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浓度换算 臭氧发生器发生量计算

合集下载

臭氧发生器发生量计算公式及过程

臭氧发生器发生量计算公式及过程

臭氧发生器发生量计算公式及过程
附页:臭氧产量计算公式及过程
1、计算方法
1.1 臭氧产量的计算
DO3=CO3?QN(g或mg)
式中DO3——臭氧产量,g或mg。

CO3——臭氧浓度换算
QN——标准状态下,气体实际流量,m3/h或L/h
1.2空气流量换算公式
气体流量的修正计算:流量计使用时被测气体的温度、压力,往往与流量计分度标定时有所不同。

因此,使用时读数的流量显示值,常常不是流经流量计气体的真实反映,必须予以修正。

其公式如下:QN=(PsTN/PNTs)1/2?Qs
式中:QN——标准状态下,气体实际流量,m3/h或L/h;
Qs——测量(试验)状态下,气体在仪表中的显示流量,m3/h 或L/h;
Ps——测量(试验)状态下,气体的压力,Pa;
TN——仪表标定时的绝对温度,(273.15+20)K;
Ts——测量(试验)状态下,气体的温度K;
PN——仪表标定状态时的绝对压力(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25×105Pa)
1.3臭氧浓度换算
臭氧检测仪直接读出的单位是ppm,换算成mg/m3公式如下:CO3=104M/22.4?ppm?[273/(273+T)]*(Ba/101325)
上式中:
M----为臭氧分子量
ppm----测定的体积浓度值
T----温度
Ba----压力
104—稀释倍数。

空气消毒的计算公式

空气消毒的计算公式

空气消毒的计算公式在食品生产工艺中,对于无菌生产洁净区域环境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剂,以保证“无菌食品”生产所必需的相应洁净度环境。

在这里,臭氧作为一种广谱杀菌的“绿色”消毒剂应为首选。

下面介绍一下臭氧设备的选择方法:臭氧用量计算臭氧总用量公式为W=NV/(1-S)公式中W——臭氧总用量,mg/h;V——总体积,m3;S——臭氧的衰败率,S=40%; N——车间消毒保持的臭氧浓度,mg/m3。

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及实际应用经验,三十万级取N =10ppm=20mg/m3;十万级取N =15ppm=30mg/m3;万级取N =20ppm=40mg/m3;百级取N =30ppm=60mg/m3。

例如:某工厂为空气灭菌,洁净室需10万级,臭氧浓度为15ppm(30mg/m3),消毒体积4000 m3,则所需臭氧产量为W=NV/(1-S)= 30*4000/(1-40%)=200000mg/h= 200 g/h由此,考虑臭氧消耗及其他因素,可选用一台200g/h臭氧发生器。

臭氧在中央空调系统总空气消毒,灭菌设计依据在食品生产工艺中,对于无菌生产洁净区域环境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剂,以保证“无菌食品”生产所必需的相应洁净度环境。

在这里,臭氧作为一种广谱杀菌的“绿色”消毒剂应为首选。

下面介绍一下臭氧设备的选择方法:V=V1+V2+V3 V-总消毒体积、V1-洁净区体积、V2-管道体积、V3-循环风量(送风量)空气体积的损失。

在计算过程中,由于V2较小,可忽略不计。

V3实际上等于循环风量(送风量)×1.1%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确定臭氧的投加量(g/h),食品车间(十万级)一般选用臭氧浓度为15ppm(30mg/m3),那么臭氧发生器的产量:W=NV/(1-S)=N×(V1+V3×1.1%)/(1-S)。

臭氧发生器设计参数的计算

臭氧发生器设计参数的计算

臭氧发生器设计参数的计算: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D级区的总体积:约195.4m3
送回风管总体积:约63m3
补充体积=HVAC 系统循环总风量(m3/h)×80%(设定新风补充量为80%)× 10%(保持洁净区正压需补充的新风量)
补充体积:约11400×0.80×0.1=912m3
消毒体积=房间体积+风管体积+补充体积:约1170.4m3
根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中每小时消毒空间体积(V)的计算:臭氧的半自然半衰期(S)参比状态下为20分钟,1小时的衰退率为62.25%,空气中臭氧浓度应达到5~10×10-6,折算为19.63mg/m3。

