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输血指南整理

合集下载

最新产科输血指南资料

最新产科输血指南资料
输血的基本知识
一、定义
大量失血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h内丢 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年人出血速度达到150 ml/min; 或出血速度达到1.5 ml.kg-1·min-1超过20 min。
大量输血是指24 h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20 u红细胞; 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 h 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 ml·kg-1·min-1。临床上,患者急性失血量达自身血容量 的30%~50%时,往往需要大量输血。
重组活化Ⅶ因子(rFVIIa)
对于钝性伤患者,如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出血,并 积极使用血液成分及抗纤溶药物,Hct>0.24,血小板 >50×109/L,Fib>1.5~2.0 g/L,重度酸中毒、严重低 体温、低钙血症已经纠正后,仍然持续存在的顽固 性出血,推荐考虑使用rFⅦa,推荐剂量为90 μg/kg; 没有明确指征者不推荐使用rFVIIa(2C)。
(1)对于RhD阴性的男性患者或无生育需求的女性
二、 指南推荐
1. 实验室 不推荐以单次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ct)
检查作为独立的实验室指标来决定是否输血,应结 合每个患者的失血速度、血容量、临床表现、贫血 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及心、肺功能而综合考虑(1B)。 不推荐单独以某个常规凝血指标来指导输血治疗 (1C)。
2. 血制品种类
5. 紧急输血
紧急同型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
输血科接到紧急配血样本后,应立即进行ABO、RhD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15~30 min内提供第一袋(2U) 同型相合性的红细胞。
紧急非同型输血:特别紧急情况下,可遵循配合性
(相容性)输血原则,暂时选用ABO和RhD血型相容 的非同型血液,以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具体原则如 下:

产科输血指南

产科输血指南

二、 指南推荐
1. 实验室 不推荐以单次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ct)
检查作为独立的实验室指标来决定是否输血,应结 合每个患者的失血速度、血容量、临床表现、贫血 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及心、肺功能而综合考虑(1B)。 不推荐单独以某个常规凝血指标来指导输血治疗 (1C)。
2. 血制品种类
新鲜冰冻血浆(FFP)
FFP用于补充凝血因子以预防出血和止血。避免将FFP用于 扩容、纠正低蛋白血症和增强机体免疫。
当PT、APTT>1.5倍参考值,INR>1.5或TEG参数R值延长时,
推荐输注FFP(1B)。 对于严重创伤大出血、预计需要注≥20U红细胞的患者,
推荐尽早积极输注FFP(1B)。 对于明确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的创伤患者,推荐输注FFP
产科输血指南
输血的基本知识
一、定义
大量失血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h内丢 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年人出血速度达到150 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 ml.kg-1·min-1超过20 min。
大量输血是指24 h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20 u红细胞; 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 h 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 ml·kg-1·min-1。临床上,患者急性失血量达自身血容量 的30%~50%时,往往需要大量输血。
对于复苏后的创伤患者,Hb>100g/L时,可以不输注红细 胞(1B)。
对于术后的创伤患者,若存在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心 动过速且输液无效或伴有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症状时,当 Hb≤80 g/L时,考虑输注红细胞(1C)。
对于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患者,当Hb<100g/L时, 考虑输注红细胞(1C)。

妇产科输血指南范文

妇产科输血指南范文

妇产科输血指南范文引言:输血是妇产科领域常见临床操作之一,能够有效地挽救孕妇或分娩期间出现的急性大出血等临床状况,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

然而,输血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妇产科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遵循严格的输血指南,以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产科输血指南,以供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输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输血的适应证:(1)血红蛋白浓度低于70g/L;(2)产妇出现严重贫血症状,如心悸、乏力等;(3)术中或术后出现大出血,无法通过药物控制;(4)严重产后出血,导致循环衰竭的情况;(5)其他情况下,孕妇出现急性失血的紧急情况。

2.输血的禁忌证:(1)严重的输血反应史;(2)抗人类白细胞抗体(anti-HLA抗体)阳性;(3)因宗教信仰等原因拒绝输血;二、输血前的评估和准备:1.输血前的评估:(1)妇产科医生需要详细了解孕妇和胎儿的病情,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输血操作;(2)了解孕妇的血型和抗体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输血血型;(3)评估孕妇出血的原因及出血程度;(4)检查孕妇的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

