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试卷高一语文期中期末考试题汇总版(含答案) (5)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推荐文章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热度: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三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初三月考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的练习是巩固语文知识的途径,语文期中考试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第Ⅰ卷一、语言基础(24分,每小题3分)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zhì) 漫溯(sù) 翌(yì)年颓圮(qǐ)B.愤懑(mèn) 青荇(xìng) 皮辊(kǔn) 创(chuàng)伤C.绯闻(fěi) 瞋(chēn)目河畔(pàn) 长歌当(dāng)哭D.横亘(gèn) 彳亍(chì chù) 菲(fěi)薄顷(qǐng)刻之间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涟漪踌躇气势磅薄诎诎B.萧瑟寂寥诲莫如深星辉斑澜C.尸骸作揖直截了当切齿拊心D.夜缒诽红陨身不恤秋毫无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黑”风暴来势强劲,全市上下激浊扬清,社会正气得到了强有力的弘扬。
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话:邪不压正。
B.中国乒乓球队从47届世乒赛载誉归来,国家体委在人民大会堂摆下鸿门宴为他们庆功。
C.基地组织的一系列挑衅活动已使美国政府怒发冲冠,决定把重点打击基地组织作为首要目标。
D. 厦门导游大赛中,参赛选手韩伟把多位当红明星的招牌动作和代表作品重新编排,他绘声绘色的模仿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子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茅塞顿开惊涛骇浪B. 耳濡目染瞬息万变C. 气壮山河畏首畏尾D. 倾盆大雨轰轰烈烈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研究课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了历史、地理,还涉及了文学、艺术。
C. 由于长时间加班,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以至于医生都建议他休息。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甚至有些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来到这个世界,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瞬间即逝。
B. “你怎么了?”她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C. 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说:“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到。
”4. 下列词语中,最接近“砥砺前行”的意思是()A. 持之以恒B. 勇往直前C. 艰苦奋斗D. 不断进取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花园里采撷着花朵。
B. 她的笑声像一阵清风,吹散了周围的忧愁。
C. 他的智慧像一座宝藏,深藏不露。
D. 她的舞姿像一条飘逸的丝带,在空中飞舞。
6. 下列词语中,与“峰回路转”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B. 路漫漫其修远兮C. 艰难曲折D. 水落石出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精彩,让人爱不释手。
C. 她的演讲非常生动,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他因为工作繁忙,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C. 他每天都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子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恰如其分B. 呆若木鸡望洋兴叹C. 荒无人烟水天相接D. 雕梁画栋雨后春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写作比赛。
C.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这个方案虽然不完美,但已经尽力了。
C.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
D. 他最近好像变得沉默寡言,让人摸不着头脑。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的书籍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
B. “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问道。
C. 她微笑着说:“你不用太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D.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A。
5. 下列各句中,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很固执,总是不听别人的意见。
”(固执:固执己见)B. “她的性格很开朗,总是能带给别人快乐。
”(开朗:开阔明朗)C. “他的书法技艺很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高超:高明超群)D. “他这个人很自私,总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自私:自私自利)6. 下列各句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近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希望能尽快掌握它。
B. 他每天早上都会去晨跑,保持身体健康。
C. 这本书很有趣,我已经读了两遍了。
D.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7. 下列各句中,下列加点词语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但英语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B. 她的舞蹈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他的画画技艺已经很高了,但还需要继续努力。
D. 这篇作文写得很长,但内容却很空洞。
全国名校试卷高一语文期中期末考试题汇总版(含答案) (44)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金庸小说与文学的乌托邦精神谢有顺金庸的小说创造了一个“成人的童话”,也呼应了一种文学的乌托邦精神。
他写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性,使他笔下的“江湖”,成了现代人的精神避难所,也使那些在单一的现实中生活的读者,多经历了一种快意、忘我的纸上人生。
他召唤了一种英雄哲学,尤其是那些孤独的英雄,往往以个人之力化解江湖、民族乃至国家之间的干戈。
这种英雄气概,正是乌托邦精神。
通俗小说的雅化,是金庸小说的一大特色。
所谓的“雅化”,不仅仅是指作品中对诗词、琴棋书画这些传统文化因素的运用,更是指金庸小说中浸透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也有很多人生的感怀,甚至还有罪与罚、受难与救赎式的存在主义思想,这些都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所有的。
金庸笔下的侠客,大致可分为三类:儒家侠、道家侠、佛家侠。
早期金庸多写儒家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儒家精神的底蕴,郭靖明知襄阳守不住,但他还是要守;陈家洛、袁承志、萧峰,虽然也有灰心、归隐的思想,但其壮年,却一直是带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抱负,只要是为国家、民族,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到中期以后,金庸大量写到道家侠,那种以抒发个体性情、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的侠客。
除此之外,还有佛家侠,就是那种有宽恕之心,悲悯之心的侠客,以少林和尚为代表。
金庸通过这些侠客形象的塑造,把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思想的儒道释文化的精髓通俗化、感性化了。
这有利于一般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
最有深度的也许是《天龙八部》。
它里面隐藏着很深的中国式的罪与罚思想,用金庸的朋友陈世骧的话来说,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也就是说,这部小说里的人,都蒙受着巨大的冤屈,而这部小说里的情感,也几乎都是孽缘。
每个人生来似乎就是有罪的,他的人生不过是受难,不过是赎罪,在这样一个望远皆悲的背景下写人性,就会发生人性和生存本身,其实都是困境。
全国名校高一期中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调和(tiáo hé)招摇过市(zhāo yáo guò shì)B.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C.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D.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欢歌载舞(huān gē zài w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通过这次比赛,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体育素养,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D. 在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田野,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B. 她的笑声,像一串串银铃。
C. 他们的努力,犹如春雨润物无声。
D. 那个山峰,仿佛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我相信,他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B.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C.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我觉得,他的发言非常有道理。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B. 她说:“我爱我国的大好河山,更爱我国的悠久历史。
”C. 这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老师。
D. “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6.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B. 她的工作态度值得大家学习。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铸就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早在2012年初,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重点动员支持一批高校创作排演以现当代著名科学家和科技界民族英雄为主题的舞台剧,用广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讲述一批德学双馨、对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科技界具有崇高威望的科学大师的动人事迹,成为当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次大胆创新。
十年来,主办部门从两部门增加到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文联等6部门,演出剧目也从第一批的6部扩大到现在的20部。
剧目的数量和质量在发生变化,但坚持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经典原创剧目的定位始终未变,用讲故事的方式弘扬科学家精神也从未过时。
科学大师剧成为高校开展“大思政课”的生动蓝本,也是科学、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最好诠释与最佳案例。
通过舞台剧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关键在于故事挖掘。
