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情绪型犯罪概述

合集下载

情绪型犯罪

情绪型犯罪
返回
二、爱、恨与犯罪 三、自卑、挫折与犯罪 四、嫉妒与犯罪 一般来说,可以将嫉妒引起的犯罪分为以下三种: 1.财产嫉妒。 2.才能、名誉、地位嫉妒。 3.性嫉妒。
五、希望、失望与犯罪 六、激情与犯罪 七、应激与犯罪 八、消极心境与犯罪 九、情绪性障碍与犯罪
பைடு நூலகம்返回
第四节 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与行为特征
一、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一)偏激的认知特点
(二)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 1.低稳定性。 2.表面性、肤浅性。 3.非原则性。 4.高强度性。 5.异常的自尊心理水平。 6.较低的挫折承受力。
二、情绪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1.盲目性。 2.冲动性。 3.戏谑性。 4.隐蔽性。 5.情绪性。 6.残暴性。
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
第一节 情绪型犯罪概述 第二节 情绪型犯罪的成因 第三节 与犯罪有关的情绪、情感 第四节 情绪性犯罪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第一节 情绪型犯罪概述
一、情绪型犯罪的定义 情绪型犯罪,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
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 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二、情绪型犯罪的严重性 三、有关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二)我国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返回
第二节 情绪型犯罪的成因
一、生物因素 二、心理因素 1.认知偏差。 2.心理失衡。 3.人格特征。 三、社会因素
返回
第三节 与犯罪有关的情绪、情感
一、反社会情感与犯罪 反社会情感,主要是指与正常的社会性需要相联
系的高级情感(如理智感、道德感以及美感等)性 质相反的情感。 反社会情感犯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情感的反社会性。 2.情感的固着性。 3.情感的狂暴性。 4.犯罪人反社会性人格倾向显著。

第07章 不同动机的犯罪

第07章 不同动机的犯罪

(五)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吸毒者的心理特征 (1)动机简单 (2)感性认识有余,理性认识不足 (3)低级情感居主导地位 (4)自我控制能力差 (5)依赖性强 2.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追逐金钱的动机 (2)淡薄的法律意识 (3)侥幸心理强烈 (4)情绪不稳定 (5)意志具有两极性 (6)明显的内倾性性格
三、性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一)歪曲的性意识、性观念 (二)腐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犯罪动机特征 (四)情绪情感特征 (五)消极的意志品质 (六)利用被害人的心理 四、性欲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作案方式的差异性 (二)作案手段的复杂性 (三)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返回
第三节 情绪型动机犯罪
(二)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野蛮的英雄观。 2.暴躁、兴奋的性格。 3.复杂的动机特征。 (三)诈骗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1.高自我评价的认识特征。 2.虚伪性与狡猾性的个性倾向。 3.高冒险性的个性特征。 4.形成一定的诈骗习惯。 (四)贪污、受贿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1.错误的社会心理。 2.复杂的动机冲突。 3.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 4.职务优越感。
三、情绪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盲目性 (二)冲动性 (三)戏谑性 (四)情绪性 (五)残暴性 四、几种主要的情绪型动机犯罪心理特征 (一)反社会情感的犯罪 (二)挫折情绪状态的犯罪 (三)激情犯罪 (四)应激状态的犯罪 (五)消极心境的犯罪
返回
第四节 信仰型动机犯罪
一、信仰型动机犯罪概述 所谓信仰型动机犯罪是指由反社会的信仰引起
三、物欲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犯罪行为手段的多样性 (二)作案手段的技能性 (三)作案习惯的顽固性 四、几种主要的物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一)盗窃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错误、消极的认识特征。 2.恐惧与兴奋并存的情绪特征。 3.相对简单的动机构成。 4.熟练的盗窃技能。 5.不良的性格与习惯。 6.薄弱的意志力。 7.严重的侥幸心理。

情绪型犯罪

情绪型犯罪

一篇(较浅显《略谈情绪犯罪》)根据犯罪心理学对情绪犯罪的研究,情绪犯罪倾向的发展,可分成九个梯级。

一般学者认为,只有发展到第六梯级以上,才有可能进入激情性犯罪的危险领域。

第六梯级以下的愤怒,一般是不可能产生激情性犯罪的(这是激情性犯罪与其它犯罪不同之处)。

因为愤怒发展到六级、七级以上时,人就会被强烈的激情情绪所支配。

这时人的理智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及其后果,也不能正常地约束自己。

愤怒情绪就能导致自己进入狂乱状态。

此时如没有人加以劝阻与约制,就能发生狂乱的犯罪行为。

现将这种愤怒发展的九个梯级名称列述于下:①不满,②气恼,③温;④怒,⑥忿;⑥激愤;⑦大怒;⑧暴怒;⑨狂怒。

这愤怒上升过程中的九个梯级,是一些犯罪心理学者根据情绪分化的研究。

经过多次实验确定的,有一定的科学与事实根据。

一般认为愤怒处于三、四梯级时,自觉控制还有一定把握。

四、五梯级时,旁人劝阻也极易成功。

并往往能获得片言解纷的效果。

此后的愤怒梯级,便需要用人拉、半强拉、强拉等方法来帮助他进行控制了。

为了提供旁观者帮助劝阻别人愤怒发展时的参考,将九个梯级的内容及其外部表现等略作说明如下。

二篇(《略论突发性犯罪》)通常情况,杀人和伤害案,除因报复、盗窃、强奸等引起,多数是因情绪恶性激发而产生。

情绪体验的维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必须能够熟练地协调情绪的强度、快感度等。

犯罪主体正因为缺乏基本的协调能力,经常处于整个自我为情绪支配的倾向,把社会消极因素中适合情绪反映的刺激信息纳入意识活动,频繁体验消极情绪,经强化的无意识记,如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积累起反社会意向。

