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9级高三(下)4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Al2(SO4)3和苏打溶液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工业生产中制取肥皂
C
醋酸具有酸性
食醋除水垢
D
SO2具有漂白性
可用于食品增白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液溴在光照条件下生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苯
B.C4H2Cl8有8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
C.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D.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9级高三(下)4月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8题,共300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9.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选项
实验器材
相应实验
A
天平(带砝码)、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
配制100mL1.00mol /L NaCl溶液
B
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碎泡沫塑料、硬纸板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C
酸/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
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B.⑤和⑥基因相同,而细胞的mRNA完全不同
C.癌变的过程是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
D.癌变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5.某果蝇种群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依次占10%、20%、70%。改变饲养条件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其它配子不受影响。理论上,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
高2019级高三(下)4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重庆南开中学高2019级高三(下)4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8题,共300分,共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第I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蛋白质、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数量及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脱氧核苷酸数目及序列决定DNA的空间结构C.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过程均需对方的参与和作用D.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核酸具有多样性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B.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C.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上清液中均含有较强的放射性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酒精发挥了两个作用3.右图中a—g表示大豆幼苗地上的不同部位,其中e是顶芽。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的生长速度一定比c快B.d可能是最靠近顶芽的侧芽C.f合成的生长素可以运输到eD.g所含生长素的一部分可能由e合成的4.下图甲为人体某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细胞癌变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9级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9级高三3月月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Br : 806.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20278Pt ,下列有关20278Pt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278Pt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2 B .铂元素的质量数为202 C .20278Pt 的原子核内有124个中子 D .20278Pt 与19878Pt 互为同素异形体7.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成分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在氯气中燃烧C.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中D.锌粉中加入硫酸8.X 、Y 、Z 、W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X 、Z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W 与X 、Y 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2YO 4B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X<Z<YC .X 与W 可以形成W 2X 、W 2X 2两种氧化物D .Y 、Z 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 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SO 32-+2H +=H 2O+SO 2 ↑②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 +=Ca 2++2H 2O③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NH 3.H 2O+H + = NH 4++H 2O④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 3+2H +=Ca 2++H 2O+CO 2↑⑤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钙溶液:Ca 2++HCO 3-+OH —=CaCO 3 ↓+H 2O⑥硫化钠的水解:S 2- + 2H2O H 2S +2OH -A .③⑤B .①③C .①③④D . ②④⑥10.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 时,甲酸中的c (H +)约为乙酸中c (H +)的3倍。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7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南开中学高2019级高三(上)七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Sn 119第I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A .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B •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C •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③④为自养型D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2 •下图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A. ①⑤⑧ B .①③④ C.⑦⑧ D.⑤⑧3.图甲、乙、丙为某种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 )细胞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图丁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 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乙、丙的细胞均含同源染色体,且图乙位于图丁的 CD 段B •图甲中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和图乙的细胞都是减数分裂,但不能共存于一个个体内C •图乙的细胞分裂后可形成图丙的细胞,且都含两个染色体组D .