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_冯仁德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

、
研 究 区域 概 况
1 . 自然条件 宁武县行政辖区隶属山西省忻 州市 , 位 于晋 西北 管涔山麓 , 介于东 经 1 1 1 。 4 9 4 6 ~ 1 1 2 。 3 6 5 7 ,北纬 3 8 。 3 0 5 5 ~ 3 9 。 8 3 6 ” 之
沿海地 区进行 了土地利用分 区的确定 ,同时肯定 了层次 聚类 分 析法在土地利用分 区中的可行性 。但 由于以上各种 土地利用分
区 的 目的 、 尺度 、 内容 、 手 段 和 方 法 多样 , 其 考 虑 的分 区 指标 和 分
岭( 海拔 1 8 5 0 m) 为界 , 分为汾河和桑干河两个水 系 , 分属黄河 流 域和海河流域。 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属高山严 寒区和寒 冷干燥 区。该 区的特 点是气候寒冷 , 多大风 , 冬 季漫长 , 无 霜期 短, 山区雨 多 , 其他地 区雨量偏少 , 温度差别大 , 雨量高度集 中于 七八月份 , 气温 和降水有 明显 的垂直地带性分 布[ 3 1 。 2 . 社 会经济条件 宁武县下辖 4个建制镇 、 l 0个乡 、 4 7 4个行政村 ,社 会经济
摘
要: 土地 利用分区是 土地利 用总体规 划修 编的重要 内容 , 科学合理的分 区为土地规划的编制提供 了科学依据。本研 究
通过对 宁武县 l 4个 乡镇进行 聚类分析 , 并结合 宁武县 实际情 况进 行综合 定性 分 区, 将其划分 为城 镇重 点优 化开发 区、 林 业生 态保护 区、 城镇综合 开发 区、 粮食 重点生产 区、 中部 一般 农业 生产 区和 南部特 色农业 生产 区 6个土地 利用功 能区 , 并
间, 西 隔管涔 山与五寨 、 岢岚县 为邻 , 东依云 中山与原平 市 、 忻府 区相接 , 北靠神池县 、 朔州市 , 南部与静乐县 毗邻 。 全县 南北 长约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摘要: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为区域建设规划、生态保护和土地管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筛选和确定土地功能分区指标因子,建立区域土地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计算确定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以地域相似性和差异性,划分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区。
结果表明: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重点建设、引导建设和限制建设区,与该区域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吻合的。
关键词: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聚类分析法罗城县引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加剧了人类对土地的迫切需求,使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
在土地供需不平衡的市场条件下,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对规范土地开发秩序、调控土地开发规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2]。
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3]”。
“十二五”规划再次明确“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实施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4]”。
同时,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众多学者对土地利用分区理论和方法已展开了研究,随着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以及软件技术的深入应用,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5]。
在技术方法上,专题图叠置法、定性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是土地功能分区常用方法,其中,系统聚类分析法运用较为广泛[6]。
本文选取罗城县为研究对象,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法划定该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区,为该区域实施土地有效利用和土地差别化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为例

南连宜州市 , 西北接环江毛南族 自治县 ; 地理位置 : 东
经1 0 8 。1 3 至 1 0 9 。1 0 , 北纬 2 4 : o 3 6 至 2 5 。1 1 ;
辖 8个 镇 和 5个 乡 , 有 东 门镇 、 龙 岸镇 、 黄金镇 、 小 长 安镇 、 桥 头镇 、 四 把镇 、 天河 镇 、 怀 群镇 、 宝坛乡 、 下 里
济和土地利用等多方面数据 , 包括罗城 乡镇各地类面 积、 播种面积 、 人 口数 、 投资金额 、 G D P 、 三大产业产值 等 ,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罗城县 2 0 1 1 年统计年鉴 、
2 0 1 0年罗 城政府 工作 报告 等 。
2 . 2 研 究方 法
广泛[ 6 1 。 本文选取罗城县为研究对象 , 结合系统聚类分 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法划定该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区 , 为
亲密 , 归为一类 , 得到 N 一 1 个新类 , 重复上述步骤。分 解聚类则是反方 向进行 ,将 聚类 的 N各样本视为一 类, 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之后 , 剥离距离最远 的个体 , 重复操作 , 获得最终 的类别。 系统聚类分析法是运用最广的一种分区的方法 ,
在土 地利 用 功 能分 区 的应用 中 , 是 按 照 各土 地利 用 分
聚类分 析也 称 为群 分 析 , 是 在 某种 方 法或 准 则 的