很明显,这种反社会意向盘的累积和质的转化一一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犯意,必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瞬间形成犯意实际上是累积反社会意向在适当时机突然性总爆发,唯其如此,突发性犯罪才成其为质变,才成其为犯罪。

否则,囿于犯意形成的突然性,孤立地看间题,很难得出科学结论。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犯罪心理学课程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占4学分,课内学时为72个学时。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1.课程内容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依据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和前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公安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戒犯罪以及预防犯罪矫治犯罪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2.课程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能够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极其规律有所了解,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另一方面,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为司法人员提供惩治和矫治罪犯等犯罪心理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增强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

三、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犯罪心理学》课程学分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教学学期为一学期。

四、主要媒体教材1.文字教材:由罗大华主编、何为民副主编,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2.网上资源:中央电大――电大在线及安徽电大网页――在线平台提供该门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细则、教学辅导、作业要求、复习要求、模拟试题等。

3.直播课堂:安徽电大提供导学直播课堂,学生可登陆安徽电大影音在线收看。

五、主要教学环节1、自学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要求,全面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教师指定的参考书。

2、利用多媒体学习收视阅读网上辅导材料是重要的系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远程学习。

并利用网上交互答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面授辅导面授辅导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方式之一,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要求和文字教材,通过讲解、辅导、答疑、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4、平时作业分校电大将安排平时作业,这是加强教学管理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情绪心理学

情绪心理学

• 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 心理表现:知觉、思维迟缓,注意强度 下降,对比赛积极准备不够。 • 产生原因:对即将来临的比赛的复杂性 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估计自己或本队 的力量,相信自己能轻易取胜。 • 预防措施:应使运动员具体分析双方有 利于不利条件,充分估计困难。特别是 对本队和自己应有正确评价,对对手的 力量也应有正确的估计。
二、有关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 1、国外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 2、我国学者关于情绪型犯罪的论述
三、情绪、情感与犯罪
• • • • • • (一)反社会情感与犯罪 反社会情感犯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情感的反社会性 2、情感的固着性 3、情绪的狂暴性 4、犯罪人反社会人格倾向显著
• 专栏:
• 一、多做跑步、转圈、疾走、游泳等体育 活动。这些活动是化解不良情绪的行之有 效的措施之一。
• 二、晒太阳。著名精神病专家缪勒指出, 阳光可改善抑郁病人的病情。
• 三、吃香蕉。德国营养心理学家帕德尔教 授发现,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五 羟色氨的物质,它可减少不良激素的分泌, 使人安静、快活。
• 专栏:
• 陈某与张某于2001年分别从老家到北京一家饭 馆打工,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姐妹。后来饭 馆生意不好两人各自分开发展。2003年元旦两 人再次相遇,陈某得知张某在一家夜总会当招 待收入颇丰,嫉妒之心顿生。1月24日,陈某 带着男友刘某一起去找张某借钱。在遭到张某 婉拒后,陈及其男友将张某捆绑起来,并在张 住处翻找钱财,恰好张某的男友外出归来。刘 某拿着事先预备的铁棍乡里某头部猛击,将其 打翻在地,为了灭口刘某又用菜刀砍断张某喉 部的气管,导致2人死亡。
调整方法: 1、减弱运动员皮层的兴奋度 2、对队员进行正确对待胜负的教育 3、创设情绪表现机会 4、运用语言调解情绪 5、增进自我认识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篇一: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近年来,未成年犯罪呈上升态势,日趋严重,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未成年犯罪问题亟待缓解,下面就有一个惨痛的事例,可以用来研究未成年犯罪心理问题。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

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

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

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

今年6 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 2000 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

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

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

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 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

6 月 15 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

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

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 4000 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

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

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

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

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

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

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

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从案例可以知道,未成年人犯罪有以下心理特征 1 认知特征( 1)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低。

未成年人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小新初中未毕业,受的教育欠乏。

所思考问题一般带有表面性,片面性、情绪化,极端化特点,缺乏全面、客观、辩证、理性的认识。

小新在偷钱时,不想后果,为找钱先砍奶奶,就是这些表现。

情绪型动机犯罪名词解释

情绪型动机犯罪名词解释

情绪型动机犯罪名词解释摘要:一、情绪型动机犯罪的概念二、情绪型动机犯罪的特点三、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原因四、情绪型动机犯罪的预防与应对正文:一、情绪型动机犯罪的概念情绪型动机犯罪,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主要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以情绪为导向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类犯罪通常是由于犯罪人在特定情境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情绪型动机犯罪的特点1.犯罪动机强烈:情绪型犯罪者往往在情绪波动较大时,犯罪动机变得强烈,难以自制。