每一名参与科学大师剧创作的师生都会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对拟排演的科学家人物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大量阅读传记手稿、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科学家故事,感悟科学家精神。
按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要求,参与科学大师剧创排的高校师生在对科学家故事进行艺术化加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尊重重大事实的科学性,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摆在首位。
天津大学原创话剧《侯德榜》剧组曾先后多次组织动员参演师生赴北京、天津、大连、南京、福建等地,拜访中国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集团公司、永利化工天津碱厂等单位,实地追踪侯老的生平足迹,现场采访侯老亲属后人、秘书等,查阅书籍和历史文献千余份,在整理了10余万字的一手资料后,才据此创作了话剧《侯德榜》的剧本初稿。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北京专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测试范围: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三、六单元。
4.难度系数:0.7。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我们的祖先创作的诗歌精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诗歌是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负载着深挚情感的有韵律的文学样式。
它所抒发的感情比散文更浓烈、更醇厚,讲究、语近情遥,具有一种简约含蓄之美。
古典诗歌要求在限定的字数里,尽可能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文字要最大限度地向内浓缩,而意蕴应最大限度地向外延展。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寥寥数语中,包孕着无穷的意蕴,含而不露。
由于追求简约含蓄之美,()。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所谓诗歌鉴赏,就是要披文入情,含英咀华,反复吟味,用艺术再创造去填补空白、垫平壑谷,真切而深刻地诗作的意境之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A.言简意赅意犹未尽领会B.言之有物余味绵长领略C.言简意赅余味绵长领略D.言之有物意犹未尽领会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勾勒之笔来表达题旨B.使得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勾勒之笔来传达题旨C.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勾勒之笔来传达题旨D.使得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勾勒之笔来表达题旨3.下列与文段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等。
名校高一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倾盆大雨、倾盆大雨、倾盆大雨)B. 惊涛骇浪(惊涛骇浪、惊涛骇浪、惊涛骇浪)C. 惊弓之鸟(惊弓之鸟、惊弓之鸟、惊弓之鸟)D. 胸无点墨(胸无点墨、胸无点墨、胸无点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B. 学校决定对学生的学习用品进行检查,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C. 她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白露未晞”中的“晞”是指太阳刚刚升起。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竭”是指完全用尽。
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活水”是指流动的水。
D.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鸿鹄”是指大雁。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工作勤奋,如同一头老牛,默默耕耘,从不抱怨。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照亮了整个房间。
C. 他的演讲声如洪钟,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D. 那座山如同一头雄狮,威武雄壮。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曹雪芹。
B.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吴承恩。
C.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施耐庵。
D.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罗贯中。
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B.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C. “八卦”是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D. “九宫格”是指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笔、砚。
7. 下列关于历史人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仁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将面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据悉,英文版《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以三部、九卷的形式陆续出版。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传入我国后亦常被冠以“侠”的称号——《三个火枪手》变成《侠隐记》,《巴黎圣母院》变成《钟楼驼侠》……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
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则《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
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
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
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
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
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认为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比如信守承诺、舍己救困、出生入死却不自我夸耀。
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天山上的剑客是侠,而勇猛的聂政、慷慨的荆轲都不能算是侠。
D.武侠小说里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的人并不是“侠”,江湖门派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金庸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引出“侠”这一话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
C.文章指出中国人有“侠”情,并选取外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在我国有“侠”缘的情形进行论证。
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与西方之侠风头正劲对比,流露出遗憾并揭示了写作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侠,既非身份,亦非职业;而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这决定侠与它们没有共同之处。
B.是否武艺高强,是否有“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梦想,是否要求付出与回报对等并不是作者衡量侠的标准。
C.蝙蝠侠、蜘蛛侠等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让观众应接不暇,这类影片的冲击可能影响中国武侠电影的市场份额。
D.人们希望善打败恶、正义主宰世界的美好愿望,是中外表现侠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互相交流的思想基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
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
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
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
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
两千五百块钱哪!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
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
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
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
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
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2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
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
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
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
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人啊……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
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
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
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
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
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
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3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
C. 田万江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一种掩饰,“少安也笑了”是一种理解。
月夜两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人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感觉。
D. 节选部分叙述故事不失匠心。
如钱如何使用的矛盾解决一笔带过,重点写孙少安一夜无眠的经过,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5. 请举例简要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分)6. 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
以敢勇隶兵籍。
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侯。
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
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
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
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
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