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高考地理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780
3.圣保罗(巴西)
1750
4.孟买(印度)
1740
5.纽约(美国)
1650
6.上海(中国)
1400
7.洛山矶(美国)
1300
8.拉各斯(尼日利亚) 9.加尔各答(印度) 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280
占阿根廷总
人口的30%
1270
1230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城市
占墨西哥总 人口(万)
读图观察: (2)中心地
等级高低与其 数量多少有何 关系?
中心地等 级越高,数量 越少,彼此相 距越远。
读图观察: (3)中心地
等级高低与其 服务范围大小 有何关系?
读图观察:
(3)中心地 等级高低与其
服务范围大小
有何关系?
中心地等 级越高,服务 范围越大,六 边形数目越少.
从区域整 体来看,高级 中心地包容低 级中心地,高 级服务范围覆 盖低级服务范 围,从而构成 层次分明的空 间网络系统。
起水 速 步平 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高
慢
发展 中国 晚 低 快 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水 速 步平 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高
慢
大中小城市比例较合理,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 中国 晚 低 快 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水 速 步平 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高
慢
大中小城市比例较合理,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东京(日本)
人口的16.8%
2880
2.墨西哥城(墨西哥)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讲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课件新人教38页PPT

发展的差异导致城市化进程差异, 具体分析如下:
1.图示城市化进程及差异
Evaluation only. 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直观、
最具可比性,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
重要衡量指Ev标a。luation only. ed with A2s.po世se界.S城li市de化s的fo进r .程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考基落实自学导引
一、城市化
1.含义 Evaluation only. 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释疑解惑 (1)城市化过程可概括为两
种类型:人口城市化,即农业人口进
入城市转变Ev为a非lu农at业ion人o口n;ly.区域城市 ed with A化sp,os即e城.S市lid用es地f扩or张.N,E周T围3郊.5区C和lie农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村区域转变为城区,人口也随之转变
为城市人口。
解决途 (1)立_卫__星__城_,开发_新__区__ 径(上 (2)改善城市__交__通__和__居__住__条件
海) (3)_保__护__和__治__理__ 城市环境
高中地理教案:城市化进程与问题分析

高中地理教案:城市化进程与问题分析一、城市化进程的定义与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自然增长和农村转向城镇的规模扩大过程,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城市化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人口聚集效应、土地利用变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
1. 人口聚集效应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流入。
这种人口聚集效应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转为建设用地。
这种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带来了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也带来了问题,例如环境破坏和资源紧缺等。
3. 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过程中,传统第一产业(农业)相对衰退,而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种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使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带动了农民就业转移和收入提高。
二、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
这些问题涉及到人口流动、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等方面。
1. 人口扩张带来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大了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
这给城市带来了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应紧张的压力。
同时,由于居住条件差和缺乏社会保障等原因,一些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都处于弱势群体。
2.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为满足城市扩展需要,大量农村土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导致土地资源紧缺。
此外,在部分区域还存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引起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粮食安全问题。
3.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和交通发展,但与之相应的是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城市化也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退化。
三、处理城市化问题的策略与措施为了有效应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策略和措施。
高中地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地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城市化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人口过度集中城市化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这不仅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等,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治安问题、贫富差距加大等。
2、环境污染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废气、废水、废渣等,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3、资源短缺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等。
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城市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供应紧张,土地资源稀缺,这些都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中建筑物密集、人口众多、交通繁忙,产生的大量热量难以散发,导致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这不仅会影响居民的舒适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气象灾害和生态问题。
5、文化遗产破坏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可能会遭到拆除或破坏,导致城市文化遗产的流失。
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损害,也削弱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6、社会问题凸显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快速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问题凸显。
例如,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上升;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人际关系淡漠,社会信任度降低等。
二、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问题的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引导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分布,缓解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压力。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掌握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使学生懂得城市的发展和分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表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其原因是: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一〕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城市环境浊,危害人们的健康。