图丙的细胞位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处于图丁的 CD 段4 •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是 A •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组成的2/3B .一个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止一个C •抽搐反应是内环境成分稳态失调所引起的D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时,内环境稳态可能遭到破坏5•下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胞井畏时*图丁圏甲图乙 图丙B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X 100%D .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6.当呼吸道粘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会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舒张,产生咳嗽反射。
2019—2020学年度重庆南开中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理综化学部分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重庆南开中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理综化学部分高中化学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值300分。
考试时刻150分钟第一卷本卷须知: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Cu:64Fe:56 Zn:65 Ag:108一、选择题〔此题共18小题,每题6分,共10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6.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它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5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操纵〔〕①氮氧化物的排放②酸雨的形成③臭氧空泛扩大④温室效应⑤白色污染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②⑤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N AB.10L 0.1mol/L NH4Cl溶液中所含NH4+数目为N AC.12g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碳碳键的数目为4N AD.46g四氧化二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一定为3N A8.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半径A>B>C>D B.离子半径C>D>B>AC.原子序数d>c>b>a D.单质的还原性B>A>D>C9.以下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H2SO4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Mg2+、Ba2+、NO3-、CO32-B.Na+、Al3+、Ba2+、Cl=C.K+、Ba2+、Cl-、HCO3-D.NH4+、Ca2+、Fe3+、NO3-10.13g某常见金属完全溶解于专门稀的硝酸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固体烧碱并加热,有1.12L〔标况〕气体放出。
2019—2020学年度重庆南开中学高三9月月考理综化学部分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重庆南开中学高三9月月考理综化学部分高中化学理科综合能力试卷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6.以下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 .4SiCl B .2H O C .3BF D .5PCl7.以下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亮的是 〔 〕A .K +、4MnO -、24SO -、Cl -B .2Ca +、3HCO -、3NO -、24SO -C .Na +、2AlO -、3NO -、23CO -D .4NH +、24SO -、2S -、Cl -8.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在室温下不与水、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等作用,但易溶于氢氟酸,你认为其缘故可能是〔 〕A .氢氟酸的酸性比其它酸强B .氢氟酸的氧化性比其它酸强C .氢氟酸的还原性比其它酸强D .钛离子易与氟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电离物质9.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约为2316.0210mol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1 mol 3CH -所含的电子数为7A NB .在含196g 24H SO 的浓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使其充分反应,那么反应终止时,生成的2SO 分子数约为236.0210⨯个C .标准状况下,A N 个3CH Cl 分子具有的体积约为22.4LD .常温下含有A N 个2NO 、24N O 分子的混合气体,温度降至标准状况,其体积约为22.4L10.以下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B .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C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有阳离子 11.在一闭容器中,反应Aa(g)+bB(g)Cc(g)+Dd(g)达到平稳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变为原先的一半,当达到新平稳时,A 的浓度变为原平稳的1.5倍,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 .平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 .物质B 的转化率比原平稳时小C .物质C 的平稳浓度比原平稳小D .a b c d +>+12.以下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过量的4NaHSO 与2()Ba OH 溶液反应:22442Ba OH H SO BaSO H O +-+-+++=↓+B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2CO :C .43NH HCO 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432NH OH NH H O +-+=↑+D .2FeBr 溶液中通入过量2Cl :23222224Fe Br Cl Fe Br Cl +--+-++=++13.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后一种试剂,能观看到先沉淀后变澄清的是〔 〕①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②偏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④蛋白质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⑤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⑥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 ⑦氢氧化铁胶体滴加硫酸A .①②⑥⑦B .②③⑤⑦C .①②④⑥D .③④⑤⑥第II 卷三、非选择题26.〔18分〕〔1〕有A、B、C、D、E五种微粒,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
