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音乐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娃》教案

《中国娃》教案

中文儿歌《中国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文儿歌《中国娃》歌曲的基本信息。

2.能够朗读整首歌曲,并理解词汇的意义。

3.能够简单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和风俗。

4.培养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和表达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中国娃》是一首经典的中文儿歌,具有朗朗上口的旋律和亲切的歌词。

整首歌曲以中国为主题,歌颂了中国的文化、历史和风俗,表达了对中国祖国的爱和崇敬之情。

2. 歌词学习中国娃你长大了会不会忘记故乡的月亮中国娃你要知道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国娃你长大了是否还爱唱我们的红歌中国娃你要知道我们的歌声传遍了五洲四海中国娃你长大了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跑中国娃你要知道走遍天下各个角落中国娃你长大了会不会忘记我们的家乡中国娃你要知道祖国是我们的母亲3. 词汇解释•故乡:指自己的家乡。

•河山:指国土,指代大地•红歌:指具有革命主题和时代价值的歌曲。

•五洲四海:指全世界各个地方。

•家乡:指自己的故乡。

•祖国:指祖辈所生活的土地。

4. 文化发掘在歌曲中我们可以发掘到很多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元素。

例如,在《中国娃》歌曲里提到了“大好河山”和“红歌”等,这些都是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

5. 学生表达为了强化学生对《中国娃》的理解和表达技巧,我们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了表达环节。

每个学生受到指示,表达他或她在歌曲中所发掘到的新元素或对歌曲的感情反应。

三、教学过程1. 歌曲的听歌和学唱1.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听一遍,并摸索歌曲的主要元素和氛围。

2.然后,教唱歌曲的歌词,逐句开口跟读,重点学习词汇的读音和词义。

3.练习唱完整首歌曲,加强学生的歌唱技巧和感情表达。

2. 歌曲的讲解和认知1.分别解释每一句话,讲解歌曲内容和意义。

2.让学生理解这首歌曲的出处和背景。

3.引导学生于课堂发掘歌曲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和历史。

3. 学生表达1.让每个学生表达自己在歌曲中所发掘到的新元素或对歌曲的感情反应。

2.让学生欣赏不同的表达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娃》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中国娃》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中国娃》教学设计(精选10篇)《中国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抓住六个“最爱”的句子,通过想象感受中国娃的有志气和有正气。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教学重点字正腔圆地、有感情的读文教学难点体会课后其次题中三句话的意思和蕴涵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接着学习曲波的那首歌词。

(伸手示意,同学齐读课题)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要写得(出示投影:横平竖直)。

(若同学拖音,提示:干脆点)伸出手(老师板书,同学书空)谁来读读课题:指名读,老师准时点评课题读这么好,课文应读得更好!(教学意图:语文课堂应当是阅读的课堂,应当是情感的课堂。

在共性化朗读课题中引导同学读出自己的感受。

同学是有生命的,在课始就要调动同学投入到有情感的文本中。

)二、细读课文:1、谁情愿来读:(叫起第一个举手的:他英勇而有自信,读第一小节)接着再找三名其余同学和老师共同来听他们读得是不是字正腔圆,落地有声。

(准时订正字音,赐予评价)2、对于这首歌词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理解句意,体会其中的情感。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中国娃最爱的句子,在前面用数字1、2、3来同学边读边标3、沟通:几句最爱?找六名同学分读六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汇报:你知道了什么?4、借助第一个最爱讲理解方法咱们先看第一个最爱:(投影出示)指名读(找两名)自由读,边读边想象(板书:读句想象),在你眼前消失了怎样的画面?(找一两生答)师:跟随老师想画面:(放录象片)滚滚黄河东流去,这壮丽的气概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爱。

你读(指生读)师范读。

你再读。

真有壮丽的气概。

再看(放录象片):师:这迷人的风景也是我心中的最爱。

读出来吧。

就是这壮丽又迷人的黄河水,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对我们有哺育之恩,这哺育之恩更是我们心中的最爱。

你想对黄河说什么?准时点拨:这就是悟情。

板书(悟情)让我们带着对黄河无限的感谢和深深的爱意发自内心地读出来吧,加上动作,这就是诵读。

《中国娃》教案(7篇)

