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发电的原理技术资料

合集下载

地热发电的原理

地热发电的原理

地热发电的原理地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其原理是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通过地热能转换设备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来自于地球的内部热核反应和地壳内部的地热能。

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是地球内部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地壳内部的地热能则是由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和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

地热发电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地热资源勘探:首先需要对地下的地热资源进行勘探,确定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这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地热勘探和地热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来实现。

2. 地热能转换:地热能转换是地热发电的核心过程。

地热能转换设备主要包括地热井、热交换器和发电机组等。

地热井是将地下的地热能源通过钻井等方式开采出来的设备,热交换器则是将地热能源转化为工作介质的热能的设备。

发电机组则是将工作介质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3. 工作介质循环:地热能转换设备中的工作介质循环是地热发电的关键环节。

工作介质循环主要包括蒸汽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两种方式。

蒸汽循环是将地热能源转化为蒸汽,然后通过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有机朗肯循环则是将地热能源转化为有机工质的热能,然后通过有机工质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4. 发电:在工作介质循环的过程中,通过涡轮发电机将工作介质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涡轮发电机是地热发电的核心设备,它通过转动的涡轮叶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地热发电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会因为使用而耗尽。

地球内部的热能是源源不断地产生的,因此地热发电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

2. 环保清洁:地热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方式,地热发电更加环保清洁。

3. 稳定可靠:地热能源的储量丰富,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热发电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地热能发电原理地球内部的无限能源之道

地热能发电原理地球内部的无限能源之道

地热能发电原理地球内部的无限能源之道地热能发电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

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是一种无限的能源之道,本文将介绍地热能发电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一资源。

一、地热能发电原理地热能发电的原理是基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球内部存在大量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地壳的热传导、地热能的辐射以及地热能的储存。

地热能的传导是指地壳中热能沿着温度的梯度传播的过程,而辐射是指地球内部释放的热能通过辐射传递到地表。

地热能的储存则是指地下岩石中储存的能量。

地热能发电利用地下高温的热水或蒸汽来驱动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一般而言,地热能发电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热能的获取、热能的转换以及电能的生成。

在热能获取的过程中,地热能通过地下钻井或矿井被提取到地表。

地下钻井通常会钻探到一定的深度,以获取稳定的高温地热能源。

提取到地表后,地热能可以用于供暖、温室种植等其他用途。

转换热能的过程中,地热能会转移到一个回路系统中。

这个回路系统通常由地热能提取系统(地热能井、地热泵等),传热介质(热水或蒸汽)以及热交换器等组成。

热水或蒸汽通过热交换器与岩石中的地热能进行热交换,使其温度下降。

在电能生成的过程中,通过热水或蒸汽转动涡轮并驱动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地热能发电通常使用的是蒸汽涡轮发电机组,这种发电方式在技术上成熟且效率较高。

二、地热能的利用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

除了地热发电之外,地热能还可以应用于供暖、温室种植、热泵系统等领域。

地热能供暖是一种常见的利用方式,通过地热能提供建筑物的供暖和热水。

地热能具有稳定的温度,可以提供长时间、连续的供暖效果。

与传统的燃煤、燃气供暖相比,地热能供暖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温室种植是另一个利用地热能的领域。

地热能可以用于温室的加热和保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热能,从而提高温室的生产效率。

热泵系统是一种通过回收利用地下储存的热能来为建筑物提供冷热水和空调的技术。

地热发电的工作原理

地热发电的工作原理

地热发电的工作原理
地热发电的工作原理是:地下热水温度高达80多摄氏度,先由抽水机抽出地下热水,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装置使水变成蒸汽,再将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

水变成蒸汽后,再送入凝汽器,使凝结成的水重新返回锅炉。

如此循环往复,将地下热水中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地热发电是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它具有利用方便、无污染、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我国在开发地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建成了多座地热发电站。

例如在河南淮阳,有一座占地面积为15亩的“东方汽轮机厂”,已建有20台(座)机组和2台发电机,年发电能力为900万千瓦时。

我国地热发电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地下热水温度高、压力低的特点,采用多级蒸汽涡轮发电机。