基础上对一组样本或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 多元统计 方法。 聚类分析的分析方式包括凝聚和分解两种方式 聚类。凝聚聚类遵循“ 由小到大” 的原则 , 将聚类的 N 个样本视为一类 , 按照指定 的计算方式和准则计算样 本之间 的距 离 , 判断其亲疏关系 , 距离最小的视为最
该 区域实施土地有效利用和土地差别化管理提供科
聚类分析在经济地理分区中的应用

聚类分析在江苏省经济区域划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SPSS中的聚类分析对江苏省十三个市按国民经济的相关指标进行经济区域的划分,以便对十三个市的经济发展分类指导,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更好地带动江苏经济的发展。
首先阐述了聚类分析的相关原理及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相关原始数据,对其标准化后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得出江苏省应划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经济区。
关键字:聚类分析,经济区域,江苏省1 引言研究一个省的经济发展状况,通常需要对该省所有地级市根据不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经济区域的划分,以便进行分类指导。
江苏省共拥有十三个地级市,不同地级市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
如何对这十三个地级市进行合理区分,从而从每个地区的经济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这对整个江苏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描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会有很多的指标,那么如何根据这些指标合理地进行区域的划分呢?利用世界著名的统计软件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效果会比较理想。
本文对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经济区域的划分就利用了聚类分析的功能。
2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指标体系2.1 基本原理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本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本之间的亲疏程度,将亲密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并;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将所有的样本合并为一类。
聚类分析的实质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按照他们在性质上的亲密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
这个类指的是一个具有相似性个体的集合,不同类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
聚类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快速聚类,一种是层次聚类。
如果观察值的个数非常多(200个以上),则宜采用快速聚类的方法。
在本例中用到的是层次聚类,并且是层次聚类中的R型聚类,R型聚类是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变量进行分类,使具有共同特点的变量聚集在一起。
聚类分析法在农用地定级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为例

线法, 研究人员依靠视觉 分 为不 同级别 。这 样 的划 分方 法 缺 乏 科学 性, 受人身条件 限制 较大 。农用地定 级估价是 在微 观尺度上 对 土地 质量进 行评价 , 为征地 制度改 革提供 科学 的依据 , 并 服务 于农 村的土地制度改革 。为此 , 笔者 以广 东省潮 州市湘 桥 区意 溪镇 灌溉水 田为 例 , 用聚类 分析 的方 法 , 采 由聚类 分 析的精确数学模 型来划 分研究 区内农 用地地块 的级别 , 旨在 探索农用地级别划分 的改善方法 , 为农用地 定级估 价项 目提 供借鉴 。
Absr a T i d a tg f a jgo giutrlln to nGu n zo i fGun d n rvn ewa u la heds v nae o dr fa r l a a dmeh d i a gh u Ct o a g o gP o ic ssmmaie n n lzd.Tkig te a 】 c u y r d a da aye z a n h i iae a do Yii o n,Xin qa r gtd l f x T w r n a g ioArao Eh oh uCi ,teClse An lssMe o e f a z o t h utr ay i y h t dwa nrd c dt i lt hepo eu eo dn sito u e osmuaet rc d r f ig.Ac odn c rig
1 农用地定级估价 项 目工作流程
区( 称府城 ) 史 为基础 , 入周边 部分 乡镇 、 ; 湘桥 、 湖 、 划 村 设 西
金 山、 平 、 春 、 太 南 西新 、 桥东 、 城西 和 风新 9个 街 道 和意 溪
(整理)各种聚类方法在规划分区中的应用

聚类方法在规划分区中的应用——以模糊聚类为例摘要关键词引言1.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可以看做是一种非监督的分类方法,在分类时只依赖对象自身所具有的属性来区分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
将总体中的个体分类以发现数据中的结构,希望一个类中的个体彼此接近或相似,而与其它类中的个体相异,这样就可以对划分出来的每一类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概括出每一类的特点。
[1]利用聚类结果,我们能够提取数据集中隐藏的信息,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和分类。
目前聚类算法主要分为层次化聚类方法,划分式聚类方法,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基于网格的聚类方法,基于核的聚类算法,基于谱的聚类方法,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聚类方法,基于SVM 的聚类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类方法等等[2]。
