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发电资料整理
地热能发电

地热电站尾水的综合利用 地热电站 发电后排出的尾水,温度都在60-70度 左右或更高,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可以作为生活热水,也可以与冷水混 合后灌溉农田。还可以提取有用的化 学元素。 地热电站的运行 地热电站的热惯性 小,起停一般比火力发电站方便,但 在运行中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注意。 包括,背压异常,最佳蒸发工况的维 持,系统的密封性保护等。
• 总热能 内部是一个高温高压世界,蕴藏 着巨大的热量。值约1.25×1028KJ。 • 地热资源 10km内的地热资源约 1.45×1022 KJ ,相当于4.95 ×1015吨标 准煤,是煤炭资源的1.7亿倍,若能大规 模应用,可供人类用几十万年。
地热能的来源??? 1、地热能来源于地球物质中的放 射性元素衰变在衰便过程中不断 释放热能,这些元素有铀 238 、铀 235、钍232和钾40等。
地热田的形成
• 地下热水的形成 源型两种。
分为深循环型和特殊热
• 深循环型 一般认为90%的地下热水 来自大气降水,仅有极少量是从岩浆 释放的“原生热水”。地表水在重 力作用下渗入地下,在渗流过程中吸 收岩石热量成为地下热水,受热膨胀 后又沿另外的岩石缝隙向地表移动, 甚至成为热泉。
一边冷水下降,一边热水上升就构成了地 下水的循环。岩层断裂缝隙是形成热水聚集的 必要条件。
双循环地热发电
• 双循环又称低沸点工质地热发电或中间介 质地热发电 , 也称热交换法地热发电。主 要目的在于利用低沸点工质在地热水温度 下能够产生较高压力的蒸汽,更有效地推 动汽轮机发电,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 系统的效率。 • 常用的低沸点工质: 氯乙烷 沸点=12.4℃,正丁烷:-0.5 ℃, 异丁烷 :-11.7 ℃; 氟里昂 -11 :24 ℃, 氟 里昂-12 :-29.8 ℃ • 采用双循环后 , 地热水不再进入发电设备 内,而仅作为一种热源,可以使发电系统更 紧凑 , 效率更高 . 但低沸点工质成本高 , 常 常有毒,而且易燃易爆,维护费用高。
地热发电技术

热水型地热发电
减压扩容(闪蒸系统)
将地热井口来的地热水,先送到闪蒸器中进行 降压闪蒸使其产生部分蒸汽,再引入到常规汽 轮机做功发电。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在冷凝器内 冷凝成水。送往冷却塔,分离器中剩下的含盐 水排入环境或打入地下或引入作为第二级低压 闪蒸分离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这种方法产生蒸汽来发电就 叫做闪蒸法地热发电。
• 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腐蚀性和毒性小,不易燃 易爆。
总结
采用闪蒸法发电时,热水温度低于100℃时,全热力系统处 于负压状态。这种电站,设备简单,易于制造,可以采用混 合式热交换器。缺点是,设备尺寸大,容易腐蚀结垢,热效 率低。由于直接以地下热水蒸汽为工质,因而对于地下热水 的温度、矿化度以及不凝气体含量等有较高的要求。
干热岩发电系统
首先将水通过压力泵 压入地下深处(2-4 千米),产生的蒸汽 再进行发电,热干岩 过程法不受地理限值 ,可以在任何地方进 行热能开采。而且这 种方法在发电过程中 不产生废水、废气等 污染,是未来的新能 源。
图6 干热岩发电系统示意图
全流地热发电系统
本系统将地热井口的 全部流体,包括所有 的蒸汽、热水、不凝 气体及化学物质等, 不经处理直接送进全 流动力机械中膨胀做 功,这种形式可以充 分利用地热流体的全 部能量,大大节约了 资源,但技术上有一 定的难度,尚在攻关 。
图5 全流系统发电示意图
地热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1、空气污染。在开采地热能的过程中,所 含有的各种气体和悬浮物将排入大气中,对环 境造成影响。
2、化学污染。地热水的形成一般为大气降 水经过地下深循环,与周围岩石进行化学物质 交换,岩石中各种化学组分进入水体,使地热 水中含有对环境有益和有害的常量成分和放射 性成分。
地热发电原理及全国地热发电概要

地热能简介
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和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距地表2000米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在地热利用规模上,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稳步增长。 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中,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地热发电效益显著提升。除地热发电外,直接利用地热水进行建筑供暖、发展温室农业和温泉旅游等利用途径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经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天津和西安为代表的地热供暖、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疗养与旅游和以华北平原为代表的种植和养殖的开发利用格局。