2.输血前的准备:(1)确保孕妇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血型和抗体检测结果;(2)准备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和输血所需的设备及管路,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3)对输血设备和输血液品进行校验,保证其功能正常;(4)准备输血病房,保证环境的整洁和无菌;(5)配备输血所需的急救设备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三、输血的操作和监测:1.输血的操作:(2)将输血血袋与输血管路连接,使用洁净的无菌注射器抽取适量的血样进行交叉配血,确认无输血不符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3)对输血血袋进行抛光处理,并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固定,确保输血血袋不被挤压;(4)将血袋中的血液缓慢地输注给孕妇,避免急速输注,以防发生输血反应;(5)在输血过程中,孕妇应保持适当的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以减少输血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

妇产科输血

妇产科输血

妇产科输血医院妇产科输血技术规范为加强和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输血的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和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2011年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我院妇产科输血规范。

妇、产科大夫在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认真执行。

一妊娠合并慢性贫血的输血1常见原因是铁缺乏,明确诊断后补充铁及治疗,不轻易输血。

因为输血不能纠正铁缺乏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2输血指征不能仅依据Hb的高低,而要以症状为主。

3妊娠期代偿性血容量增高,有输血指征者只能输注红细胞,不应输全血。

4输血指征:1)妊娠<36周,Hb<50g/L不伴任何症状应输注红细胞;Hb50~70g/L伴有缺氧症状或原有心肺疾患应输注红细胞。

2)妊娠>36周,Hb<60g/L不伴任何症状应输注红细胞;Hb60~80g/L伴有缺氧或原有肺心症疾患应输注红细胞。

二产科出血的输血1扩容治疗:1)估计失血在1000ml以上(约占产科出血患者的4%)应迅速开放2条经脉通路,在采集血标本做交叉配血的同时快速(45分钟内)输入平衡盐液2000ml,既能补充血容量,又能起稀释作用,预防DIC的发生(孕产妇处于高凝状态);2)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只需快速输入含钠的晶体液;3)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输入晶体液和人工合成胶体液;4)扩容是否充足观察每小时尿量最为简便,因为肾功能对循环的变化特别敏感,如尿量>0.5ml/(kg.h)则应减慢输液速度,否则应加快输液速度。

2输血治疗:1)产科输血,特别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关键是迅速输液补充血容量,随后才考虑输血。

2)红细胞输注:Hb<70g/L应输注红细胞。

如情况紧急,在交叉配血完成前,可先输O型红细胞,RhD阴性且有生育需求的女患者使用RhD阴性O型红细胞,。

3)FFP输注:多数产后出血患者年轻体健,肝功能良好,可不断合成凝血因子,一般不需要输注FFP(凝血功能障碍除外)。

产科成分输血方案及流程

产科成分输血方案及流程

产科成分输血方案及流程一、产科成分输血的重要性。

1.1 产科情况特殊。

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关乎着两条生命的安危。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产后大出血等,这时候输血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在战场上,血液就是生命的“弹药”,没有足够的“弹药”,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1.2 成分输血的优势。

成分输血和传统的全血输血可不一样。

成分输血就像是给产妇进行“精准治疗”。

它只输入患者所需要的血液成分,这样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又能减少不良反应。

这就好比我们做饭,不是一股脑把所有食材都放进去,而是根据口味精准地选择调料。

二、产科成分输血方案。

2.1 红细胞输注方案。

如果产妇是因为失血过多而导致贫血,红细胞输注就是关键。

在确定要输注红细胞的时候,我们得先对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要是血红蛋白低于某个数值,那就得考虑输血了。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的,得像挑选最适合的礼物一样慎重。

而且,在输血过程中,我们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反应,就像守护着一个娇嫩的花朵,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2.2 血小板输注方案。

当产妇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时,血小板输注就派上用场了。

这血小板就像是血液里的“小补丁”,能堵住那些出血的地方。

我们要根据产妇的血小板计数和她的出血情况来决定是否输注以及输注的量。

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可能会有不良反应,少了又起不到作用,真可谓是“过犹不及”。

2.3 血浆输注方案。

血浆输注在产科也有它的作用。

如果产妇凝血功能出现问题,血浆就像是“凝血小助手”。

我们要查看凝血指标,根据具体情况来输注血浆。

这就好比给一辆出故障的汽车找到合适的零件去修复它,每个环节都要严丝合缝。

三、产科成分输血流程。

3.1 输血前准备。

首先呢,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血液指标等。

还要向产妇或者家属详细解释输血的必要性、风险等,就像给他们上一堂“输血小课堂”,得让他们心里有数。

同时,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这可不能马虎,就像考试时检查答案一样,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产科输血2015指南

