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院感科总结

合集下载

2018年院感工作总结范文3篇_工作总结范文_

2018年院感工作总结范文3篇_工作总结范文_

2018年院感工作总结范文3篇一、医院及院感科开展的主要工作:1、认真研究学习《湖北省医药医院管理评审实施细则》,做好创二优评审迎检准备工作,根据细则要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医院感染工作流程,整理归纳并补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各项、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2、加强对临床科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指导、及时改进,特别是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垃圾分类不清、少数临床医生无菌操作不到位等现象进行多次现场督导纠正,彻底清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死角,真正做到医院感染管理的全院规范统一,充分体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力度。

3、加强改进对环境微生物细菌监测工作,把监测工作与临床工作结合起来,开拓性开展环境动态细菌监测,对临床消毒隔离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检查督导作用,特别是主动对新生儿病房、母婴病房、新生儿暖箱等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对重点区域消毒隔离工作的环境质量起到很好的监督和提示作用。

4、开展重点去区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启动了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5、做好院内感染爆发流行的监测报告及预防控制工作,XX年院感科制订了“临床医院感染爆发预警报告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爆发前瞻性监测,实施这一制度,今年4月份我院外二科1类手术切口爆发感染,院感科积极深入一线调查处理,及时上报医院感染委员会,协助临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使爆发感染事件及时得到控制,未造成蔓延。

6、做好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做好预检分诊台、隔离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指导工作,特别是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中,院感科认真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精神,认真规范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使其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上半年本院未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共计迎接上级检查共计次。

7、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院感科上半年已完成外出培训,及部分院内培训。

8、加强对临床各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察考核坚持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沟通,及时改进,对于反复纠正不力的问题纳入院级质控考核评分,奖惩兑现;做到随时检查指导,定时考核评价,定期向各科室通报考核情况,按时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医院领导、医院质控科通报相关信息。

2018医院感染年终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医院感染年终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医院感染科年终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2018年即将过去,院感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科院感质控小组的积极配合下,按年初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我院的医疗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现对本年度工作做以下总结:一、完善组织机构及相关制度完善我院医院感染分级管理网络,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医院感染委员会统一部署,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院感科制定各级职责,完善相应制度,负责监督、实施。

二、加强医院及辖区内乡医医疗废物管理对我院相关人员及辖区内乡医多次进行医废管理培训。

通过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医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

医院从8月份每周两次到辖区16个村卫生室收集医疗废物,配置了专用医废桶、专用利器盒,和乡医建立医废交接单,实行双签字,双交接,规范了乡医医废管理,杜绝医废外流入社会。

院感科不定期下乡督导检查,对于存在问题,进行跟踪反馈,直到整改到位为止。

对我院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置、全程监管原则。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台账,做到制度健全,内容齐全。

各科室人员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从分类到存放,严格执行,医疗废物交接有记录,并及时签名,做到医废日日清。

医院与渭南医废处置中心签订交接合同,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记录内容详实,保存完整。

三、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对全院医院感染工作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重点科室(手术室、化验室、供应室等)的医院感染执行情况如:消毒液的开启日期及时间;84消毒液的有效浓度监测;各种物品的表面消毒;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供应室灭菌物品的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无菌物品存放环境;病房的终末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和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和处置情况等,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督查表,对检查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与各科院感监控人沟通,限期整改。

对口腔科消毒隔离严格管理,对器械消毒重点检查,一次性材料做到一人一用,诊疗器械一用一灭菌,确保患者诊疗安全。

院感科2018年度工作报告

院感科2018年度工作报告
——卫生保洁相关知识培训(2018.5.16)
——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2018.5.21)
三季度:(现场)培训内容: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及注意事项(2018.9.3)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2018.9.27)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8.10.26)
四季度:(线上)培训内容: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18.11.23)
完成率100%
完成率100%
完成率100%
完成率100%
合格率100%
合格率100%
合格率100%
合格率100%
总体评价:合格率100%
总结:2018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评价合格率达可达80%
5、与总务科、保卫科协作,加强医疗废物规范管理;
6、与药械科协作,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索证管理;
达成
达成
未做到,欠规范
达成
达成
未做到,欠规范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总体评价:合格率66.6%
二、存在问题持续改进
1、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管理组织体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欠规范
合格
欠规范
欠规范
待通过
合格
总体评价:合格率75%
三、加强培训考核
一季度:(线上)培训内容:
——重点部门:血液透析感染防控(2018.3.20)
——重点部门:软式内镜的消毒与监测
——隔离技术与职业安全防护
——不同途径的医院感染预防策略
二季度:(现场)培训内容: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8.4.25)

2018年内三科院感年终总结

2018年内三科院感年终总结

2018年内三科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预防与控制的工作,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在发现院内感染时及时上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参与院感委员会的会议,并做好记录。