通常聚类分析算法一般包含四个部分:(1)特征获取与选择;(2)计算相似度;(3)分组;(4)聚类结果展示;(5)聚类结果评价。
相似度一般用距离函数表示,包括形态、语义、状态、密度、时间等产生的差距,用来度量模式之间的相似程度。
常见的距离函数有欧式距离,马氏距离,夹角余弦距离,Pearson 相关系数,Tanimoto 测度等。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一般根据应用的场合来设计不同的距离函数,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通用的距离函数[2]。
2.各种聚类方法1.1层次聚类方法层次聚类算法又称为树聚类算法或系统聚类算法,层次的方法按数据分层建立簇,形成一棵以簇为节点的树。
这种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有对象看成独立的个体类,通过计算类间的距离来选择最小距离的两个类合并成一个新类,再重新计算新类和其它类之间的距离,选择最小距离的两个类合并,依次迭代合并直到没有合并为止。
有基于聚集和基于分割的聚类两种,分别是基于数据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原理。
层次聚类算法可以在不同粒度水平上对数据进行探测,而且很容易实现相似度量或距离度量,对于圆形和球形分布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层次聚类算法由于合并或分裂簇的操作不可逆,也给聚类结果带来不准确性[3]1.2划分式聚类方法划分式聚类方法的主要思想为,对于一个给定的n 个数据对象的数据集,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目或聚类中心,通过反复迭代运算,逐步降低目标函数的误差值,当目标函数值收敛时,得到最终聚类结果。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Ap l ot a eS S co n ls n l s r g meh dfrln s f h at in o e f s s h me B n y ig t ev r u ra fl d l e a d py sf r P S f tra ay i a d cu t i t o o d u e o e p rio f h rt c e . y a a z ai sae so n S w a s en a t t t i l n h o a l n
・3 12・
价值工程
基 于聚 类分 析 法 的土 地利 用 分 区研 究
Ba e n u t r ng Ana y i n Us n n s a c s d o Cl s e i l ssofLa d e Zo i g Re e r h
冯仁德①F n n e ̄景宽①Wa gJn k a ; egRed ; n ig u n 姚杰②Ya i oJe
浅析聚类分析在土地工程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浅析聚类分析在土地工程能力评价中的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大步迈进,土地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对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的推动有着不可名状的作用和贡献,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认知土地工程这个项目。
只有对这个项目做好提前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使用过程中应用自如。
反观土地工程的使用是一项复杂而且多元化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前要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对整个城市的规模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方能在土地工程使用工程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标签土地工程能力;聚类方法;聚类分析;南徐新城土地工程能力的评价需要多元化的因素和方案以及扎实的知识理论,对土地的认知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把握和了解,这样在分析过程中才能对土地工程能力作出最直接,最正确,最明了的答案。
城市化工程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地质环境所受到的迫害和影响也同样是有增无减。
因此为了城市工程的百年大计,需要我们对土地工程能力做详细的分析和规划,这样方能使得土地在使用的工程中更好恰如其分,发挥其最大功效,避免土地在使用工程中,大肆浪费,尸位素餐。
本文笔者就针对如何科学合理的采用浅析聚类分析法来对土地工程能力做精确到位的评价详细落笔,到位分析,希望大家可以参考和借鉴。
1 土地工程能力土地工程能力评价基础是工程地质条件的各种各样的评价信息,同时把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作为最终的目标,这是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分析的最终目的,而且也同样成为城市规划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跟随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步伐和工程开发技术的大幅迈进,人们反而忽视了土地的工程能力,通过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来降低土地的单位成本,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在不经意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往往给城市带来无法估量的失衡和不良,降低了土地的最大利用效益,而且其损失也同样是难以计算。