产科输血2015指南

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02 03
规范产科输血操作
本指南对产科输血的操作流程、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前评估、输血中 监测、输血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确保输血过程的科学、合理和 安全。
促进产科输血技术的发展
本指南的制定和实施将促进产科输血技术的发展,提高医务人员对输血 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准备
在输血前应对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检 查,确保其质量;同时,应准备好必 要的输血器材和抢救设备,以确保输 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03
产科输血技术规范
输血前准备与核对制度
01
02
03
输血申请单核对
确保输血申请单信息准确 无误,包括患者姓名、性 别、年龄、住院号、诊断 等。
血液标本核对
对血液标本进行认真核对 ,包括核对采血时间、血 型、交叉配血结果等。
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03
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培训,提高其依法执业的能力和水平。
06
总结与展望
本指南内容总结回顾
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
详细阐述了产科输血的各种适应症和禁忌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 明确的指导。
输血方法与技术
介绍了各种输血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输血 方法提供参考。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禁忌症
02
03
04
过敏体质:如果患者有输血过 敏史或对某种血液成分过敏,
应避免输血。
感染:如果患者存在感染或发 热,应暂缓输血。
肾功能不全:对于肾功能不全 的患者,应谨慎输血,避免输 入过多的库存血中的高钾。
输血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
在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需要输血及 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

产科自体输血相关指南

产科自体输血相关指南

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2017)
15
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2017)
-产科围术期血液保护
▪ (1)剖宫产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
▪ 1) 一般原则: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指利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手术失血进行回收、抗凝和洗涤,得 到的红细胞回输给患者本人。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时,往往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短时间内造成失血 性休克,因此需要及时大量输血来抢救生命。回收式自体输血用于高危出血剖宫产患者不仅能够及时救助 生命,还能够减少异体血输注量,改善患者预后,节约血资源。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证据证明其安全性和 有效性,但是由于羊水栓塞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剖宫产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需要有效的去除 羊水成分,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其特殊性。剖宫产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由麻醉科与相关科室配合实施, 麻醉科医师同时负责实施过程中的医疗监护。自体血液回收机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按照制 造商的规定进行安装。血液回收应采用合格的设备(经CFDA认证的机器),回收处理后的自体血应达到一 定的质量标准。
Ananth. Am J Obstet Gynecol,1997,177(5):1071-1078
胎盘植入发生率逐年增加
➢ 胎盘植入发生率逐年增加趋势,ACOG估计发生率为1:2500 (2002 年)
➢ 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0.8/1000次分娩上升到了近 十年的约3/1000次分娩。
产科自体输血相关指南
© Copyright Fresenius Kabi AG
英国CEMACH(the confidential enquiry into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报告:
每百万个孕妇中有8.5位死于 产科大出血

产科并发症的输血操作规程

产科并发症的输血操作规程

产科并发症的输血操作规程病理产科患者常并发严重的大出血、休克和DIC,抢救这些危重患者除及时去除病因和对症处理外,输血治疗往往必不可少。

因此,熟悉这些并发症的病理生理,掌握正确的输血指征,选择适当的输血方法,是保证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一、产科出血产科出血是指妊娠、分娩或产褥期女性生殖器官的出血。

临床分为妊娠早期出血、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出血和产后出血,其中,产后出血最常见。

急性失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产后的身体恢复。

因此,迅速识别和正确处理产科出血能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一)病理生理反应产科出血,特别是大量失血时,母体在失血性休克的初期可以通过下列代偿机制,以维持机体的稳定:①即刻自体输血;②迟发自身输液;③血液重新分布:肌肉、皮肤和子宫等内脏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优先保证心、脑、肾上腺的血液供应。

由于胎儿Hb的氧饱和度较成人为高,而胎儿器官的血流灌注量又往往超过其对氧的需要量,因此,休克初期阶段引起的缺血缺氧胎儿尚能耐受。

但是子宫胎盘的血流量是与血压以及子宫动脉的灌流量成正比的,子宫动脉对内脏神经刺激和a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反应又较其他器官明显,所以当低血容量休克持续存在时,子宫胎盘血流灌注量的下降将比全身血压下降所引起的血流减少更加明显。

(二)临床特点1.产科出血在妊娠的不同阶段其病因不同引起出血的病因包括:①妊娠早期出血:自然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等;②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和子宫内翻等;(3)产后出血:宫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滞留或残留以及凝血障碍等。

