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作者:————————————————————————————————日期: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新闻学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梁军

今年3月18日,有媒体爆出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庞某卫母女涉嫌非法经营疫苗,非法购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的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这一新闻迅速成为关注焦点。“问题疫苗可能导致死亡”、“不敢再让孩子注射疫苗”等说法一瞬间甚嚣尘上,引起不少家长担忧与恐慌。但随着记者们调查的深入,这些误解与恐慌逐渐虽然消弭。对问题疫苗的调查报道,让普通民众增强了安全意识,让相关部门加强了监管。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调查性报道与调查记者在新闻报道领域不可或缺,占据着重要地位。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后于6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调查性报道作品,例如水门事件报道、越南美莱村屠杀报道、日本田中角荣丑闻报道等等。这些报道都因内容精彩、事实详实、调查逻辑清晰等原因,在当时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并为调查性报道的普及以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奠定基础。那么,作为调查性报道的主要采访者,他们应该有着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调查性报道自起源开始就对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产生了不小影响,并逐渐形成一种深度报道的重要模式,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调查性报道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在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IRE)把调查性报道概括为:一种通过

记者个人的新闻作品去揭发一些人或组织希望不为人知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并具有调查由报道者,而不是别人来完成、报道的主体包含某些对读者或观众而言有一定重要性的事实、其他人正在企图对公众隐瞒这些事实等三个基本要素。总的来说,在西方充满竞争的新闻环境下,调查性报道尤其注重“揭露性”,不仅要着力跟进调查受众感兴趣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而且要刨根问底找出其中的逻辑、背后的故事,有时为此甚至不惜花上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只为一次优秀而精彩的调查性报道。

在我国,调查性报道一出现就显示出特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并且迅速征服了中国新闻媒体,成为被报纸媒体和电子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学者们对调查性报道普遍有两种界定:一是认为揭露性报道题材是调查性报道的主要特征,只有对被隐瞒的内幕消息进行披露的深度报道才是调查性报道:另一种界定是从调查手段上来区分的,认为一篇报道只要采用了深入调查的工作方法就是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在我国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精彩犀利的栏目与报道。在电视新闻领域,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栏目,其诸多报道都贴近百姓生活、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不仅得到广泛社会关注,而且起到了媒体的监督作用,更让电视新闻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

调查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

调查性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因此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也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质疑的精神。这就要求记者是能够独立思考的,面对事实能有自己的判断,且不会盲目受舆论或思维惯性的影响。能质疑,即是能够找出存疑之

处并责问出来,这一项要求看似简单,其实是既要求记者“能想”,又要求记者“能问”,虽以精神论之,实则是态度和能力的考察。在调查的过程中,记者往往能获得事件的第一手事实,对于这些新鲜的资料,记者要进行判断、整理,并确定如何开展更深一步的跟进调查,以及给受众的呈现方式。在这样的工作进程中,调查记者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而是事件的介入者、调查过程的亲历者,这极大考验了调查记者的功力。

其次,平衡的意识。在普通的调查性报道而非揭露性报道中,对于记者来说,心里都应该有一座天平,天平两边应该是平衡的,用来装载调查事件所涉对象的发声机会。在调查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多方对象,对于不同的涉事主体,记者应给予同样的发声机会,而不能具有明显的偏向性。也许这种偏向性在调查过程中并不刻意,但是却很容易在观众接收到时被放大,让受众产生非理性的偏见,让调查性报道失去其应有的理性和深度。

第三,平等的视角,这个平等可能有双层的含义,一是在面对边缘群体时要用平常的眼光看待,二是在面对涉事的不同对象时,要能对双方都持相同态度。在调查性报道风靡的时期,一些调查记者选择了相对边缘化的题材作为其调查的主题,比如艾滋病人、同性恋等社会边缘的群体。在对这些群体进行采访时,调查记者不仅要做到用常人的眼光看待,而且要摈除不合时宜的怜悯和同情,让被调查者感到作为一个被访者的尊严。

对于调查性报道和调查记者,业内也有一些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提出过一些自己的见解,如《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就认为,调查性报道有三个要件:第一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和事件:第二这样的行为和事件被掩盖;第三记者独立展开的调查,而非他人的调查行为和结果。而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则认为调查性报道

的核心特征有三:一是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二是揭露黑幕,三是记者独立调查。

调查记者的身体素质要求

结合国内新闻行业状况、调查记者队伍规模及其新闻生产实践的特点。可将“调查记者”定义为:一半以上工作时间从事调查性报道,主要以社会、时政、财经等领域的负面题材为主。由于调查性报道具有一定的难度,业内对调查记者的要求普遍较高。调查记者在完成一次调查性报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不小的体力和心力,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身体素质的要求是最基本的。

第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虽然调查记者所进行的工作不是纯粹的体力劳动,但是在进行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吃住行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一些需要克服的地方。很多时候,发生重大事件、需要调查记者进行调查的地方,就是信息不发达、偏远的地方,因为地处偏僻或者其他原因,信息得不到很好的流通,这就需要调查记者冲锋陷阵,进行沟通与报道。这些地方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可能不会太好,自然对调查记者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有所要求,才能克服客观环境条件的不足,在第一时间开展工作,捕捉到尽可能多的信息。

第二,平静的心态。在调查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并且已经造成一定危害的事件时,调查记者面对真相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波动,有时这种波动会较大,甚至影响到记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过于激动的情绪。这些人之常情虽然可以为普通人所理解,但实际上对于调查记者来说,应该极力去避免。情绪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它可以渗透在文字中,可以弥漫在电视的画面处理中,也可以通过解说词传达出来,也许一次具有感染力的调查报道更能打动受众,但这种“打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报道本身,应该予以避免。拥有平静的心态才能做出平衡的报道,

