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Rank算法研究
PageRank算法在网页排序中的应用及改进

PageRank算法在网页排序中的应用及改进PageRank算法是一种在网页排序中广泛应用的算法,旨在根据页面间的链接关系和互动,为网页分配权重。
本文将介绍PageRank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其在网页排序中的应用,并探讨一些改进方法,以提高其准确性和效率。
一、PageRank算法的基本原理PageRank算法是由谷歌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于1996年提出的。
它根据网页之间的相互链接关系来计算每个网页的重要性指标,基本原理如下:1. 网页的权重:PageRank算法认为,一个网页的重要性取决于其被其他重要网页所链接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链接来自权重高的网页对被链接的网页权重的贡献也更大。
2. 链接关系的传递性:如果网页A链接到网页B,那么网页B将获得一部分网页A的权重。
这种链接关系的传递性可以通过迭代计算来逐步传递网页的权重。
3. 反向链接的重要性:网页B被更多重要网页所链接时,网页B的权重会更高。
这个想法来源于互联网上用户通过链接表达的投票行为。
相对于单纯的链接数量,反向链接更能反映网页的权威性和受欢迎程度。
二、PageRank算法在网页排序中的应用PageRank算法在网页排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搜索引擎中,通过计算网页的PageRank值,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从而提供更准确和有用的搜索结果。
1. 提高搜索准确性:PageRank算法通过对网页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将重要网页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
这样用户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权威和有价值的信息。
2. 抑制垃圾信息:通过使用PageRank算法,搜索引擎可以过滤掉一些垃圾信息或低质量的网页。
因为这些网页往往没有被高质量网页所链接,其PageRank值较低。
3. 发现新网页:PageRank算法还可以帮助搜索引擎发现新网页。
当一个新网页被高质量网页链接时,其PageRank值将增加,并逐渐被搜索引擎所索引和优先展示。
PageRank算法原理及应用

PageRank算法原理及应用引言互联网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中蕴含的各种信息,对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但是,互联网的信息量过于庞大,怎么才能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呈现给他们呢?这就需要搜索引擎的帮助。
而搜索引擎中的PageRank 算法,就是如何给各个网页进行排序的一种方法。
一、PageRank算法原理PageRank算法是由谷歌公司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提出的。
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把网页之间的链接看成一种投票制度。
举个例子,如果A网页中有指向B、C、D三个网页的链接,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A网页对B、C、D三个网页进行了投票。
同理,如果B、C两个网页又分别有指向A、D两个网页的链接,那么B、C网页对A、D网页也进行了投票。
但是,这个投票制度并不是完全平等的。
如果A网页的排名比B、C、D网页都要高,那么A网页对B、C、D网页的投票效果就要比B、C、D网页对A网页的投票效果更大。
又因为B、C网页同时又对A网页进行了投票,所以其对D网页的投票效果会比A网页的投票效果更大。
PageRank算法正是基于这种投票论证进行的,即如果一个网页被越多的其他网页链接的话,那么这个网页就越重要。
同时,如果链接这个网页的网页还有更高的权重,那么这个网页的权重就会更大。
Pagerank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
迭代中每个网页的PageRank 值逐渐逼近其真实值。
大致流程如下:1. 给每一个网页初始化PageRank值为12. 每个网页的PageRank值等于其他链接到这个网页的网页的PageRank值乘以这个网页投出去链接的数量除以被链接到的网页的总数再乘以一个0.85的系数,再加上一个概率0.153. 重复执行第二步,直到所有网页的PageRank值收敛二、PageRank算法应用PageRank算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搜索引擎排序上。
因为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一般都是以网页链接的形式呈现的,PageRank算法可以依据链接来判断网页的重要性并进行排序。
pagerank算法公式

pagerank算法公式
PageRank是一种衡量网页重要性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对于一个网页,其“重要性”或者“权威性”主要取决于其引用的网页质量和数量。
PageRank的计算公式如下:
v’=Mv
其中,v是一个n维向量,每个分量代表对应节点的PageRank值的估计值,称作概率分布向量。
M是一个n×n矩阵,表示万维网的网页构成的图。
节
点A、B、C、D代表网页,有向边代表起点页面包含终点页面的链接。
