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肥水的相关知识及步骤
水产养殖中的肥水操作要点

“ 氨基 酸酵 素肥 ” , 直到 1 1 月上旬最后一 次结束 。
很 多 池 塘 过 了养 殖 前 期 后 ,应 该 使 用“ 汉宝淝” 或“ 氨基 酸 颗 粒肥 ” , 防止 有 机 质 在 池 塘 的积 累 , 确 保 水 体 有 一 定 肥度 , 也能维持藻相长时 间相对平衡 。同时使 用“ 生物净水 宝” 、 “ 乐活” 、 “ 汉宝光合冻干 粉” 、 “ 汉宝 E M 冻 干 粉 ”等 特 有 的微 生 物 制剂 , 还 能 净 化水 质 , 净 化水 体 环境 。 第二 ,在 老 池塘 ( 使 用 3年 以上 的 塘) 一 般 要 掌握 少施 肥 的 原 则 , 尤其 是 一 些淤泥特别厚( 淤泥平均厚度达到 4 0 c m 以上 ) 的 塘 甚 至 可 以不 施 肥 。 池塘 淤 泥 当 中 含 有 大 量 的肥 分 ,这 些 肥 分 如 果 不 采 取措 施 是 不会 自己肥 水 的 。所 以在 老塘 中 要 大量 使用 微 生 物制 剂 , 全池泼洒“ 汉 宝E M 冻 干粉 ” 或“ 菌乐多” 补 充有 益 菌 , 稳定水色 , 加快有机质分解 , 既能 为 藻类 提供营养 , 又可加快水体物质代谢 , 保证 水体溶氧 , 调控水质 。同时结合使用“ 汉 底加氧氧” 进 行 增 氧 。并 开 动 增 氧 机 , 促 进水体对流 ,增加水 中溶 氧和散 发有毒 气体 , 调节 水质( 晴天 中午 1 点开 机 , 持 续 2小 时 ) 。 若 养 殖 水 体 已 经 出 现水 体 老 化 或 是 水体浑 浊 、 肥水 困难 等情况 , 则先 用“ 汉 宝底优 ” 、 “ 底 改素 ” 、 “ 多效 底改颗 粒” 改 良底 质 , 用“ 汉 宝护水解 毒宝 ” 来 澄 清 水 质, 提 高水体透 明度 , 然后再施肥肥水 。 ( 通联 : 4 1 0 0 6 8 ,汉 宝 集 团技 术 部
水产养殖肥水知识点归纳

水产养殖肥水知识点归纳水产养殖是指在水域中人工养殖各类水生生物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
养殖过程中,合理的肥水管理是保证水产养殖生产效益和水质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中的肥水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肥水,提高养殖业务的效益。
一、肥水的作用肥水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营养:水中的肥水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元素,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养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2. 调节水体环境:合理使用肥水可以调节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环境,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
3. 促进浮游生物繁殖:肥水中存在的悬浮颗粒物和生物有机物可以提供浮游生物的食物,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为下一级食物链的建立提供基础。
4. 增加底栖生物数量:肥水中的有机物可以为底栖生物提供食物和生存场所,增加底栖生物的数量,构建生态系统。
二、合理使用肥水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水产养殖中使用肥水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肥水源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肥水源,尽量避免污水、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水源。
优先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可循环利用的肥水。
2. 肥水的配比:合理控制肥水的配比,根据养殖对象的品种特性和生长阶段的需要,确定氮、磷、钾等元素的比例。
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环境污染和养殖效益的降低。
3. 施肥时间和频率:根据养殖对象的需求和水体的环境变化,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早晨和傍晚是较为适宜的施肥时间段,避免在高温时段施肥,以防止养殖对象的中暑或窒息现象。
4. 施肥方式:选择适合的施肥方式,可以采用点源投放、面源投放、水肥混投等方式进行肥水的施放。
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合理调整施肥方式,确保肥水的有效利用。
5. 监测水质:定期监测水体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含量、氨氮浓度、总磷含量等,及时调整肥水使用量和配比,预防水体污染和养殖病害的发生。
三、肥水管理的效益合理管理肥水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 提高养殖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养殖对象吸收的养分更充分,生长速度加快,成活率提高,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虾塘肥水最经济的方法与技巧