才能摆出平等的视角,做好报道本身。

第三,“能奔走”。这一点是从调查性报道在国内落地开始,就是大家所公认的,也是我国著名记者黄远生在《忏悔录》中提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中的其中一能。在这一点上,调查记者王克勤是模范,他曾在2007年的时候做过山西境内黑煤窑现象和黑煤窑问题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凶险无处不在,为了能取得第一手的且固化的证据,他和其他记者不顾危险进行照片抢拍,却差点没能逃出那个黑矿。虽然他们最终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可王克勤自己说过不止一次,这种类似的“逃亡”经历,他有过很多次。他的一篇篇精彩报道,就是在这些“奔走”中一步一个脚印得来的。

调查记者的思想素质要求

对于调查记者来说,思想素质的要求同样不可忽视,因为调查记者就是一次调查性报道的核心,从前期策划到实地采访到后期成品这一整个过程,调查记者都是主导和驱动,所以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调查记者要有很强的正义感和深切关心人类命运、民族命运的胸怀。国外有人把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称作是“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之所以痛苦,也许是因为所做事情的艰难程度。所以以前有记者说过,只有拥有真正伟大的心胸,才能去做伟大的事业,而毅力、勇敢与办法也才会由此而产生。

然后,要重视读书思考。记者常常会接触到一些自己熟知领域以外的事情,比如法律、经济、教育等等,这些都要求记者要重视阅读,重视知识方面的拓展。作为一个调查记者.更是需要懂得多、懂得杂,这不仅有利于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容易吸取前人经验,形成更好调查的方法。

第三,调查记者要有较强的主动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主动发现线索、

主动发现问题。例如在1945年,澳大利亚记者柏契特在餐厅听到广播播送美国在广岛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弹的消息,当时他就确立一个想法,如果有机会到广岛,一定要前往现场去看看。不久他有机会和很多记者“赶集一样地”来到东京参加日本投降仪式的采访,他却“悄悄挣脱狗脸”,独自前往广岛,从而完成了被西方新闻界称为世纪独家新闻的调查报道《原子瘟疫》。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不是时时都能奏效、人人都能做到的,之所以有些记者能成功,就在于他们作为记者本身已经足够优秀、成熟,有强大的自身实力支撑,才能让主观能动性得到强有力的发挥。

最后一点,需要有勇气。这样的勇敢不是愚勇,是一种为了理想而奔走的信仰,也是一种必然,一种记者调查新闻事件到了某种程度时必然面对的情况,并且需要调查记者的经验、能力等素质进行支撑,让勇气得到发挥,让勇气的每次发挥都有意义。

调查记者的业务素质要求

我国著名记者黄远生在《忏悔录》中提出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能力,“须有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这对于调查记者同样适用。

第一,“能想”,这包括很多方面。这个“想”首先可以解释为思想,即调查记者要有思想,有主动发现问题、追踪线索的能力;其次,还可以延展为思考周全的意思,能全面地看问题,具有一定高度的视角。著名记者王克勤曾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仅2001年在他的笔下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当年有黑社会组织曾扬言要出价五百万元买他的人头,凶此

他被传媒界誉为当代中国“身价”最高的记者。在新闻界,王克勤就是一个“能想”的记者,他曾提出“媒体人的责任就是打开灯光,照亮黑暗的角落”,他思维活跃、能力突出、胸怀责任,是一名优秀的调查记者。

第二,“能奔走”。记者报道新闻,只坐在办公桌前冥思苦想是不可能写出真实可信的文字的,真实的新闻呈现对于记者的要求是在场,记者为了完成报道必须要在新闻现场,这一点对于电视新闻报道尤为重要。而对于调查记者来说,在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为调查记者不仅是新闻的传播者,更有责任见证重大事件,是调查过程的亲历者,所有事实必须通过自己的辛苦“奔走”来进行求证、整合。

第三,“能听”。“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这是我国著名记者黄远生在谈记者应具备的素质时所强调的“耳能听”。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说的是倾听不是只昕到别人说出来的内容,还要听到别人没有说的。倾听是一种有选择的接受声音。并理解其中含义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自觉地听、本能地听,而且还需要伴随思考。记者必须要具有倾听的能力,要善于通过倾听受访者的话找出新的问题;迅速整理和总结倾听到的信息;用眼神和头部保持与采访对象的交流;把自己的理解和信息空白及时反馈给采访对象。在记者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考验的不仅是倾听的能力,而且是即时思考的能力,记者要在短时间内接收被访者的说话内容,并迅速从中找出要点,作为下一次提问的内容,让采访过程是动态的、鲜活的,有实质意义的。

第四,“能写”,顾名思义,就是写作能力强。相比于其他三项,能写是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最为普遍的一个要求,因为不管是电视新闻还是纸媒,亦或是当今大行其道的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文字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写作方面,

调查记者不仅要能写,还需要进行逻辑性的架构,因为调查报道往往文字篇幅或节目时长都比较长,如何用一个最为合理的架构来结构整篇报道,让报道达到突出的效果,是每个调查记者需要具备的能力。这要求调查记者善于搜集信息,善于分析信息,并拥有严谨的逻辑和专业化的水准。

因此,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实践阅历,以及对问题的预见、思考、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调查性报道。

