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排尿、排便障碍为特征。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烫伤、冻伤。
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少食胀气食物,鼓励多饮水。
3.用药护理药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
应严格按医嘱应用,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
长期大量使用激素者,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4.心理护理安慰和关心患者,耐心介绍病情预后,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与护理观察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及排便情况有无异常变化;上升性脊髓炎时,如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肌麻痹等,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6.基础护理定时翻身,骨隆突部位可给予减压贴或透明贴保护,防止发生压疮;经常翻身、叩背及防止误吸,预防肺部感染;留置尿管患者每日定时给予会阴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患者主动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发病前1~2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的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
避免受凉、疲劳、外伤等诱发因素。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在疾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2.饮食指导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少食胀气食物,鼓励多饮水。
3.用药指导了解激素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不能擅自停药及改药。
4.心理指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5.康复指导急性期卧床休息,可适当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缓解期可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外伤,避免受凉,疲劳等。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
6.复诊须知出院后2周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一、概述急性脊髓炎是指非化脓性且局限于数个节段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症。
炎症累及脊髓不同部位,以上胸髓最多见。
[临床表现]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前 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病史。
发病急骤,常先有背部酸痛、胸腹部有束带感、双下肢麻木、无力。
在数小时或数日发展至完全瘫痪,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
在受损水平以下各种感觉减退、缺失,大小便潴留,皮肤无汗或少汗、苍白、干燥,趾(指)甲松脆等表现。
颈段脊髓受损,上、下肢都可瘫痪,甚至呼吸困难。
瘫痪的肢体,在病程早期为弛缓性瘫痪,亦称软瘫。
经 1~3 周后,逐渐转变为痉挛性瘫痪,亦称硬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阳性。
[特殊检查] 腰椎穿刺作压颈试验、脊椎X线。
[治疗要点] 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治疗为主,积极预防并发症和早期康复锻炼。
二、护理诊断1、生活自理缺陷与截瘫有关。
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截瘫有关。
3、感知改变与脊髓损害、感觉传导通路损害有关。
4、尿潴留: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5、完全性尿失禁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感觉障碍、肢体瘫痪有关。
7、有感染的危险与侵入性插管、抵抗力下降、排痰不畅有关。
8、有损伤的危险与肢体瘫痪有关。
9、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肌麻痹有关。
10、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饮食、药物、检查、治疗、康复的知识。
11、焦虑与病程长,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工作压力有关。
12、便秘与不习惯床上排便、长期卧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低纤维素饮食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评估病人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平面是否上升;加强对呼吸情况的观察,是否存在呼吸费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
2、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给予足够热量和水分,多吃蔬菜、水果促进肠蠕动,减轻便秘和肠胀气。
3、活动与休息:给病人及家属讲解活动的重要性,帮助和指导家属为病人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主动运动。
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脊髓炎的护理

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脊髓炎的护理
一、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二、对腰穿病人术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顾虑,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并加强生活护理。
三、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温水擦浴1~2次,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每2小时翻身1次,动态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做好护理记录,防止压疮发生。
四、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对截瘫者用足托、棉垫加以保护;加强早期被动运动和按摩(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康复期后鼓励病人主动锻炼,以预防瘫痪肢体挛缩、畸形、关节强直、疼痛等发生,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昏迷者按昏迷病员护理常规进行)。
五、加强大、小便护理。
有尿潴留者,应予留置导尿,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特别是女病人)会阴部清洁,并注意定时夹闭尿管以训练膀胱功能;便秘者应定期给予通便药物。
六、加强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高纤维素的饮食,以保持足够的营养及利于病人排便。
七、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及需求并予以满足;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担心和不安,及时向
病人说明病情、治疗状况和应注意的相关事项,使病人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做好出院指导。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观察患者感觉、运动、自主神
经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注意病变的部位、水平面的变化及二便情况。
3、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功能位,做好功能锻炼,促
进血液循环,轻症患者可根据病情适当在室内活动。
4、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肌麻痹等情况,提
示上升性脊髓炎的发生,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
备。
5、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激素、免疫球蛋白、镇静药的药
效及不良反应。
6、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富含钾、
钙的蔬菜水果,戒烟酒。