2019年4月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2019年4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Al2(SO4)3水解呈酸性,小苏打水解呈碱性,在溶液中二者发生互促水解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苏打是碳酸钠,一般不用苏打,选项A错误;B.油脂与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所以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选项B错误;C、醋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能溶解碳酸钙,故食醋能除水垢,选项C正确;D.二氧化硫有毒,虽然具有漂白性,但是不能用于食品漂白,选项D错误;答案选C。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苯和液溴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溴苯B. C4H2Cl8有8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C. 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D.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答案】C【解析】【详解】A、在FeBr3催化下,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选项A错误;B、分子式为C4H2Cl8的有机物可以看作C4Cl10中的两个Cl原子被两个H原子取代,可以采取“定一议二”法确定:、、,故C4H2Cl8共有9种,选项B错误;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CO2,乙醇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选项C正确;D、淀粉遇碘水显蓝色,纤维素遇碘水不显蓝色,木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选项D错误;答案选C。
3.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配制100mL1.00mol /L NaCl溶液,需要天平(带砝码)、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缺少玻璃棒不能完成相应实验,选项A错误;B、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碎泡沫塑料、硬纸板、温度计,缺少温度计不能完成相应实验,选项B错误;。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级高三(下)适应性考试(3月)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Na-23 Cl-35.5 Cu-64 Au-197第I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植物的秸秆、杂草和人畜粪便等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B. 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C. 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应用氢能源,但需要解决氢气的廉价制备、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D. 垃圾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答案】A【解析】【详解】A. 植物秸秆、枝叶、杂草含有生物质能,可发酵制取甲烷,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但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故A错误;B.Na2SO4•10H2O失水和结晶属于化学变化,能量转换形式为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化,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转换形式为太阳能和化学能的转化,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应用氢能源,首先要解决由水制备氢气的能耗、氢气的贮存和运输等问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垃圾处理厂利用垃圾发电可将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34 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2019052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8.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苯和液溴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溴苯B .C 4H 2Cl 8 有 8 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 C .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D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9. 某溶液中除水电离出的 OH -、H +之外含 Na +、Fe 2+、Al 3+、Ba 2+、SO 2-、NO -、Cl -中的 4 种,这 4 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 0.1 mol 。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无沉淀生成但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溶液中肯定不含Ba 2+B.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会减少一种C.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滤出沉淀,洗净灼烧后最多能得 8.0g 固体D. 该溶液中除水电离出的 OH -、H +之外所含离子是 Na +、Fe 2+、SO 2-、NO -10. 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 与 c 同周期且相邻。
物质 X 、Y 、Z 均由其中三种元素组成,且为中学常见强电解质,可发生反应X+Y=Z+H 2O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B .b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 .c 与 d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D .d 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11.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12.Mg –AgCl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如图用该水激活电池为电源电解 NaCl 溶液的实验中,X 电极上有无色气体逸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II 为正极,其反应式为Ag+ + e–=AgB.水激活电池内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C.每转移1 mole-,U 型管中消耗0. 5mol H2OD.开始时U 型管中Y 极附近pH 逐渐增大13.用AG 表示溶液酸度:AG = lgc(H +)-。
在室温下,用0.1mol•L-1 的NaOH 溶液滴定20.00mL c(OH )0.1mol•L-1的CH3 COOH 溶液,滴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0.1mol•L-1的CH3 COOH 溶液的pH=3.4B.A 点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00mLC.滴定过程中,c(CH3COO-)/c(H+)逐渐减小D.B 点溶液中可能存在c(Na+)>c(CH3COO-)> c(OH-)>c(H+)26.(14 分)Ba(NO3)2可用于生产烟花。
某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某种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FeO2)2、极少量CuCO3 等]制取Ba(NO3)2 晶体,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Fe3+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分别为3.2 和9.7。
(1)酸溶时不使用浓硝酸的原因是。
(2)酸溶后溶液中pH=1,Ba(FeO2)2 与HNO3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中和选用的X 为(填化学式);中和使溶液中(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少(中和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4)滤液得到Ba(NO3)2 晶体的操作依次为、、过滤。