(中央电视台)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科技馆发展现状调查 “我们从7月1日开始闭馆,但每天还是有很多人到这里来。”中国科技馆的保安告诉记者。近日,《科学时报》记者两次因采访事宜来到中国科技馆,均发现虽已闭馆多时,但这里依然门庭若市,许多来北京旅游的游客都徘徊在科技馆门口。相比之下,记者曾去过一个地方的科技馆,由于展品陈旧而无人光顾。甚至一些地方的科技场馆因为经营困难将其场馆出租,名义上是科技馆,但实质上已变成了商品展示厅。为何科技类场馆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这一现象不仅引起记者的关注,更引发科技类场馆从业人员和相关专家的深思。目前,新一轮的科技类场馆建设热潮正悄然兴起,科技类场馆的发展究竟应何去何从?新发展新问题究竟什么是科技类场馆,如何对它们进行系统分类,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仍未得出一个定论。中国科协前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十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教授徐善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科技类场馆是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窗口。从分类上讲,科技类场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和行业科技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1978年,茅以升、王大珩等人向邓-小-平同志提建议,希望能建设中国科技馆,得到邓-小-平同志和原国家计委的批准,我国的科技馆事业发展从此起步,科技场馆建设也因此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时期。据悉,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先后挂过科技馆牌子的建筑物就有300多座。“当时的科技馆都是按照科技会堂、科技活动中心建设的,因此真正的展览面积占建筑面积还不到20%。”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告诉《科学时报》。中国科技馆研究员朱幼文也介绍,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各地陆续建起的科技馆,有很多展览教育功能不强、不突出,“当时赋予了科技馆太多的功能,包括展览教育、培训实验、科技咨询、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技工作者联谊、学术活动,甚至有科技机关的服务”。朱幼文介绍,1997年,中国科协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如按照展厅占建筑面积的50%以上计算,当时全国300多座科技馆只有4家符合要求,有常设展览的也就十来家,有的即使有展厅也不用于科普展览,其原因是不赚钱,当时

当代记者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当代记者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随着时代快速飞跃发展,记者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已经遍及各个角落,记者也可以通过各个渠道获取信息。记者生活于一个混乱无序、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然而,他们努力地通过进取心、机智、精力和智慧接近事实的真相,把他们的认识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但这些都是通过他们的职业素养来传达出来的。好的职业素养,是当成成功记者的关键。而当代记者所需要具备职业素养应有:独立精神和勇气、公正、公平、正义、诚恳、诚实、责任、值得信赖、乐观、进步、温和、均衡、审慎、无私、服务大众、遵守专业内部规则等。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不仅体现出记者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它还影响报到事件的重要程度。新闻记者要有良好的合作态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更好的服务与读者。那么如何能够具备这些职业素养呢? 一、记者要有职业道德修养 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通过记者本身对自我的约束和强制力,通过记者本身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它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而实现的。记者在遵守职业道德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进步的反应。反之如果记者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随便歪曲事件真相,那么将使社会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因此,作为一名职业记者,职业道德是很重要的。 二、记者要有良好的职业思想(意识) 记者的职业理想是他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自身条件要求,确立记者本身的奋斗目标,即渴望达到自身价值实现的职业境界。职业思想是他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作为一名记者,良好的职业思想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使记者走向成功的阶梯,是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良好的职业思想,不仅要求记者需要有职业时代性。理想具有差异性、发展性、职业理想的导向作用、职业理想的调节作用、而且还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记者要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记者的职业能力就是记者的职业行为习惯!记者的职业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可以从更高的一个层面认识到记者行业的职业兴趣,发掘记者行业本身的特点和兴趣。记者如果没有职业能力,那么他们职业兴趣也就只剩下空想,如果没有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也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而且这样的职业生涯必然令他们很乏味。记者的职业习惯主要具体表现在: 1、清楚了解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和记者本身的意义及记者办公的目的,而不是去做什么都不懂的事情,让上司和读者张二摸不着头脑,那么这件事情肯定是无意义的。 2、在记者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应及时主动反馈工作当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并从中寻求解决方案。 3、作为记者所应该坚持的,就是做定期的工作计划、工作笔录与工作总结,使自己能从中汲取经验。 4、作为记者仔细倾听上级的工作布置与安排不懂就问和事件人的倾诉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从中获取重要的信息。 5、记者这一行业肯定是有职业风险的,所以服从工作布置与安排勇于承担责任与风险是必要的。 6、每期的工作情况做定期的上级汇报。 7、每期的工作都应当及时地完成并回复上级命令或指示,不能等上级来过问。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以《新闻调查》为例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以《新闻调查》为例 文/于芳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特色,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调查实践为例,从报道手法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本土特色;《新闻调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2-0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广大受众的广泛欢迎,比如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种媒体中却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受受众普遍关注的。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实践,从报道手法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第一,富有个性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用电视特有的优势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要探究某种社会现象,《新闻调查》都是在叙事,节目中充满悬念、冲突、隐秘,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新闻调查》要求每一个节目都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不是漠视,其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不人道与不民主的愤慨,对偏见的警觉,对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等等;所以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1]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梁建增曾把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2]凄婉可悲的《藏羚羊之死》、积极向上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发人深省的《贩毒家族覆灭记》等许多节目都因故事性而大为增色。《一个死囚的忏悔》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除了把母性、人性和社会的普遍美好的感情挖掘地够深够细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设置了故事化的悬念和情节。 《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一个刚举行了婚礼七天的新娘,不仅逃离了新房,还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状告新郎强奸了她。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当女主人公说明他们只是举行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而找到公安局和妇联的时候,没有给她满意的答案,但是她没有放弃。在她一遍遍申诉时,她竟然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男主人公控告她用婚姻诈骗钱财。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竟然又受到阻碍,冲突、波折,记者又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当地引起的许多有关伦理、法律、习俗的争论,情节引人入盛,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第二,报道始终坚持客观平衡的立场。 《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谈到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时这样说:“一个错误,表面看总有明确的受害与施害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历史、制度和法律的坐标系里就会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一个人的责任那么简单。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时尽量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报道中尽量客观真实的把事件展现给受众,尽量客观真实地把事件双方的话语、态度都表达出来,尽量给双方同等申诉或是辩解的机会,以达到一种客观的平衡,让受众自己从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客观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证报道中事实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并且要表明事实、背景、观点从何而来。 第三,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一些中性题材中,很多事物和人的身上总会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新闻调查》就很注意捕捉这种闪光点,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情感的热点和收视的亮点。如《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在采访心灵受到极大创伤的小学生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很多理性化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着想,当她看到孩子流泪时,要么轻轻地为他擦去泪水,要么拍拍肩膀表示安慰——每一个无声的画面传达出的报道内涵,都让观众心领神会。充满关爱的现场感拉近了观众和记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在《新闻调查?逃亡日记》中,犯罪嫌疑人赵军在回忆自己的逃亡经历时“真的很傻,很可悲,我自己亲手把自己毁了……”,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电线上站着一只小鸟”的画面。通过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赵军逃亡时最大的心理感受就是孤独的滋味,他的这段充满悔恨的自白,想要诠释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编导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犯罪逃亡时,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一个画面就可以把主题表现的更加深刻,更加触动人心,编导在一篇短文里说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 第四,报道始终保持理性和严肃的风格。 《新闻调查》始终遵循“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4]“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5]在媒体日趋娱乐化的今天,虽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不像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西方的商业电视那样有明显的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但是很多新闻类节目更趋向于娱乐、轻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闻栏目因向着娱乐化发展而收视率巨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新闻栏目经不起收视率的巨大诱惑和压力,慢慢被视觉刺激、猎奇、轰动效应、色情暴力等内容侵蚀。而《新闻调查》能够经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节目内容的严肃和精神气质的理性,是非常难得的。《新闻调查》冷静而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又通过记者的采访尤其是追问,挖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理性本质的东西。 电视调查性报道凭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宣传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做好电视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是所有媒介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 [1]梁建增,赛纳,张洁.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纪实报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246—254. [2]转自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新华网,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2f426516.html,/newsmedia/2003-04/11/content_827128.htm,2003-04-11. [3]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采写编,2005年03期. [4][5]王俊臣.《新闻调查》——透视常人难以触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四期. 312 2011.05