蒸汽涡轮发电机由蒸汽发生器、涡轮、转子及壳体等部件组成。

由一套主发电机和汽轮机组成发电系统。

发电机将高温高压蒸汽(温度一般为
300~400摄氏度)输入汽轮机作功,使其转速达到每分钟3000转以上;然后再将汽轮机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送往发电机。

—— 1 —1 —。

简述地热发电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简述地热发电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简述地热发电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摘要:
1.地热发电系统的原理
2.地热发电系统的特点
正文:
地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热量进行发电的方式,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地热发电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一、地热发电系统的原理
地热发电系统主要由地热井、热交换器、发电机组和配套设施组成。

地热井抽取地下热水,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发电机组,从而产生电能。

具体流程如下:
1.地热井:通过钻探技术,挖掘地下热水资源。

2.热交换器:将地热水的热能传递给发电机组,提高发电效率。

3.发电机组:利用热能发电,产生电能。

4.配套设施: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用于将发电后的电能输送至各地。

二、地热发电系统的特点
1.环保:地热发电不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无污染。

2.可持续:地热资源源源不断,有利于长期稳定发电。

3.地域性:地热发电适用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较好的地域适应
性。

4.节省能源:地热发电可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5.投资成本较高:地热发电前期投资较大,包括钻探、设备购置等费用。

6.技术要求高:地热发电需要掌握地下热水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等技术。

总之,地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地热发电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和技术要求等因素,确保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地热是如何发电的原理简述

地热是如何发电的原理简述

地热是如何发电的原理简述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壳深部的热能来产生电力。

地壳深部的温度较高,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辐射、地球自身的能量产生以及地壳内部的火山热等。

地热发电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热能采集:在地壳深部选择合适的地热资源,通常在地下数千米深处进行钻探。

热能可以通过岩石层或水流中的热传导来采集。

2. 蒸汽或热水产生:通过控制地热能的采集和输送,在地热矿井中形成高温的蒸汽或热水。

3. 转化成机械能:将高温蒸汽或热水导入到地热发电站的涡轮机中,通过蒸汽的压力将涡轮旋转起来。

4. 产生电力:涡轮机的旋转通过与之连接的发电机产生电力。

发电机通过运动的磁场产生电流,将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输电和利用:产生的电力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电网中,供电给家庭、企业和其他设施使用。

地热发电具有持续稳定的特点,不受季节和天气条件的限制。

同时,在开采过程
中产生的废热还可以用于供暖和其他工业用途。

由于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和环保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和利用地热能源,以实现清洁能源转型。

地热发电原理及全国地热发电概要

地热发电原理及全国地热发电概要

地热能简介
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和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距地表2000米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在地热利用规模上,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稳步增长。 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中,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地热发电效益显著提升。除地热发电外,直接利用地热水进行建筑供暖、发展温室农业和温泉旅游等利用途径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经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天津和西安为代表的地热供暖、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疗养与旅游和以华北平原为代表的种植和养殖的开发利用格局。
图:常见的地热能产生原理
地热能简介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在古罗马时代利用地下热水取暖等、近代有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却是始于20世纪中叶,但是,现代则更多利用地热来发电。 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能源。地球地壳的地热能源起源于地球行星的形成(20%)和矿物质放射性衰变(80%)。地热能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的总量多很多倍,而且因为历史原因多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地热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据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但是,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开发难度大。
图:背压式汽轮机发电装置简图
地热能发电及原理-地热蒸汽发电
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原理:为提高地热电站的机组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做功后的蒸汽通常排入混合式凝汽器,冷却后再排出,在该系统中,蒸汽在汽轮机中能膨胀到很低的压力,所以能做出更多的功该系统统适适用于高温(160℃以上)地热田的发电,系统简单。

地热发电的原理技术

地热发电的原理技术

地热发电的原理技术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

高温地热流体应首先应用于发电。

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所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备有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热能。

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要利用地下热能,首先需要有“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

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

按照载热体类型、温度、压力和其它特性的不同,可把地热发电的方式划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1)蒸汽型地热发电蒸汽型地热发电是把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人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但在引人发电机组前应把蒸汽中所含的岩屑和水滴分离出去。