因此,土地开发利用要以土地工程能力为依据,既要避免由于超过土地工程能力而造成的失衡或灾害,又要充分利用其工程能力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如何客观综合地评价土地的工程能力,成为工程地质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众所周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分区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要求是一致的。土地利用分区是依据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 差异及其利用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划分土地利用单元的过程。开展区 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实施适当土地用途管制与编制 合理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 利用区域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各区比较优势,加强区域内行政单元 问的协作关系,增进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与生态 系统良性循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如何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提 供新的研究方法已成为热点。目前,对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方法多集 中于定性研究,研究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更科学、客观地反映分区结 果。为此,本文以辽宁省北镇市为例展开实地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分 区的方法,构建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 法对该区域进行研究,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区提供思路,保证区 域内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1 区域概况 北镇市前身为北镇满族自治县,升县级市后改称为北宁市,几 — —— —— —— —— —— —— —— —— —— —— —— 作 者 简 介 :冯仁德(1986-)男,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
体和小类聚集成越来越大的类,直到所有个体聚到一起,形成一个 附加值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地区基
大类为止,聚类分析能够得到多个分类解。
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完善,粮油商贸等加工产业。提高城镇建设的
2.3.2.2 K-Means 聚类 K-Means 聚类方法是一个反复迭代的 总体水平,发挥城镇的辐射作用,发展农业相关高附加值产业。
市建设优先集聚发展区(IV)四个综合区。
3 结语
2.4.1 西北部丘陵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区(I) 西北部丘陵生态环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在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中的运用,可基
境综合保护区大市镇、富屯乡、罗罗堡镇、鲍家乡、闾阳镇、常兴店 本确定北镇市今后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方向。但是,这种方法的运
结合,最大限度的集约和节约土地利用的原则,确定北镇市土地利 品加工、建材等现代工业和外向型产业。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商贸、
用分区划分为西北部丘陵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区(I)、东南部平原农 旅游服务、城市服务等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建设的总体规模和水平,
业生产集中保障区(II)、中部城乡经济建设结合发展区(III)以及城 提高城镇人口容量。
确定,初步得出分区方案。
镇市传统的行政和经济中心,交通条件优越,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区
2.4 分区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城镇 域建设用地面积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 14%,人口仅占到全市总人
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的了解,本着耕地保护、经济发展、生态维护相 口的 8%,非农业人口占到全市非农业人口总量的 23%。大力发展食
参考文献: [1]马官起等编著.增雨防雹寸火箭作业系统实用教材[M].气象出版社.
[2]陈光学主编.火箭人工影响天气[M].气象出版社.
Value Engineering
· 133 ·
状况的调查分析,首先如表 1、表 2 所示的分区指标。
表 1 北镇市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分区指标
经济 社会 生态 土地利用
2.5 布设发射架点火线路 在原发射架上叠加一个定向器后, 需增加三根点火线,相连于定向器的点火装置上。此点在定向器叠 加时一并考虑布设。
3 主要技术指标 作业方式:车载流动、地面固定装载弹量:Φ82mm 直径人工增雨 防雹火箭 6 枚点火成功率:≥99%;高低射角:50°~70°;方位射角:地 面固定式 0°~360°,车载流动式 0°~80°;整机质量:175kg;点火开路电 压:45~48V;点火电流(5Ω 负载):≥1A;发射控制器连续工作时间:> 24 小时;工作环境:温度-20℃~+75℃,湿度<95%,无凝露;外型尺寸: 1740mm×569mm×1830mm。
DOI:10.14018/13-1085/n.2010.13.136
· 132 ·
价值工程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Based on Clustering Analysis of Land Use Zoning Research
冯仁德① Feng Rende;汪景宽① Wang Jingkuan;姚杰② Yao Jie
Apply software SPS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ing method for land use of the partition of the first scheme. By analyzing the various areas of land use and
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耕地总面积占全市耕地 总面积的 53%,农业人口占到全市的 70%,是北镇市农业规模、农业 发展水平均较高的地区。对北镇市农业发展和粮食稳定有着重要的 意义。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适度发展 农副产业,促进农民收入。改善地区基础设施,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 的相关产业。鼓励发展农业休闲型第三产业。