现场报道中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新闻知识(2009.06) ·业务研究·没有新闻。历史新闻的变动是渐进性的,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形成的。展现“今非昔比”的最佳方式,就是新旧对比。 新和旧是相对存在的,只有通过对事物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才能发现其新意,无氰选钼作为一个环保项目,在投产当时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投产前,因为钼行业普遍采用“王牌”药剂氰化钠选钼,“尾矿库内生物绝迹,气味难闻,对环境、 生态体系和选矿厂操作工及矿区周围居民的生活、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这一环保项目投产后,经过十多年的环境净化,金钼集团选钼尾矿库处处“美景如画”,成为鸟雀和各种鱼儿生息繁衍的栖息地。对比之下,环保对于企业和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跃然纸上,新闻价值立即就显现出来了。 (作者单位:陕西华县金钼集团宣传部) 王 莉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面对摄像机(从完成的画面形式上看是面对观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的目击式的口头报道。这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佳的一种表现形式。 单从概念上分析,现场报道应以强烈的现场感取胜,对现场情况作比较全面深入、有一定时间跨度的介绍。 从电视新闻记者角度来说,现场报道应该成为电视新闻记者具备的基本报道技巧,不具备这一技巧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电视新闻记者”。这种必须在现场完成的口头报道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要做好一篇现场报道,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作者认为两点十分重要:一是“说”;二是“问”。 一、记者的“说”这里的“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敢说,二是会说。 与“敢说”相对应的就是“不敢说”,具体讲就是不敢面对镜头说话。因为现场报道本身就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综合报道艺术,面对摄像机大多数人都会出现紧张、顾虑,而这种紧张、顾虑,不但被采访者有,采访者有时也难免,尤其是采访经验不足的记者或较少“上镜”的记者。有些记者不愿张扬自己的个性,怕出错,久而久之,出像说话的意识逐渐迟钝,导致了即使遇到好的新闻现场也会淡漠处置,使原本一篇很好的现场报道一晃而过。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也常常见到过此类现象,一次车祸,一个火灾,正是因为没有出像说话而使新闻的现场感大打折扣。 另一类是不会说,这应当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现象。由于平时写得多,说的少,使大多数记者限制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一旦需要现场说话总是反复琢磨,要么就是说出的话口语不强,书面气浓,缺乏贴近性;要么不会用语言流畅的调度现场的各种新闻要素,耽误了现场采访的时机,只好在事后采取配音的方式来弥补。 所以要培养敢说的能力,记者必须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这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努力来完成。一是自身要多出镜,抛弃一切外界的因素对自己的影响,在现场感不强,新闻事件变化不大的采访中多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摄像机,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和现场的驾驭能力;二是记者本身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事件能够进行准确的叙述。知道自己说什么,该怎麽说;三是电视台要出台相关规定鼓励记者出镜说话,抛开记者的长相、口音的方面的因素,一切为了更好地完成采访为目的,这样经过长期的锻炼一定会克服不敢说的现状。据了解,陕西电视台新闻中心目前就推出了首批出镜记者,人数超过了记者的半数以上,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在新闻中突出了电视的特点和优势。从地市电视台来说,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大事情由播音员出境,或是个别记者出境,大多数记者还没有能够紧紧抓住这一报道形式,往往这样就会使一些现场感极强的新闻逊色很多。 而培养会说的能力主要靠记者自身的锻炼,作者曾经这样尝试过说的能力,在完成一篇新闻报道之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作者:————————————————————————————————日期: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新闻学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梁军 今年3月18日,有媒体爆出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庞某卫母女涉嫌非法经营疫苗,非法购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的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这一新闻迅速成为关注焦点。“问题疫苗可能导致死亡”、“不敢再让孩子注射疫苗”等说法一瞬间甚嚣尘上,引起不少家长担忧与恐慌。但随着记者们调查的深入,这些误解与恐慌逐渐虽然消弭。对问题疫苗的调查报道,让普通民众增强了安全意识,让相关部门加强了监管。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调查性报道与调查记者在新闻报道领域不可或缺,占据着重要地位。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后于6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调查性报道作品,例如水门事件报道、越南美莱村屠杀报道、日本田中角荣丑闻报道等等。这些报道都因内容精彩、事实详实、调查逻辑清晰等原因,在当时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并为调查性报道的普及以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奠定基础。那么,作为调查性报道的主要采访者,他们应该有着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调查性报道自起源开始就对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产生了不小影响,并逐渐形成一种深度报道的重要模式,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调查性报道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在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IRE)把调查性报道概括为:一种通过