图:常见的地热能产生原理
地热能简介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在古罗马时代利用地下热水取暖等、近代有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却是始于20世纪中叶,但是,现代则更多利用地热来发电。 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能源。地球地壳的地热能源起源于地球行星的形成(20%)和矿物质放射性衰变(80%)。地热能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的总量多很多倍,而且因为历史原因多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地热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据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但是,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开发难度大。
图:背压式汽轮机发电装置简图
地热能发电及原理-地热蒸汽发电
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原理:为提高地热电站的机组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做功后的蒸汽通常排入混合式凝汽器,冷却后再排出,在该系统中,蒸汽在汽轮机中能膨胀到很低的压力,所以能做出更多的功该系统统适适用于高温(160℃以上)地热田的发电,系统简单。
地热能发电

地热能发电一、地热种类开发的地热资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类,因此,地热发电也分为两大类。
地热蒸汽发电有一次蒸汽法和二次蒸汽法两种。
1、一次蒸汽法一次蒸汽法直接利用地下的干饱和(或稍具过热度)蒸汽,或者利用从汽、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蒸汽发电。
2、二次蒸汽法二次蒸汽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不直接利用比较脏的天然蒸汽(一次蒸汽),而是让它通过换热器汽化洁净水,再利用洁净蒸汽(二次蒸汽)发电。
第二种含义是,将从第一次汽水分离出来的高温热水进行减压扩容生产二次蒸汽,压力仍高于当地大气压力,和一次蒸汽分别进入汽轮机发电。
二、地热蒸汽发电系统利用地热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产生电能。
本系统技术成熟、运行安全可靠,是地热发电的主要形式。
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采用的便是这种形式。
1、双循环发电系统也称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
它以低沸点有机物为工质,使工质在流动系统中从地热流体中获得热量,并产生有机质蒸汽,进而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2、全流发电系统本系统将地热井口的全部流体,包括所有的蒸汽、热水、不凝气体及化学物质等,不经处理直接送进全流动力机械中膨胀做功,其后排放或收集到凝汽器中。
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地热流体的全部能量,但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尚在攻关。
3、干热岩发电系统干热岩发电系统是利用地下干热岩体发电的设想,由美国人莫顿和史密斯于1970年提出的。
1972年,他们在新墨西哥州北部打了两口约4000米的深斜井,从一口井中将冷水注入到干热岩体,从另一口井取出自岩体加热产生的蒸汽,功率达2300千瓦。
进行干热岩发电研究的还有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但迄今尚无大规模应用。
三、利用现状1970年,我国在广东丰顺县邓屋村建成国内第一座地热电站,成为世界上第七个通过地热发电的国家。
此后,湖南、河北、山东等地相继建成地热电站6座。
国人熟知的羊八井地热电厂则是在1977年建成,是国内首台兆瓦级机组,在当时拉萨电力紧缺的状况下,曾担负着拉萨平时供电的50%,冬季供电达到60%,至今还每年发电1.4亿千瓦时左右。
地热发电简介

热水型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