《中国娃》教案(7篇)

《中国娃》教案(7篇)教案目标1、联系生活阅历,了解印章在我们生活中的功用。

2、爱听诙谐,体会皆大高兴的欢乐。

教案预备:师生共同搜集的各种印章(姓名、单位印章和玩具印章)、铅画纸、放大的图画书《爱盖章的国王》教案过程1、重现阅历(1)敲印各自带来的印章。

(2)识别印章用什么做的,上面写着什么,谈论什么时候人们会用到它。

(3)了解印章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签名方式,既漂亮又便利,深受人们的宠爱。

2、听,体会的诙谐(1)了解名称,猜一猜,国王可能什么时候盖章。

(2)听,观看画面上国王盖章的地方(3)看看说说,为什么大家看到国王头疼极了。

(4)想一想,国王该怎么办,既能不停地盖章,又能受到大家的欢送。

(5)从中找到答案,并联系生活阅历,谈论平常接触的玩具印章。

3、与同伴自由合作一幅印章画。

活动延长开个模拟印章店,按自己的想象制作各种印章,为大家做贺卡。

《中国娃》教案篇二教学目标:通过听唱一组唱歌祖国的歌曲,培育学生喜爱祖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傲慢和骄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观赏《中国娃娃》,感受歌曲欢快的心情。

教学预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三山五岳和长江黄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伴奏,请学生齐唱,独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二、观赏歌曲《中国娃娃》1、第一遍:请同学听赏歌曲的心情,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其次遍:A:请同学认真听每一句歌词的第一个字,有什么特点?B:答复书上的”提问C: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四大创造和五岳的学问?请大家说说,并一起沟通沟通。

3、第三遍:再次感受歌曲轻愉快泼,有朝气的心情。

三、小结《中国娃娃》通过歌颂我国两条大河,三山五岳的大好河山和四大创造,培育学生喜爱祖国的感情,增加民族骄傲感,这首歌曲通过活泼,欢快的音乐使学生受到一种美妙情感的教育。

《中国娃》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帮忙幼儿熟识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进展幼儿的仿照力量及姿体表现力量。

2、了解图谱的节奏及符号代表,并依据图谱学会拍打节奏。

2022年苏教小学音乐五下《第一单元中国娃》教案 (公开课获奖) (2)

2022年苏教小学音乐五下《第一单元中国娃》教案 (公开课获奖) (2)

中国娃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唱《中国娃》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A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师: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A学生听赏歌曲范唱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B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师: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说出歌曲中的最低音以及歌曲中的最高音。

师: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C接龙唱谱。

D用“LU”模唱旋律。

E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F歌曲处理。

G完整演唱。

3.新授歌曲《中国娃》A欣赏解晓东的MTV《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C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D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E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F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苏教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1)

苏教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1)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2019.5.8 音乐教案《中国娃》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中国娃》,激发做个中国娃的自豪感。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带有中国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通称为“民通”歌曲。

歌词纯朴、直率,真诚地表露了华夏子孙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热爱。

旋律采用了陕北民歌的素材,但有很大的创作成分,有歌演体的风格,其中装饰音、儿化音的运用使歌曲的韵味十分具有乡土气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愉快的寒假生活就在新学期的上课铃声中结束了,同学们在音乐方面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下面谁先把自己的成果拿来与大家分享?生:自由发言。

二、导入新课师: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我听到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也是大家很喜欢的三位男歌手演唱的,是什么歌曲?生:是《百家姓》师:不错,百家姓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姓氏的一个组合,也是表现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的四字经,是我们中国人才拥有的。

所以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高歌一曲《中国娃》,先请大家听一遍。

三、聆听与感受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倾听歌曲。

2、歌曲分析:歌曲的主要部分是“主唱”段。

头与尾的“童谣”是伴唱,这是流行歌曲的常用手法。

主唱部分为展开性的二段体结构,调式是六声徵调式,旋律明朗,流畅。

3、听后谈话:师:你们作为一个中国娃,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

四、表现与鉴赏(跟唱、表演,表达对歌曲的理解)1、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听,哼一哼歌曲的旋律,歌词里都唱了什么?2、讲讲对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词内容的粗略理解。