2.犯罪行为冲动:情绪型犯罪通常发生在短时间内,犯罪人在情绪驱动下,不顾后果地实施犯罪行为。

3.犯罪对象随机:情绪型犯罪往往没有明确的犯罪目标,犯罪对象往往是身边的亲朋好友或陌生人。

4.犯罪手段残忍:犯罪人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可能会采用残忍的手段对待犯罪对象。

三、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原因1.心理因素:个体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等,是情绪型犯罪的重要原因。

2.社会环境:家庭暴力、校园欺凌、职场压力等不良社会环境,可能导致个体情绪失控,进而犯罪。

3.心理疏导不足:个体在面对情绪困扰时,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可能导致情绪型犯罪。

4.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无知和无畏,使得犯罪人在情绪波动时,不考虑犯罪后果。

四、情绪型动机的预防与应对1.加强心理辅导:个体应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提高心理素质,学会情绪调节。

2.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应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减少不良影响。

3.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治教育,让个体明白犯罪的法律后果,增强自律意识。

4.及时干预:发现身边人有情绪困扰时,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防止情绪失控引发犯罪。

总之,情绪型动机犯罪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影响。

第四章 犯罪主体的心理分析

第四章 犯罪主体的心理分析

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死4名同学震惊全国
2000年6月4日, 原河北省霸州市公安 局康仙庄派出所副所 长杜书贵因超车未成, 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 枪击对方致死,制造 了震惊全国的霸州枪 击案。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杜书贵被警察带入法庭
2001年3月16日 凌晨,靳如超在石家 庄市的几幢宿舍楼接 连制造了五起爆炸案, 导致108名无辜群众 死亡,38人在医药治 疗了很长时间。这起 爆炸案震惊全国。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安徽宿州朱大鹏案件
北京大兴灭门案件(李磊)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2008年7月1日,上 海发生一起暴力袭 警案。28岁的凶犯 杨佳,持刀闯入上 海市公安局闸北分 局,用刀连续捅向 多名民警和保安, 致使5名民警死亡, 4名民警和1名保 安受伤。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2006年7月16日,邱兴华在陕西汉阴县平梁镇凤凰山 山顶上的铁瓦殿持刀斧砍死9男1女,逃亡35天后,邱兴 华返回家时,被守候的民警当场擒获。10月19日,法官 当庭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邱兴华死刑。12月28日,陕 西省高级 维持原判,邱兴华被执行枪决。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犯罪人格形成、发展及结果的内在共同规律
早年不幸 违法 犯罪
处罚
异常的生活方式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严重危害社会
启示
1、未成年人在孤弱的时期如何能够得到家庭、 社会、法律等方面的保护是多么重要 2、社会对那些因贫困或家庭问题导致孩子丧 失保护和抚养的干预是多么的重要 3、错过早年观念和知识教育关键期的人,如 何能够指望他们成年后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善 待社会?
反应快,迅速做出反应性行为 固执反应 手段简单 行为疯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我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国家,社会会日益多元化与复杂化, 出现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不断增多,因此,情绪型犯罪在我国也 呈现出增长趋势。 但这不应该呈一个正相关。 目前,情绪型犯罪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我国司法界和有关专家的 重视,对情绪型犯罪的研究业已经展开,并成为我国犯罪心理学 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情绪型犯罪的严重性
Q1:为何严重? 不良情感和情绪作用下,犯罪动机可以发生不同的指向 目标。行为侵害客体不同,可构成的犯Leabharlann 行为则会增多。 预防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Q2:严重于何? 根据某市公安局对审理的婚姻、恋爱杀人案中,该类案件杀人案 的45.7%。(该类案件多由男女感情冲突引起)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对117名青少年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因赌 气而导致犯罪的有28名,因出气而导致犯罪的有30名,因义气而导 致犯罪的有26名,而其他情形的仅仅有5名。 某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2年受理的26件亲情犯罪案件中,因为 非婚同居发生纠纷或不正当两性关系杀人的有11件,因为夫妻家庭 矛盾杀人的有6件,因恋爱纠纷杀人的有6件,因钱财纠纷杀人的有3 件,因学习成绩不好杀人的有1件。 某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统计,2002年该院受理的亲情犯罪案件多 由人及纠纷和冲突引起。
情绪心理学 17章:情绪与犯罪
情绪型犯罪概述
情绪型犯罪的涵义
• 情绪型犯罪=感情型犯罪 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 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这一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尤其以青少年 居多。
上海24岁留学生机场刺母一审获刑3年半
• 2011年3月31日,24岁留学生汪某 在上海浦东机场因留学费用等问 题与母亲发生争执,遂从包内抽 出两把尖刀,对身后毫无防备的 母亲头部、手臂、腹部、背部多 处进行砍、刺,致母重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