关于记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关于记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这个全球传播的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每时每刻无处不在,新闻与传播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据了解,我国目前有两千多家日报,还有九千多种杂志,两千多个广播电台,三千多个电视频道,一百多万个网站。所有这些,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媒体经营/管理人员等等。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人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新闻记者行使采访权、监督权,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代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为了公众获得知情权而进行的信息采集。如果记者的正当采访权和人身权得不到保护,就无法实施党和人民交给的舆论监督的责任。记者的采访权和人身权屡遭侵害,无非是因为一些部门、一些个人做了丑事,害怕曝光,才对记者的正当采访百般刁难、继而谩骂、殴打乃至诬告。在每一起记者采访权和人身权遭侵害事件的背后,都有更多见不得人的黑幕和“猫腻”,有关强硬的后台作支撑。挖出这些黑幕和后台,也许比处理侵权事件本身更有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记者是活跃的“一群”,在大街小巷,在村镇社区,总能留下他们的脚印;记者是危险的“一群”,在灾害发生现场,在事故发生第一线,总能浮现他们的身影;记者是辛苦的“一群”,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在烈日烘烤的晌午,总能留下他们的疲惫身影……我国的记者现在面临着诸多问题:胃病蚕食记者肠胃,扛“枪”扛成肩周炎,人身安全受威胁,所见惨烈场面入梦来等,记者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因此,特做一份调查研究问卷,以反映记者生存现状,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对记者的理解与支持。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有利于将调查目的和调查要求具体化为一系列有机联系着的提问项目和可测指标,以便进行相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和确定各种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问卷发放地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 三、数据分析 1、您是否知道记者的职业使命是为公众提供资讯,传播信息? A.知道 B.不知道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记者最为重要的职业使命是“为公众提供资讯,传播信息”。认为记者的职业使命是“舆论监督”、“为弱势群体说话”和“国家的喉舌”的比例数据依次是59.5%、44.4%和23.0%。京沪穗三地认为记者是为公众传播信息的回答比例比较接近,没有达到统计结果上的差异,三地比例依次为76.2%、84.3%和86.1%。 2、您是否认为记者的使命完成得一般? A.是 B.否 根据被访者自己对记者职业使命的界定,每个人心中的衡量标准都不同,那么在公众心目中,现阶段的记者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的情况如何呢?京沪穗三地被访者中,认为“完成得一般”的比例数据是59.2%,占据较大的比例。认为完成得很好的比例数据是14.8%;完成了极小的一部分的比例数据是13.2%;基本没完成的比例数据是12.8%。值得一提的是,有70.3%的北京人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们对自己的职业使命“完成得一般”,这一比例要显著高于上海和广州(60.8%、46.5%)。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84.2%的被访者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提及“敬业精神”、“个人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专业知识”的分别是57.2%、26.6%和21.4%。统计结果说明公众颇为注重现阶段记者的职业道德。值得关注的是,在京沪穗三地的回答中,对于“职业道德”的回答比较集中,比例数据依次是89.1%、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27T13:41:22.8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7月作者:陈志磊王士峰 [导读] 本文将以《新闻调查》为例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话语管理创新在实际工作做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掌握着话语权的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而言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以《新闻调查》为例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 关键词:新闻调查内容管理创新 《新闻调查》在1996年5月17日首次播出,迅速在众多该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迅速占领了新闻深度报道的市场,《新闻调查》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类节目的重头戏,节目选取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人物,把新闻事件或人物与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联系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的对事件进行深度调查报道,充分体现的节目的主流价值观及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命运的关注的历史使命。 1、叙事题目——立场鲜明指向清晰 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作为深度新闻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主创人员对词、句的选择与运用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制于观点倾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以及媒介宣传属性的定位,记者的言辞往往很难做到哲学层面的绝对客观,而是隐含着传媒机构和记者个人的倾向、观点……具体句、词的运用取决于传播目标和预期的传播效果”,[1]借此使受众在价值取向上与媒介自身保持认同与一致,这在《调查调查》的题目上的应用甚为突出。《新闻调查》的新闻标题通常字数不多,一般是对该期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但是,经过考察《新闻调查》多期标题设置,不难发现主创者“匠心”之所在。如《被质疑的红十字》,《天价医药费》,从“被质疑”、“天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编导对社会权力机构自身弊病的质疑与批判态度;《被遗忘的尘肺病》、《李坑之困》、《养老之困》、《成长的困境》、《温江村的噩梦》,“被遗忘”、“困”、“困境”、“噩梦”,这些极具感情色彩的词语则昭示着创作者对访谈对象处境的基本判断以及对弱者的同情。观众收看节目时,首先看到的即是片头的新闻标题,通过倾向性鲜明的语词,对新闻标题予以精心设置,在其中植入创作者的基本价值倾向,容易对观众实现意图引导,给他们造成“先入为主”的收视心理与接受期待,从而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创作者的观点倾向,在价值立场选择上与《新闻调查》的主创者站在一起,而这对于增强《新闻调查》这一以深刻、严肃为特征的深度调查类新闻节目的接受程度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标题犹如新闻节目的题眼,醒目的新闻标题有助于吸引更多受众,相形之下,国内不少调查类节目的新闻标题或者字数太多,过于“冗长”;或者就事论事,仅仅描述新闻事实,而没有基本的价值判断,有时不免误导观众,走上窥视个人隐私的歧途。(比如,“被‘掉包’的新郎”,“生子大战”之类就是如此。) 2、叙事角度——众多视角拓宽视域 叙事角度的多样化,是《新闻调查》的法宝,更是《新闻调查》一个万能的工具。叙事角度多样化,能够使观众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件的方方面面,从而从横向上了解事件的宽度,从纵向上触摸事件的深度。如《回家(20120121)》,选取了生活在儿童希望之家患有痉挛性脑瘫的儿童、收入微薄生活节俭的农民工、单身大龄女白领、没有正式职业的美术老师、独立纪录片导演张铭、个体户冉德仓兄弟辆六个事例,从脑瘫儿童、农民工、白领、自由职业者、导演、个体户六个角度以蒙太奇的手法,共同表达了异地留守与回家过年,爱心与亲情乃是共同主题。每个事例里面又有若干个不同的小事例,如收入微薄生活节俭的农民工这个事例,讲的是农民工想理发,由于感觉理发价格太贵放弃理发,去海洋公园票价太贵放弃入园,改成动物园,给女儿买个子高一点毛毛熊结果却买了一只巴掌大的毛毛熊。这四个小事例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反映了农民工生活的拮据和对回家过年团聚的期盼。 对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的叙事角度进行调查论述,可以从多方面丰富新闻事件,拓展新闻调查的视域,从而使不同的社会群体都能从被调查事件中找到自己的替代性身份,增强观众的节目认同感。更难能可贵的是,《新闻调查》对事件当中的弱者给予了更多的同情与关注,使得常常被社会忽视的弱势群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也是《新闻调查》能在众多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中被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3、叙事立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罗兰·巴特认为:“身份不在身内,那是因为身份仅存在于叙事之中。我说这话的意思有二:一是我们解释自身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选择能表现我们特性的时间,并按叙事的形式原则将它们组织起来,以仿佛在跟人说话的方式将我们自己外化,从而达到自我表现的目的。二是我们要学会从外部,从别的故事,尤其是通过与别的人物融为一体的过程进行自我叙述。”[2]罗兰·巴特所说的是两种叙事立场,一是同质叙述,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者被卷入叙述事件,另一种是异质叙述,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者相对独立于叙述事件之外,成为见证者,调查性电视新闻的叙事立场也不外乎这两种类型,而无论哪种类型,调查记者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社会偏见、个人修养等都会影响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看法,造成对事实真相的扭曲;因此,记者的叙事立场在调查采访中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取向。 在《新闻调查》中,调查记者拥有着另外一种功能,即叙事;他们通常能够将两种叙述立场进行有效的融合,既能适度地“入乎其内”,增强电视报道的人性味道,比如,在《百万大移民》(20111105)中有一个片段,记者在采访禹万喜的过程中,一辆农用车忽然侧翻在了路边,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记者及时中断了采访谈话,但是,她没有站在一边袖手旁观,而是主动上前帮忙;类似的还有《双城的创伤》,面对哭泣的孩子,记者柴静没有进一步发出理性的提问,而是用手轻轻为其拭去眼泪。在这些段落中,记者的“入”充满温情、而不矫情,带给观众的是温暖人心的叙事感动。反观国内同类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节目,不少记者在面对遭遇不幸、备受创伤的采访对象时,不仅不能上前表示安慰,反而不依不饶地继续进行理性的追问,比如,“你现在感想如何?”,“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之类,不断触及被访对象的创伤,伤害采访对象的情感,表现出极端的冷漠与无知。 与此同时,《新闻调查》又能很好地“出乎其外”,尽量做到对事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报道中给受众展现出一个客观真实的事实。具体的做法则是,出镜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时,绝不止于表面现象,而是追根究底,深挖本质,比如《脏油之链(20111217)》,记

