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豆象生物学特性
检疫性害虫 灰豆象

检疫性害虫灰豆象摘要本文主要从灰豆象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和检疫防治措施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检疫性害虫灰豆象。
关键词灰豆象检疫性灰豆象属于鞘翅目豆象科,瘤背豆象属,是我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草名录》中规定的2类危险性害虫。
为2001年中国农业部确定的278种有害生物疫情普查重点之一。
境外分布有亚洲的日本、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以色列;欧洲的前苏联、意大利、法国;非洲的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几内亚、南非、安哥拉、马达加斯加;美洲的美国、古巴、巴西与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是近几年由缅甸进口的药用白扁豆传人我国的一种突发性危害性极大的检疫害虫。
1、危害特点:雌虫选择完整和光滑的豆粒上产卵。
卵粒附在豆粒表面,不易脱落。
卵散产,有时几粒堆在一起。
幼虫孵化时同时咬破卵壳和与其接触的种皮垂直钻人豆粒内,然后再与种皮平行方向蛀食前进,近老熟时又向种皮方向前进,做一个弧形隧道,经历4个龄期。
以幼虫蛀害豆类子粒,使豆粒成空壳,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巨大损失。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一4~,体壁黄褐色至暗红色,被灰黄色毛。
触角基部4一5节及末节黄褐色,其余节色暗。
前胸背板赤褐色,中区有2条暗褐色纵纹;近后缘中央有2个并列的瘤突,_七生白色毛。
鞘翅表皮赤褐色,每鞘翅中部外侧各有1个半圆形的暗色大斑,斑内又有淡色纵条纹;鞘翅密被大量淡黄色毛,沿翅缝形成1条纵宽带,并在翅的后半部形成1条不清晰的横带。
臀板红褐色,几乎着生均一的淡黄白色毛,暗色斑不清晰或全缺。
后足腿节腹面近端部的内缘齿大而尖。
雄性外生殖器内阳茎的囊区有3对骨化板。
卵:椭圆形,扁平,长平均0.63nlm,宽平均0.37mm,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5mm,淡黄白色,身体肥胖,弯曲呈“C’’形,足退化。
3、生物学特性:卵期:在恒温26℃,卵期为7.6天,32℃为6天,35℃为7天,受温差影响幅度不大。
豌豆象的评价

豌豆象的评价豌豆象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因其对豌豆的危害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豌豆象进行评价,包括其生态习性、危害特点、防治措施以及科学价值等。
一、生态习性豌豆象是一种鞘翅目昆虫,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等地区。
它们通常在豌豆田中生活,以豌豆为食。
豌豆象成虫体型较小,长约0.5-1厘米,呈黑色或红褐色。
豌豆象幼虫在豌豆茎内部蛀食,造成输导组织损伤,影响豌豆的生长发育。
二、危害特点豌豆象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豌豆的破坏上。
它们以豌豆为食,特别喜欢在成熟或即将成熟的豌豆上产卵。
孵化出的幼虫会蛀食豌豆的内部组织,导致豌豆品质下降,甚至无法食用。
豌豆象的危害不仅限于豌豆,它们还会对其他豆类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三、防治措施针对豌豆象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定期清理农田,将受损害的豌豆及时清除,防止豌豆象幼虫进一步蛀食。
同时,选择抗性品种的豌豆进行种植,提高豌豆对豌豆象的抗性。
2.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农田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成虫。
此外,还可以使用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寄生蜂、瓢虫等,这些天敌能够有效地控制豌豆象的数量。
4.化学防治: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针对成虫和幼虫分别使用不同的农药,如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但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四、科学价值虽然豌豆象对农作物具有一定的危害,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豌豆象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之一,能够将受损的豌豆分解成有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来源。
此外,豌豆象在控制豌豆种群数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此外,豌豆象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价值。
通过对豌豆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昆虫如何适应环境、如何进行繁殖和扩散等生态学问题。
此外,豌豆象还被用于研究植物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植物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野生绒毛皂荚

野生绒毛皂荚
野生绒毛皂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极度濒危(CR)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全球仅剩9株,全部生长在南岳衡山。
被称为植物界的“熊猫树”。
成熟绒毛皂荚的荚果外种皮披一层金色的绒毛,荚果扭曲成波浪状,约30厘米椭圆形,内部有颗粒状种子。
4-6月开花,6月份开完花后会慢慢结果,11月完全成熟,成熟后变为棕褐色。
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专家介绍,由于绒毛皂荚䧳雄花期不一样,雄花比䧳花早开一周左右,且它的荚果难以打开,外种皮坚硬又不容易吸水,所以导致授粉难、发芽难,种子发育不好;再加上绒毛皂荚种子野生动物也爱吃食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绒毛皂荚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繁殖。
皂角树繁殖及栽培管理技术