这种发电方式最为简单,但干蒸汽地热资源十分有限,且多存于较深的地层,开采技术难度大,故发展受到限制(参考《资源》栏目有关文章)。

主要有背压式和凝汽式两种发电系统。

(2)热水型地热发电热水型地热发电是地热发电的主要方式。

目前热水型地热电站有两种循环系统:a、闪蒸系统.当高压热水从热水井中抽至地面,于压力降低部分热水会沸腾并“闪蒸”成蒸汽,蒸汽送至汽轮机做功;而分离后的热水可继续利用后排出,当然最好是再回注人地层。

b、双循环系统。

地热水首先流经热交换器,将地热能传给另一种低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沸腾而产生蒸汽.蒸汽进人汽轮机做功后进人凝汽器,再通过热交换器而完成发电循环。

地热水则从热交换器回注人地层。

这种系统特别适合于含盐量大、腐蚀性强和不凝结气体含量高的地热资源。

发展双循环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开发高效的热交换器.地热发电的前景是取决于如何开发利用地热储量大的干热岩资源。

图3是利用干热岩发电的示意图.其关键技术是能否将深井打人热岩层中。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科学试验室正在对这一系统进行远景试验.地热发电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

地热发电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地热发电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地热发电的技术原理及应用1. 简介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稳定、持续供应和环保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本文将介绍地热发电的技术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情况。

2. 技术原理地热发电的技术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地热资源地热资源是地热发电的基础。

地热能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包括地球内部的岩石热能、地热水和地热蒸汽等。

地热能的热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衰减和地热梯度。

2.2 地热发电技术地热发电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技术:•蒸汽地热发电技术:通过地下的高温地热液体蒸发成为蒸汽,利用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发电机,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

•二次循环地热发电技术:通过地下热水的热能传递到地上的工作介质中,再通过工作介质驱动发电机转动发电。

2.3 地热发电设备地热发电设备主要包括地热井、热泵、发电机组等。

地热井用于获取地热资源,通过地热井将地下的地热液体或地热水输送出来。

热泵用于将地热能转移到工作介质中,从而驱动发电机组发电。

2.4 地热发电系统地热发电系统包括地热能获取系统、热能转换系统、发电系统以及热能排放系统等。

地热能获取系统用于获取地热能资源,热能转换系统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系统将电能输出到电网,热能排放系统用于处理地热发电产生的废热。

3. 应用情况地热发电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1 电力供应地热发电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力供应领域。

地热发电站可以供应电力给城市、工业区以及农村地区,满足不同地区的电力需求。

3.2 钢铁行业地热发电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地热发电可以为钢铁厂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也可以利用地热发电产生的废热进行工业热水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3 温室种植地热发电可以应用于温室种植领域,稳定的地热能源可以提供温室内的恒温环境,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同时,地热发电产生的废热也可以作为温室加热系统的热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热发电的原理技术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

高温地热流体应首先应用于发电。

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所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备有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热能。

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要利用地下热能,首先需要有“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

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

按照载热体类型、温度、压力和其它特性的不同,可把地热发电的方式划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

(1)蒸汽型地热发电蒸汽型地热发电是把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人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但在引人发电机组前应把蒸汽中所含的岩屑和水滴分离出去。

这种发电方式最为简单,但干蒸汽地热资源十分有限,且多存于较深的地层,开采技术难度大,故发展受到限制(参考《资源》栏目有关文章)。

主要有背压式和凝汽式两种发电系统。

(2)热水型地热发电热水型地热发电是地热发电的主要方式。

目前热水型地热电站有两种循环系统:a、闪蒸系统。

当高压热水从热水井中抽至地面,于压力降低部分热水会沸腾并“闪蒸”成蒸汽,蒸汽送至汽轮机做功;而分离后的热水可继续利用后排出,当然最好是再回注人地层。

b、双循环系统。

地热水首先流经热交换器,将地热能传给另一种低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沸腾而产生蒸汽。

蒸汽进人汽轮机做功后进人凝汽器,再通过热交换器而完成发电循环。

地热水则从热交换器回注人地层。

这种系统特别适合于含盐量大、腐蚀性强和不凝结气体含量高的地热资源。

发展双循环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开发高效的热交换器。

地热发电的前景是取决于如何开发利用地热储量大的干热岩资源。

图3是利用干热岩发电的示意图。

其关键技术是能否将深井打人热岩层中。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科学试验室正在对这一系统进行远景试验。