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当一名记者,尤其是当一名好记者,除了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我以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 记者的素质绝不是天生的和不用经过培养的,一个成功的记者所必备的素质大都是后天获得的,而并非遗传。从我们以上所说到的记者素质看,除了悟性可能有遗传因素外,其他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才能做到的。 当然,这种培养与训练有很多方法和渠道,在实际工作的实践中训练是最好的方法,应该怎样进行具体的培养和训练呢? (一)理论学习和语言文字能力 1、就是坚持每天写作,为职业记者,最低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很容易地将你采集到的新闻和你对新闻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 2、坚持每天看新闻,至少细看十条。将每天的你认为重大的新闻事件记下来。而后,对一些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跟踪看下去,既看事件的进展,也看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方法和步骤,从中体会新闻写作的一些规律。 3、坚持对同源新闻进行对比,从中总结新闻采写的规律性的东西。经常作同源新闻的比较分析,对我们提高新闻采写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二)敏锐的洞察力即新闻的敏感程度 (三)深入现场,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胡编乱造 (四)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及时准确的了解新情况新问题 (五)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社会以及受众负责。 (六)和社会生活要有广泛的联系,有阶级性和政治色彩,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面对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在动笔之前,记者必须搭建这条新闻的叙事框架,这个框架包括新闻价值的基本因素、报纸的定位、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新闻纪律的规范等,比如,要确定是突出时效,还是突出重要,还是突出显要;是从法律层面介入,还是从社会道德层面来表述;如何适应报纸的定位;读者的关注点在哪里;有没有违背新闻纪律的事实及观点。然后再根据这些因素设计适当的叙事方式,这里就包括确定体裁,安排结构,组织语言等。 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是被动地反映事实,从选择事件、确定角度到安排结构、组织文字,每一个环节都有记者的主观判断,为什么会出现同源新闻的不同报道,就是因为不同的记者有着不同的综合素质,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思维习惯,不同经历阅历。