高温地热流体应首先应用于发电。
地热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所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装备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热能。
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要利用地下热能,首先需要有“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
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
根据可利用地热资源的特点以及采用技术方案的不同,地热发电主要划分为地热蒸汽、地下热水、联合循环和地下热岩四种发电方式。
1.闪蒸地热发电工作原理:将地热井口来的地热水,先送到闪蒸器中进行降压闪蒸(或称扩容)使其产生部分蒸汽,再引到常规汽轮机做功发电。
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在混合式凝汽器内冷凝成水。
送往冷却塔。
分离器中剩下的含盐水排入环境或打入地下,或引入作为第二级低压闪蒸分离器中,分离出低压蒸汽引入汽轮机的中部某一级膨胀做功。
用这种方法产生蒸汽来发电就叫做闪蒸法地热发电。
它又可以分为单级闪蒸法、两级闪蒸法和全流法等。
采用闪蒸法的地热电站,热水温度低于100℃时,全热力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这种电站,设备简单,易于制造,可以采用混合式热交换器。
缺点是,设备尺寸大,容易腐蚀结垢,热效率较低。
由于系直接以地下热水蒸汽为工质,因而对于地下热水的温度、矿化度以及不凝气体含量等有较高的要求。
全流法:它比闪蒸地热发电系统中的单级闪蒸法和两级闪燕法地热发电系统的单位净输出功率可分别提高60%和30%左右。
全流发电系统就是试图将来自地热井的地热流体(不论是水或是湿蒸汽) 通过一台特殊设计的膨胀机,使其一边膨胀一边做功,最后以汽体的形式从膨胀机的排汽口排出.为了适应不同化学成分范围的地热水,特别是高温高盐的地热水,膨胀机的设计应该具备这种适应能力。
为了获得全流系统的优越性能,脚胀机的效率必须达到70%以上,但目前的实脸机组还没有达到这一指标。
地热发电资料整理

地热发电资料整理地热发电资料整理(2015.11)1、地热发电原理地热发电是利⽤地下热⽔和蒸汽为动⼒源的发电技术,其基本原理与⽕⼒发电类似,把热能转换成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却不需要⽕⼒发电那样备有庞⼤的锅炉。
相⽐较风能、太阳能等可再⽣能源,地热能是唯⼀不受天⽓、季节变化影响的可再⽣能源,其最⼤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连续性和利⽤率⾼,可以⽣产不间断的、可靠的电⼒,⽽且发电成本低,设备的占地⾯积⼩。
根据最新技术,从天然蒸汽中分离出来的地热能利⽤率⾼达97%,损失掉的3%则是缘于涡轮之间的摩擦⼒,与其他可再⽣能源发电的低效率相⽐,地热发电的利⽤效率达72%。
2、地热发电的技术路线(1)利⽤地热蒸汽发电(2)利⽤地下热⽔发电(3)联合循环发电(蒸汽和热⽔)(4)利⽤地下热岩发电(灌⼊⽔产⽣蒸汽和热⽔)3、地热资源分类及⽤途4、地热发电的发展状况截⾄2012 年初,世界24个国家的地热发电⼚确定并⽹发电能⼒约11224MW。
美国2012 年地热总装机容量达到3100MW 以上,居世界第⼀位。
菲律宾总装机容量2000MW,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地热发电⽣产国,其国家23%的电⼒来⾃地热能利⽤。
截⾄2011 年,欧洲地热能总装机为1600MW,意⼤利是欧洲地热市场的领导者,其装机容量占欧洲装机总量的50%以上。
中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仅有32MW,排世界16位;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多位于浅层,应⽤主要集中在供暖、温泉、热⽔养殖等中低温利⽤上,中国对地热⾮电直接开发利⽤居世界⾸位。
印尼⽬前地热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菲律宾,⽬前装机容量为1300MW。
据悉,印尼拥有全球地热资源总量的40%,约有27510MW 的潜在地热资源,潜⼒巨⼤。
但⽬前仅有5%的地热资源得到开发。
印尼的地热发电站分布在北苏门答腊、⽖哇、巴厘和北苏拉威西岛,⽬前地热发电占印尼总发电能⼒的⽐重不到3%。
印尼计划到2025年提升其地热发电能⼒,作为该国电⼒提升计划的⼀部分。
地热发电的应用

地热发电的应用1. 地热发电的概述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
地热发电技术利用地热能转化为电能,为人们的生活和产业提供可靠、持久的能源供应。
本文将从地热发电的原理、技术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探讨。