地热发电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

其基本原理与火力发电类似,也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首先把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地热发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或称为地热发电。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种类∙ 3 主要系统∙ 4 系统利用∙ 5 主要方法∙ 6 发展现状∙7 相关信息∙8 参考资料地热发电-历史背景地热发电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地下水深处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

地热能的储量比人们所利用的能量总量还要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

地热能不但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而且如果热量提取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热能还是可再生的。

随着化石能源的紧缺、环境压力的加大,人们对于清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越来越重视,但地热能在很久以前就被人类所利用。

早在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的皮也罗·吉诺尼·康蒂王子在拉德雷罗首次把天然的地热蒸汽用于发电。

地热发电,是利用液压或爆破碎裂法将水注入到岩层中,产生高温水蒸气,然后将蒸汽抽出地面推动涡轮机转动,从而发电。

在这过程中,将一部分未利用的蒸汽或者废气经过冷凝器处理还原为水回灌到地下,循环往复。

简而言之,地热发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

针对温度不同的地热资源,地热发电有4种基本发电方式,即直接蒸汽发电法、扩容(闪蒸法)发电法、中间介质(双循环式)发电法和全流循环式发电法。

地热发电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新西兰、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都先后投入到地热发电的大潮中,其中美国地热发电的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在美国,大部分的地热发电机组都集中在盖瑟斯地热电站。

盖瑟斯地热电站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北约20公里的索诺马地区。

1920年在该地区发现温泉群、喷气孔等热显示,1958年投入多个地热井和多台汽轮发电机组,至1985年电站装机容量已达到1361兆瓦。

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中国各地涌现出大量地热电站。

地热发电-种类地热发电现在开发的地热资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类,因此,地热发电也分为两大类。

地热蒸汽发电有一次蒸汽法和二次蒸汽法两种。

一次蒸汽法直接利用地下的干饱和(或稍具过热度)蒸汽,或者利用从汽、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蒸汽发电。

二次蒸汽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不直接利用比较脏的天然蒸汽(一次蒸汽),而是让它通过换热器汽化洁净水,再利用洁净蒸汽(二次蒸汽)发电。

第二种含义是,将从第一次汽水分离出来的高温热水进行减压扩容生产二次蒸汽,压力仍高于当地大气压力,和一次蒸汽分别进入汽轮机发电。

地热水中的水,按常规发电方法是不能直接送入汽轮机去做功的,必须以蒸汽状态输入汽轮机做功。

目前对温度低于100℃的非饱和态地下热水发电,利用抽真空装置,使进入扩容器的地下热水减压汽化,产生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扩容蒸汽然后将汽和水分离、排水、输汽充入汽轮机做功,这种系统称“闪蒸系统”。

低压蒸汽的比容很大,因而使气轮机的单机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但运行过程中比较安全。

如氯乙烷、正丁烷、异丁烷和氟里昂等作为发电的中间工质,地下热水通过换热器加热,使低沸点物质迅速气化,利用所产生气体进入发电机做功,做功后的工质从汽轮机排入凝汽器,并在其中经冷却系统降温,又重新凝结成液态工质后再循环使用。

这种方法称“中间工质法”,这种系统称“双流系统”或“双工质发电系统”。

这种发电方式安全性较差,如果发电系统的封闭稍有泄漏,工质逸出后很容易发生事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色列奥玛特(Ormat)公司把上述地热蒸汽发电和地热水发电两种系统合二为一,设计出一个新的被命名为联合循环地热发电系统,该机组已经在世界一些国家安装运行,效果很好。

地热发电-主要系统地热发电系统主要有四种:全流发电系统地热发电地热蒸汽发电系统利用地热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产生电能。

本系统技术成熟、运行安全可靠,是地热发电的主要形式。

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采用的便是这种形式。

双循环发电系统也称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

它以低沸点有机物为工质,使工质在流动系统中从地热流体中获得热量,并产生有机质蒸汽,进而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全流发电系统本系统将地热井口的全部流体,包括所有的蒸汽、热水、不凝气体及化学物质等,不经处理直接送进全流动力机械中膨胀做功,其后排放或收集到凝汽器中。

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地热流体的全部能量,但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尚在攻关。