7、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安慰及支持,指导患者放松心
情,减轻心理负担。
8、指导或协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多饮水,做好皮肤及管
道的护理,防压疮、失禁性皮炎、冻伤、烫伤以及尿路感染。
9、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管
路、深静脉血栓及误吸风险,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10、指导患者出院后稳定情绪,减少疲劳和创伤,防止复
发。
遵医嘱服药,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王**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或称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acute nonspecific myelitis,ANM)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litis,ATM),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性病变,导致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
约半数患者发病前有呼吸道、胃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史,部分患者于疫苗接种后发病,可能为疫苗接种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无力、麻木,病变相应部位背痛、病变节段有束带感,多在2—3天内症状进展至高峰,病变最常侵犯胸段尤其是T3一T5节段,颈髓、腰髓次之。
常先有双下肢麻木或病变节段束带感,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损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保持患者呼吸通畅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有无呼吸困难,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气短。
定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自行有效咳痰,必要时吸痰。
舌后坠者,使用口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2、出现呼吸困难或脊髓高位损伤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必要时遵医嘱进行抢救。
3、危重患者做好急救准备。
(二)做好生活护理1、认真做好交接班,检查皮肤。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2~3小时翻身一次,观察受压部位,及时更换湿衣裤,保证皮肤的完整性。
2、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出现吞咽困难或呛咳时,给予鼻饲。
3、尿失禁的患者定时给予便器,锻炼自主排尿功能。
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会阴部皮肤及尿管清洁,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
每月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尿管,使用抗返流的引流袋,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定时规律的夹闭、开放尿管,以维持膀胱收缩、充盈功能,锻炼膀胱功能。
4、便秘时,鼓励患者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饮食,保证水分的摄入,并按摩腹部,适当给予通便药物,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5、了解患者感觉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变化,洗漱或泡脚时,注意水温。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相关知识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
临床典型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护理问题/关键点1 运动感觉障碍2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 感染4 康复治疗5 外伤/坠床6 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 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2 神志,瞳孔及肢体肌力,肌张力情况,运动感觉障碍平面水平3 病史和体检4 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呼吸音等5 大小便情况,有无大小便失禁6 皮肤粘膜情况7 活动能力,坠床/跌倒风险8 必要的抢救设备是否到位:吸氧及负压吸引装置,简易呼吸皮囊等持续评估1 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2 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3 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家庭经济情况4 神志,瞳孔及肢体肌力,肌张力情况,脊髓损害平面有无上升的趋势5 皮肤粘膜情况,病变节段以下有无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病变水平以上有无出汗过度,皮肤潮红等,有无皮肤水肿,脱屑,指甲松脆等皮肤营养障碍。
6 胃纳,大小便情况7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脑脊液,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MRI,CT,X线)8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激素,免疫球蛋白等9 康复的介入和效果干预措施1 休息和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并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病情稳定后肌力恢复至4级及以上可在有人陪同下下床活动。
2 饮食给予清谈、易消化高营养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
3 心理护理3.1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3.2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疾病过程、治疗计划和预后,减轻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用药护理4.1皮质类固醇激素:常见副作用有消化道溃疡出血,骨质疏松,低血钾,高血糖,高血压,口腔霉菌感染,精神兴奋等。
4.2免疫球蛋白: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分(约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无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超过3.0ml/分。
急性脊髓炎如何护理急性脊髓炎护理要点

急性脊髓炎如何护理急性脊髓炎护理要点急性脊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
那么对于急性脊髓炎有什么护理措施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急性脊髓炎护理措施,欢迎阅读。
急性脊髓炎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清,多数患者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且起病急,认真的病情观察是十分重要的。
以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尤其注意观察神志和呼吸的变化。
注意有无上升性脊髓炎的征象,如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观察感觉平面的部位,下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的改变及异常感觉等等。
注意观察合并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败血症及腹胀等。
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合并肺感染的护理病变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且多数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控制炎症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h翻身拍背1次,以利排痰,必要时给予及时吸痰,雾化吸入每日2~4次。
嘱患者多饮水,最好为热偏凉的白开水。