皂角树繁殖及栽培管理技术作者:魏耀远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5年第2期魏耀远(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林业工作站 473000)皂角树又名皂荚树、皂角等,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分布极广,自中国北部至南部及西南均有分布。
多生于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区。
但在温暖地区可分布在海拔1600m处。
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同时皂角树耐旱节水,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且又有耐热、耐寒、抗污染等特性,所以它又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皂角刺主要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主要功能有拔毒、消肿、排脓,治痛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等症。
现代控癌药理研究试验证明,皂角树提取物具有控癌和抑癌活性,对乳腺癌病,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癌有十分良好的功效,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也有不错的治疗。
目前,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从中国大量进口皂角刺,用于临床药理实验和研究,临床实验效果十分显著。
所以皂角刺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连年大幅上涨,价位居高不下,快速发展皂角树造林面积已刻不容缓。
1 培育壮苗皂角树的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
由于皂荚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差,因此在下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1.1种子的层积处理在秋末冬初将种子浸入水中,每天换水1次,7d后捞出与湿沙混合,然后进行贮藏,贮藏期间注意经常翻动使其温度与湿度均衡。
1.2浸种一般在播种前5d,将皂荚种子放入容器内,倒入100℃开水搅拌至不烫手为止,盖严容器口,浸泡1d后,捞出浮在表层已膨胀的种子进行催芽。
下面未膨胀的种子用上述方法继续浸种,多数种子膨胀后即可混沙催芽。
1.3催芽处理在背风向阳处用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的砂粒平铺2cm制作成砂床,砂粒的含水量为65%左右,把已膨胀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砂床上,再在种子上撒一层2cm厚的松散砂,用竹竿和塑料膜制成一个小型拱棚,待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
1.4播种播种以春播为好,一般在5月上旬。
豌豆象昆虫记外形及生活特点

豌豆象昆虫记外形及生活特点豌豆象昆虫是一种外观令人感到可爱的虫子。
它们属于节肢动物学门、昆虫纲、蔷薇科,看起来像小豌豆,唇形,但比小豌豆大得多。
豌豆象昆虫头部带有一对双曲线形的长触角,下颌部有一对单曲线形的短触角。
触角在它们进行着重要的任务,它可以探测到食物的气味。
豌豆象昆虫的身体覆盖着小小的绿色外壳,它们的身体由三个部分组成:眼睛、触角和胸部,其中胸部有两个小小的按钮,它们可以向外方向移动。
豌豆象昆虫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它们喜欢安静的地方,如泥土和腐烂的木头,在这样的环境中,它们可以找到充足的食物。
大多数豌豆象昆虫都喜欢吃水生植物,如水草、贝类和藻类。
它们以植物叶片为食,将其拆分成小碎片,然后吃掉它们。
它们也喜欢吃一些果实,如香蕉、橙子和苹果。
除了吃植物,豌豆象昆虫也以其它昆虫为食,如蚂蚁、苍蝇和萤火虫。
豌豆象昆虫的繁殖非常快,它们的微粒可以轻易的飞到不同的地方,因此它们的繁殖率非常高。
例如,一只豌豆象昆虫可以在一年里产卵达到数千只以上。
另外,豌豆象昆虫也可以间接被水溅出来繁殖,即使这种方式比较罕见,但也有发生的可能性。
豌豆象昆虫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特点,它们夜晚活动的相对强于白天,它们喜欢靠近水源活动,例如河床和湖泊,这样它们就可以方便的找到食物。
它们有时也会在植物的茎上找到食物,即使它们的足迹也可能在植物的表面上找到,通常是植物的叶腋。
豌豆象昆虫会通过受到植物上的汁液浸湿而产卵,而且它们还会使用特殊的汁液来保持身体健康,甚至还有一种叫做“垢液”的特殊粘液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豌豆象昆虫是一种具有非凡生活习性与外观可爱的昆虫。
它们的外形会令人联想到小豌豆,但其实它们可以生活在多种环境中,而且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很有趣。
它们的触角很有用,可以帮助它们快速搜索食物,而且它们的繁殖速度很快,也是让我们赞叹不已的原因之一。
第十章 种实害虫 第十一章蛀干害虫及防治