干热岩发电系统利用地下干热岩体发电的设想,是美国人莫顿和史密斯于1970年提出的。

1972年,他们在新墨西哥州北部打了两口约4000米的深斜井,从一口井中将冷水注入到干热岩体,从另一口井取出自岩体加热产生的蒸汽,功率达2300千瓦。

进行干热岩发电研究的还有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但迄今尚无大规模应用。

地热发电-系统利用地热发电国外对地热能的非电力利用,也就是直接利用,十分重视。

因为进行地热发电,热效率低,温度要求高。

所谓热效率低。

就是说,由于地热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汽轮机类型的不同,热效率一般只有6.4~18.6%,大部分的热量白白地消耗掉。

所谓温度要求高,就是说,利用地热能发电,对地下热水或蒸汽的温度要求,一般都要在150℃以上;否则,将严重地影响其经济性。

而地热能的直接利用,不但能量的损耗要小得多,并且对地下热水的温度要求也低得多,从 15~180℃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均可利用。

在全部地热资源中,这类中、低温地热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远比高温地热资源大得多。

但是,地热能的直接利用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受载热介质—热水输送距离的制约,一般来说,热源不宜离用热的城镇或居民点过远;不然,投资多,损耗大,经济性差,是划不来的。

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加工、民用采暖和空调、洗浴、医疗、农业温室、农田灌溉、土壤加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等各个方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节约了能源。

地热能的直接利用,技术要求较低,所需设备也较为简易。

在直接利用地热的系统中,尽管有时因地热流中的盐和泥沙的含量很低而可以对地热加以直接利用,但通常都是用泵将地热流抽上来,通过热交换器变成热气和热液后再使用。

这些系统都是最简单的,使用的是常规的现成部件。

地热能直接利用中所用的热源温度大部分都在40℃以上。

如果利用热泵技术,温度为20℃或低于20℃的热液源也可以被当作一种热源来使用(例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及其他国家的做法)。

热泵的工作原理与家用电冰箱相同,只不过电冰箱实际上是单向输热泵,而地热热泵则可双向输热。

冬季,它从地球提取热量,然后提供给住宅或大楼(供热模式);夏季,它从住宅或大楼提取热量,然后又提供给地球蓄存起来(空调模式)。

不管是哪一种循环,水都是加热并蓄存起来,发挥了一个独立热水加热器的全部的或部分的功能。

地热发电----地热泵由于电流只能用来传热,不能用来产生热,因此地热泵将可以提供比自身消耗的能量高3-4倍的能量。

它可以在很宽的地球温度范围内使用。

在美国,地热泵系统每年以 20%的增长速度发展,而且未来还将以两位数的良好增长势头继续发展。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测,到2030年地热泵将为供暖、散热和水加热提供高达68Mt油当量的能量。

对于地热发电来说,如果地热资源的温度足够高,利用它的好方式就是发电。

发出的电既可供给公共电网,也可为当地的工业加工提供动力。

正常情况下,它被用于基本负荷发电,只在特殊情况下,才用于峰值负荷发电。

其理由,一是对峰值负荷的控制比较困难,再就是容器的结垢和腐蚀问题,一旦容器和涡轮机内的液体不满和让空气进入,就会出现结垢和腐蚀问题。

地热能直接利用于烹饪、沐浴及暖房,已有悠久的历史。

至今,天然温泉与人工开采的地下热水,仍被人类广泛使用。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地热水的直接利用远远超过地热发电。

中国的地热水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其次是日本。

地热水的直接用途非常广泛,主要有采暖空调、工业烘干、农业温室、水产养殖、旅温泉疗养保健等。

地热发电-主要方法把地下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

根据地热能的赋存形式,他热能可分为蒸汽型、热水型、干热岩型、地压型和岩浆型等五类。

从地热能的开发和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上述五类地热资源都可以用来发电,但日前开发利用得较多的是蒸汽型及热水型两类资源。

地热发电的有点是:一般不需燃料,发电成本上多数情况下都比水电、火电、核电要低,设备的利用时间长,建厂投资一般都低于水电站,且不受降雨拉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电稳定,可以人人减少环境响污染,等等。

利用地下热水发电主要有降压扩容法和中间介质法两种:降压扩容法:根据热水的汽化温度与压力有关的原理而设计的,如在0.3绝对大气压下水的汽化温度是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