虾塘肥水最经济的方法与技能肥水时间:肥水时间为放苗前20天左右。
肥水方法:—般泥质和沙泥质池塘,使用无机肥成效较好,而沙质底、高位池、铺地膜池塘肥水时困难一些,可使用无机肥和有机肥相结合的方法,成效比较好;同时需要全水体消毒,消毒完后2-3天,就可用80目网纱过滤进水,避免鱼类和虾幼体,或者卵和大型浮游动物进入塘内。
一、肥水时间1、肥水时间为放苗前20天左右,由于肥水进程池塘中的很多理化因子都在剧烈的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pH值的变化,出现为“∧”变化规律,前期pH值连续在增加,有时可以到达10。
2、15天后,会逐渐降落,20天左右pH值可以在8.5左右,比较适宜对虾生长,同时此时水色、透亮度、浮游生物量都处于比较好状态,比较适宜放苗,所以肥水时间适宜安排在放苗前20天左右。
二、肥水方法1、具体使用哪种物质进行肥水,需要根据池塘底质状态而定,—般泥质和沙泥质池塘,使用无机肥成效较好,而沙质底、高位池、铺地膜池塘肥水时困难一些,可使用无机肥和有机肥相结合的方法,成效比较好。
2、大部分虾农反应,虾塘施肥后,有些水肥不起来,如果肥起来,就很快又变清,反反复复,很难培养藻类,据了解很多虾农避免虾病产生,采取了全水体消毒方法,养殖水体有多深,就用多深的水体进行消毒。
3、一样用进满水的方法进行毒塘和水体消毒,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就会被杀死,但池塘中各种有益生物,包括各种浮游动物和植物也会被杀死,这些生物被杀死后,水体就会变透亮,清亮可见池底。
4、因此在这样的水环境中,已经没有藻种,这就是施肥后水难肥的原因,这种水体由于藻的种类少,即便培养一定水色和透亮度,也不能连续很久,所以水色反反复复,很难肥水,而正确的毒塘方法是进水10cm左右,一样以刚埋住池底面为准,这种水体不仅能把池底细菌和病鸩杀死,也能够把敌害生物杀死,同时又节省本钱。
5、在毒完塘后2-3天,就可用80目网纱过滤进水,避免鱼类和虾幼体,或者卵和大型浮游动物进入塘内,这时进的水会带进大量浮游生物,也就是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这些浮游植物在施肥的时候,会吸取营养盐,等待24-48小时内,就可培养出良好水色和透亮度。
水产养殖户如何从七个方面进行池塘肥水培水

水产养殖户如何从七个方面进行池塘肥水培水
第一篇:水产养殖户如何从七个方面进行池塘肥水培水
水产养殖户如何从七个方面进行池塘肥水培水2012-07-04 10:22:25 来源:网络
答:池塘肥水培水要“看水施肥”,即缺什么肥施什么肥。
(1)有机肥肥水:水质过于清瘦,特别是新开挖的池塘,为了使水长期保持有效的肥度,可在塘角堆施有机肥(如猪粪、鸡粪等),堆放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发酵、曝晒和消毒。
(2)无机肥料肥水:当水体急性缺肥时,可采用无机肥肥水(如磷肥、尿素、碳铵等),一般水发黑施尿素,水发绿施磷肥。
(3)生物肥肥水:生物肥可以补充水体的多种营养元素,具有肥水速度快、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如“生物酵素肥”)。
(4)微生态制剂肥水:微生态制剂可以补充水中有益细菌,消除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达到预防疾病、肥水和改良水质的目的(如“活水益生菌”)。
(5)微量元素肥水:如“氨基酸肥水膏”中含有藻类必需的钾、硅、铁、锰、钼等微量元素,化水泼洒,可以解除因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水质清瘦现象。
(6)定期加注新水,可以引入新的藻群,并激活浮游生物的繁殖,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
(7)底质改良剂肥水:如“双效底安”不仅可以消除底泥的有害物质,还可以使底泥中的有机质快速无机化,并释放到水体供藻类利用,达到肥水的效果。
标签:水产养殖池塘肥水培水。
水产养殖中,应该如何正确“肥水”?