2. 地热发电的原理地热发电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通过地热能转换装置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
其原理可以简要归纳如下: - 地球内部存在大量的地热能,包括地壳中的热能和地热水资源。
- 地热能可以通过地热能转换装置(如地热发电站)转化为电能。
- 地热发电主要利用地热水和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产生电力。
- 地热水经过地下管道输送至地热发电站,经过处理后驱动涡轮发电机组。
3. 地热发电的技术地热发电涉及到多种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地热发电技术: ### 3.1 干热岩发电技术干热岩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干燥岩层中的地热能进行发电的技术。
其主要步骤包括: 1. 钻孔开采岩层中的热能。
2. 注入冷水,使岩层温度下降。
3. 再次注入水,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地热发电站。
4. 经过地热发电站发电。
3.2 闪蒸发电技术闪蒸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地热水蒸发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的技术。
具体步骤如下: 1. 高温地热水进入闪蒸罐。
2. 高温地热水在闪蒸罐中迅速蒸发,产生高压蒸汽。
3. 高压蒸汽驱动涡轮转动,驱动发电机发电。
3.3 二次循环发电技术二次循环发电技术是指通过地热水与有机工质直接接触传热,再由有机工质带热流经发电机组产生电能的技术。
具体步骤如下: 1. 地热水与有机工质进行直接接触传热。
2. 有机工质带热流经发电机组,转动涡轮发电。
4. 地热发电的应用范围地热发电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4.1 国家电网供电地热发电可以作为国家电网的一部分,为城市和农村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地热发电具备持续稳定的特点,可满足电力供应的需求。
4.2 工业生产地热发电可以为各种工业生产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地热发电

2.地源热泵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 地热资源(也称地能, 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 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 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 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 调系统。 调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 浅层地能采集系统、 成:浅层地能采集系统、水源 热泵机组、 热泵机组、室内采暖空调系统 和控制系统。 和控制系统。所谓浅层地能采 集系统是指通过水或防冻液的 水溶液将岩土体或地下水、 水溶液将岩土体或地下水、地 表水中的热量采集出来并输送 给水源热泵系统。 给水源热泵系统。室内采暖空 调系统主要有风机盘管系统、 调系统主要有风机盘管系统、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水环热泵 空调系统等。 空调系统等。
低温 温水
按地热田规模: 按地热田规模: 大、中、小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高温地热田 电能 MW 利用年限 >50 30 10-50 30 <10 30 中低温地热田 电能MW 利用年限 >50 100 10-50 100 <10 100
5.1.2 我国的地热资源
1.我国地热资源的基本情况
全国主要沉积盆地储存的地热能量为73.61×1020J,相 当标准煤2500亿吨。全国地热水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 m3,所含热量为963×1015J,折合每年3284万吨标准煤的 发热量。 其中:对流型山区地热水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19亿m3, 热能量为335×1015J/a,折合每年1142万吨标准煤的发热 量。以消耗储存资源量为主,传导型平原区地热水近期可 开采量为每年49亿m3,热能量为:628×1015J/a,折合每 年2142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山区和平原区地热水可开采 水量分别占总量的28%和72%,山区和平原区可开采热量 分别占全国地热能可利用量的35%和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热发电资料整理(2015.11)