PageRank还有一个简化模型:一个网页的影响力等于所有入链集合的页面的加权影响力之和,公式表示为:PR(u)=∑v∈BuPR(v)L(v)PR(u)=\sum_{v \in B_{u}} \frac{P R(v)}{L(v)}PR(u)=v∈Bu∑L(v)PR(v)u为待评估的页面,Bu为页面u的入链集合。
针对入链集合中的任意页面v,它能给u带来的
影响力是其自身的影响力PR(v)除以v页面的出链数量,统计所有能给u带来链接的页面v,得到的总和就是网页u的影响力,即为PR(u)。
请注意,这只是PageRank算法的简化模型,实际应用中PageRank算法会更复杂。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PageRank算法的信息,建议咨询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
pagerank算法的概念

pagerank算法的概念Pagerank算法是一种用于衡量网页重要性的算法,最初由Google公司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提出。
该算法通过分析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来确定网页的排名。
Pagerank算法基于一个简单的思想:一个网页的重要性取决于其他重要网页指向它的数量和质量。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网页被许多其他网页链接到,那么它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网页。
Pagerank算法通过将网页与其他网页之间的链接看作是一个图的结构来实现。
在这个图中,网页是节点,链接是边。
每个网页都被分配一个初始的Pagerank 值。
然后,通过迭代计算,调整每个网页的Pagerank值,直到最终稳定。
在计算Pagerank时,算法会考虑以下因素:1. 入度链接数量:指向某个网页的链接数量越多,该网页的Pagerank值就越高。
2. 入度链接质量:如果指向某个网页的链接来自于高质量的网页,那么该网页的Pagerank值也会提高。
3. 网页自身的Pagerank值:一个网页的Pagerank值也可以由其他网页的Pagerank值传递过来,增加其自身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Pagerank算法使用一个迭代的计算过程。
在每一次迭代中,算法会根据链接关系和先前计算得到的Pagerank值来调整每个网页的当前Pagerank 值。
这个过程会重复进行,直到所有网页的Pagerank值收敛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理解Pagerank算法。
假设有三个网页A、B和C,其中A和B都链接到C,C链接到A。
初始时,每个网页的Pagerank值都是相等的。
然后,通过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Pagerank值。
在此过程中,由于网页A和B都链接到C,因此C的Pagerank值会增加。
另外,由于C链接到A,A的Pagerank值也会增加。
最终,我们可以确定每个网页的最终Pagerank 值,从而确定它们的重要性。
Pagerank算法在搜索引擎优化和网页排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机过程论文——PageRank算法的马尔科夫过程分析

PageRank算法的马尔科夫过程分析一、PageRank简介大名鼎鼎的PageRank算法是Google排名运算法则(排名公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用于衡量一个网站好坏的标准。
在揉合了诸如Title、Keywords标识等所有其它因素之后,Google利用PageRank来调整网页的排名,使得“等级/重要性”的网页会相对排在前面。
简单来说,Google通过下述几个步骤来实现网页在其搜索结果页面中排名:(1)找到所有与搜索关键词匹配的网页(2)根据页面因素如标题、关键词密度等排列等级(3)计算导入链接的锚文本中关键词(4)通过PageRank得分调整网站排名结果PageRank于2001年9月被授予美国专利,专利人是Google创始人之一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
所以,PageRank里面的Page并不是指网页,而是指佩奇~PageRank对于网页重要性的级别分为1~10级,10级为满级。
PR值越高说明该网页越受欢迎,也即越重要。
一个PR值为1的网站表明该网站不具备流行度,而PR值为7~10的网站则表明该网站是非常受欢迎的,或者说极其重要。
一般PR值达到4,就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网站了。
Google把自己网站的PR值设置为10~类似里氏震级,PageRank级别并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按照一种指数刻度,打个比方PageRank4比PageRank3虽然只是高了一级,但却在影响力上高上6~7倍,因此,一个PageRank5的网页和一个PageRank8的网页之间差距会比你可能认为的要大的多。
PageRank的思路很简单,打个比方:如何判断一篇论文的价值,即被其他论文引述的次数越多就越重要,如果被权威的论文引用,那么该论文也很重要。
PageRank就是借鉴于这一思路,根据网站的外部链接和内部链接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这个网站的价值,相当于每个到该页面的链接都是对该页面的一次投票,被链接的越多,就意味着被其他网站投票越多。
PageRank算法

PageRank算法1. PageRank算法概述PageRank,即⽹页排名,⼜称⽹页级别、Google左側排名或佩奇排名。
是Google创始⼈拉⾥·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于1997年构建早期的搜索系统原型时提出的链接分析算法,⾃从Google在商业上获得空前的成功后,该算法也成为其他搜索引擎和学术界⼗分关注的计算模型。