(5)该厂生产的Ba(NO3)2 晶体含有少量Cu2+。
化学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法富集Cu 时,发现电解装置的阴极还有少量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为。
(6 )Ba2+致死量为355mg/kg 。
误食Ba2+可以服用MgSO4 溶液解毒,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请对上述流程中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进,改进措施是。
27.(14 分)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1) 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
(2) 分析现象i 、ii 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 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现象 a ”是。
(3) 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I :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 H 2SO 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 H 2SO 4 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4) 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实验 1:测得溶液的pH≈5实验 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Ag 2O 的作用是。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
(5) 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 中现象 i 、现象 iii 蓝色褪去的原因:。
28.(15 分) 研究 CO 2 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 一定条件下,在 CO 2 与足量碳反应所得平衡体系中加入H 2 和适当催化剂,有下列反应发生:CO(g)+3H 2(g) CH 4(g)+H 2O(g) ∆H 1=-206.2 kJ/mol CO(g)+H 2O(g)CO 2(g)+H 2(g) ∆H 2若 CO 2 还原 H 2 生成 0.1mol CH 4(g)和一定量的H 2O(g),整个过程中放 出的热量为 16.5kJ ,则△H 2 =。
(2) 为研究 CO 2 与 CO 之间的转化。
让一定量的CO 2 与足量碳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g) 2CO(g) ∆H ,测得压强、温度对 CO 的体积分数(φ(CO)%)的影响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① p 1、p 2、p 3 的大小关系是 ,图中 a 、b 、c 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
② 900 ℃、1.013 MPa 时,1 mol CO 2 与足量碳反应达平衡后容器的体积为 VL , CO 2 的转化率为,(保留一位小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③将②中平衡体系温度降至 640 ℃,压强降至 0.1013 MPa ,重新达到平衡后 CO 2 的体积分数为 50%。
条件改变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3) CO 2 可用于工业制备草酸锌,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液不参加反应),Zn 电极是 极。
已知在Pb 电极区得到 ZnC 2O 4,则 Pb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氯磺酰氰酯(结构简式为)是一种多用途的有机合成试剂,在 HClO 4-NaClO 4 介质中,K 5[Co 3+O 4W 12O 36](简写为 Co 3+W)可催化合成氯磺酰氰酯。
(1) 基态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组成HClO 4-NaClO 4的 4 种 元 素 的 电 负 性 由 小 到 大 的 顺 序 为 。
(2) 氯磺酰氰酯分子中硫原子和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 、,1 个氯磺酰氰酯分子中含有 σ 键的数目为 。
氯磺酰氰酯中 5 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 ClO 4- 的 空 间 构 型 为 。
(4) 一种由铁、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 1 所示,其中碳原子位于铁原子形成的八面体的中心,每个铁原子又为两个八面体共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 电石(CaC 2)是制备氯化氰(ClCN)的重要原料。
四方相碳化钙(CaC 2)的晶胞结构如图2 所示,其晶胞参数分别为 a 、b 、c ,且 a=b ,c =640 pm 。
已知四方相碳化钙的密度为 1.85 g·cm -3,中键长为 120 pm 。
则成键的碳原子与钙原子的距离为 pm 和 pm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6×10 23)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高分子H 是一种成膜良好的树脂,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②(1)A 的结构简式为,G 中官能团名称为(2)由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
(3)D 的系统命名为。
(4)化合物E 的沸点(选填“>”,“<”或者“=”)2-甲基丙烷。
(5)F 与新制Cu(OH)2 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 的结构简式为。
(7)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①分子中无环状结构且无支链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其中官能团能与H2 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4 4 3 2 3; 3V2 4 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20190522)7-13:C C B D D B D参考答案26. (14 分)(1) 浓 HNO 3 易挥发、分解(1 分)(合理答案即可) (2) Ba(FeO 2)2+8HNO 3=Ba(NO 3)2+2Fe( NO 3)3+4H 2O (2 分) (3)BaCO 3(1 分) ;Fe 3+、H +(2 分)(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 分)(5)NO -+ 6H O +8e -=NH ↑+ 9OH -(2 分 ) (6)Ba 2+ + SO 2- = BaSO ↓(2 分) 洗涤废渣并回收洗涤液(2 分)27. (14 分) (1) I 2;(1 分)(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变蓝)。
(1 分)(3)溶液中存在平衡H ++I -+ HIO I 2+H 2O ,加入硫酸,c(H +)升高,平衡右移,生成的碘与淀粉作用变蓝。
(2 分)(4)①Ag 2O+2I - +2H+=2AgI ↓+H 2O ;(2 分) ②同时除去 I 和H +;(2 分) ③HIO (2 分)(5)淀粉水解速率较慢,而碘在水中受热歧化较快,因而实验A 中 i 步骤加热后碘歧化,蓝色褪去;(2分) 而在ⅲ中经过较长时间,淀粉水解完全,蓝色最终再次褪去。
(2 分) 28. (15 分)(1)-41.2 kJ/mol (2 分)(2)①p1<p2<p3(2 分);Ka =Kb <Kc ;(2 分)②66.7%(2 分) 16mol/L(2 分);③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均减小(1 分);v(正)<v(逆);(1 分)(3)阳(1 分);2CO 2+2e -=C O 2-(2 分)35.(15 分)(1)1s 22s 22p 63s 23p 63d 74s 2 (或[Ar3d 74s 2])(2 分); Na<H<Cl<O(2 分)(2)sp 3(1 分);sp(1 分);5(1 分);N>O>Cl>C>S(2 分) (3)正四面体(2 分)(4)Fe 3C(2 分)(5)260(1 分);306(1 分)36. (15 分) (1)(1 分) 羧基(1 分)(2)(2 分)(3) 2-甲基-1,2-二溴丙烷(1 分) (4) >(2 分)(5) (2 分)(2 分)(7) 6(2 分)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