则通过消毒空间体积(V)计算臭氧发生器每小时发生臭氧量(W)如下:
V×19.63 1170.4×19.63
W = = = 60.861g /h (1-S)(1-62.25%)
由上式可知,按1小时达到消毒浓度计,应选用发生量为60g /h以上的臭氧发生器。

考虑臭氧发生器实际功率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为确保消毒的效果并缩短达到消毒浓度的时间,选用发生量为60g /h的臭氧发生器。

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

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

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2010-03-3114:46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产量和电耗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适用于以电为能源臭氧发生器的测定。

2名词术语电耗specificenergyconsumption设备生产单位重量的成品所消耗的电能。

3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1臭氧浓度3.1.1方法原理概要: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

其反应式为:O3+2KI+H2O--O2+I2+2KOH(1)I2+2Na2S2O3--2NaI+Na2S4O6(2)3.1.2试剂3.1.2.1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

此溶液1.00mL含0.20g碘化钾。

3.1.2.2(1+5)硫酸(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p=1.84;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

3.1.2.3C(Na2S2O3·5H2O)=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

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0.1mol/L。

再加入0.2g碳酸钠(Na2S0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标定,调整浓度到0.1000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标定方法见附录A)。

臭氧发生器发生量计算公式及过程

臭氧发生器发生量计算公式及过程

附页:臭氧产量计算公式及过程
1、计算方法
1.1 臭氧产量的计算
DO3=CO3•QN(g或mg)
式中DO3——臭氧产量,g或mg。

CO3——臭氧浓度换算
QN——标准状态下,气体实际流量,m3/h或L/h
1.2空气流量换算公式
气体流量的修正计算:流量计使用时被测气体的温度、压力,往往与流量计分度标定时有所不同。

因此,使用时读数的流量显示值,常常不是流经流量计气体的真实反映,必须予以修正。

其公式如下:
QN=(PsTN/PNTs)1/2•Qs
式中:QN——标准状态下,气体实际流量,m3/h或L/h;
Qs——测量(试验)状态下,气体在仪表中的显示流量,m3/h或L/h;
Ps——测量(试验)状态下,气体的压力,Pa;
TN——仪表标定时的绝对温度,(273.15+20)K;
Ts——测量(试验)状态下,气体的温度K;
PN——仪表标定状态时的绝对压力(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25×105Pa)
1.3臭氧浓度换算
臭氧检测仪直接读出的单位是ppm,换算成mg/m3公式如下:
CO3=104M/22.4•ppm•[273/(273+T)]*(Ba/101325)
上式中:
M----为臭氧分子量
ppm----测定的体积浓度值
T----温度
Ba----压力
104—稀释倍数。

臭氧消毒浓度计算

臭氧消毒浓度计算

3.3.4 消毒浓度计算过程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实际应用经验,利用 HVAC系统集中投加时,臭氧发生器选用按以下方法计算:首先计算实际臭氧消毒体积,实际体积由三部分组成V = V1 + V2 + V3,V1洁净区空间体积,V2空气净化系统体积,V3循环时空气损失体积,实际计算过程中V3等于循环系统总风量的1.2%。

(1)317车间洁净区十万净化级取C = 5ppm = 10mg/ m3;(2)W = C×v/d w:实际选用臭氧发生器的产量,单位为g/h。

c:单位体积臭氧投加量。

V:实际臭氧消毒体积。

d:臭氧衰退系数0.42。

(3)317车间洁净区设计臭氧浓度按空间浮游菌为5ppm,洁净一区消毒体积2701.7m³, 额定送风流量60000m3/h,消毒时送风量为30000m3/h;洁净二区消毒体积3058.5m3,额定送风流量72500m3/h,消毒时送风量为36250m3/h。

(4)臭氧消耗计算317车间洁净一区实际臭氧消毒体积V = V1 + V2 + V3 =2701.7+30000×1.2%=3061.7m³/h;臭氧投加量W=10mg/m³×10-3×3061.7 m³/h÷0.42=72.9g/h 317车间洁净二区实际臭氧消毒体积V = V1 + V2 + V3 =3058.5+36250×1.2%=3493.5m³/h;臭氧投加量W=10mg/m³×10-3×3493.5m³/h÷0.42=83.18g/h 221、222车间洁净区空间消毒2小时,设置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总量为90g/小时,可以满足洁净区空间消毒臭氧浓度需求。