眼下许多重要的链接分析算法都是在PageRank算法基础上衍⽣出来的。
PageRank是Google⽤于⽤来标识⽹页的等级/重要性的⼀种⽅法,是Google⽤来衡量⼀个站点的好坏的唯⼀标准。
在揉合了诸如Title标识和Keywords标识等全部其他因素之后,Google通过PageRank来调整结果,使那些更具“等级/重要性”的⽹页在搜索结果中另站点排名获得提升,从⽽提⾼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质量。
其级别从0到10级,10级为满分。
PR值越⾼说明该⽹页越受欢迎(越重要)。
⽐如:⼀个PR值为1的站点表明这个站点不太具有流⾏度,⽽PR值为7到10则表明这个站点很受欢迎(或者说极其重要)。
⼀般PR值达到4,就算是⼀个不错的站点了。
Google把⾃⼰的站点的PR值定到10,这说明Google这个站点是很受欢迎的,也能够说这个站点很重要。
2. 从⼊链数量到 PageRank在PageRank提出之前,已经有研究者提出利⽤⽹页的⼊链数量来进⾏链接分析计算,这样的⼊链⽅法如果⼀个⽹页的⼊链越多,则该⽹页越重要。
早期的⾮常多搜索引擎也採纳了⼊链数量作为链接分析⽅法,对于搜索引擎效果提升也有较明显的效果。
PageRank除了考虑到⼊链数量的影响,还參考了⽹页质量因素,两者相结合获得了更好的⽹页重要性评价标准。
对于某个互联⽹⽹页A来说,该⽹页PageRank的计算基于下⾯两个基本如果:数量如果:在Web图模型中,如果⼀个页⾯节点接收到的其它⽹页指向的⼊链数量越多,那么这个页⾯越重要。
page rank算法的原理

page rank算法的原理
PageRank算法是由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
提出的,用于评估网页在搜索引擎中的重要性。
PageRank算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链接分析:PageRank算法基于链接分析的思想,认为一个
网页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其被其他重要网页所链接的数量来衡量。
即一个网页的重要性取决于其他网页对它的引用和推荐。
2. 重要性传递:每个网页都被赋予一个初始的权重值,然后通过不断迭代的计算过程,将网页的重要性从被链接的网页传递到链接的网页。
具体来说,一个网页的权重值由其被其他网页所链接的数量以及这些链接网页的权重值决定。
3. 随机跳转:PageRank算法引入了随机跳转的概念。
即当用
户在浏览网页时,有一定的概率会随机跳转到其他网页,而不是通过链接跳转。
这样可以模拟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的行为,并增加所有网页的重要性。
4. 阻尼因子:PageRank算法还引入了阻尼因子,用于调控随
机跳转的概率。
阻尼因子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通常取值为0.85。
阻尼因子决定了用户在浏览网页时选择跳转到其他网页
的概率。
通过以上原理,PageRank算法可以计算出各个网页的重要性
得分,从而在搜索引擎中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
PageRank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PageRank算法的原理及应用PageRank算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的网页排序算法,它是由Google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1998年发明的。
经过多次改进和完善,如今的PageRank算法已经成为了搜索引擎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算法原理、公式推导和应用探究三个方面来介绍PageRank算法。
一、算法原理PageRank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互联网上各个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进行排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页的权威性和价值。
所谓链接关系,就是指一个页面通过超链接将访问者引向另一个页面的关系。
如果一个网页被其他网页链接得越多,那么这个网页的权威度就应该越高。
但是,PageRank并不直接以链接数量作为评价标准,而是通过一个复杂的算法来计算每个网页的等级。
具体来说,PageRank算法是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概率模型,它将互联网上的所有页面抽象成图形,每个网页都是一个节点,超链接则是节点之间的边。
PageRank算法的核心计算就是将这个图形转化成一个矩阵,然后使用迭代的方式求出每个节点的等级,即PageRank值。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节点的PageRank值会受到其它所有节点的影响,而它自身的权值又会传递给其他节点,如此循环迭代,直到所有节点的PageRank值趋于收敛。
二、公式推导PageRank算法的公式推导是比较繁琐的,这里只能简单概括一下。
首先,PageRank值可以表示为一个向量,每个向量元素代表一个页面的权值。
由于PageRank算法是基于网页链接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来的,所以可以将它表示成一个矩阵M,该矩阵中的元素mi,j表示第j个页面指向第i个页面的链接数量。
接着,可以构造一个向量v,v中的所有元素都是1/N(其中N为网页总数),代表每个页面初始的PageRank值。
