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语文传统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古诗文复习要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古诗文复习要点》

•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 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 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 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 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 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 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 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 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 他们的性格特点。
•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 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二)重点句子翻译
•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 2.卿言多务,孰若孤? •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 4.孤岂欲卿治为博士邪! •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 铤tǐng:疾走。(铤而走险) •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七年级语文(完整版)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解析

七年级语文(完整版)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解析

七年级语文(完整版)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解析一、初中语文试卷文化常识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1)《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_______月。

()A.四B.五C.六D.七(2)《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A.神话故事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3)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A.彦和B.子建C.元亮D.德施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用了比喻的修辞。

C.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不同)D. 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左,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投壶,与“六艺”中的“射”含义不同。

B.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 《桃花源记》中“具答之”的“具”是“详细”之意。

D. 成语“趋之若鹜”中的“趋”与《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的“趋”意思相同,都是疾走、快走的意思。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迁”在古代常常用来表示官职的变动,如“左迁”表示升官,“右迁”表示降职。

B.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

C.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单元全册文学常识积累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单元全册文学常识积累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梳理1.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5年为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填词,以深怀忧患与悲愤的文字以及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

《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光未然,现代作家、评论家,1939 年 3 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长征时,他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为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作品有《金色的鱼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等。

3.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

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当代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热情。

他凭借长篇小说《东方》,在1982年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4.端木蕻(hóng)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

20 世纪30 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5.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各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各课知识点汇总

1.文学常识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 1 课《邓稼先》《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至死不懈 xia: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 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 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 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 徨huáng:犹豫。

殷yān 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文化常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文化常识

7、《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 人。“东北作家群”代表之一。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8、《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 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木兰诗》又叫《木兰 辞》,它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 “双璧”。
《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卜算子 咏梅》《游山 西村》等入选初中课本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代表作《己亥杂诗》
16、《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茨威格,奥地利 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 17、《太空一日》作者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部编语文文化常识
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体裁:人物传记。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 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 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被追授 “两弹一星”功劳奖章。 2、《说和做》作者臧克家,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以一篇新 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本名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
21.唐代诗歌成绩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如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其诗有“诗 史”之称)、白居易;晚唐“小李杜”李商隐: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在恢泪始干”。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绝 句》)

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及解析

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及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化常识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我们学过的小说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等。

B.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等。

C.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答案】 B【解析】【分析】B.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

《巴黎圣母院》为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如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等,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

2.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叙述错误的是()A. “是日更定”,旧时晚上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更定。

B. “故自号曰醉翁”,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生前有谥号,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C. 下面称呼按年龄从小到大的排序为:垂髫、豆蔻、及笄、弱冠、而立。

D. “晚生蒙老先生垂爱,得赐登龙,已出望外。

”中的“垂爱”是敬辞。

【答案】 B【解析】【分析】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

死后有谥号。

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阿城的《溜索》都是短篇小说,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是中篇小说。

专题04:文学文化常识-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04:文学文化常识-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04 文学文化常识1.(2021·河北廊坊·七年级期末)找出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A.《紫藤萝瀑布》——宗璞——当代——《铁箫人语》B.《骆驼祥子》——老舍——长篇小说——祥子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德国——《普希金诗集》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敦颐集》【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故选C。

2.(2020·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下列对文体文学知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B.《未选择的路》——《中外哲理诗精选》——弗罗斯特——美国C.《卖油翁》——《归田录》——欧阳修——北宋D.《伟大的悲剧》——《夺取南极的斗争》——茨威格——英国【答案】D【详解】D.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并非“英国作家”;故选D。

3.(2020·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木兰诗》是宋代北方的乐府民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登飞来峰》的作者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A【详解】A.“《木兰诗》是宋代北方的乐府民歌”有误,应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

故选A。

4.(2021·黑龙江大庆·七年级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关睢》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C. 我国古代有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桑梓指故乡,须眉指男子,玉兔指月亮,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课文《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答案】 D【解析】【分析】D.有误。

《威尼斯商人》是他的著名的戏剧作品,这是一部喜剧、多幕剧。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农事,“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 冰心和穆旦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D. 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阴”,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

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答案】 D【解析】【分析】A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项,“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C项,《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艾青。

故答案为: D。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传统文化常识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产,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6、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7、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8、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9、孤岂欲卿治经: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木兰诗》
1、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军书十二卷: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4、胡骑: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5、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6、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7、木兰不用尚书郎: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8、帖花黄:帖,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

9、火伴:同伍的士兵。

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陋室铭》(刘禹锡)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鸿儒:博学的人。

儒,旧指读书人。

3、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4、阅金经:金经,指佛经。

《爱莲说》(周敦颐)
1、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

2、自李唐来: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3、隐逸: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四君子(梅、兰、竹、菊的别称)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他们分别是指:梅花、兰花、翠竹、菊花。

被人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

“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

其文化寓意为: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

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

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创作出“梅花篆字”。

补充资料:
1、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等,属睡莲科。

2、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污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岁寒三友( suì hán sān yǒu):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1、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2、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

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3、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五岳(中国五岳)
中国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泰山,古称东岳。

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

远古时始称大山,太山。

按古文字的传统读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

春秋战国时,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义字的演变,“太”与“泰”,“代”与“岱”,“岱”与“岳”也互相变通了,这样就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专用名称。

杜甫(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