其中①煤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②造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污染物有?我国酸雨最主要污染物成分是?③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是?它的来源是?答案: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硫;③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来自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二〕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的增多和汽车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人们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阻塞现象尤为明显,其危害是: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建议学生调查小汽车的行驶车速与单位距离能耗、尾气排放量及其成分的关系〕城市住宅问题主要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住房拥挤现象普遍,有些人甚至无家可归。
世界上多数大城市分布着贫民窟或棚户区〔教材图 6.25〕,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最为明显。
〔三〕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城市人口本身就未充分就业,存在着一定的失业队伍。
乡村人口的大量迁入,导致失业问题加重,也会影响社会治安。
〔建议有条件的学生作一项社会调查:北京市的刑事犯罪案件与失业人员及外来乡村人口的关系统计〕除以上三方面问题外,还有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等。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1998年年底总人口达到1306万,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上海市努力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发展,制定城市规划,采取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4讲 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课件 新人教版

考点二
城市化问题(“城市病”)产生
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主要 表现 环 境 质 量 下 降 大 气 污 染
原因
城市居民燃烧 煤炭等燃料所 排出的烟尘; 汽车、飞机、 火车等各类交 通工具排放出 的尾气
危害
使城市环 境质量日 益下降, 危害人们 的健康
治理措施
治理环境污 染;合理布 局大气污染 较重的企业; 实行集体供 暖;建立绿 化隔离带
(1) 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 .目前,甲家
(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人口向郊区、 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 动,其原因不 是( )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第24讲
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考基落实自学导引
一、城市化 1.含义
释疑解惑
(1)城市化过程可概括为
两种类型:人口城市化,即农业人口
进入城市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区域城
市化,即城市用地扩张,周围郊区和
农村区域转变为城区,人口也随之转
变为城市人口。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直观、 最具可比性,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 重要衡量指标。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地区
差异 成因 经济发展缓慢, ① 政治独立,经济快速 多为发达国家的 腾飞,人口急剧膨胀, 发展 殖民地,城市化 推动城市化飞速发展, 中国 起步较晚,城市 但整体水平仍较低 家 化水平低,但当 ② ②城市化发展超越经 前速度快,城市 济发展,造成发展不 发展不合理 和谐
学以致用 1.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 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2)题。
如何应对高考地理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

如何应对高考地理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的概念与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指人口、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田被征用建设城市,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同时也引发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
2.水资源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生活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
同时,城市地表硬化,雨水难以渗透,加剧了城市内涝问题。
3.空气质量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工业、交通等活动产生的废气、尾气等污染物排放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4.固体废弃物问题: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增加,若处理不当,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5.交通拥挤问题:城市化进程中,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导致交通拥堵,同时增加尾气排放,影响城市空气质量。
6.公共设施不足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导致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设施短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发展,避免“摊大饼式”城市扩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保护耕地资源:在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耕地资源的保护,确保粮食安全。
3.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节水技术,加强水污染治理。
4.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提高空气质量。
5.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建立健全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体系,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6.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城市与城市化重难点解读根据近几年的考查方向分析,2020年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的变化应该不大,一般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图表,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等级和城市化等角度进行考察。
考查形式基本都是依据图表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从材料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在备考复习时,要注意结合新时代情景下城市群建设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社会热点,理解和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核心考点。
典例探究一、(2019·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答案】1.D 2.B 3.A【解析】1.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A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B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C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D正确。
2.读图可知,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中,安庆、池州、宣城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西南部,盐城和滁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布不均衡,A错。
属于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都远离核心城市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边缘地区,B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图观察: (2)
中心地等级高 低与其数量多 少有何关系?
读图观察:
(2)
中心地等级高
低与其数量多
少有何关系?
中心 地等 级越高,数量 越少,彼此相 距越远。
读图观察: (3)
中心地 等级高低与其 服务范围大小 有何关系?
读图观察:
(3)
中心地
等级高低与其
服务范围大小
有何关系中? 心 地等 级越高,服务 范围越大,六 边形数目越少.