水产养殖中,应该如何正确“肥水”?1、蓝藻出现如何肥水?蓝藻出现先处理蓝藻而不是直接施肥和用藻种。
尤其蓝藻量很大的时候,必须先处理蓝藻再培养有益藻。
降pH、降光照、水流动、开增氧及循环。
黏土和活性炭吸附,适当增加盐度抑制蓝藻,蓝藻得到抑制,可以用有益菌分解死亡藻类,再进行肥水。
2、池塘水清如何肥水?池塘水清,应该先检测水质,看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养藻,再显微镜检测是否有藻种,选择适合的藻种和肥料。
通常也要根据养殖的品种和环境条件选择藻种。
3、倒藻后如何处理?倒藻后首先容易造成缺氧和各项指标超标,先解决缺氧问题开增氧机和药物增氧,同时用复合菌分解死亡的藻类,之后再选择藻种和肥料进行肥水。
4、增氧机一关,水面上有大量白色的泡沫?白色的泡沫可能是有机物多,建议先用菌分解,肥水的先后顺序,是先对池塘清塘消毒,如果池塘没有清塘和消毒就需要先检查池塘的藻相,看是有益还是有害,如果有益藻占绝大多数就用肥料,硅藻用硅藻肥,绿藻用绿藻肥。
如果池塘中无藻种就要补充藻种和肥料,这样才能把池塘肥起来,任何池塘肥不起来都是有原因的,要查明原因,是否前期用过消毒和杀虫药,是否没有解毒等,还是水中有大量的浮游动物。
5、池塘出现油膜,是什么?需要显微镜检测,如果是藻类,就是藻类的量很大了,藻类的量大小需要显微镜检测,可以用专用的计数工具计数板或者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值。
6、池塘水浑?找原因,看是什么原因,如果是水质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以絮凝方法或者吸附方法处理。
如果是因为鞭毛藻引起的,可以先抑制藻类的繁殖,采用物理方法,然后再根据养殖品种的要求定向培养藻类,一般硅藻水的透明度大。
7、菌与藻的问题?在培养藻类的时候,不能菌与藻同时用,因为菌类的繁殖速度快,会抑制藻类的繁殖,如果池塘中有大量的有机物需要分解,先用菌后用藻。
如果没有就先用藻,再用肥料,等藻类大量繁殖起来有死亡的时候,再用菌。
水产养殖肥水知识点汇总

水产养殖肥水知识点汇总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水域进行养殖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其成功与否与水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产养殖肥水是指用于水产养殖的含有营养物质的水,它对于水产养殖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产量增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肥水的基本概念、种类、特点和管理等知识点。
一、肥水的基本概念肥水是指在水产养殖中,养殖作物需要的合理浓度和养分比例的水质。
肥水通过提供养分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养殖生物对营养需求的要求,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二、肥水的种类1. 有机肥水:由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物,如粪便、残饵等,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作为肥水供养殖生物吸收利用。
然而,有机肥水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浓度,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2. 化学肥水:通过加入化学肥料,向水体中提供养分。
常用的化学肥料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化合物。
化学肥水的使用需要根据养殖生物的需求以及水体中已有的养分浓度进行合理调节,以避免水体中养分过剩。
3. 生物肥水:通过利用水中已有的生物,制造肥水。
例如,利用浮游生物(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富集养分,然后通过捕捉或筛网的方式,将养分富集的生物投喂给养殖生物。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满足养分需求和食物需求。
三、肥水的特点1. 养分浓度:肥水中的养分浓度应根据不同养殖物种的需求来进行调节,过高或过低的养分浓度都会对养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调节肥水中的养分浓度是保持水产养殖环境稳定的重要方面。
2. pH值:肥水的pH值对养殖生物具有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养殖生物对pH值有不同的要求,合理调节肥水的pH值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
3. 溶解氧含量:肥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于水生生物的呼吸和生存至关重要。
保持适当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增加养殖生物的存活率和养殖效益。
四、肥水的管理1. 定期监测水质:通过定期采集水样进行水质监测,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养分浓度等指标的测量。
池塘肥水:怎么肥水,肥水用什么好

池塘肥水:怎么肥水,肥水用什么好肥、活、嫩、爽”是淡水养殖池塘优良水色的四字诀。
“肥”字当头,可见肥水对水产养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春季节是水产养殖的投苗季,在进行完清塘、解毒后,就要开始肥水了!!!而肥水(特别是早春的肥水),在淡水养殖中常常被忽略。
本文将就肥水的好处、肥水困难的原因及具体措施一一阐述。
【肥水的好处】1、转化多余有机质2、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3、增加水体中的饵料4、抑制青苔的生长5、增加水体的缓冲能力6、降低水体中溶解性有害物质的含量【肥水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春节气候不稳定春季气温时高时低,还有倒春寒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藻类的繁殖生长,进而影响肥水的效果。
解决措施:因此应选择在持续3~5天晴朗且温度相对适宜的天气使用肥水产品。
或者选用东方肥水膏,东方肥水膏不仅可以肥水,还可以抑制有害病菌生长,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为水产动物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且东方肥水膏不受天气影响,可直接使用。
2、春节光照不充足春季太阳光照强度和时长都不充足,直接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导致藻类的生长繁殖生长受限。
解决措施:建议肥水之前多查看天气预报。
使用东方肥水膏进行肥水,可以不受天气影响。
3、春季池塘水温低藻类在水温低于6℃以下时,生长繁殖速度非常慢,在25℃时,最适宜藻类的生长繁殖。
而春季池塘水温一般都在18℃以下,并不是藻类最适宜的生长繁殖温度。
解决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可以略微增加肥水产品使用量,达到肥水目的。
4、藻种种类数量少肥水必须要有适量的藻种,如选用地下水或是清塘过于彻底等因素则会藻种种类数量少,很难达到理想的肥水效果。
解决措施:引入其他水源藻种并在进水口加大施肥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东方复合藻源能够定向快速培育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恢复和提升水体供氧和生产力。
5、药物残留较严重水体消毒剂、杀虫剂、清塘剂使用过量,引起藻种缺乏,药物残留较多,水质不适宜藻类的生长繁殖。
解决措施:需要在使用前严格计算用量,并在使用后进行水体解毒。
水产养殖肥水方法