松实小卷蛾 Retinia cristata 分布: 分布于我国河南及长江以南各省;日本。 危害: 为害马尾松、黑松、黄山松、湿地松。幼虫蛀食当年新梢和球
果,使新梢弯曲枯萎,影响松树高生长;使种于减产。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毫米,翅展 13—18毫米。体及前翅均为黄色,前翅中
央有1块较大的银灰色斑,臀角处有卵圆形
松果梢斑螟 Dioryctria pryeri 又称油松球果螟、松球果螟。危害油松、黑松、赤松、马尾松等。以 幼虫蛀食球果及嫩梢。嫩梢受害后弯曲、枯萎、倒伏、披头散发;主梢受 害,可造成秃顶,丛生呈扫帚状;球果受害可导致畸形或干缩,不能结实 成虫,长10~13毫米,翅展26毫米左右,体灰色或灰白色;前翅赤褐 色,近翅基有1条灰色短横线,内、外横线灰色,波状,中室端部有1不明 显的新月形小白斑;后翅灰褐色。幼虫,末龄体长15~22毫米,体漆黑 色,具明亮光泽,头、前胸背板及臀板黄褐色。蛹,长13~16毫米,赤褐 色,尾端有6根钩状臀刺,中间2根较长。 果梢斑螟1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受害球果内或当年生嫩梢内拉网 越冬。来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继续取食危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转移食 害雄花序,而后进入嫩梢和2年生球果危害。被害球果的基部有大而圆的蛀 孔,并常附有以丝粘连松脂的覆盖物,球果内虫道呈“S”形。6月上旬开 始 化蛹。6月中旬出现成虫。卵多散产于球果基部或旧蛀孔附近。7月上旬卵 孵化。初孵幼虫蛀入球果或当年生嫩梢,但取食甚微,于11月上旬开始越 冬 防治方法。可于越冬幼虫转移到雄花序时期,喷80%敌敌畏乳油或 90%敌百虫晶体、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农药杀幼虫;摘除虫害 果;集中烧掉。
发生规律
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向日葵、玉米遗株和落叶以及蓖麻种子中越
观察豌豆象的特征

观察豌豆象的特征
豌豆象是一种常见的害虫,经常出现在豆类作物中,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观察豌豆象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豌豆象的体形较小,成年豌豆象只有约6毫米长,幼虫也不过一两毫米。
它们的身体呈椭圆形,色泽呈黄褐色或灰白色。
其次,豌豆象的触角很长,通常比身体还要长,而且呈棕色或黑色,有很强的触觉功能。
豌豆象的嗅觉和味觉也很敏锐,能够察觉到豆类作物的气味和味道。
最后,豌豆象的食性比较单一,主要以豆类作物为食。
它们会在豆类作物上产卵,孵化成幼虫后,在豆荚中啃食豆粒,造成豆荚变形,豆粒损失严重。
此外,豌豆象还会传播病菌,给豆类作物带来病害。
综上所述,观察豌豆象的特征对于防治它们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豌豆象的习性和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豆类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 1 -。
森林昆虫学习题2011。2。19

森林昆虫学习题1森林昆虫学习题第一章昆虫形态学1.昆虫纲的特征?[:三体段,六足,四翅,变态]2.触角的基本构造及其功用为何?有哪些类型?3.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在构造有什么不同?各造成那些危害状/4.足和翅的基本构造及类型各为何?5.何谓昆虫的体壁?何谓表皮?6.昆虫表皮由哪几部份组成?各部分的性质为何?用触杀剂杀虫与表皮有什么关系?7. 昆虫体壁的行生物的种类有哪些?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1. 试述昆虫的单性生殖,在生物学上有什么意义?2.幼虫生长的规律为何?为什么要脱皮?3.什么叫龄、龄期、世代、年生活史学握龄和生活史有何意义?4. 昆虫的生活史如何表示?举例说明.5. 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各种变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6. 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各有哪些类型?7.昆虫为什么要休眠?与滞育有何区别?第三章昆虫分类学1.简述昆虫分类的意义与分类阶元。
2. 解释:物种[:具有生殖隔离现象的物种(比较确定),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以种群来表现。
]双名法[ 属名+种名+定名人(种加词)(Tomicus piniperda L.)]三名法[ :属名+种名+亚种名+种加词(定名人)]模式标本[[确定新种的依据,包括正模,配模和副模(若干个雌虫或雄虫)]新种根据什么确定?[新种确定根据模式标本进行,即包括正模,配模和副模(若干个雌虫或雄虫)]3. 简述常用的分类系统。
4. 与林业有关的主要目科的形态特征。
5. 昆虫与螨有何区别?第四章昆虫生态管理学1. 何谓生态学?任务是什么?2.解释: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广食性、肉食性、植食性?3.树木对昆虫有哪些抗性?4.昆虫的天放包括哪些种类?5.温度对昆虫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6.土壤中有哪些因子形响地下害虫的生存?7.不同的林分状况与害虫的发生有何关系?8.论述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大发生的过程以及大发生的类型。
9.为什么要做好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的方法有哪些?10.昆虫有哪些信息联系?第五章森林害虫防治原理1.解释害虫综合防治、有害生物管理2.什么叫植物检疫?植物检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