用与信息技术方面;汪景宽(通讯作者)(1963-),男,辽宁省凤城 人,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姚杰(1980-)男,辽宁锦州 人,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年后最终定名为北镇市。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东部,医巫闾山东麓。南 北长 53.9 公里,东西宽约 53.1 公里,面积 1693 平方公里。全市辖 2 个街道、11 个建制镇、6 个乡以及 6 个直属单位。全市现有人口 53.3 万,共 15.8 万多户。有满、汉、回等 19 种民族,其中满族人口 32.7 万人,占全部总人口的 62.4%。
(①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161;②辽宁天力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锦州 121013) (①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d and Environment College,Shenyang 110161,China; ②Liaoning Tianli Land Real Estate Appraisal Co., LTD,Jinzhou 121013,China)0.10 0.13 0.12 0.11 0.69 0.15 ……… 0.40 0.08 0.12 0.54 0.06 0.10
2.3 分区方法 2.3.1 因子分析 借助于 SPSS 软件,对土地利用分区指标进行 因子分析。通过 Analyze-Data Reduction-Factor 中的主成分分析方 法进行降维处理,并选取特征根大于 1 的特征根,提取出公因子。 2.3.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 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一批样本(变量)数据 根据其特征,按照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进行自动分类,产生多个分 类结果。本文首先采用聚类分析中的层次聚类法,按照一定层次引 入上述公因子作为聚类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得出层次聚类分析冰挂 图;然后,结合聚类分析中的 K-Means 聚类法,进行系统分区,确定 分区方案。 2.3.2.1 层次聚类 层次聚类采用的是凝聚方式,不断将所有个
problems it made countermeasures.
关 键 词 :聚类分析;土地利用分区;SPSS
Key words: clustering analysis;land use division;SPSS
中 图 分 类 号 :F301.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4311(2010)13-0132-02
Abstrac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 to focus on promoting regional coordination of development goals to Beizhe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dentify areas of land use zoning principle, basis, the indicator system.
HJD-82A 型火箭弹点火的技术要求。调整的元器件:原 12V3.2AH 电瓶改为 12V7AH 电瓶,原 63V1000μF 电容改为 63V4700μF 电
容,原 1A 固态继电器改为 3A 固态继电器,原 6 头 3 联互锁开关改 为 12 头 6 联互锁开关,如图 5 所示。因原火箭发射控制器在设计 时,考虑了今后的硬件扩容,所以此次改造较为便捷。
过程。在聚类过程中。个体所属的类会不断调整,直到最终达到稳定
2.4.4 城市建设优先集聚发展区 (IV) 城市建设优先集聚发展
为止。利用统计的区域土地利用分区指标数据以及提取出的主因 区包括北镇街道、观音阁街道、沟帮子镇三个行政单位,总面积约
子,分别对其进行 K-Means 聚类分析。初始类中心点由 SPSS 自行 70 平方公里,占北镇市行政面积 1694 平方公里的 4%。该区域是北
2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分区 2.1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是依据区域土地利用 现状、自然经济条件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对全区用地区域的一种综合 性划分。所以要遵循一定的土地利用分区原则,即:①土地综合分析 与主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影响土地分区的因素很多.要在全面分 析各种制约土地利用分区因素的同时。突出主导因素的相似性,把 条件近似的区域归并为同一类;②体现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统筹 区域土地利用问题。其核心是充分体现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的 土地利用方向、主要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区域发展战略要求;③保 持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土地利用分区尽量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 性。不打破区、县的行政界线。以利于土地的统一管理和土地用途管 制措施的连续贯彻。 2.2 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的 确定,主要是根据土地资源详查成果,结合地形地貌类型、社会经济 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并考虑远景目标,来建立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指标。在选取具体指标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各类指标要有相 对独立性;二是指标能覆盖全区。 根据目前北镇市土地利用的特点,以及通过对北镇市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