水产养殖肥水方法
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
但是,水产养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水质污染、养殖成本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采用肥水方法来进行水产养殖。
肥水方法是指将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投入到水中,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水中的营养物质增加,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肥水方法。
1. 静态肥水法
静态肥水法是将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投入到水中,然后让水静置一段时间,使废弃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并溶解到水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水产养殖,如家庭养鱼、养虾等。
2. 动态肥水法
动态肥水法是将有机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投入到水中,然后通过水泵等设备将水循环流动,使废弃物中的营养物质均匀分布到水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水产养殖,如养鱼塘、养虾塘等。
3. 混合肥水法
混合肥水法是将不同种类的有机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混合在一起,
然后投入到水中。
这种方法可以使水中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肥水方法虽然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废弃物的投放量要适量,过多的投放会导致水质污染。
2. 废弃物的种类要选择合适,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分解速度和营养成分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 废弃物的投放要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度肥化的情况。
肥水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水产养殖方式,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但需要注意投放量、种类和均匀性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肥水的相关知识及步骤养殖水体的肥度与池塘藻类的丰度有直接的关系,如何在养殖中保持池塘合适的肥度是关系养殖安全的重要工作,而春季的肥水则是一年养殖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建立生态养殖的重要环节。
为指导大家进行科学的肥水,笔者把肥水的技术原理简单阐述,希望能对当下的肥水工作有所帮助。
春季肥水的意义
所谓的肥水就是为了培育优良的藻相,合理的藻浓度既能促进池塘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也能为池塘提供天然溶氧,维持水质稳定,并为水产动物提供充足饵料。
因此,作为一年养殖生产的开始季节,肥水培藻的好坏与一年的水产养殖息息相关。
影响肥水效果的几个主要因子
1.光照
与陆生植物相似,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是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和光照时间的延长,藻类的生长率增加。
水中的光照强度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因此,池塘的深度需要合理,从藻类对光照的需要,池塘深度在1.5米~2米左右为宜。
2.温度
温度对藻类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一面通过控制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强度,直接影响藻类的增殖。
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水体中各类营养物的溶解度、离解度或分解率等理化过程间接影响藻类的生长。
3.营养元素(1)大量元素
碳、氧、氢、氮、磷、硫、钾等大量元素是藻类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藻类生长和繁殖的物质基础。
氮:氮是藻类蛋白质和叶绿素的主要组成部分。
藻类主要通过吸收氨氮的方式来利用水中的氮元素,只有当水中氨氮不足时才可以使亚硝酸盐氮或硝酸盐氮转化为氨氮让藻类吸收,当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大于1.0ppm时,藻类就可以正常生长。
磷:磷是藻细胞内光合磷酸化等能量转化的关键因素,也是藻类生长繁殖的首要限制因子。
一般藻类生长对可溶性磷的需求量为0.05ppm到0.5ppm,如果水中可溶性磷低于0.05ppm,会限制藻类生长。
碳:碳是藻类细胞的基本组成元素,参与藻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能量转化。
通常,藻类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吸收碳营养元素,藻类每吸收1毫克氨氮就需要吸收大约6.5毫克的二氧化碳。
当水中二氧化碳不足时,会对藻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需要从外界补充碳源才可以保证藻类的生长。
(2)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藻类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因子之一,在藻类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水体环境中含有不少的微量元素,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且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以及各种物质对它们的吸附与沉降,从而导致水体中藻类可利用的微量元素非常少,因此藻类的生长可能受到微量元素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