然后,PageRank值可以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PR(A) = (1-d)/N + d * (PR(T1)/C(T1) + … + PR(Tn)/C(Tn))其中,PR(A)表示节点A的PageRank值,d是一个常数(0<d<1),代表网页的阻尼系数,T1-Tn是所有指向节点A的页面,C(Ti)是Ti页面的出链总数,PR(Ti)是Ti页面的PageRank值,N为网页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 4
计 算 机 工 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 1000 3428(2006)04 0145 02 文献标识码 A
2006 年 2 月 February 2006
中图分类号 TP 391
网络与通信
PageRank 算法研究
黄德才 戚华春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杭州 310014) 摘 要 深入剖析了著名搜索引擎 Google 的关键技术 PageRank 算法 介绍分析了该算法的当前发展现状 并针对 PageRank 算法容易出 现主题漂移现象 利用提出的二阶相似度改进算法 关键词 PageRank 搜索引擎 排序算法 Google 实验表明 改进的算法有利于减少主题漂移现象 提高用户对检索结果的满意度
∑
1
+ cE (u )
对应的矩阵形式为 R’=c(AR’+E)
2 PageRank 算法分析
该算法的矩阵描述形式为 设 A 为一个方阵 行和列对应网页集的网页 如果网页 u 有指向网页 v 的一个链接 则 则有 否则 A
uv
由于 PageRank 算法是离线计算这个网络的 PageRank 值 在用户查询时仅仅根据关键字匹配获得网页集合 然后 排序推荐给用户 因此具有很高的响应速度 并且搜索引擎 Google 中的成功也证明该算法是高效 合理的 但由于仅仅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 该算法还存在不少
v∈ B ( u )
图 1 PageRank 值沉淀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Sergey Brin 和 Lawrence Page 改进 了算法 引入了衰退因子 E(u) E(u)是对应网页集的某一向 量 对应 PageRank 的初始值 算法改进如下
R ' (u ) = c
其中
R(v) N (v ) ∈ v B (u )
了一个结合链接和内容信息的 PageRank 算法 该算法的计算 形式为
Pq ( j ) = (1 − β ) Pq' ( j ) + β ∑ Pq (i ) Pq (i → j )
i∈B j
这里 Pq (i → j ) 指用户在查询主题 q 下从网页 i 跳转到 j 的可能 性 Pq' ( j ) 表示用户在网页中没有链出链接时 跳转到 j 的可 能性 而 Pq ( j ) 就是在查询 q 下的网页 j 的 PageRank 值 虽然 Pq (i → j ) 和 Pq' ( j ) 是任意分布的 为了统一这两个值 作者采用 一个查询 q 和网页 j 的相关函数 Pq ( j ) 分别计算这两个值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上包含的信息越来越丰 富 1994 年 最早的搜索引擎 World Wide Web Worm 就已经 标引了 11 万网页 到 1998 年 互联网包含了大约 3.5 亿个 文档 [1] 并且还以每天 1 百万的文档数量在增长 [2] 而著名 的搜索引擎 Google 目前拥有 10 亿个网址 30 亿个网页 3.9 亿张图像 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中 [3] 面对如此海量丰富的信息 人们只能依靠网络搜索引擎 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但由于传统的网络搜索引擎大多是 基于关键字匹配的 其查询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直到 1998 年 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Sergey Brin 和 Lawrence Page 借鉴引文分析思想 提出 PageRank 算法 [4] 算法通过分析网 络的链接结构来获得网络中的权威网页 并在商用搜索引擎 Google 中大获成功 掀起网络链接分析的高潮
作者简介 黄德才 (1964—) 男 博士 教授 主研方向 智能与数据挖掘 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 算法设计与分析 工程理论方法 戚华春 硕士 收稿日期 2005-02-17 E-mail qihuachun@ 人工 系统
=0
设 R 是对应网页集的 PageRank 值向量
可见
5
万方数据
i
PageRank 值的二次拟合曲线的斜率 D 为离最近一次页面下 载的时间间隔天数 M last 是最近一次下载的文档集内的文档 数目 用户检索时 搜索引擎将按照预测的 PageRank 值的高低 决定一个 URL 在检索结果中的位置 3.2 主题敏感的 PageRank 算法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Taher Haveliwala[6]提出了一种 主题敏感 (Topic-sensitive) 的 PageRank 算法解决了上文提到 的缺点 (3) 该算法考虑到有些页面在某些领域被认为是重要 的 但并不表示它在其它领域也是重要的 所以 算法先根 据 Open Directory[7]列出 16 个基本主题向量 并对每个网页 离线计算出对这些基本主题向量的 PageRank 值 在用户查询 时 算法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主题或查询的上下文 计算出 该主题与已知的基本主题的相似度 在基本主题中选择一个 最接近的主题代替用户的查询主题 算法的形式化表示如下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 [10]也提出了利用 HTTP 协议 记录每 个页面最近一次的修改时间 在运行分析算法的时候把页面 修改时间作为控制参数 