1、地热发电原理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发电技术,其基本原理与火力发电类似,把热能转换成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却不需要火力发电那样备有庞大的锅炉。
相比较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是唯一不受天气、季节变化影响的可再生能源,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连续性和利用率高,可以生产不间断的、可靠的电力,而且发电成本低,设备的占地面积小。
根据最新技术,从天然蒸汽中分离出来的地热能利用率高达97%,损失掉的3%则是缘于涡轮之间的摩擦力,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低效率相比,地热发电的利用效率达72%。
2、地热发电的技术路线
(1)利用地热蒸汽发电
(2)利用地下热水发电
(3)联合循环发电(蒸汽和热水)
(4)利用地下热岩发电(灌入水产生蒸汽和热水)
3、地热资源分类及用途
4、地热发电的发展状况
截至2012 年初,世界24个国家的地热发电厂确定并网发电能力约11224MW。
美国2012 年地热总装机容量达到3100MW 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菲律宾总装机容量2000MW,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地热发电生产国,其国家23%的电力来自地热能利用。
截至2011 年,欧洲地热能总装机为1600MW,意大利是欧洲地热市场的领导者,其装机容量占欧洲装机总量的50%以上。
中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仅有32MW,排世界16位;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大多位于浅层,应用主要集中在供暖、温泉、热水养殖等中低温利用上,中国对地热非电直接开发利用居世界首位。
印尼目前地热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菲律宾,目前装机容量为1300MW。
据悉,印尼拥有全球地热资源总量的40%,约有27510MW 的潜在地热资源,潜力巨大。
但目前仅有5%的地热资源得到开发。
印尼的地热发电站分布在北苏门答腊、爪哇、巴厘和北苏拉威西岛,目前地热发电占印尼总发电能力的比重不到3%。
印尼计划到2025年提升其地热发电能力,作为该国电力提升计划的一部分。
印尼规划表明,凭借大力开发地热和水电等资源,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整个能源组合的比重提高至23%以上。
到2022年,将有5000MW新增地热发电在印尼上线,包括目前在建的世界上最大的地热发电站——330MW萨鲁拉电厂。
这些地热项目的顺利完工,将帮助印尼冲击地热发电能力和发电量全球第一。
5、地热发电的投资和成本
(1)投资
地热项目具体的投资与资源特征和现场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资源的温度、深度、化学特性和渗透性是影响投资和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温度将决定发电系统的转换技术(如选择闪蒸还是选择双循环),以及发电过程的整体效率;现
场的位置及交通、地形、当地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及所有权都是电厂建设和并网所需考虑的成本因素。
影响地热开发的因素比其他形式的能源利用要多,而且更加复杂。
地热发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地热井、地热流体管道、电厂发电设备和重新回灌系统。
有关资料描述,在美国,平均投资总成本为每千瓦装机容量约4000 美元。
在中国,西藏羊八井电站不计算勘探和打井成本,每千瓦装机的投资在1.2万元左右;龙源电力羊易电站的每千瓦装机容量的全部投资约在2.3—2.4万元之间,折合3700美元/kw,略低于美国的平均投资成本。
根据有关报道,印尼330MW的萨鲁拉地热发电项目,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北塔帕努里,由Sarulla运营公司(9.75%)、PT Medco(27.5%),美国Orma t公司(12.75%)、日本伊藤忠商社(25%)和日本九州电器(25%)合作的财团投资建设。
已于2014年6月开工,预计于2016、2017、2018年分三期建成。
项目总投资11.7亿美元(计算出的每千瓦装机容量的总投资为3545美元,低于美国和中国的单位投资)。