正确留取痰培养,依据不同的致病菌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2 .合并泌尿系感染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整齐,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术,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冲洗膀胱2次,病人应经常排空膀胱,可除去感染的尿液。
留置尿管应2~3h开放1次,以避免尿液淤积和膀胱过度膨胀。
嘱患者多饮水,每日的饮水量应在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
观察尿色及尿量,并观察有无尿路刺激症状。
留置尿管的患者尿道内分泌物较多,每日应用2%的安尔碘擦拭尿道口2次。
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增加营养,防止便秘,女性应保持外阴清洁,会阴冲洗每日2次。
排便后清洁会阴部,使用卫生纸时由前往后擦拭。
避免不必要的泌尿系机械检查。
3.合并褥疮的观察与护理褥疮的发生会增加机体的感染几率,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一定要避免褥疮的发生。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平整,每日温水擦浴1~2次,并轻轻按摩肩胛部、骶尾部、足跟及脚踝等骨突处。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概念】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
此病病因不明,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症状,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天内发展到完全性截瘫。
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部位神经根痛或病变节段束带感,进而发展到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
典型表现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大小便潴留,继而尿失禁。
【护理评估】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2)肢体运动与感觉障碍的部位、平面和程度。
(3)有无尿潴留或尿、便失禁。
2、心理状况。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按神经内科病人护理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3、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措施预防肺炎和褥疮。
急性期过后,应协助肢体及躯干的功能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4、按瘫痪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5、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备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器等急救用品。
6、对尿潴留者,按医嘱给予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以助训练膀胱排尿功能。
7、按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纤维素丰富的饮食,鼓励多饮水。
8、医嘱执行药物治疗,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时,应观察粪便颜色,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
9、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情稳定后坚持尽早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训练。
【健康指导】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康恢。
3、预防上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感染,以减少发病因素。
4、防止受凉、疲劳及外伤,以减少发病诱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症状护理 (1)呼吸肌麻痹:如有感觉平面上升,出现呼吸困难、紫 绀时即刻吸氧,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2)下肢麻木:观察双下肢麻木、无力的范围、持续时间。 经常给患者做知觉训练。如用纸、毛线等刺激浅触觉,温水 刺激温度觉,用针灸刺激痛觉等。 (3)排尿异常: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必要时导 尿。指导膀胱功能锻炼,告知患者和家属膀胱充盈及尿路感 染表现,鼓励患者多饮水,每4小时定时开放尿管,保持尿 道口、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4)排便异常:保持大便通畅。对超过三日仍未排便者, 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如有腹泻和大便失禁,应及时清洁肛部, 涂搽油膏保护肛周皮肤。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计划
一级护理 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运动和感觉障碍平面是否 上升,有无呼吸费力、吞咽困难等 遵医嘱予以激素应用、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观察用药后 反应,如有无消化道出血 予吸氧、吸痰prn,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管道的护理 指导翻身拍背,气垫床应用,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肺部感 染及压疮的发生 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及指导肢体功能 锻炼
急性脊髓炎
主讲人——贺思琴
概述
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
的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多数为病毒感染或 接种疫苗后引起的机体自身免疫反应。部分 患者起病后,瘫痪和感觉障碍的水平不断上 升,最终波及上颈髓而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 肌麻痹,并可伴高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称为上升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
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
以双下肢麻木、无力为首发症状。急性脊髓 炎为一组急性发作的非化脓性、局限于数个 脊髓段的横贯性脊髓炎症,有起病急、进展 快、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等特点。
护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新鲜瓜果和蔬 菜,如瘦肉、牛奶、苹果、梨、香蕉、冬瓜、木耳等,避免辛辣刺激性 和油炸食物,并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鼓励多饮水,每日不少于 3000ml。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以刺激肠蠕动,减轻便秘和肠 胀气。 2.活动与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每2h更换体位一次,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应避免过度 劳累、受凉、感染、外伤和激怒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患者的机体抵 抗力较差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的同时,应注意避免空气对流,勿使患者 受凉,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3.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避免皮肤刺激和骨突出受压,男性患 者阴囊处易发生湿疹,可用2%硼酸液湿敷或涂新松糊软膏。
5、心理护理
掌握患者心理反应和情绪状况。双下肢麻木、 无力易引起患者情绪紧张,给予安慰并向患 者及家属讲解疾病过程。教会患者分散注意 力方法,如听音乐,看书。告知家属应关心、 体贴、尊重患者,多与他们交流并耐心倾听。
健康教育
(1)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动作的训
练,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工作。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受 凉、疲劳等诱因,生活要有规律。 (3)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 物,保持大便通畅。 (4)禁烟、酒。注意安全,防止受伤,一旦 发现肢体麻木乏力四肢瘫痪等情况,立即就 医,定期门诊复查。