五、体验与探索1、学唱歌曲旋律先拍击节奏,然后随老师的琴声唱旋律教师纠正错误之处后再齐唱歌曲。

2、你唱了这首歌曲后有什么感受?3、寻找歌曲中具有特色的地方。

5、谈话表达对中国的热爱,用自豪的声音告诉全世界:我是中国娃,我爱中国这个家。

六、创造与表演。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苏教小学音乐五下《1第一单元中国娃》word教案 (2)

中国娃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3.唱《中国娃》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附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A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2.新授歌曲《草原赞歌》师: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A学生听赏歌曲范唱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B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师: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说出歌曲中的最低音以及歌曲中的最高音。

师: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C接龙唱谱。

D用“LU”模唱旋律。

E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F歌曲处理。

G完整演唱。

3.新授歌曲《中国娃》A欣赏解晓东的MTV《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C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D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E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F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

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教学内容:听《童声里的中国》《草原小姐妹》(一)草原放牧唱《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动(童声里的中国)(草原赞歌)综合表演(好一个土娃子)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甜蜜感。

2、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熟练演唱《好一个土娃子》和《草原赞歌》。

唱好歌中的休止、大跳音程、前八后十六以及附点节奏,体验歌曲用歌声表达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情趣。

3、熟悉并能听辨出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的两个主题,积极参与相关的律动、哼唱等活动。

通过参与实践,感受、体验两个主题不同的旋律特点,发现《草原赞歌》与主题一的联系。

学习琵琶协奏曲的体裁特征。

4、通过聆听、律动,感受歌曲《童声里的中国》明朗、向上的进行曲风格,能听辨、区分歌曲的两个部分,在第二部分能即兴随乐律动。

5、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中国娃的形象,锻炼自己即兴表演的能力,能用歌声、肢体动作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6、能流畅、完整地吹奏《草原牧歌》,倚音吹奏要准确,指法交替、高低音区转换要清晰,气息要平稳,表现出乐曲的悠扬、舒展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在听、唱、奏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节奏活动。

3、认识附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草原赞歌》听:《草原小姐妹》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熟练演唱《草原赞歌》,了解蒙古民歌,喜爱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

2、熟悉并能听辨出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的两个主题,积极参与相关的律动、哼唱等活动。

通过参与实践,感受、体验两个主题不同的旋律特点,发现《草原赞歌》与主题一的联系。

学习琵琶协奏曲的体裁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024年《中国娃》音乐教案

2024年《中国娃》音乐教案

2024年《中国娃》音乐教案一、指导思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歌唱、表演、创作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感受、创造能力,体验心灵的愉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动”中提高审美能力,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乐园,让音乐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中国娃》,感受歌曲的欢快热烈,乐观向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旋律和气氛。

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做一个自尊自强自信的好公民。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通过学习歌曲,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3.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吐字清晰,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歌曲和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欢快情绪和民族风格,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附点音符的时值和休止符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播放《中国娃》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拍打节奏。

2. 学生随着音乐做游戏:“找朋友”。

(二)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学生:想。

教师:好!那我们就出发吧!播放课件(美丽的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

学生边听边看,感受美丽的风景名胜的魅力。

教师:同学们,旅途中咱们认识了很多中国娃。

咱们一起来听听他们为祖国做了哪些贡献?(播放课件《中国娃》的旋律)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这首歌曲就是《中国娃》,下面来学习这首歌曲。

(揭示课题)(三)新课学习1. 播放课件《中国娃》的旋律。

(不播放歌词)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旋律。

教师:歌曲中都运用了哪些乐器?来表现热烈欢快的场面?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笙、大镲、大锣、小镲等乐器来表现热烈欢快的场面。

这些民族乐器在歌曲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教学内容
第 1 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
第 2 课时:欣赏、表演《好一土娃子》唱《好一土娃子》
第 3 课时:欣赏、唱《童声里的中国》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好一土娃子》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 4”和升“ 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1、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 、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 、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 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 、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
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 、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D 、接龙唱谱。

E、用“ LU ”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G、歌曲处理。

H、完整演唱。

只供学习与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