据报道,项目已经筹备了25年,现在由于日资的介入,才使的项目资金得以解决;日本东芝公司将为这座地热电站项目提供3套地热汽轮机和发电机。
台湾的有关资料介绍,菲律宾地热发电的单位总投资(包括勘探、钻井、发电厂、回灌井等)为1—2亿台币/MW,折合3100-6200美元/kw。
据2009年11月的有关新闻报道,菲律宾政府拿出19个地热发电项目招商引资,总装机容量620MW,总投资为25亿美元,计算平均单位投资为4032美元/kw。
而台湾宜兰清水地热电站,装机容量为3MW,总投资为2.3亿台币,单位投资为2400美元/kw。
台湾海洋大学李昭兴教授有关文章预计的在台湾建设地热电站,其单位投资成本为100万美元/MW(不包括前期勘探投资),发电成本为0.06美元/kwh。
综上情况,地热发电单位装机容量的投资差别较大,从2400-6000美元/kw,即240-600万美元/MW,其单位投资远高于水电项目的100-200万美元/MW。
(2)发电成本
地热发电的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电力生产运行及维护成本和分期偿还的初始投资(折旧摊销费用)。
中国地质大学李克文教授认为,前期高额的勘探、钻井、建设等投资费用的分摊,约占地热发电成本的60%左右。
据美国统计估算,每千瓦小时的地热资源发电量的平均成本约为4.5-7美分(发电完全成本),由地热所生产的电力价格为5~11 美分/(kW·h),为鼓励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家对地热发电有优惠的税收政策。
但中国西藏羊八井电站,由于运行效率低,电站度电成本在0.7元左右,该电站以每度0.25元的价格给西藏电网供电,其亏损由中国国家发改委给予补贴。
有关资料介绍,羊八井地热储层分为浅层和深层两部分,目前开发利用的是地热田中补给能力有限的浅层资源;深部钻探资料表明,热田深部高温地热水具有不结垢、热焓值高、产量稳定等特点, 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如开发深部高温地热,发电成本较低,约为 0.2—0.3元/kWh, 具有较强的商业竞争力。
龙源羊易地热电站打井深度已达1450米,属干热岩层。
按照之前的可研报告,该井计划稳产10-20年,预计8-10年电站可收回投资。
菲律宾、印尼的地热发电成本资料没有查到,但菲律宾的售电价格为每度11披索,折合0.23美元。
台湾海洋大学李昭兴教授有关文章预计的在台湾建设地热电站,其投资成本为100万美元/MW(不包括勘探投资),发电成本为0.06美元/kwh。
综上,目前地热发电的单位总成本费用高于水电项目(约为0.03美元/kwh)。
6、地热发电的技术难题
在目前困扰地热资源发电的问题中,除了地热资源的不确定性外,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技术问题:
一是饱和蒸汽中不免会带有水分,水分会冲击汽轮机,从而造成部件的部分损坏。
二是地热资源中的成分会使汽轮机叶片结垢,清理结垢叶片不得不停机,从而降低地热发电效率。
三是腐蚀问题,地热流体中含有许多化学物质,其中主要的腐蚀介质有溶解氧(O2)、H+、Cl-、H2S、CO2、NH3和SO2-4,再加上流体的温度、流速、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地热流体对各金属表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地热电站腐蚀严重的部位多集中于负压系统,其次是汽封片、冷油器、
阀门等。
腐蚀速度最快的是射水泵叶轮、轴套和密封圈。
四是回灌问题,地热水中含有有毒矿物质,地热发电后大量的热排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
回灌不仅可以解决地热废水问题,还可以改善或恢复热储的产热能力,保持热储的流体压力,维持地热田的开采条件。
但回灌技术要求复杂,且成本高。
7、地热发电的风险及收益
由于地热资源的不确定性特征,使得地热发电项目具有高风险项目的特征。
地热项目要承担勘探和打井的前期风险,时常投资数百万美元只是为了验证地热资源是否有开发价值。
据有关资料介绍,前期的勘探、钻井投入大约占到整个地热发电项目投资的60%,钻井成功率将极大地影响整个发电项目的投资成本,目前国际地热钻井的成功率大约在50%-60%。
菲律宾Mak—Ban地热电站,建设初期打了11口钻井,但最终只有2口钻井具有地热持续发电的能力。
而探明的地热资源属于高温资源、中高温资源还是低温资源,以及地热资源深度、蒸汽量的大小和所处地理位置,又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发电技术路线、装机容量和输配电方式,进而会产生差别极大的电力成本,使得每个地热发电项目的投资收益差别很大。
讨论:
1、一般学术论文认为,地热发电项目的单位总投资高于水电项目,而发电
成本会低于水电项目;
2、但从美国、菲律宾、印尼和中国的实际运营数据来看,地热发电项目投
资成本、运营成本都高于水电项目;
3、地热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也比水电项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