一个记者所要具备的素质

一个记者所要具备的素质 当一名记者,尤其是当一名好记者,除了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美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说:记者的素质包括:“坚持不懈;公正;知识面广;进取心;勇敢;富有同情心。”随后,他又解释道:“记者生活于一个混乱无序、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然而,他们努力地通过进取心、机智、精力和智慧接近事实的真相,把他们的认识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记者会犯错误。但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到东西,而不要泄气。虽然错误会让人尴尬和丢脸,但是它们是不可避免的。不要为犯错误而提心吊胆,那会限制你的发挥空间。” 美国田纳西大学新闻学教授、传播学院荣休院长凯利·莱特尔在《全能记者必备》一书中说:“对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灵活及随和的个性、善于总结经验的本领、在截稿期限压力下工作的气质和接受客观事实的宽容心。记者还必须胸怀大志、生气勃勃、意志坚定,而且首要的是能约束自我。”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理查德·J·卡塔尼(Richard·J·Cattani)总结了职业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包括:“独立、高产、细致、愿作榜样、通才、权威性、进取心、乐于助人、视野开阔、敏感、深思熟虑、自信、有个性、直觉感强、可教、无私、责任感强、活跃、有条不紊。最后,他的忠告是:…如果你不能做到一睁眼就开始写作,那就试试干点别的吧!?” 《图森公民报》总编辑保罗·麦卡利在美国报纸基金会出版的一本择业指南中,对申请加入新闻事业的人提出了以下要求:“聪明智慧、兴趣广泛、进取心强、技能高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适应截稿压力、文笔优美。” 美国老一辈新闻教育名家利昂·纳尔逊·弗林特在《报纸的良知》一书中,对新闻记者及报纸所应具备的美德归纳了十三条。其中包括:独立精神和勇气、公正、公平、正义、诚恳、诚实、责任、值得信赖、乐观、进步、温和、均衡、审慎、无私、服务大众、遵守专业内部规则等。 中国老报人王芸生在《报魂》一书中说道:“新闻记者这种职业,就现在的情形看来,似乎人人都可以干,但要干得尽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能克尽职守的新闻记者,他须有坚贞的人格,强劲的毅力,丰富的学识;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热情,要有烈爱;然后以明敏的头脑,热烈的心肠,冰霜的操守,发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勇士精神,兢兢业业地为人类,为国家尽职服务。” 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在《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一书中说:“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好记者。惟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这几句话可能不太科学,但它们概括了我从事记者工作二十多年的深切感受和经验教训。” 老报人范敬宜在《如果有来世,还是做记者》的文章中说:“我认为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只有热爱新闻工作你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吃苦。”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说:“有四种人做不得新闻。一是有私心、好忌妒,遇事不肯说人之好;二是少理性,缺思路,选材析理抓不住要害;三是爱偷懒,不吃苦,不深入采访,不认真剪裁,抓不到最本质最典型的材料;四是好卖弄,喜粉饰,为文总要喧宾夺主。” 上面这些中外的新闻界前辈的话,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对这些前辈们的话进行梳理,并结合我本人多年新闻工作的实践,我以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 记者的素质绝不是天生的和不用经过培养的,一个成功的记者所必备的素质大都是后天获得的,而并非遗传。从我们以上所说到的记者素质看,除了悟性可能有遗传因素外,其他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才

如何撰写新闻报道及调研文章

如何撰写新闻报道及调研文章 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写很多的书面材料,其中新闻报道及调研文章就属于这一类,那么如何写好这类文章呢?下面我将详细的介绍一下。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新”,除此之外它还有“实、真、强、短”这四个特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新闻的核心部分,所以要想写好新闻报道,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五点。 新闻报道的“新”主要体现在时效性上,也就是说新闻必须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内容也必须是新鲜的。如果不“新”的话,那么新闻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传播的速度也将会减慢,读者更是会嗤之以鼻,完全不理睬,这样一来,新闻报道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要想做好新闻报道就必须以身作则,用最快的速度抢占新闻先机,博取关注度。 新闻报道的“实”主要体现在用事实说话,我们都知道新闻不可以弄虚作假,也不可以胡编乱造,它必须是真实存在并且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才行,这也是新闻报道的立足点。假如新闻报道的内容不真实,将会对单位和个人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者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为了更好的体现新闻的“实“,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权威专家的观点及评论。 新闻报道的“真”主要体现在五大要素上面,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描述的要准确无误,客观真实,类似于张冠李戴、移

花接木的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当然新闻报道的书写也并不能完全照搬新闻事实,它也需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必要的筛选,提炼是新闻报道所必须的。 新闻报道的“强”主要体现在针对性及指导性上,也就是说你选择的新闻事件要有真正的价值,语言表达要有精准度,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要有的放矢,能够帮助人们真正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本末倒置。 新闻报道的“短“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短小精悍上,本来新闻就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载体,它的目的就是让众人都能够实现快速阅读,而如果篇幅过长,就很容易使人失去兴趣,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比较快的今天。所以写新闻报道时一定要非常准确的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 说了那么多新闻报道的要点,我们再来谈谈如何写好调研文章。要想写好调研文章,前期就要苦练基本功,不断的自我学习,不断的向他人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增强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再者调研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广,可能会有大量的数据,也可能会有大量的案例,所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讲到的是写调研文章的前期准备工作,那么到了动笔的时候又该从哪方面入手呢?第一就是要确定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可以直接表达出调研的结论;第二就是重点阐述调查的详细过程、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三就是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第四就是对得出的结论,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这四部分就是写调研文章的

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第4版)