在1月至11月份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1.内三科院感知识培训落实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
2.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表面合格率达98%以上,使用消毒液合
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医院感染共有36例,漏报率小于5%
4.传染病病人疫情上报114例,及时率达98%。

5.医疗废物回收率达100%
二.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管理
加强科室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止锐器伤扥职业暴露的管理,从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具抓起组织相关的知识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三.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的工作重点采取
科内讲座多种渠道进行全科全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每个季度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

四.加强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
院感科对暂存点管理人员和后勤保洁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储存管理的培训力度,,使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医疗废物及时回收到暂存点,禁止倒卖医疗导致医疗垃圾的流失。

内三科骆丽平
2018年12-15。

2018年院感工作总结2

2018年院感工作总结2

2018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2018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以落实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强化各科室质量控制为工作重点,按照工作计划安排,圆满完成了半年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林晓副院长主持并召开首届多部门医院感染管理讨论会。

医院感染管理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改并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文件,做到有制度有落实。

二、医院感染监测1、环境卫生学监测1)根据监测计划,由院感科专职人员,每月、季度对各病区进行物表、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的监测,每月、季度对ICU、消毒供应室、产房、内镜中心等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细菌监测2)与卫生院签署环境监测委托书,每月由院感科统计工作并指导及督导各家卫生院院感人员开展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工作。

2、目标性监测今年上半年继续在重症医学科开展了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染、导管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由科室护士按要求每日填写科室的病人日志,感染办每月汇总,每季分析相关感染情况3、感染病例监测通过院感杏林系统,由各病区医生负责对本科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发现及上报,感染科每日查看高危住院病人,筛查全院医院感染病例,对诊断病例进行确认,不定期抽查归档病例或在架病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漏报情况。

二、医院感染质量控制1、充分发挥各科感控人员管理作用,每月对医院的感染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将各科院感情况进行记录。

2、感染科不定期根据工作情况,对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落实等方面到各科室进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改进。

3、医疗废物由我院总务科管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

4、定期开展手卫生检查工作,对手卫生执行率科室进行督办并执行相应处罚措施。

三、落实会议制度1、院感科定期召开内部会议,传达院周会会议精神以及布置院内工作内容。

2018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2018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2018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也变得
越发重要。

2018年,我们医院在院内感染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这一年的工作总结中,我们不仅要总结成绩,更要深入分析问题,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首先,我们要肯定2018年在院内感染防控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通过加强医务
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了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建立了完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合作,也得益于医院领导对院内感染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2018年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
些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不够深刻,操作规范不够严格,导致了一些感染事件的发生;医疗设备和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盲区和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的完善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院内感染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改进。

综上所述,2018年的院内感染工作总结既有成绩,也有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消除感染隐患;进一步完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8年院感管理工作总结

2018年院感管理工作总结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中心主任的正确领导和中心各科室大力支持配合下顺利开展,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现将2018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继续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根据中心实际情况和科室特点修订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完善感控管理、培训、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

二、积极开展院感监控根据年初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开展院感质控自查,督促医务人员遵守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本年度中心出院病人218例,无院内感染发生,医务人员无一例职业暴露发生。

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在中心院感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使我中心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好规范管理并做好各类登记、签字,杜绝了因医疗废弃物管理不善造成医疗废物流失事件发生。

四、加强院感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体医务人员,培训内容为:①职业暴露与防护②医院感染控制、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③医疗废物管理④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手卫生规范、标准预防○5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争取人人做到“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五、存在的问题1、部分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不够重视,执行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不高。

2、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不严格。

新的一年到来,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加强培训次数,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并针对本年度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

2018年12月26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2019年度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记录2017年度。

2018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8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XX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

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院感管理在1至10月份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院感科工作总结
在各级院领导和相关科室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共同努力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包括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 综合性监测工作:
(1)医院感染监测情况:1-11月共监测住院病例3886例,上报3例院内感染病例,院内感染率为0.08%,(二级医院感染率≤8%),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0.06%,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监测
全年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共调查14个科室,采集样本442份,合格率99%,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协同血透室做内毒素监测,每季度外送一次,并监督重点科室做好消毒灭菌科内质控。

(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18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60%(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为60%),统一更换了新的洗手图,每季度监测科室的手消领用量,以床日消耗量来监测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今年监测手卫生时机共762次(换药、手术、重点科室洗手时机洗手和手消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60%,手卫生宣传活动3次。

图1:2017年与2018年的对比
图2:护士与医生手卫生依存性对比
图3:各类人员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改进措施
1、院感科今年为检验科、胃镜室、妇产科、骨科、普外科、内一科等申请安装了干手纸盒,重点科室及临床科室干手纸盒覆盖率为98%。

