为、自残)。
10、动物为了生存或适应环境所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是(行为需要)11、《中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于(1982)年发布。
12、动物保键最重要的措施是(防病治病,以预防为主。
一般措施包括避免伤害,减少应激,预防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防止营养不良与中毒)13、1990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有15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14、未来畜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是给动物提供较宽广的活动空间,并设有庇护场所和采食区,最大限度满足动物生物习性,这种模式是(户外散放饲养模式、圈舍散放饲养模式)。
15、禽流感病毒中对禽致病力最强的是以下哪种类型(H亚型)。
16、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红皮书》中对受危物种的分为(绝灭(Ex)、国内绝迹(Ex)、濒危(E)、易危(V)、稀有(R)、不足(I))六级法。
17、于1979年6月23日在德国波恩签署,并于1983年11月1日开始生效,宗旨是保护迁徙的野生动物,该公约物的名称是(波恩公约)。
18、未来畜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是给动物提供较宽广的活动空间,并设有庇护场所和采食区,最大限度满足动物生物习性,这种模式是(户外散放饲养模式、圈舍散放饲养模式)。
19、蛋鸡生产中与动物保护有关的福利问题主要有(饥饿和饥渴、体温调节及身体舒适感、疼痛、损伤和疾病、恐惧感和压抑感、行为限制)。
20、国境口岸检疫是按照哪种检疫分类方法划分的(依所检对象的流通情况)。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是(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制定的。
22、人与动物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有(狂犬病,流行性感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脑炎,恒河猴B 病毒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登革热,马传染性脑脊髓炎,裂谷热,新疆出血热西尼罗河病毒性脑炎)等。
23、在动物的原产地开展对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称为(就地保护)。
24、人的华枝辜吸虫病是(人吃了含蚴虫的鱼虾)而感染的。
25、那些动物没有社会行为(指高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相对较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竞争力弱的动物,这类动物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
举例动物:对虾、带鱼、蝇、蛙、虎皮鹦鹉等)。
26、《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1975年7月1日)生效。
27、动物园的三大职能是(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28、动物试验中实施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替代、减少、优化)29. 动物异食的原因有: (饲养管理单调、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
30. 现代化畜牧生产存在动物福利的共性问题有:(畜舍的载畜密度过高,畜禽拥挤,空气质量下降,无法满足畜禽行为的基本需要)等。
31、以检疫方法分类检疫可分(临床检疫和实验室检疫)。
32、环境条件大致包括(温度、通风、光照、垫料、饲料饮水、群体密度、清洁卫生、安全措施)。
33、育肥猪生产中与动物保护有关的福利问题主要有(咬尾行为、加剧个体间的争斗、增重受到影响)。
34、动物行为的功能是(既是动物在环境中的生存手段,又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工具)。
35、生物多样性是由(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36、动物异食的原因有: (饲养管理单调、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等。
37、现代化畜牧生产存在动物福利的共性问题有(畜舍的载畜密度过高,畜禽拥挤,空气质量下降,无法满足畜禽行为的基本需要)等。
38、国境口岸检疫包括(进出境检疫、旅客携带动物检疫、国际邮包检疫与过境检疫)。
39、现代集约化可替代蛋鸡笼养系统的生产模式包括(户外散放饲养模式(蛋鸡非笼养系统))。
40、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意义是(保护动物 , 减少实验动物用量和减轻实验动物的伤害程度,最终实现完全取代动物试验的理想(宗旨))。
41、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可分为(由带毒动物传播的人与动物共患病、由生物媒介引起的人与动物共患病、由中间宿主介导的人与动物共患病、野生动物作为人兽共患病的天然贮主)。
42、动物检疫的方法分哪几种(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
43、国际比较知名的动物保护组织有(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 世界自然基金会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善待动物组织 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 亚洲动物基金会 Animals Asia Foundation)。
44、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有(物种保护委员会、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生态学委员会、环境规矩委员会、环境教育委员会、环境政策法律和管理委员会)6 个工作委员会。
三、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是08年1月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修订。
( F )2、动物适应环境有三种途径:遗传适应、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
( T )3.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运输检疫和净化检疫属于国境口岸检疫。
( F )4、保护动物的手段是要加强宣传与立法,还应建立动物保护区,采取人工繁育等方法。
( T )5、蜜蜂、丹顶鹤、蜘蛛、珊瑚虫、犬、猫等动物有数学天才。
( F )6、环境污染包括: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 T )7、犬的异常行为有攻击性行为,破坏行为,食仔。
( F )8、控制动物疫病的经常性措施是改善动物的卫生条件。
( T )9、《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1972年12月2日生效。
( F )10、“拉姆萨尔公约”, 于1975年12月21日开始生效。
( T )11、《南极公约》于1982年4月7日开始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