2.产科出血多表现为大量急骤出血因出血量大,孕产妇短时间内即可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也有少数出血表现为少量持续的出血或隐性的宫腔积血,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及早治疗,亦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出现休克。

3.出血病因去除后,病情迅速好转患者均为年轻的孕龄妇女,抗病能力较强,出血病灶叉局限于生殖器官,如能及时去除病因,病情多数能迅速好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输血指南整理
一、输血的原则
限制性输血比开放性输血好
输红细胞比全血好
输去白细胞血比不去白细胞血好
输晶体液/胶体液比单纯晶体液好
羟乙基淀粉(万汶、贺斯)扩容比白蛋白扩容好
急性创伤病人延迟性液体复苏比快速补液好
二、输血指征
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 .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Hb>100g/L不必输血
Hb<70g/L应考虑输浓缩红细胞
Hb<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
出血量>30%可输入全血
美国
美国ASA Hb<60g/L
美国NIH Hb<70g/L
美国FDA Hb<70g/L
美国输血学会Hb<80g/L
台湾Hb<6g/dl
日本Hb<7-8g/dl
2.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美国ASA 血小板一般用于血小板计数<50×109 /L ,很少超过100 ×109 /L
新加坡严重血小板减少,有威胁生命的出血或可能性。

血小板大于20 x 109/L通常不会自发出血。

输注15-20单位全血或红细胞,血小板经常下降低于这个水平,是输入血小板的指征。

台湾(當血小板低於50,000/μl或血小板機能不良者、有明顯出血或正在出血者)
巨量輸血後之血小板稀釋現象。

日本输血小板的基准:5万以下
3.新鲜冰冻血浆(FFP)(全部凝血因子,包括V和VIII因子)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美国ASA 新鲜冰冻血浆一般用于PT/PTT >1.5倍对照组
新加坡大量输血(24小时内替换全部血容量)。

肝脏疾病已发生出血时或预期手术会发生出血时。

VitK相关的凝血障碍的状态。

不应输入FFP纠正低血容量,或作为免疫球蛋白来源扩容.
日本:PT, APTT延长至正常对照值的1.5倍以上或凝血因子减少30%以上,
4.冷沉淀富含VIII因子、纤维蛋白原和vWF
美国ASA 冷沉淀一般用于出血和纤维蛋白原<800㎎/L
新加坡低纤维蛋白血症(DIC综合症)血友病A(无VIII因子时)
日本纤维蛋白原100mg/dl以下
4. 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台湾. 適用於休克伴隨有大量急劇出血,其失血量超過總血量35%以上的病人;.交換輸血每單位全血(250ml)可使成人提升Hb約0.5g/dl,Hct約1~2%。

三、失血量与输血
1.根据症状评估失血量
失血量症状
失血量500 ml,占血容量10%无症状
失血量1000ml,占血容量20%安静时无症状, 运动后有症状
失血量1500ml,占血容量30%卧位时少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
失血量2000ml,占血容量40% 安静时中心静脉压下降、心输出量及血压下降等
严重休克可导致死亡
失血量2500ml,
2.根据出血量决定输血策略
1)日本卫生部输血指南
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失血在循环血量的15-20%(体重的7%)以内时,输入乳酸林格氏液等,量为失血量的2-3倍
失血量在20-50%时,应输入晶体液+红细胞浓缩液,一般不用等张白蛋白制剂,为维持胶体渗透压,应使用HES,右旋糖酐等
失血量在50-100%时,输入晶体液+浓缩红细胞+等张白蛋白制剂
失血量超过循环血量时(24小时内100%以上),考虑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缩血小板,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平均压在60-70mmHg以上,尿量0.5-1.0ml/kg·h
2)新加坡指南
. 急性失血病人,血容量恢复比红细胞补充更重要。

最初补充晶体和/或胶体液,减少输血的需要。

急性出血病人即使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正常,也可能需要输血。

细胞内外的平衡常需一个小时或更长。

大多数病人丢失20%血容量可仅通过输入晶体液纠正。

出血1L可以仅靠扩容剂治疗。

当发生或很可能发生缺氧时,应输入红细胞或全血。

当出血量超过血容量25%时,缺氧风险大大增加。

输血的需要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的评估。

4. 中国(第六人民医院)
②确保红细胞携氧能力,输注悬浮红细胞(血细胞容积 0.27-0.33)。

第1h输血量至少是失血量的40%。

同时应注意输血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