2、院感科专职人员利用科室早交班时间深人到临床各科室,为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讲解手卫生知识。

3、个别科室已经自行安装快速热水水龙头,可以提供热水给医务人员,其他科室也可以效仿。

4、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暗访手卫生对全院各科室、各级人员手卫生依从进行监测,结果每季度反馈给科室。

要求各科室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4)横断面调查工作:对临床科室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共调查病例100例,实查率100%(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现患调查实查率≥96%),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医院感染现患率≤10%),并向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上报。

(5)职业暴露:各科室共上报7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针对暴露者进行评估,根据情况给予预防性用药,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规范了传染性器械的交接流程,规范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图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布科室
图2:发生职业暴露的时机
2.目标性监测:
(1)对ICU开展目标性监测,1-11月ICU住院人次为82人次,住院天数为416天,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为3.55‰(1例)、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为0、血管内导管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

(2)手术切口感染率统计表:
1-11月共监测手术157台,上报I类手术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1.72%(≤1.5%)清洁手术甲级愈合率98.28%(≥97%),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1.34%。

(3)继续开展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工作。

1-11月共送检标本237份,检测出多重耐药菌22例,检出率9.28%,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0.送检的标本类型共有8类。

分布在ICU、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骨科、普外科等。

我院主要检测出的多重耐药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各4例,其次为大肠埃希菌3例,各科室要做好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院感科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和程序,防控核心措施12条,科室多耐医院感染核心防控措施执行率≥80%。

各科室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了解是否有耐药菌感染并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院感科也会到相关科室针对消毒隔离控制措施进行了指导。

(二)院感培训工作: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对全院职工采取听课、远程培训、答卷等形式进行感染管理知识、新规范、新标准、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的诊断与上报流程、安全注射、重点部位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与防护、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医疗废物的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紧急处置与上报流程、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培训。

院内共培训22次,其中远程培训3次、院内培训10次、下科室进行专题培训9次,培训人员约1500多人次,培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共体成员、各社区的医务人员、实习生、新进人员、行政人员、护工、保洁人员等,培训后进行考试,合格率100%。

为增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组织参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演练、鼠疫应急演练,培训240人次。

每季度组织对各级各类的医务人员进行闭卷考试,合格率在95%以上。

利用微信群共发273条院感培训信息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视频。

院外培训8次,对供应室、ICU、妇产科、手术室、血透室、胃镜室、院感科、儿科、中医科等科室进行规范化培训,共计18人次,对于新下
发的规范、标准院感科下发到科室并进行培训。

(三)院感质量考核工作:每周下科室督导1-2次,每月对全院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包括手术部位的查看、与手术科室医生上手术观察手术3台、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物品的使用、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防护落实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管:每月对医务人员规范分类、交接并记录,暂存点消毒隔离符合规范。

(五)为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院感科与供应室规范了传染性器械的交接流程,与门诊部共同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发热门诊的防护用品、消毒器械、药品、物品、标识等配备齐全,将防护用品配给急诊科、妇产科、检验科、ICU等科室。

(六)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根据各重点科室感染质量考核标准不定时进行督查,今年重点查看了手术室、供应室、产房、血透室、检验科、重症科、胃镜室、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有措施,有督查,有反馈,有整改,专项专管,持续改进,使各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加强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定了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管理制度及外来器械处理流程并落实,申请了快速生物检测仪,在塑封包装上增加了灭菌锅次,具有可追溯性,在怀疑医院感染时,所有无菌物品均可追溯。

(七)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管理: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规范》下发相关科室并
进行面对面培训,督促科室再次进行培训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八)信息化管理:蓝蜻蜓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运行1年,院感科监测的数据由原来的13项增加到64项,其中医院感染发病率等54项可以通过系统可以采集;10项是采集不到的,例如体温、手术部位感染核心防控措施执行率等;多重耐药菌、手术部位等需要人工加信息化一起采集,体温、手卫生依从率还是需要人工采集数据。

医务人员通过系统可以上报医院感染病例、职业暴露等。

(九)共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2次,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2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会议1次,医疗废物专项整治会议1次。

院感科每季度出一期简报,定时将科室存在问题及感控相关数据反馈给临床科室。

(十)共收到文件12份,迎接市、区级检查5次,发信息13条。

二、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院感科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多。

①医务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参加率不高。

②医生对于医院感染病例认识不足诊断标准不清晰,造成未能及时发现和上报。

③全院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手卫生依从性差。

④重点环节(Ⅰ类切口、三管、安全注射)的控制还需加强。

⑤监测系统不完善。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继续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工作
2、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管理
3、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
4、继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依从性
四、感受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为医院质量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各位院领导和同事的支持配合下进行的,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在此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和指导,拓展我的专业知识面,以便更好为提高全院各类人员院感意识而服务。

院感科
2018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