臭氧消毒操作规程

臭氧消毒操作规程

臭氧消毒操作规程目的:建立洁净区环境臭氧消毒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环境的臭氧消毒操作责任:空调工等对本规程负责实施。

内容:1洁净区环境的臭氧消毒。

1.1灭菌频次连续生产每周用臭氧消毒一次;间断生产时,每次生产前用臭氧消毒一次。

1.2 D级洁净区臭氧消毒:臭氧浓度应不低于10ppm(即20mg/ m3);C级洁净区臭氧消毒:臭氧浓度不低于15ppm(30mg/m3).1.3 依据灭菌浓度和臭氧器每小时的发生量计算臭氧发生器运行时间。

附公式:W=CV/1-SW-臭氧发生量C-臭氧浓度S-臭氧工作1h自然衰退率(62.5%)V-空气总体积V1-洁净区体积V2-HVAC系统风管容积V3-保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的臭氧消耗量V=V1+V2+V3H=W/W1W1为臭氧发生器每小时产生的臭氧量1.4 臭氧发生器的操作,开启臭氧发生器启动按钮,调整时间计时器旋钮至计算出的臭氧发生器运行时间的刻度,运行臭氧发生器。

1.5正常生产前3小时开启空调机臭氧灭菌程序,(各排风机处于关闭状态)微开新风阀角度控制在4-5度,补偿新风以保证洁净室处于正压,调整室内相对湿度,应在50%~85%。

臭氧浓度达到后关闭臭氧发生器,空调循环1小时后;非正常运行,生产前3小时开启空调机运行,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后,先进行0.5小时自净,然后进行臭氧灭菌程序,(各排风机处于关闭状态)微开新风阀角度控制在4-5度,补偿新风以保证洁净室处于正压,调整室内相对湿度,应在50%~85%。

臭氧浓度达到后关闭臭氧发生器,空调循环1小时后。

1.6开启新风阀到正常位置即新风阀设定角度,开启各部位排风风机,空调机组进入正常运行。

1.7在空调机组臭氧灭菌程序结束,各部位排风风机开启运行0.5小时后,人员才可进入洁净区进行正常生产作业(或检测工作)。

第 1 页共 1 页。

0410.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测量和计算方法

0410.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测量和计算方法

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测量和计算方法1 臭氧浓度1.1 方法原理概要: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 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

其反应式为:O3+2KI+H2O——O2+I2+2KOH(1)I2+2Na2S2O3——2NaI+Na2S4O6(2)1.2 试剂1.2.1 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0mL 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

此溶液1.00mL含0.20g碘化钾。

1.2.2 (1+5)硫酸(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p=1.84;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

1.2.3 C(Na2S2O3·5H2O)=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

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0.1mol/L。

再加入0.2g碳酸钠(Na2S0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标定,调整浓度到0.1000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标定方法见附录A)。

1.2.4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稀释到100mL;煮沸几分钟后放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可加入1.25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

1.3 试验仪器、设备及对其要求1.3.1 三角洗瓶(吸收瓶)500mL。

1.3.2 滴定管50mL,宜用精密滴定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氧浓度
10ppm t(℃)
V C(mg/m 3)2524.46619.62
V (消毒空间的体积
m 3)600
S (臭氧自然衰退期)62.25%
W(mg/h)=C*V/(1-S)31182
计算得到臭氧发生器的
发生量为31182mg/h.
空气消毒 在封闭空间内、无人状态下,采用20mg/m 3
浓度的臭氧,作用30min ,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90%以上。

消毒后应开窗通风≥30min ,人员方可进入室内。

物体表面消毒 在密闭空间内,相对湿度≥70%,采用60mg/m 3浓度的臭氧,作用60min ~120min 。

臭氧消毒有效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C )应达到10ppm ,折算为19.62mg/m 3;臭氧
发生器工作1h 后,臭氧自然衰退率(S )为62.25%;则选择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W (mg/h ):注:1)臭氧的分子量:15.9994×3=47.9982,25℃的气体摩尔体积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计算为22.4141×(25+273.15)/273.15=24.465 L/mol ,
C(mg/m3)=10ppm×47.9982/24.465=19.62 mg/m3。

(另有资料中称
1ppm=2.14mg/m3,是用0℃的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 计算出来的);
2)填充蓝色的单元格可以输入数据,橙色的时通过公式自动计算得到的,不能输入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