起水速 步平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发展 中国
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水速 步平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高
发展 中国
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水速 步平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高
慢
发展 中国
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水速 步平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高
慢
发展 中国 晚
家
从区 域整 体来看,高级 中心地包容低 级中心地,高 级服务范围覆 盖低级服务范 围,从而构成 层次分明的空 间网络系统。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正六边形原则: 中心地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分布。
②、同级互相排斥: 相互独立,呈六边形网格分布。
③、不同级逐级嵌套: 高级包容低级,等级越高,职能越多,服务范围
读图观察: (1)
图中中心地存 在几个等级? 上一级中心地 服务范围的面 积是下一级的 几倍?
读图观察: (1)
图中中心地存 在几个等级? 上一级中心地 服务范围的面 积是下一级的 几倍?
读图观察: (1)
图中中心地存 在几个等级? 上一级中心地 服务范围的面 积是下一级的 几五倍级?,三倍
读图观察: (1)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研究城市空间组织 和功 能布中局心的地一—种—城向市周区围位地理区论提。供各种货物和 服务的地方。中心地有级别高低之分。
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 作用范围。
门槛——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 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
门槛人口
维持一家 企业生存 所需的最 低人口数。
门槛人口 越多服务 范围越大。
2347万 201119年90年人人口 口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概 念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标 志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概 念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标 志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概 念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特大城数 量(个) 13
71 114 222 408
占城市人 口(%)
29.5 33.4 34.0
二战 以后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
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超级大城市和城市群。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水速 步平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发展中 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
年份 1900 1950 1960 1980 2000
特大城数 量(个) 13
71 114 222 408
占城市人 口(%)
29.5 33.4 34.0
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
年份 1900 1950 1960 1980 2000
最便 于提 供货物和服务 的地点,应位 于圆形商业区 域的中心。为 了避免竞争, 获取最大的利 润,每个供应 点间的距离不 会太近,它们 的服务范围都
只要 有利 可图,在利润 的吸引下,新 的供应商会不 断地进入,直 至达到饱和状 态,每个供应 点的服务范围 都是圆形的, 并且彼此相
如果每 个供 应点的服务范围 都是圆形、彼此 之间相切而又不 重叠的话,圆与 圆之间必将存在 空角,居住在空 角的消费者将得 不到供应。为了 谋求最大利润, 供应商会分割这
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起步)
空前发展
世界城市人口变化
时间 1800年 1900年 1950年 1990年 2000年 城市人 口比重 2.5% 13.3% 28% 41% 50%
世界城市人口变化
时间 1800年 1900年 1950年 1990年 2000年 城市人 口比重 2.5% 13.3% 28% 41% 50%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标 志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概 念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标 志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衡量城市化 水平的重要
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几千
18世纪
20世
现
年前
中叶
纪来
按照 消费 者选择最近供 应点的假设, 三个相切圆之 间的空白区域 可以分割成三 部分,分别属 于三个离其最 近的供应点, 这样,圆形的 服务范围被六
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
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
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
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
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
在 理想 的平原上, 中心地的服 务范围表现 为以中心地 为核心的正 六边形。
图中中心地存 在几个等级? 上一级中心地 服务范围的面 积是下一级的 几倍?
读图观察: (1)
图中中心地存 在几个等级? 上一级中心地 服务范围的面 积是下一级的 几倍?
读图观察: (1)
图中中心地存 在几个等级? 上一级中心地 服务范围的面 积是下一级的 几倍?
读图观察: (1)
图中中心地存 在几个等级? 上一级中心地 服务范围的面 积是下一级的 几五倍级?,三倍
就越大,数量越少,彼此相距越远,等级越低则反之。
主讲:杨去非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概 念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
1911年 用地
1949年 11年年人口人口
538万
1949年人口
1949年人口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水速 步平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高
慢
发展 中国 晚 低
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水速 步平度
其它特点
发达 国家
早
高
慢
发展 中国 晚 低 快
家
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 农村人口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