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第4版) 内容简介 最具权威性的新闻调查分析,职业记者必备的素质与技能指导。本书是美国IRE协会资深记者所编写的一本新闻实务手册,全书对如何进行新闻采访调查,获取原始证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为读者朋友指点了一些成功技巧,为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布兰特·休斯顿(Brant Houston)是IRE的执行主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计算机辅助报道:实践指南》的作者。在17年的新闻记者生涯之后,他担任了国家计算机辅助报道机构主任,曾在《哈特福特新闻报》(The Hartford Courant)、《堪萨斯城明星报》(The Kansas City Star)以及波士顿地区的新闻机构工作,从事调查报道、专题报道和其他领域报道。 目录 译者序IRE、调查性报道与中国观照/1 前言/14 第1部分基本功:调查人与事件 引言纸上追踪和人际追踪:综述/3 选好调查对象/4 研究设想/5 外圆:辅助资讯/5 具有“文献意识”/5 人际资源/6 研究方法/7 组织信息:撰写和改写稿件/8 用传统智慧来思考/8 保罗·威廉姆斯方法/1O 在现实中实施所有步骤/14 帕特·史蒂斯版本的“保罗·威廉姆斯方法”/14 有关调查报道的书籍/15 第l章辅助资讯:由表及里/21 利用报纸/23 广播与电视资讯/26 杂志与通讯/26 参考书/28 博士、硕士论文/29 书籍和图书馆/3D 数据库中的辅助资讯/33 因特网/34 在新闻的现实世界里搜寻数据/35 第2章基本资讯:获取最好的证据/39 商业数据的基本资讯/41 政府的数据库/42 三个“1”/44 起点:基本资讯/46 统一商业代码(UCC)/47 从UCC档案到税务文件/48 生卒记录/49 政府出版物指定借阅图书馆/49 国家档案系统/52 第3章计算机辅助报道/61 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基本工具/62 计算机辅助报道培训/63 寻找并确定使用的数据库/64 确定信源的位置与约见消息人士/65 找到消息人士的方式/72 手头上的数据库/73 其他提示/77 建立自己的数据库/78 第4章跨越边界:国际调查/78 因特网/81 立足国内的国际采访/82 开始/83 新闻记者的人际网络/84 报道指南/87 特殊资源/88 国家安全障碍/93 档案/93 第5章人际追踪/94 寻找和采访信源/97 揭发者/103 外部专家/104 采访掌权者和失权者/109 采访/110 第2部分调查个人、机构和问题 第6章调查政府:立法机构和试图对其施加影响者/125 跟着美元走/127 竞选财政记录/129 州与地方报道/131 游说者的天下/135 议员财政曝光/138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篇一: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 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我们有理由为之欢欣 舞,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并不是一墩而就的,只 正视成果与不足,认真对待遇到的阻碍与困难, 才能使中国未来的调查性报道 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一,当代中国调查性报道无论是在揭露的广度,还是在揭露的深度方面都 到了一定高度,而且在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体制下,寻找到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 间,达到了和公众舆论的良性互动—不仅揭露出种种不公现象背后的新闻,时由于舆论影响,引起社会管理者的重视,达到某些制度改革的目的。 第二,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

材。首先是因为概念 淆,许多新闻工作者将深度报道等同于调查性报道,并不理解调查性报道的核 与内涵,导致一些媒体动辄将节目命名为调查性报道,这种做法不利于调查性 道的发展。第二个原因就是,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种种限 与压力,无奈许多调查性报道的栏目或节目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材,但 并不是说他们就认定此为调查性报道,我们姑且称之为“曲线救国”。我们从 新闻调查》各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即可看出,从最初的“新闻背后的新闻”,到 000年提出“探寻事实真相”,再到20xx年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什么 “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恐怕连制片人也承认只有真正做到了揭露性题材的深 调查报道的新闻才称得上调查性报道。 第三,我国记者开展的调查性报道多是在新闻事件被有关部门处理和肯定之 才开展的。“很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往往是待其盖棺定论之后再采访,而不是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写作素质

新闻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记者是写作活动的主体。新闻写作过程中一切与写作有关的心理、思维活动都是记者发出的。换言之新闻写作从采集信息到构思酝酿再到写成作品传达再现等各个阶段记者都处于主导地位。对新闻价值判断是否准确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是否恰当以及对信息的传达优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主体自身的素质。 新闻写作没有捷径可走。从事这种精神劳动需要记者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质。这种良好素质以优秀的品质素养为基础由与众不同的思维素质、独特的构思能力以及熟练的传达能力综合而成。它是从事新闻写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新闻写作质量的保障。 品质是人们从事某一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品性。对于记者而言写作技巧是重要的而品质更为重要。品质是后天的因素。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强烈的事业心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事业心是记者搞好新闻写作的原动力。当写作成为主体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时记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也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来。只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使记者主动地深入生活捕捉写作素材。。 2、坚韧不拔的意志新闻工作的特殊性使写作主体经常陷于外部困难之中。如时间紧迫,记者为赶截稿时间心理压力很大。写作过程的各种内部困难更是常见。面对新闻事实的各个方面,如何下笔大到情节结构小到选择细节遣词造句都要费尽心机精心设计。此时坚韧不拔的意志显得尤为重要。 3、真诚坦荡的胸怀为人要真诚坦荡,新闻写作也需要真诚坦荡。这是一种最基本而又最可贵的写作品质。邵飘萍记者因为真诚坦荡才能正视现实生活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现实,不至于为了某种目的而歪曲事实,写成的新闻作品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4、超乎寻常的胆略新闻写作需要才能,同时还得有胆略。记者要敢于面对事实敢于说真话。要有忠于事实、坚持真理的勇气和气节,决不能看风使舵,曲意逢迎,主观片面,弄虚作假。 新闻是客观事实信息经过记者的头脑加工制作而后传达给读者的。它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记者思维的产物。作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新闻写作要求其主体不仅具有一般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素质。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深刻性、敏捷性等创造性思维素质。 但是记者要把无声的思维外化为规范的、明朗的、能为广大受众接受的语言把流动的构思凝固成稳定状态的文字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新闻写作主体必备的另一项素质就是熟练、高超的传达能力。新闻文体的特殊性要求记者的传达行为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可接受性新闻是写给人看的、听的。在新闻写作流程中反馈期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则新闻没有被受众所接受,没有被社会所理解,这则新闻的写作就不能算已最后完成。记者的传达决不能无视受众之存在,这就要求主体不仅对难以传达的东西要准确地传达出来,而且对可以传达的内容要采用最优化的方式传达出来。 2、逻辑性新闻写作的传达要符合逻辑。新闻事实本身存在着复杂的内在逻辑新闻写作也有其特殊的规律。记者通过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挖掘出符合事物本来面目的内涵并合乎写作规律地表达出去这正是新闻写作传达的难点所在。记者不具备这种传达能力就无法从事新闻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