给予新修改的页面以较高的权值 而给予老页面以较低权值 3.5 本文的改进 本文仔细分析了 PageRank 算法的随机冲浪模型 认为主 题漂移现象发生主要在于传统的 PageRank 对 PageRank 值是 平均分配的 这就导致主题无关网页获得它本不该获得 PageRank 值 使 PageRank 值在无效网页扩散 所以本文吸 收了 Matthew Richardson 和 Pedro Dominggos[8] 的思想 即 认为用户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是受到当前网页内容和 正在查询的主题的影响 提出一个对两个网页进行相似度描 述的二阶相似度概念 由于网页的相似性仅仅表现在两个网 页之间 因此二阶相似度概念就定义为某个网页对在网络连 接结构中出现的次数 t 并利用这个二阶相似度形成网络的相 似度矩阵 S S i , j = t 如果 i 有到 j 的链接 否则 Si, j = 0 新算 法描述为 其中 S p.T 是在相 似度 矩阵 S 中 网 页 p 对 T i 的相似度 值
PageRank Algorithm Research
HUANG Decai, QI Huachun
Information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PageRank algorithm of search engine Google, and introduces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d algorithm. It aims at that the PageRank algorithm always comes forth the topic drift, so this paper uses the new idea to improve this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works more efficient than traditional one, reduces the topic drift and improves the satisfactory of the surfers obviously. Key words PageRank; Search engine; Ranking algorithm; Google
1 PageRank 算法
1998 年 斯 坦 福 大 学 的 博 士 研 究 生 Sergey Brin 和 Lawrence Page 提出了网络链接分析的一个新算法 PageRank 该算法是建立在随机冲浪者模型上的 具体来说 假设冲浪 者跟随链接进行了若干步的浏览后转向一个随机的起点网页 又重新跟随链接浏览 那么一个网页的价值程度值就由该网 页被这个随机冲浪者所访问的频率所决定 PageRank 算法简单描述如下 u 是一个网页 F (u) 是页 面 u 指向的网页集合 B(u) 是指向 u 的网页集合 是 u 指向外的链接数 c 是规范化因子 (一般取 0.85) 那么网页 u 的 PageRank 值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R (u ) = c ∑ R ( v ) / N ( v )
Pq' ( j ) =
k ∈W
∑ Rq ( k )
Rq ( j )
P q (i → j) =
k∈F i
∑Rq (k)
Rq ( j )
3 PageRank 的改进算法
其中 W 是整个网络的网页集合 Fi 是网页 i 的链出网页集 合 有关函数 Pq ( j ) 是任意的 一般取在网页 j 的文本中查询 q 的关键字出现的次数 3.4 其它的改进算法 由于网页采用了半结构化的 HTML 语言 , 其包含有丰 富的结构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的宋聚博士 [9] 认为在抽取网页 t it le m eta 的主题内容时应加以利用 对位于 head 以及 a h ref= 等标记之内的关键词无疑应该重视 计算时 应赋予较大的权重系数 并对权重系数作出如下定义 N Wij = tf ij lg df + 0.5 ⋅ func (t j ) j
的缺点 (1) 比如 PageRank 算法偏重旧网页 因为旧网页被 其它网页链接到的可能性更高 而事实上新的网页可能会具 有更好的信息价值 (2)PageRank 算法偏重以 .com 结尾的网 站 因为这类网站往往是综合性网站 自然可以比其它类型 的网站获得更多链接 而事实上某些专业网站对问题的阐述 更具有权威性 (3)PageRank 算法无法区分网页中的超链接是 和网页主题相关还是不相关 即无法判断网页内容上的相似 性 这样就容易导致出现主题漂移问题 比如 Google Yahoo 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网页 拥有很高的 PageRank 值 这样 如果用户输入一个查询关键字时 这些网页往往也会出现在 该查询的结果集中 并会占据很靠前的位置 而事实上这个 网页与用户的查询主题有时并不太相关 继 Lawrence Page 提出 PageRank 算法以后 很多研究者 对 PageRank 进行了改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速评估的 PageRank 改进算法 针对缺点 (1) 上海交通大学的张玲博士 [8] 提出了一个加 速评估算法 该算法使得网络上有价值的内容以更快的速度 传播 相反 一些已经陈旧的数据的页面评估值也将加速下 滑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 PageRank 值变化情况 预测某个 URL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期望值并把 它作为搜索引擎提供检索服务的有效参数 算法定义了一个 url 的加速因子 AR 为 AR = PR × sizeof ( D ) 其中 sizeof ( D) 为整个页面集合的文档数 加速后的 PageRank 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